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提高对对联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结构3. 对联的韵律特点4. 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5. 对联的应用和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对联的基本结构及韵律特点2. 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3. 对联的鉴赏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引导学生领悟对联的魅力。

3. 实践操作法:分组创作对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结构:介绍对联的上下联、横批等要素。

3. 分析对联的韵律特点:讲解平仄、对仗等韵律知识。

4. 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经典对联,总结创作规律。

5. 小组合作创作对联:分组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展示和评价:挑选优秀对联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7.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对联,如春联、寿联、挽联等,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对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名胜等地,了解对联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联创作:评价学生的对联作品,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对联教材,提供系统的对联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对联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源于唐代。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联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而且也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联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对联的起源和特点。

2.掌握对联的写法、格律和技巧。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4.掌握运用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能力目标1.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汉字认识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1.对联的写法、格律和技巧。

2.运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先展示几幅对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引导学生谈谈对联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知识讲解(20分钟)2.1对联的起源和特点对联起源于唐代,最初是用来用于传递交际信息的,后来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

对联的特点有:韵律优美,形式简练,意境深刻,可以通过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2对联的基本要素对联的基本要素有:上下联、对仗、韵律、格律和意境。

在对联的写作中,这些要素都需要被充分的发挥。

2.3对联的写法、格律和技巧1.对联的写法:可以从把握格律、运用联想、写作技巧等方面入手,详细讲解对联的写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2.对联的格律:对联的格律是指形式要求,要遵循上下呼应、左右对称、字数相等、平仄相和、音调相同等规律。

3.对联的技巧:对联的技巧包括双关、典故、意象等,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强对联的意境深入。

3.练习(45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对联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联的写法和技巧。

3.1跟读练习教师可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一幅对联,让学生先跟读,感受对联的韵律和意境,然后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第一篇:《奇妙的对联》教案王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有关对联知识,学习对联的特点;结合高考试题,尝试对简单的对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对联,赏析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重点】: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奇妙的对联》(板书)先看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很多对联,你品味一下,然后思考对联都可用于哪些场合?幻灯片:《唐伯虎点秋香》视频约3分钟幻灯片打出: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看看暮暮朝朝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这些对联可谓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斗”,唐寅除了很好的借用它来反讽以外,同时还可以看出两人的才华,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对出来的对子真是工整巧妙,极尽讽刺,所以才会让这位自以为了不起的将军栽了跟头,最后落得个“口吐鲜血”的下场。

从刚才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出,对联能够满足文人之间的一种斗争,同时对联还可用于很多场合,大家知道还有哪些场合可以运用对联吗?学生:结婚、祝寿、悼念……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对联,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联分别是用于哪些场合?幻灯片: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入门尽是弹冠者;去后应无搔首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右军五字增声价;诸葛三军听指挥小费君莫惜;后顾自无忧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初临客早来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以上各联体现的对联用于的场合分别是:春节、结婚、宾馆、理发、祝寿、鞋店、扇子店、保险公司、澡塘、图书馆师总结:对联可用于这些场合:结婚、祝寿、挽联、行业联、春节、各个景点的楹联等等。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篇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2(见课本)3.妙联撷趣。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第一章:认识对联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1.2 教学内容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汉语独特的文学形式,由上下两句话组成,对仗工整,意义相关。

对联的起源:介绍对联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对联的基本结构:上联、下联和横批。

1.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生动展示。

分析对联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自主创作一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二章:对联的修辞手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2.2 教学内容对联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对联创作中。

2.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三章:对联的意义和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汉语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2 教学内容对联的意义:对联在表达情感、寓意深远方面的作用。

对联的价值:对联在传承文化、丰富语言等方面的价值。

3.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对联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学生创作一组有特殊意义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四章:对联的创作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创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优秀的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4.2 教学内容对联的创作技巧:选词、对仗、意境等方面的技巧。

创作优秀对联的方法:如何构思、修改和完善对联。

4.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创作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优秀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五章:对联的应用和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5.2 教学内容对联的应用:节日、庆典、装饰等方面的应用。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四、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一、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

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

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三、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四、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

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五、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一)关于“对联常识”1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2(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

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

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

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

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常识,研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尝试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范性。

4、学会品味鉴赏名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导入新课有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XXX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XXX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

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

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XXX。

奇怪的是,XXX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

同学们从这副对联里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缺衣少食)——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了解对联1、什么是对联呢?“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作“对句”。

2、对联的特点:XXX;寿比南山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初临客早来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学生总结春联的第一个特点: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定例,但要求高低联字数相同。

高低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通常为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但也有特殊的情形:XXX死时,有人为他提写了一幅春联,上联是“XXX千古”,下联是“”,从划定例矩上来看,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这是不规范的,可是这幅春联的不规范恰好暗含了一种寄意,你能看出来吗?师:这实际上是表示了对XXX的批评,妄图的XXX,对不齐(起)中国群众,是中国群众的罪人。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对对联的特点、对仗等知识有较深的了解;3、学习欣赏对联,总结文学作品中的对联,积累一些名联;4、尝试创作对联。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搜集和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对联,总结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对联。

2、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将对联知识讲的枯燥无味,可以多搜集一些趣味对联。

【教学设计】一、以有趣味的对联引起学生的注意。

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气,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看着李白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即是讥笑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猜下面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些行业: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熏心只觉浓于酒入口方知气胜兰——茶叶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二、对对联知识的介绍。

对联的起源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公元九六四年,后蜀主孟昶在春节前夕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对联的特点(1)形式上对仗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奇妙的对联》活动课教案

《奇妙的对联》活动课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目的]1、了解对联的常识(来历,作法,特征)2、学会品味鉴赏名联,提高文学修养3、学习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范性[教学过程]一、由对联趣闻引入新课(激趣)趣闻一:解缙—明代大学士,少时有神童之称,“幼学刚入蒙”,家中来一客人欲试其文才,便就眼前事物出一上联,曰:吸烟呵气,眼前风云俱会解缙沉思片刻,对道:放屁屙屎,胯下雷雨交加趣闻二:古者幼学入门必授以声律属对,故学童多能属对。

《独醒杂志》卷一云:“汪圣锡幼年与群儿聚学,有谒其师,因问能属对者,师者圣锡。

客因举对云:马蹄踏破青青草圣锡应对曰:龙爪擎开淡淡云客大惊,曰:‘此子有魁天下之志’。

圣锡年未冠,果廷试第一。

”趣闻三:安徽桐城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也流传着许多名联。

例如:有一客至桐城,听闻桐城人善属对,便向一农夫举对:宝塔森森,四面八方农夫举一手摇摆几下以示不能对,后客问其桐城文友,文友答曰,摆手的动作已对了下联:手掌摇摇,三长两短趣闻四:一何姓女子临嫁时,为试其孔姓夫婿的文采,出上联派人快马送到夫家,对出才可发轿,上联曰:天上仙女本姓何男子接上联后,很快对出下联曰:人间凡男皆尊孔工整贴切,且把男女二姓巧妙嵌入联中,可谓妙哉!二、对联常识1、对联又称楹联,始于五代。

据古书记载:蜀未归宋之前,后蜀之主孟昶(chǎng )“令学士辛宣逊题桃符板于寝门,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对联。

2、楹联特征:即上下联相对。

所谓相对,包括三层意思:①字数相等:不仅指整个上联与整个下联字数相同,而且相应句的字数也必须相同。

②内容相称:即平常所说地对仗;既要句型一致,又要语意匹配。

③结构相同: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相同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相对应④平仄相反:并不要求上下联中对应位置的字一一相反,但是关键性的字必须相反。

3、作联三大法(1)集前人诗文成句,而成联。

例:纪晓岚平生最恨庸医。

他一家人都曾为庸医所误。

他的长子汝佶,不到30岁,就因庸医误诊送命。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教学重点和难点篇一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篇二奇妙的对联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做对联练习,在对联写练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初步的对联练习。

1、诗歌的体裁。

2、修辞中的对仗。

提问启发讨论多媒体设备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疑有讽己之意,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对联很奇妙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对联,揭开她的面纱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提问:1、什么叫做对联?2、对联由哪几部分组成?3、对联的要求是什么?4、怎么书写和张贴对联?三、走近对联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相“联”。

对联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的特点是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

)2、对联的起源:(1)、秦汉以前,人们就有悬挂桃符的风俗。

后来人们在大门上左右两边位置张贴神荼郁垒的画像以驱鬼。

这就是门神。

到了唐代,人们把桃符上门神的画像换成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他二人也被奉为门神。

(2)、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在一次新年到来之际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奉长春”两句,此被视为中国第一副对联。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奇妙的对联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对联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对联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对联的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趣的对联例子;2.提前准备一些对联的创作素材,如名人名言、成语、诗句等;3.准备适当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对联的美学特点;2.分享一些有趣的对联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对联创新(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名人名言、成语或诗句,并让学生组成对联;2.引导学生尝试采用语音、意象、韵律等创作技巧,创造出更有趣、更有创意的对联。

第三步:对联表演(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组对联表演;2.学生可以选择表演传统对联、对口相声等形式;3.学生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第四步:对联欣赏(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品,并进行欣赏;2.分析对联的优点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对联的内在美和趣味。

第五步:对联创作(30分钟)1.学生自由创作对联,可以选择任意主题或素材;2.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和改进对联。

第六步:对联展示(15分钟)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2.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创意和表达能力。

第七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创作的经验和技巧;2.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自己在对联创作中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3.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对联的创作能力。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寻找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2.学生可以参加对联比赛或文学活动,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深入了解对联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介绍对联的定义和美学特点,引发了学生对对联创作的兴趣。

学生通过创新对联,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表演和展示,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奇异的对联》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对联的学问,驾驭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实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1、驾驭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觉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绚烂的珍宝,它既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会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异的对联)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1、了解有关对联的学问,驾驭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实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学问模块:相识对联】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高校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

当时闻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假如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学生回答,老师赐予充分的确定。

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当去“对”。

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探讨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觉几条就说几条。

不要求四平八稳,说出一点也可。

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主动确定。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篇1奇妙的对联【学习导航】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资料链接】一、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

二、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八一”节联)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荷开并蒂;芍结双花。

箫管并举;凤凰来仪。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案:《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对联,认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

2.学会欣赏和创作对联,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联的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创作出优美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指导学生参考一些优秀对联的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引起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并和学生讨论对联的定义和形式。

Step 2:理解对联的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押韵等。

Step 3:了解对联的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对联的各种分类,如平仄对仗、押韵对仗、对印对仗等。

Step 4:欣赏和分析对联(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对联,并帮助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和优美之处。

Step 5:创作对联(2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主题,例如春天、爱情、友谊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对联,然后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

Step 6:展示和评析(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并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析,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Step 7:总结与扩展(15分钟)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和欣赏中多加运用对联。

可以邀请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家和作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自己创作一首对联,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前期的导入和讲解,生动地介绍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对联。

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和对联的鉴赏能力。

但是在创作环节,时间会比较紧张,可以适当延长创作的时间或将创作的时间分为两个课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在展示和评析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分析对联的优缺点,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课文类型】活动课。

【课前准备】1、收集对联:⑴ 收集楹联: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1、知识: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对联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三、对联的分类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七、作业:收集、交流《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2【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用多媒体播放对联,请学生看对联猜店名(先引起学生兴趣)二、请学生欣赏名联,并说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由学生归纳对联知识:平仄、对仗四、布置作业分组(每组5~6名学生)各出十条上联(每联字数在7字以内)。

第二课时一、课堂对对子(每组各选5条让同学对,孰优孰劣由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二、测试评价结合高考题,专门出一份与对联有关的试卷。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对联的定义、来源及发展历程。

②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常见表现形式。

③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韵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联,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知识结构。

2.对联的基本表现形式。

3.欣赏对联的韵味与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对联的内涵。

2.如何根据韵味和音律判断对联的好坏。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图片解析法。

3.课外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请学生欣赏以下几组对联,然后让学生谈谈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五谷不分贵贱粗,六合只论是非清。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步:讲解1.对联的定义与来源。

对联是汉族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所谓对联就是古代的联语、衬字、衬语等的统称。

对联源于古代简练的文体,起源较早,大约在唐朝。

兴盛于明代,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往来春秋之际,常要用对联来增添节日气氛、增进友谊。

2.对联的基本结构。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上下联”的排列组合,即上联与下联联接紧密或衔里呼应。

在这种典型的排列形式中,上联与下联往往构成一组完整的意义,且上下联一般以四个字为一组。

3.对联的表现形式。

对联的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它们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押韵字必须相同。

②词意相近相对。

③对上对下意境相协调,意思相关,意味深长。

④语言简练、形式规范、朗朗上口。

⑤对联还应具有富有文化内涵和韵味的特色。

第三步: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下几组对联,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组,给出自己的理由。

1.“山居采菊人归去,天气晚来风起。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步:欣赏请学生欣赏课堂上提供的各种对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教学内容2. 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

3.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联相关资料,如对联书籍、网络资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对联,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二、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2. 教师讲解对联的特点,包括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等,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对联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对联的起源,让学生知道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2. 教师讲解对联在唐宋时期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对联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编写对联(10分钟)1. 教师示范编写对联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行编写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编写对联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否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在编写对联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对联的种类:春联、婚联、挽联、寿联等。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相关推荐《奇妙的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对联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种类、特点等。

3、学会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

二、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对联。

三、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

四、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人或事物充满好奇,见到朋友总是问“你吃了吗”,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适龄青年会问“你结婚了吗”,到现在又变成“买房了吗”、“买车了吗”而最近又有新的问候语“你偷了吗”,原来是随着“开心农场”这一游戏的窜红,有成百上千万的网民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

整个网络世界呈现出“夜深人静点击鼠标理农场,光天化日敲动键盘成贼王”的奇特景像,然而网络这些快餐式的游戏毕竟只是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成为人们的记忆,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还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精华,比如国学经典、唐诗宋词,书法以及跟书法有密切关系另一种艺术———对联。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去感受对联的奇妙。

(二)知识积累1、请学生阅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对联常识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

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

2、师生共同欣赏古诗中的对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三)、师生共同分析对联的要求:1、对联要求一:字数要相等例: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

《奇妙的对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奇妙的对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对联的技巧和格式;3. 培养创造对联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范例对联和对联题目;2. 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由两句相对称的对仗句组成。

对联是中国人民独创的艺术形式,被誉为“华夏文化的瑰宝”。

2. 探究教师给出几个范例对联,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构造对联,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对仗、对押和平仄等要素。

3. 演练教师给出一些对联的题目,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对联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巧思和创意,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尝试不同的对联形式。

4.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对联作品,让他们欣赏彼此的创作。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对联作品,并解释创作的灵感和意义。

5. 深化教师讲解一些常见的对联技巧,如对仗、遣词造句和平仄等。

让学生理解对联需要考虑语言之美和形式之美的结合。

6.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自行构思并写出一篇完整的对联作品。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自由发挥的乐趣。

7.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对联的特点和构造要素。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继续创作对联,培养对联的兴趣和爱好;2.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的对联家和对联作品,进一步拓宽对联的视野。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对联教学,学生了解到对联是一种独特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培养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对联的水平,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没少看到过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篇一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联常识的介绍;2、难点:对联的练习。

三、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四、授课时间:2个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先给学生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片段(略)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教学目标展示:今天我们要学习: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目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举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学对歌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4、对联种类: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

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四)、学生自主提出探究问题1、关于对联的小故事还有哪些?2、对联有哪些特点?3、如何撰写对联?4、人们为什么要写对联?5、对联和书法之间有什么联系?6、对某一类对联感兴趣(五)合作与交流:小组讨论,确定探究方向确定探究专题;阐明选题缘由;介绍组内分工;说明展示方式。

(六)、实战演练:1、请为下列上联对下联:冬去山明水秀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轻拂千山绿校园美丽春来早2、找出诗中的对偶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请说说下列对联中涉及什么人?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越王勾践)。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4、请找出下面的上下联,并说说写的是谁。

数点梅花亡国恨鸿门斗碎霸图空志见出师表平沙无处可招魂好为梁父吟鹿野舟沉王业兆三分明月故臣心盛唐诗酒无双士青冢有情犹识路青莲文苑第一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答案: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和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四位散文家)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日。

6、去年中考题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

”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

)如:绿色车厢,文明乘客。

7、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请根据《情系上林湖》,《为奴隶的母亲》,《舜水风范长留东瀛》三篇文章所写的人、事拟写相应的下联或上联。

上联:范尧卿力保天一阁下联:_________________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童第周效实创奇迹余秋雨情系上林湖朱舜水东瀛留(存)风范赵平复怒抨旧习俗(七)作业:课外对联题有些成语,在意思上迥然不同或相似,在结构上互为对偶,成为十分有趣的四字对,同学们不妨尝试练习。

精卫填海狗仗人势弃暗投明指鹿为马绰绰有余目无全书雪上加霜雪中送炭独占鳌头趾高气扬顺水推舟偷梁换柱削足适履腹背受敌(八)、信息反馈: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提高教学绩效。

教学重点和难点篇三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篇四【课题】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做对联练习,在对联写练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初步的对联练习。

【知识链接】1、诗歌的体裁。

2、修辞中的对仗。

【教法、学法】提问启发讨论【教具、实验活动】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疑有讽己之意,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对联很奇妙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对联,揭开她的面纱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提问:1、什么叫做对联?2、对联由哪几部分组成?3、对联的要求是什么?4、怎么书写和张贴对联?三、走近对联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相“联”。

对联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的特点是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

)2、对联的起源:(1)、秦汉以前,人们就有悬挂桃符的风俗。

后来人们在大门上左右两边位置张贴神荼郁垒的画像以驱鬼。

这就是门神。

到了唐代,人们把桃符上门神的画像换成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他二人也被奉为门神。

(2)、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在一次新年到来之际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奉长春”两句,此被视为中国第一副对联。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

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

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

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

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四、欣赏对联1、合字联: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2、拆字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3、隐字联:南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4、镶字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5、同偏旁部首联: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6、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7、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8、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9、谐音双关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10、谜语联: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五、做趣味对联练习:1、猜人物: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2、游名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猜行业:千秋伟业千秋福一寸光阴一寸金裁缝店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照相馆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心理发店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钟表店体态须眉都活泼心神毫发不参差眼镜行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中药铺六、掌握写对联的基本要求(一)、教材上对于对联的要求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1、对仗工整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内容相关、上下句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下一句就不能写成“小狗尾巴弯”)2、平仄协调提问:(1)、什么是平仄?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

古代汉语: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上、去、入即为仄声)现代汉语: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