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及教学探讨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教学的要点

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教学的要点

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教学的要点一、引言量与计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数量、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量概念,理解基本计量单位,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二、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首先,学生需要理解什么是量。

量是指事物的大小、长度、重量、距离等可度量的事物。

而计量则是对这些量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过程。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包括: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质量单位(如千克、克)、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货币单位(如元、角、分)等。

三、教学要点1.基础单位的建立:小学数学中应重点强调基本计量单位,如米、千克、小时等。

这些单位是所有其他计量单位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他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单位的直观理解。

2.测量工具的教学:教师应教授学生使用基本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计时器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测量。

3.建立数量与计量单位的关系:学生应理解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而不同的计量单位有不同的数值。

例如,一本书可以用厘米和毫米来测量它的长度,也可以用千克和克来测量它的重量。

教师应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这种关系。

4.单位的换算:教师应对单位换算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教授学生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

例如,厘米和米的换算,千克和克的换算等。

教师应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单位换算,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5.实际应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量与计量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如测量家人的身高、体重,记录一天的饮食和运动量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误差和精确度:在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应对误差和精确度进行讲解,并教授学生如何减少误差和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方法。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测量和计量的基本概念。

2.学习长度、重量、容量的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

2.学生能够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原理。

2.学生能够准确地应用不同单位,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四、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游戏让学生了解测量和计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测量方式。

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几个对象,让他们猜测对象的长度或重量,并用尺子或秤进行测量,调查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2.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长度、重量、容量单位,并通过课堂上的练习让他们学会将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例如,将厘米转换为分米、米,将毫升转换为升等。

3.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需要将1升牛奶分给5位同学,每人分得的牛奶应该是多少?”“小李妈妈做菜需要250克鸡肉,但卖场只有每盒450克的鸡肉,她需要买几盒鸡肉?”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深入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适当的深入讲解一些知识,例如容积的计量单位、重量单位的比较等。

五、课堂练习1.小明买了一盒250克的糖,他把糖分成了五份,请问每份有多少克?2.一支笔的长度是12.5厘米,它的长度相当于多少分米和多少厘米?3.一个水杯可以装300毫升的水,它相当于多少升?4.小丽家有一杯饮料,它的容量是500毫升,小丽想将它倒进两个杯子里,每个杯子应该装多少毫升?5.小华妈妈做糖醋里脊需要200克猪肉,如果她只有400克的猪肉,她还需要再买多少克猪肉?六、作业1.(必做)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选做)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求解。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引入、学习、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深入讲解以及课堂练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测量和计量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探究作者:徐亚梅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12期徐亚梅数学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培养学生的“量感”就是众多教学重点中的一个,“量感”的教学属于“计量单位”教学的范畴,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体积大小、速度快慢、距离长短等形成独特的感知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形成“量感”。

一、引导数学对话,感知计量单位在“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对话,在数学对话的过程中对计量单位进行深入化感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可以这样进行设计。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需要测量的物体,比如树苗的高度,板凳的宽度等等,那么大家会想到用什么来测量吗?生1: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

生2:用手指展开的长度来测量。

生3:用手掌的横向宽度来测量。

(学生亲自测量,得到结果:20厘米、2个手指展开长和4个手掌宽)师:对于同样的课桌,大家给出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生4:测量工具不一样导致结果不一样。

师:是的。

那么统一测量长度单位就非常重要了,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测量工具——“尺子” 来保证测量的统一性,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尺子上都有哪些东西?生5:数字、0刻度线、厘米(cm),还有小竖杠。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来引出使用尺子和统一刻度的测量优性。

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有效地形成“量”的概念,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境,明确计量单位数学的概念和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也是教会学生通过使用数学的工具来更好地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明确计量单位,促进他们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多种感观进行“体积”概念的学习。

师:(拿出装有水的杯子)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手里的这个杯子里装着水,那么还能给里面再加水吗?原因是什么?生1:能加水,因为杯子还没满。

“量”的概念教学思路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量”的概念教学思路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引言“量”作为数学基本概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我设计了一套“量”的概念教学思路,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量”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 学习“量”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数量和质量。

2. 能根据题目的情境,使用计量器具进行量度。

3. 能掌握不同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量单位换算。

4. 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量”的知识,例如:测量温度、长度、重量等。

二、教学步骤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温度、长度、重量等实际生活中的“量”,提高学生对“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1)量的区分:数量和质量的区分。

通过教师讲解和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数量和质量,例如:“质量”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如水的重量、小鸟的轻重;“数量”是某种事物的数量,如苹果的数量、人的数量。

(2)量的表示:引导学生认识计量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计量器具,例如热水瓶、尺子、天平等,让学生察觉不同的计量器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

学生通过实测实量的方式观察、体验,增强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和了解。

(3)量的换算:学习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通过对具体的计量单位进行规范化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米=100厘米,1升=1000毫升等。

同时,引导学生在换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变化规律。

3. 教学拓展(1)实际操作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例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尺子测量长度、用天平测量重量等。

(2)趣味小游戏将量的概念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量”的知识,例如:猜重量、猜面积等。

三、课堂应用(1)温度测量教师将温度计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组成小组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温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2)长度测量教师教授如何使用尺子,让学生体验测量不同长度物品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小学数学中几个重要量的教学

小学数学中几个重要量的教学

教例反思口岳德明一、量、计■单位及计量的基本含义量,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例如,我们要经常测定生活、生产中的某些事物存在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多少、大小、长短、厚薄、速度等属性,那么这些可以测定的对象就是量。

量有连续量与不连续量之分。

小学中,一般不给“量”下严格的数学定义。

为了真实地测定出某个量存在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就需要一个约定的“标准”。

那么,用来作为测定量的这个标准就叫做计量单位。

每一种测量工具都有计量单位,而且测量同一类量的计量工具还有不同程度的计量单位。

例如,长度计量单位有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因此,用一种测量工具测定周一个量,得到的量数也不一样。

用l cm计量单位的工具去测量一条线段,量得的结果是3cm,也就是说,这条线段的长度是这个计量单位的3倍,那么,这个3就叫做l cm的量数:如果用计量单位1m的工具去测量该线段的长度时,量得的结果是0.03m。

同一个量随着测量工具的计量单位变化,所得到的量数也不一样。

由此可见,所谓计量,是指把~个约定的标准量与一个未知量作比较的过程。

如要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就要用一把有刻度的尺去量这条线段,有刻度的尺是标准量,需要测量的线段长度是未知量,用尺测量线段长度的过程就是计量。

传统上,说起计量往往会被理解为度、量、衡:度是用计量工具尺计量长度,量是用计量工具升计量容量(液体),衡是用秤计量工具计量重(质】量。

事实上,度、量、衡只是计量中的~小部分。

可见,计量实际上是运用计量工具测定被计量对象属性多少、大小、长短、厚薄、快慢等的活动。

用计量工具计量某个量后,就得到这个量的量数。

这个量数有大有小,就可以用数来反映。

量数(数)与量的计量单位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准确地反映量的属性、程度。

那么,将一个量的量数并附上计量单位的总称,就是数量。

像3cm、O.03m等就是量。

量能清楚、准确地反映量的属性、程度。

二、几个重要量的教学小学数学教材(上教社,下同)中,学生所要学习的量很多,其中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个重要的量更需要扎扎实实学习好。

对计量单位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计量单位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单位 、 体积单 位 、 质量 单位 等 ; 次才 是具 体 其 感知某一个计量单位 的意义 , 教学分 米 , 如 要
21 年第 1期 01 o
教育研 究 与评 论 ・ 小学 教 育教 学
让学生知道 这是 一个 长 度单 位 , 引导 学 生准 确地画 出 1分米 长度 , 正确 比画 1分米 的 能 长度 , 能举例 并判 断 生活 中 1分米 长 度 的物


用错的计量单位Biblioteka ?请你帮小马虎改正过来。 4月 I o日 星期 二

感 知 理 解 是 基 础
小学阶段学习 的计量 单位都 是最基 本 的 计量单位 , 生活 中很 常见 。有一 些计 量 单 在 位学生虽未正式学 习却 已开 始使用 。但 是用 数学概念 的形式 引入 计 量单 位 , 并进 行精 确
今天, 妈妈 带我 去超 市 买 东西。超 市好
大 啊 , 地 3 0 多 平 方 分 米 的 一 楼 购 物 广 占 00 场 , 品 琳 琅 满 目。我 们 买 了 1 物 O克 的 大 米 ,

根 3厘 米 长 的 晾 衣 架 , 支 1 一 5米 长 的 牙
地刻画 , 让学生科学 、 合理地运用 , 对学生而 言
体 。有了这样 全 面 的感 知 , 生一 般 就不 会 学 出现诸如“ 课桌面的面积 约是 4 分 米” 小 明 O “ 的身高是 18分米” 2 这样的错 误 。
二 、比较 估 测 成 技 能
物, 学生对它们并不熟 悉 , 至从 来没有 亲眼 甚 看过 , 亲手触摸过 , 们只是 通过书报 、 他 网络 、 电视等 媒 体对 此 有 所 了解 , 逐 步 达 到“ 并 熟 悉” 。例如 : 一架 飞机 自重约 1 ( 5

小学数学中涉及许多计量单位

小学数学中涉及许多计量单位

小学数学中涉及许多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都是和实际的问题紧密联系,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计量单位时总不在意,学与用总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不论是学生应试还是实际运用,总有少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我的困惑: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计量单位的教学?专家解惑:第一、重视计量单位的引进。

在量的计量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计量单位如何引进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量,计量单位的引进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展示计量单位引进的简单过程和所运用的思想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量的量化,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标准必须统一。

这样既有利于渗透数学中的“单位”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二.加强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

要解决量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关键是依靠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

可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和具体实物,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并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三、要把计量单位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之上。

教学计量单位,要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计量单位。

实践反思:本次研修借助网络,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业讲解,专家们用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素养以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精辟见解,让我对此问题有了深刻,全面理解。

第一、计量单位的教学生活化。

是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材中,有很多很多表示量的计量单位。

有学生比较熟悉和比较具体的,如年、月、日和元、角、分等等。

也有学生十分陌生和抽象的,如千米、吨、公顷平方千米等等。

计量单位不但多,而且那么复杂,学生们小小的年纪不但要在脑海里记住这些计量单位的概念,而且还要记住他们之间的坦率,能够进行化聚,这实在不容易。

小学数学常用计量单位教学策略 (4)

小学数学常用计量单位教学策略 (4)

小学数学常用计量单位教学策略: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理解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更是生活实用的基本概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策略被提出并得到实践。

本文将结合常用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设计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

一、长度单位的教学策略1. 观察实物,引入单位在小学二年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物体,把小学生熟悉的物品按照大小进行排列。

然后用规则和尺子对它们进行测量,并引入厘米和米两个单位。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测量物品,将测量的结果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即介绍“大”和“小”的概念。

2. 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给组员发放纸牌、直尺、卡尺等测量工具。

然后教师将一个物品指定给一组,让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接着,组内学生要协商一个数值,并跟其他组比较。

比较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列,而且让学生算出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倍数关系,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和抽象思维。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策略1. 自然景观作为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户外,到邻近的公园或操场上与同学一起感性的了解面积单位。

首先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力强的事物,比如一块大草地,然后教师会让孩子们步测其中的一段大约一米左右,适量捏起草来,示范把扎好的草条摆放到九宫格里,让学生算出被摆小草所覆盖的面积(即一个网格大小)。

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画出 36 个九宫格,并记录下面积的大小以及单位,慢慢的了解什么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同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2. 小组合作,团队协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拿到一份普通的大纸片,教师要求同学在上面画出一些规格不一致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再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测量出来的数字报告出来,并与其他组成员进行比较。

最后,学生将记录所有测量数字,并讨论各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比较、单位换算、规则整改等等。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教学策略探析——以“计量单位”教学为例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教学策略探析——以“计量单位”教学为例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教学策略探析——以“计量单位”教学为例发布时间:2023-03-28T04:31:04.42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1期作者:刘艳[导读] 小学数学课本内容较为抽象,针对长度、重量等知识点,仅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很难使学生形成较为直观、形象的理解。

如果没有良好的量感,学生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感知能力,那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理解深刻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些知识,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512026摘要:在小学数学中,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质量、面积、体积、时间等的感性认识。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教授,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量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量感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教学策略小学是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要更多地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发展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培养其综合素质。

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从多个角度探索了提高学生量感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重要意义1.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小学数学课本内容较为抽象,针对长度、重量等知识点,仅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很难使学生形成较为直观、形象的理解。

如果没有良好的量感,学生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感知能力,那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理解深刻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些知识,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生接受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具体的数量、重量等,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缩短课堂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其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设计

《量与计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上午好,我是你们的荆老师,那接下来的35五分钟,由我陪你们一起度过。

初次见面,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交朋友那就要坦诚相待,来看,老师的个人资料!(出示图片)帅不帅?什么,大点声老师听不见,帅!老师就喜欢诚实的好孩子!继续看,姓名:性别,这个都看得出来。

身高八尺,八尺大汉,体重60千克,出生日期,爱好…,优点….,我感觉此处可以有掌声!好了,那大家看完老师的自我介绍,发现了哪些计量单位呢?有尺、千克….(板书),我知道大家见多识广,那大家还知道哪些计数单位呢?来。

准备10秒钟中,告诉我,每人必须至少数出两个来,…..(学生回答)有米,平方米,等等等。

(板书),但是大家看一下黑板写的,什么感觉,一个字——乱,两个字,非常乱!是不是?那要怎么办,分类整理呗!咱看看大体上这些单位可以怎样分类?时间的,质量的,长度的,体积的,面积。

先看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哪些?1写2排3进率4总结规律根据这些步骤自己整理其他的单位。

2、小组合作来,给你们次表现的机会,俗话说得好,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咱这么多小猪得多少皮匠呀!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的计量单位,然后在我们的学案上整理出来,要求:分类整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考虑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分组进行,这样,神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长度和面积,灵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体积和重量,魔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时间的!来,抓紧时间,gogogo!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吧?Ok没有?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you are clever!这个每月的天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牢牢记住,老师这里有两个方法,你们想学哪一个?想学第一个的举手?想学第二个的举手?就没人想两个都学?来看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可厉害了,江湖上失传已久,估计现在全国也没几人会,恰巧你们老师会。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 (5)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 (5)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起点之一。

由于它极具实用性,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一些计量单位,比如说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容积等等。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安排计量单位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理解、掌握,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讨论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重点探讨如何采用有趣的实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计量单位。

同时,希望能够为老师们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指导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提供一些建议。

计量单位的基本知识计量单位是用来度量物体某一方面的具体数值的量度单位,也可以由复数个物理量的比例所组成。

计算机数学基础,更多信息请查看计算机数学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计量单位有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容积等。

这些量的单位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来查看。

表1:常见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容积单位秒、分、小时、日、周、月、年厘米、米、千米克、千克平方厘米、平方米、公顷毫升、升、立方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基本计量单位,可以通过朗读单元的档案学习表、观察学习示例,相互比较的方式来深化他们的理解。

教学策略一:采用问题式的授课小学生对新学科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时间计量单位的授课中,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下:1. 1分钟有多少秒?2. 1小时有多少分钟和秒?3. 1天有多少小时和分钟?4. 如果老师要教1个小时的课,那么需要多长时间?5. 如果我们放学要等40分钟,请问到几点钟?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记忆时间单位,还可以让他们构建时间的概念框架。

通过用问题式的方式讲解,师生之间可以互动,可以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时间计量单位。

类似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在时间计量单位,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计量单位中去。

《量与计量》(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量与计量》(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量与计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2. 测量物体长度3.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难点:测量物体长度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引出长度单位千米。

提问:1千米等于多少米?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1千米等于1000米。

2. 学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1)让学生观察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1米等于10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

(2)让学生举例说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如:1米长的绳子等于10分米长的绳子,1分米长的铅笔等于10厘米长的铅笔。

(3)教师讲解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如:1米等于100厘米,所以1米长的绳子等于100厘米长的绳子。

3. 测量物体长度(1)让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把直尺和一段绳子。

(2)教师示范如何测量物体长度,如:测量绳子的长度,将绳子拉直,用直尺的一端对齐绳子的起点,然后读取直尺上与绳子终点对齐的刻度。

(3)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P24上的练习题,巩固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

(2)让学生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如:桌子、椅子、窗户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等。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材P25上的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回家后测量家人的身高,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转换。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摘要:“量感”是数学教学里的重要内容,着眼于学生“量感”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实感、实境、等具体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的“量感”,形成从“生活量感”到“数学量感”的转变,促进学生“量感”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培养策略;量感量感是在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

[1]在小学数学中,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增进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但由于量感是一种感觉,没有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量感的有效培养,因此量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容易被忽略。

一、小学生关于量感学习的现状在数学教学中,从厘米、分米、米等单位的开始,量感就一直出现在我们的数学中,但因为教师更多着重的是单位量的应用,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与理解,脱离了其最原始的意义,一直在讲应用,学生就只是流于表面地学习了一下,并没有真正地有所收获与感受,这样学生就根本没有理解到单位量的意义,甚至是存在教师要求学生死记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情况,也就有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单位转换的题目时,常常会出现错误,准确率较低的情况,由此看来,学生更不可能学以致用,更是从何而谈培养学生的量感。

同时,教师常常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或学校学具资源的缺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利用电脑等信息技术展示,直接就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计量单位,如千克、千米和平方米等等的计量单位时,只是在电脑屏幕前匆匆看了一眼教师的展示,缺少让学生去“掂一掂”和“量一量”等必要的体验过程和感悟“量”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加之某些“量”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如“吨”、“公顷”等,大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缺少了学生对单位量的实际感觉,从而没办法进行对比感知,因此学生在常常会无从下手,阻碍了量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的教案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的教案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的教案量与计量(十六)量的计量教学内容:教材第140~141页量的计量。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或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例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

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我们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板书;量计量单位)更加认识这些计量单位的大小及同一类计量单位相互间的进率。

(板书;进率)二、整理计量单位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量的计量?[接"量"板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 重量时间]2.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

(1)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种量的计量单位,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追问:长度是指什么,它有哪些计量单位?(接"计量单位"板书出长度单位)请同学们比划一下或说明这些长度单位的大小。

什么叫面积?面积的计量单位你知道有哪些?(板书出面积单位)请同学们依次用手势比划或说明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提问:你能估计课本封面和教室地面的大小吗?什么叫体积,有哪些计量单位?(板书出体积单位)怎样的正方体是1立方米?谁来用手势比划出l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

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板书)(2)复习进率。

让学生填写第140~141页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进率。

提问:你能发现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单位间的进串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用面积、体积进率的推算方法来说明)3.复习重量。

(1)提问:计量物体轻重的是什么量?请同学们在第141页上从大到小填写出学过的重量单位和进率。

提问单位和进率,老师板书:计量单位。

(2)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称哪些物体重量一般要用"克"?请你举出例子。

量与度的世界小学数学课程教案中的度量衡教学策略

量与度的世界小学数学课程教案中的度量衡教学策略

量与度的世界小学数学课程教案中的度量衡教学策略1. 引言量与度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度量衡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度量衡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量与度的世界课程。

2. 知识目标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知识目标。

度量衡是一个广泛的主题,包括长度、重量、容量以及时间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标准和课程要求,确定每个学期或学年的主要知识目标,确保学生对各种度量衡有全面的了解。

3. 概念引入在引入度量衡的概念时,教师应该使用具体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度量衡的实际应用。

例如,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了解长度的概念。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量取和比较,引导他们掌握度量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4. 规范使用单位度量衡需要使用统一的单位进行表示和比较。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教授常用的度量衡单位,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单位进行计量。

可以使用尺子、秤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和换算。

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度量衡单位的大小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

5. 度量衡的换算度量衡的换算是度量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入换算的概念,例如将米转换为厘米,千克转换为克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具和教学方法,如图片、图表、游戏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度量衡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高他们的转化能力。

6. 应用拓展度量衡的应用拓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度量衡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给学生一些购物清单,要求他们计算总价格或者估算重量。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将能够将度量衡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7. 归纳总结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逐步梳理度量衡的重要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复习和总结。

关联掘本质,深刻达简约——“量与计量”内容分析解读与整体建构教学建议

关联掘本质,深刻达简约——“量与计量”内容分析解读与整体建构教学建议

关联掘本质,深刻达简约*“量与计量”内容分析解读与整体建构教学建议唐小琴(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226600)摘要:“量与计量”类别多、内容多,且大多是作为“小单元”安排,这很容易导致教学零碎散乱。

从教材和课标两个维度整体分析“量与计量”内容,把握其核心和关键,得到教学建议:抓住理解“量”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突出计量本质的方法贯通,注重量与量之间的关联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建构;量与计量“量与计量”是小学阶段基础而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量、会测量应成为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养。

在教材体系中,“量与计量”类别多、内容多,且大多是作为“小单元”安排,这很容易导致教学零碎散乱。

从整体上把握“量与计量”的核心和关键,扣住本质和联系,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教深学,事半功倍。

一、“量与计量”内容分析(一)教材维度小学数学内容体系中,常见的量主要包括货币、时间、质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角度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详见下页表$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小学阶段“量与计量”内容约有25个知识点(块),在全套教材中占比16.9%。

与数量运算有关的常见量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段(1—3年级),与图形测量有关的常见量主要编排在第二学段(+—6年级)。

总体看来,呈现出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用结合的特点。

(二)课标维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量与计量”的内容,一部分安排在“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常见的量”,包括货币、时间和质量;还有一部分安排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包括角度、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

其中,“常见的量”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单独列出,内容如下: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量与计量”内容编排分册内容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轻重、大小一年级下册元、角、分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时、分、秒;分米和毫米三年级上册千克、克;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含24时记时法);吨;千米;面积的含义;常用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角的度量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和面积六年级上册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常用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数学新课标下由“感”到“悟”培养量感: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

数学新课标下由“感”到“悟”培养量感: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

数学新课标下由“感”到“悟”培养量感:以小学计量单位为例一:研究背景“量与计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着眼于学生“量感”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通过实际感悟、实际情境等认知方式,依托数学活动,助推学生“量感”生长,促进学生“量感”核心素养的生成。

二、什么是量感?“量感”是人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并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某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

它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三、为什么要研究量感?首先,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那么量感的学习也就是数学学科的本质诉求,同时,我们的教材中也没有以“度量”“测量”为领域的内容,因此要增加“量感”。

其次,量感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这是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来说的。

最后,在我们现实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教学材料以及评价导向等,导致“量感”的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体验;同时,对于“量感”的内涵,老师们的普遍认为量感就是对“量”的一个直观感知,而在“三会”和“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除了直观感知,量感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度量的意义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度量单位的选择和换算以及度量结果的估计;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所以我们要强调“量感”的重要性。

四、培养量感的策略(一)开展体验性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测量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测量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挖掘“计量单位”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还应让学生了解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各类计量单位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些计量单位形成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整体构建测量知识体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探讨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与形。

但在现实生活中,数与形和量与计量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数学必然要涉及量与计量。

比如,解答应用题,学习统计、几何等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具备量与计量的知识。

事实上,无论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都离不开量与计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与计量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计量工作已成为四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因此,搞好量与计量的教学,对于顺利开展小学数学其他内容的教学和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新课标中量与计量的教学内容得到了精简。

但是,这部分内容被分散编排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每个年级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都不同,加之这部分内容中很多概念都很抽象,因此,我认为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可能都按照什么固定的模式进行。

那怎样才能搞好量与计量的教学呢?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20XX年版的新课标,尤其是对量与计量的教学部分,现就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交流:一、量与计量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目标(这部分内容多数都分布在每个年级的下册)二、量与计量的教学要求1.关于计量单位认识的教学要求计量单位认识的教学要求,一般包括:使学生建立常用计量单位的观念(即表象),知道并逐步掌握有关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学会用所学的一些单位进行计量。

其中首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

做到了这一点,就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也有助于正确运用这些单位进行估测或实测。

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子的宽和高约是几米。

反过来,学生在掌握计量单位间的进率的过程中,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计量单位的观念。

但要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加以引导。

比如,在教学1米=100厘米时,让学生用姆指和食指比划1厘米有多长,伸开两臂比划1米有多长,通过两种比划的体验和比较,既巩固了厘米、米的长度观念,又加深了对进率的印象。

与此相反,如果就进率教进率,那么充其量只能使学生记住一些枯燥的数据。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熟记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名数的化聚,但在完成诸如“一张床长2(),一个文具盒长2(),一本书厚2()”之类的练习时,却不能正确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

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应当重视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

当然,强调计量单位概念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对教材中出现的一切计量单位,不分主次,一概要求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这方面要求的计量单位是: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时间单位时、分、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其次,从计量科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单位中长度单位米、重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其他各种单位都是由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导出的。

因此,把这些基本单位的认识教学搞扎实些,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比如教学千克时,可以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千克重的东西(如沙袋),通过亲生感觉体验1千克的实际重量。

还可以出示一些重1千克的常见物品,如一大袋洗衣粉、两袋精盐、奶粉等,让学生掂一掂,为他们形成1千克的重量观念提供形象具体的支柱。

以1千克的重量观念作基础,也便于认识重量单位吨。

对那些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如千米、吨,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初步建立表象的要求,但仍需要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或间接体验。

(后边再举例说明)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还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这种动手测量的能力,应注意从小培养,并随着教学的展开逐步巩固提高。

比如,学习线段时指导学生按指定长度画线段(开始也只限厘米);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时,让学生先在图上量出所需的长度,再进行计算;学了体积计算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入手,搞清求体积要从外面量,求容积要从里面量。

2、关于名数的化、聚和简单计算的教学要求过去,由于既要教国际公制单位,又要教市制单位,单位间的进率、换算率较多,名数的化、聚也就比较繁杂。

现在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相应地名数的化、聚内容也得到了简化。

事实上,一些繁杂的复名数化聚,并无多大的实用价值,因此,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计算面积或体积,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这方面的具体要求,在二年级只要求结合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教学,使学生“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到四年级,学完了常用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后,才提出“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的要求。

这就是说,在低中年级,不出现单名数、复名数以及化、聚等名词术语。

结合计量单位的认识,可安排一些“17米+6米=()米”,“3000克=()千克”之类的简单计算。

目的在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的计量单位和进率,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出铺垫。

同时还能起到加强量与数的联系,复习巩固四则计算的作用。

结合单位间进率的教学,可安排一些“5米=()厘米”,“3000千克=()吨”之类的单名数与单名数的简单化聚。

以长度单位为例,初次教学时,可以先举例说明同一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如在米尺上指出7分米的长度,让学生用厘米来表示,并启发学生根据:1分米=10厘米推算,然后再观察米尺,确信7分米=70厘米。

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位的进率,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直接推算出结果。

到了高年级,通过较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掌握常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再教学一些简单的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比较有利。

这里仍强调“简单”,一是指复名数的结构不宜复杂;二是指名数中的数不宜太繁,一般以能口算的为主比较适当。

这样,学生只要搞清了复名数的组成,就仍可以根据进率和运算意义来推算。

比如,由3时=()分,引出3时50分=()分,使学生明确3时50分由哪两部分组成,就不难让他们自己运用乘、加口算得出结果。

对于有关复名数的聚法,可以用有余数除法来计算,也可以视数据的具体情况灵活地作出推算。

如4030千克=()吨()千克。

想:因为1吨=1000千克,4030千克=4000千克+30千克所以4030千克=4吨30千克可见,名数化聚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理解推算过程,做到了这一点,是否概括化、聚的法则就无关紧要了。

新课标在关于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教学要求中,还提出了要使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的要求。

时间和时刻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如×时×分是开始上课的时刻,×时×分是下课的时刻,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40分,就是一节课的时间。

也可以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看到时刻好比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

作为时间和时刻概念及24时记时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时通常还会出现一点简单的求一日以内经过时间的应用题,一般以不涉及非十进复名数的计算为宜。

此外,在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教学要求中,还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这些要求都是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量与计量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1、计量单位离学生虽近却又很远。

计量单位时常出现在学生周围,他们经常会接触,然而学生对于计量单位的经验积累却是比较淡薄的。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执教“吨的认识”这节课的课前对话。

师:除了千克与克这两个单位外,你还知道更大的质量单位吗?生:吨。

师:大家听说过吨吗?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生:1吨=1000千克,吨在国际上的通用符号是字母“t”。

师:根据你现在的经验,你认为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呢?生:我们班最胖的同学大约有1吨重吧。

生:我估计一台电视机大约重1吨。

生:两只狐狸加起来大概重1吨。

生:我估计像泰山这样的一座大山大约重1吨吧。

全班感叹:哇塞!不可能吧!生:孙老师给我们四人小组发的这袋米,大约重1吨。

可见,尽管计量单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但他们对于计量单位的认识事实上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孩子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也比较困难。

2.、体验活动停留于表面。

在这类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将体验活动停留在看一看、听一听、掂一掂等直接体验的层面,很少有让学生想一想。

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不高,体验也不深刻。

例如,一位教师在学生感知了1克、1千克有多重之后,安排了称一称的活动:称一称一个纽扣、一枚2分硬币、1袋苹果、1本字典各有多重,称完后学生反馈。

在称之前教师没有让学生先想一想、估一估,因此学生的“称一称”只是一个机械的动作,体验活动是缺乏深度的。

3、教学重心侧重单位化聚。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一般有两个教学目标: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进率的化聚。

由于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变换着各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单、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如此的计量单位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而教师也同样觉得乏味、困惑。

4.、教具学具准备复杂繁琐。

教学计量单位的课往往需要大量的教具学具,给教学准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为了省去麻烦,有的教师往往在操作时以图片或动画等影像资料代替必要的实物操作,使得学生体验不深,计量单位的观念得不到很好的建立,类似于“表示一张桌子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的笑话时有发生。

四、量与计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正确定位——明晰教学侧重点感受与体验计量单位是这类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教学应着重于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进率换算虽是重点,但由于新课程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要求比较低,并且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厘米与米的互化,对于进率换算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并不会感到特别困难。

不同的计量单位在观念建立上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

例如,一样物品大约重30克,学生的估计范围偏差可以大一些,甚至学生认为这件物品不会超过100克也是允许的,估计时不需要过于追求精确。

再如,“吨的认识”,只要学生知道以某一物体为标准,类似这样的物体大约多少个为1吨左右即可。

而在教学厘米、分米等计量单位时,需要比较精确的感知、体验,当然感知的数量不能过大。

对于不同的计量单位,在目标定位时需要教师有不同的思考与把握,使得教学更为合理,学生的学习更为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