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GIS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GIS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一、GIS教学大纲的目标GIS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GIS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 掌握地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方法,能够利用GIS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导出;3. 学会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能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4. 能够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团队中运用GIS技术进行项目开发和实施。

二、GIS教学大纲的内容1. GIS基础知识:介绍GIS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GIS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GIS软件操作:学习常用的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掌握软件的安装、界面布局、数据导入和导出等基本操作方法。

3. 地理数据处理:介绍地理数据的类型和获取方法,学习地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技术,包括数据的清洗、转换和融合等。

4. 地理数据可视化:学习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包括地图制作、符号化、标注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5. 空间分析技术:介绍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让学生能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6. GIS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激发学生对GIS应用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地理信息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011006《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性质:农学专业选修课及校级公共选修课适合专业:全校各专业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科学等;后续课:精确农业学分数:3(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16学时)任课教师:唐天向(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系)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农学专业选修课及校级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在系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科学术语:数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遥感、GPS等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空间数据分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掌握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ARCVIEW的一般操作。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培养和提高抽象思维、推理论证及独立创造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发展简史;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数据源:地图、遥感、GPS等的基础知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社会、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掌握GIS专业软件ArcView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目的与意义(2学时)第一章绪论(6学时)一、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和组成习题:信息、数据、系统、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术语;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组成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5学时)一、地球形状、大小及其表面几何模型概述二、空间坐标系三、地图投影实验(一):初识地图(3学时)课时安排:2(讲授)+3(实验)重点与难点:地图投影的类型及变形习题:空间坐标系、地图投影等术语;GIS中常用的空间坐标系、地图投影的变形类型第三章空间数据采集(7学时)一、空间数据采集及其概述二、空间数据及其基本特征三、空间数据类型四、空间数据采集实验(二):初识GIS专业软件——ARCVIEW(3学时)课时安排:4(讲授)+3(实验)重点与难点:空间数据类型、空间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GIS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习题:空间数据、数据质量、遥感等术语;空间数据的类型、GPS的工作原理、如何控制数据质量第四章空间数据结构(7学时)一、空间数据关系二、矢量数据结构三、栅格数据结构四、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五、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实验(三):要素及其属性的查询(重点掌握) (3学时)课时安排:4(讲授)+3(实验)重点与难点: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区别习题:像元、灰度值、栅格数据及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及矢量数据结构、拓扑元素以及拓扑关系等概念;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栅格数据的取值方法、栅格数据的游(行)程编码与四叉树编码的概念、拓扑关系的类型、栅格数据结构及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及实际工作中的选择原则第五章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7学时)一、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二、空间数据的接边处理三、空间分析四、空间数据统计分析五、数字高程模型实验(六):GIS邻近区的分析(重点掌握)重点与难点:空间数据的空间分析、数字高程模型课时安排:4(讲授)+3(实验)习题:空间分析的概念、叠加分析、缓冲区的概念与缓冲分析、网络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及数据分布特征、不规则三角网的概念、DEM的数据源及主要用途第六章地理信息的输出与表达(4学时)一、地理信息输出二、地理信息专题地图表达实验(五):地图布局、输出(2学时)重点与难点:GIS常见的输出设备、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与编制的表示方法课时安排:2(讲授)+2(实验)习题:GIS常见的输出设备、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与编制的表示方法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0学时)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二、GIS及其农业应用三、GIS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四、GIS在商业中的应用五、GIS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实验(四):专题地图编制 (重点掌握)课时安排:8(讲授)+2(实验)四、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小计课外学时目的与意义 2 0 0 2 0第一章 6 0 0 6 0第二章 2 0 3 5 0第三章 4 0 3 7 0第四章 4 0 3 7 0第五章 4 0 3 7 0第六章 2 0 2 4 0第七章8 0 2 10 0合计32 0 16 48 0五、成绩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笔试、考查+考试相结合分值分配为总分100%=笔试50%+实验30%+期中10%+考勤10%六、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1.刘耀林.地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陈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1年2.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测绘出版社,第一版,1996年3.张新长、曾广鸿、张青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1年4.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1995年5.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4年七、教学大纲编制说明本教学大纲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最新进展的补充与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81363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总学时:48实验总学时:24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先修课程:遥感概论、地图学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雏形—鱼鳞图,这一成果展示了民族的智慧,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GIS软件的使用、数据结构和组织关系,加深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法。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各种软件的空间数据转换关系,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技术,特别是我国北斗卫星数据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学习编辑和空间数据的分层处理方法,以及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等。

2、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增加国产软件SuperMAP的使用。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计算机每人一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我国相应软件SuperMAP等。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GIS环境设置及地理数据的浏览实验内容:(1)认识GIS及其组件(2)GIS中地理数据的浏览:基于“图层”进行显示地理数据;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学时:2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认识ArcMap 我国相应软件SuperMAP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实验条件:扫描仪、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大四选修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大四选修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大四选修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1. 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有系统性的了解,并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

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与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建模-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案例2.2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上的讲授,向学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

- 实践操作:在计算机实验室中,指导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操作,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

-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评估3.1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估;-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包括理论题和实践操作题;-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并按要求提交;-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课题,完成一篇课程论文;- 考试:进行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一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地理数据的类型和获取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地理数据,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他们需要掌握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和输出技巧,以及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学生需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交通规划等。

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地理信息系统实践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四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完成一些基本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

他们可以使用真实的地理数据,如卫星影像和地图数据,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五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应用开发,如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分析。

他们需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Python和ArcGIS API等。

通过应用开发,学生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地理信息系统伦理与法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伦理与法律。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及实习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及实习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及实习大纲一、课程目的和要求目的: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技能和应用。

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组织、GIS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GIS设计的技术方法等内容,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操作,为后续其它GIS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多,具有学科与技术的统一性、发展与内容更新的快速性、多学科集成(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库、信息科学等)、渗透性较强、空间抽象性强、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农业、环境保护、气象、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成为这些领域现代化管理、决策不可缺少的工具。

作为一门新型的高新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正引起我国科技界,特别是地理学界的广泛重视,是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数字化和信息化多源空间信息的载体,目前成为新的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1章概论(6学时)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空前发展,信息资源爆炸式扩张。

多尺度、多类型、多时态的地理信息是人类研究和解决土地、环境、人口、灾害、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时所必须的重要信息资源。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形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空间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地理信息系统顺时而生,它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学、遥感、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信息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地理信息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利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了解GIS的类型、应用范畴及发展历程。

1.1 GIS基本概念1.1.1 信息与地理信息1.1.2 信息系统1.1.3 地理信息系统1.1.4 地理信息系统外延1.2 GIS功能1.2.1 基本功能需求1.2.2 GIS的基本功能1.3 GIS组成1.3.1 硬件系统1.3.2 软件系统1.3.3 网络1.3.4 空间数据1.3.5 人员1.4 GIS类型1.4.1 按GIS功能1.4.2 按数据结构1.4.3 按数据维数1.4.4 按软件开发模式和支撑环境1.5 GIS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1 与相关学科关系1.5.2 与其他信息系统区别与联系1.6 GIS应用范畴1.7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第2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3学时)地理空间的数学基础是GIS空间位置数据定位、量算、转换和参与空间分析的基准。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编号ARGE4111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 其中: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适用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项技术。

GIS应用广泛,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环境科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该课程从GIS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农业资源环境空间分析的案例进行实践分析。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GIS基本概念、原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概念、获取及管理;如何进行与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有关的空间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与掌握GIS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以后在GIS的研究、软件开发、GIS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及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地理信息系统是面向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的科类方向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类型、功能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更新、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和应用、成果输出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资源、环境、生态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及其表示66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44第四章数据转换44第五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88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44第七章GIS输出44第八章GIS 发展热点44合计36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1章绪论第一节GIS基本概念1.信息与数据2.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3.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习题要点:掌握GIS的定义及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GIS相关学科1.GIS与地理学2.GIS与地图学3.GIS与计算机科学4.GIS与遥感5.GIS学科“树”习题要点:理解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301009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地图学;遥感;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管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是高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GIS已成为现代地学研究的强有力的技术工具,代表着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在社会上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它对地理学的振兴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初步应用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2.理解地理空间(图形)数据的特征及其计算机表示方法,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

3.掌握空间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4.掌握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5.掌握常用地学分析模型的建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方法。

6.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与设计。

(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因此本课程以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方式合授课,尽可能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教学。

2. 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训练的关系,尽量作到精讲多练,以便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上机练习和操作。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同时,让有兴趣的同学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和活动。

(四)实践环节1.实验(上机操作)2.主要内容与要求:包括手扶数字化仪的使用、图形屏幕数字化与编辑、空间数据库组织、建立及数据分析、地理信息输出-辅助制图等。

3.学时分配:12学时(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地理信息系统,是六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的新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内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内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内实验)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6813学分2实验课时:8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先修课程数据库技术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每次实习之前,教师先将实习内容做一详细介绍,必要时先演示具体操作过程,后由学生亲自操作,教师予以现场指导。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习并编写实习报告。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实习一ArcView使用入门(2学时)通过本实习,了解和熟悉ArcView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掌握文件在ArcCatalag,ArcMap的查看,导入,导出等操作。

使学生掌握ArcGIS软件的整体结构。

本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计算机, ARCGIS,图像数据,投影仪实习二空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2学时)让学生了解矢量数据输入的各种方法,通过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GIS数据,数字化图形,掌握空间信息数字化采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计算机, ARCGIS,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数字化仪,扫描仪,投影仪实习三空间分析与数据查询(2学时)掌握ArcView中数据查询的使用方法;掌握统计图的制作;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合查询,栅格数据查询。

本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计算机, ARCGIS,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投影仪实习四地形制图与分析(2学时)给定资料数据文件,让学生在ArcView中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制图与分析,通过模拟实际项目的GIS分析,使学生掌握缓冲、地图叠加、边界融合、表格数据处理等应用。

本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计算机, ARCGIS,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投影仪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00753112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8学分: 3适用对象:先修课程:地图学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经跨越了50多个春秋,却始终发展迅猛。

地理信息系统不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且与CAD、多媒体、通信、因特网、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地理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制作;了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得基本概念:如数据和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等。

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如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常用的应用模型等。

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如空间数据的处理、产品的制作与显示。

总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和软件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达到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专题》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地理信息系统专题》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地理信息系统专题》教学大纲一、说明《地理信息系统专题》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GIS应用方向的选修课程,适用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木科生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3S 集成的内容、方法与关键技术,初步具备3S集成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主要介绍GIS、遥感、GPS的基本原理,GIS和遥感的集成,GIS和GPS的集成、遥感和GPS的集成情况。

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憧、形象化语言和多媒体,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着重讲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联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利用GIS、遥感和GPS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3.安排一定学时的实习实践课。

使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适当的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操作、课后习题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四)考核方式考核按平时作业(占50%)和上机考核(占50%)第一章新型对地观测系统1.概念2.发展趋势3.遥感技术和国家安全说明和要求:(1)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的任务和功能、遥感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遥感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遥感信息的开发应用1.遥感信息概述2.我国遥感应用现状说明和要求:(1)掌握遥感数据的处理与信息提取的方法。

(2)理解遥感信息模型和应用系统的建立方法。

(3)掌握我国遥感应用的现状。

第三章定量遥感1.定量遥感的概念2.定量遥感对环境监测的意义3.遥感面临的问题和加强遥感基础研究的必要性4.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遥感机理研究5.国内外定量遥感基础研究状况和我们的学术思想说明和要求:(1)掌握定量遥感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2)了解定量遥感对环境监测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地理信息系统(英文):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课程编号:19371087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

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跨越了50多个春秋,现已广泛用于资源、环境、交通、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领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空间分析以及在林业和相关专业中的基本应用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 的基本概念、GIS的基本功能、GIS的数据结构、GI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GIS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掌握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的相关专业问题。

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导论(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内容构成?地理信息系统能做什么?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难点是区别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关系、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区别。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学时)一、数据与信息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学时)一、系统硬件二、系统软件三、空间数据四、应用人员五、应用模型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1学时)一、基本功能二、应用功能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1学时)一、发展概况二、基础理论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空间数据,掌握空间数据的来源、空间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21125100
2.课程中文名称: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课程英文名称: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3.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空间信息工程系
5.总学时数:32
讲课学时数:20 ,实验学时数:12
6.学分数:2
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
8.教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
二、课程内容简介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是一门选修课,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应用拓展型的课程。

它是以采用SOA架构、GIS、Internet、数据库等相关技术交叉融合的一种空间信息服务,是通过将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为用户提供包括地图位置、网络处理、数据规划与观测等众多服务的技术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服务框架、服务应用的内容与管理方法。

具有开发设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初步知识。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科学,要求学生具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数据库等课程的学习基础。

它的作用是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延伸与扩展,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将GIS原理与WWW服务相结合,实现GIS原理的WWW的应用服务。

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概述、相关服务标准、注册服务、数据服务、处理服务、集成服务、传感网服务、网络定位服务与质量服务等课程,使得学生基本掌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服务知识。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五、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基本概述;
2.掌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相关标准及框架;
3.掌握空间信息注册服务技术与流程;
4.掌握空间数据服务,如WMS、WCS、WFS,熟悉其服务的接口与使用流程;
5.掌握空间数据网络处理服务的接口与部署流程;
6.掌握空间数据网络集成服务的步骤与相关流程;
7.掌握传感网服务,如SOS、SPS、SES等,熟悉其服务的接口与使用流程;
8.掌握网络定位服务的部署方式与使用流程;
9.掌握质量服务相关的度量、组合与语义查询等知识。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结构比例:课堂平时30%;考查论文40%;实践上机报告 30%
七、教学参考资料
1.《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乐鹏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理论与方法》,王艳东、龚健雅著,科学出版社,2012.
3.《对地观测传感网信息服务的模型与方法》,陈能成著,科学出版社,2013.
4.《对地观测传感网集成管理的模型与方法》,陈能成,胡楚丽著,科学出版社,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