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以信息资源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

架 .整合 人 口、法人和 宏观经济 等基础数据 .进而 整合部 门专业数 据 。在 平台建设 方面 .以地理空 间数据库和 共享 服 务系统 的建设 为核心 ,通过地理 空间信 息共享 .实现部 门之间信息 共享与 交换 .形成信息 资源整合 、共享及信 息 资源平 台建 设的 滚雪 球 机 制 .采用基 于GI 的 一张 S 图”模 式实现信息 资源 整合与应 用。本思路 在北京 昌平 茂 名等地 得到应 用 .取得了较 好的应 用效 果 ‘
较好 的效果 ,并逐步 为许 多城市 的信息主 管部 门认可。
j . 、以信 息 资 源 平 台为 核 心 的 电子
政 务 系统
传统 的政府 信息 化是 以部 门为 中心 的 从部 门的视 野考虑信息系统的建设 这势必形成部门各 自为政 的 ” 信
【 键词】 关
信息资源平台 电子政务 地理信 息系统 信息 资源整合
型 .事件型业 务可 以分 为常规 事件业务 和应急事 件业务 ,
事 务 型 业 务 可 以分 为公 众 事 务 和 企 业 事务 ,如 图 3所 示 。
图 政 府 业 务 分 类
政府 信息化 最初 关注 的是事 务型 业务 信息化 .如行 政 审批 中心 的建设 主要是 解决事务型 业务 的统一 受理 、 按 部 门分 工处 理 .批 文统 一下发 的 问题。在 业务 处理方
技术与 管理两 个层 面问题 的相互 纠缠 .使许 多 区域 的 电
子 政 务 升级 难 以 找 到 落 脚 点 。 针 对 现 阶 段 电 子 政 务 存 在 的 问 题 本 文 提 出 了 以
系统体 系 (h yt o Ifr t nss ms。以部门为 T ess m f noma o t ) e i ye
“朝阳模式”全解析

“朝阳模式”全解析作者:来源:《新经济导刊》2011年第01期详解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系统概述1. 项目背景北京市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所在地。
朝阳区位于北京城区东部,辖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管理现状与区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与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以及与奥运盛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朝阳区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成为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
2. 建设历程北京市朝阳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是由北京国研数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研软件)承建,自2005年8月启动,已经经历5年时间,完成3期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软件产品系列。
作为国内数字城管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国研软件已承接多个城市、地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均取得成功并发挥积极成效,获得客户方的一致好评。
作为国家建设部确定的首批10家数字化管理试点城市(区)之一,朝阳区结合区域实际,大力推进了数字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符合朝阳特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从2005年7月起,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
到2005年12月1日,朝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完成了一期建设,并正式开通运行,于2006年3月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验收。
2006年11月,朝阳区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在一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朝阳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不断进行扩展与深化:2006年,全区范围内(包括农村地区)实行了数字化管理。
2007年,将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单位与物业公司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信息服务子系统-用户手册V6.0

第2章 第3章 3.1 3.2 3.3
3.4
3.5
3.6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8 3.9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信息服务子系统-用户手册
3.9.1 服务区分析 ............................................................................................................... 27 3.9.2 最佳路径分析 ........................................................................................................... 28 3.10 地图缓存服务........................................................................................................................ 29 3.11 三维服务................................................................................................................................ 31 3.12 地理编码服务........................................................................................................................ 31 3.12.1 正向匹配 ....................
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及应用方案

协议,数据传输协议与地理空间数据网络服务的体系结构有关。 (c)数据压缩 相对现有的网络带宽而言,地理空间信息传输的数据量巨大,
在地理信息服务中传输一个区域的地理空间数据确实面临许多困 难。数据压缩主要有两个层次:地理空间数据压缩和传输数据压 缩。地理空间数据压缩有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时 二进制数据编码为字符数据会增加数据量,为了抵消这个数据量 的增加,采用数据压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分散、集成和共享”模式
城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用户注册 服务器
资源注册 用户/资源
服务器
审批服务器
土地管 理部门
代 理 服 务 器
土地共享数据维护
应 用 服 务 器
土地应用部门
工商管理部门 城市规划部门 城市卫生部门 城市环保部门 交通管理部门 公安消防部门
政府办公部门 市政管理部门 城市水务部门 城市自来水公司 城市电力公司 城市热力公司 城市通讯公司 城市天然气公司
订单受理
调度中心下派运输任务
车队派车
货物装车
货物入库
货物包装
货物分拣
货物出库
货物交接
电子结算
客户网上查询
2010.07.15
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跟踪、监控 物流信息系统作业过程
4、平台应用领域
4.5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能源、水 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土 流失、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湿地 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海岸带及 海洋资源、荒漠化沙化土地、林业 重点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重大森 林灾害、农业和农村资源环境、区 域资源开发环境效应、沙尘暴、大 气环境、国家生态环境、城市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海洋灾 害等的动态监测,水资源开发优化 配置,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突 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领域。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介绍

2006年4月
提纲
一.平台建设背景 二.平台是什么 三.平台能干什么 四.平台对应用的支撑 五.如何获得平台的服务
一、平台建设背景
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乙局 要B什么 资源?
资源在 哪里?
甲局 A
丙局 C如何保戊局 E
?
障?
己局 F
每项共享如交换何工获作都要: 大量的交换取数据? 梳庚理局工作 G 能不能大资量金的和行技政术协保调障工工作作 提供资? 源共享代价太大
部门平台节点
委办局
委办局
局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应用系统
目录目管理录节管点理节点 应用系统
业务信息库
应委用办系局统
委办局
目录管理节点
委办局
业务信息库
目录库
业应务用信系息库统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业务信息库
业务库 业务库
五、如何获得平台的服务
1. 准备阶段 2. 登记阶段
3. 对接阶段
目录管理 节点对接
对接准备
举例:
需求:某局工作人员发现某项业务需要了解一批 企业的法人基本信息
解决办法:工作人员登录平台,进入资源目录查 询系统,键入“法人”关键字进行查询,了解在 哪里有自己所需要的法人基本信息
三、平台能干什么
(二)能够支撑用户完成信息资源获取的工 作,解决基础信息的共享、部门之间政务信 息资源的交换等问题
丁局 D
一、平台建设背景
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传统传多统对多多对数多据数交据换交模换式模式 发改工委商局
基于平台的1对多交换模式 工商局
建委
建地委税局
规质委监局
… …
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

环境保护
监测环境污染
平台提供实时监测功能,发现污染源,助力环保部门及时应 对。
评估生态状况
基于平台数据,评估区域生态状况,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辅助决策支持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应急响应
1
灾害监测与预警
平台实时接收各类灾害数据,通过智能 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应急响应
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处理后的地理信息以直观、易懂的 方式呈现给用户。
04
平台应用
城市规划
城市空间布局
平台提供城市空间布局数据, 辅助规划者进行城市空间规划。
交通规划
平台提供交通流量、道路网络 等数据,支持交通规划和优化。
公共设施规划
平台提供公共设施分布、人口 分布等数据,为公共设施规划 提供依据。
优化公共服务
通过云平台,优化地理信息公共 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平台特点
数据共享
实现市县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 01
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地理信息
Hale Waihona Puke 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03
高效服务
提供快速、准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满足用户需求。 02
02
平台功能
地图服务
地图浏览
提供多种地图浏览方式,包括矢量地图、影像地图 等,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 平台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平 台 概 述 02 平 台 功 能 03 平 台 技 术 04 平 台 应 用 05 平 台 优 势 06 平 台 挑 战 与 展 望
01
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案2. 总体框架2.1总体框架与体系结构2.1.1总体框架北京市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总体由数据资源层、数据引擎层、运维支撑层、服务接口层、应用层五个层面构成。
图1 北京市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总体框架➢数据资源层北京市重点规划、建设了政务基础共享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并积累了大量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包括在基础框架层面上的遥感影像数据库和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政务支撑层面的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库和地址数据库以及政务应用层面的政务信息图层数据库(如图2所示)。
图2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数据引擎层数据引擎层指对各类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入库更新、网络发布的各类数据引擎。
海量矢量数据引擎:高速、稳定的提供海量矢量数据发布服务,严格遵循OGC规范,实现WMS/WFS服务接口并且扩展。
支持矢量图层自动更新入库发布、支持超过3000个以上图层的集中发布、支持集群服务器矢量图层发布、支持多种空间数据格式、支持主流平台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支持并发访问大数据量图层时快速查询、出图速度快且稳定。
地址匹配引擎:为地址匹配提供准确、高效、可靠的地址匹配引擎。
遥感影像数据引擎:采用影像金字塔技术为用户提供在线浏览访问服务时,能够根据用户浏览影像的范围、比例尺与事先生成的影像金字塔进行快速匹配,系统仅需检索和拼接包含与用户需求尺度最接近、范围最小的影像集合即可,能够大幅减少对系统的I/O访问操作,从而提升服务响应和反馈的效率。
地图图片引擎:支持海量地图数据的发布与快速浏览、多用户并发操作、响应速度、地图美观等方面的功能。
地图图片引擎是下一代WEBGIS的主流,它采用地图拼接机制、地图缓存机制、VML绘制技术,并且采用Javascript技术封装出来地图服务访问API,有效满足了用户对性能和易于二次开发的需求。
➢运维支撑层由数据管理子系统、运维支撑子系统、服务巡检子系统构成。
数字城市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1.8 标准规范体系
(1)数据标准
包括数据分类/分层编码标准、三维模型/纹理数据标准、元数据标准、数 据字典标准、数据质量评定标准、空间定位匹配规范等;
(2)技术规程
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规程、数据处理技术规程、数据质量控制规程;
(3)服务标准
包括信息发布标准、数据分发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应用接口标准等;
(4)安全标准
包括网络安全标准、系统安全标准等。
1.9 信息化基础设施
(1)网络环境 (2)硬件: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 (3)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二维GIS平台、三维GIS平台
1.10 数字城市数据体系
城市基础数据
数字城市 数据体系
政务专题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 遥感影像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综合管线数据 基础地理框架数据 公开版电子地图数据 地名地址数据 社会热点数据 三维地形和模型数据 各种城市基础数据(国土、规划、公安等等) 国土政务专题数据 规划政务专题数据 城市管理政务专题数据(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 民政/公安政务专题数据 ……
1.2 数字城市建设背景
• 单个信息系统 ---- 部门内部信息的管理应用 • 部门的地理信息平台 ---- 部门内部信息共享应用 • 公共地理信息平台 ---- 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数字城市建设背景
城市各部门在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时遭遇信息孤岛: • 基准不统一、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统一 • 数据格式不一致、技术标准不一致 • 无法互联互通
(3)建立地理空间框架管理、维护、更新和应用稳定有效的 运行支撑环境和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一站式”协 同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