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模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
”“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
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 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
1、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3616161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越发展,其为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就越丰富。
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越丰富,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普世价值类

材料作文:普世价值类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溪流能汇至大海,不仅因为能激流勇进,还因为会避开障碍,转弯而行。
人生亦是如此。
前行的路,不仅需要奋进的勇气,还需要思维的转弯。
思维转个弯,或能发现意想不到的路径,或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或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呢?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①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①不少于800 字。
①不得抄袭、套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
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
材料二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一切事情,我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该担的责任。
材料三胡适在《致毕业生》中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材料四“无我”是古今始终推崇的理念,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
何时无我,何时有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黑心“土坑酸菜”,掀起轩然大波,涉事方便面产品紧急下架。
材料二:曾国藩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他曾说:“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①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①不得抄袭、套作。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竞技体育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去闯的拼劲。
但在紧张的比拼之余,选手们暂时放下输赢,甚至是跨越国界的惺惺相惜和互相鼓励,也让人动容。
石磊37题答题万能技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 37 题解题技巧及按照技巧写分析题答案2014-12-21 疯狂的石头石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技巧为:特别注意的是 37 题应先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结合材料至少占 4 分。
(忘记请打耳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出行、网络领域等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万能原因。
……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
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
2.道德、法律题目的万能措施。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的美德或法律规范。
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增强……道德意识或法律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知识,提升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自身文明素质。
3.道德题目意义的万能模板。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的……意识、……行为、……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是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电大)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电大)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2: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
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
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
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
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
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高二政治下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前预习★预习指南1.学习目标:知识点识记理解运用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中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2.学法建议:学习本框时,要结合人的本质属性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来论证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索取这一知识重点。
论证一:人具有自然属性,因此要索取;人具有社会属性,因此要贡献。
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因此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
论证二: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
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个人要向社会索取;另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需要个人贡献。
但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是根本,起决定作用,因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
论证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因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
3.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那位走在前面的人,因“为国争光”而获奖杯,这说明了人生价值的什么道理?(2)图中那位走在后面的人,凭借手中的权力而获取利益,他的行为说明了人生价值的什么道理?(3)你认为哪个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提示](1)说明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说明如果一个人只讲索取、不讲贡献。
那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3)我们应该向那个为国争光的人学习,因为他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信息点击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从打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当年,18岁的陈雪英告别粤东山区的老家来到惠州市信华公司,当上了一名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她牢记着母亲的叮嘱:“要踏踏实实,要肯干,别忘了咱们农家人的本分。
”从那时起,雪英以农家妹特有的刻苦耐劳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地努力掌握技术,学习理论。
在此基础上,她对公司一条流水线的管理进行了改革,使日产量由原来的1000台增加到1 800台,人员却由90人减为79人,这使公司的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编哲学与人生》模块五 课题一 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历史性

▲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而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利益的把 握,具体如下:
▲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 盾和冲突。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 (2)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 展,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力要求。
LOREM IPSUM DOLOR
案例导入
▲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 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 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 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 (一)人的本质
▲ (一)人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提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人与社会 的关系,从而具体、历史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其主要表现在“人与 动物相区别”和“人与人相区别”两个层次上,具体体现如下:
▲ 1.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劳动
▲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人与一般动物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也 有根本的不同。马克思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劳动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主观题精讲精练--唯物史观

【方法论】①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
典例列举: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 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共37张 4
• 社会历史观 <寻觅社会的真谛>(4个)
• ②在社会发展的质变时期: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 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 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 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 (3)社会发展的途径
• ①前途是光明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社 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②道路是曲折的: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都不 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新旧事物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 中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 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典例列举: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土地流转等);改革。
共37张 5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曲折 的。 程是_______ •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 (3)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非对抗性 阶级斗争 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_________ __________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15菏泽一模 41(20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 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意识、上层建筑、改革 社会存在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 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 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 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分) 反作用
辽宁省各地区2023届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6材料作文

辽宁省各地区2023届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6材料作文一、材料作文1.(2023年辽宁省教研联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上面一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2023届辽宁省朝阳市一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康”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即已出现。
《诗经·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在这里,“小康”是安康、安居的意思。
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
宋人洪迈在《夷坚志》卷一有“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
明成祖朱棣曾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这里,“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新闻发言人表示,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远超改革开放之初的预想,达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
我们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二模(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雷锋日记》“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同样的,只有集体利益富裕了,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如果没有集体的利益,哪还有什么个人的利益呢?——《雷锋日记》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3篇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3篇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
包括人的尊严,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供大家参考选择。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1摘要: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我们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60―02一、人的价值即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包含个人、集团、阶级、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还可以是实践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价值关系,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满足一定的价值需要。
价值客体的属性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它的多方面的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多方面的需要。
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主体的需要是变化的,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是多元的、变化的、可逆的,有的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
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
人生价值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二)】

人生价值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二)】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简要分析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答:概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而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成人生意义的大小。
内容及含义: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的价值也是如此。
不过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这种满足使个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人角度来说,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换句话说,个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必要的资料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人生的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众多个体构成的有机体,离开了个体的社会是不可思议的。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论述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论述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202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 1. 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2.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简要分析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参考答案一:(一)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
这些都与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密切相关。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別,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且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电大)《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电大)《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
关系》
参考答案:
人的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
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
1、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
地创造条件,使人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的个性和才能
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越发展,其
为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就越丰富。
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越丰富,社
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2、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个人价值。
没有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也无法实现。
一个人完全脱
离社会,不为社会做任何奉献,一味强调社会、他人对他的尊重,强调个
人的需要的满足,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试想,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只关心索取而不注重创造,人类社会还何以
存在?即使创造与消费等值,人类社会也势必失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实际上,个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发挥得越充分,为他人和社会的
贡献越大,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就越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们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思修期末考试重点1、单选题252、材料分析23、论述1(联系案例和社会现象进行自己的思考)目录绪论 (2)1、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定义P3 (2)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含义、区别、联系)P6 (2)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3)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P9 (3)2、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如何理解?P20 (3)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3)1、理想的内涵P29 (3)2、理想信念的作用P31 (3)3、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 (3)4、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实现的重要条件)P40 (3)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3)1、什么是中国精神?P46 (3)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P55 (3)3、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结合五四精神谈一谈怎样爱国? P61 (4)4、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P68 (5)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75 (5)2、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P85 (5)第五章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 (6)1、道德的含义、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90 (6)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P107 (6)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P114 (7)4、家庭美德有哪些?P121 (7)5、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P127 (7)6、志愿者精神是什么?P132 (7)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7)1、法律的含义P138 (7)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P164 (8)3、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P174 (8)4、怎样培养法治思维?P181 (8)5、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P187 (8)绪论1、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定义P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六)

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六)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六 )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 80 分)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任何一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
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但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
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
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
人作为价值客体,他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社会的奉献。
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即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4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4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儒家亚圣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主张“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法国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
”古罗马诗人尤维纳曾有这样的诗句:“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
”慈悲心,即怜悯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善念。
正因为它的存在,人的修身或者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光明的起点。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永怀慈悲,拥抱光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第一段引用名言,指出“不忍人之心”““怜悯”““温情”“慈悲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第二段先解释“慈悲心”的内涵,接着指出其存在的意义。
综合两段可知,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就是“慈悲之心”“怜悯之心”,这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慈悲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人生的意义。
怀有慈悲之心的人对处于不幸境况的人会产生同情,心灵会受到触动,会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
具体写作中,考生需要考虑慈悲之心是什么,如“慈悲之心”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为什么要怀慈悲之心,慈悲之心,犹如寒夜中的一堆篝火,温暖了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犹如沙漠中的一股甘泉,给予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希望,犹如一把钥匙,为自己和他人打开一扇通往人间温情的大门;面对他人、他物的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做,慈悲之心的意义如何,如“慈悲之心”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常怀慈悲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以‘永怀慈悲,拥抱光明’为主题”限定了写作的主题。
考生可以先结合材料来谈对“慈悲之心”的理解,也可以联系鲁迅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引出观点,如“在当今这个多元的社会,更需要慈悲之心,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接着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慈悲之心”,如“慈悲之心,就是心系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慈悲之心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并列举相关事例进行阐述;最后再引用名言收束全篇,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具有慈悲之心,以及心怀慈悲对自己的影响。
结合材料分析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关系

结合材料分析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关系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
”“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
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2)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个人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依赖于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是说,个人只有作为人的存在,才能为社会、他人做出奉献;这表明,任何个人只能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去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矛盾的一面。
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有时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就是这种矛盾的表现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自觉地使个人的自我价值服从社会价值,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决不允许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去满足个人的私利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