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篆书的临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篆书的临帖

谈谈篆书的临帖艺术评论

书画纵横/ 秋子/ 2013-08-01 10:18

临写《峄山碑》及篆隶创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篆书的概念及定义

篆书,就书体而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大篆也称籀文,是对商周以来所有的“金文”“石文”等古代书迹的统称,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国的汉字书迹。大篆以商周钟鼎文和春秋《石鼓文》为代表。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文字之一。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yuàn)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大篆作品,以材质分,主要有刻石和钟鼎等。

钟鼎铭是商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亦称“钟鼎文”“吉金

文”“钟鼎款识”等,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钟鼎铭文书迹很多,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较为完备,收可识知吉金铭1894字,另附录约1200余字。

《石鼓铭》是春秋时期秦王刻在10块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县(今凤翔县)南二十里的三畤原被发现。三畤原今称桑树原,是由于语音在流传中不断递变而形成的。《石鼓铭》每鼓一首四言诗,十首为一组,记叙当时狩猎的情况,故亦名“猎碣”。现藏故宫博物院,一鼓已泐无字,其余九鼓亦多漫漶残损。传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国《十鼓斋》称有“中权”“先锋”“后劲”三本,已流入日本。

小篆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秦代的《峄山碑》《琅琊刻石》等等。小篆的形体,较之大篆笔画已作省简,对称匀停、线如玉箸(即筷子)是其主要特点。

小篆书体自秦代立规,往下有汉篆、唐篆、清篆三次发展的高峰,但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并无多少创新之意,只是风格不同而已。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等人皆是篆书高手。

今天,我们主要以秦代的《峄山刻石》为参照,一起来讨论篆书问题。

二、《峄山碑》的概况及书法特点

《峄山碑》是《秦峄山碑》的简称,因原碑当时建在山东峄山县峄山而得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次年(前220年)东巡到峄山,为炫耀其文治武功,命丞相李斯等书写并镌刻的第一块刻石。《峄山碑》原石已失,也无原碑拓本传世,

现在流行的各种刻本均系后世“摹刻”,而公认以南唐徐铉摹写的“长安本”为最好,也就是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篆隶本”中的影印本。

《峄山碑》传为李斯所书。李斯书法古雅妍妙,为后世敬仰。李斯小篆的出现,使线条削弱了象形的写法和意味,重视字在于“写”而非“画”。当然,有些圆弧的出现也过于人工化了,它们的装饰性是依然存在的,辅助着字形外在的美感。倘若用我们当今的审美观念来做审视,肯定会认为,一件作品过于循规蹈矩,也就束缚住了变化的可能。无疑,像《峄山碑》这一类刻石的形成,是功利性质的,它作为一种文字统一的标准,一篇而为“天下式,昭示煌煌功绩而树立”。理性是人的本质力量之一部分,它将比较简单的结构模式凝固化,而忽略这种模式的中介环节、中间层次。这种唯理的书写的社会作用是易于模仿、易于按部就班地把握。所谓的官告就是如此,它的尊严、崇高,说明了只有这种形式适合表达。而书写者的情绪却必须收敛起来,藏于幕后。杜甫诗句“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可理解为徐铉的笔调比正宗的秦篆略逊一筹。碑字笔画的线条非常挺拔,因偏于肥厚,故世称“玉箸体”。“玉箸篆”又叫“玉筋箸”。玉箸的意思有二:一是指“玉做的筷子”;二是指思妇的眼泪,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有“玉箸应啼别离后”句。

与“玉箸篆”相近的是“铁线篆”,由秦代《峄山碑》《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方法与玉箸篆大体相同,因笔画纤细、刚劲如铁而得名。铁线篆用笔圆活,细硬似铁,笔画如一,首尾如线。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李阳冰所书《谦卦碑》《三坟记碑》为铁线篆的代表作。

“玉箸篆”与“铁线篆”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刚劲如铁,笔画都纤细如线;后者则笔画均匀圆润,左右对称,犹如两根筷子,故名。

《峄山碑》碑文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皇帝诏”,计144字,刻于公元前219年。后一部分为“二世诏”(即“皇帝曰”之后),计79字,刻于公元前209年。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原因,“二世诏”字显得略小一些。

《峄山碑》碑文(即前部分“皇帝诏”,计144字):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戍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白泰古始。

世五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

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由于李斯写在竹木筒上的小篆墨迹始终未能流传下来,故刻石便更显珍贵。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誉其书云:“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清代杨守敬赞为“笔画圆劲,古意毕臻”。

三、临写《峄山碑》应把握的几个关键

(一)笔纸墨的选择与把握

笔的选择,临习《峄山碑》,以中长锋兼毫笔为佳。秦朝用笔,皆为狼毫,日常的书写材料多为竹木简牍,少量也有绢帛等丝织品,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不易受墨,不必担心会出现渗墨而使线条不光洁。

纸的选择,以不易渗墨的夹宣为宜,《峄山碑》的线条如棉里裹针,细而挺劲,质感较强,因此,线条在纸上表现出来的也应该是光洁通畅,婉转温润的。

墨的选择,以不浓不淡为好,太淡伤神,太浓易燥。

(二)字形结构的把握

《峄山碑》的结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独体字。结构因字立形,字形长方,有的略近于正方乃至扁方。碑阳的字中宫稍松,碑阴的字中宫稍紧。上下结构在《峄山碑》中有上收下放、上放下收两种。也有上中下结构,如“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