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自媒体时代到来,“微写作”应运而生。2014年,北京率先将“微写作”纳入语文高考中,微写作也因此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课堂“微写作”训练,既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本文用多个课例说明课堂微写作应注重与课文内容的天然联系,且写作的内容要小巧生动,最重要的是要顺势而作。凡是爱好阅读之人,大都喜欢在书页上写点简短的眉批、旁批、读后记,这是典型的微写作行为,甚至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和学生的短信聊天也是微写作。高考语文卷中的阅读发挥性表达题、仿写题,都是对微写作运用的考察,如2010年湖北语文高考中有一道语言题,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微写作能弥补大作文无法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尴尬,降低了学生的考试风险,提高了写作考查的区分度。201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新增了三选一的“微写作”内容,深受考生欢迎。

微者,小也。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邓彤说,“微型写作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

支架的微化。微型写作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当前学生怕写作、厌写作的心理现象已经不是个例,微写作则降低了难度,以低起点进入写作状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微写作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课堂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笔者有意识地依托阅读教学的文本,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暂时放弃写作教学的系统化与序列化的整体追求,着眼于局部、微型的实践训练。为了显示微作文和大作文有所区别,营造独特的写作氛围,我们的微作文都是写在统一的B5纸,方便交流反馈,也方便装订积累。如《长亭送别》教学中的“曲子改编”。写作内容: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你最喜欢的曲子,根据曲意改写成现代诗。

优秀的改编诗歌如下:

潘琴同学的[滚绣球]:

愿疏林挂晖,

怨玉骢难系。

愿此怨彼又缘何?

只为悲欢聚散情难托。

香囊轻解,罗带暗松,

愁锁眉宇夕阳落。

魏瑛同学的[四煞]:

劳燕分飞谁主使?

离愁别恨苦难言。

天不作美,

泪洒得黄河溢,

此恨绵绵,

使三峰华岳低,

山程水泽情难忘,

夕阳古道心相连。

蔡文渊同学的[一煞]

残阳如血,

敲打在寂寞的心上。

夕阳古道,

淡烟笼罩。

望不见远行的身影,

只听见凄冷秋风的呜咽,

似乎耳边还有玉骢马的呼唤。身无彩凤,

只有让梦的翅膀,

飞过那茫茫群山,

伴你行走天涯,

但怜人意薄云水。

《长亭送别》这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瑟瑟秋景和依依情思高度交融,构筑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真可以称得上是戏剧中的秋思之祖。这次活动出现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语言品析阶段,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收尾》等几支曲词情景交融的抒情美。尽管看上去这种微写作活动是在为阅读服务,但它不仅是为阅读服务,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写作活动。在学生的交流活动之中尽显课文的语言之美,并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又如中秋和诗活动:

教师示例:再过两天就是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我们来个专场,老师写了一首《乙未中秋佳节献辞》送给大家,“天泰地泰八方泰,鱼欢鸟欢万物欢;山美水美人人美,月圆家圆事事圆!”请每位同学和诗一首,展示你的思想和

才华。

(同学们自由地写诗,并站起来交流。)

蒋宏鑫:明月皎皎当空照,烟花五彩齐绽放。月下饮酒共欢聚,桂花送来到梦乡。

(掌声。)

师:生动,多好,他大概用了两分钟就举起了手。

冯圣铭:皓月当空谷溢香,佳希美酒满庭堂。欢声笑语团圆夜,喜庆丰收谱乐章。

谢先江:素娥天上挂,深秋莫若此。不知是何时,此时醉相思。

师:可以改为不知因何事?此时醉相思。

谢先江:谢谢老师。我还写了一首,“八月十五中秋夜,愿君团聚来赏月。尘中见月心亦闲,举酒无言情自悦。”

黄志辉:月到中秋伴佳人,人到团圆了思愁。此月若是无盈缺,奈何人间多离别?

陈萌: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周童士:我的题目是乙未中秋咏母南归乡里,“皎皎玉轮与离人,相聚秋夕惹愁深。家母去家一千里,圆月不圆两扇门。”

陆俊青:中国传统中国节,中国节里有中秋。中秋佳节明月挂,明月光下庆团圆。

梅洋铭:中庭风送爽,秋夜露凝香。快意伴笑声,乐景醉月光。

沈彦冰:月光满地香满屋,举家欢聚庆团圆。此番美景与乐事,只愿岁岁若今朝。

师:韵押得不太理想,可以再修改。

沈一新:?E?F桂叶翩翩影,澄明月镜处处寒。但问秋思为何物,玉兔月宫倩影随。

师:我喜欢你这首,古典气息浓厚!

这次写作活动安排在唐诗宋词选修课的起始阶段,平仄押韵稍做讲解,学生觉得有点手痒痒的时候,正好用中秋佳节来作文章,师生和诗,尽情抒发自己的心声。学生在先写后品的活动中得到双重美的感受。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学生因为年龄、经历的限制,很难深入、全面、辨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此时,我们的文本能成为一座桥梁,接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认知去体验,去感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而达到认知的新高度。如选自《现代散文选读》“理性与感性同样有力”这一板块的《可以预约的雪》,文章结构清晰,由寻常之物作比,以小见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借鉴。第一节课有一道微写作,初读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感受林清玄关于人生的感悟,联系你积累的人物素材,写一段你对人生的感悟。很多同学都有感而发,比如陈沐迪同学:“人生充满‘变’与‘常’,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在最有活力的年纪,史铁生迎来人生大变――终身轮椅。令人绝望的现实让他流连地坛,并最终参透‘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于是他对生命之变有了宽容之心,并依然会保持预约希望。他用自己的文字帮助很多人学会微笑。”

写作技能的提高常常从模仿起步。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就一篇范文来说,无论是它的立意、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