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课件 出凝血总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血管因素(vessel factors) 血管因素
血管是一种无渗漏的密闭环路,既具有血液相容性, 血管是一种无渗漏的密闭环路,既具有血液相容性,又具有抗血栓特性
完整的血管内皮具有强烈的抗凝功能。 完整的血管内皮具有强烈的抗凝功能。 —通过分泌PGI2、NO、ADP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通过分泌PGI NO、ADP酶
三、凝血因子异常(Abnormality of coagulation factors)
Ⅶ
Ⅰ
XIIIa XIII
凝血 酶
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Ca2+
外源性凝血系统
Ⅶa
磷 脂
PL
纤维蛋 白原
组织损伤
Ⅹa
III
组织凝血 活酶
ⅩaⅩa-Ⅴ-
Ⅹ
Ca2+
Ⅸa
内源性凝血系统
Ⅻ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Ⅺa
血管内皮损伤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二 、 凝 血 过 程
二、血小板异常(Abnormality of platelet)
(一)血小板数量异常 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 (3)血小板消耗过度 (4)血小板分布异常 血小板增多:( :(1 2、血小板增多:(1)原发性 (2)继发性 (二)血小板质量异常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 1、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获得性:抗血小板药物、感染、 2、获得性:抗血小板药物、感染、尿毒症等
(二)血小板因素(Platelet factors)
最终结果是形成血小板血栓
通过以下三个过程: 通过以下三个过程: 1、粘附(Adhesion): 粘附 血管内皮下胶原 + vWF + GPIb 血管内膜——内膜下基质 内膜下基质——血小板 即:血管内膜 内膜下基质 血小板 2、聚集(Aggregation): 聚集 :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 GPIIb/IIIa
通过ECs本身和内膜下基质介导 通过ECs本身和内膜下基质介导 ECs 表达粘附分子:E 选择素、 选择素、β1和β2-整合素、 :E表达粘附分子:E-选择素、P-选择素、β1和β2-整合素、 ECs
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和vWF “定位”和促进血小板粘附 定位” 定位 释放组织因子 激活外源凝血途径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凝血酶 FXIII a FXIII a FPA(Aα1-16) FPA(Aα1 16) FPA(Aα1-16) FPA(Aα1--16) FBA(Bβ1-14) FBA(Bβ1 14) FBA(Bβ1-14) FBA(Bβ1--14) (fdp) (fdp) X.’Y.’D.E’ X. Y. D.E X.’Y.’D.E’ X.’’Y.’’D.E’’ 交联纤维蛋白 交联纤维蛋白 D 二聚体 D--二聚体 DD/e DY/YD DD/e DY/YD αp极性片段多聚体 αp极性片段多聚体 αp极性片段多聚体 αp极性片段多聚体 YY/DXD YY/DXD γ二聚体 γ二聚体 纤溶酶 纤溶酶 (FDP) FDP) FDP) (FDP) X.Y.D.E X.Y.D.E A α极性片段 α极性片段 α极性片段 A α极性片段 Bβ15-42、 Bβ15 42、 Bβ15-42、 1 42 Bβ15--42、1--42 A.B A.B C.H C.H
Ⅻ
Ⅺ
Ⅸ
凝血 活酶
Ⅱ
Ⅱa
不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简 化 凝 血 示 意图(The simple coagulation cascade) )
Intrinsic pathway (Surface contact)
Ⅻ Ⅺ PL Ca2+ Ⅸ Ⅷ Ⅹ PL Ⅴ Ca++ Ⅱ Ⅶ
Extrinsic pathway (Tissue injure)
(二)血小板因素(Platelet factors)
3、释放(Release): 释放 : ADP、5-HP、血小板活化因(PAF)、花生四烯酸 ADP、 HP、血小板活化因(PAF)、花生四烯酸 )、 代谢物 TXA2
诱导和强化血小板聚集
(三)凝血因素(Coagulation factors)
作用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 作用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减少血小板和血管壁接触 使血小板内cAMP生成,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生成, 使血小板内 生成
血管因素(vessel (一)血管因素(vessel factor)
当ECs受到损伤或激活,血管内膜凝血/抗凝的平衡特性快速向促凝方向“偏移” ECs受到损伤或激活 血管内膜凝血/抗凝的平衡特性快速向促凝方向“偏移” 受到损伤或激活,
(二)、蛋白C(PC)系统:由蛋白C、蛋白S、 蛋白C(PC)系统:由蛋白C 蛋白S C(PC)系统
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成,灭活Ⅴa Ⅴa、 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成,灭活Ⅴa、Ⅷa
AT III + Heparin
Serine protease
Inactive
Ternary complex
一、抗凝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抑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TF/FVIIa 、抑制 FXa (四)肝素(Heparin) AT-III, 对抗凝血酶、 FXa, 活化 AT-III, 对抗凝血酶、 FXa, 增强纤溶
出血
血管应激
血小板 释放TXA2 释放TXA2
血管收缩
血管内皮 释放ET 释放ET
血小板黏附、聚集 血小板黏附、
初级止血
纤维蛋白形成
次级止血
止血
谭业辉制作
血管因素(vessel 血管因素(vessel factor) 血小板因素(Platelet factor) 血小板因素 凝血因素(Coagulation factor) 凝血因素
Ⅲ PL Ca2+
Ⅰ
背诵口诀: 背诵口诀: Ⅻ、Ⅺ、Ⅸ、Ⅷ 钙 Ⅲ、Ⅶ 钙 Ⅹ、Ⅴ 钙 Ⅱ和Ⅰ
完成凝血过程必备的条件: 完成凝血过程必备的条件 : 1、全部凝血因子; 全部凝血因子; 全部凝血因子 2、凝血因子的激活因素; 凝血因子的激活因素; 凝血因子的激活因素 3、磷脂(血小板 因子) 磷脂( 因子) 磷脂 血小板3因子 4、钙离子 钙离子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与激活
t-PA u-PA (+) (+) PAI- PAIPAI-1 PAI-2 (-) (-)
纤溶酶原
纤溶酶
(-)
a2抗纤溶酶 a2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FDPs) 纤维蛋白降解(FDPs)
纤溶过程示意图 (Sketch map of fibrinolysis)
凝血过程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 凝血过程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 三个阶段完成的。 三个阶段完成的。
(一)凝血活酶生成 1、外源性凝血途径 、 2、内源性凝血途径 、 (二)凝血酶生成 (三)纤维蛋白生成
Ⅶa{ Ⅸa Ca2+ Ⅷ PF3 } { Ⅶa-Ⅲ- Ca2+ PL }
纤维蛋白单体
(一)血管因素(vessel factors) 血管因素
血管内皮细胞促凝/ 血管内皮细胞促凝/抗凝特性
促凝 胶原 FⅧ、 FⅧ、纤粘蛋白 整合素、 整合素、vWF 血小板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选择素( 选择素(E和P) 血管收缩 抗凝 ADP酶 ADP酶 硫酸肝素 NO、 NO、PGI2 凝血酶调节蛋白 TFPI、 TFPI、TPA 血管扩张
血液凝固的最终结果是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共有14个 经典因子 个 凝血因子共有 个,经典因子12个,激肽 系统2个 系统 个。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 外 都存在于血浆; 均为蛋白质。 (Ca2+)外,均为蛋白质。 )
常用凝血因子的剂量和方法
二、凝血过程(The coagulation cascade)
一、血管壁功能异常(Dysfunction of vessel wall) (Dysfunction of vessel wall)
遗传性(Hereditary) (Hereditary): (一)遗传性(Hereditary):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张症 2、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3、先天性结缔组织病 获得性(Acquired) (Acquired): (二)获得性(Acquired): 1、感染 2、过敏 3、化学物质及药物 4、营养不良 5、代谢及内分泌障碍 6、其他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与激活 (一)组成
(1)无活性的纤溶酶原 (plasminogen) (2)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组 纤溶酶原激活物, 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 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3) 纤溶酶相关抑制物 PAI- PAI(PAI-1,PAI-2)
凝血与抗凝、 凝血与抗凝、纤维蛋白形成与纤溶维持动 态平衡, 态平衡,以保持血流的通畅
一、抗凝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一)抗凝血酶(AT):占血浆抗凝总活 抗凝血酶(AT)
性的75% 灭活凝血酶、Ⅹa、 Ⅸa、 性的75%,灭活凝血酶、Ⅹa、及 Ⅸa、 75%, Ⅺa、Ⅻa,抗凝活性与肝素密切相关 Ⅺa、Ⅻa,抗凝活性与肝素密切相关
Disorder of Hemostasis
概
念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包括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 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 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 病。 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二大类。 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二大类。
正 常 止 血
机 制
出 血 性 疾 病 分 类 出 血 性 疾 病 诊 断 防 治
内膜下基质
结合vWF 结合vWF 促凝物质暴露:凝血酶敏感蛋白、 促凝物质暴露:凝血酶敏感蛋白、纤连蛋白和胶原 捕获血小板 暴露胶原 激活内源凝血途径
(一)血管因素(vessel factor) 血管因素(vessel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在止血过程中的抗凝作用
1、ECs损伤部位生成的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使蛋白C ECs损伤部位生成的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 蛋白C 损伤部位生成的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 转变为活化蛋白C 在辅因子蛋白S作用下,抑制FVa FVIIIa; FVa和 转变为活化蛋白C,在辅因子蛋白S作用下,抑制FVa和FVIIIa; ECs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2、ECs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 3、ECs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抑制TF-VIIa促凝复合物形成及 ECs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抑制TF-VIIa促凝复合物形成及 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 抑制Xa TF活性 Xa和 抑制Xa和TF活性 ECs分泌ADP酶降解血小板释放的ADP 分泌ADP ADP, 4、ECs分泌ADP酶降解血小板释放的ADP,从而抑制继发性血小 板激活和聚集
二、凝血过程(The coagulation cascade)
生理性体内血液凝固过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特点: 生理性体内血液凝固过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特点:
1、因子XII、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量激肽原等缺乏可引起 、因子 、前激肽释放酶、 APTT明显延长,但无出血的临床表现, APTT明显延长,但无出血的临床表现,说明这类蛋白并非体 明显延长 内维持止血所必需, 内维持止血所必需,不应包括在体内的血液凝固模式内 2、组织因子可激活、启动体内的血液凝固 、组织因子可激活、 3、TF-VIIa复合物不仅激活因子 ,而且也激活因子 ,提 、 复合物不仅激活因子X,而且也激活因子IX, 复合物不仅激活因子 示因子X、IX在组织因子启动的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示因子 、 在组织因子启动的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4、因子XI缺乏并不一定都有出血表现 、因子 缺乏并不一定都有出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