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圆圆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843f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8.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圆圆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通过观察、描述、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圆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概念,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卡片、圆形实物(如球、硬币等)、画有圆形的图片、儿歌《圆圆圆》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2)教师拿出圆形实物,让幼儿触摸,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圆形的图片,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绘圆形,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让幼儿尝试自己画圆形。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画圆形的方法。
4. 儿歌《圆圆圆》(5分钟)(1)教师播放儿歌《圆圆圆》,让幼儿跟唱。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圆形,增强对圆形的感知。
5. 游戏环节(5分钟)(1)教师组织“找圆形”的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品。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找到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2)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圆形创作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征(2)观察、描述、想象(3)儿歌《圆圆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创作一幅画。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https://img.taocdn.com/s3/m/4df68e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6.png)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一、教学内容《圆圆圆》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通过描述各种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和描述生活中圆形物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圆形物体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区分圆形与其他形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球、饼干、硬币等)、图片、挂图、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说出它们的形状。
(2)教师邀请幼儿举例生活中见过的圆形物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圆形物品。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图片中的圆形物品名称,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找出卡片上的圆形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圆形”游戏,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圆形物品。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小组合作,用彩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圆形物品。
(1)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图例:圆形物品图片文字:圆形物品名称、特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说一说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在生活中寻找圆形物品,用画笔记录下来,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答案示例:圆圆的球:这是一个圆圆的球,它是绿色的,可以滚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圆形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d62e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5.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圆”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圆形”这一基本图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圆形的物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这一基本图形。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圆形物品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圆形”这一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图片、圆形物品(如球、硬币等)、画纸、画笔、挂图等。
2. 学具:幼儿用书《有趣的形状》,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
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圆形的特点,如没有角、边界是曲线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4. 例题讲解:出示圆形物品,让幼儿指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画出圆形,并剪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图形:圆形特点:没有角、边界是曲线例子:球、硬币、饼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找一找,还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2. 答案:示例答案:碗、盘子、闹钟、气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圆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幼儿在画圆形时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图形认知。
同时,可以开展“图形创意画”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学过的图形创作出有趣的画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圆形”这一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cbb8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8.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圆圆圆》。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圆形,学习圆形的词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涉及教材的章节有:第一章《认识圆形》,第二章《圆圆的词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并能用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
2. 学习圆形相关的词语,如:圆球、圆圈、圆盘等,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学习圆形的词语。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卡片、圆形物品(如:圆球、圆圈、圆盘等)、挂图、教学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形状。
(2)教师出示圆形物品,让幼儿触摸并说出其形状。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时钟、饼干、硬币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圆形的词语,如:圆球、圆圈、圆盘等。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读词语,并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
(3)教师邀请幼儿举例,说出自己认识的圆形词语。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一个圆形。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圆形。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形状规则、没有角。
(2)圆形词语:圆球、圆圈、圆盘、时钟、饼干、硬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圆形,并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2)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圆形,学习圆形的词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59e9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圆”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圆形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圆形的基本特征;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形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图片、圆形物品(如气球、球、饼干等)、PPT课件。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圆形物品(气球、球、饼干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图片,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4. 画圆形(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画圆形,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形。
5.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圆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内容: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气球、球、饼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个圆形的饼干,它的边缘很光滑,没有角。
2. 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圆形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语言表达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圆形的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圆形物品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形状的特点,丰富他们的形状认知。
同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28d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8.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并能用“圆”字描述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幼儿能独立观察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重点:幼儿能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卡片、圆形玩具、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有趣的圆形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
2. 观察发现(10分钟)教师分发圆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圆形玩具、圆形饼干等。
3. 口语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圆”字描述找到的圆形物体,如“这是一个圆形的饼干”,“我找到了一个圆形的球”等。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圆形物体,并贴在黑板上。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圆形卡片、圆形玩具、圆形饼干等。
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用手机拍照。
2. 家长协助幼儿在照片上标注“圆形”,并写下幼儿的描述。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大部分幼儿能够用“圆”字描述物体,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部分幼儿对圆形物体的认识较模糊,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圆形。
同时,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拓展延伸:1. 开展“圆形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圆形画作。
2. 组织“圆形运动会”,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圆形的特性,如“转圈圈”、“滚球”等。
3. 开展“圆形故事会”,让幼儿听老师讲述关于圆形的有趣故事。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https://img.taocdn.com/s3/m/e2afc9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一、教学内容《圆圆圆》选自幼儿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围绕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展开,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描述圆形物体,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圆形物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如球、硬币、饼干等圆形物体)。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形状。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圆形物体。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形物体,如硬币、饼干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圆形物体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圆形物体。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猜一猜画的是什么。
4. 儿歌学习(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圆圆圆》儿歌,边唱边做动作。
5.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找圆形”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体,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圆圆圆》2. 主要内容:圆形物体的特征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儿歌《圆圆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圆形物体,并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圆形物体是苹果。
它是一个红色的圆形,表面光滑,吃起来很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绘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圆形物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表达混乱。
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通用5篇)
![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4c713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5.png)
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通用5篇)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篇1目标:1学会念儿歌、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家长一起创作的快乐。
准备: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过程:1、学习儿歌。
(1)出示图例。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啊?(请幼儿说一说)师:我把这些圆圆的东西,编成了一首儿歌《圆圆圆,你们想不想听?(2)根据儿歌图例念出儿歌。
幼儿跟念。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让幼儿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老师画出圆圆的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3、展示和朗诵仿编的儿歌,激发幼儿继续仿编的兴趣。
4、引导幼儿回家寻找圆形的物品,继续仿编。
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篇2一、教材的分析。
儿歌《圆圆圆》中讲述到的东西:皮球、铃鼓、桔子等都是孩子们经常看到的,对此经验非常的丰富,因此在熟悉儿歌时,我不是机械的让孩子看着图片去学,而是先将这些物品一起出示,让孩子自由的进行讲述,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这些物品,进而熟悉这首儿歌;此外,圆形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将给予孩子创编和联想的空间,让孩子编一编属于自己的儿歌《圆圆圆》。
二、活动目标。
1. 在看看、说说中熟悉儿歌内容。
2. 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3.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熟悉儿歌内容。
难点: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1.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ppt《圆圆圆》。
2. 图谱《圆圆圆》。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皮球、铃鼓、挂钟、盘子和桔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认真它们吗?(幼儿看看说说。
小班语言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圆圆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54222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小班语言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圆圆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学说“圆圆圆”。
2. 帮助幼儿感受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圆形的物品,如皮球、气球、圆圈、盘子、车轮等。
2. 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关注它们的形状,引出主题“圆圆圆”。
2. 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形状。
(2)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圆形的形状,如双手围成圆圈。
(3)教师带领幼儿学说“圆圆圆”,加强对圆形的认识。
3. 寻找圆形
教师让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圆形的物品,并将找到的物品展示给大家看,鼓励幼儿用“圆圆圆”来描述这些物品。
4. 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形的物品。
(2)教师提供圆形的画纸,让幼儿用彩笔在上面画出自己喜欢的圆形物品。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圆形的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展示各种圆形物品和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了圆形,并学说“圆圆圆”。
在寻找圆形的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较好地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圆形物品供幼儿操作,以加深他们对圆形的理解。
以上是一份小班语言《圆圆圆》的教案,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b89b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2.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物品。
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并能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图片、气球、饼干、月亮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让幼儿举例生活中见过的圆形物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第一章“圆圆的月亮”,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
(2)教师展示第二章“圆圆的气球”,让幼儿描述气球的五颜六色。
(3)教师讲述第三章“圆圆的饼干”,让幼儿品尝饼干,并描述其形状和味道。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圆形物品。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描述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1)圆形物品:月亮、气球、饼干(2)描述词汇:圆圆的、五颜六色、形状味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圆形物品,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1)作品:一个圆形的气球描述:这个气球是圆圆的,上面有红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非常漂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圆形,并能用语言描述。
但在课堂中,部分幼儿的发音和描述能力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课后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准备更多关于形状的教材,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物品。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并能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8f8e1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6.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圆”一节,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圆形,并学会用语言描述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卡片、画有圆形物品的图片、圆形玩具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形状。
(2)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画有圆形物品的图片,如气球、饼干、太阳等,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自己画一个圆形。
(2)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4. 互动环节(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圆形”游戏,鼓励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品。
(2)找到圆形物品的幼儿,要用语言描述并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内容:圆形特征:没有角、边界是弯弯的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气球、饼干、太阳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圆形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圆形的饼干,它没有角,边界是弯弯的,看起来很好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圆形的特征,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互动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小班语言公开课圆圆圆教案汇总六篇
![小班语言公开课圆圆圆教案汇总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0304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c.png)
小班语言公开课圆圆圆教案汇总六篇小班语言公开课圆圆圆教案 1说设计思路:我今天选择说课的主要内容为小班语言《圆圆圆》。
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安排的.活动内容更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圆形是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状,它也是孩子在接触形状时最先能够画成功的一种图案,我在"图形宝宝"这个大主题的背景下,选择了儿歌《圆圆圆》活动方案,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体现"生活即教育",从基本形状入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感知哪些物体是圆圆的说目标:1.在说一说中学会儿歌。
2.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仿编儿歌。
3.体验表达的快乐。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说说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难点是:引导幼儿按圆的特征说说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进行创编儿歌。
说活动准备:1.自制图片:西瓜、苹果、太阳、饼干、纽扣、皮球、铃鼓、挂钟、盘子、桔子2.实物:铃鼓、皮球3. PPT课件说教法、学法(一)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活动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__,便于幼儿理解,易于幼儿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2篇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a9b8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2.png)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精选2篇(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读懂、运用圆相关的汉字。
2. 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圆圆圆》这个故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感受圆形的特征并理解圆形的含义。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汉字。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复述故事《圆圆圆》的内容。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阅读故事《圆圆圆》中的生词。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1. 一本绘有圆形图案的绘本《圆圆圆》。
2. 一些绘有圆形图案的卡片或物品。
3. 一些橡皮泥,模具和圆规、直尺等制作圆形的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绘有圆形图案的卡片或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的特征,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圆形的定义和含义。
Step 2:学习汉字(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圆形汉字,并教导学生正确的写法和发音。
教师可通过拼音教学、写字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汉字。
Step 3:阅读故事(15分钟)教师用绘本《圆圆圆》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圆形图案,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可通过问题提问、生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Step 4:复述故事(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纠正错误和不确切的表达。
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Step 5:活动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圆形的特征和含义。
教师可准备一些橡皮泥和圆规、直尺等工具,让学生制作圆形的物品,如圆球、圆环等。
Step 6: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圆形的特征和含义,并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故事《圆圆圆》的内容。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f8ca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a.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课题:圆圆圆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形状,并能说出圆的名称。
2.认识圆形物体,并能用圆形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区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圆的形状。
2.用圆形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区分。
教学准备:1.幼儿园教室内的圆形物体。
2.幼儿园教室内的其他物体。
3.关于圆形的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利用教室内的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准备一张关于圆形的图片,展示给幼儿看,并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出现的圆形物体。
示范与讲解:1.对着圆形物体,大声说出圆的名称:“圆圆圆”。
2.拿起一个圆形物体,与一个非圆形物体进行对比,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两者的差异。
练习与巩固:1.分发圆形物体给幼儿,让幼儿自己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让幼儿找出教室内其他的圆形物体,进行分类。
拓展与应用:1.给幼儿看一幅画,上面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物体,让幼儿找出其中的圆形物体。
2.将圆形物体和其他形状的物体混合放置,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分类,找出圆形物体并说出名称。
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圆形的辨认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引入活动环节,幼儿对圆形物体的形状并没有很准确地说出来,需要对幼儿再进行相关的引导和训练。
在示范与讲解环节,幼儿对比圆形和非圆形物体的差异表达的不够清晰,需要在练习与巩固中加强训练。
在拓展与应用环节,由于幼儿对圆形的辨认能力还有限,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加强练习和应用的环节。
同时,我也要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幼儿园优质课
![2024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幼儿园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efd6db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反思幼儿园优质课01教学目标与要求Chapter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2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Chapter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形状?你们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
利用圆形道具或图片,吸引幼儿注意力。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展示各种圆形的物品或图片,如皮球、盘子、钟表等。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圆形的。
让幼儿用手触摸圆形物品,感受圆形的特征。
呈现新知,引导幼儿观察拓展延伸,培养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更多圆形的物品。
引导幼儿思考圆形物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让幼儿创造自己的圆形作品。
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形的特征。
通过游戏、儿歌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圆形物品,加深对圆形的理解。
03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Chapter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幼儿自主思考,探索圆形的特征和应用。
在幼儿回答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情景模拟法实施创设与圆形相关的生活场景,如“圆形的食物”、“圆形的玩具”等,让幼儿在模拟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圆形。
引导幼儿在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记忆。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04师生互动与评价反馈Chapter提问交流环节设置鼓励幼儿提问围绕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
创设情境引导对话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关注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而非仅仅关注结果,避免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挫败感。
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针对幼儿的回答和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肢体动作、小奖励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和喜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a9b4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0.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圆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形状天地》中的章节《圆圆圆》。
本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通过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学习用语言描述圆形,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圆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气球、球、饼干等)、画有圆形的卡片、磁性白板。
学具:画纸、水彩笔、圆形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物品(气球、球、饼干等),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说出这些物品的形状,引导幼儿发现它们都是圆形。
2. 讲解圆形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磁性白板展示画有圆形的卡片,讲解圆形是没有角的,是一条曲线围成的,让幼儿观察并用手触摸,感受圆形的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圆形贴纸,让幼儿将其贴在画有圆形的卡片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名字,并描述其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圆形物品,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圆形是没有角的圆形是一条曲线围成的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气球、球、饼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圆形,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圆形的太阳,它是黄色的,圆圆的,照亮了整个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圆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圆形,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通用10篇)
![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f8de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9.png)
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连贯的说出儿歌的内容。
2、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活动准备】皮球铃鼓等图片,瓶盖,镜子等圆形的工具。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出示圆形图片:这是一个神奇的圆,它会变魔法,他能变成很多东西,我们一起说:圆圆圆。
二、基本部分。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铃鼓,挂钟。
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吗?(出示一些事前准备的圆形物品图片)引出儿歌需要的图片。
(对于铃鼓,挂钟等幼儿不熟悉的词汇,要带领幼儿朗读)(引出图片后)现在我们知道皮球,铃鼓,挂钟,盘子都是圆的了,我们一起来说:皮球圆圆,铃鼓圆圆,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最后引出橘子,大家来看看句子是什么形状的?(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2、教室先朗读一遍儿歌,再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来一遍。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形状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4、改编儿歌: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编吧。
(拿出刚刚使用过的物品)三、结束部分。
扩散经验。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儿歌:《圆圆圆》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小班儿歌《圆圆圆》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圆形实物,结合观察图片内容,学习儿歌内容。
2、采用多种形式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皮球、铃鼓、盘子、镜子、桔子、箱子。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6ee82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f.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圆圆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形状》中的《圆圆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观察圆形物品,学习圆形相关的词汇,通过实践活动和儿歌,加深对圆形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能认识和描述圆形,理解圆形的特点;2. 能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对形状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形状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学会描述圆形;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运用圆形相关词汇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图片、圆形物品(如气球、球、饼干等)、儿歌《圆圆圆》歌词;学具:画纸、水彩笔、圆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名称;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发现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圆形。
2. 讲解圆形特点(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圆形边缘、角度等特点;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圆形的概念。
3. 学习圆形相关词汇(5分钟)教师教授圆形相关词汇,如“圆形”、“圆形边缘”、“圆形角度”等;邀请幼儿用这些词汇描述圆形物品,巩固词汇学习。
4. 儿歌《圆圆圆》(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圆圆圆》,边唱边做动作;儿歌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圆形的新认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和圆形模具,指导幼儿用模具画圆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在圆形中添加细节,创作属于自己的圆形画。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圆形相关词汇进行描述;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圆形,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板书设计1. 展示圆形图片,标注圆形特点;2. 罗列圆形相关词汇;3. 儿歌《圆圆圆》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用圆形相关词汇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个圆圆的气球,它的边缘很光滑,没有角。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https://img.taocdn.com/s3/m/b01adf3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d.png)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材《启蒙乐园》第二册第六章《形状世界》,详细内容为“圆圆圆”一课。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圆形物体,激发他们对圆形世界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圆形的特征,掌握圆形物体的名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圆形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学会描述圆形物体。
难点: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圆形物品(如球、饼干、硬币等)、画纸、彩笔。
2.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讲解(10分钟):(1)通过故事《小熊的圆圆饼干》,引导幼儿关注圆形。
(2)讲解圆形的特点,让幼儿触摸感受圆形物体。
3. 实践(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找圆形”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体。
(2)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圆形,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圆形画。
4. 互动(5分钟):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圆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闭合曲线。
(2)圆形物体:球、饼干、硬币、太阳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圆形物体,并用语言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太阳,它是一个圆圆的、黄色的物体,每天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对圆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引导幼儿创作圆形画时,部分幼儿想象力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鼓励幼儿用圆形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