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⑤明清:儒学渐趋僵化,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阻碍科学发展、社会进步。
⑥19世纪末:资产阶级唯心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唯心思想。
⑦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①汉初:道家思想一度盛行。经多年战乱,汉帝想废除秦朝暴政,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因此推行道家“无为”
②汉武帝:国力日强,君主想要有所作为,这时道家哲学已完成任务,不再适应时代和统治者需要,君主回到儒家哲学。
①战国: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制度理论体质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法家主义大行其道。
②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形成外儒内法的局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是社会体制、精神道德教化和学术领域。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施政原则和统治方法大行其道皇统一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法、术、势相结合
②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③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历史观: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改革
①兼爱非攻
②十大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③讲究实际功利
④三表法、逻辑学
哲学观:
1.道是世界本源
2.辩证法
历史观:
消极(小国寡民)
政治观:
无为
哲学观:
荀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与自然斗争能力加强,从而产生唯物主义思想
厌恶战乱,在社会变革和自然力量面前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
春秋战国,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确立,实现统一,富国强兵是各国统治者追求的目标,韩非子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强调以法制来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发展封建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形成,农业、手工业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要求摆脱贫困,安定统一,温饱富裕
汉代以后,墨家学说逐渐失传
评价
积极: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德治和礼教,这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其民本思想也具有借鉴作用。
消极:儒家忽视了法治,单凭道德规范难以保证健康的社会秩序,过分依赖“礼”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革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积极:①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是难得的精神境界。
齐物、逍遥
修养观:
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历史沿革
①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国家分裂,诸侯王纷纷追求富国强兵。儒家的仁政、德治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潮流。遭冷遇。
②秦:以法家思想治国,为实现思想统一,采取焚书坑儒,儒家学派遭沉重打击。
③汉武帝:儒家学说成为西汉正统思想。
④隋唐: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儒生既是文化舞台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因此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思想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墨家对我国古代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墨家在治国方面的主张不如儒、法的思想影响大,很少受到统治者重视。
历史影响
①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观点
①思想:仁、礼、中庸
②教育:创私学
原则:有教无类
内容:六艺六经
方法:因材施教
目标:成人教育
君子教育
③政治:德治
恢复礼乐文明
反对苛政
④整理文化典籍(五经)
①思想:民贵君轻
②政治:
仁政
①哲学观:
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主义
②政治观:
拥护“礼”
哲学观:道是世界的本源
处世方法:无为、逍遥
政治观:
派别
儒家
道家
法家
பைடு நூலகம்墨家
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
孟子(前371-前289)
荀子(前289-前238)
老子(前580-前500)
庄子(前369-前286)
韩非子(前280-前233)
墨翟(前479-前381)
出发点
孟子:封建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孟子认识到人民力量不可轻视,试图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长远利益,侧重以德治民。
②老子看到了事物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这是可贵的辩证思想。
③“无为而治”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休养生息和社会的稳定。
消极:“无为”和“逍遥”思想的处世哲学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积极:法家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改革精神也为今天所提倡。
消极:严刑峻法思想有悖于人本思想,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规范、后天教育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