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A (西南师大) 鼎尖教案.doc
五下数学鼎尖教案

五下数学鼎尖教案教案标题:五下数学鼎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学鼎尖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鼎尖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数学鼎尖的解题方法。
3. 运用数学鼎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纸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数学鼎尖?有哪些特点?2. 教师解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数学鼎尖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
2. 结合具体例子,讲解数学鼎尖解题的步骤和技巧。
3. 强调数学鼎尖解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步骤三:示范演练(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数学鼎尖的题目进行示范演练。
2. 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并进行解题讲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
步骤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解决数学鼎尖相关问题。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疑惑。
步骤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鼎尖问题。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完成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鼎尖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相关解题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学鼎尖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标题: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等。
2.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掌握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理解,能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小数和分数的教具、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介绍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掌握小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和分数的计算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物模型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
2. 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几何图形的性质,并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步:归纳与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数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数学:整数的加减运算【教案目标】1. 理解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及其运算法则;3. 培养学生对整数加减运算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整数加减运算规则的理解与掌握;2. 正数、负数、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五年级数学教材教具:黑板、白板、电脑、投影仪、计算器等学具:整数计算卡片、整数图示卡片。
课件:整数加减运算的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游戏:老师展示一些与整数有关的图片或物品,请学生说出与整数有关的事物或概念。
2. 引导思考:通过导入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利用课件或黑板,对正数、负数、零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整数的含义。
2. 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过程,并注重运算规则的讲解。
三、常规练习(15分钟)1. 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整数加减法题目,请学生完成并核对答案。
2.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四、合作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整数题目,自行解答并且写下解题过程。
2. 制作展示板:每个小组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制作成展示板,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练习:提供一些综合性的整数加减法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2. 讲解和总结:对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同时总结整数加减运算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六、课堂反思与小结(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总结整数加减运算的要点;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将整数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进行拓展性训练。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标题: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3. 学会运用数轴表示整数。
教学难点:1. 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 运用数轴进行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 教具:数轴、整数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数轴和整数卡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整数概念。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正数、负数和零有什么了解?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材第三单元的导入部分,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2. 讲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引导学生通过数轴进行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利用小黑板上的题目,示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跟随计算。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利用彩色粉笔在数轴上标出一些整数,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排序。
2. 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有什么疑问或困惑?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完成练习册剩余的题目。
2.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整数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游戏、实物等教具,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加深学生对整数的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批改学生的练习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困惑,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则的本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通用13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篇1教学目标: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设计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并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2、学校科技小组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4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 )人,男女生共( )人。
3、学校图书组有女生x人,男生为女生的2.5倍,男生有( )人,男女同学共( )人。
4、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二、新授课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3。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
请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
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
3、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就为2.4x亿平方千米x + 2.4x = 5.1(1 + 2.4)x = 5.13.4x = 5.13.4x÷3.4 = 5.1÷3.4x=1.5提问:1.5表示什么?(1.5表示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一种:5.1-1.5=3.6(亿平方千米)另一种:2.4 x=2.4×1.5=3.6(亿平方千米)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1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7÷3 7×1/3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还有什么问题?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一)4/7÷2=4/7×1/2=2/74/7÷3=4/7×1/3=4/2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鼎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案第一节:背景和目标五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开始迈向更高年级的一个过渡阶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套鼎尖的教学方案,以帮助五年级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
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第二节: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1. 语文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汉字规范,包括一般字形、繁体字、异体字等。
组织方式: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数学巩固和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算法,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方式:使用教材、习题册和课堂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英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组织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科学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组织方式: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节: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 情景教学:利用真实生活情境和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应用知识。
-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个别指导和差异化教学。
2. 评估方式-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
- 项目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评价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
-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口头表达、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四节: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籍1. 教学资源- 教材和教辅:使用五年级下册教材和相关教辅书籍进行教学。
- 多媒体设备:利用课堂投影仪、电脑和音频设备展示和演示学习内容。
2. 参考书籍- 《五年级语文下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 《五年级英语下册》-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节:教学时序和活动安排1. 第一周:字形规范及繁体字的认识(语文)、加法和减法练习(数学)、单词记忆和口语表达(英语)、水的基本性质和实验(科学)。
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案

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熟练掌握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b. 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鼎尖教材相关的问题。
2. 技能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鼎尖教材相关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鼎尖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教学工具和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鼎尖教材的介绍与目标设定1. 引入:通过展示鼎尖教材的封面和内容,激发学生对该教材的兴趣。
2. 目标设定: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期望。
第二课:鼎尖教材知识点的讲解与掌握1. 教师讲解:结合鼎尖教材的章节,逐一讲解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
第三课:问题解决与思考能力的培养1. 教师提问:提出与鼎尖教材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展示解决思路和方法。
第四课:观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 实验设计:教师设计与鼎尖教材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
2. 实验记录: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第五课:综合评价与反思1. 学生展示:学生根据鼎尖教材的内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展示。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3. 学生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范文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范文学科作业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知道和掌控,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技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范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视察、料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
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2、进程与方法: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运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现、自我鼓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控梯形面积的运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知道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考点分析: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游戏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课件、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进程: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觉了什么?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
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1、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并能扼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进程。
2、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进程,教师揭示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3、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吗?三、揭示课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四、新知探究1、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可以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运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五年级鼎尖教案答案

五年级鼎尖教案答案教案标题:五年级鼎尖教案答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五年级学生设计一堂鼎尖教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成就。
教案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数学中的分数运算》。
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适当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教案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
3. 能够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包括分数概念的图示、分数运算的示例等。
- 熟悉分数运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
2. 学生准备:- 打印或准备学习材料,包括分数运算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 准备学习工具,如计算器、尺子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分数的概念,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提问学生分数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分数加法(10分钟):- 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分数加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道分数加法问题。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并用计算器或尺子进行计算。
- 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分数减法(10分钟):- 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分数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减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商店老板和顾客。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运用分数减法解决购物问题。
- 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6. 实际问题解决(1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并讨论答案的合理性。
7.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运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学数学,绝不会有过份的努力。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渐知道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控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控在肯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觉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肯定。
教学进程: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2)师:在运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运算。
(1)师:同学们,请视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运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运算呢?(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运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运算2.4×0.8呢?如果能,应当怎样做?(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知道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
要得到本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运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运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3)师:这道题也能够先按整数乘法运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当点在哪里呢?【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体会,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鼎尖教案答案指导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相关知识点。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内容展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知识点:1.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2.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3.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5. 时、分、秒的认识与运算6. 二维图形的认识与性质教案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根据教材内容,逐个讲解各个知识点,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示范。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与应用: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或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案答案指导:1. 在教案中,可以适当标注出各个知识点的答案,以便教师和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2.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可以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总结:教案的撰写需要根据具体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答案指导是教案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023年数学五年级鼎尖教案3篇(完整)

2023年数学五年级鼎尖教案3篇(完整)数学五年级鼎尖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1)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等。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2. 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教具:小数、分数的教学卡片、图形模型、计算器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小数、分数和图形的计算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具,讲解小数、分数和图形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练习: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巩固知识点。
4. 拓展: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重点内容。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和实物教具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 练习成绩评价:对学生课后练习的成绩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的大致框架,具体教案内容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_优秀的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_优秀的2021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1学习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一、分一分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列示:(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列示:二、画一画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列示:(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列示:2.3/4里面有几个1/8?画一画:列示:三、填一填,想一想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8你发现了什么?( )四、试一试8÷6/7 5/12÷3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2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笔盒、牙膏盒)谁大谁小呢?(引出体积的的概念)然后指出其中一个面,引出有关面积的知识。
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例文

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例文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目标的性质。
对于不同的教研目标,教师要中学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写出一个好教案呢?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例文1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深浅完全一样完全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方式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
同时,让学生用乘积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彼此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
从而独立自主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会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基本概念。
学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
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
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隐含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社会风气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拼图让中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考试制度的理念。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可行性的认识。
融合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互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中其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工具,提高探求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个数,(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错误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鼎尖教案数学(精选5篇)

五年级鼎尖教案数学(精选5篇)五年级鼎尖教案数学(精选篇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二)课堂设计1.谈话导入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长宽高)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生自由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A (西南师大) 鼎尖教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直接写出得数。
(4分)
+
=
-
=
-
=
+
=
- = - = - = 1 - +
= 二、填空。
(12分)
1.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把
-
通分,公分母是( )
2.7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
里有( )
,7 个
是( ),
相等于( )个。
4.
=( ) ( )=15 ( )=
=( )填小数。
5.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15厘米=( )米。
25分=( )时。
300千克=( )吨。
6.在( )里填“>” “<” “=”。
( )
( )
( )
( )
( )
7.一个数,千位是最小的质数,百位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
8.一个三位数同时能被2,5,3整除,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3500 = ( ) 0.8 = ( ) 83 = ( ) 40 = ( )
10.在比10小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和 (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和( )。
11. 用合适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2.列方程。
(不解答)。
(1)
方程:
(2)正方形边长x 米,周长200米。
方程: 三、选择题。
(12分)
1.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每段是全长的( )。
A.
B.
C.
2.下面分数中是最简分数的是( )。
A.
B.
C.
3.在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 .19.625平方厘米。
B.12.56平方厘米。
C.50.24平方厘米。
4.在下面数中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数是( )。
A.60 B.105 C.110
5.方程
- X =
和4X= 4 的解分别是( )和( )。
A. X=
B.X= 0
C. X= 1
D. X= 4
6.右图是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7.在一个长方体的上面中心处挖出一个正方体的槽(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和表面积都变小了。
B.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了。
8.一根2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
后,还剩下它的( ) 。
A. X=
B. X=
m C. X=
m
9.若A=5B( A 、B 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A.
B.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B.
C.A 能被B 整除,A 含有因数5.
四.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9分)
1.把18分解质因数是:18 = 1 2 3 3 ( )
学校 姓名 学号
2.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一定是2和5的倍数。
()
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4.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
5.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6.长方体的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如果宽和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为原来的2倍。
()
7.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8.1吨的和2吨的同样重。
()
9.因为 = ,所以和的分数单位相同。
()
五、计算。
(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 - + - -
– ( + ) - -
五、解方程。
(12分)
32.8 - 2 x=52.2 4x-17=47
15 x=105 9x-3.5 x=11
六、解决问题。
(42分)
1、列方程解决问题。
(1)跳水队女队员人数比男队员人数的2倍少6人,妇女队员有34名,男队员有多少人?
(2)小明和小华共有80张邮票,小明给小华10张邮票后,两人的就一样多,两人原来各有
多少张邮票?
(3)两辆汽车从相距78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6小时在途中相遇,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了20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放入一个底面积是128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被水完全浸没。
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厘米?(4分)
3.某车间第一季度完成全年计划的,第二季度完成全年计划的,第三季度完成全年计划的,现已经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4分)
4、李晓和王莉为了参加学校的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一周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下)(4分)
根据要求和表中的信息,绘制两人测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李晓
王莉
时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