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惑就是对境生心

合集下载

外境是心的现象是自心的显现

外境是心的现象是自心的显现

外境是心的现象是自心的显现很多人很难理解,外境怎么会是我们的意识或心呢?如买一束花,花是种花人种好后,再由花贩卖给我们的。

如果是心的显现,为什么还需付钱,卖花人、钱该如何理解呢?其实这些与梦没有区别,都是心的现象。

如梦里乘飞机同样也要去机场、买票、检票、乘飞机,这和白天没有俩样。

对凡夫这很难理解,一旦登地之后,六道轮转梦一下就醒了,原来这些也是假的,跟梦一模一样。

当然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我们还在梦中。

什么也放不下。

我们用同一碗水去体悟,一碗水,对人及旁生看就是一碗水,对地狱众生则是极其炽热的铜汁、铁汁;对饿鬼众生则是脓血;对天界众生是美妙的甘露;八地菩萨是极为清净的境界;对佛却是不可思议的法界。

谁是对的,都执着自己的对。

事实真相就是外面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应早点看破放下。

六识靠不住,我执没有用。

界,他们也会断然否定。

这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体验的缘故。

但是,毕竟有些人经过开发,已经证实了这一切。

密宗认为一切都是佛的坛城,有的刚学密法的人虽然口中不讲(因为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会嘀咕:怎么会是佛的坛城呢?如果我已经是弥勒佛或阿弥陀佛了,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当然,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修行,一旦内在的世界开发以后,就可以出现这些境界。

为什么呢?因为外面都是心的显现,当我们将心控制了以后,外境也就被控制了。

这就犹如看幻灯片时,幻灯机上装的什么底片,我们在屏幕上见到的也就是什么图象。

我们的心中有什么习气、有什么种子,我们所看到的外境,也就是这些习气和种子的外现。

一旦我们的心清净以后,就再也不会流转于轮回当中了。

这些观点,是无数的前辈经过自己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

其实,只要我们努力去开发自己内在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这种神奇莫测的境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庐山真面目。

这是无数人屡试不爽的经验。

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都是人--一名活生生的浊世普通人,所能够作到的事情,而不是什么天人或者仙人才能做的。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总说:三毒之异称,即贪欲、嗔恚、愚痴等三种根本迷惑。

又云三障。

台宗就界内、界外之惑分为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

见思惑:见惑与思惑之并称。

见惑,乃意根对法尘所起之诸邪见。

即迷于推度三世道理之烦恼;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想着,即迷于现在事理之烦恼。

此见思惑为声闻、缘觉共执,故称通惑。

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为界内惑,须修空观对治之.尘沙惑: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

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

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无明惑:由痴而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

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属界外惑,唯大乘菩萨,得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以中观破之!若论断位,则别圆二教不同。

依别教之说,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初住能断除见惑,七住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住能断除界内尘沙惑,十行断界外尘沙,十回向能伏住无明惑,初地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十二品无明惑。

依圆教之说,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烦恼,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断除见惑,七信位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信结断除界内外之尘沙惑,初住以至妙觉位能断除四十二品无明惑。

实则三惑原系一惑之粗细而已!即惑体无别,其粗称为见思;细者称为无明,介于其间称为尘沙,是故所谓断舍当无前后异时之别。

又若以三惑对配二障,则见思惑相当于烦恼障,尘沙惑、无明惑即相当于所知障。

[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六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卷七之四、法华经玄义?五上、玄义释签卷三下、四教义卷一]**********************************************《中国佛教·三惑》三惑是天台宗所说的三种障惑。

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归纳作三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

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

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

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菜根谭》:让人生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凡事也只在一念间。

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最后的结果,除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实最重要的是在他自己一念之间所带来的影响。

如果一念之间,内心是一种澄明,没有丝毫杂念,那么他所做出来的一个行为,外在的言行必然是符合本性的。

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他的言行对人对己都不会产生危害。

如果他的内心是由于外在物欲的一些蛊惑,被欲望所迷惑了内心,那么他的言行一定是跟随着利益所驱使,被利益所左右。

从而做出一些违反底线和道德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菜根谭》: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而另外一种影响,则是自我的痛苦与快乐。

有的时候,人生的痛苦和快乐并非是因为外事外物的一些给予,而是内心的一种调节。

如果内心没有太多的杂念,总是保持一种淳朴,满足于温饱之间,这并非是没有上进心,而是懂得知足常乐,那么这样的一种人生就是坦然。

如果一个人无论拥有了什么,他都不懂得知足,一味的去好高骛远,那么他内心充斥的必然是一种痛苦。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就说,保持淳朴,内心摒弃外在五色五味五音的诱惑,才能够让内心持守一种无欲无念的状态。

内心清静的时候,自然能够避开外在的灾祸。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国学智慧: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

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心中没有烦恼,所到之处就是青山绿水的祥和景致。

而只要本性中保有化育万物的爱心,则举目所见无不是鱼跳鸟飞的悠然景观。

《菜根谭》:有不同的品悟,摆脱一念的虚幻,才有澄明的心境内心澄澈,无欲无念,人生自然是一种神往,当你内心充满欲望的时候,人生的状态必然有一种拖累和困扰。

即便是同样的一种场景,只要你内心清明淳朴,外在的景色都能真切的感受得到。

如果一个人自我修养以及悟性,都能到达一种成名的境界。

那么外在的一些花鸟对于他来说都是天堂一般的美景。

佛教思想简介

佛教思想简介

菩萨乘则行六度万行,自觉觉他,而其终极目标在圆 成佛果.行菩萨道者,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般若为修习内容,并以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于一切境透得过,而得自在解脱,进而普化群萌,以 为己任.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 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 尘沙惑.
一佛土:1000小世界为1小千世界;1000小千世 界为1中千世界;1000中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 为1佛土,为1佛教化之域.
三界:欲界6层,皆有男女、饮食之欲、色界18层, 有身、器形色,但无欲、无色界4层,无欲无身无形 色.
②有情分为十等
四圣道
佛——大彻大悟,自觉觉他圣人. 菩萨——修行次于佛,绝有情,发大心,利人利
出世法有三,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修 四谛,遵行八正道,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缘觉乘修 十二因缘,断见思习,证辟支佛果.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 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 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 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缘 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 出离三界.
9名色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 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 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 名色又依存于10识.识虽 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 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物件有总了别 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 有所领导.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 又依存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 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 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11行.‘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 看它潜伏著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 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 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 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著行为,所以生死苦恼 现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12无明.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 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 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 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 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 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缘、名色缘、六入 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 死缘.是对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

佛教的四个境界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

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

华言入流。

又名预流。

即初果也。

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

预入圣道法流。

故名入流。

(三界者。

欲界。

色界。

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

华言一来。

即第二果也。

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

断前六品尽。

后三品犹在。

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

故名一来。

(思惑者。

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

心起贪受。

迷惑不了也。

九品得。

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

华言不来。

即第三果也。

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

更不来欲界受生。

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

华言无学。

即第四果也。

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

四智已圆。

已出三界。

已证涅盘。

无法可学。

(四智睹。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也。

梵语涅盘。

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也称辟支佛、独觉。

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

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这几句箴言提醒着我们,在人生征程中,要珍惜当下,让每一步尘埃溅出幸福的风景,让每一波波心浪滔滔,与时光拥护。

在文物发达,思想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被疲惫的生活节奏所贴近,拥抱着梦想,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更高的梦想。

但是,在这条至梦路上,有太多的困惑,只有走近每一个细节,再慢慢思考,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迷时师渡,这几个字代表着什么?迷时师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思是,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有时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能力,就像没有桨的船只,终将被湍流打翻。

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渡劫者,以及一条师渡之路,来帮助我们摆脱迷失,找回方向,走上正轨。

而后我们再来看看,悟时自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可以译为自学自渡,指的是,要将获得的知识深植于心,慢慢积累,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慢慢修炼,在无师自通的过程中,慢慢领悟,最终实现自我拯救,走出迷途。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理可顿悟。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把理清,才能悟明,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前所未有地细化,把细节把握的极为清晰,把这些理论深深根植于心,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发,才能有收获。

最后,要做的就是,事须渐修,应次第尽。

也就是慢慢积累,慢慢修炼,朝着梦想迈步,慢慢实现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用一步就到青云高处,必须慢慢攀登,每一步都必须把握好,慢慢坚持,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总之,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这几句格言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圆满人生。

渴望自由,渴望成功,渴望幸福,就在今日践行!。

88品见惑、81品思惑具体是什么?证到什么果各断哪几品

88品见惑、81品思惑具体是什么?证到什么果各断哪几品

佛学常识:88品见惑、81品思惑具体是什么?证到什么果各断哪几品?因是见惑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谛来分配,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灭、道四谛,每一谛各具小使多少不同。

欲界:苦谛具十使,集谛具七使,灭谛具七使,道谛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

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

无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

所以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

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是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

五钝使:一、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环境,生起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

三、痴心,是痴迷无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

四、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別人。

五、疑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

对一切事物心怀疑虑,妄生烦恼,是非纷起,做诸恶业。

五钝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业受报也慢。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来分配,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具足九品。

色界的四禅天:一、离生喜乐地。

二、定生喜乐地。

三、离喜妙乐地。

四、舍念清净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

无色界四空天:一、空无边处天。

二、识无边处天。

三、无所有处天。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

这样三界九地,总共合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烦恼。

依惑造业,随业受报,这就是佛教所讲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轮回的规律,这叫做集谛。

****************************************************身见(梵satka^ya-dr!s!t!i,有身见,萨迦耶见)、边见(梵antagra^ha-dr!s!t!i,边执见)、邪见(梵mithya^-dr!s!t!i)、见取(梵dr!s!t!i-paramars/a,见取见)、戒禁取(梵s/i^lavrata-para^mars/a,戒禁取见,戒盗取)等五恶见是最大的见惑,加上贪欲、嗔恚、愚痴、慢、疑等五烦恼,即所谓的十大烦恼或根本烦恼。

慧能唯心主义句子

慧能唯心主义句子

慧能唯心主义句子
1、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迷惑不解的时候靠老师指点,理解明白的时候自己解决
2、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

3、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旗子在风的吹动下飘动,不是因为风在运动,也不是因为旗子在运动,而是因为观察者的内心认为旗子在运动。

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对唯心主义者来说,世界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因为我的思考,所以才有了世界。

我不思考了(比如我死了),世界就不存在了。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的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比喻本来清净的法身并不是用任何事物可以比拟更不是人为地保持清净的。

更是比喻法身不因外尘所染污本自清净。

5、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著,这
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着。

6、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各自本来是佛,诸般种子自然齐备,等到适合的情况,自然萌发,由量变到了顿悟的质变,了了情啊,欲啊,便是证道了,菩提是觉悟,那么成就了觉悟的果位。

断三惑,了生死

断三惑,了生死

所以在佛陀的证境上,反而不讲了生死。阿罗汉了分段生死,菩萨了变异生死,佛不讲了生死,为什么?因为佛本来没生死。外在的境相生灭变化是自性的功用,你看到是生死,在佛陀那里是功用。所以佛了生死最简单,见性即了生死。
断三惑(5)
阿罗汉、菩萨、佛
我们凡夫有“两种生死”,一种是肉体的分段生死,以及思想的变异生死。
“阿罗汉”要想了生死,就需要断见思惑。怎么断呢?见惑,那五种错误──身、边、邪、禁、见,认识到就断了。思惑呢?贪、嗔、痴、慢、疑,通过戒定慧修行把它断掉。好!断掉之后就了生死,所以肉体的轮回生死,阿罗汉就可以没有了。
“菩萨”所谓的了生死,是不受自己念头生灭变化的干扰,比如起来恶念,一会儿又灭了;善念起来,又灭了,这一类念头生灭的困扰。那么,菩萨怎么了这个生死啊?严格来讲,菩萨只要还在行菩萨道,就不能了生死。因为菩萨是修心的,他修的是思想心,而不是佛性,不是见性成佛。菩萨是在行菩萨道当中,把心念当中的污浊的念都去掉,要达到清净无染。然后还要明白,自己想度众生的这个念,也是在生死当中,还要把它了掉。了掉之后也要见性——要找一个不属于念头、也没有生死的那一个真心,不要在这种虚妄的生灭变化的妄心上用功,这个时候也了生死。
所以尘沙惑讲到根本,其实就是想度众生、想叫一切众生解脱,这一念就是污染,还不得自在。你要把这一念也放下,真正的随缘,知道一切众生如梦幻泡影,也不真实;但虽然不真实,还可以起度众生的妙用,这样就把尘沙惑断掉了。也简单。
断三惑(3)
无明惑
什么是“无明惑”啊?其实无明就是惑,说无明惑这句话不太严谨。无明就是不明白的意思,不明白就是惑。
断三惑,了生死
来自般若精舍
断三惑(1)
见思惑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查查数据,现在都能直接给你答案,再叫我开示其实都是浪费时间,知道了吧?这些都是概念性的、知识性的问题,很简单,这些问题也很好回答。应该问一些你们现在修行当中,真正的自己认为障碍自己修行的问题,这是最好的。你们问的一些问题都是知识,这样学成了最多也是佛教学者,而不能算是修行人,知道了吗?

精进打坐的妙招以及打坐中身心变化的应对方法)

精进打坐的妙招以及打坐中身心变化的应对方法)

精进的打坐方法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

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

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

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钟10至12次。

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去念,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咒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慧成道。

因此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才能安然入定。

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

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至于意根,更难摄住,不要它动,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

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它动惯了,不动不行。

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

也是法相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象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法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法打坐倒有念头了。

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不是。

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

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

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

闻慧、思慧和修慧

闻慧、思慧和修慧

学习佛法如果仅仅是看一看、听一听,所生起的智慧也只是闻慧。闻、思、修这三种智慧里,闻慧是最初的智慧,是最没有力量的。我们也明白很多道理,有时候也能对治一些烦恼习气,但是力量太弱了,然而我们的敌人却非常强大。闻慧就相当于一支洋枪,思慧、修慧就相当于是导弹、原子弹。你只靠一支洋枪与敌人战斗,那是不可能胜利的。所以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失败的,尤其是遇到对境的时候,根本对付不了。所以思慧、修慧非常重要。
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道理都不离人世间的事情。在对境当中,你会体悟得更透彻,感受得更深刻。这样,这些正念在相续中会根深蒂固,在任何对境中,它都是稳定不动摇的。那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生起定解了。
每一个课程都不能离开闻思修。闻思修是有次第的,你先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后再去思维,最后再去修行。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思维,因为闻法不够,佛法的精华还是没有掌握。佛讲的、上师讲的每一段都有他的意义,把精华提炼出来,掌握了,然后去思维,思维明白了再去运用。对佛法里讲的每一个道理都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的时候,才是圆满。学修任何一个课程都是,生起真正修慧的时候,才是成功了。能懂、能讲不一定是精通。没有生起修慧的时候,这些都是佛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智慧。自己用心去体会了,才能让佛的智慧成为自己的智慧。
听开示、看书,这都属于是闻,也是必须的,但还谈不上思。思是什么?你把每一段、每一句的精华的部分掌握了,然后通过各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再三去思维,你就会明白得更多,感受得更深。越明白,信心会越坚定,越有力量。这是一种禅定,让自己的心专注。
修,是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去感悟,然后落实到生活中、工作中。万事万物都在给你表法,都不离佛讲的这些道理。在任何境界当中都能体会得到,都能感受得到,这才是修慧,才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智慧,才是有力量的。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西方心理学称欲望为人类的本质及存在的核心,拉康以需要、需求、欲望为构成自我主体的三大结构。

西方心理学的欲望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语appetite,指一种渴望,与佛学所说心所法中“于所乐境希望为性”、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含义相近。

《正法念处经》卷二九谓“心求忆念,欲有所作,是名为欲”,“不求知足,故名为欲”。

《界身足论》卷二对欲的解释颇为详悉:谓欲、能欲性、现欲性、喜乐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得到、欢喜追求、想要有所作为的一种驱动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

唯识学把欲归于五大别境心所法之首,认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

《俱舍论》甚至以欲为一切心理活动生起时都同时生起的遍大地法,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文也认为人类简单的知觉、想象,后面也都有朦胧的欲求。

一、人类的需要、动机和欲望现代心理学一般不以欲望为专题,而将古典意义的欲望所包含的内容放在需要、动机和意志中作专门研究。

西方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所有行为从动机发起,动机出于需要或需求。

动机(motivation)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弗洛伊德将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出发点归结于“快乐原则”——追求快乐的本性,与佛学“于所乐境希望为性”的“欲”含义基本一致。

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希求满足的匮乏状态,具有对象性、紧张性、起伏性。

意志(will)则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由选择行动的能力,相当于佛学所说的动发胜思,也常称作欲。

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学家有多种说法。

一般分需要为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又有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两种需要,及食欲(自己保存欲)、性欲(保存种族欲)、游戏欲(自由欲)三欲等区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要说,在当代世界影响极大。

五层需要如一座五层宝塔,从最低层到最高层依次为生理需要(食、色、睡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尊与来自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实现其潜力的欲望),前四层是人维持生物性和社会性生存的必要条件,称“基本需要”,它们只有在缺乏时才产生,叫做“匮乏性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亦称“发展需要”或存在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之上还有最高的超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需要。

迷时师度,悟后自度

迷时师度,悟后自度
师度,悟后自度。”这是六祖大师说的。没开悟见性,还不识本心时怎么办?这个时候真的是需要师父,需要善知识。真的明心见性,破了见惑,登初地菩萨了,自己搞定自己就行了。好好实修、好好观照,做功夫。初关破了,接着就是除习气,破重关。但是,现在这个时节明心见性真的很难。因为习气太重了,业力很深重。妄想分别没间断过,睡觉做梦时都还在打妄想,没有清净下来过。但如果真的发心求解脱,这一念顿超百万劫,也是很猛的。佛经里讲,初发心即成正觉。就是看你的发心够不够彻底,够不够真切。这向道之心真能够发到一百二十分,也是可以成就的。末法时期,成就很难,可是成就的高。现在障碍很大,要么不成就,要么成就的就很高。因为时时刻刻面对的境缘都是染污的,都是充满着诱惑、欲望,随时都要调伏自己的心性。一个妄念、一个杂念,一个很微细的念头生起来,你怎么能瞬间把它化空,怎么能念起不随,这个功夫真的是靠日积月累做起来。不实修,谁都不行。你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倒背如流……佛说了,阿难十世都是声闻第一,都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倒背如流,佛说什么?你不如一日一夜修无漏功。就是禅宗里的,参个话头,起个疑情。看着这个不思善、不思恶时,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境界。你看着它,你能不能守住、保持住,这就是功夫,这就是无漏功。现在有谁在做这功夫?没人做了!大多是盲修瞎练,很多人扎堆在一起,喊喊口号,搞搞口头禅,纸上谈兵。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研究研究。佛法不是拿来研究的。佛法是不生不灭法,是究竟法,非得用身心生命去体证不可。无论你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到它,研究来研究去,还是在生灭法里打转转。你再理解得透彻,那还是个思维妄想。理悟不是证悟啊!理悟不能了生死,一口气上不来时,到何处去安身立命?要的是心地上的真功夫。一定要身体力行亲证到才管用。现在是末法时期,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得其门而入。想解脱的,没有好的因缘,没有好的善知识。不想解脱的呢,就扎堆在一起,盲修瞎练,喊喊口号,就把这时光全都错过了。生命很无常,很短暂,现在天灾人祸、意外之灾那么多,随时都不知道落在谁的头上,都是侥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一口气上不来时何去何从?有没有给自己做好准备?都没有啊!很可怜!很可悲!不管在世间造作了多少的善业,积累了多少福德,一口气上不来,只要你心地上没有真实功夫,照样堕落。佛菩萨都讲真实语,不会骗众生的。你真正亲历亲为地、亲身去实践,一定会有收获的,一定会得到真实利益。真如佛性人人都有,只是自己不识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和这个不生不灭的佛性在一起,从没分开过,只是我们不识啊!不识本心,不见自性,天天把这个肉身当做真实的自己,东跑西跑。这里跑跑,那里跑跑,从没有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好好修行。心上没有功夫,日常对境都透不过去,生死怎么能透过去呢?很多境缘来了、烦恼来了,还是烦恼;痛苦来了,还是痛苦。财色名利,贪嗔痴慢疑,样样都俱全。如果一口气上不来,要去哪里?肯定堕落,绝对堕落!自性上面是一尘不染的啊!禅宗讲的是无丝毫立锥之地,哪有这么多的是非对错……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造作出来的。因为有了对境,起了分别,起了执着,念头一起,妄想一起,就已经不在法身本位了。起心动念即乖法体呀! 法身本来清净,人人都是佛。光知道这个理是不行的,没有用啊!思维思维还是妄想分别。坏就坏在妄想分别执著上。佛说了,皆因妄想、分别、执著不能证得。所以还是得亲力亲为去实践,证到了才行。佛陀讲法四十九年,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佛说的这些法是叫我们来实践的。佛法理论常识知道了就可以了,不要执着这些文字相。佛法不是让大家扎堆来研究的。你研究它干什么?最究竟的不生不灭法,你怎么能研究得到它呢?你也无法研究到。除非你自己亲证到。你达到了,这个山头你翻过去了,那你就是过来人,你就是佛。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开始都很发心,刚刚进入佛门,都是很有热情的,过了若干年之后,慢慢就退转了。为什么呢?因为周围有很多的染缘,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还没消磨掉,时时刻刻都会蹦出来,遇到因缘就会成熟,就会围绕这些欲望到处转,这叫放野马。时时刻刻要觉醒,这个觉醒的力量要靠我们日积月累做功夫。修证修证,没有修,哪来的证果、证道啊?佛也是先修后证的,十地菩萨再来也有隔阴之迷,他也得修啊。可能时间短一点,遇到契机、因缘他就见性、开悟了。开悟见性后还要做功夫,还要观照,要破思惑。见性是把见惑破了,还有思惑,思惑就是习气,还得修。就是要上座、经行、持咒、持佛号,等等,这一系列实修的方法都行。打坐、持咒、念佛、经行,你选一个啊,你要真干哪!不是嘴巴上干哪!那是身体力行、要付出代价的!为什么叫苦行僧、苦行僧?要真修实干才能了道,佛也是这么修过来的。不容易啊!修行是很枯燥的,修行人要耐得住寂寞,付出代价自然会有收获。成道哪有那么简单,很不容易的!世间八法,学一门技能,还要苦学多少年。不要说咱们修行了生死,更是需要发大心、长期用功才行。就拿带业往生来说,你不搞个几十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就念一个佛号,持念阿弥陀佛,你想达到一心不乱这个程度,需做十年到二十年功夫。要老老实实地坐下来,万缘放下,死心塌地,持佛名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妄想、杂念、执著心才会慢慢地息下去。妄想、杂念息下去之后,定得住,人才有开悟、往生的机会。若真能达到这样的功夫,磕着碰着,随便听到一点响声都能开悟。你功夫就没做到嘛,天天那么多的妄想、攀缘、执著。对生活、对吃喝都有那么多的要求,贪恋这个世间,怎么静得下来,怎么定得住啊!心都定不住,怎么开悟、见性啊!说说可以,聊聊可以,思维思维可以,可这都跟自性不相应。解脱是要真功夫的,一定要真干,彻彻底底地,把自己的妄想、攀缘、贪婪、欲望都放下,一定会成就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这是佛亲口说的。佛是金刚语,佛能骗众生吗?佛到世间来示现受那么多苦,为了什么?《法华经》上讲得很清楚,为一大事因缘,佛才住世到世间,就是为了开启众生的佛之知见,让众生知道人人都具有真如佛性。你要不要了脱,就看你自己的发心啦。你要继续搞轮回,那就在这世间呆着呗!继续造业搞轮回呗!你要求解脱,那就依教奉行,好好实修!特别在这末法时期,没有修你想证,不可能!从历史上到现在,你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就广额屠儿那么一个两个嘛!释迦牟尼佛来表法,他还苦修六年呢。没有修你就想证果证道,就是打妄想。你有多高的根器?十地菩萨再来都得修,因为今生还有几十年的习气,不要说过去生生世世了。今生住胎,就有隔阴之迷。这隔阴之迷、加上来世间这几十年都是有习气的,这习气必须破。不老老实实呆下来好好实修实证,怎么可能了生死?佛说了,放下即是,放下即是什么?放下即是了生死。咱们说出离红尘,脱离红尘,超越红尘。怎么超越啊,怎么出离啊?贪这么多的东西……什么是出红尘啊?放下这些贪嗔痴就是出红尘。你放不下,你就在红尘中。在红尘中干什么呢?造业搞轮回呗。生生世世,就在这个苦海里。我们思维也是苦,肉身接触到的也是苦,精神也是苦,都是苦,没有不苦的。只是你不想认认真真地去反思。除非遇到大的痛苦,能够撞击到你的内心,让你感受到了。哎哟,太痛苦了,这个冲击力太大了……其实平时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都是苦,烦恼就是苦啊!人活在世间就是两个字:挣扎!来了就是等死的,只是早一天晚一天。有生必有死,因为世间万法,都是生灭之法。唯有自性不生不灭,只有这一个真相,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世间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都是舍本求末,把真的扔掉,去抓那个假的。弃海认浮沤啊!把大海都放弃了,就认为这大海上面的气泡是真的,叫弃海认浮沤。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阿邓说明:此博文简明易懂,深得我心,我因先看了此文,所以后来再研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才不会感到很困难,在此感谢法布施者。

这个世间不外乎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

物质现象称为色法,在修色业处的时候,要辨识我们自己的五蕴色身,同时也要辨识他人的色身。

辨识自己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自己身体的贪爱,辨识他人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

同时也要辨识无情的色法,比如钞票、珠宝、财物等等,我们将会明白平时所苦苦追求的其实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色法的原因。

同时也要辨识之所以会对那些物质生起贪爱,是由于“心”在起作用。

如果只是物质、只是色法,它们不会痛苦,因为色法本身没有感受,你踩它、打它、拿刀砍它、拿枪射它,它都不会感到痛苦,它们没有情识、没有感觉。

有感觉的是心理现象,能够起贪爱甚至能够解脱的是名法。

因此我们在修维巴沙那(观禅)的时候,既要观色法,从对色法的执着当中解脱出来,也要观名法,从名法中解脱出来。

名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法,一类是心所法。

心法,古代也翻为“心王”,这只是比喻。

心不会单独生起,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理作用一起生起。

换句话说,心在对外界作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并不是单一个的心理在起作用,而是有很多的心理同时在运作。

其中执行识知对象作用的称为心,伴随着起作用的其他心理称为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各种不同的人、事、物,在阿毗达摩里可以归纳为最简单的关系——名法与所缘的关系。

名法包括心与心所,所缘就是心认知的对象。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了解,就说名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心认知的任何对象,也包括我们自己,都称为所缘。

所缘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到的冷暖硬等感觉,还有所想到的任何东西。

我们能够想到、能够知道、能够感觉到的都称为所缘,也就是心的对象、心的目标。

在讨论名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种最基本的关系。

浅谈见惑和思惑

浅谈见惑和思惑

浅谈见惑和思惑
一念无明即烦恼障,又名见惑和思惑。

断我见名断见惑,断我执名断思惑。

断我见主要解决的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主要是让意识五遍行心所中的不如理作意转成对五蕴十八界虚妄无我的无间作意。

断我执主要解决的意根层面的问题,因为如果意识对五蕴十八界虚妄的无间作意形成,意识五遍行中的思心所已不太会去造作身口意的恶行,但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意根的思心所,所以有时还会有贪嗔痴的现行,所以思惑主要要解决的是意根思心所的问题,要通过意识断我见的功德去熏习和影响意根的思心所,而有四圣谛的法智忍功德,才能断烦恼障现行。

但是要解决烦恼障的习气,就要面临意根的作意心所了,意根的作意很深沉,是五蕴乃至形成三界一切法的动力。

导师所说“意根默容一切法”的意涵很深。

那要转变意根的作意,除了断我见,我执的解脱道功德外,还需要大乘菩提道明心的见道功德,见性的功德,入地的修道功德,直至七地满心,八地入地心,实证三界万法唯自心现量,同异平等,念念能灭意根受想心所?。

人性的弱点有哪些?

人性的弱点有哪些?

⼈性的弱点有哪些?贪、嗔、痴、妒、慢、疑佛家常讲修⾏,修⾏的法门有很多,但有⼏点与现代⼈的⼼态以及⼼理学的概念有关,现在与各位进⾏分享,在佛性的修⾏中讲忍辱,有⾃度度⼈和福慧双修的效果,所以如果以⾯相学的⾓度来简单的讲,在⽣活中你若见到了⼤和尚是慈眉善⽬,证明他已经修⾏到⼀定境界,因为“相由⼼⽣”,度⼰度⼈是⼤乘菩萨戒法的重要精神,只有先过⾃⼰这⼀关,才可以体会芸芸众⽣的痛苦⽽慈航普渡。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就是劝我等芸芸要严持禁戒。

但⼈是感情的动物,⼀定会有烦恼和情绪产⽣,就像现代⼈多有抑郁症⽽求助于⼼理医⽣,此为外求帮助和⼼理调适的⽅法,但在过程中⼀样会有社会问题和其他危险产⽣,家庭不和也常有,⼈⽣困顿也会随之出现,这与佛家提倡的内求安宁是相反的。

所有“⼼如明镜台”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照澈⾃我,认识问题所在,明⽩我们的情绪从何⽽起,如何可逝….所以了解六恼是⼀定要⾃知⽽花⼯夫去修⾝的内容:贪、嗔、痴、妒、慢、疑。

⼀为贪,“贪”往往是与财、利联系在⼀起的。

“君⼦爱财,取之有道”。

佛也告诉众⽣,不可⽣贪念,所谓“⼀念烦恼起,百万障门开”,凡夫俗⼦为了达到各种贪婪的愿望,必然会胡思乱想,⽣出各种祸端,同时为了财、利⽽不择⼿段,⽤歪门邪道去争取,当然我认为现代社会争取个⼈财富和创业是值得提倡的,但如何遵守商道,践⾏诚信,杜绝贪念却是⼤多商⼈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不当得来的财富如“⼑刃之蜜,如舔之,有割⾆之患”。

⼆为嗔,它是⽆名业⽕,⼀旦动怒,⼈最容易头脑发热,在现代管理学中有句名⾔,我认为和家庭,夫妻关系都有借鉴的⼀句话:当你愤怒时,不要做任何决定。

在普通⽣活中,怒⽕中烧构成了许多危险产⽣的隐患,佛⽈:嗔是⼼中⽕,能烧功德林。

确实在⽣活中因为“怒”⽽引起犯罪⾏为的例⼦层出不穷;据⼴州电视台报道,前不久⼀个货车司机到主顾处收取⽋款,发⽣了⼝⾓,⼜没有收到货款,怒不可遏,在离开摊挡后,见到该货主的⼉⼦在路边玩耍,就直接将车撞了过去,结果导致其重伤,送医院后不治⾝亡,所以可以看到“嗔怒”真的具有⼀发不可收拾之势!奉劝各位朋友,戒怒戒嗔….“痴”本来⽤在这⾥的意思是“痴迷和沉醉”,分析起来应该客观看待⽂⼈的“痴”和现代⼈的“沉醉”,⽂⼈的“痴”在红楼梦中表现为⾦陵⼗⼆钗、黛⽟等才⼥诗词歌赋和荡⾈吟荷的奢靡,在《西厢记》和《牡丹亭》⼜是⼀种惊天地,泣⿁神的坚贞和执着,在《笑傲江湖》却是”仰天⼀笑泪光寒“的“痴痴笑笑”,这份⾃然的情感往往被⼈称道和传颂,可是在芸芸众⽣仍然有浑浑噩噩之徒,⼈⽣⼀世中,不知所为也不知⼼之所踪,在世界上虚度⼀⽣,草⽊⼀秋,忘记了⾃⼰的价值和能够给社会带来的贡献,青年学⼦在⼏⼗年前尚有为“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志向,今天的青年中尤其是许多⼤学⽣,“沉迷”于⽹络游戏,恋爱,⽆聊漫画、⼩说,男⼥⽣宿舍⾥,男⽣的电脑就是⽹络游戏机,⼥⽣的电脑就是VCD影碟机,在毕业前⼣,许多⼤学⽣连个像样的PPT都⽆法完成,张嘴也说不出流利的英语,曾经在华师的朋友问我,对师弟师妹有何建议,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在校期间将“痴”的精神融⼊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和“英语”和“计算机”两⼤⼯具的学习,必然在社会上受益良多!现在想想,古⼈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确实很有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惑就是对境生心,思想动了,着境了,生死不能了。要思惑也了,对境不动心了,那才行。所以我们假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更要做功夫,加紧做功夫。我们心中心法就时时刻刻有这个机会,修心中心法是靠佛力加持之故,所以有的时候在座上能忽然打开见到本性。也有在走路时侯,因为我们要做功夫,不是走路就不做功夫啊,行住坐卧都要做功夫,看着念头起处,不跟念头跑,那也会一时脱开。乃至于我们睡觉做梦当中,也会脱开。不光是在座上脱开,做事时、走路时、做梦时都会脱开。就是有的时候不知道,错过机会了。所以今天指示大家,认识本性是第一要措,最要紧的措施。不认识本性白修,修来修去你不知道什么是本性。我们心中心法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是很快,说一千座已经是放宽了,尺度放宽了。实际讲来不需要一千座,只要你时时刻刻真用心,就是我们上座时要死心塌地念念不生,死心塌地心念耳闻。念咒是心念,不单嘴要念,耳朵也要闻,听得清清爽爽,要能把大脑思想抓住不动,才容易入定。下座时,绵密观照,看着念头起处,不跟念头跑。境界当前,不为境界所动。这样做功夫很快,三百座乃至五百座就能打开本来见到本性,这个法是见性很快的。
--心密三祖元音老ຫໍສະໝຸດ 法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