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中级会计实务》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要点: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基础
2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主 要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并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
20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 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 决策,具有时效性。而时效性体现在以下3个“及时”。
及时收集 会计信息
19
七、谨慎性
【2011 年真题·判断题】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 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企业财务信息不能为了 谨慎性而牺牲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面临风 险和不确定性时,应保持适度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符合条件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
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 暂时性差异时,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发生的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应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将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作为流动负债予以列示,如实反映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保证使用者判断的准确性
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对资产负债表上所有非现金类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商誉、金融资产)、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
冲回,避免企业调节利润 使用固定资产时,无形损耗较大,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与修 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防止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转换日只确认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损失,不确认公允价值 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当期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9
第二节要点: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10
一、可靠性
“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可靠为基础。企业达到以下3点要求时,其编 制的财务报告信息具有可靠性。
1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定义及其 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将使用的固定资产出售给 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或作为商品
使用
具体处理
按价值大小和使用长短,划分为低值易耗品 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采用长期摊销的方法, 而价值较小的低值易耗品则采用一次摊销法
或分次摊销法
采购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此类事项经常发生,具有重要性,编制集团 公司财务报表时应予以抵销
16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实务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会计处理如下表所示。
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
事项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类资产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金额 较小的进货费用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将生产的产品出售给集团 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8
三、会计基础
【例题·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 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假设。企业通过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将持续不 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由此产生当期与以前 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会计基础。
横向比较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是指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 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 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 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这样投资 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可以 在同行业中“货比三家”, 以便找到性价比高、风险收 益适当的项目。
14
四、可比性
【例题·多选题】某公司下列会计处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 。 A. 因追加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投资比例由50%上升到80%,能够控制被投 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因此转为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B. 为了与税务口径一致,企业对闲置设备不提取折旧 C.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 出法 D. 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将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变更为15年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原则。选项B中,按照会计准则 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闲置设备也不例外。
3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 有关财务报告目标,通常认为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 受托责任观是西方舶来品,它与公司制 和现代产权理论紧密相关。按照产权理 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 权,会计人员被看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 间的中介。该观点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 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 生产经营活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 度、流通手段、贮藏和支付手段等功能。相对于其 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货币能综合反映 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 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6
二、会计基本假设
15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而不是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 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某项资产,该 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而且,出售商品时往往售价 高出商品实际价值,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因此,虽然该项交 易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笔销售收入,但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售后回购只是企业的一 种融资行为,并不能将其确认为销售收入。
决策有用观
• 决策有用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 决策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 而财务信息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 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 他计量属性可提供更多信息的,将采用 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为:①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 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 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例题·多选题】以下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是( ) 。
A.生产企业独立核算的各个车间
B.某文化事业单位
C.集团公司
D.某慈善基金会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主体的确认。以上四个选项都可作为会计主体进行单
独核算,其中选项A、C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
7
三、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 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此类交易不经常发生,并且发生的金额也 不大,可不予抵销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编制季度报告
与年报相比,简单披露附注信息
17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 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 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此时,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18
七、谨慎性
实务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事项 开发阶段支出 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确认收入
资产发生减值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由 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或有事项
递延所得税
会计列报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
具体处理
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选择合同期限、法定寿命、经济寿命中最短者
反馈价值
• 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 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 关预测。
预测价值
• 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根据会 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 结果和现金流量。
12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 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应结合可读性和专业性,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 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同时,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 专业要求进行解释,对于复杂的交易或会计处理,如果与企业决策相关,企业 仍应予以披露。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及重要性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 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 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从而实现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 因此,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时应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向谁提供信息、保护谁的 经济利益,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
会计基础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凡是当期已 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 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 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 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 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 ,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 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 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 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 实现制。
13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做到两个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比较), 以及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是 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 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 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 策,不得随意变更。这样, 使用者才能了解企业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 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 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 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
2
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具
体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
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
3
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不能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
会计信息影响决策和判断,从而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
11
二、相关性
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要求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符合投资者等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 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的会计信息主要具有以下两种价值。
政府、有关部门
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市场经济秩序 的公正、有序
—
社会公众
企业的社会责任
5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 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 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4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财务报告使用者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使用者 投资者 债权人
关注点
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 力和营运效率;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
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风险
备注 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 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
模削减业务。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直接影 响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 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实务中,企业将持续不断的 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分期 间进行盈亏结算、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 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第一节要点: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基础
2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主 要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并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
20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 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 决策,具有时效性。而时效性体现在以下3个“及时”。
及时收集 会计信息
19
七、谨慎性
【2011 年真题·判断题】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 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企业财务信息不能为了 谨慎性而牺牲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面临风 险和不确定性时,应保持适度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符合条件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
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 暂时性差异时,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发生的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应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将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作为流动负债予以列示,如实反映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保证使用者判断的准确性
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对资产负债表上所有非现金类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商誉、金融资产)、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
冲回,避免企业调节利润 使用固定资产时,无形损耗较大,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与修 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防止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转换日只确认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损失,不确认公允价值 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当期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9
第二节要点: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10
一、可靠性
“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可靠为基础。企业达到以下3点要求时,其编 制的财务报告信息具有可靠性。
1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定义及其 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将使用的固定资产出售给 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或作为商品
使用
具体处理
按价值大小和使用长短,划分为低值易耗品 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采用长期摊销的方法, 而价值较小的低值易耗品则采用一次摊销法
或分次摊销法
采购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此类事项经常发生,具有重要性,编制集团 公司财务报表时应予以抵销
16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实务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会计处理如下表所示。
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
事项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类资产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金额 较小的进货费用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将生产的产品出售给集团 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8
三、会计基础
【例题·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 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假设。企业通过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将持续不 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由此产生当期与以前 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会计基础。
横向比较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是指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 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 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 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这样投资 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可以 在同行业中“货比三家”, 以便找到性价比高、风险收 益适当的项目。
14
四、可比性
【例题·多选题】某公司下列会计处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 。 A. 因追加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投资比例由50%上升到80%,能够控制被投 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因此转为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B. 为了与税务口径一致,企业对闲置设备不提取折旧 C.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 出法 D. 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将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变更为15年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原则。选项B中,按照会计准则 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闲置设备也不例外。
3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 有关财务报告目标,通常认为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 受托责任观是西方舶来品,它与公司制 和现代产权理论紧密相关。按照产权理 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 权,会计人员被看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 间的中介。该观点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 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 生产经营活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 度、流通手段、贮藏和支付手段等功能。相对于其 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货币能综合反映 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 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6
二、会计基本假设
15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而不是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 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某项资产,该 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而且,出售商品时往往售价 高出商品实际价值,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因此,虽然该项交 易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笔销售收入,但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售后回购只是企业的一 种融资行为,并不能将其确认为销售收入。
决策有用观
• 决策有用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 决策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 而财务信息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 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 他计量属性可提供更多信息的,将采用 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为:①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 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 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例题·多选题】以下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是( ) 。
A.生产企业独立核算的各个车间
B.某文化事业单位
C.集团公司
D.某慈善基金会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主体的确认。以上四个选项都可作为会计主体进行单
独核算,其中选项A、C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
7
三、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 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此类交易不经常发生,并且发生的金额也 不大,可不予抵销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编制季度报告
与年报相比,简单披露附注信息
17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 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 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此时,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18
七、谨慎性
实务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事项 开发阶段支出 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确认收入
资产发生减值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由 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或有事项
递延所得税
会计列报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
具体处理
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选择合同期限、法定寿命、经济寿命中最短者
反馈价值
• 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 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 关预测。
预测价值
• 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根据会 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 结果和现金流量。
12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 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应结合可读性和专业性,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 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同时,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 专业要求进行解释,对于复杂的交易或会计处理,如果与企业决策相关,企业 仍应予以披露。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及重要性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 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 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从而实现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 因此,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时应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向谁提供信息、保护谁的 经济利益,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
会计基础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凡是当期已 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 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 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 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 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 ,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 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 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 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 实现制。
13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做到两个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比较), 以及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是 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 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 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 策,不得随意变更。这样, 使用者才能了解企业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 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 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 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
2
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具
体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
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
3
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不能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
会计信息影响决策和判断,从而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
11
二、相关性
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要求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符合投资者等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 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的会计信息主要具有以下两种价值。
政府、有关部门
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市场经济秩序 的公正、有序
—
社会公众
企业的社会责任
5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 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 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4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财务报告使用者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使用者 投资者 债权人
关注点
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 力和营运效率;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
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风险
备注 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 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
模削减业务。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直接影 响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 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实务中,企业将持续不断的 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分期 间进行盈亏结算、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 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