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
《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分析。” 答:(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 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 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 说主题。
*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新课标)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
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 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 的*作用。《药》
三、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性格特点?
4.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X X 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 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另一种分条阐述,答题模式:(1)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2)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
【考点三】理解小说标题
题型有: 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2.点明主题; 3.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4.交代人物。 5.象征意义 6.悬念,吸引读者
*
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棋王》、《阿Q正传》 2、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 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项链》 3、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 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 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孙犁的小说《荷 花淀》,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让人物在芦苇洁白、荷花 飘香的环境中活动,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风俗图,更能突出中 华儿女为了保卫美好的祖国河山浴血奋斗的主题。 4、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 容,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5、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 主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 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 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比如《祝福》)

小说阅读命题特色及答题指导

小说阅读命题特色及答题指导

一、小说情节命题特色情节题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

主要考查角度:1.概括、梳理情节内容。

2.析情节的内在关联性、因果链。

3.分析情节安排特点和技巧。

另外,关于情节安排的合理性也可在探究题里出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

因此,情节题往往是命题者的出发点。

对于情节题,一般要:1.关注提问模式,了解命题指向(1)请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这种提问要求是概括情节。

(2)某处描写(某段文字)对全文(情节)起什么作用?这种提问要求分析情节作用,且分析具有综合性。

(3)小说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或者,小说运用了伏笔技巧,请举例分析。

这类提问主要考查情节安排技巧。

(4)小说的结局安排是否合理?这是对情节合理性的探究题。

2.把握思维模式——四级概念整合法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环境:往往要从四方面入手(环境本身及其对情节、人物、主题的作用)情节: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对人物、对主题三方面作用。

人物: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主题: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推进、社会环境设计等。

3.规范答题模式(1)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了伏笔、悬念)(2)表现(反映)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3)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二、环境描写命题特色相对而言,环境题在小说阅读中不算热点,从长远看,这是一个潜在的考点。

考环境题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高考命题重点放在自然环境上,尤其是对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的分析。

1.把握思维模式(1)环境描写的作用模式①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a.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b.交待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②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地点、景色、场面等。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形式和答题技巧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形式和答题技巧

1.孤独的树,萧瑟的风,庄子宁做尘世外 的月亮,冷眼看世间,他的底线也是他 的处世准则。既然世间混沌得容不下一 丝澄澈,又何必苦苦寻求救世为民反而 污了自己呢?逍遥也好,脱俗也罢,在 他看来,自己只是在偌大的世界里,选 择生存的适当方式,无需招摇,也不愤 世嫉俗,宁静存在于内心,无形的底线 是他心中的一杆秤。这样的为人、这样 的处世准则只因那无形的底线。
小说阅读及答题方法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 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 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 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 结构紧密、完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 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 的理解和看法。
一要掌握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解题思路 1、从作者背景看;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 二要掌握概括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通过描……,表达了(赞扬了、鞭挞了、批判了、 揭示了等)……
2.饥寒交迫,毅然拒绝施舍,朱自清不为物质所动,
因为他心中有尊严的底线。战火或许很多人只是想
着活下来,而将人格、尊严抛诸脑后,然而朱自清
的内心底线却时时提醒他: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朱自清的底线维护了他的生命尊严。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常考点整理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常考点整理

【小说考情分析】1.选文特点:选文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适度选用外国小说,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进行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题材凸显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以美育人的功能。

随着新高考命题的反套路化要求,所选小说越来越反格式化,表现形式呈现新的特征:淡化情节,叙述平淡,“散文化倾向”的文体特征。

2.命题特点:试题命制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倾向于对考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感受”“品味”和“领悟”能力。

命题人立足小说要素,更多关注对环境、形象、主题和表达技巧的考查,题型分值发生变化,但考查点稳定,仍是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主题来命题,手法及语言也是常考点。

一、选择题1.“2”个命题角度:(1)内容理解类(即写了什么);(2)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类(即怎么写的)。

2.“7”大设误方式:(1)错解文意(曲解文意):理解失当、武断绝对、无中生有;(2)错析艺术特色:错误概括艺术特点,弄错特点对象,错析效果;(3)错析思想情感: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脱离文意任意阐发;(4)错析形象:概括形象特点失当,评价错误,作用分析不当;(5)错析语言:对文或人的语言特点、含义、作用理解、判定或解说不当;(6)错析情节:概括情节失当,分析情节作用错误,分析情节技巧错误;(7)错析环境:概括环境特点失当,或分析环境作用错误,赏析环境描写手法不当。

二、主观题(一)叙述特征题命题设问方式举例:(2021·新高考Ⅰ卷)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2018·课标全国Ⅰ卷)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说以xxx为叙事承担者,以xxx为叙事视角,有何效果?小说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织来展开叙述,有何表达效果?小说在叙事上呈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特点,有何效果?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1.小说的叙述角度①叙述视角A.根据叙述者对于故事的了解程度,可以分为有限视角(角色叙述者、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全知叙述者、零视角);B.根据故事讲述者身份,可以分为旁观者视角和亲历者视角;C.根据时空角度,可以分为回忆视角(历史与现实交织)和空间转换的视角。

浅谈高考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技巧

浅谈高考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技巧

浅谈高考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技巧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事业走上了全新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多良好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学走上了发展的巅峰。

针对高中阶段来说,高考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考验,所以本文也以语文学科高考中,小说阅读命题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找到合理的解答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从容面对高考,找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方法,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考;小说阅读题;命题特点;解答技巧前言:很多年以来,语文学科高考阅读中,散文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取了众多的经验,学生掌握了众多答题的技巧。

随着新课改思想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考阅读中散文垄断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以小说类型为主的阅读考试题材正在逐渐的增加,这也预示着最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考正走上了改革的道路,所以教师和考生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也是以高考中小说类阅读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答题技巧,以便于优化学生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

一、人物形象类高考小说阅读这类题型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物形象类的阅读内容,其中主要命题的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以此重点突出作品的主题。

因此,在分析的阶段,对于人物形象类的阅读内容,就需要了解其题目选择的方向和特点。

其中主要命题的形式:(1)结合作品,简要地分析某一类人物的形象;(2)小说中某一个人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简要地对其进行分析;(3)文中具体表现了哪个人的哪些优秀的思想品质?这样的题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方面就是结合以给的阅读材料,了解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气质的这些内容,决定着人物言行的举止,也影响着他们的性格;第二方面就是认真地对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等各个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挖掘这个人物所呈现出的真善美;第三方面就是把人物放在历史的社会背景中,深入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掌握当时社会环境下人物的思想动态;第四方面就是注重对人物所描述的具体介绍内容,针对这一类问题,在答题时更是需要贴合主题,从阅读材料中选择更加合适的答案,避免出现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现象。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近三年小说阅读命题规律探析及应对策略

近三年小说阅读命题规律探析及应对策略

近三年小说阅读命题规律探析及应对策略作者:长孙永健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第12期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试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试题更加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师生穿着新鞋走老路,在备考方式和备考思维上并没有出现显著的调整,于是导致备考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此,笔者以新课标卷和新高考卷为主体,参照个别省份的试卷,探索小说阅读的命题规律,以期对 2022 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探索试题变化,寻找命题规律通过研读近三年的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小说阅读更加侧重于落实核心素养,侧重于考查学生真正阅读能力,于是在试题命制上更加侧重关于文本本身,更加体现文本的具体特征,打破了以往的以文体为核心的命题原则。

具体表现如下:除关注新课标卷和新高考卷外,我们再看看另外两套试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2021年浙江卷红柯《麦子》)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做分析。

(2021年浙江卷红柯《麦子》)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1年“八省联考”卷川端康成《秋雨》)通过上述表格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1.考查小说的频率较高。

近三年来,新课标卷和新高考卷只考过2篇散文,其余年份均为小说阅读。

如果再放宽视野,我们会发现即使近十年,也只有4篇散文阅读。

为什么热衷于考查小说?笔者以为,散文更加侧重于个体,而小说或许更有利于表现宏大主题,同时小说或许有更多的命题视角,而散文的命题相对较为单一。

2.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近年来的考题改变了以往的以环境、情节、人物、主题为核心的小说命题,更加关注于“人物的心理变化”。

如2020年的“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2021年的“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一、整体把握(一)、文体特点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2、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二)、考点透析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三)、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2、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3、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四)、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五个关键词环境: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人物: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主题: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五)、小说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表现手法)2、故事情节及其特点赏析(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3、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5、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二、考题示例1、环境类考题示例(1)《午后的故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阳光,作用是什么?”(2)《雁阵》:‘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3)《雪夜》:“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等待戈多》文中多次写到“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等景物,作用是什么?2、情节类考题示例(1)《蚂蚁》:文章结尾的安排很有特色,试作分析。

小说的命题角度与复习策略

小说的命题角度与复习策略

小说的命题角度与复习策略(一)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马长根小说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艺术和表现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因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充分地展现人物活动的环境而为同学们所喜爱。

小说的功能很多,它是人们认识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一条途径。

一篇好的小说,不仅能教育人们、增进知识,为读者带来一段美好愉快的时光,而且对个人道德的升华、情感的净化、美育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以鉴赏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小说阅读的考查,自然也就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2008年中考,苏州市、盐城市、黄冈市、泉州市等市的文学类作品阅读就涉及到小说的考查;2008年江苏高考文学类作品就取材于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匠》。

小说有长篇、短篇、小小说之分。

由于篇幅的关系,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往往在短篇小说和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上做文章。

短篇小说篇幅短小,它常常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横断面,人物集中,情节简明,结构严谨,叙述简练,能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窥全貌,既能塑造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又能迅速地揭示现实中的本质,命题一般也多考察对关键句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对思想内容的把握。

对字词的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考查、情节结构的考查也较多。

小小说篇幅比短篇小说还“短”,生活容量比短篇小说的还要少,一般是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

情节精巧、紧凑;人物集中、鲜明;结构精美、严密;语言精炼、生动。

它只是社会扫描中的美丽一瞬,百花园中的一个快镜头,它类似新闻速写,但一定是画龙点睛,以极短的篇幅揭示现实的一个方面。

命题一般要求同学们能从人物语言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过小事能把握其深刻的含义,尤其要求同学们注意小小说所运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小说阅读考查可以发现:从内容上来看,以考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从题型来看,客观题为辅,主观题为主。

两大趋向比较明显,即文章本身的阅读和开放性阅读,前者立足于读懂,后者立足于读透。

小说阅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说阅读知识及答题技巧浙江长兴华盛高级中学曾根生老师整理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de)叙述和环境(de)描写反映社会生活(de)一种叙事性(de)文学体裁.生动(de)人物形象、完整(de)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de)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de)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de).小说(de)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de).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de)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人物: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见知识网络(人物描写(de)方法)题型设置一:人物形象(一)概括人物形象(de)特点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2、赏析文中(de)某个人物3、请简要概括人物(de)形象特征(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de)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de)言行,影响着人物(de)性格.第二,通过人物(de)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揭示人物(de)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de)人物都是在一定(de)历史背景下活动(de),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de)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de)介绍和评价.组织答案:1、表述人物形象(de)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XX是一个……(de)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de)性格(思想品质).概括人物形象(de)答题模式: 1.先总说人物形象特点(外貌、突出性格、身份、)2.然后逐条分析人物形象(de)特点.(二)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de)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见知识网络)(三)赏析人物形象作用(1)主人公:主要情节,表现主题(2)次要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主人公;丰富文章(de)主题(或更好(de)表现主题等);表现环境(de)特征.(3)“我”: 1.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表达思想.2.叙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感,拉近读者与文本(de)距离.3.“我”是全文(de)线索,串联全文(de)故事情节.4.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5.小说可“借”我(de)情感态度,揭示文章(de)主题.(四)主人公(de)探讨:①从情节设计上看;②从人物塑造上看;③从主题表现上看.④文章标题及文章结构设计题型设置二:情节结构(一)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de)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de)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de)某一方面).④请具体分析文章(de)行文思路.阅读流程:思路: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细致读:抓场面---找线索---理清结构概括情节思路总结:1梳理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概括每一阶段(de)内容(形式:某某干什么)3 加入关联词组成语段(用序号)(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de)目(de),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de).所以,在分析情节(de)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de)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de)作用.(二).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de)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de)宗旨,结合情节(de)一般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在情节上(de)作用:A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B(是文章(de)线索)推动故事情节(de)发展 C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发展更合理.D转换情节,使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摇曳生姿等E前后对比,突出强调相关内容F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G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再生波澜; H在高潮中结局,戛然而止 I留下悬念,引人思考2.在人物上(de)作用:暗示人物身份、刻画人物形象(性格、心理)、丰富人物形象.3.在主题上(de)作用:揭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含蓄暗示主题、丰富主题等4.在环境上(de)作用:营造了……(de)氛围,暗示了……(de)时代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三)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先抑后扬式、对比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de)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按情节发展:倒叙式,顺序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环境渲染式、直接塑造人物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景物象征或省略号).还有出人意料式、情理之中,悲剧,喜剧式(大团圆)等.出人意料结局(de)艺术效果: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de)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de)心灵,产生震撼人心(de)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de)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更有利于衬托人物形象.④更有利于揭示文章(de)主题.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de)来龙去脉.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3、见微知着,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de)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de)艺术匠心.(四)探究情节(de)合理性:1.从人物分析2.从主题分析3.从情节分析4.小说本身(de)社会背景 5.作者(de)时代背景(五)补充小说情节:1、符合情节(de)发展需要.2、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或展现人物性格.3、有利于文章主题(de)呈现.4、能够符合当时(de)时代背景.(六)赏析小说情节:1、运用了什么手法(修辞或描写手法) 2写出什么内容.3、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揭示什么主题.题型设置三:环境类题型类型: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de)句子;②分析概括环境(de)特点;③就指定(de)环境(场景)描写说出其作用.④赏析环境(场景)描写(de)句子.环境作用:社会环境——故事发生(de)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de)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de)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自然环境——人物活动(de)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转换、暗示情节变化;⑤揭示或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景物(环境特点):恬静安谧、幽静恬淡、和平、雄浑壮阔、瑰丽、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繁华热闹颓败肃杀、荒凉、凄惨、萧条、悲壮苍凉、旷远、沧桑、虚幻飘渺、景物描写(de)特点(方法、表现特色、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1.从视、听、嗅、触、感觉等多角度写景2.分层次写景(远、近、高、低)3.色彩鲜明、点染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5.虚实结合6 .一般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7. 从大处落笔,小处刻画命题角度四:小说(de)标题⑴题型:小说(de)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小说(de)标题是……,有人建议把小说(de)标题改为……,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de)看法.解题思路:(1)表层含义:与小说(de)内容有关(2)深层含义:与文章(de)主题有关(3)字字落实标题(de)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de)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等2.概括小说(de)故事情节3.给人以悬念、是文章(de)线索4. 揭示文章(de)主人公、揭示主人公(de)性格5. 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暗示或揭示文章主题6.形象生动,具有象征义7.个性作用: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命题角度五:小说主题—小说(de)主题是小说(de)灵魂,是作者(de)写作目(de)之所在,也是作品(de)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de)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de)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de)主题.命题类型:①小说(de)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de)理解和看法.④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与现实谈谈你(de)见解.主题挖掘(de)基本途径:1、从作者背景看2、文本所反映(de)时代背景3、从人物特征看4、从情节发展看5、从作者(de)语言情感色彩看6、从题目或文章结构技巧(尤其是结尾)概括主题(de)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de)反思.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命题角度六:语言理解题:常见题型:⑴某一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或含义是什么时候(如何理解)⑵某句在文中(de)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de)含义)⑶某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⑷赏析文中划线(de)句子.(一)理解重要词语(de)含义及其表达效果①对于具有“指代”特点(de)词语(de)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de)具体(de)语句或者段落,理清指代对象(de)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②:本义+文本义(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de)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de)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③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de)含义及作用,注意“四联系”,联系本词(对本词语(de)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de)什么内容)联系文章(de)中心(论点)与作者(de)态度感情、联系特殊(de)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de)含义重要句子(de)一般特点:1、内容上: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de)主旨句;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2、结构上: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de)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3、表达上: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常组合(de)句子(变式句).规范答题:思想内容上与结构形式上.①联系本句(de)含义,抓住句子(de)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②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③看语境,找邻近句,突出(强调)上下文(de)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④联系(揭示)本文(de)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de)态度、感情.⑤看句子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de)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是总起句,则从句子所涉及(de)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三)词语或句子(de)作用类:结构上(de)作用: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内容上(de)作用:写出了什么(本句),突出了什么内容(上下文),表达了什么情感或传递了什么主旨(文章(de)中心).(四)语言鉴赏类:请对文中(de)某句或某段进行赏析1、词语选择上有何特色.2语言风格特色上.3句式安排上有何特色.4修辞手法(de)运用效果.5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描写手法).6表情达意方面(de)作用.(描写(记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传达了什么思想或哲理,引人思考.)(五)语言特色类:本文(de)语言有何特色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口语化(地方色彩)清新自然,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命题角度七:技巧鉴赏题型常见设问形式 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de)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de)好处.3、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de) 4、本文以××为线索,可以分为几层请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和作用.5试从取材和语言上对本文作一上点分析.首先,明确文中运用了何种技巧手法,主要从七个方面去审视: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4、行文结构(铺垫、伏笔、悬念、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深化、升华).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对比等).6、选材方面:新颖、真实、有力、详略得当、典型、以小见大7、语言角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优美、幽默诙谐、辛辣风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口语化地方色彩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再次,分析评价文中运用某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de)表现,人物形象(de)塑造,感情(de)抒发,意境(de)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命题角度八:探究类题目:题型类型:探讨主人公是谁探讨小说(de)标题探讨情节(de)合理性探讨小说主题(de)多样性“探究性”试题(de)解题应对策略:1、答题(de)第一句话亮出自己(de)观点.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de)题干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唯一型;选一型;融合型;自创型.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de)表述多用判断语气(de)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2、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分析首先需要依据,探究题型(de)依据主要有三类,即文本依据、事例依据和理论依据,在把握依据(de)前提下,再结合观点进行分析.据此将分析过程归纳为四种类型:文本+观点;事例+观点;理论+观点;文本+现实+观点.“探究性”试题(de)答题要求1.有明确(de)观点.2.采用提纲挈领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结合文本或文本(de)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3.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4.注意安排好字数,答题不要太少,也不要太烦琐,不超出范围.注意:每一道题(de)分值;用原文(de)话还是自己(de)话;学会分点作答,用序号标明,并把答案作整齐;文本最重要.。

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一)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概括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能够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起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二)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实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环境常见题型: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小说鉴赏·命题要点与答题思路

小说鉴赏·命题要点与答题思路

小说鉴赏·命题要点与答题思路★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

★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一、小说情节的把握(一)高考中有关小说情节的命题指向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3、对情节的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4、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5、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6、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二)小说中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安排的方式及作用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四)分析小说情节的入手方式1、抓住场面;2、寻找线索;3、理清小说的结构。

(五)分析小说情节时的注意事项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六)情节安排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023年中考小说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小说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小说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小说的考点中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重点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言语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二〕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④小说全文的构思。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法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效劳的;③在言语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言语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⑤本文人物言语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社会意义。

一、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园地和范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衬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局部,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局部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高中语文考试分析与反思:小说阅读命题规律与备考指要

高中语文考试分析与反思:小说阅读命题规律与备考指要

高中语文考试分析与反思:小说阅读命题规律与备考指要从2019年的《理水(节选)》《小步舞》到2021年的《秦琼卖马》《石门阵》,近年来,小说阅读的考查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文本特点看,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可读性与易读性;从题目设置来说,小说阅读题的命制更具灵活性。

一、分析选文,明确特点紧扣课程标准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主要选文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要求高中语文阅读选文侧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小说的选文内容与《课程标准》保持了方向上的一致性,牢牢扣住了时代精神,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自然地融人考题之中,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充分感悟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2021年的《秦琼卖马》《石门阵》,2020年的《书匠(节选)》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2.选文主题相对集中,突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组成。

高考小说阅读选文相对集中的主题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如2019年的《小步舞》、2021年的《石门阵》《麦子》。

这些小说不仅引导我们去读懂故事、品味语言,更让我们感受其中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3.文本特色鲜明。

阅读难度适中,使考生既能读得懂又能有深人的思考高考小说选文都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并且为了达到“为国选材"的目的,小说文本的阅读难度一般并不大,所以“读懂"不是问题,“读透"才是难点。

如2019年的《理水(节选)》,对于高中生来说,大禹治水的故事一定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在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小说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观照,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大禹身上展现出的新时代品质,因此,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全国Ⅱ卷)葛亮《书匠(节选)》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㈣语言表达艺术与叙事技巧考点
表5:2018年至2020年语言表达艺术与叙事技巧考点统计
年份
试卷类型
考点
2018
全国Ⅰ卷 全国Ⅱ卷
叙述方式 语言效果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全国Ⅱ卷)老舍《有声电影》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 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Leabharlann ㈢重要词语和语句的理解考点
年份
2016
表4:2016年至2020年词语、语句理解考点统计
试卷类型
考点
全国Ⅰ卷
词语作用
全国Ⅰ卷
语句理解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全国Ⅰ卷)阿成 《赵一曼女士》 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20全国Ⅰ卷)【美】海明威《越野滑雪》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 者的心理。(6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的命题特点 及 备考策略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一卷小说阅读考点及命题特征
表1:2016年至2020年考点统计(以试题最显著的考点进行统计)
2020 人物 情节
人物
2019
情节
艺术手法
文本 基本特征
2018 人物
2017
情节
语言 表达艺术
叙事技巧 结构艺术
重要词语 标题 2016 人物 情节 语句理解
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 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选用的 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 多样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 题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1.选文涵盖面更广,小说素养考查更加全面。
(2020全国Ⅰ卷)【美】海明威《越野滑雪》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 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 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分)
(2018全国Ⅲ卷)刘慈欣《微纪元(节选)》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2020全国Ⅰ卷)【美】海明威《越野滑雪》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 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㈠人物形象考点
年份
2016 2018
2019 2020
表2:2016年至2020年人物形象考点统计
试卷类型
考点
全国Ⅱ卷
性格特点
全国Ⅲ卷
性格特点、次要人物作用
全国Ⅰ卷
人物特点
全国Ⅱ卷
市民心态
全国Ⅲ卷
心理变化
全国Ⅰ卷
塑造手法
全国Ⅱ卷
塑造手法
全国Ⅰ卷
人物心理
全国Ⅱ卷
人物心情、人物精神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全国Ⅰ卷)阿成 《赵一曼女士》 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20全国Ⅱ卷)葛亮《书匠(节选)》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㈡情节考点
年份
2016
2017
2019 2020
表3:2016年至2020年情节考点统计
试卷类型
考点
全国Ⅱ卷
线索作用
全国Ⅰ卷
线索好处
全国Ⅰ卷
结尾效果
全国Ⅲ卷
首尾作用
全国Ⅰ卷
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高考真题回顾: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全国Ⅲ卷)刘慈欣《微纪元(节选)》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2016全国Ⅲ卷)贾平凹 《玻璃》 11.(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二、小说阅读命题新格局及教学启示
(2019全国Ⅰ卷)鲁迅《理水(节选)》 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 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19全国Ⅱ卷)【法】莫泊桑《小步舞》 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018全国Ⅰ卷)阿成《赵一曼女士》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6分)
(2019全国Ⅰ卷)鲁迅《理水(节选)》 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 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2020全国Ⅰ卷)【美】海明威《越野滑雪》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 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㈤其他考点——标题、环境、主旨
年份
2016 2018 2019
表6:2016年至2020年其他考点统计
试卷类型
考点
全国Ⅰ卷
标题
全国Ⅱ卷
标题
全国Ⅲ卷
主旨
全国Ⅲ卷
主旨
全国Ⅱ卷
环境
全国Ⅲ卷
环境
高考真题回顾:
(2016 全国Ⅰ卷)李锐 《锄》 11.(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6全国Ⅱ卷)【美】迈尔尼《战争》 11.(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 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高考真题回顾:
(2019全国Ⅲ卷)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2019全国Ⅱ卷)【法】莫泊桑 《小步舞》 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 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 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 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考查外国小说,有利于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 学名著名篇,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 和文化差异,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增强文化自信。从备考的角度,外国小说的回归 有利于学生构建起较为全面的小说阅读图谱和阅 读鉴赏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