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_张汝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13期·总第165期2 0 1 3年7月·上半月
刊7
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张汝卫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烟台264100)
摘 要:目的 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方用加味益胃汤,药用:麦冬、生地、沙参、百合、当归、白芍、白术、陈皮、鸡内金、甘草等随症加减,对30例胃阴不足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1~2疗程治疗之后,显效8例,占26.7%;有效18例,占60.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

结论 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汤;胃阴不足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0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3)-13-0007-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e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疾病,多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属胃癌的癌前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属中医的“胃痛”、“胃痞”、“嘈杂”范畴[1]。

西医以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等治疗为主,疗效不佳。

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

胃阴不足型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

笔者近来应用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为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门诊患者,男16例,女14例;29~72岁,平均42.7岁;病程8个月至21年,平均7.8年。

患者症见胃院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思食,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

胃镜征象为胃黏膜光滑、薄、脆,色红,分泌物少。

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2],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或病检提示癌变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未纳入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笔者自拟的加味益胃汤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麦冬15g,生地黄12g,沙参15g,百合20g,白芍15g,白术15g,陈皮10g,鸡内金15g,甘草6g。

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生姜、佩兰、竹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口干、大便燥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纳差少食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夜寐不安者加合欢花、夜交藤。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1个月为一疗程。

1~2个疗程之后评价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或炎症明显改善,黏膜下血管网显露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无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胃镜下胃黏膜炎症病灶有不同程度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不同程度改善,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下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2.2 疗效 30例患者经过1~2疗程之后,显效8例,占26.7%;有效18例,占60.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为对症处理,包括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及防止胆汁反流等,疗效并不理想。

祖国医学运用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最早始于《内经》,明代《景岳全书》中首次以“痞满”之名立专篇。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中属于“嘈杂”、“痞满”、“胃脘痛”等范畴。

感受湿热之邪,或外邪侵入日久,化热化燥,灼伤胃阴;或醇酒厚味,过食辛辣,久则胃津耗伤;或素体阴虚,或年老津液不足,或各种出血证后,阴津不足,胃津匮乏;或过用辛散之药,劫伤胃阴等误治,均可使胃阴亏虚,胃络失濡而发为本症。

叶天士有“太阴湿土,得阳使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之说。

治疗当以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自拟加味益胃汤,方中麦冬、生地、沙参、百合滋阴益胃,白术甘温益气、补益脾胃,陈皮理气和胃,鸡内金消食化积,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诸药相配共奏养阴益胃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块根中含多种甾体皂甙和β-谷甾醇、豆甾醇等,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沙参含有
8 
第11卷第13期·总第165期2 0 1 3年7月·上半月刊
生物碱、挥发油等,具有调节免疫平衡、促进淋巴细胞转换的作用,沙参水浸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鸡内金中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运动的增强[3];甘草能解痉,能协助白芍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白芍含芍药苷,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起镇静的作用。

白术可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胃黏膜[4]。

综上所述,自拟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展现了中医药在该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江雁,高尚社,杨建宇,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157-161.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
[3]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312.
[4]潘琳,陆为民.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23-24.
(本文校对:苏 玲 收稿日期:2013-05-12)
热熨联合康复操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症78例
刘慧芳 贺海霞*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部妇科,广州510006)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熨与康复操综合干预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将152例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炒盐热熨+腹腔镜术后康复操,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炒盐热熨。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在术后排气排便方面早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热熨与术后康复操综合干预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术后疼痛综合征;中药热熨;康复操;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05 文章编号:1672-2779(2013)-13-0008-02
腹腔镜术后患者出现的肩部酸痛、肋间刺痛、腹部胀痛等术口外的疼痛,称为非切口疼痛,有文献称之为“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症(postlaparoscopic pain syn-drome)[1]。

其发生率为70%~80%[2],主要原因是气腹后残余的CO2气体对膈神经的直接刺激造成的[3]。

对患者而言,这种疼痛的程度甚至超过术后切口引起的疼痛。

国际医学界将疼痛反应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

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预后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采用中药热熨与康复操减轻此类疼痛,得到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随机纳入年龄在19~55岁在我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及干预组78例。

对照组年龄20~55岁,平均(33.85±5.07);干预组年龄19~55岁,平均(34.01±5.26);两组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间隔8~10h予给予中药热敷腰背部。

具体操作方法:将吴茱萸及粗盐放入恒温煲中加热,至温度为45~60℃,置入布袋中,协助患者平卧,将中药热敷袋热熨腹部5分钟后置于腰背部,使之与患者腰背部紧密接触。

每次热敷20分钟,每日上、下午各1次,3日为一疗程。

*通讯作者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做腹腔镜术后康复操,术后康复操在中药热熨后30分钟进行,于术后6~8h进行第一次干预。

方法:患者平卧床上,①双手交叉于脑后向前抬起头;②同时向头顶方向伸举双上肢,然后还原于身体两侧;③右腿放平,左腿伸直尽量上抬;
④左腿放平,右腿伸直尽量上抬;⑤双手掌分别撑住身体两侧的床铺,双腿放平,尽量使腰部离开床铺向上举。

每步做10次,每日2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观察患者术后腰背酸痛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

显效。

干预3次后酸痛消失,10小时内肛门排气;有效:干预5次后酸痛感消失或干预3次后酸痛感明显缓解,24小时内肛门排气;无效:干预7次及以上酸痛感缓解不明显,36小时及以上肛门排气。

2.2 两组疗效比较
2.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72 21 42 9 87.50干预组78 59 18 1 98.7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 两组主要体征变化比较 干预组在术后腰背部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