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经方故事(三)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https://img.taocdn.com/s3/m/4be880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d.png)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前我在我们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的一个病人,这个病本身是比较少见的病,它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种病人本身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
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它就自然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这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
所以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这个病人她自己看到眼睛怎么黄了,脸也黄了,撒出的尿象酱油汤子一样,所以她就认为是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首先到我们医院急诊室看,我们急诊室的医生一看说:“老太太,你是肝炎,你不用在我们这看,你赶快到第一传染病医院。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坛医院,她就到地坛医院去了,地坛医院的急诊科也是年轻医生,一看她是黄疸,说你先住院吧,住完院以后咱们再化验,没想到住了院,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不是黄疸性肝炎,肝功能正常,而是个溶血性黄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他的机理我刚才说过了,这种人天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病,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血红素释放入血液。
就出现这种溶血性黄疸的表现,什么情况下血液内的酸度会高呢?特别在睡眠状态下,血液的二氧化碳增高,当然她的酸度就会增高,所以她睡觉以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全身黄染,尿象酱油汤子一样。
等化验结果出来了,这个人当时有四十多岁,不到50岁,一个女同志,她特别热心,因为她觉的别的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或者呕吐,或者恶心,或者乏力,躺在床上就好像没有精神动,她觉得她还有精神,又是给这个病人端水,又是给那个病人倒茶,又是给这个病人送饭,这都是同病相怜,都是同室的病友。
但第二天傍晚医生告诉她,说你不是黄疸肝炎,你这个病没有传染性,她一听觉得原来我不传染别人,那别人传染我怎么办?有的东西一概不收拾,就又跑到我们医院去了。
那天晚上就是到我们医院以后,到我们急诊室,我们又是一个年轻的大夫,但不是头两天那个了,一看她这么黄染,说你别来我们这儿,我们这是普通的医院,你应该到传染病医院。
胡希恕胡派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3)
![胡希恕胡派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3)](https://img.taocdn.com/s3/m/962e5ab1a8956bec0875e3ce.png)
. .胡希恕三代经方病案解析思路仅限于部交流严禁外传归原有作者所有子于归•水无香辛卯兔年冬月胡希恕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目录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案解析3一、太阳病(表阳证)医案3(一)桂枝汤类方3(二)麻黄解表类方14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16(一)阳明16(二)太阳阳明26(三)少阳阳明30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32㈠小柴胡汤方32㈡柴胡桂枝汤方33㈢四逆散方33㈣黄芩加半夏生汤方34四、太阴病(里阴证)医案35㈠四逆汤方35㈡茯苓四逆汤方36㈢甘草干汤36㈣理中汤方37㈤附子汤方37㈥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方37㈦吴茱萸汤方38㈧旋复代赭汤方39㈨芍药甘草汤方39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39㈠麻黄附子细辛汤39㈡桂枝加附子汤方40㈢甘草附子汤方41㈣真武汤方411 / 89胡希恕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医案42㈠乌梅丸方42㈡柴胡桂枝干汤方43㈢半夏泻心汤方43㈣甘草泻心汤方44㈤生泻心汤方45嫡传弟子世纶教授案解析46一、太阳病(表阳证)医案46㈠桂枝汤、麻杏石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反复发热案46㈡桂枝去芍药治感冒热退而胸闷案46㈢半夏散与汤治喉痹案49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心悸案50㈤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皮肤瘙痒51㈥小青龙汤治咳喘案53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54㈠大青龙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小儿咳嗽案54㈡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治鼻渊案55㈢附子泻心汤治胸脘痞闷案57㈣大承气汤治神昏谵语案58㈤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肺部感染、胸胁胀满案58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59㈠小柴胡汤合橘枳汤、桂枝茯苓丸治胁痛案59㈡小柴胡汤加味治症瘕二案(肝脾肿大,子宫肌瘤)61 ㈢柴胡桂枝汤治感冒案65四、太阴病(里阴证)医案67㈠枳术汤治左下腹包块案67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68㈠麻黄附子甘草汤治感冒偏头痛案68㈡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附子汤治右膝痛案682 / 89胡希恕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㈢当归四逆汤合附子汤治双下肢后外侧隐痛案71六、厥阴病(半表半里证)医案72㈠乌梅汤治蛔厥案72㈡柴胡桂枝干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背痛案73㈢柴胡桂枝干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腰背痛案74 再传弟子案76一、石应轩医案76㈠四逆汤治贲门癌术后亡阳案76㈡四逆汤合生脉饮加生龙牡治心悸案77㈢柴胡桂枝干汤合当归芍药散治面部黄褐斑案78二、厚睿医案79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鼻窒案79三、清峰医案80㈠小柴胡汤治不明原因发热案80四、鲍艳举医案81㈠小柴胡加生石膏治感冒后低热案81㈡麻杏石甘汤合半夏厚朴汤治感冒后干咳案82㈢五苓散加味治腰肌劳损案83㈣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眩晕案84㈤柴胡桂枝干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85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案解析一、太阳病(表阳证)医案(一)桂枝汤类方㈠桂枝汤方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
经方大师胡希恕传
![经方大师胡希恕传](https://img.taocdn.com/s3/m/b7a6c220f78a6529647d538c.png)
胡希恕传胡希恕又名胡禧绪,189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东伍旗村。
1915年至1919年就读于奉天省立第一中学。
上中学时,喜爱踢足球,无论冬夏,每场皆要大汗、力疲方歇。
在其傍观看者常有其国文教师,此时常把几个学生都叫到他的房间喝茶休息。
看着精力充沛、活泼可爱的一群学生,内心高兴。
尤其是他看中了胡希恕等四人才华,一日,国文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给你们讲中医,你们学中医吧!""我们学那干啥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国文老师感慨不已:"多像我当年回答老师的劝学啊!"原来国文老师名叫王祥徵,为河北乐亭人,为清末国子监举人培养出的进士,在国子监就学期间,某太医与其同室,看到徵为举人中最年轻者,才学横溢,多次劝其学医,皆回答:"学那干啥呀!"后谓曰:"不学医是为不忠君!"渐学医。
"秀才学医,如快刀斩豆腐",很快入门,对医感兴趣。
学中常有病人找太医诊病者,太医故推给徵看,治多效,更精求。
徵考取进士后,竞想不到任湖南长沙县长,"是我学长沙耶?"但好景不长,遇辛亥革命,无奈投奔沈阳同学李铁珊处任中学国文教师,并业余行医,名声四振。
看到胡希恕等精力充沛,又为保中医不失传,故决心让他们学医。
经多次劝诱,终使胡希恕等四人拜于门下。
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讲学,因教授能力极好,遂吸引许多学生就学。
王祥徵讲《伤寒论》脱离脏腑,并主张结合近代科学,要继承。
且要弘扬,推崇唐容川、陈修园等的学术观点,如论述膀胱气化以物理学理论解释膀胱为水,肾为太阳之说。
大约两年讲完了《伤寒论》。
十几个学生中,胡希恕学得最好,并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
王祥徵夙愿以偿,若知后生胡希恕成为声誉中外的经方大师,则更含笑于九泉。
1919年胡希恕考入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学习。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生姜、甘草泻心汤合方陈雁黎老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生姜、甘草泻心汤合方陈雁黎老](https://img.taocdn.com/s3/m/cc92d5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6.png)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生姜、甘草泻心汤合方陈雁黎老陈雁黎1961年见习,1963年期中实习,实录胡老门诊医案230例今选其80个案例,供读者参考。
--点击以下链接可看往期:1、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大柴胡合方(一)2、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大柴胡合方(二)3、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大柴胡合方(三)4、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大柴胡合方(四)5、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小柴胡合方(一)6、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小柴胡合方(二)7、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柴胡桂枝汤合方8、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方9、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四逆散合方10、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桂枝汤合方(一)11、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桂枝汤合方(二)12、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桂枝汤合方(三)13、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葛根加生石膏汤合方14、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半夏泻心汤合方医案明示:胡老“方证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
方证示人以规矩,是辨证的尖端。
医案无华丽的博引广据,也无教条的论经说典。
唯有“有是证必用是方”“一方可以治多病”“善用合方”,疗效卓著。
《伤寒论》第317条末尾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病者,即《伤寒论》目录“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六经病的证候(《伤寒例》第三,录其证候诊脉声色)。
方者,即经方之方证。
“病皆与方相应”即后世“方证相应”或“方证相对”之说。
也就是说,“方证辨证”正确,就可以放心“乃服之”,肯定有疗效。
医者开处方,只要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上,不出大的偏差,就有一定的疗效。
宋仁宗时,林亿等校《金匮要略方论・序》谓:“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
”即是佐证。
在230个病案中,胡老看病处方,用柴胡者约占50%,以大柴胡汤合方者约占20%。
纵观古今中外(日汉方医),胡老用大柴胡汤乃炉火纯青,同学美名胡老雅号“大柴胡”,真是不虚。
研读胡老医案,犹如临证见习。
研读大师方证辨证,您将略知端倪。
4月3日起我们将连载“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
胡希恕治胆囊炎剧痛,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
![胡希恕治胆囊炎剧痛,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https://img.taocdn.com/s3/m/015008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8.png)
胡希恕治胆囊炎剧痛,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刘某,男,34岁,病历号111418。
1963年10月8日初诊:1954年曾发黄疸,经治愈后,于1961年又发作,右胁剧痛,甚时则休克,住262医院治疗,诊断为胆囊炎。
本人曾去会诊,予大黄牡丹皮加石膏,服后痛止。
嗣后有时复作,照方用之即瘥,舌白薄苔,脉弦数。
胆有邪火,因致胁痛,法宜清肃肝胆,兼行瘀为治。
柴胡四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生姜三钱,丹皮四钱,桃仁三钱,冬瓜子三钱,大黄二钱半,生石膏二两,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13味。
三付。
按:胆囊炎右胁剧痛,予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及芍药甘草汤,因无便秘,去芒硝,改用生石膏。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切(15g) ,大枣十二枚,擘(5枚) ,枳实四枚,炙(9g) ,大黄二两(6g)。
8味【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去滓。
再煎,分2次温服。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分析】本方证为少阳邪热未解,初入阳明所致。
但仍以少阳为主,故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说明病位仍未离少阳;但较小柴胡汤为重,则见郁郁微烦,呕不止;邪热初入阳明,虽有热结,但里实不甚,则见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本方系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方中重用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君药。
配伍黄芩清泄胆胃之热,与柴胡合用,和解少阳;大黄通腑泻热,祛瘀利胆;枳实破气消积,二药合用,内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
芍药缓急止痛,以解心下急痛,半夏配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皆为佐药。
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共使药。
大柴胡汤(胡希恕)
![大柴胡汤(胡希恕)](https://img.taocdn.com/s3/m/9b5af4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2.png)
大柴胡汤(胡希恕)经方大家胡希恕:一张大柴胡汤解决多种慢性病原创冯世纶悦读中医来自专辑经方学堂小编导读胡希恕先生是目前备受推崇的经方大家,老先生在临证中特别喜用的一张经方就是大柴胡汤,用它可以变化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通过四则医案学习下胡希恕先生用大柴胡汤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经验。
一脑动脉硬化症(眩晕)许某,男,46岁。
初诊:1965年4月7日。
在某医大曾做腰穿,诊断为“蛛网膜炎”“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喘息性支气管炎”。
服中西药毫无疗效,观其所用中药多属活血平肝潜阳诸法。
近来看报、看书等用脑时则视物昏花,头晕头痛,耳鸣发热,两太阳穴发胀,胸胁苦满,心口常有气上冲之感,咳喘吐黄痰,量多,手足心热,口干不思饮,左腿外侧疼痛,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痰夹瘀。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枳实1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桂枝10g、赤芍10g、红花10g、茯苓10g、大黄6g、生石膏45g。
上药服三剂,头晕头痛俱减,气上冲感亦减。
因咳痰仍多,给服半夏厚朴汤加栝楼、旋覆花、竹茹、杏仁三剂,咳痰减,继用上方加减,治疗两月,仅见轻微头晕、咳嗽,可用脑一小时。
服药三个月,可连续用脑二小时,除气短外无其他不适。
按:眩晕头痛,多用平肝潜阳法治疗,凡是肝阳上亢者用之则效。
本患者为痰瘀阻滞之证,先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清解少阳阳明之热,祛其瘀血,复以半夏厚朴汤加味化其痰饮,继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再治其本,遂使三年之痼疾消逝于无形。
经方疗法精讲——二慢性胃炎(胃脘痛)田某,男,33岁,门诊病历号204014。
初诊:1966年6月1日。
胃脘痛5年,胃肠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胃脘时痛,胸胁苦满,噫气烧心,口苦,微恶心,气短心悸,嗜睡乏力,大便先干后溏,苔薄白,脉弦迟,右上腹压痛明显。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瘀夹饮。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2g、赤芍12g、枳壳10g、生姜10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丹皮10g、大黄6g、炙甘草6g。
胡希恕详解《金匮》:肺病咋治?(附柴胡剂经验谈,附案例方剂)
![胡希恕详解《金匮》:肺病咋治?(附柴胡剂经验谈,附案例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447388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9.png)
胡希恕详解《金匮》:肺病咋治?(附柴胡剂经验谈,附案例方剂)胡希恕,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
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擅用小柴胡汤和桂枝汤。
本文选编胡希恕教授的柴胡剂经验谈,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部分与大家分享(约26000字)。
欢迎文后互动。
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以下为胡老先生亲述。
我方才讲了葛根汤。
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上若是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种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如果症状没有烦躁,就用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
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第二天又发热,这么反复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
其实要是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后来发作那么重。
胡希恕柴胡剂经验谈仲景书中以柴胡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其中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柴胡桂枝汤,柴胡龙骨牡蛎汤四者,皆属小柴胡汤的加减方,兹所讨论者,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于下。
一、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方解:柴胡苦平,本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一舒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用人参大枣甘草补胃气以滋津液,病之所以内传少阳,主要是胃气不振于里,气血不足于外也,补中滋液,实此时驱邪的要着,徐灵苔曰:“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即指是也。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小柴胡合方陈雁黎】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小柴胡合方陈雁黎】](https://img.taocdn.com/s3/m/026c024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c.png)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小柴胡合方陈雁黎】1、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陈慎吾89岁母亲感冒发烧手记世人每以石膏大寒,畏而不用,即用亦不尽其量。
尤其对老弱患者,更加戒心重重。
其实药因证施乃治疗之大法,医者主观反致误事。
再举陈慎吾老母亲的治疗案例,以证上述斯言。
初诊:今年(1963年)七月,陈老正在江西开会,其89岁的老母突然感冒,孙志洁大夫约我往诊,症见头晕且痛,胸胁逆满,心烦喜呕,但发热不恶寒,口干口燥,脉数苔白,纯属温热证象,以柴胡汤证具,当与小柴胡汤原方加生石膏一两半,服之,一付病解。
二诊:过五六日,因食不慎,而出现心中烦憹坐卧不宁之情,与枳实栀子豉汤,一付而安。
三诊:又六七日,因连进肉面食物,病复发,尤甚于初。
有大汗出,心烦躁,颇似虚脱景象。
但舌燥苔黄,脉弦细而数,再与小柴胡加生石膏汤,连进二付,又复痊愈按:两次因多食而作复(《伤寒论》有劳复、食复),不能消谷。
且告家人,多加注意,迄今甚为健康。
以89岁高龄出现石膏证确不多见。
然既有此证,若不放手用之,岂能收如此之速效。
——(1963年10月6日抄胡老手记)2、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病毒性肺炎吴某,男,22岁,上海籍学生,住院号59。
初诊:1964年12月5日以肝炎住院。
曾患骨结核、肠结核,长期大便稀溏,现症又两胁疼痛疲乏,饮食睡眠尚可,盗汗,脉弦。
治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桂枝,意在通阳行气,补血利水,三付。
药后胁痛便溏好转。
因仍有盗汗,予黄芪建中汤补虚,三付二诊:12月13日:发热恶寒,头痛咽疼,咳嗽,胸闷胁痛,予辛凉解表。
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杏仁二钱,芦根四钱,连翘三钱,桔梗三钱,薄荷二钱,淡豆豉三钱,羌活二钱,炙甘草二钱。
二付。
检査:WBC:8000,中性:70%,胸透:右肺下野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肺炎)。
三诊:12月14日:药后烧退,自汗,恶风,咳嗽,胸满胁痛,用抗生素及输液,至当夜高烧仍不退,体温39℃,并见鼻翼扇动,头汗出身无大热,为瘀热在肺之征,予麻杏甘石汤合栀子豉汤一付(处方未记录)。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7339230912a21614792931.png)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嘎就是嗓音变了,声音沙哑,什么叫狐惑病呢?古人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说是疳,就是病字头里搁一个甘字,就是小孩子最好得的,烧牙花子,小儿的牙疳,甚至于穿腮。
古人认为这是虫子,疳嘛。
为什么叫狐惑呢?古人也有他的道理,这个病发热无常,又没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反复发作,好了再犯,犯了再好,也就是如神灵似的,就是狐惑。
这个病的初起,也是恶寒发热,像太阳伤寒,所以它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
但是这个病已经形成后,就没有这个症状了,就不发热恶寒了。
默默欲眠,默默就是没有精神。
目不得闭,睡觉还不能睡实。
卧起不安,烦躁。
蚀于喉为惑,它主要讲是有蚀疮,蚀疮要是在喉,古人取名为惑。
蚀于阴为狐,阴指的是下阴,指的前阴说的。
不欲饮食,在这个病这是固定的症候,说明这个病还是跟肠胃有关系。
恶闻食臭,就是闻着食臭就恶心。
面目呢,由于蚀疮的进退的过程中,常有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上部为惑,口腔这一带,声音沙哑,声音有变化。
当然的,尤其是喉,这一带有变化的时候更是声沙哑。
狐惑病蚀于上的这一部分,用甘草泻心汤主之。
这个方子很好使,我有试验过。
这个病初得也是状如伤寒,默默不欲饮食,恶心等类乎小柴胡汤证,这个方子也借过小柴胡汤,可是它没有柴胡,没有那么大的热。
我遇到一个女病人,上面一点儿不错,开始的时候像重感,在我来前门外住的时候,我就给它吃甘草泻心汤,吃完就好了。
我们现在临床遇到的口腔溃疡,用这个方子也好使。
有时候偏于有热的,口咽较干,可以加石膏;有时候烦得厉害,可以加生地。
大概我用这种方法治这种病,还没遇见过不好的。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里头是胃生疾患,《伤寒论》里是这样说的,主要病因是胃虚,看这个方子的用药也是的,它用人参,有甘草干姜汤,这些都是治胃的,加人参、甘草、大枣这些甘温的药物。
胡希恕经方故事
![胡希恕经方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236d9066c175f0e7cd137d7.png)
桂枝汤速治定时发热汗出
《伤寒论》曰:“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 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病人定时发热汗出,先其时者,是 说假设病人下午两点左右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 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
桂枝汤速治定时发热汗出
1. 这个我遇到很多,一个朋友的厨子,就是这个病, 到时候发热,完了出一身汗,过去后像好人一样。我就 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好了。他高兴极了,他说我这病 患了20多年了,这回可好了。这种病,患20多年也太 长了,我头一回听说。但是在临床上定时发热汗出这种 情况很多。桂枝汤Fra bibliotek治定时发热汗出
胡希恕先生就开3剂桂枝汤让他试试,这个老先生很高 兴地走了。第4天他来了,特别高兴,他说大夫,这发汗的 方法还真不错,我头一天中午吃完这个药以后,喝了点水, 身上潮潮地出了一点汗,根本就不用换衣服。到了15点钟该 发热的时候,我就等着自己发热,结果没热起来,或者是热 的劲不大,随后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里面的衣服换了。到 了第2天,比头一天的热更轻了,我觉得衣服不换都可以了 。到了第3天,根本就不用再换衣服了,这方子有效。我就 说再开3剂。他说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说不用了,胡希恕 先生很忙。
大柴胡汤加石膏治急性痢疾
我还记得,那一年我来北京,私人诊所开业,诊所就在 大街上,有一个学生跟着我学习。有一次我出诊了,回来问 他有病人没有?他说有呀。我问是什么病?他说一个闹痢疾 的病人。我说你开方子了吗?他说我开了,开的大柴胡汤加 石膏。我不放心,我说带我去看看吧。他带着我就去了,这 个病人家离我家不远。我们到那儿时这个病人正在厕所里, 他出来后我问怎么样?他说挺好,现在肚子也不疼了,也不 发热了,大便也渐止了……所以这个方子很好,痢疾用柴胡 剂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大柴胡汤。痢疾这个病,开始时没有 用补法,这个大柴胡汤的泻下作用也不大,现在我们用大黄 可以用到10克。我自己闹痢疾也吃这个药,一泻就好,这个 病来时挺厉害,多有发高热。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efe43e26fff705cd170ab9.png)
经方治重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驾轻就熟,进出无方。
他善于用经方治重病,读他的医案,令人赞不绝口!这类手段与气魄,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阑尾炎独自用大黄牡丹皮汤的时机少,适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
临床上碰到呕恶、胸胁满、不吃东西,这是最一般的柴胡证,你假如适用大黄牡丹皮汤,是特别有效的,这个我治过的例子也好多好多。
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的合方不只治阑尾炎,也治胆囊炎、胰腺炎,我都试验过。
我刚刚说叫小明的那个儿童子,得的就是这个胆囊炎,他那个胆囊肿到手能摸到,挺厉害,就吃这个药好的,快得很,这个药在该病急性发生时最好使。
疼得那样强烈,特别是胸胁这个部位胀气,显得胸胁满、胸胁痛,这都是柴胡证。
”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胰腺肿物“我有一个外甥,他的胰腺这儿长了一个东西,此刻也没确定是癌变物仍是其余的囊肿,据医生说是发生了癌变。
可是他患这个病已经近一年了。
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痛苦早消逝了,这个肿也消了好多,从吃药后的结果看唯恐不像是癌。
”3、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我刚刚讲了葛根汤。
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子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因此在临床上假如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类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假如症状没有浮躁,就用葛根汤;假如有浮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由于大青龙汤中有石膏。
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次日又发热,这么频频了两三天,最后仍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以。
其实假如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以后发生那么重。
”按: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说起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 83 岁时,冬月发热℃,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胡希恕有趣、有料的经方故事14则一针一药
![胡希恕有趣、有料的经方故事14则一针一药](https://img.taocdn.com/s3/m/9ba8649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a.png)
胡希恕有趣、有料的经方故事14则一针一药1、越婢加术汤治肾炎腹水“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
可是有个问题现在我也闹不清楚,若是肾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
那个时候在咱们医院有一个住院的病人,他就是患肾炎的腹水,腹水症状挺厉害,后来他们(其他医生)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病人吃了就好了。
后来遇到肝硬化的腹水,他们(其他医生)试验就不行,他们说这方子怎么不好使了?这东西奇怪,肾炎的腹水,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
他们试验了很多次,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就知道了。
”2、芎归胶艾汤合四君子汤治愈胎漏重证“这个芎归胶艾汤是个止血药,可是方中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它不用桃仁、牡丹皮,说明它治疗虚证,就是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倾向,所以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
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多,一般的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不是虚衰性的证不行,真正的虚证,需要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方子最好使不过了,也是常用的方子。
对于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下血、腹中痛。
一般就是由于她们自己不谨慎,导致下血、腹痛,如果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
这个方子常常配合人参、茯苓、白术,就是把四君子汤合用在这里面,治先兆流产的下血,起止血安胎作用,这个药经常用,也挺好使,这个药我也用过,不然我不会这么说啊。
咱们医院的老范,他的第二个女儿范文艳就是患这个病,哎呀,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我就用芎归胶艾汤合四君子汤,她吃完就好了,后来她生了个小孩叫小阳子。
一般的失血证,要是有虚脱的情形,就是脱血的情形,即出血相当厉害,这个方子就可以用。
”3、桂枝茯苓丸治实证喜哭“这个药(指甘麦大枣汤)也常用,妇人悲伤喜哭,可以用这个药,就是小孩子在夜间哭得特别厉害,有时候用这个药也起作用,但不是虚证可不行,不是虚证的患者吃这个药都睡不着觉,我有这个经验。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 ㈢四逆散方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 ㈢四逆散方](https://img.taocdn.com/s3/m/6d49f02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e.png)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㈢四逆散方
㈢四逆散方
薛某,男性,38岁,1965年10月13曰初诊。
患阳痿不举已2年,服滋补之品甚多,不见效应。
常有胸闷太息,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小劳则两眼发酸,视物昏花,舌苔白微黄,脉弦细。
脉弦细,胸闷太息,两眼发酸,视物昏花,少阳病。
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里虚寒肌筋失养,外邪内钦。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少阳挟饮,宗筋失养,爲四逆散合桂枝加龙骨牡蛎加川芎汤方证。
处方:
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生龙骨(同煎)10g,生牡蛎(同煎)15g,桂枝l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4枚,川芎6g。
结果:上药连进9剂,诸症均减,阳事已举,但尚不坚。
上方加川附子6g,苍术10巨,又服6剂而痊愈。
胡希恕师徒三代经方医案解析
![胡希恕师徒三代经方医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615f10ec3a87c24128c404.png)
胡希恕师徒三代经方医案解析胡派三代经方病案解析思路子子归水无香辛卯兔年冬月复兴中医经典医案胡派三代经方医案解析思路仅限内部交流严禁外传板权归原有作者所有目录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案解析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一桂枝汤类方二麻黄解表类方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一正阳阳明二大阳阳明三少阳阳明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一小柴胡汤方二柴胡桂枝汤方三四逆散方四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四、大阴病(里阴证)医案一四逆汤方二获苓四逆汤方三甘草干姜汤四理中汤方五附子汤方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七吴茱萸汤方八旋复代赭汤方九芍药甘草汤方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一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桂枝加附子汤方三甘草附子汤方四真武汤方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医案一乌梅九方二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三半夏泻心汤方四甘草泻心汤方五生姜泻心汤方嫡传弟子冯世纶教授医案解析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一桂枝汤、麻杏石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反复发热案二桂枝去芍药治感冒热退而胸闷案三半夏散及汤治喉痹案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心悸案五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皮肤瘙痒六小青龙汤治咳喘案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一大青龙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小儿咳嗽案二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治鼻渊案三附子泻心汤治胸脘痞闷案四大承气汤治神昏谵语案五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肺部感染、胸胁胀满案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一小柴胡汤合橘枳姜汤、桂枝获苓丸治胁痛案二小柴胡汤加味治症瘕二案(肝脾肿大子官肌瘤) 三柴胡桂枝汤治感冒案四、大阴病(里阴证)医案一枳术汤治左下腹包块案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一麻黄附子甘草汤治感冒偏头痛案二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附子汤治右膝痛案三当归四逆汤合附子乐嗡轮笸獠嘁窗噶 ?室醪。
ò氡戆肜镏ぃ?桨?一乌梅汤治蛔厥案二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背痛案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腰背痛案再传弟子案一、石应轩医案一四逆汤治贲门癌术后亡阳案二四逆汤合生脉饮加生龙牡治心悸案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面部黄褐斑案二、赵厚睿医案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鼻窒案三、清峰医案一小柴胡汤治不明原因发热案四、鲍艳举医案一小柴胡加生石膏治感冒后低热案二麻杏石甘汤合半夏厚朴汤治感冒后干咳案三五苓散加味治腰肌劳损案四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眩晕案五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 经方大师胡希怒先生案解析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一桂枝汤方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熊某,女56 岁,1964 年 8 月 20 目初诊。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 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 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https://img.taocdn.com/s3/m/b016174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6.png)
胡希恕医案:三、少阳病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刘某,女,50岁,1965年9月12曰初诊。
因吃不洁葡萄后,患急性胃肠炎,出现身热恶寒,腹泻稀水便,温温欲吐,服葛根加半夏汤后,热追而吐利不止,舌苔白厚,脉弦细数。
恶寒,身热,表未全解。
脉弦细数,温温欲吐,少阳病。
舌苔白厚,吐利不止,阳明里湿热。
综合分析:证属三阳合病,爲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证。
处方:
黄芩10g,炙甘草6g,白芍l0g,大枣4枚,半夏12g,生姜10g。
结果:上药服1剂,体温恢复正常,腹泻止,胃稍和,仍不思欢食。
服2剂,身微汗出,食饮如常,仍感乏力,继善后调理。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 (三)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 (三)](https://img.taocdn.com/s3/m/581f33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d.png)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三)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三)-22010-11-20 15:34转载自医鉴密录最终编辑医鉴密录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西,也燥也干,但是由于胃中有水,所以多唾涎沫,这是孙思邈在方后他这样注的,有助我们参考吧,橘枳姜汤药我们是常用的。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这个缓急者就是时缓时急的意思,这个胸痹痛只是痛,有时轻有时重,可是久久不愈。
苡仁这药是个解凝性的,能够祛湿排脓,如果再有些湿饮,薏苡仁配附子治疼更好,就是痹痛偏有湿偏有水,甚至偏于脓液型,但是在这不是排浓,可是这个方子主要是排脓用的,我们后面要讲的薏苡附子败酱,我们讲到疮痈证就有了。
一般治我们所说的岔里疼、肋骨神经痛,古人认为疼遇寒则疼、遇温则解,所以无论是心疼还是肋骨疼,大概都是偏寒的多,光用凉药不行,我们从上边讲到这里,只用凉药的没有,里面都是加上温药,这个附子更是温的,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
但是现代治疗等这结束我们再介绍,这都是指着胸痹说的。
这是胸痹疼痛时缓时急,有用薏苡附子散的机会,这个药很简单,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这是配成面的药,别看分量这么重,每次吃的其实并不多。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寸匕合现在的分量也就是一钱上下,多也多不到哪去,所以量并不多。
我们也常说这药作什么用,如果治疼,苡仁和附子也可以作汤剂,作汤剂附子量不要大,顶大量不要超过 6 克,现在我们用克说了,那么附子可以搁半两到一两,就是 3 克 15 克,这也挺好使,我也用过治过旁的病,用作治皮肤病用的机会挺多的,加上败酱草更好了,等到讲到附子败酱时候再详细讲这个方子。
那么它治痹痛类似附子粥,但它偏于牢固,所以苡仁这个药不象菖蒲,菖蒲是温,它是解凝性的,是一种祛湿祛水的药,就是有时凝结,苡仁一般治关节疼,有时特别顽固就可以用它。
这一篇本来讲的是胸痹心痛,上面都是胸痹,底下就要讲到心痛了。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这是指的心脏说的了,心中痞塞,有所痞结,就是不宽快,心脏病胸常感觉憋的慌。
▲[经典]胡希恕医案完全篇
![▲[经典]胡希恕医案完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36eb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8.png)
▲[经典]胡希恕医案完全篇【提要】综合文库信息: 《[经典]胡希恕医案完全篇【4】》由66test综合文库频道友情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六神丸、桑菊饮、银翘散等,症状不减却越来越重,因而找胡老会诊。
近症:头晕,头痛,背痛,恶寒,咽痒而咳,咯痰困难,晚上尤甚,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细数。
胡老辨证为三阳合病,为柴胡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石膏方证。
柴胡四钱,党参三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厚朴三钱,苏子二钱,苏叶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茯苓三钱,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暈、头痛、口苦解,背痛、咳嗽减未已,仍微恶寒,脉已不数,与桂苓五味姜辛夏杏甘草汤,服六剂症巳。
按:此患者初起为鼻炎、咽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贯称感冒、伤风。
前医称为'秋燥',而用清凉解表久不效,是因辨证不确,方药不对证。
转至胡老会诊时,呈三阳合病挟饮,故以柴胡桂枝汤加石膏和解三阳,并加半夏厚朴汤化饮降逆,使三阳证很快解。
后以桂苓五味姜辛夏杏甘草汤化痰降逆,遂使病愈。
可见感冒、伤风并非只现表证,如不仔细辨证,凡见感冒悉用辛凉或辛温发汗解表,徒伤津液,伤人体正气,使病情迁延、加重,惟有以六经辨证,辨清方证,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表证阴证阳证分论温补发汗殊例6贺某,男,8岁,病案号79322。
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日: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退,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证属太阳表阳证,为营卫失和之桂枝汤方证,与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结果:上药服二剂,上午巳无发热,下午1点后尚有低热(T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三剂,诸证解。
按:本例为小儿,因自我感觉及表述能力差,故症状表现不多,但抓住为太阳表阳证与桂枝汤调和营卫则解。
医案连载:胡希恕医案:二、阳明病-太阳阳明 ㈢麻杏石甘汤方
![医案连载:胡希恕医案:二、阳明病-太阳阳明 ㈢麻杏石甘汤方](https://img.taocdn.com/s3/m/c973c72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b.png)
处方:
麻黄18g,杏仁10g,炙甘草10g,生石膏(同煎)45g,半夏12g。
结果:上药服2剂,汗出,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6剂诸症已。
自昨曰恶寒身痛咳喘咽斡自服apc2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痛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舌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医案连载:胡希恕医案:二、阳明病-太阳阳明 ㈢麻杏石甘汤方
㈢麻杏石甘汤方
陈某,男,24岁,1965年3月25曰初诊。
自昨曰恶寒、身痛、咳喘、咽斡,自服A.P.C2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痛、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舌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希恕经方故事(三)15、鳖甲煎丸治脾大有验鳖甲煎丸这个药现配很麻烦,以前在药店有成药。
现在大概在武昌、汉口有这种药生产,在北京也有这种药生产,但是药厂把这个方子的药味减少了,所以它就不好使了。
在杭州生产的这个药,挺好使的。
我用这个药治过肝炎的脾大,的确有效果,因为这个脾大,它是有瘀血,不能求急治,用猛攻的方法是不行的,用这种丸药就比较好。
现在一般用大黄蟄虫丸,也挺好使。
编者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记录有用鳖甲煎丸治肝硬化脾大的费某医案,可参看。
1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疾神效《伤寒论》第147条曰:“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方,曰:“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服一剂如神。
”这个“多寒少热”,或者“但寒不热”,都现的是柴胡证,就是这篇头一条说的那个“疟脉自弦”,不是牡疟那种情况,也不是里头有水造成的。
这个方子后头有个小注“服一剂如神”,这个确实不假。
也不光是“寒多微有热”,或者“但寒不热”,只要合乎柴胡桂枝干姜汤应用的条件的话,的确是其用如神。
北京这个地方,患疟疾的病人较少,在这儿我没有用它治过疟疾。
我有一个朋友叫张秋水,他在江西行医,他回来跟我说:“我就用这个方子治疟疾,真好使,就用这么一个方子加加减减就可以了。
”我们俩是同学,他后来在江西的一个大学当教授,当教授挣的钱也不够他花,他就给人治病,他的医术也挺好。
他说他光治疟疾就行,一天就很忙,江西那个地方得疟疾的人多得很,他没用其他的方子,就用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
所以“服一剂如神”,古人也有体验,可见治疟疾时选用这个方剂最多这个方剂主要是针对什么呢?身无力,胸胁满,心下这个地方觉得堵、有结滞,但是不厉害,还有一点拒按,但不像阳明病实结的那个样子,身上没有汗,光脑袋出汗,这就是有气上冲、表不解的情况。
凡此用它就可以。
吃这个药应注意,头一次吃它会发烦,烦是因为不得汗出的缘故,再吃汗就出来了,病也就好了。
这个方子,在治疟疾时,用的机会挺多。
附:郝万山讲刘渡舟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的故事刘渡舟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
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
一个病人来了“大夫我乙肝,大三阳。
”老师说,“你口渴吗?”“渴。
”“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
”“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
”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
病人不是脾阳不足吗,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
好,柴胡桂枝干姜汤。
那么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
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另一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
”伸出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
“你口干吗,”“口干。
”“经常拉肚子吗?”“经常拉肚子。
”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常高兴不起来。
”这不是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再来个病人说,“大夫,我糖尿病。
”“口渴吗?”“渴。
”“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
”脾阳虚,这个症状又有了。
“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病,我这一辈子就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 好,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
老师有时候就是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17、黄连粉治浸淫疮浸淫疮不算什么大病,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近些年在城市里少见,在乡间这个病很多,因为在卫生上有问题。
尤其是小孩子得这个病,摸完患处又摸别处,就又染上一块皮肤了,有多年不愈的病人,满脸甚至身上都有浸淫疮。
我的家乡把此病叫黄水疮,流黄水,流到哪块皮肤哪块皮肤就有疮,这个就是浸淫疮。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我的家乡也用这个方子,把黄连做成粉,研成细末,用香油调匀,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用什么油都行,黄连这味药苦燥,苦能够消炎解毒,解热毒,燥能够祛湿,就是祛这个黄水。
18、甘草粉蜜汤治顽固胃疼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子,不只能驱虫,它还能治胃疼。
它治“心下疼”,心下就是指胃。
我们遇到胃疼,不论是胃溃疡还是胃炎,胃疼痛得厉害,用这个药很好使,但这个粉(铅粉)就不要搁了,驱蛔虫才搁铅粉,我治上述普通的胃病都搁白及。
白及这味药和王不留行差不多,也是祛瘀定痛,同时止血。
假设是胃溃疡这种病且伴有潜血的情形,这个药就更好使了,就用甘草、蜜,加上白及。
不过我不是用书上这个剂量,我用的剂量会大一点,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最高用30克,蜜我都用45克,白及用 12 克。
制法和书上相同,把甘草和白及先用水煮,取2升,去滓,把蜜搁里头再煮,搅令和,煎如薄粥就可以用了。
我常让疼得厉害的病人一次把药全吃了,疼得不厉害的病人就分两次吃,特别是顽固的胃疼,病人吃上这个药就会好,这个你们可以试验。
但是要注意因为这个药中大量地用甘草,如果胃不疼了就停药,不然吃多了腿肿。
甘草这味药影响小便,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地用甘草的情况很少,五苓散、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
所以在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如果病人有水肿的话,甘草的药量就不要太多了。
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效果都很好,我是试验过了才这么说的。
编者按:在《医门传真》中有胡希恕先生的学生张景桂写的一篇文章叫《胡希恕老师治疗溃疡病的经验》,其中也谈到了用甘草粉蜜汤治胃溃疡。
他说:“如有溃疡病且大便潜血阳性时,胡希恕先生常用下方配成散剂冲服:白及12克、三七3克、川军(大黄)4克、元胡10克、乌贼鱼骨20克、甘草10克、白芍2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分为12包,日服3次,用蜂蜜水送服,胃酸多的病人可用开水送服,无三七可用云南白药1瓶代替。
如见大量柏油便或呕血,可大剂量地用白及15克、三七5克,用独参汤(凉后)调服,可收到迅速止血之效。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亦言及:“甘草粉蜜汤治心腹痛有奇效,本方去铅粉,加白及10克,治溃疡病剧痛者,屡用皆验。
”前者并附有夏某案一则。
皆可供参考。
19、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愈脑外伤出血神昏我曾治王某,女,55岁,家庭妇女。
她从汽车上坠下,住某医院一周始终昏迷呕吐,抽验骨髓结果:脑有积水且微量出血,后转另一家医院,医生认为其不能速愈,令其回家疗养。
后乃邀我往诊,她脉弦实有力,舌苔黄厚,二便不利,余如上述,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剂后自能活动,食已不吐,但仍头痛晕,继服七八剂诸症尽已,无任何后遗症。
另附:在《郝万山教授〈伤寒论〉讲座》录音中,他回忆胡希恕先生的一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验案,保留了胡希恕先生所使用的方歌一首“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从陈修园的方歌修改而来的),弥足可珍,介绍如下:以前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过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患的病是比较少见的病,它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这种病人本身的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时就自然破坏了,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这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就出现这种溶血性黄疸的表现。
那在什么情况下血液内的酸度会增高呢?在睡眠状态下,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增高,当然它的酸度就会增高。
所以这个病人第二天早晨起来,她发现自己的眼睛黄了,脸也黄了,撒出的尿像酱油汤一样,所以她就认为她是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她先到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来看,急诊科的医生一看说:“老太太(其实她还不到50岁),你患的是肝炎,你赶快到北京地坛医院去看。
”她就到北京地坛医院去了。
北京地坛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也是位年轻医生,他一看她有黄疸,就说你先住院吧,住院以后再给你化验。
没想到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患的不是黄疸型肝炎,她的肝功能正常,她患的是溶血性黄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所以她又回到我们医院了。
那天晚上她到我们急诊科,遇到的又是一位年轻的大夫,大夫一看她皮肤黏膜发黄,说你别来我们这儿,我们这是普通医院,你应该去传染病医院。
她说小伙子,别害怕。
我患的不是传染性肝炎,我患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能不能在你们这里住院?这个大夫一看是北京地坛医院的诊断,正好那天晚上我又在病房值班,所以他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你看你们那里能不能收这个病人?我到急诊科一看,我说好,这个病很少见,就让她在我们医院住院了。
因为她有溶血,她就有贫血,但是我们给她输血,又不能够一次输大量的血,因为给她输血之后,她是用了别人的血液,更容易引发溶血,所以每次给她输少量的血,过几天再输一次,这是一种输血的治疗方法。
然后我们用了中药治疗,也用了一些西药治疗,试图改变她体内的酸碱度。
治疗了一个阶段以后,溶血控制了,血红蛋白也上去了,她的精神也不错了。
早晨我查房的时候,她说都挺好,我说那你是不是准备出院?每天我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总要到病房巡视一遍,等我再巡视的时候,她把衣服掀起来,拍肚子,她的肚子鼓得圆圆的,她说:“郝大夫,肚子一敲梆梆响,你什么时候把我这个肚子胀再给我治治,等我肚子不胀了,我就出院了。
”我说行呀,我给你治治,早晨查房时你怎么不说呢?她说早晨我的肚子不胀,上午也不胀,到了傍晚前后就会胀。
我看她有贫血,舌头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的(选用厚朴的指征)。
我说你有脾虚,脾运化机能低下,所以痰湿内生,湿邪阻滞,气机不畅,因此就出现了这种肚子胀,你这是虚中夹实,我还真有办法治疗你这个虚中夹实。
她说那你给我开方子吧,治好了我的肚子胀,我就出院了。
我回去之后就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可是那个时候厚朴这味药特别缺,如果像我们这样的年轻大夫,要是每剂方开10克厚朴,再开上7剂药,药房的老师傅就会说没有药。
所以我只能开 6 克厚朴。
生姜有些辣,所以我也考虑到这个药的口感,生姜开了3 片,半夏大概是写了10克,这是个常用量,因为我考虑到她过去患过溶血性黄疸,脾虚是明显存在的,所以用了 20克党参,甘草大概用了6克。
这个方子开出去以后,前一两天她没什么反应,到了第三天上午,早晨我去查房,她说郝大夫,你开的那个药,我已经吃上了,你开的那个药真厉害!我心里很高兴,以为疗效很好。
可她说原来每天晚上我还能吃一小碗粥,自从吃了你开的药以后,我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吃不下了。
昨天晚上我的肚子胀得更厉害了。
我说我用方没有问题,症状怎么会加重呢?我说我去问问我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