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阅读1我们离不开植物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2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缺乏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会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探究方法,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植物生长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实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知道的植物》精品教案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知道的植物》精品教案

草”。

引出主题。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2.我们身边的路边、公园、山上、河边都有很多植物。

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知道的植物(顺势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能介绍一下它们吗?预设:小草、向日葵、樱花树、银杏、白菜、苹果······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些植物分为树、花、草、果······2.提问:在哪里看到的?长什么样?小结:教师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有叶、长在土里、能结果、需要阳光。

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1.出示一盆塑料花提问:这一盆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它是塑料花。

2.观察对比塑料花和植物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枝塑料花,把它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和同学分享自己知道的植物以及植物的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梳理植物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图上的植物,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点。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塑料花和植物进行对比观察,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植物的特点。

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一比,仔细观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

预设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要种在土里。

预设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

预设3:植物能被折断,它是活的。

(提醒同学们要爱护植物)预设4:植物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味道。

小结:塑料花不是植物。

四、拓展:种一棵植物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能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

1.种植方式过渡:说了这么多,你们想不想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植物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和绿豆。

1-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设计(新课标)

1-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设计(新课标)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材简析】《我们离不开植物》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科学阅读课,也是本单元的拓展和补充。

它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讲述了植物的食用、药用、原料、观赏及文化价值。

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竹筒饭为例感受植物的食用价值,认识到吃的大多数食物来自植物,有作为主食的淀粉植物,有提供丰富营养的蔬菜和水果等。

二是药用价值,重点介绍屠呦呦团队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重大意义。

三是原料价值,从生活常见物品出发,举例分析哪些物体是由植物做的。

从食品到物品,让学生联想到物品的原材料,并且能够类举相同的例子。

四是介绍植物的观赏及文化价值。

植物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体验,还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例如树荫有降温的功能。

拓展延伸活动通过自制柠檬香水让学生感受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息息相关,意在期望学生关注生活的点滴,并从中发现乐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植物是孩子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

通过一个单元前六课的学习,学生能逐步适应连贯的实践活动,只是前期知识概念来源于生活经验所得,不能准确地表达植物和人类的关系,需要教师的引导。

从能力上看,动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和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知道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植物,了解到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

科学思维:能说出食品和物品中哪些来自植物,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探究实践:能尝试完成简单的小实验,自制香水。

态度责任:了解植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懂得珍爱植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自植物,并能举例说明来自什么植物。

难点:了解植物的各种用途,构建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预设5分钟)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植物能净化环境,为生命的繁衍打下基础。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步骤方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种什么,打算如何去做。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2.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向日葵
菊花
玉米 植物
芦苇
竹子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本课设计了种植活动,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认识植物的各个结构,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坚持观察与记录将为学生完善对植物的认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教师关注与重视。后续的每一课都须提示学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小植物,适时展示、交流学生的种植记录或者实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题名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第1课。因此, 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喜欢上科学,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在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描述出植物有根、茎、叶,能生长、会开花等显著特征。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这就意味着一年级学生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植物与塑料花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阅读和探究活动,学生将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图片、观察活动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难点:理解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呈现: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植物,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种植心得。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种植植物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准备讨论交流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种植植物,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种植心得,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教材简析】《我们离不开植物》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植物”这一单元后开展的科学阅读活动。

活动意在延伸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感悟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便利和美的感受,主要指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教材为本课提供了方便师生阅读的参考资料共3页。

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吃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有哪些来自植物?从而知道植物的用途,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悟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植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用品。

2.知道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识别生活中以植物为主要原材料的物品。

2.通过比较与分析,了解植物的用途。

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植物对人类贡献的热情。

2.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联系。

2.初步树立保护、珍惜植物资源的意识,感悟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难点:能够识别生活中以植物为主要原材料的物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通过“狗不理包子”了解食物与植物的关系1.创境导入,了解食物来源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大,食物的种类繁多。

我们天津的三绝就闻名于世。

你知道这三绝是哪三种美食吗?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天津的三绝之首,有上百年历史的——天津狗不理包子。

(1)播放美食视频——天津狗不理包子(2)(出示高清包子图片)问:包子皮的主要食材是什么?你知道这种食材和以下哪种植物有直接关系吗?2.过渡:老师带来几种食物,请你猜测一下它们分别来自于哪种植物?设计意图:美食是一种文化,需要传承。

以美食视频导入,意在使学生感受到天津的美食文化,激发起探究植物和美食渊源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思考:植物有哪些特点?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植物的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我是一个小画家拿出你的画笔,画一棵美丽的植物吧!三、塑料花是植物?1.出示蝴蝶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2.出示塑料花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3.活动:探讨我们知道的植物(1)填写班级记录表(2)通过对植物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特点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观察一棵完整的植物图片,分析植物的构造画一棵植物观察蝴蝶并思考学生讨论记录植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观察有目的地进行,并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植物的特点。

通过对一棵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的构造,更加形象具体通过动笔画一棵植物,加深对植物构造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概念通过记录的分析抓住植物的特点四、种一棵植物种植一棵植物,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1.观看大蒜的生长顺序图2.请同学选择一种植物,种植并观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观察大蒜生长顺序图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选择一种种植,观察并填写活动手册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抓住植物特点,利于学生在自己种植时抓住植物变化的特点。

通过实践,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培养对植物的热爱之情一、判断题1.喇叭花是植物。

()2.剪纸的玫瑰花是植物。

()3.梅花鹿是植物。

()4.植物是由根、叶构成的。

( )二、选择题1.()是植物。

A 小草B 小狗C 纸飞机2.()不是植物的特点。

A 有根、茎、叶B 需要阳光C 吃肉3.下列哪组植物的图片和名称搭配正确()A 向日葵B 生菜1.√2.×3.×4.×1.A2.C2.剪纸的玫瑰花是用纸做的没有生命2.根、茎、叶是植物的构成部分;生长需要阳光;而吃肉是动物的C 高粱三、简答题介绍一种植物。

3.A 特点3.高粱和玉米在没有结果实时不易分辨,但图中玉米棒很大,很容易辨别课堂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类的植物,今天我们也简单地认识了一些植物,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去种植一头大蒜并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下节课把你的植物拿到班级来,向我们介绍他的生长情况。

1-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设计)2023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设计)2023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1.对不同类型植物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通过观察、触摸实物,结合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其功能,加深学生理解。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合理利用植物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加强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严厉打击非法捕猎、买卖珍稀植物等行为。
4.应用题:假设你要为学校设计一个植物园,请列出你会选择的植物种类,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会选择以下植物种类:
-乔木:如樟树、梧桐,它们生长迅速,遮阴效果好;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我们离不开植物》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植物图片、分类图表、植物生长过程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植物标本、模型等辅助教具。
3.实验器材:提供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样本等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交流;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活动顺利进行;展示植物生长环境,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预留展示空间,以便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成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世界的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念及环境责任感。通过学习《我们离不开植物》,学生将能:1.发展观察、描述和分类植物的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素养;2.认识到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生命观念;3.理解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活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植物、环境的责任感。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一)、教材概述《我们知道的植物》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课。

本课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与结构本课内容围绕“植物是活的”以及“怎么活下去”的主题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聚焦板块: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记录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

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在图片中辨认植物,认识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并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意在提升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并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拓展板块:通过“种一棵植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等。

了解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美化环境、提供氧气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看、闻、摸)观察植物,并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常见植物,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二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二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二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了解植物在不同方面为我们提供的帮助。

3.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植物在食物、氧气、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难点:激发学生保护植物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哪些植物呢?引出课题“我们离不开植物”。

2.植物与食物讨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来自植物的呢?引导学生列举各种蔬菜、水果、谷物等,认识到植物是我们食物的重要来源。

可以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其中来自植物的部分。

3.植物与氧气讲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过程。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需要氧气?没有植物会怎样?让学生体会到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气。

4.植物与环境讨论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没有植物的环境会变得多么糟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植物。

5.保护植物行动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可以为保护植物做些什么。

如不践踏草坪、不采摘花朵、爱护树木等。

可以让学生制定一个保护植物的行动计划,在班级或学校内开展保护植物的活动。

6.课堂小结总结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植物的必要性。

表扬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表现。

7.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植物的重要性,并一起为保护植物做一件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刻认识到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植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作用,激发他们保护植物的内在动力。

《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公开课优秀课件

《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公开课优秀课件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jiaoan/ PPT论坛:
/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中药材,是指医学上 用于防病、治病的植 物。 例如:人参、三七 (田七):传统名贵 多年生宿根药用植物 ,可供庭植观赏、制 药。
植物是中药材 黄花蒿
总结
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为人 类创造了生存、繁衍和发展的
环境。 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 们自己!
谢 谢!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kejian/lishi/
PPT素材: PPT图表: PPT教程: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PPT课件: 数学课件: 美术课件: 物理课件: 生物课件: 历史课件:
教科版2017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
*
思考:一株完整的植物有哪几部分?
种子

花 果实
茎 根
植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PPT模板:/moban/
/sucai/ PPT背景:/beijing/
/tubiao/ PPT下载:/xiazai/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米饭
青菜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黄瓜
玉米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橙子
香蕉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面包
饼干
植物服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住房
植物为我们出行提供了方便
橡 胶 树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日用品
凳子
草帽
筷子
植物为人类提供中药材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植物?
米饭
青菜
玉米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植物?
面包
桔子
苹果
我们离不开植物
棉 花
我们离不开植物
人类利用植物建造房屋。
我们离不开植物
植物可以用来制造日用品。
木凳
草帽

筷子
我们离不开植物
很多植物还是中药材
我们离不开植物
有了植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
6
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观察一棵植物( 绿萝 ) 叶 yè 茎 jīng 根 gēn
大树有根、茎、叶吗?请把它找出来: 根 茎

发现: 叶子的大小、颜色、形状不同
我们离不开植物
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呢?
绿色、有茎、会长大、要喝水、需要阳光、 要施肥、有叶、有花、会开花、会结果、 会死亡、会生病、在泥土里 ……
我们离不开植物
有了植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
我们离不开植物
橡 胶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离不开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科学阅读
我们离不开植物
松雅湖第二小学 宋小芳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2
观察一棵植物
3
观察叶
4
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 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科学阅读
1
识别植物,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2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3
叶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
4
根据不同叶的特征识别各种叶
5
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教案(共6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教案(共6课)(2022新版)

第一单元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

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

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他们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

[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7《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

C.为了观察植物的叶子,我们可以摘下来进行比对
D.树叶到了秋冬都会变黄
3.植物是有生命的,证据不包括 ( A )
A.有颜色
B.能长叶
C.会生长
D.会开花
4.植物的作用不包括 ( C )
A.提供氧气
B.提供食物
C.做首饰 D.净化空气
5.下面哪些特点不属于植物? (B )
A.会开花结果 B.会运动
C.会制造氧气
zhú zǐ
竹子m木ù 头tóu
原料价值
原料价值
欣赏价值
欣赏价值
感 观制价作值香水
拓展:制作柠檬香水

合 作 用
降 温
练一练
1.( A ) 和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A.荷花Fra bibliotekB.菊花
C.牵牛花
D.月季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只要颜色相同,就是同一种叶子
B.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相同的特征
D.会生长
练一练
1.植物不可以用来制造日用品。( × ) 2.植物都生活在土里。(× ) 3.植物的叶会慢慢发生变化。( √ ) 4.动物和植物都会繁殖后代。( √ ) 5.桑树叶和杨树叶是一样的。( × )
解暑 凉血
药用价值
huáng huā hāo
黄花蒿
nuè jí
疟疾
tú yōu yōu
屠呦呦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原料价值
zhú lán
竹篮
mù dèng
木凳
zhú kuài
竹筷
mián yī
棉衣
原料价值
zhú lán
竹篮
mián yī
棉衣
zhú kuài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共21页文档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共21页文档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 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阅读1我们离不开植物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阅读1我们离不开植物
植物能制造日用品
1出示草帽;板凳;筷子等日用品图片。
讨论它们来自哪些植物;
2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要节约资源;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植物可以做药材
1出示车前草;鬼针草;蒲公英等中草药图片
介绍它们的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效
2介绍屠呦呦
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你知道了哪些地方离不开植物?
准备
学生准备:苹果;面包等食物。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学过程
我们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
1教师可以出示食物图片,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食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教师适时介绍食物名称,来自哪种植物。
对于玉米;黄瓜等明显的让学生自己说;面包;饼干由老师介绍。
对于火腿肠;鸡肉等肉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间接来自植物;归根结底是来自植物。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阅读1我们离不开植物
课时总编号:07
教材
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第1课时)




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的食物;衣服;住房;家具等都有植物。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制造清新空气。
植物可以做药;给人治病。
让学生有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日期
10月23日星期一
课前
2学生出示各自带来的食物;同位互相研究食物来自哪些植物。
我们的住房家具有哪些来自植物
出示房屋;桌椅等图片;让学生找出木材;明白它们来自树木。
让学生明白树木是有限的;要合理使用;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植物
1植物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生活舒适。
2植物能制造氧气;供我们呼吸。
3植物能防止风沙;保持水土。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我们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
1教师可以出示食物图片,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食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教师适时介绍食物名称,来自哪种植物。
对于玉米,黄瓜等明显的让学生自己说,面包,饼干由老师介绍。
对于火腿肠,鸡肉等肉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间接来自植物,归根结底是来自植物。
2学生出示各自带来的食物,同位互相研究食物来自哪些植物。
讨论它们来自哪些植物,
2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要节约资源,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植物可以做药材
1出示车前草,鬼针草,蒲公英等中草药图片
介绍它们的药用功效
2介绍屠呦呦
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你知道了哪些地方离不开植物?
我们的住房家具有哪些来自植物
出示房屋,桌椅等图片,让学生找出木材,明白它们来自树木。
让学生明白树木是有限的,要合理使用,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植物
1植物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生活舒适。
2植物能制造氧气,供我们呼吸。
3植物能防止风沙,保持水土。
植物能制造日用品
1出示草帽,板凳,筷子等日用品图片。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总编号:07
教材
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第1课时)



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的食物,衣服,住房,家具等都有植物。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制造清新空气。
植物可以做药,给人治病。
让学生有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日期
10月23日星期一
课前
准备
学生准备:苹果,面包等食物。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