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高校治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分析
二者 的主要 区别有 : 1 实 施主体 不 同。强 制性 制度 () 变迁 的实施 主体 是 国家 , 而诱 致性 制度 变 迁 的 主体 是个 人 ( 或个 人组 成 的群体 ) 企 业 ( 利 益集 团) 、 或 和政 府 , 中个 其 人 、 业是 初级行为主体 , 企 或称第 一行动集 团 , 们的决 策支 他 配 了制度安排创新 的进程 。政 府 ( 或其代 表 的国家 ) 是次 级 行动主体 , 或称第二 行动集团 , 也是 一个决策 单位 , 其作用是 帮助初级行动 团体获得 收入进行 一些制度安 排 , 推动制度 变
较高效率水平制度代替较低 效率水平制 度的过程 , 大学 发展
与进步背后的核心机制是 制度的变迁 。
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 替代 , 者是新 制度 安排 的创 造 , 由 或 它
个人或一群人 , 在响 应 获利 机会 时 自发 倡 导 、 织和 实 行。 组
新中 国成 立 后 大学 制 度 的形 成 依 赖 于 “ 联 模 式 ” 苏 和 “ 延安模式 ” H 。在原有计 划经 济体制 下形成 的高 等教育体 J 制存 在诸 多弊端 , 主要表 现在 : 政府 对大学包 得过多 , 统得过 死, 大学创新乏力 , 打击 了教授工作 的积极性 ; 中央部门和地
迁 的僵滞阶段 ,9 8年后 开始进入 强制性制度 变迁模式 , 17 在这一模 式下 , 府起主 导作 用;0世 纪 9 政 2 O年代后 期逐渐 转入诱 致 性 变迁模式 , 这一模 式下 , 在 高校起 主导作用。把 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 , 对深化我 国高等教 育改革 , 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三十年 ; 高等教 育 ; 制度 变迁; 式 模
方政府分 别办学造成 “ 条块 分割 ” 严重 , 科性 、 单 行业 性学校
我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基金项 目: 教育部 “ 十二五 ” 规划重点课题项 目( 编号 : D I A 1 2 0 2 7 9 )
作者简介 : 邓欣欣( 1 9 7 6 一 ) , 女, 博士, 讲 师, 研究方 向: 高等教育 、 马 克 思 主 义制 度 理论 与人 的发 展 研 究 , E — m a i l : 7 1 4 2 2 8 6 O @q q . c o m.
行 政权 力 , 强化 学术权 力 ; 泛化 经 济利 益 , 强化 学术 体 制 ; 淡化 制度 制 约 , 强化 制度 供 给 三个 方 面 实现我 国大 学制 度 变迁 的制度创 新 关键词 : 大学 ; 制度; 制度 变迁 ; 路 径依 赖 : 创新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7 文献标 志 码 : A
迁 一旦 形成 路径依 赖 . 就会 随着报 酬递 增 和 自我强 化, 使 现有制 度越 来越稳 定 , 而既 定 的路 径 , 有 可能
格局 的调整 和权力 结构 的变 化 , 促 进新 大学 制度 的
使 当前 经济 和政 治制度 变迁 进入 良性循 环 的轨 道 , 迅 速优 化 :也有 可能顺 着原 来 的错误路 径 往下 滑 .
Vo 1 . 3 4 . No . 2
Ap r . 2 0 1 3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0 4 6 ( 2 0 1 3 ) 0 2 — 0 0 5 4 — 0 4
我 国大学制度变迁 的路径依赖 与制度创新
邓欣 欣
( 广东商学院, 广州 5 1 0 3 2 0 )
一
、
大 学 制 度 变 迁 内涵
两个 侧 面反 映了大 学制 度 的属性 . 丰富 了我们 对 大
学 的认识 ,体 现 了大学制 度 的复杂性 与 多 面性 。 大 学 的制 度 变迁 应 该 是 三种 因 素相 互博 弈 的结 果[ 2 1 。 当今 大学 制 度 的 良性 变迁 应 该 以大 学 制 度 的学术 性为主, 行 政 性 和 经济 性共 同作 用 , 重 视 大学 制 度 的可持 续 性发 展 , 强调 以人 为 本 , 提 高 大 学生 的综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心与路径-2019年精选文档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心与路径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处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现阶段学校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向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种指向是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目标与要求所决定的。
在实践层面上,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虽然有着积极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推进的广度还是推进的力度也都有限,制约甚至阻碍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种种因素还较严重地存在。
如何深入切实地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一、深入认识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深化学校改革和促进学校发展,同时对于深化整个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都具有极为鲜明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阐述:(一)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之处和重心所在就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推进学校治理和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特别重要,至为关键。
教育治理是一种综合概念,它包含各级各类教育的治理,包含教育的宏观、中观与微观治理等方面。
而无论是何种层级或何种类别的教育,其基本载体和主要渠道则是学校。
这样,教育治理便必然包含学校治理,并且也指向学校治理。
在某种意义上,所有宏观的教育治理都需要也应该为走向良好的学校治理开辟环境和拓开通道。
学校治理乃是教育治理的灵魂所属、核心所在。
离开了学校治理,教育治理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所依归。
因此,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能不包含并重点指向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变革传统的教育管理,从而走向教育治理,正是为了克服过分浓烈的行政化倾向,使各级各类学校能够真正具有办学自主权,成为真实的办学主体。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乃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学校作为共治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学校自主治理成为教育治理的主旋律。
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学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学校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1. 传统教育时期:在古代,学校的管理制度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基础,注重学科教学和教师的权威地位。
学校的管理由校长和老师全权负责,学生要严格服从师长的教诲。
这种教育体制普遍持续到20世纪。
2. 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学校管理制度开始向集体化转变。
管理体系更加注重集体领导,学校工作由学校党委和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
教育内容和标准也发生了重大改革,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公民精神。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再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学校管理开始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引入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开始注重管理效益和财务管理。
教育也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1. 强调多元评价:未来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将逐渐被多元化评价方式所替代,比如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制学习评价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促进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发展。
2. 技术应用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管理制度将会更大程度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能。
比如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
智能化的教室设备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创新能力:未来,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学校应通过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管理制度也应充分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建立创新奖励机制。
4. 强化师生互动:未来的学校管理制度将加强师生互动。
学校管理者应更密切地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近年来,学校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路径依赖”的现象。
所谓“路径依赖”,指的是某一制度、政策或模式的形成和运作已形成一定的惯性和稳定性,在改革过程中难以改变或难以被彻底摆脱的现象。
那么,学校改革中的“路径依赖”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一、“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1. 历史原因。
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时间沉淀,早期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一定的难以翻身的利益格局和传统模式,这些制度不仅深深影响了教育发展,更通过社会和学校文化地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中。
2. 利益因素。
学校改革实际需要无数人的支持,其中既有学者教育专家,更有资本和政治力量。
这其中存在着各方矛盾和竞争,对改革进行各种阻扰,以维护自身利益。
而在利益的驱动下,“路径依赖”的因素便更加粘滞。
3. 社会认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的认知和了解都比较传统和固定。
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设定,早期就已被社会所认同和固定下来,成为教育的黄金标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实验。
二、对“路径依赖”的应对策略1. 调整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群众性的工程。
在理念方面,我们需要转变为注重学生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人才培养特长,而非单纯考虑维护传统教育模式的排斥性变化。
2. 优化教育管理体系。
创设更完善的教育监管机制,明确监护、教学、社会参与机构的职责和权责,对学校的质量、特色以及改革成果进行监察、考核和评价,保证学校从内部治理到外部监管的有效运作。
3. 发掘并倡导成功案例。
通过对于成功案例的发掘和广泛宣传,引导更多的学校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实验,同时也加强了教育改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链接,迈进了教育真正成果的认可和推广阶段。
4. 统筹教育资源。
补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实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进在线教育、移动学习等新教育模式的发展,做到资源共享和知识互联,保证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试论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试论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作者:车炫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5期【摘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出突破路径依赖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高等教育制度【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03-02一、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交易与创新的过程。
我国学者林毅夫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的两种基本路径,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所谓制度的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时对前有制度的一种依赖性,它是一个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选择会影响现在可能的选择。
制度变迁一旦遵循着某一路径,就会出现自我强化的机制。
二、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束缚1.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移植苏联高等教育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别国的惯性的力量使得高等教育制度移植不断的自我强化,形成路径依赖。
2.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是应急性的制度选择。
这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而进行的制度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全面借鉴“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制度建设上放弃了新中国成立前已有的高等教育制度基础,转而全面移植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制度。
大跃进时期,为了急于摆脱苏联的影响,于是全面摒弃了之前移植的苏联模式,开始了本土化的制度探索,这些都是应急性的制度选择的结果。
3.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主导与控制。
首先,政府和大学是上下级的关系,大学被纳入国家行政序列,大学是国家行政组织的延伸和附属物。
第二,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上,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要领导部门,大学资源由行政权力配置,官本位意识严重,学术与行政纠缠不清。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路径依赖是指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过去历史经验和过程的影响,从而使得决策者倾向于继续走以往的道路,而不愿意尝试新的路径。
在学校改革中,路径依赖现象十分常见。
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
学校在过去可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声誉,这些成就使得教育行政者和学校管理者更加倾向于继续保持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而不愿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他们害怕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坚守过去的成功经验,这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也是因为改革需要消除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构存在着各种既得利益,包括教师的职位、教材的使用和评价机制等。
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对改革持有抵触态度,因为改革可能会动摇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进而对改革进行抵制。
这种既得利益的存在阻碍了学校改革的进程,使得路径依赖现象得以延续。
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还受到制度约束的影响。
教育改革往往需要依赖于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支持和决策,而政策制定和决策的过程又受到各种制度和规定的约束。
这些约束可能包括行政体制的限制、人事制度的约束和教育法律的规定等。
这些制度约束限制了学校改革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形成了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还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往往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中的。
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和期待,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学校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改革往往难以违背社会文化的期待和传统,因此也形成了路径依赖。
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过去的成功经验、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制度约束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
要想破解路径依赖,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深入的改革措施,同时注重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和平衡各方关系,以促进学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高等学校制度变迁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高等学校制度变迁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制度变迁中由于制度缺失,路径依赖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创新乏力等问题的存在,阻挠了制度效率的发挥,文章就这些问题探讨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委托代理现代高等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特征,以高等学校教育制度,法人制度和和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高等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促进学生,教职工,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我国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迁中的问题,原因分析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变迁的问题主要有制度缺失,高等学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委托代理关系中导致的制度变迁乏力,具体如下:(一)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失及原因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在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之后,并没有完全实现变革预期的目标,仍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
当然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革也不例外,一是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独立的有关高等学校的专项法律法规。
二是缺乏相应高效率的高等学校制度的实施运行机制。
本质原因是什么?从现代高等学校制度需求的角度来看,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供给往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从现代高等学校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制度供给不足。
一是现代高等学校制度供给的数量不足,二是现代高等学校制度供给主体由于制度供给或创新的意愿不足,三是现代高等学校制度供给主体由于制度供给或创新的能力不足。
(二)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其原因现代高等学校制度改革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定的法律和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旧体制下的改革经验等都会对体制变革产生影响,这就使得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迁中具有路径依赖。
因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从高等学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来看,我国现代高等学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一是渐进性变迁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
7 ・ 2
维普资讯
( ) 一 强制性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弊端
高等教育领域中形成 的对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 的路 径依赖是长期以来多种复杂原因的积淀促成 的。除了文
国家作为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 .可以在较大范 围内迅速使新兴的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形成制度变迁的
我 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的路径依赖 与超越
肖俊 茹 . 王虹 红
( 中师 范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华 湖北 武 汉 4 0 7 ) 3 0 9
摘 要 : 期 以 来 , 国高 等 教 育制 度 变迁 形 成 了政 府 主 导 的 自上 而 下 的 强制 性 变 迁 的 路 径 依 赖 。 种 方 式 在 高 长 我 这 教 转轨 初 期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着 高 等 教 育 各 项 宏 观 政 策 的确 立 , 随 强制 武 变 迁 不 利 于 高 教 事 业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文 本 首先 分 析 了强 制 性 高 等教 育制 度 变 迁 的弊 端 和 形 成 此 种 路 径依 赖 的 原 因 .进 而提 出 了突破 高教 制度 变 迁 路 径 依 赖 即 实现 高 教 制 度 变迁 方 式 由 强制 性 向诱 致 性 或 强 制性 与诱 致 性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转变 的对 策 。 关键词 : 高等 教 育 ; 制度 变 迁 ; 径依 赖 ; 越 路 超
招生与就业体制等五大体制来展开实施的。对二十多年 来我国高等教育 的制度变迁进行细致梳理, 不难发现 , 我
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各项制度 的重置与变革大都遵循 了政 府主导的强制式变迁的模式与路径。作 出这一判定主要
被“ 锁定” 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舯 我们希 【 t 望通过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方式 的路径依赖分析 .去寻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日益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路径依赖和范式转换成为了其发展的关键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旨在为高校法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个因素或事件对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历史惯性,使得事物向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
在高校法治教育中,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单一过去,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以法律专业为主,其他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法治教育相关课程,导致了学生法治意识薄弱,法治素养不足。
2. 教育手段单一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法律知识的灌输来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的法治教育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脱节。
二、范式转换范式转换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新事物的出现或者思想的更新,原有的模式或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出现了新的范式。
在高校法治教育中,范式转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课程设置随着社会对法治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不仅有法律专业的法治教育课程,还有其他专业的法治相关课程,如政治、管理、人文等,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法治教育,增强法治素养。
2. 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法治教育的范式转换也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模拟法庭、实践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 与社会需求接轨新的范式要求高校法治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接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社会热点、法律变革等,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紧密联系社会,有助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
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恢复与调整、改革思路的酝酿与起步、改革实践的积极探索、改革目标的突破实现和改革成果的巩固完善五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和“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的目标。
30 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政府间关系的解决上,今后的重点应着力解决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在今后一段时间,鉴于政府与高校的公益属性,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关系上,契约模式是尊重双方运行规则、有效实现各自使命要求的一种可取模式。
通过加强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加强高等学校的“建章立制”工作、积极发展政府与高校间的契约关系等路径选择,推动高等学校实现依法自主办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高等学校;契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世纪之交的“突破性进展”,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30 年来我们之所以在管理体制上不断探索与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全方位变化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效地激发和释放体制的活力。
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着“放权”和“激励”进行,具体包括政府间权力关系的调整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模式1、主要目标。
长远目标是建立起“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和“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具体的推动目标有[1]:(1)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2)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统筹权和决策权。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学校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期以来,在学校改革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路径依赖”现象的情况。
路径依赖指的是过去的决策和做法对当前和未来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即难以改变既定的制度、政策和规则。
学校改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对传统经验的过分依赖。
在教育领域,学校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评价体系等。
很多时候,决策者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惯例,缺乏对新兴理念和方法的认知和尝试,导致改革进程缓慢、效果有限。
制度和政策的僵化。
在学校改革中,一些既定的制度和政策往往较为僵化,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很多学校在教育管理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忽视了师生合作、学生主体性的需求。
这种制度和政策的僵化,阻碍了学校改革的深入推进。
利益固化和抵触情绪的产生。
在学校改革中,涉及到多方利益的调整和平衡。
一方面,一些既得利益者可能会因为改革而失去一部分权益,对改革持有抵触情绪;一些新兴利益者可能会因为改革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权益,对改革持有期待。
这种利益固化和抵触情绪的产生,阻碍了学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在学校改革中,资源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一些优质资源往往会被集中在少数学校或地区,而其他学校则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
这种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学校改革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使得有条件的学校改革更加困难;增加了学校间的竞争和压力,也对学校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学校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做法的学习和借鉴,不断完善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
建立灵活与适应性的制度和政策。
学校改革应该建立灵活与适应性的制度和政策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改革的要求。
应注重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引发的不确定性和抵触情绪。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路径依赖是指过去的决策和行动对未来的选择和行为造成了影响。
这种现象在学校改革中尤为明显,因为学校改革多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惯性思维。
本文将分析学校改革中路径依赖的现象,并提出对策。
一、途径依赖对学校改革的影响1.制度惯性传统的学校运作方式在学生、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中根深蒂固,这意味着改革需要打破一系列心理和实践上的惯性因素。
但是这些因素将导致改革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在制度惯性的作用下更倾向于支持旧制度,而对于新制度缺乏信心。
2.信息不对称校方与学生、家长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校方更加了解学校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方式,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来源。
但许多学生和家长由于缺乏相同的信息,无法真正理解和认可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时,需要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
3.损失厌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寻求利益。
因此,以前的经验和收益将成为制约新改革的障碍。
学校正在使用的管理方式虽然不完美,但它们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做出了许多成果。
因此,在学校改革的决策中,需要明确新制度的优势,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二、对策1.建立全方位机制在学校改革中,制度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它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相关。
因此,建立一个具有适当的柔性和透明度的机制来收集和整合所有利益相关方(学生、家长、老师、管理层)的需求和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和平衡各方的意见,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紧张。
2.加强信息管理学校改革需要考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因此,可以建立更多透明度的机制,如网页、微信公众号等,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运行机制和改革的进展。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老师等进行民主参与,让他们对学校运作方式提出建议和意见。
3.合理安排时间表学校改革需要时间和资源。
对于一些大规模的改革,需要制定长期和中期的规划。
在推进学校改革时,需要考虑到必要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并合理安排时间表。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改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校改革是必要的,但在改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路径依赖”的现象,即过去的惯性和传统模式对改革的阻碍和影响。
本文将对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改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改革不仅仅是对旧有教育体制的冲击和颠覆,更是为了打破旧有的束缚和桎梏,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学校改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1. 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进行学校改革时,往往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育者很难跳出自己的认知范畴,尤其是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体系,想要改变它们就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
而这种束缚会导致学校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出现“改变只是表面的”等问题。
2. 利益关系的影响在学校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学校内外的利益攸关者往往会对改革持保守态度,因为他们过去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改革将打破这种利益格局。
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有着深厚的依赖和习惯,如果改革的方向对其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很难被接受。
3. 制度和政策的僵化制度和政策的僵化也是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之一。
学校改革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措施,以规范和引导改革的方向。
一些过去的政策和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使得新的改革措施难以被贯彻和执行。
这也制约了学校改革的步伐和效果。
三、应对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的策略1. 形成改革共识为了打破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首先要形成改革共识,即明确学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只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协商,形成广泛的共识,才能凝聚改革的力量,推动改革的深入。
2. 引入外部资源学校改革需要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引进外部力量,以打破传统的局限性。
大学治理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影响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郭丽君 周建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概念逐渐从政治学领域扩散到其他社会科学,大学治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
目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为研究者关切的热点问题。
大学治理分为大学外部治理与大学内部治理两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两种认识:前者是社会(主要是政府)对大学的认识,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大学自身对于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认识。
除了与认识有关之外,外部治理还代表着国家对于大学的管理制度,决定了府学关系,内部治理代表着大学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型塑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1]。
众多学者对大学治理的理论探索,基本理清了政府与学校等主体的外部关系、学校内部以党委为主各方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这两个大学内外部治理的核心问题,并逐渐从宏观研究与主体性研究转向了实证性研究与规则性研究[2-5]。
在对我国大学治理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领域,已有研究既有基于政策文本对政策变迁过程进行解读[6-7],也有对公立大学治理政策变迁制度逻辑的关注[8],还提出了四种制度变迁的混合模式[9]。
但上述研究多注重于制度变迁的描述性分析,从制度发展的现状静态呈现,而对于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与动力缺乏深入思考,缺乏对于制度变迁动力的系统阐释[10]。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大学治理制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如何准确理解大学治理变 摘要: 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治理制度经历了国家控制的管理制度探索期、初步自主的管理制度建设期、法人治理的治理制度探索期、多元治理的治理制度建设期等四个发展阶段。
在大学治理制度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与治理手段、经济体制与资源分配、文化观念与社会认知等因素构成了影响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法治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法治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承担起培养人才、传播法治理念的使命,推动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
路径依赖是指一种选择的发展取决于历史上的先前选择,而不仅是其自身的特征和内在的美。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着一些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知识的教学倾向,即以法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法治教育更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法律实践和法律思维的培养。
第二,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中,教师在教室里充当了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确保法律知识的传授,但对于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障碍作用。
单一的评价体系。
在过去的高校法治教育中,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重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实现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范式转换,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以下几个方面。
要突破以法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辩论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改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以加入实践性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在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也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首先,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重点一直放在法律知识的传授上,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对法律只停留在理论上的认识,无法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其次,高校法治教育在过去过于注重“治”而忽略了“法”,即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普及上,忽略了法治精神的培养。
同时,高校法治教育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这种路径依赖问题已经制约了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范式转换,从传授法律知识向培养法治意识、法治精神以及法律运用能力转变。
一方面,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信仰,使他们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
另一方面,要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课程、实习甚至社会服务等方式深入实践,增强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法学科研活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推广创新成果,提高高校法治教育质量。
范式转换的关键在于创新。
高校应该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学生。
例如,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将法学专业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交叉学科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学习的效率。
在范式转换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法律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改革。
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励教师投入到高质量的法治教育中。
此外,还要加强高校与法律领域的协作,让高校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_历程_经验与发展趋势
校 内 部 管
——
— 历 程
、经 验
戚 业 国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校的社会服务是 高校与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互动与合作,一方面,高 校社会服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高等教育本身的发
理 体
与 发 展
王 徐 波
制 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 ,高校社会服务的进
趋
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经济、 社会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
htm.
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4]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5 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快速发展
[EB/OL].(2006-08-11)[2008-08-20].http://www.cutech. /cn/dxkj/2006/08/1179971247020867.htm.
*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中国高等 教育改革开放 30 年》部分研究成果(高学会[2007]5 号)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1984)[M]. 北京: 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 出 版 社 ,1988.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3)[M]. 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188. [3]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4 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
计分析报告[EB/OL].(2005-08-17)[2008-08-20]. http:// /cn/kjcy/xbcytj/2005/08/1179971252173016.
要使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高等学校使 命和任务的变化,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 建立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要求, 更好地实现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 校运行的内在基础,主要包括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内 部人事制度,特别是教师管理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和 分配制度、后勤服务制度等。 笔者就这一改革历程进 行全面的回顾,在总结主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法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法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公民道德的基础,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路径依赖和范式转换不够完善。
一方面,高校法治教育存在路径依赖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法治教育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法律课程体系,太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学生难以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同时,法治教育主要采取单向传授式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体验和感悟。
另一方面,高校法治教育还需要进行范式转换。
传统的法治教育要么过于强调法律知识的理论学习,要么强调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实践操作,存在“两点论”不够协调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高校法治教育总体战略与具体落实之间高度协调一致,注重融合创新,构建全过程、个性化的法治教育体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法治教育需要进行路径依赖和范式转换。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法律知识和社会实践技能的锤炼。
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校应该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传授专业实践技能。
三是实现知行合一。
法治教育必须践行“知行合一”,把法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
四是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高校法治教育要在“知识、方法、态度”三个维度上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互动合作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学习路径。
总之,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和范式转换是当前法治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在理论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打破路径依赖,转变教学范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教育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nternal pressure within the gas.不断提高密封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会使气体的内压力不断增大。
(形容词转译成副词)机电类专业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文体,与非专业英语文体相比,具有词义多、被动句多、词性转换多、非谓语动词多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由专业文献的内容所决定的。
因此,专业英语的翻译应注重一些技巧,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词的搭配和词类转换等。
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很多,要掌握它们,还需要反复实践,不断地摸索经验,在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意思和逻辑关系,综合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达到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1]武力,赵栓科.专业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魏羽.汉英专业翻译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3]潘尔艳.论专业英语翻译的若干特点[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127-128.[4]张琦,杨诚先.现代机电专业英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9,41-43.[5]徐存善.机电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12.!!!!!!!!!!!!!!!!!!!!!!!!!!!!!!!!!!!!!!!!!!!!!!!!!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1期Jun2012[摘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制度架构,使高校治理制度变迁形成路径依赖的效应,其路径依赖性表现为制度变迁的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
未来高校治理改革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必须基于一个历史的初始条件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既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也要放眼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不断引入新的增量因素,努力克服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使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化,逐步满足各高校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分工合作、和谐共治的新型治理结构。
[关键词]高校治理;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007-03三十年来高校治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唐洁(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一、高校治理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大学治理由公司治理的概念衍生而来。
在公司治理理论中,“股东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最具代表性。
大学较之公司拥有更多、更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大学治理的核心工作是处理好政府与大学、社会与大学、学术共同体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政府集大学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于一身,社会力量难以介入。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政治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大学治理也历经变迁。
(一)改革开放与现代大学治理的发轫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简称《决定》)颁布,《决定》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拉开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序幕。
《决定》认为:“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强调“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决定》对于高校治理结构变迁的意义体现在调整两种关系上:1.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中央政府把全部基础教育权责与高等教育部分权力下放,由地方政府承担,以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决定》指出:“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
如浙江省根据《决定》的精神,调整和改革高校领导管理制度:面向全国的高校,继续由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教委主管;省直接举办的高校,由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委员会直接管理;面向市(地)的高等师范学校,实行省、市(地)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管理;省级有关部门办的高校,由有关部门管理;由市(地)办的高等专科学校,由市(地)领导管理。
实行这种领导管理体制后,调动了中心城市、省级部门和各地区的办学积极性,但也存在管理上7··多头领导、“条块分割”的弊端。
2.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重新审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决定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从大学日常管理转移到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法规的服务上来。
因此,《决定》明确提出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目的在于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使我国一元化大学办学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模式发展,为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决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一批地方新办大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使民办高校悄然兴起。
如汕头大学(1981)、深圳大学(1983)、温州大学(1984)、青岛大学(1985)、五邑大学(1985)、宁波大学(1986)等新办院校,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些大学也将为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作出突出贡献,被学者誉为“中国新大学运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与大学治理改革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大学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发生重大变化。
“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中央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这为大学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大学治理改革向纵深推进。
表现在:1.进一步整合中央与地方教育资源,体制改革方面出现共建、合并等形式。
1993年广东与教育部首倡部委属在粤高校共建体制,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实行共建,在全国产生示范性效应。
随后,广东又与有关部委对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行共建。
浙江省在1998年原部委属院校———杭州商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实行部省共建并以浙江省为主的管理体制;1998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成新浙江大学并实行省部共建;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等先后实行部省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对省内高校则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体制,如与舟山市共建共管浙江海洋学院、与宁波市共建共管宁波大学。
改革后,浙江省高校主要由省政府和市政府管理,原来“条块分割”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形成了“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
2.董事会制度的引入和发展这一时期大学治理的中心任务是围绕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展开的,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引人注目的进展是高校董事会的设立和运作。
自1985年韶关大学建立第一个普通高校董事会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约有100所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了董事会或类似机构。
民办高校中普遍实行了董事会制度,在领导体制上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会承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筹集资金等职能,院长具体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在公办高校中,董事会的职能及作用一直是这一时期讨论的热点。
1993年开始,全国高校董事会连续在泰安、珠海、武汉、柳州举行四次研讨会大多讨论这一论题。
学者认为,在权能上高校董事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学校的重大问题有决策权,另一类则主要起咨询、审议和指导作用。
其中,汕头大学校董会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其设计及运作使各“利益相关者”进入学校治理结构,牵涉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
汕头大学校董会由担负与学校工作有关人员和学术界人士组成。
在第一届校董会24名董事中,香港有关人士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占1/3,广东省、汕头市领导占1/3,汕头大学领导及教师代表占1/3。
(三)《高等教育法》与大学治理改革深化1998年《高等教育法》出台,从法律上界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大学办学自主权问题,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委、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为深化大学治理结构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首先,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公办高校普遍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行使六项职权:(1)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3)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4)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6)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其次,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术评议机构在高校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各高校普遍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及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职称评审权也逐步由政府部门全部或部分地下放到部委属高校、省属高校。
最后,随着大量民办高校的出现,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成为中国大学治理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截至2011年5月23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01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86所。
民办高校一般设立校董会。
校董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代表和热心教育事业、品行端正的社会人士组成。
校董会的职权包括:提出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决定教育机构发展、经费筹措、经费预算决算等重大事项。
二、高校治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基本特征(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从技术史领域借用来分析不同国家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简单说来就是“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他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它说明一个国家或一种制度在形成某种发展轨迹以后,无论好坏,都有一种沿着既定路径继续走下去的惯性。
原因是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等四种自我强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