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

合集下载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研究制度变迁的两个重要概念。

路径依赖理论是指一个制度的演化路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历史发展的路径决定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制。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一个制度从产生、发展到最终消亡的历史轨迹。

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

不同的制度变迁路径,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

路径依赖则是指一个制度在其演化过程中,会受到之前所建立的制度结构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路径依赖的理论认为,历史的路径对于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在既有的制度路径上进行调整和改进,而不是完全放弃旧的路径重新建立。

路径依赖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原因。

路径依赖是由于制度的一致性和惯性效应。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性和自我保护的功能,人们往往会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制度结构,而不易改变。

路径依赖的形成还受制于制度的外部环境和资源约束。

人们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也会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可行性等问题。

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路径依赖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

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上,可以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和利益。

路径依赖也可能导致制度的僵化和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这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改革来打破路径依赖,引导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相互关联的。

制度的变迁路径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而路径依赖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和表现。

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路径依赖的机制和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一、理论概述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在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他的新经济史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使其在经济学界声誉雀起,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因此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的: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团体的产权理论;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映的意识形态理论。

诺思所讲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都是指这一意义上的制度。

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正式制约(例如法律)、非正式制约(例如习俗、宗教等)以及它们的实施,这三者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

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

制度变迁的原则是:制度可以视为一种公共产品,它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这就是制度的供给。

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人们会不断提出对新的制度的需求,以实现预期增加的收益。

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反。

推动制度变迁的力量主要有两种,即“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两者都是决策主体。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根据充当第一行动集团的经济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的变化,通常包括漫长的发展、接受新的思想和经验,以及适应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

其中路径依赖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路径依赖理论即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定事件和选择,会在后续的发展中产生效应,这些效应会形成路径依赖,即人们往往在原有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决策,而并非从零开始。

路径依赖是指某一制度的特定选择和做法在历史中的重复出现,因此这些制度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被继续沿用。

路径依赖理论将制度看作是在特定时间点做出的特定选择和决策的累积。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和方式,路径依赖是这一路径上的限制和影响因素,它可以阻碍某些制度的变迁。

路径依赖理论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用于解释和分析诸如政策变化、法律制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问题。

路径依赖理论最初在经济学领域中被提出,其中著名的代表性作品是保罗·戴维德森的《路径依赖、创新与进化》。

在政治学领域,路径依赖理论的一位著名的作者是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大卫·诺斯斯。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有三个阶段:path dependence(路径依赖)、path creation(路径创新)和path shifting(路径转换)。

path dependence是指历史中特定事件和做法对当前和将来的制度有影响,这种影响导致了制度的路径依赖;path creation 是指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创新和变化,这种创新和变化导致了新的制度路径;path shifting是指在新的制度路径上,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产生了新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主要阻碍,政策的推动必须从利用路径依赖来创造新的路径开始。

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新的标准和规则来打破路径依赖,以满足时代需要。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制度的概念及作用在诺斯的理论框架中,制度是指一系列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形式,旨在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协调问题。

制度可以分为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形式制度包括法律、宪法、条例等明确规定的规则,而非形式制度则指习俗、行为习惯、信用等无形的规范。

制度在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度为经济主体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使其能够有序地开展经济活动。

其次,制度对于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最后,制度还对经济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诺斯的制度变迁观点1. 制度演化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产物,通过演化和适应的过程不断发展变化。

他提出了制度演化论,认为制度变迁是由于不断调整和演化的结果。

制度的变迁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内在经济与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和调整。

2. 制度的路径依赖诺斯进一步提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的演化进程是具有惯性的。

过去的制度安排和历史上形成的习俗和规定会对现有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

路径依赖的存在导致了现有制度的惯性,并使得社会难以从一种制度转变为另一种制度。

3. 制度的转型尽管路径依赖的存在会使得制度难以转变,但诺斯认为转型是可能的。

当制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制度会面临适应性危机,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在转型过程中,关键的改革策略是改变激励机制和重新分配权力,以促使新的制度产生。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意义1. 解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变迁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顺利,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和变迁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作用。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诺斯一直致力于发展一种分析长期制度变迁的框架,而《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是诺斯对制度研究的系统总结。

诺斯的结论和研究,不仅涉及到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对当今中国更有实践意义。

标签:诺斯制度变迁中国诺斯把制度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供求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制度的变迁。

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了制度变迁理论。

把诺斯的制度变迁引入中国近二十年,中国学者从介绍、传播新制度经济学,转向分析和研究,并应用其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变迁的定义。

诺斯给制度下了定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

制度变迁包括制度创新。

2.制度变迁的原因和条件。

诺斯从相对价格变动中去寻找制度变迁的原因。

诺斯认为农奴制度的兴起是由于土地丰裕而劳动力短缺,因而建立一种农奴——领主契约是有效率的,随着人口增长,要素价格发生变化,于是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诺斯根据成本受益分析方法,只有当制度变迁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其产生的预期成本时,制度变迁才能实现,反之,制度变迁将受到阻碍。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潜在利润就是指外部利润,是指在现有制度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

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风险的分担。

由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的要求,以及实现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成本,经济组织有必要进行创新。

诺斯断言大多数都是风险的厌恶者,如果有能克服风险倾向的制度创新,制度就会发生变迁。

3.制度变迁的路径。

由于市场不完全,制度变迁不可能总是按过去的选择一直进行下去而不发生改变,可能一个偶然事件就会改变制度变迁的方向。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在演化和变迁中所遵循的一条特定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指制度在演化过程中对既有方案和选择的依赖性。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制度变迁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方式。

这些路径可能是由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和决策所引导的,也可能是由于外部压力和环境变化所导致的。

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不同的制度变迁路径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和影响。

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在演化过程中对既有方案和选择的依赖性。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过去的决策和选择会对未来的决策和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旦形成了一条规范化的制度路径,很难进行改变,因为这条路径已经被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所固化和依赖。

路径依赖可以解释为何某些制度难以改变或转变,因为一旦形成了某种制度,相关利益相关者和结构会对其进行捍卫和保护。

路径依赖也可以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

路径依赖可能导致制度错位,即制度与实际需求和社会变迁不匹配。

某些官僚机构可能因为规范化的路径依赖而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路径依赖可能限制了创新和改革的可能性。

制度在演化过程中累积的规范化路径依赖会使相关利益相关者和结构对于改革和创新持保守态度,从而阻碍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要解决路径依赖所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性破坏、培育适应性和弹性的机制来打破固定路径。

当制度的规范化路径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效益时,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打破现有的路径依赖。

还可以通过增强制度学习和适应性能力,引入灵活和可变的制度机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制度演化和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概念。

深入理解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制度变迁的规律,并寻求打破路径依赖的方式和路径。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变化。

而路径依赖则是一种制度变迁的模式,它强调了过去的选择和决定对当前和未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两个方面来探讨制度变迁的规律和机制。

一、制度变迁路径1. 演进路径制度变迁的演进路径是指制度在历史演进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变化。

这种变迁可能是由于社会变革、政治推动、外部冲击等原因而发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演进路径,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

2. 跃迁路径制度变迁的跃迁路径是指制度在某一时刻经历了质的飞跃,从而完成了制度的根本变革。

法国大革命是一个典型的制度跃迁路径,它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 惯性路径制度变迁的惯性路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制度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整体上呈现出惯性的状态。

传统农业社会的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一直保持着不变,直到现代化改革的到来。

以上三种路径展示了制度变迁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但它们都反映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规律和路径选择。

而这些路径的形成和走向往往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

二、路径依赖1. 定义路径依赖是指过去的制度选择和决定对当前和未来的制度发展具有影响。

它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作用,认为过去的变迁路径会对未来的变迁方向和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2. 机制路径依赖的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惯性:人们在面对新的选择和决策时,往往受到过去的经验和认知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过去的路径和模式。

(2)利益惯性:既得利益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来维护现有的制度和规则,使得制度的变迁受到利益的束缚。

(3)制度路径锁定: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制度路径,往往会促使这种路径进一步得到锁定和稳定,使得制度的改革和变革变得更加困难。

3. 影响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和速度。

路径依赖法则

路径依赖法则

路径依赖法则路径依赖法则路径依赖⼜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旦进⼊某⼀路径(⽆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依赖。

法则提出第⼀制度第⼆制度第三制度诺斯(North, D)创⽴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的是从制度的⾓度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国家并没有⾛同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有的国家长期陷⼊不发达,总是⾛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的怪圈等问题。

诺斯考察了西⽅近代经济史以后,认为⼀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现象。

路径依赖问题⾸先由保罗·⼤卫在1985年提出,尔后W·马兰·阿瑟在此基础上进⼀步发展,形成了技术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的系统思想,后来,道格拉斯·诺斯将前⼈有关这⽅⾯的思想拓展到社会制度变迁领域,从⽽建⽴起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问题是保罗·⼤卫在解释惯常的字版⽂字组织是怎样变得标准化和固定化时提出的。

他认为:⼀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种技术战胜另⼀种技术(即技术演进),⽽且⼀旦选择某⼀技术路线,即使这⼀路线可能不⽐放弃的另⼀种技术路线更为有效,它也会持续到最终。

阿瑟创造性地发展了保罗,⼤卫的这个思想,并系统地阐发了技术演进过程中⾃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性质的观点。

他指出,新技术的采⽤往往具有报酬递增和⾃我强化的机制。

由于某种原因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利⽤规模巨⼤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通流⾏导致的学习效应提⾼、许多⾏为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就越促使⼈们产⽣相信它会进⼀步流⾏的预期等,实现⾃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在竞争中战胜⾃⼰的对⼿。

相反,⼀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晚⼈⼀步,没能获得⾜够的追随者⽽陷⼊困境,甚⾄“锁定”在某种恶性循环的被动状态之下,难以⾃拔。

总之,细⼩的事件如偶然的情况常常会把技术引⼊特定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第2期总第101期2010年3月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J O URNAL O F ZHEJ I ANG GO NGSHANG UN I VERS I T Y No .2Vol .101Mar .2010收稿日期:2010-01-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1052)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05JA790031)资助,并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姜晨、傅沂、燕波、唐牡丹、廖雪洁、宫晓羽等同学的帮助,顺致谢意作者简介:刘汉民,男,山东青岛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理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比较制度分析等研究。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刘汉民(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摘 要: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引介到中国以后,“路径依赖”成为日益流行的概念。

但国内对“路径依赖”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对路径依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简要地回顾了路径依赖理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加以评析,以期对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径依赖;技术变迁;制度变迁;进化博弈;所有制;公司治理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05(2010)02005815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概念来自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生物学。

1957年,W addingt on 在研究物种进化分叉和物种等级次序时发现,物种进化一方面决定于基因的随机演变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还决定于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级序列控制[1]。

所以,当物种进化时,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序列控制机制,使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这就是路径依赖的本意。

其后,古尔德(1999)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间断均衡现象(Punctuated Equilibriu m )和熊猫拇指进化问题时,进一步提出了生物演进路径的机制和路径可能非最优的性质,并明确了“路径依赖”的概念[2]。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及影响关键词:路径依赖经济制度自我强化惯性转变封锁摘要: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他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

诺斯考察了西方近代经济史以后,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

他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制度的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制度具有的路径依赖的特征决定了历史决定着现实制度改革路径的选择。

在经济制度的变迁中,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

在经济学上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其原有经济基础、制度环境、社会结构和技术特点的密切相关性。

当时诺斯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从制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国家并没有走同样的发展道路,有的国家长期陷入不发达,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的怪圈等问题。

他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现象,“路径依赖”类似于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

简单的说,路径依赖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下去。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一种轨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

尽管存在其他的道路选择,但已建立的制度会阻碍这种改变。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观念、价值观和规范等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定规则和规范,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关于社会制度演变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解释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社会制度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路径。

社会制度的变迁路径包括了制度的变迁途径、过程、目标和结果。

制度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体系中原有规则、规范、结构等要素发生变化、调整或更新的过程。

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型变迁,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社会变迁造成的制度变迁。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制度变迁的路径可能有所不同。

路径依赖是指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先前的选择和偶然事件对后续决策和发展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社会制度的演变具有惯性和惯性效应,既存的制度结构和规则会对后续的制度选择和变革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路径依赖指的是社会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会对后续的社会制度变迁产生影响,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速度。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社会制度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社会制度演变的方向和速度。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制度的演变规律和变迁机理。

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对于社会制度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变迁路径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社会制度的演变轨迹。

在变迁路径的选择上,政策引导型变迁和社会逐步演变型变迁是两种主要类型。

政策引导型变迁是指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强制性手段来推动制度变迁的过程。

而社会逐步演变型变迁则是指社会成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新的规范和制度,通过社会行为的演变来推动制度变迁。

两种类型的变迁路径都会对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式和效果可能有所不同。

路径依赖对于社会制度的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
理论经济学研究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 研究的三大范式
郭忠华
制度 是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 长 期 形 成 或 建 立 起 来 的 ,用以减少风险和增加信任的行为规则 。随着时 间的推移 ,制度会因发生磨损而出现短缺 ,因此将打 破旧的制度安排而形成新的制度供给 。这种制度创 立 、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即是制度 变迁的表现 ①。制度变迁总是遵循一定路径 ,沿着 特定的轨迹演化的 。但是 ,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受 到不同变量的作用 ,其路径选择也体现出多样性特 征 。本文梳理了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变迁的三种 路径理论 :路径依赖 、路径替代和路径偶然 ,以期对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方式进行总体性概括 。
① [ 美 ]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 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50 页 。
② North and Douglass Cecil , Institution ,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2 nomic Performanc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 p1921
二 、路径替代
“诺思悖论”和东亚国家的制度转型从理论和实 践上说明了国家对于制度变迁存在的重大意义 ,而 且 ,同样自明的是人类历史上不乏“突变性制度变 迁”(abrupt institutional change) 的例子 。有鉴于此 ,部 分新制度主义者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 (path alternation) ”理论 。路径替代指的是通过政府等权威 力量改变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质而建立全新制度 安排的制度变迁方式 。国内学者黄少安指出 ,路径 替代不仅是存在的 ,而且是必要的 。他认为 ,20 世 纪中后期 ,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 已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自然地形成 ,而必须由政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引言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关注的是经济体中的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制度的发展、演变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流派,本文将对制度经济学的三大流派进行比较与评析。

1.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是制度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诺思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通过对经济制度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制度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该流派的核心观点是,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他们认为,制度可以影响经济行为的规范化程度、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可以改善经济体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制度的定义和分类、制度与交易成本的关系、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制度与合作关系的建立等。

他们通过对不同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例如交易成本理论、合同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分析经济中的各种制度问题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2. 公共选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是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为詹姆斯·布坎南和戴维·祖克曼。

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为和政治经济学领域。

公共选择学派的核心观点是,政府行为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常常受到政治利益集团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追求公共利益。

他们认为,政府的行为常常存在着权力滥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困扰等问题。

公共选择学派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政治制度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政府行为的经济效应、选民理性与公共政策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和模型,例如公共物品理论、政治交易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分析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文化经济学派文化经济学派是制度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诺思和劳伦斯·伍德。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是指社会中的重要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断推动着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度变迁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路径依赖理论则是对于制度变迁的解释理论。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现今社会的制度变迁,受到了先前历史阶段制度结构的约束和因素的影响,历史发展被认为是“锁定”了特定的发展路径。

也就是说,过去的选择和决策将会对未来的选择和决策产生长期的影响。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最初是方向受到了早期选择的影响,然后由这种影响到了后来。

它也将选择和路径两个重要因素结合在一起,即选择和路径的双向作用。

在路径依赖理论中,路径一般指的是历史上制度变迁的过程,这种过程不断的演进变化,给制度的当前功能和形式塑造奠定了基础。

因此路径的特点在于其一齐以上的约束和惯性。

路径依赖理论的出现,旨在探索制度变迁的机制。

按照路径依赖理论的观点,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产生、发展、衰落,而是一个有内在逻辑的系统。

这个系统的时间结构、内在机制直接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速度。

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经济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下文和历史的制约,从而导致造成历史轨迹的锁定。

例如,常常会发现某些行业在演变过程中呈现惯性,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存在,后难以被替代。

这种情况称之为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现象反映了历史过程的“惯性”,制度模式的进行对后续模式的“锁定”与影响,专家经验的加入为推动社会变迁开创“新路”带来很大挑战。

因此,要改变制度既需继承昨天的文化和制度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考虑新的制度安排,这一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总之,路径依赖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制度变迁发生的机制和原因。

历史上的选择和决策不可逆,也会对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

选择与路径相互作用,对社会制度的变迁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政策建设都非常重要。

政治发展路径

政治发展路径

如何认识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1.路径依赖的理论起源路径依赖是西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制度变迁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种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诺斯将技术演变过程中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理论应用到了制度变迁,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在这个理论中,诺斯认为有两种力量会规范制度变迁的路线,一种是报酬递增,即制度设计和发展所带来的高昂的成本、学习效应、合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高昂的建立成本是指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设置成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进,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

学习效应是指适应一项制度而产生的组织会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

合作效应是指因为制度的产生而导致组织与组织之间产生的合作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系列正式规则或非正式规则。

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对某制度的预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特性,认识到这项制度未来还会继续流行,个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将减少这项制度持续下去的不确定性。

报酬递增过程也可以称为自我强化或正反馈过程”,当行为主体通过上述四种方式得到收益递增的时候,很难从初始的条件中跳出来重新寻找新的路径,从而导致路径的锁定。

一种是有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制度变迁还受不完全市场的制约。

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信息的分割,高昂的交易费用又使行为者不愿实现制度创新和发展。

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因素。

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左右制度选择的根本原因,行动者是选择既定制度还是放弃原有制度,视哪一种选择蕴涵的预期收益率更高而定。

尤其是受制度初始安排中的报酬递增特征的诱使,将衍生出一些维系现存制度约束的组织或利益集团,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将按他们的利益来决定政治进程,选择现有的制度会获利更高的预期使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维护,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从而使得一些非效率的制度可能长期存在,甚至导致制度路径锁定。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摘要】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制度变【关键词】制度变迁路径、路径依赖、理论概述、关系、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的定义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某种制度的演变或变迁所经历的路径和过程,以及这种路径对未来制度变迁的影响和制约。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历史上形成的制度、规范和习惯会对当前和未来的制度变革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限制其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路径依赖的概念源自于经济学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入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制度演变或变迁的具体过程和轨迹,包括制度相关主体的行为、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制度演变的动因等方面。

制度变迁路径的形成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文化、政治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了解和研究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的关系对于理解制度变迁的规律和机制,指导制度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路径依赖的作用机制和条件,可以更好地把握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可能性,避免陷入死胡同或重复历史错误。

深入研究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现象,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框架,对于理解社会制度演变和政策改革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各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制度来适应新的挑战。

制度变迁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其中路径依赖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路径依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受历史发展轨迹和现存制度安排的影响,因此会存在一定的惯性和惯性效应。

路径依赖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制度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对于揭示制度演变的规律和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愈加凸显。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描述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两个概念。

制度是指一套规范、习惯、价值观和利益分配规则,它对社会行为产生指导和制约作用。

制度的变迁是制度发生变化或演化的过程,而路径依赖则是指制度发展的路径与历史上的选择相关,未来的选择受到过去选择的制约。

制度变迁路径是指制度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路径和过程。

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是线性的,即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即在变迁过程中存在多条可能的路径和决策。

路径依赖是指制度的发展受到其历史选择的限制和制约。

路径依赖的核心思想是,现有制度的发展和选择是基于过去制度选择的积累和历史路径的结果,未来的选择受到过去选择的影响。

路径依赖意味着一旦制度形成并开始运行,就具有一种惯性,很难通过简单的调整和变化来改变。

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制度变迁路径是形成和演变制度的具体过程,而路径依赖则是该过程中历史选择对未来选择的影响。

制度变迁路径可以进一步强化或巩固路径依赖,也可以通过改变路径来打破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对于分析制度演变有重要的意义。

制度变迁路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制度演变过程中不同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制度改革和创新变得更加困难,需要考虑历史选择的影响和制约,避免陷入困境和误区。

制度变迁路径和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演变过程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揭示了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提醒我们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中需要充分考虑历史选择的制约,以及制度变迁路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North's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是由诺斯(Douglass C. North)提出的一种解释制度变迁的理论。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种组织社会结构、资源分配和权力运行的规则和约束机制,而制度变迁则是制度内部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制度调整和演进的过程。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主要通过三个关键要素来解释制度变迁:制度路径依赖、制度外部性和制度性的权力。

首先,制度路径依赖指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既定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具有惯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既定制度是经历了一系列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后形成的,具有持久且不易改变的特性。

尽管既定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内部和外部的稳定因素,使得制度变迁相对较为困难。

因此,制度变迁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协商,通过改革和重建来推动。

其次,制度外部性是指制度与其他制度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象。

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制度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互动的。

制度外部性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政策和市场力量等来改变。

例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进步都可以对制度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制度变迁。

最后,制度性的权力是指在制度变迁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

制度性的权力通常来自于各种影响制度变迁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利益集团、社会组织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用他们的权力来推动或阻碍制度的变迁。

除了利益相关者之外,制度性的权力还涉及到对规则和惯例的认同和遵守。

当人们对一种制度有了足够的认同和遵守时,制度变迁才能够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通过路径依赖、制度外部性和制度性的权力这三个要素来解释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在实践中,制度变迁需要对既定制度进行调整和重建,并通过各种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来推动。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引导制度变迁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工具。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路径与路径依赖是机制变迁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互为因果关系。

制度变迁路径指的是社会制度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制度变迁模式和趋势;而路径依赖则指的是历史特定时期的选择行为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概念解析、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概念解析制度变迁路径,是指社会制度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制度变迁模式和趋势。

制度变迁路径是制度演化的累积效应,是历史上人们对不同制度安排的反应和选择,以及其产生影响的过程。

它可以被视为某一特定制度变革的历史演化轨迹,是对管治结构和政策走向的一种描述。

国家产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法规的制定、行政体系的建设等都是制度变迁路径的表现。

路径依赖,是指历史特定时期的选择行为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它是指由于特定时期的个体行为决策,为其后续路径的演化规定了某种“依赖路径”。

因此,路径依赖涉及到制度形态演进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和选择,会随时间逐步加强或弱化。

二、理论探讨制度变迁路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制度的惯性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根据这一理论,一个制度变革往往因为其既有的制度模式和规则较难被打破改变。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的惯性将逐步加强,使变革越来越具有可感知的力度。

路径依赖理论的核心是,个体行为决策的选择对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路径依赖的存在有可能是由于事实上的经济成本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

事先的选择以某种程度上的“一次性投资”,影响随后的行为,而决策者常常因为难以确定成本的大小而产生不确定。

因此,由于路径依赖和历史惯性的存在,新规则的建立和新模式的采用较难。

三、案例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既依赖于历史发展的变革路径,也依赖于对世界科技和经济新状况的认识,以及对制度变迁的演进和创新。

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能够超越退出计划经济的阶段,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路径被遵循。

而路径依赖的存在,级制国有企业的推进和管理改革,以及小农户生计的离土改革都面临着大量的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评论 2006年第2期ECONOMIC RE VIEW No 12 2006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Ξ刘和旺 摘要: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

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关键词:技术变迁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报酬递增一、关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的探讨路径依赖的经济学讨论最早可追溯到大卫・保罗(A.David Paul )于1975年出版的《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随后,谢林(Thomas C.Schelling ,1978)在《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一书中,又提出了“互动性行为”(interactive behavior )问题,他指出,经济结果严重依赖于行为发生时的秩序,因此,即使面临着更有利的选择,一些次优的结果可能非常流行。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大卫・保罗和阿瑟(W.B.Arthur )用路径依赖方法来研究技术变迁,它才引起经济学界广泛的关注。

保罗(1994)认为某一过程的路径依赖后果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的随机非线性动态系统,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所影响,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即使有更佳的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改变,即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自我强化趋向”(U.Witt ,1993)。

阿瑟(1989)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经济中的报酬递增与路径依赖的关系上,并指出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不仅依赖于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而且还依赖于报酬递增而导致锁定效应(lock -in )的历史小事件。

①他认为,技术通过两种机制显示报酬递增:首先是用中学,技术被采用得越多,由此获得的经验越多,它们被改进得越多,从而被采用得越多;其次是网络外部性或协调外部性。

历史小事件和报酬递增的联合作用,导致了劣等技术占主导地位和锁定效应的发生。

诺思(D ouglass C.N orth )是从技术变迁领域引入路径依赖方法进行制度研究的第一人。

继他之后,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十分活跃,例如Stark (1992)、Cam pbell (1991;1996;1997)、Hausner (1995)、G rief (1994;1997)、Piers on (2000;2004)、Caroline (2001)、青木昌彦(2001)和A.爱伦・斯密德(2004)等都参与了此项研究活动。

他们大多认识到制度变迁(演化)受到制度遗产、集团讨价还价的能力、有限理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且试图解释或揭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形成机制。

②近年来,哈佛大学的皮尔森(P 1Piers on ,2004)的新著《时间进程中的政治学:历史、制度和社会分析》与诺思(2005)的新书《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都试图揭示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生成或传递机制,代表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的最新发展水平,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

诺思作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的领军人物,国内学者多热衷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诸如企业改革、诚信建设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虽然姚洋(2002)、刘汉明(2003)、秦海(2004)和周业安(2005)等都注意到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但是,对于诺思是如何提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的,它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如何认识和评价诺思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等问题,少有较为系统46Ξ本文的写作得到了我的导师顾海良教授的精心指导,笔者也感谢匿名评审人对论文初稿所提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对文中存在的问题,文责自负。

的研究。

本文欲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外有关文献,阐述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涵义,最后对该理论做出若干评价。

二、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0)一书中,诺思指出,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制度变迁,因为报酬递增性质的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拥有这些技术的组织竞争,因此,技术变迁机制同样适用于制度变迁。

具体说来,制度变迁受4种形式的报酬递增的制约:(1)大量的创设成本或固定成本;(2)与现行的制度框架、网络外部性和制度矩阵有关的学习效应;(3)通过合约直接与其他组织和间接诱致政府在互补性活动中投资的协调效应;(4)以制度为基础增加的因签约持久而降低了不确定性的适应性预期。

“制度矩阵相互依赖的网产生了大量的报酬递增”,由此,不可预期的结果就具有4个特征:(1)多重均衡———即可能存在多重解而结果又不确定;(2)可能的非效率———高效率的制度可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而未能被采纳,从而替代一些非效率的制度;(3)锁定———一旦社会被锁入一个均衡点,就很难从中摆脱出来;(4)路径依赖———一些小事件或随机环境的结果决定某些解,而这些特定的解一旦形成,就导致一种特定的制度变迁路径。

因此,制度的路径依赖可以定义为“人们在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③,或者说“从概念上缩小了选择束并自始至终与决策相连的情形”④。

将路径依赖方法引入制度分析时,诺思强调了他的分析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有两点差别:第一,报酬递增的基本原因不同,制度变迁与现行的制度框架、网络外部性和制度基体网络相关,而不是与某个特定的制度相关,即制度安排会诱致互补性组织形式,而后者反过来又鼓励新的互补性制度的形成。

⑤第二,政治、经济市场的不完备,交易费用高昂,使得非效率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如果相应的市场是竞争性的,或大致接近零交易费用,报酬递增造成的对低效率路径依赖很容易得到校正。

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存在心智模式的不完备及其信息反馈的不完备和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因此,在一些对生产活动无激励效应的制度初始安排中所具有的报酬递增这个特征,将衍生出一些维系现存制度约束的组织或利益集团,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将按“他们的利益来决定政治(进程)”⑥,从而使得一些非效率的制度可能长期存在,甚至导致制度路径锁定。

因此,在从技术报酬递增转向具体的制度时,诺思从心智模式、政治过程两个方面对路径依赖做了解释,并据此断言,由于经济、政治的交互作用和文化遗产的制约,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复杂。

随着时间的推移,诺思日益强调他与路径依赖技术观的差别,逐渐发展出一个更具原创性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⑦理论。

随后诺思(1994;1997)逐步远离了技术性路径依赖概念,发展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概念。

以经济史为背景,诺思试图说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绩效)的差别。

他在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提到经济史中的路径依赖与发展差距有关,即由于各国初始条件不同,发展速度各异,一般说来,欠发达国家难以赶上发达国家,因此,历史是路径依赖的。

同时,针对后社会主义国家,诺思(1997)指出了路径依赖就是制度框架使各种选择定型化(shape)并约束可能被锁入人为的制度路径的事实。

至此,诺思清楚地阐明了制度变迁受文化、政治这两个重要的累积过程的影响。

首先,诺思指出,个体改善经济绩效的能力仰赖于其信念和心智模式,而后者又受到社会累积的知识存量(文化)的影响;积累起来的知识存量又被置入我们的学习中,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的渊源。

其次,制度变迁受累积的政治过程的影响,“制度,或者至少是正式规则是那些拥有谈判力的人创造的,从而维护他们的利益。

”因此,“经济变革的难度受政治市场性质的影响”⑧,强烈的不确定性、政治协定实施的困难等因素,都会引起了政治市场的不完备。

因此,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得政府在短期内改进经济绩效的能力十分有限。

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对制度变迁作简单化的理解而实行快速私有化,那就是毫无头脑的政策,因为这样做显然低估了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及转型的难度。

近来,诺思(2004;2005)进一步揭示了路径依赖的传递途径和认知根源,他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先从认知层面开始,经过制度层面,最后达到经济层面。

信念决定了制度结构,因为认知的路径依赖,制度也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性。

在制度框架既定和社会激励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借助于价格信号,市场当事人的信念与技术互动,可能引导该社会沿着一种鼓励技术进步的方向前进。

因此,认知和制度的路径依赖将会导致经济的路径依赖。

通过诺思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诺思的分析不仅仅在于强调历史是重要的,历史上的选择具有不可逆性,而更在于制度56的选择要受现行的制度安排、权力关系、政治斗争、国家行为和文化传统的约束。

具体说来,它有着以下特殊的含义:第一,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讨价还价、度量和强制的交易成本,其结果往往是非效率的,制度选择和路径依赖是不同利益集团的政见的反映。

显然,诺思已经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与制度框架“共生的”相互依赖的组织和利益集团会竭力维护现行的制度,阻挠制度变迁,因此,重大的制度变迁就发生在“大危机”时期,因为危机极大地削弱了利益集团维持现状的能力⑨(诺思,2001)。

第二,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

诺思(1994)认为,制度反映了当事人的信念,或者至少反映了制定规则的当事人的信念;信念则反映了当事人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学习是个体的心智模式对环境的反馈所作的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

人类学习的特征既是心智模式的调整过程,又是“表象重述”的过程。

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概括的能力和应用模拟的能力是这种重述过程的一部分。

这种能力不仅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而且是决定人类决策的意识形态和信念体系的源泉。

因此,诺思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决定了制度的演进方式(诺思,1994;2004)。

第三,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而非例外);制度变迁是一个非历态(non-erg odicity)的过程。

⑩诺思(1997)指出,由于制度的报酬递增,制度变迁过程的政治效应可能被锁入某一制度轨道;技术锁定的重要性远不如制度锁定,即(源于制度和政治安排僵化的)路径依赖和互不相同的人类信念构成了经济政策长期性和系统性失灵的原因。

三、诺思路径依赖理论的简要评述1990年代诺思之所以把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方法引入制度研究领域,表面上似乎是因为作为经济史学家的诺思敏锐地把握了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具有相同的特性: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等引起的报酬递增。

但是,实际上,如果结合诺思的学术思想演变历史来分析, λϖ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诺思早期(20世纪90年代之前)制度变迁体系的内在抵牾,即他长期信奉的新古典经济学工具无力分析诸如“为什么无效率的制度会长期存在,如何解释引起了经济的繁荣或衰退的制度框架的演变”之类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