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的意义及位置
脑室穿刺术和持续引流术
脑室穿刺术和持续引流术脑室穿刺术是经颅骨专控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对某些颅内压增高病人进行急救和诊断的措施之一。
目的1.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黏连或中脑水管梗阻等导致的侧脑室扩大、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征象或脑疝形成征象进行脑室减压,以抢救生命。
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
3.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4.经引流管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适应证1.肿瘤和其他颅内病变引起的脑积水。
2.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3.后颅凹手术前为防止在切开后颅凹硬脑膜后小脑急性膨出,造成脑组织裂伤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及在术后持续引流出血性脑脊液,以避免脑室系统梗阻和调整颅内压力。
4.开颅术中和术后颅内压监测。
禁忌症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2.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3.脑室狭小者。
4.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
方法: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有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枕入法(穿刺侧脑室三角区)、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和经眶穿刺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底部),小儿采用经前囟侧角脑室穿刺,一般不置管。
下面介绍通常使用的床旁经额侧脑室穿刺法(额入法)。
1.剃光头发。
2.仰卧位,选定穿刺点(前额部,发际上 2cm,矢状线旁开 2cm),头皮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
3.颅骨钻孔,用脑室穿刺针穿刺,穿刺方向与矢状线平行,针尖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一般进针 3~5cm 可进入侧脑室前角,见脑脊液流出时,表明穿刺成功,则置管作脑脊液持续引流或颅内压监测。
【护理】1.术前护理(1)病人准备: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刺,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消除思想顾虑,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确认;躁动病人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2)用物准备:消毒剂、麻醉药、颅骨钻、脑室穿刺引流包、无菌引流袋、硅胶导管及抢救药品等,按需要备颅内压监测装置。
脑室穿刺
Anatomy ventricular puncture
Anatomy ventricular puncture
Ventricular puncture-适应症
治疗性穿刺
诊断性穿刺
①用于脑室穿刺,对急性梗阻脑 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 (特别是中 线部位、后颅凹肿瘤)及出现 脑疝 (特别对枕大孔疝)危象患者, 暂做引流,缓解颅 内压; ②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 颅内压;
③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 染等疾病;
④室出血穿刺引流,用以急救及 血肿清除者;
⑤颅内粘连、导水管梗阻等,以 致侧脑室扩大,患者进脊液分 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⑥脑室造影; ⑦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 ⑧鉴别脑积水的类型
Ventricular puncture-禁忌症
禁忌症
①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②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 ③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 ④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
穿刺点:在外耳道上、后 方各3-4cm处 穿刺方向:穿刺针垂直刺 入 穿刺深度:<5-6cm
Ventricular puncture-穿刺方法
①摆体位,划线定位,
②碘酒酒精 消毒及铺巾,
③穿刺:切开头皮、电 钻钻孔,脑室穿刺针
④ 穿刺皮下潜行(软通道); 缝合包扎固定外引流,
Ventricular puncture-术后注意事项
Ventricular puncture-穿刺方法
额角穿刺
脑室穿刺
颞角穿刺 枕角穿刺
Ventricular puncture——额角穿刺
穿刺点: ①发际上、中线旁开2- 2.5cm ②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③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④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秃
大鼠侧脑室穿刺步骤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手段,多用于观察目的核团或脑区对某些药物刺激的反应。
优点:将药物直接注入脑内可以直接作用于载体状态下感兴趣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比其他途径更直接。
得出的结果较体外实验,如细胞培养等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的反应。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脑内给药方法为: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将一合适直径和长度的带内芯的管道埋置于需要的位置,用牙托粉将管道的外露部分固定于颅骨表面。
术后5到10天,手术应激已经基本消失,血脑屏障基本恢复。
此时,可以在动物清醒状态下把内芯抽出,将一内针插入管道达目的部位注射给药后将内针抽出,再插入内芯封闭管道以再次给药。
手术步骤
1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大鼠(SD,250-350克)后,动物呈俯卧姿势,将大鼠头部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门齿杆-3.3mm,三个标准检测是否固定成功,鼻对正中,头部不动,提尾不掉。
2 头顶皮肤剃毛,消毒,在头部正中做一长约0.5-1cm切口,分开头骨上附着的骨膜及肌肉,撕开颅顶筋膜,以棉球蘸少量双氧水涂擦颅骨表面,清楚暴露前囟点,并用墨水标记。
3 以前囟点为0点寻找进针点,其坐标为:AP:1.0mm,L:1.5mm,H:4.5mm,墨水标记。
4 用牙科钻将标记点钻开至硬脑膜,用针尖刺破硬脑膜,用消毒棉签止血,干燥术野。
5 将穿刺导管垂直插入约4.5mm,用95%的酒精涂搽,使颅骨表面干燥。
6 将牙托粉粉剂和水剂按比例混合调匀后涂到导管周围,等待牙托粉完全凝固。
7 缝合大鼠头皮切口,保证头皮完整,同时更好地固定导管。
8 术毕,单笼饲养,青霉素8万单位肌肉注射连续3天。
侧脑室穿刺
3.危险因素:
(1)颅内出血脑室扩大
(2)颅内压大于20mmHg
(3)监测时间大于5天
(4)还需行其他神经外科手术
(5)脑室系统灌注
出血:
1.发生率1.1%;导致需要手术的血肿为0.5%
5.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是过度的引流脑脊液会增加动脉瘤灶向外膨胀的压力而导致再出血的危险;
禁忌证:
1.凝血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立即输送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
2.导管通路处有血管畸形等实质性病变;
3.中线过度偏移;脑室外引流术会导致更严重的脑偏移;
术前:
术前准备:
(4)均匀轻柔的插入导管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14.对于“额入法”来说导管必须对准眉间的矢状面,高于同侧耳屏约2cm;这样可确保导管末端在侧脑室前角内,导管头靠近Monro孔
15.将引流管与导管远端连接,握住导管,将引流管从离切口至少5cm远的硬膜下导出;当导管导出头颅,要确定引流通畅
16.导管末端经接口连接到压力转换器和或引流系统,稳定的引流水平以外耳道为参照点
注:(1)简单定位:中线外侧3-4cm(沿中瞳线),冠状缝前1cm(如果冠状缝可触及)
(2)Kocher点的好处在于:它在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区前,切口在前额发际内,又在上矢状窦及其大的额叶桥静脉属支外侧;
4.后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利用Frazier孔:枕外隆突上方6-7cm,中线旁开3-4cm;此孔位于人字缝上1cm,可使导管进入侧脑室体部 距离最短;
1.重新阅片(CT或MRI);
2.两个钻孔位置:一个在前额部(最常见于右侧Kocher点);另一个在后枕部(Frazier孔);右侧脑室外引流术可将优势大脑半球的损伤最小化,除非是左侧脑出血患者;
脑室穿刺引流术解析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7 应用解剖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4.1.3-1,4.1.3-2)。
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两侧大脑半球内(图4.1.3-3),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下列几部分: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明隔。
内下部有室间孔(Monro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
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后角(枕角):为体部向枕叶的延伸,系一纵行裂隙。
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缺如。
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位于颞叶内,为一向下、前及向内弯曲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尾部,末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
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与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
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返回]8 穿刺部位临床中常用的和有时采用的有以下几种:1.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2.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过5~6cm。
3.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4cm处。
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4.经眶穿刺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处,向上45°、向内15°进针,深度约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图4.1.3-4)。
[返回]9 适应症脑室穿刺和引流术适用于: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脑室穿刺术
3.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变形明 显或脑室狭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也难以奏 效。
脑室穿刺术并发症
1.穿刺道、脑室内出血 2.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 3.视力突然减退甚至失明 4.局部或颅内感染
2.作为治疗性穿刺
(1)梗阻性脑积水行穿刺外引流以暂时改善 症状,或在出现枕骨大孔疝时所采用的急救 措施。
(2)脑室内出血时穿刺抽出部分血液并置管 引流作为治疗措施。
(3)颅后窝手术时先进行脑室外引流以便于 手术操作。
脑室穿刺方法
前角穿刺术 患者取仰卧位,一般取右侧前角穿刺,以 中线旁2.5cm,发际内2cm为穿刺点,局部 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时针尖方向 指向双侧外耳道连线,一般进入5cm即进入 脑室。用细丝线缝合固定引流管。
后角穿刺术
一般选右侧,多采用侧卧位,在枕外隆突上 5-6cm,中线旁3cm为穿刺点,穿刺方向为与 矢状面平行指向眶嵴平面,进针深度为5-6cm。
侧脑室三角部穿刺
一般选右侧,左侧卧位,穿刺点在外耳道 后方和上方各4cm处,穿刺方向于脑皮质垂 直,或略向前上方,进针4cm即可进入脑室 下角。
术中注意要点
(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2)穿刺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穿刺点和穿刺 方向不对,应严格确定穿刺点,掌握穿刺方 向。
(3)需要改变穿刺方向时,应将脑穿针拔出 后重新穿刺,不可在脑内转换方向。
(4)穿刺不应过急过深,以防损伤脑干或脉 络从而引起出血。
(5)进入脑室后释放脑脊液要慢,以防减压 太快引起硬脑膜下、硬脑膜外或脑室内出血。
脑室穿刺术的应用原则 和操作要点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神经外科 施宏志
应用解剖
脑室系统包括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 侧脑室,位于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两 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 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脑桥延髓之间的第四脑 室。
侧脑室穿刺术全解
隔日消毒或更换;
Page 9
4、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阻塞,应找出原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因和及时处理,否则可迅速出现高颅内压意外, 如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堵塞,可试用少量生理 盐水轻轻冲洗,不能解除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5、引流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不超过15天。 故应抓紧时机及早进一步进行检查和处理; 6、拔除引流管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能
Page 12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谢 谢!
Page 13
否适应,拔管后应防止脑脊液漏以避免感染的发
生。
Page 疗原则:
1、及时引流脑室内积血、积液,降低颅内压; 2、尽快以较频繁的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的方法 清除脑室积聚的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
;
3、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出现双侧脑室压力不均 衡现象,对门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
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
流;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 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 深度:<5~6cm
Page 7
优点: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
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
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 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 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 经眶穿刺法(侧脑室额角底部) 经前囟法: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Page 3
二、禁忌征: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
(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 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 致病菌组织,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 (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 (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
侧脑室穿刺术
适的术野。 (2)方法:翼点入路体位 【1】潘氏点穿刺法 穿刺点:潘氏点(paine JT) 方向:前颅窝底内侧眶板上方2.5cm,侧裂静脉前方2.5cm 深度:5cm
.
25
【2】改良潘氏点穿刺法
穿刺点:改良潘氏点(paine JT)
对麦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 4、严重铸型积血可采用多针穿刺、行对口冲洗可获良好
效果。
.
29
处理方法 1、单侧脑室积血,采用单针行侧脑室额角或三角区穿刺; 2、双侧脑室积血,视病情选择双侧脑室穿刺;
3、穿刺成功后,可用振荡手法在脑室血肿中心破碎血肿, 使其溶融成一空洞。脑室内仅注入单一尿激酶作液化 剂,每4—6小时一次;
穿刺(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 (2)方法:仰卧位 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 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
4、根据病情可另作腰穿放出出血性脑脊液等方法,以加 快积血的清除。
.
30
讨论男,70岁,突起昏倒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体查:GCS 评分记8分,瞳孔等大3MM,颈抗感明显,膝反射迟钝,双 巴氏正阳性。
手术方案?若选穿刺引流,穿刺引流血肿与侧脑室穿刺是否
要同时进行?穿刺的先后对预后有无区别?侧脑室穿刺的
.
17
.
18
.
19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
等。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在外耳道上、后方各3-4cm处(我院4cm) 方向:穿刺针垂直刺入 深度:<5-6cm
经典:侧脑室穿刺及体外引流术
4
四.侧脑室冲洗引流术
1.侧脑室穿刺成功后,缓慢放出CSF,后改用 适量(一般3~5cm)生理盐水、平衡液、人工 CSF等分次冲洗置换至CSF颜色明显改善。
2.置放引流管,证实通畅后,可一次注入尿激 酶6000u~10000万u(溶于3~5ml注射用水中)
侧脑室穿刺及体外引流术在高 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所致脑
室内积血的临床应用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100050)
窦林森
1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的基底节 区,特别是丘脑和内囊部位出血量过大, 压力过高,血液常易从丘脑及尾状核之 间破入同侧脑室,导致脑室系统内积血, 其中红
细胞碎片、血凝块可阻塞大脑导水管, 三四脑室积血也可引起脑脊液(CSF— —引流不畅;但CSF分泌增多,势必造 成急性颅压升高的危象等,危机生命。 侧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积血,或同时兼 行脑内血肿碎吸术成为抢救此类患者的
3.引流管局部固定。
4.开放时间酌情每4~6小时、12小时、最长不 超过24小时。期间进行重复冲洗、引流注药。
5.CSF外观、压力、细胞学检查接近正常,可
以拔管。一般以3~5天为宜,但不宜超过7天,
以免发上脑室炎症。
5
五.注意事项
1.严格选择好适应症和熟练穿刺技术。 2.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好冲洗引流液的 出入量和速度,以免导致脑室内压力过 高或过低。 3.防治出血和感染。 4.注意有无引流管的阻塞、扭曲和滑出。 5.定期进行CSF的细胞学检查和监护, 为引流管的拔出提供佐证。
2
一.适应症
1.原发脑室出血。 2.基底节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以上情况均有颅内压增高症或病情 还在恶化(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者 应先处理)。
侧脑室穿刺
二、有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扩大,严重颅内高压者。
三、慢性脑积水急性发作或慢性进行性脑积水用其他降颅压措施无效者。
四、脑疝前期或早期。
2,禁忌症:
一、脑疝形成期。
二、出血性疾病及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三、颅内血管或脑室畸形。
四、穿刺部位有外伤或局部感染。
3,准备:
一、术前用肥皂水洗头,剃去前囟及其源自围3-4cm内头发。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1,适应症:侧脑室引流是一种紧急的颅内减压术。用于枕骨大孔疝抢救、置颅内压监测器、脑室内插管或脑室外引流。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预防或纠正脑疝,对异常的脑脊液起到置换作用,可降低脑脊液的白细胞和蛋白含量,减轻蛛网膜粘连,其适应症如下:
一、严重脑水肿并高颅压综合征,药物降颅压效果不明显者。
二、物品准备:脑室穿刺包。
三、助手固定头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4,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选择非优势半球穿刺,穿刺部位在Kocher点,避开运动区(冠状缝前1-2cm),避开矢状窦(中线旁开2-3cm),以1%利多卡因局麻,用钻颅锥穿入头皮至颅骨,锥头对准两耳连线的方向钻透颅骨,将带导丝的脑室引流管沿同方向刺入5-6cm,(婴儿3-4cm)即达脑室内,脑脊液引出后,固定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装置,引流高度应在外耳道水平以上15cm,使侧脑室压力维持在0.96KPa(100mm水柱左右)。
脑室穿刺术
脑室穿刺术脑室穿刺术(brain cell puncture )是经颅骨穿孔,或婴幼儿患者经颅外侧角穿刺侧脑室。
此手术危险性大,必须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掌握穿刺指征。
一、适应证(一)用于诊断1.需要测脑室压力,行颅内压监测和检查脑脊液成分者。
2.了解脑室系统有无梗阻。
3.行脑室造影术。
4.脑室内注射酚酞或靛胭脂, 根据腰椎穿刺脑脊液中色素出现时间,或尿排出酚酞量,判断脑积水的性质。
5.颅后窝手术中脑室内注入靛胭脂,了解中脑导水管的情况。
(二)用于治疗1. 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等险情时,应迅速行脑室穿刺,放液降低颅内压。
2.颅手术揭开骨瓣后或颅后窝手术时虽应用脱水药物,但颅内压仍很高,切开硬脑膜有困难者应行脑室穿刺减压。
3.化脓性脑室炎,脑脊液呈脓性,药物控制有困难时,应行脑室穿刺,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注入抗生素。
4.行脑室引流或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5.脑室内有血液需清除时。
二、禁忌证(一)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二)因脑水肿导致脑室变得极小。
(三)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三、术前准备参阅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器械准备颅骨锥、颅骨钻、脑室引流管。
(金属导条)四、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剃发备皮,选用2%碘酒,然后用70%乙醇消毒皮肤。
患者头下铺消毒巾,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消毒后在操作部位铺上无菌洞巾。
麻醉用0.5%的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
常选择侧脑室前角和后角进行穿刺下角较少穿刺。
(二)前角穿刺在冠状缝前或前发际内2cm和距矢状线2.5cm的交点作标记,局麻后用颅骨锥或颅骨钻钻孔达硬脑膜,以穿刺针经钻孔刺入,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下,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刺入5-6cm即可进入侧脑室前角(婴幼儿可经前囟外侧角刺入)。
紧急情况下,也可经前额或眶顶穿刺前角。
可在两眉中间向上3cm,旁开2cm(本法无需剃头,可在床旁进行),用甲紫标记定位。
(三)后角穿刺在枕外粗隆上6cm和距矢状线上3cm的交点用颅骨锥或颅骨钻钻孔。
脑室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脑室穿刺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诊断性穿刺1)神经系统X线检查,向脑室内注入对比剂或气体作脑室造影。
2)抽取脑脊液标本行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3)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常需作脑室及腰椎的双重穿刺测试二者是否相通。
作脑室酚红(PSP)或靛胭脂试验等。
2. 治疗性穿刺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危重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行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是一种急救性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暴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
术后,尤其是在后颅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
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禁忌证】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如头皮感染、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位于脑室附近时,作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必须十分慎重。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除为了急救以外,不作脑室穿刺。
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做脑室穿刺。
5. 严重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需谨慎,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6. 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亦无价值。
【操作方法及程序】1. 依据病情及影像学检查选择穿刺部位,并测量进针深度:(1)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于脑室造影及抢救性引流,亦可用于脑脊液分流术。
方法:颅骨钻孔部位位于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2.5cm,中线旁开2-3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象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2)枕入法(穿刺侧脑室三角区):常用于作脑室造影,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持续性脑脊液引流。
方法:颅骨穿刺部位位于枕外粗隆上方6-7cm,中线旁开3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同侧眉弓中点。
脑室穿刺术操作规程
脑室穿刺术操作规程
1适应症:
1)主要应用于作脑室造影。
2)测量脑室内压力和脑脊液成分的变化。
3)用于抢救由后颅凹或中线结构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脑疝。
2方法
1)手术前剃头,当日晨禁食。
2)依照病人情况给予镇静剂。
3)一般应用于侧脑室前角穿刺,小儿可用前囟穿刺,紧急情况下可用经眶穿刺。
3侧脑室前角穿刺:
1)仰卧位,划线,一般取右侧。
位置在矢状缝外2-5cm与冠状缝(眉间上13cm)前2-5cm交点处,消毒、铺巾、局麻。
2)纵切口直达骨膜,牵开,钻孔,电凝硬脑膜并“十”字切口。
3)电凝蛛网膜后,脑针垂直刺向双外耳孔连线的方向,进针4—6cm,获清楚的突破感即为进入脑室,记录进针深度。
4)拔出脑针后,放入“8”号尿管或硅胶管(注意不要快速放出脑脊液)进入脑室部分不超过3—4cm,脑脊液引流通畅后,自切口旁另切一小口自皮肤引出、固定,缝合原切口。
5)也可用颅锥穿刺法。
6)导管连接脑室引流瓶,置于脑室上方10cm,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侧脑室穿刺术
优缺点: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 严 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络丛而引起出血。 *右利手者禁经左侧穿刺,因易造成感觉性失语。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经前囟法: (1)应用范围: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前囟两侧角连线上离中点1.5-2cm 方向:针头指向同侧外眦 深度:针头进入约1.5cm后,每进0.5cm即应抽出针芯,查看 有无脑脊液流出,进针深度约2-5cm。
讨论
男,70岁,突起昏倒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体查:GCS 评分记8分,瞳孔等大3MM,颈抗感明显,膝反射迟钝,双 巴氏正阳性。
手术方案?若选穿刺引流,穿刺引流血肿与侧脑室穿刺是否 要同时进行?穿刺的先后对预后有无区别?侧脑室穿刺的 部位有无区别?
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
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
刺困难。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枕入法(穿刺侧脑室枕角或三角区):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池分流
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 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 深度:<5-6cm
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 (2)方法:仰卧位 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
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
深度:< 5-5.5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 优缺点: 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
效果。
侧脑室穿刺术及脑脊液引流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操作污染、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等。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以指导抗生素选择。同时应加强术后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污染。
脑脊液漏
总结词
脑脊液漏是侧脑室穿刺术及脑脊液引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颅内感染、低颅内压等严重后果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侧脑室穿刺术及脑脊 液引流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02 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优化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
02 未来,侧脑室穿刺术及脑脊液引流有望在治疗其 他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THANKS
总结词
降低并发症风险
详细描述
对于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患者,侧脑室穿刺术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 避免出现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
总结词
促进血肿吸收、减少并发症
详细描述
侧脑室穿刺术可以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缓 解患者症状,同时可以引流出血性脑脊液,减少 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控制出血。
详细描述:侧脑室穿刺术可以实时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情 况,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通过侧脑室穿刺术获取的脑脊液样本可以用 于各种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 案。
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改善脑积水症状、恢复脑功能
详细描述
侧脑室穿刺术可以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症状, 如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脑功能。
侧脑室穿刺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侧脑室穿刺是什么
导语:侧脑室穿刺是什么,其实一开始听到侧脑室穿刺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就感觉到很可怕,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侧脑室穿刺就是为了检查脑干等问题,在脑
侧脑室穿刺是什么,其实一开始听到侧脑室穿刺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就感觉到很可怕,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侧脑室穿刺就是为了检查脑干等问题,在脑门中打一个孔引流进行检查。
其实这样子的说法不是完全正确的,而对于侧脑室穿刺是什么,下面也给出了比较正确的解释。
侧脑室穿刺是运用CT、MRI技术对正常人和患者脑室进行观察。
额角穿刺方向应指向双外耳道连线中点,枕角穿刺方向应指向同侧眉弓内端与中线之间。
侧脑室穿刺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改善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是有价值的。
脑干出血应早期诊断治疗,重型脑干出血应在急性期内(≤72 h),尽早行侧脑室穿刺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尽量在致命性并发症尤其是脑疝发生前进行手术,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脱水降颅压、降温、防治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及出血、抗感染,必要时尽早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等是成功抢救治疗的基础。
颅骨缝未闭的婴儿,必要时可做脑室穿刺。
婴儿剃去顶部头发,约束于仰卧位,头靠台端。
皮肤消毒后,用两手持针在前囟侧角刺入,一般在前囟两侧角连线上离中点1.5~2cm处刺入,针头指向同侧外眦。
进针时用两示指抵住头部,以防骤然进入过深(进针深度约3~5cm),且应固守一个方向,不要将针头左右摇动,以防损伤脑组织。
注意事项
1.对于急性脑积水行脑室系统减压(甚至可以在床边进行);
2.颅内压升高:引流脑脊液,检测颅内压;
3.分流术后感染:引流被感染的脑脊液;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侧脑室穿刺定位
侧脑室穿刺术一、适应征:1.诊断性穿刺(1) 脑室造影;(2) 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3) 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即作脑室和腰椎双室穿刺,用染料测试两者是否相通)。
方法:将染料(对神经组织无损伤)如PSP与靛胭脂注入侧脑室内,如果染料能出现在腰椎穿刺的CSF 中,表明脑积水属交通性,反之为阻塞性。
2.治疗性穿刺:(1) 暂作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特别对枕大孔疝是一种急救性措施;(2) 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3) 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4) 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5) 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二、禁忌征:页脚内容1(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致病菌组织,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三、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1、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2)方法:仰卧位穿刺点: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深度:<5-5.5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页脚内容2优点:为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
但该处皮质血管较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刺困难。
2、枕入法(穿刺侧脑室的三角区)(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部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2)方法:侧卧位穿刺点: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深度:<5-6cm优点: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
侧脑室穿刺术
侧脑室穿刺术
适应症
1.枕骨大孔疝抢救。
2.置颅内压监测器。
3.脑室内出血引流。
4.脑室置入Ommaya贮液器,注射化疗药治疗肿瘤性脑膜炎、淋巴瘤或白血病。
5.颅内压增高的颅后窝手术,枕角穿刺(参见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可以降低颅内压。
禁忌症
小脑幕上占位病变造成大脑中线结构明显移位,侧脑室扩大不明显。
操作步骤演示
1.病人仰卧。
一般选用右侧(非优势侧),如果左、右脑室不通,穿刺压力高的一侧(或双侧)。
2.双侧额部备皮。
穿刺点避开运动区和矢状窦,冠状缝前1cm(定位冠状缝:沿外眦与外耳道连线的中点向上);中线旁开2~3cm(近似于2横指)。
3.局部麻醉。
直切口长轴位于矢状面,分开骨膜;应用自动牵开器;钻孔,骨蜡止血;切开硬脑膜并用双极电灼。
4.穿刺脑室。
垂直脑表面插入导管(或颅内压监测管)达5~7cm深。
进针3~4cm 深一般可获得脑脊液(正常脑室为4~5cm)。
如无脑脊液流出,向深处送导管,直到脑脊液流出。
5.缝扎引流管,并且固定在骨膜上。
6.缝合头皮,包扎切口。
7.根据需要连接引流袋或颅内压监测器。
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治疗脑积水
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治疗脑积水发表时间:2016-05-24T15:57:15.3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徐岩曾光[导读]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三角区穿刺,可防止三角区脉络丛包裹分流管头端,降低分流术的并发症。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 123000[摘要]目的:探讨脑室穿刺部位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效果的影响。
方法:用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结果:61例,无一例出现堵管、感染等并发症,2例因分流管腹腔端脱落,重新置管后痊愈。
结论:副三角区穿刺,可防止三角区脉络丛包裹分流管头端,降低分流术的并发症。
[关键词]脑积水;副三角区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路径2008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侧脑室-副三角区为穿刺点做脑室-腹腔分流术,共61例,本文对这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分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有明确颅脑损伤和开颅手术史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无明显病史41例,头痛56例,双下肢无力、走路困难36例,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22例。
头颅CT或MRI扫描示脑室不同程度扩大,绝大多数有脑室旁水肿,腰椎穿刺颅内压平均在200mmH2O以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1、2治疗:该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先期选用美敦力脑室-腹腔分流管,后期选用德国蛇牌中压或可调压分流管(其中2例为8岁、10岁儿童)。
术中自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置管,将其具有单向阀门的中压分流泵或可调压分流泵置于耳后皮下固定,由皮下隧道延伸至上腹正中切口。
将腹腔端置于腹膜下。
如无异常症状,术后一周复查头CT,应用可调压分流管初设压力根据腰穿压力定位90mmH2O,后经两次调管定位75mmH2O后症状缓解。
2、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经随访半年,因家庭条件有限,只有15例来院复查头CT,术后1周复查头CT示脑室均有缩小,脑室旁水肿减轻或消失,症状均有改善,无一例出现感染、堵管、硬膜下血肿、积液、低颅压、裂隙综合征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脑室穿刺术应用解剖
侧脑室穿刺术可用于
(1)测定脑室压力,进行颅内压监护或检查脑脊液成分.
(2)行脑室造影术,向脑室内注入酚磺肤或靛烟脂,根据腰椎穿刺色素出现的时间或尿中排出酚磺肤量,判断脑积水的性质。
(3)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等险情时,应迅速进行脑室穿刺。
(4)开颅术揭开骨瓣后或颅后窝手术时虽应用脱水药物,但脑张力仍很高,切开硬脑膜有困难者应行脑室穿刺减压。
(5)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脓性,药物控制有困难时,应行脑室穿刺,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注入抗生素。
(6)行脑室引流或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一)应用解剖学基础"
脑室系统是位于脑内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及连结它们的孔道。
脑室壁由室管膜覆盖,室内有分泌脑脊液的脉络丛。
脑室内脑脊液约20m1,由于脑室的大小变异较大,故含量变化也较大。
1.侧脑室的位置及形态侧脑室左有各一,是脑室系统中最大者,位于大脑半球内借室间孔与狭窄的第3脑室相连通。
侧脑室呈弯曲的弓形,包绕在尾状核的周围,从前向后再向下分成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
前角自室间孔向前伸入额叶,额状切面呈三角形。
侧脑室前角上方以胼胝体为界,内侧以透明隔的前部为界,底为膨大的尾状核头,前方为盲端,位于胼胝体膝的后面。
中央部稍弯曲,由室间孔伸
展至胼胝体后部,横切面呈三角形,顶由胼胝体下面构成。
内侧壁为透明隔的后部,底由外侧至内侧为尾状核、终纹、丘脑上面的外侧部、脉络丛和窜窿的外侧缘。
后角伸入枕叶,顶和外侧壁由肿服体构成,再向外为视放射。
内侧壁上有两个纵行膨大,上方的叫后角球,由胼胝体枕钳形成,下方的为禽距,由距状裂内陷而成。
后角长度的变异很大,有时缺如。
下角在丘脑的后方弯向下,然后前进入硕叶,其顶和外侧壁为胼胝体,尾状核尾、终纹和杏仁核也位下角的顶,底由海马、海马伞、脉络丛和侧叶副隆起构成,前方的盲端终止于距顿极大约甘2.5Cm外,后方与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侧副三角。
在脑室造影时,侧脑室通常分为以下各部:第一部为前角,位于尾状核头前方转向下外侧部分。
第二部分为前角其余部分。
第三部分为中央部的最高部。
第四部为侧副三角,也称房区。
第五部分为后角。
第六部为下角。
X线造影测的侧脑室各部与脑表面的距离。
侧脑室的容积约为7cm2,两侧容积等大者占37%,左侧较大者占48%,有侧较大者占15%。
两侧脑室之间的宽度为8.5cm,下角至颅骨内板的距离为4.Ocm。
据中国人测量材料,两侧脑室前角间距为4.Ocm,下角间距为9.Ocm,侧脑室中央部宽3.5cm,前角长3.5cm,中央部长4.5cm。
2.脑脊液产生及循环脑脊液是中枢神经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总量为125m1,压力是686~1765Pa(70~18OmmH2O)。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窒的脉络丛,其申绝大部分产自侧脑室脉络丛,然后从侧脑室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流入中脑
水管及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从五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
围绕脑和脊链周圃的脑脊液通过两条路途归入静脉。
主要的途径是通过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静脉囊,其次是通过脑、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间隙取道淋巴系统归入静脉。
脑脊液有两种作用,一是形成防护水套起保护作用,二是起调节颅内压作用。
水平侧卧位的脑脊液压为98OPa。
硬膜鞘起简单流体静力学系统的作用,因此,当人坐起来时,腰部的脑脊液压可达到3172.2~5393.SPa之间,而脑室的液体压下降至大气压以下。
脑脊液经过的通道有一些部位较狭窄且易于堵塞,如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窒与蛛网膜下腔交通的孔道,以及小脑幕切迹外圃绕申脑的蛛网膜下腔等。
这些部分若有堵塞,将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室扩大。
(二)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前角穿刺,在冠状缝前
2.Ocm,距正中线2.5cm的交点处,针头垂直指向两外耳道之间的假想线。
后角穿刺,在枕外隆凸上方6~7cm及矢状线旁3cm的交点处。
2.体姿参考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前倾位。
3.穿经层次穿经皮肤、浅筋膜、帽状键膜、键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在颅骨上钻孔以显露硬脑膜。
将硬脑膜作十字切开至骨孔边缘,在无血管的大脑表面稍行切开。
将脑室穿刺针刺入。
前囱未闭合的婴贴可于前囱侧角稍靠前居中线位及进针方向1.0~1.5cm处垂真刺入,针头穿过头皮后即指向同侧外耳道方向徐徐前进,每向前刺入0.5cm,即将针芯取出一次,看有无脑脊液流出。
4·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1)前角穿刺穿刺针头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向下,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刺入深度约4.0~6.0cm。
(2)后角穿刺穿刺针指向前外方,与矢状面成15o角,即向穿刺侧眉弓的外端。
刺入5~6c而即可进入后角。
脑室穿刺有一定危险性,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术前应按需要选好穿刺点。
要严格消妻,以防感染。
针刺入要缓慢,刺入3cm后,每推进lcm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进针过程中严禁针身摆动,更不可中途改变方向,以免造成脑组织损伤及出血。
当脑脊液从针内溢出时,表示脑压高,应用针芯或手指堵住针管,以免放液速度过快。
否则,脑压骤降,可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例如脑皮质突然下陷,颅内出现负压,使硬脑肢与颅骨剥离而引起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