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划:第八章 农业结构调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之一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区划”的关系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的主要内容 “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区划”中的指导意
义 “农业区划”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
之路
第一节 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一、总量分析 1, 1949—2006:中国粮食产量
万吨
60000
40000
20000
首先,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主要农产品 供求格局变化,从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出现结构性过剩) 。
其次,结构调整的目标发生变化(收入目标与 产量目标难以兼得)。
第三,宏观经济背景发生变化(宏观经济膨胀 与紧缩)
三、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温家宝在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个 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 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 优势; 通过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增收 渠道。
小结
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结束,粮食 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长期 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正成为主要矛 盾,农业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受 市场需求约束。
标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节 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0年1月,党中央提出农业和农村工 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结论: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农业结构调整 要防止片面性。
2000-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100%
80%
百分比
60%
渔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牧业
林业
40%
种植业
2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农村统年计份 年鉴》,第448页。
2,农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自然资源状况 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生产技术 社会经济条件(强调自给率还是相反)
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发展具有 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发展优质、专用、 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 量。
2000-2005年优质农产品面积
我国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100% 80% 60% 40% 20% 0% 1952 1978 1985 1990 1995 1999 2002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2,改革以后农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以来,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在增 产增收的利益驱动下,主动适应市场,调 整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农产品主要质量问题
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兽药残留,饲料重金属残留。
环境污染。“水脏”:长期以来污水排放量大 (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以及 治理不力,我国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
动植物疫病。例如,口蹄疫使我国的主要畜产品猪、 牛、羊出口困难。猪肉占我国肉类产量70%,居世 界产量第一,2000年约占世界产量45%,但出口量 仅占世界1.75%。黄龙病、小实蝇等使水果出口困 难。
政府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积极开展多种 经营”,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
3、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一、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比重过高
1999年我国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 57.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仍占 72.4%。
第二、农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同构”问题突出
1999年,全国除新疆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 播种面积45.5%,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湖 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青海等11 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 作物播种面积60-70%,其余地区19个省(直辖市 或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70-87%。
单位:除粮食为10公斤,其他均为公斤
50 40 30 20 10 0
粮食 棉花 油料 肉类 水产品 水果
1978 1990 2000
二、结构分析
1,改革以前 由于温饱的需要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呈现: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粮食生产以高产作物为主的特点。
3,农业结构合理的标准
1)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2)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 3)经济效益的高低 4)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状况 结论: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的,需要从多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过去合理的农业结构现在会变 得不合理,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为什么是“战略性结构调整”?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
1,农业结构的内涵(四个层次) 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 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各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
(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 园艺作物等)。 某一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如粮食生产要分 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 区域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地区分工)。
0
1949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粮食增长4个亿吨台阶
6
5.05
5
4.073
4 3.047
3 2
2 1.132
1
0 1949 1958 1978 1984 1996
公斤
2、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
第三、农产品质和质量低
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主要指农产品的营养成份、卫生安全、 口感、纯净度、整齐度和外观等特性。
我国农产品质低: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 普通产品多,原料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 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
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15%。稻谷等粮食产品的优质 率只有10%。优质专用产品少(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产量184 万吨,占预期消费量8.5%,缺口近2000万吨)。纯净度、 整齐度和外观性差。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仅农业产值的 70%,而发达国家一般是3-4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区划”的关系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的主要内容 “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区划”中的指导意
义 “农业区划”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
之路
第一节 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一、总量分析 1, 1949—2006:中国粮食产量
万吨
60000
40000
20000
首先,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主要农产品 供求格局变化,从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出现结构性过剩) 。
其次,结构调整的目标发生变化(收入目标与 产量目标难以兼得)。
第三,宏观经济背景发生变化(宏观经济膨胀 与紧缩)
三、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温家宝在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个 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 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 优势; 通过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增收 渠道。
小结
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结束,粮食 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长期 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正成为主要矛 盾,农业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受 市场需求约束。
标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节 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0年1月,党中央提出农业和农村工 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结论: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农业结构调整 要防止片面性。
2000-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100%
80%
百分比
60%
渔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牧业
林业
40%
种植业
2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农村统年计份 年鉴》,第448页。
2,农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自然资源状况 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生产技术 社会经济条件(强调自给率还是相反)
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发展具有 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发展优质、专用、 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 量。
2000-2005年优质农产品面积
我国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100% 80% 60% 40% 20% 0% 1952 1978 1985 1990 1995 1999 2002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2,改革以后农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以来,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在增 产增收的利益驱动下,主动适应市场,调 整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农产品主要质量问题
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兽药残留,饲料重金属残留。
环境污染。“水脏”:长期以来污水排放量大 (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以及 治理不力,我国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
动植物疫病。例如,口蹄疫使我国的主要畜产品猪、 牛、羊出口困难。猪肉占我国肉类产量70%,居世 界产量第一,2000年约占世界产量45%,但出口量 仅占世界1.75%。黄龙病、小实蝇等使水果出口困 难。
政府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积极开展多种 经营”,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
3、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一、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比重过高
1999年我国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 57.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仍占 72.4%。
第二、农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同构”问题突出
1999年,全国除新疆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 播种面积45.5%,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湖 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青海等11 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 作物播种面积60-70%,其余地区19个省(直辖市 或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70-87%。
单位:除粮食为10公斤,其他均为公斤
50 40 30 20 10 0
粮食 棉花 油料 肉类 水产品 水果
1978 1990 2000
二、结构分析
1,改革以前 由于温饱的需要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呈现: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粮食生产以高产作物为主的特点。
3,农业结构合理的标准
1)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2)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 3)经济效益的高低 4)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状况 结论: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的,需要从多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过去合理的农业结构现在会变 得不合理,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为什么是“战略性结构调整”?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
1,农业结构的内涵(四个层次) 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 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各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
(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 园艺作物等)。 某一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如粮食生产要分 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 区域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地区分工)。
0
1949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粮食增长4个亿吨台阶
6
5.05
5
4.073
4 3.047
3 2
2 1.132
1
0 1949 1958 1978 1984 1996
公斤
2、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
第三、农产品质和质量低
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主要指农产品的营养成份、卫生安全、 口感、纯净度、整齐度和外观等特性。
我国农产品质低: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 普通产品多,原料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 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
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15%。稻谷等粮食产品的优质 率只有10%。优质专用产品少(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产量184 万吨,占预期消费量8.5%,缺口近2000万吨)。纯净度、 整齐度和外观性差。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仅农业产值的 70%,而发达国家一般是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