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动态生成 张扬学生个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动态生成张扬学生个性

摘要: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一方面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减少课堂“预设性”,增加“生成性”,进而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观点处理课堂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关键词:动态;张扬;个性;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01-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确实,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无法代替。作为教师,职责就是在创造的自然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中展现生命的活力。而动态生成性则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教育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动态生成性是课堂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努力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从中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转变角色,多向互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学过程也要随之由单向的灌输转变为多向的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思想与情感交流,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如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采用与学生聊天、和学生游戏、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猜谜语等活动来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习兴趣,使动态生成成为可能。

二、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创设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情境,可以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为课堂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一群群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全飞走了。这一变

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大家的话题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创设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学会倾听,捕捉信息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由原先的一问一答变成了互问互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学生对有些问题的回答也并非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意趣的资源,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体验角的特征这一环节中,我除了让学生指角、想角、摸角外,还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折角。学生折角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个

同学将圆形纸片对折一次,指着所折的直线和半圆的一条边线组成的图形说是角。这可是我事先没料到的。我思考片刻后,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举起这位同学的纸片让大家看,并且把这个图形画在了黑板上。学生经过反复观察,比较,最后一致认为它是不是角。因为角的两条边是直线,而眼前这个图形的一条边是曲线。这个信息完全来自课堂生成,为课堂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及时捕捉,充分运用,适时纠正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的偏差,堵住了学生以后出现类似错误的缺口。

四、充分把握,及时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交流和碰撞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中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这些动态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处于“放松的警觉状态”,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在一节数学课上,讨论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

合。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

这时老师特意走过去,跟说错的那位同学握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另一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教师巧妙的评价,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又鼓励了他善说敢说的勇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总之,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一方面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减少课堂“预设性”,增加“生成性”,进而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处理课堂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