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及其理解_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米德及其社会学理论
1、米德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米德社会学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社会心理学理论受到下列思想的影响。
(1)米德反对库利的方法。
库利认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可以还原到“首属关系”中,通过“首属关系”进而建立社会。
而米德则强调从外在性即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而不必从内省的方面来研究。
(2)反对对人类行为采取刺激反应式的研究方式。
米德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源于动物心理学,其研究集中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研究。
在米德看来,人类的行动与反映不是台球的碰撞,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人能够选择刺激,并联系他以前的经验,人对于不同的反映应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及单向的。
因此,人的反应是一种社会性的反应。
2、米德符号互动论假设(1)人类行动的有限性、脆弱性使之必须要合作,以求得生存。
(2)那些有利于合作和生存的行动保留下来;(3)人的心灵、自我及社会只有在人的相互行动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3、符号互动是人类互动的实质在米德看来,心灵、自我与社会都产生于持续不断的人类对话与交往活动之中。
而人类德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进行的,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或本能的行动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人类的行动不是动物式的刺激反应。
(1)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使用某种‘姿势’进行沟通的能力。
姿势沟通构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
但是,人类并不仅仅只是这样的沟通方式,除此以外人还能观察、理解、认同对方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映。
(2)人类符号沟通不仅使用身体‘姿势’,而是能够使用语言符号。
这样,人类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所以,米德认为,符号的互动才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交流,我们双方才能够为对方所设想,这与动物之间的动作大相径庭。
(3)有意的符号互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4个条件。
一是语言包括文字。
使行动者理解意义,可以使行动者之间相互交流。
二是思想的形成。
可以使人类进入到一个纯粹的符号操作系统。
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
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米德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成员。
他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学者,影响也是很大的。
他所发表的一系列思想和著作,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所以自1980年以来,美国论述米德思想的文章和著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可见他在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米德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来源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于1863年2月27日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188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然后到欧洲学习心理学和哲学,历时三年。
1891年他在密歇根大学与杜威共事三年之后,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
这时杜威正在该校主持哲学系,1904年杜威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米德继续在芝加哥任教,直至1931年4月26日逝世。
米德去世之后,由于他的学生和同事的努力,根据他的讲义的速记和笔记以及他本人的札记而编写的四大部著作得以整理付印和发行,这就是:《目前的哲学》(1932)、《意识、自我和社会》(1934)、《19世纪的思潮》(1936)、《行动哲学》(1938)。
这些著作都享有盛名,而且一再重印。
此外,还出版了两部书:《米德论社会心理学》(1956年初版,1964年增补第2版)和雷克编辑的《米德著作选集》(1964)。
二、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米德首先是一位社会思想家,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他对研究个人机体与他所从属的社会集团的关系这个老问题采取了新的见解。
他主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便是分析个人机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地加以考察的,而是在每一个具体场合都作为某种社会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出现。
因此,米德把他自己的观点称为“社会行为主义”。
米德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说他的“社会行为主义”不同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决不否定意识是人的经验的内在方面,不否定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他只是否定意识的实体性质,不承认内省有重大的认识作用,而主张对意识的发展及其在人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的研究。
继承与拓展:对舒茨和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的比较
继承与拓展:对舒茨和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的比较作者:田贵平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7期摘要: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是对韦伯理解社会学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它们在思想渊源、发展脉络、社会学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方法论等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马克斯·韦伯构建了理解社会学的框架,舒茨则利用现象学将其扩展和拓宽、深入和具体。
关键词:舒茨;韦伯;理论比较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72-03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有较深的思想渊源,可以说,现象学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的近亲,现象学社会学是对韦伯理解社会学的补充完善,舒茨“敏锐地把握了理解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并且找到现象学这个锐利的武器来帮他完成社会学奠基的工作”[1]272。
本文就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做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的比较和梳理。
一、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比较韦伯身处德国欧洲大陆,其社会学思想深受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影响。
历史主义认为,人性和理性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它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用历史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理解个人社会活动的意义和行动背后的历史背景[2]169,在理解过程中,社会学家要移情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研究意义。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则有着多重思想来源。
首先,舒茨出生于奥地利,深受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
奥地利经济学派强调各种独特的历史事件本身具有人的行动特征,主张利用分析人的行动的理想类型把握历史事件的意义。
但和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类型本身具有历史性不同,奥地利经济学派更强调它们先验范畴的一面,剥离了历史事件的特殊性[2]169。
其次,胡塞尔的现象学对舒茨的影响也很大。
现象学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人类有意识地建构而成,现象学哲学要对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基本结构进行科学的研究。
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
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多重来源1.韦伯认同韦伯关于“价值中立”“理想类型”等概念的定义以及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宏伟目标赞同韦伯将“个体的行动”作为研究各种复杂社会现象最基本的起点主张对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每一种意义结构进行化约和还原,而后才能巩固理解社会学2.柏格森之桥柏格森充当舒茨建构个体行动与个体意识间相连接的桥梁,是舒茨由柏格森走向胡塞尔、由意识心理学走向现象学的桥梁。
3.以现象学为工具舒茨通过对日常生活意义构成过程的澄清,做出了建立社会学基础的尝试,运用现象学方法来处理社会学问题,最先将现象学哲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使得胡塞尔现象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
二.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构成1.舒茨的行动理论1)舒茨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对韦伯理论的深挖和批判基础之上韦伯理论是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起点,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舒茨借助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和柏格森“内在时间意识”和“绵延”概念对韦伯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标志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初步形成。
2)认为韦伯对“行动”概念的界定相当模糊,“行为”较“行动”含义宽泛“行为”包括“行动”,有意义的行动属于行为,无意识的行动都属于行为范畴“行动”是明确指向他人的,行动对于行为者而言是有意义的,而行为则未必“接触他人”是行动成为“社会行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只有当行动者的行为有意义地指向他人时,“行为”才成为“社会行动”,而以“主观有意义”和“主观无意义”区分行动和行为是毫无作用的。
3)行为,是通过自发的活动赋予意义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发生过程中的这种自发活动不过是使意义发挥构造作用的一种给定的意向性的方式。
行动不过是行为的一个子系统4)行动,指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行动者根据预先设计的方案所进行的、取向未来某一具体目标的人类行为,来源于个体行动者的意识经验,其突出特征是目的性、计划性。
5)行事,指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即“行动的结果”。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梳理
收稿日期:2008-05-20作者简介:禹红梅(1982-),女,四川江油人,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梳理禹红梅(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阿尔弗雷德・舒茨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引入社会学,并成功用于改造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从而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理论流派。
由于方法论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建立的根本和基础,因此,作为对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学理论影响很大的现象学社会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方法。
本文即对舒茨所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方法论作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8)08-0022-03 阿尔弗雷德・舒茨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引入社会学,并成功改造了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理论流派。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属于解释学社会学这一流派,但又不同于韦伯意义上的传统的解释学社会学,它使传统的解释学社会学发生了转向,更加专注于对日常生活的结构分析,这对后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影响很大,被誉为代表着“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
由于方法论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建立的根本和基础,所以,作为对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学理论影响很大的现象学社会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方法。
本文即对舒茨所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方法论作一简单梳理。
舒茨对社会学的兴趣最初源于韦伯在维也纳大学开设的社会学讲座,在经过几年集中精力钻研韦伯的社会学著作之后,他肯定了韦伯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正确无误的,接受了韦伯关于“价值中立”的论述和理想类型的方法,以及个人主义的立场,并同韦伯一样强调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行动,认可意义在社会理论中的中心地位。
但肯定与倾慕之余,舒茨也深深地认识到韦伯的社会学著作中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舒茨(Alfred Schütz)是20世纪著名的奥地利社会学家和现象学家,他对现象学和社会学的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主要关注个体的主观意义构建和社会行动的理解,他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1. 主观意义的重要性:舒茨认为,人类行为的意义是通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解释和构建而产生的。
他强调人们对于所处环境的主观意义与行为的关系,认为在解释社会行动和交互中,个体的主观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日常生活世界:舒茨提出了日常生活世界(lifeworld)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意义构建是在日常生活世界的背景中进行的,而这种背景包含了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习惯,对于人们的行为和意义构建起着指导作用。
3. 符号和意义构建:舒茨强调符号在社会行动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通过使用符号来构建和传达意义,符号是人类交流和理解的基础。
符号的使用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象征意义,而是个体对符号的背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行动的理解:舒茨关注个体对于社会行动的理解过程。
他提出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概念,认为理解是个体对于他人行为的目的、动机和意义的主观解释过程。
个体通过理解他人的行动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并在交互中作出反应。
5. 社会行动中的意义共享:舒茨认为,个体的行动和意义构建是在社会交互和共享的背景中进行的。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共享意义,从而形成共同的社会现实。
这种共享的意义构建是社会行动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维持所必需的。
6.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关系:舒茨强调个体的内部意义构建是基于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感知的。
他认为,个体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官经验和行动经验进行内化,形成了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意义构建。
个体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通过意义的交流和共享相互联系。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观点深刻影响了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强调了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和社会行动的理解。
理解舒茨
理解舒茨—对其理论思想的梳理2006-09-29 21:44:22大中小正如刘易斯·A·科瑟(科塞)在《社会学思想名家》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学生“如果真要理解社会学思想史,仅仅了解理论观点和理论结构是不够的。
要想抓住这些理论的内在含义,还必须在一定程度是上熟悉产生这些理论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
同样,我们在理解这些理论观点以及理论结构同时,也需要了解它们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环境,因为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思想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理论以及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的理论结构。
理解舒茨也不例外。
一舒茨的思想渊源从舒茨(出身于奥地利)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观价值和先验论的重要的影响。
奥地利经济学学派强调的用主观价值来理解人的行动与韦伯的理论相似之处成为舒茨最初理解韦伯思想的桥梁,然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先验范畴却使得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实行了“去历史化”“操作”。
这些后来成为他理论的缺陷和被批评的对象。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思考的出发点,但是他几乎是沿着韦伯根本想不到的方向来发展韦伯的观点的。
有些问题在韦伯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却被舒茨拿来作为问题来研究,通过对韦伯思想著作的“细读”和批判,来展开对行动的意义问题的探讨。
我们知道舒茨所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他也一直在寻找着这种明晰的工具。
在尝试改造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时,舒茨最初运用的工具是柏格森的哲学,但他发现仅借助柏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
但是,仍然可以看到柏格森的哲学在他后来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著作中仍留有许多痕迹,而且舒茨此后也一直继续利用柏格森对时间和意识流的分析来发展自己的思想。
不过,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特别是其构成分析,提供了较韦伯本人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加优越的武器,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更牢固的基础。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战他的局里教社会教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舒茨局里教社会教的思维渊源动做一位兴趣广专的教者,舒茨的思维深受奥天力经济教派、韦伯的阐明社会教、胡塞我的局里教战好国的真用主义等钻研保守的效率.正在舒茨的大教教习功妇,对付他效率最大的几位教授中便包罗当时奥天力经济教派的核心人物:米塞斯战维塞我.奥天力经济教派的主要价格表里战先验范畴表里,皆对付舒茨的思维爆收了要害的效率.奥天力经济教派主弛从主瞅价格的角度去明白边沿效用乃至所有典型的人的止径,批判真证主义“直解了人类的基础体味”,形成了“对付人类履历的真足误解”,用适用于自然科教的认识论准则去分解人的止径,“毫偶尔思”.那些思维战韦伯的阐明社会教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舒茨明白韦伯社会教思维的桥梁之一.然而是,奥天力经济教派战对付韦伯思维爆收很大效率的德国履历注意经济教派的瞅面各走各路.简止之,韦伯为了呵护履历的简直性战特殊性宁愿死观念理性的“杂净”,而奥天力经济教派则为了捍卫先验范畴的形式性而荡涤掉履历的瞅面,阻挡付极度的履历主义搞法,认为终究存留先于履历范畴的非时间范畴,而咱们正是借帮那些“典型”才搞明白履历.那样正在韦伯著做中占核心底位的比较履历分解战对付百般分歧履历社会中的意思与背好别的强调,到了舒茨的阐明社会教那里,便骤然转移成对付普遍性“典型”的分解.正在舒茨对付韦伯思维的那种“去履历化”的“收配”中,奥天力经济教派收挥了不可轻视的效率.舒茨的局里教社会教收轫于对付韦伯的批判性死少.终其一死,韦伯的阐明社会教皆是舒茨社会教思索的出收面.然而是舒茨战韦伯的思维风格存留着基础的好别,他险些是沿着基础念不到的目标死少了后者的瞅面.韦伯的社会教著述中充谦了百般冲突战辩论,而韦伯正在死少自己的教道时,也正是借帮了那些思维上的弛力,去充分掌控简直的社会现真的歉富性战搀杂性.而舒茨的著做中纵然共样存留冲突战暗昧的场合,然而他关注的是何如明了天分解死计天下中那些具备普遍意思的结构.所以,舒茨正在韦伯著做中创制的那些“问题”,正在韦伯瞅去本去不是什么真量性的问题,真真的关键是怎么样用体味办法分解具备特殊的履历现真.总的去道,随着舒茨渐渐解脱超验局里教的拘束,齐力于对付死计天下的简直分解,他与韦伯的那种好别也正在渐渐的缩小.不妨道不对付胡塞我思维的不竭深思战批判,也便不会爆收局里教社会教.舒茨正在测验考查变革韦伯的阐明教社会教时,最初使用的是柏格森的形而上教思维,然而他创制仅靠伯格森的形而上教易以完毕自己预念的目标,最后仍旧搁弃了那一思路.然而柏格森的形而上教对付舒茨的时间战意识流分解爆收了深刻的效率.舒茨最后创制,胡塞我的局里教,特天是其形身分解,不妨用去分解社会止径的意思问题,从而为韦伯的阐明社会教提供了更坚韧的前提.不过,纵然舒茨对付胡塞我的著做举止了广大的钻研,然而他却不人云亦云天跟随胡塞我的思维.到了好国之后,随着舒茨死计天下问题的深进钻研,他启初渐渐解脱胡塞我形而上教中的唯我论思维.正在舒茨瞅去,许多胡塞我教道中要害的观念,如主体间性、死计天下,不再从超验主体的角度出收,而是被他用去从简直的社会互动出收举止体味的分解战探讨.从某种意思上道,舒茨之所以对付好国社会教界战局里教界爆收少期的效率,正正在于他利用自己对付“社会科教战社会现真的认识”以颇有创睹的办法死少了局里教的职业战社会教的钻研,为局里教疏通战社会教的死少做出了要害的孝敬.除了胡塞我以中,詹姆斯大概是对付舒茨效率对付问的形而上教家.如果道胡塞我帮闲舒茨找到了对付社会止径的意思举止形身分解的工具,督促舒茨关注死计天下中主体间性问题,那么詹姆斯的思维则激励了舒茨对付“社会现真”问题举止深进思索,而那个问题是舒茨社会分解中最具少期价格的部分之一.除了詹姆斯以中,米德对付舒茨的效率也不可矮估.米德对付身体止为的分解,无疑是舒茨分解凡是是死计经纪体可直交战及部分的要害意思时借帮的一个主要思维基础.而且,舒茨通过将那些思维搁正在主体间性的“咱们关系”中去观察,乐成天解脱了米德思维中的止为主义倾背,将身体与社会现真问题稀切通联起去,形成了社会表里已去死少的一个要害基面.对付舒茨思维爆收效率的二位伙伴是考妇曼战古我维偶.正是考妇曼修议舒茨通过钻研胡塞我的思维去澄浑韦伯的表里问题.考妇曼依赖舒茨去明白与社会教有关的问题,而正在要收论圆里,舒茨则主要依赖战考妇曼的对付话去死少自己的瞅面.舒茨到了好国以去,与局里教家古我维偶修坐深薄的情谊战教术通联,不妨道舒茨早期的绝大普遍思维皆曾正在与古我维偶的接流中酝酿、死少、老练.二、社会天下的意思构制《社会天下的意思构制》一书籍是舒茨局部思维的出收面.舒茨对付社会天下的意思问题的明白是以对付止径的意思分解为出收面,而对付止径的意思问题的探讨则是修坐正在对付韦伯的“细读”战批判的前提上.最先,舒茨肯定韦伯的基础思路准确无误,他疑赖韦伯已经奠定了社会科教形而上教的出收面.无论是韦伯关于“超出价格推断”的叙述,“观念典型”的要收,仍旧他的部分主义要收论,舒茨皆很赞扬.然而是,舒茨认为,由于韦伯“过于偏偏幸处理简直问题”,果此不过正在迫不得已时才去思量认识论问题,所以韦伯启创的阐明社会教的一项慌张任务,便是重新精致天观察社会止径的意思等问题,为阐明社会教奠定一个脆真的前提.韦伯认为,社会教便是一门对付社会止径举止阐明性明白,并对付其历程及成果证明的科教.意思便是社会教正在观察社会止径时的收端面,韦伯进一步将意思区别为主瞅意思战客瞅意思.他指出:当瞅察者试图掌控一个止径的意思时,不妨通过二种办法,一是借帮间接瞅察举止明白,一是观察效果举止的证明性明白.韦伯上述关于社会止径、意思、明白的叙述视为阐明社会教的“要收论”前提.然而舒茨认为那个前提很不牢固,果为险些所有的前提观念皆暗昧不浑.(1)舒茨指出,韦伯正在思量“社会止径”观念时,关键是止径者与他人的关系,然而韦伯并不充分思量止径者与他人的关系对付社会止径的意思问题所爆收的搀杂效率.(2)舒茨认为,韦伯正在思量主瞅意思战客瞅意思时,好像不过把它们瞅做从分歧角度出收明白的意思,而不意识到二者之间的真真辨别.(3)韦伯有关瞅察式明白战效果性明白之间的辨别,更受到了舒茨的热烈批判.韦伯认为二者的辨别关键正在于明白一个止径的意思的历程中是可波及到更为广大的意思通联.而舒茨认为该当扬弃韦伯对付“瞅察式明白”战“效果性明白”的区别,代之以“间接体味天下”战“遥近天下”之间的辨别.正在前者的情况下,咱们战他人之间爆收关系,果此也不妨对付他们的止径举止瞅察战间接的明白.而效果性明白则不然而限于那种情况,还不妨适用于那些由共代人、前辈大概后代形成的“遥近天下”.(4)舒茨指出,纵然韦伯一再提及效果是止径意思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他有关效果的叙述却暗昧不浑.正在舒茨瞅去,韦伯那圆里的问题是不认识到,普遍所谓“效果”包罗二种意思,舒茨称之为企图效果战本果效果.(5)韦伯有关意思战效果问题的暗昧计划,也使他有关社会止径的观念很不收会.舒茨认为社会止径的核心使操持.韦伯最体贴那些“效率他人”的社会互动,却不收会天报告咱们何谓“效率他人”.而正在舒茨瞅去“效率他人”便是一个止径的操持指背他人,也便是道那种操持动做企图效果,正在他人何处激励了某种蓄意思的体味.舒茨从而指出,咱们必须从社会效率的角度,而不然而从“以他人为与背”的角度去分解社会止径,果为前者才是社会止径的典型.总之,正在舒茨瞅去,社会天下中的意思问题要比韦伯设念的搀杂得多.当人们使蓄意思大概止径那个词汇时,本量上是用一个简朴的标签涵盖了下度搀杂而又充谦歧义的范畴.果此,又需要对付意思的结构举止深进的钻研.正在舒茨瞅去,主瞅意思战客瞅意思波及的是二个真足分歧的问题.前者是“我”怎么样决定意思的问题,而后者则波及“我”与他人怎么样修坐“主体间性”的意思问题.前者主要波及的是时间问题,而后者主要波及的是标记战相通问题.舒茨指出,人的止为具备二个圆里:一圆里不妨瞅做是持绝的意识历程,是具备时间性的,而另一圆里也不妨瞅做是已经完毕的所做所为,是已经冻结的、空间化的.相映天道,韦伯所谓“止径”本量上既可指正正在爆收、正正在举止的历程,也可指业已完毕的状态.前者舒茨称为“止径”,而后者舒茨称为“止事”.当“我”处于“止径”状态时,“我”便重浸正在绵亘的时间流中.而一朝当“我”意识到那一绵亘,那种意识自己便使我摆脱了那种时间流,使我借帮时间的回溯,通过深思的做风归纳体味,从而使持绝的意识流转移为冻结的、空间化的完毕状态,将“止径”形成“止事”,终尾从中形成止径的意思.通过深思形成的意思本去不是孤坐的物品,那些体味会被进一步形成一个概括体.那种体味形成的概括体本量上是“意思构制”,那些意思构制不竭的聚集,便组成了舒茨所谓的“脚头的库存知识”.借帮那些库存知识一般人便将往日的体味赢得了有序的排列,而那些排序的前提便是百般意思构制产死的秩序模式.舒茨称那些模式为体味图式.一般人正是借帮那些体味图式给予止径以意思,所以舒茨又称体味图式为阐明图式.舒茨认为韦伯不精确天认识主瞅意思战客瞅意思的不共,也不妥当的区别瞅察式明白战效果性明白.而那些错误的关键正在于韦伯不认识到每部分的主瞅意念的意思,正在真量上是他人无法加进的.然而是舒茨本去不认为,那便表示着他人的感受对付我去道是真足启关的,也不料味着他人的止为对付我去道毫偶尔思、不可明白.那不过证明“我给予您的体味意思,不可能与您正在阐明那些体味时所给予的意思真足一般”.那么分歧的人之间又是何如相通的呢?舒茨认为,当注意他人止径时,惟有咱们创制他人的企图时,才算真真的明白.正在那种真真的明白里,正在谈话的字里意思除中,咱们还触及到谈话所体现出去的止道者自己的主瞅体味,正是那种体味给予谈话以“表面意思”除中的附加意思.真真的主体间性的明白波及二种情况:一种是不相通企图,另一种具备相通企图,使用标记的明白.然而无论前者仍旧后者,咱们所掌控的意思皆介于杂粹的客瞅意思战千万于的主瞅意思之间.一圆里,咱们既不可能到达他人意念的主瞅意思,果为咱们不可能真足重现他人的意思形成历程;另一圆里,咱们也不可能停顿正在客瞅意思的表面上,果为不触及他人主体体味的意思明白基础算不上真真的明白.舒茨认为,意思问题波及到社会果素的效率.当明白一部分的主瞅意思时,咱们尽大概天逃随其止径所波及的百般体味的形成止为;而当咱们明白客瞅意思时,里对付的本量上不过一个观念对付象,是一种典型.果此,正在明白主瞅意思时,咱们往往是战他人处正在一个间接的天下中;而正在明白客瞅意思时,咱们则处正在一个藏名的天下中.舒茨正是以那种区别为前提,将社会天下描画成一个具备分歧条理结构的天下.间接体味的社会天下的核心是里对付里的情况.正在那种情况下,空间战时间真量上皆是间接的.介进互动的人会蓄意识天思量他里对付的人,那种针对付他人的做风,舒茨称为“您们与背”,而那种与背所产死的关系则被称为“您们关系”.而如果正在那种里对付里的关系中,每个介进者皆相互相互觉察,并抱有共情的做风介进他人的死计,那么便被称为“杂粹的咱们关系”.舒茨认为,惟有处于“咱们关系”的范畴内,才搞正在特定的时刻,以简直的办法赢得他人的体味.一朝咱们从间接社会体味过分到间接的社会体味,他人的“死动性”便会不竭落矮.与“您们关系”中的时空间接性相对付,正在那种情况下时空皆是间接的,舒茨称那种关系为“他们关系”.正在间接社会体味中,本量上是借帮百般观念典型去明白他人,把他们的止径瞅成是藏名的历程,那种典型化的阐明图式,形成了我的库存知识的要害真量.舒茨根据藏名性程度战观念典型的简直本能程度,将间接关系形成的共时代人的社会天下区别身分歧的条理.进一步探讨了正在时间角度上与咱们处于间接关系的前辈战后裔的天下,分别称为前辈天下战后裔天下.厥后舒茨更精确天将那圆里的问题称为,“社会天下的层化”.三、死计天下的结构舒茨对付好国真用主义的思索,对付好国社会教文件的研读,以及对付局里教的继启深思,渐渐把钻研的重面搁正在了对付人们死计天下基础形成的社会教分解.死计天下是舒茨早期思维的主要着眼面.韦伯分解的社会天下是一种简直现真,然而舒茨分解的则更多是那种现真的杂粹形式.随着他对付胡塞我超验形而上教存留的问题认识加深,他启初关注胡塞我早年探讨的“死计天下”的问题,期视借帮对付死计天下的分解,办理超验性、他我、主体间性等局里教范畴内易以办理的问题.自然做风战主体间性舒茨正在使用胡塞我的“死计天下”时,仍旧认为死计天下动做一个文化天下,是日凡是人们所做所为的前提,然而搁弃了死计天下的超验性那一观念,而且试图通过使用社会教要收分解死计天下的结构,以掀穿超验性自己的死计天下前提.正在舒茨的分解中,死计天下是与自然做风战主体间性那二个观念稀切通联正在所有的.处于死计天下中的人,其基础特性便是自然做风.它使人们认为死计天下是不止而明的现真,一般人的所有社会止径,对付世雅“问题”的所有思量,却皆是以那一不止而明的死计天下为前提的.从某种意思上道,超验性、客瞅性等观念正是正在那种自然做风中爆收的.自然做风的真量一般人的社会止径之所以是以死计天下为前提的,是果为社会止径便表示着战他人挨接道,而死计天下正是我与他人的所有社会接往的前提.死计天下使咱们疑赖,咱们的视角是不妨变换的,果为正在社会天下中,基础的公理对付他人战我是一般的.正在那一本理的前提上,舒茨提出,死计天下的“结构性”便体当前具备分蔑视角的人不妨相互明白,止径的意思通过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通联,使每部分的社会止径成为不妨明白的.每个正凡是人皆市根据一些凡是是死计准则去明白他人的存留,而那些被一般人担当的自然做风包罗:(1)他人是具备精神的存留;(2)他人的身体具备战我自己正在真量上普遍的意识;(3)中表天下中的真物对付于咱们去道是共量的,意思也基本相共;(4)我不妨与他们挨接道,并相互采与止径;(5)我不妨使自己为他人所明白;(6)一个已经层化的社会文化天下是动做一个参照框架被预先给予的,那种给予办法使一般人念天然天将其视为“自然天下”;(7)由于(6),我创制自己置身其中的情境惟有一小部分是部分创制了.正是由于那些结构性的准则,正在死计天下中,我于他人的社会接往才大概正在主体间性的前提上产死战死少.舒茨的那种社会结构瞅正在凡是人要收教等厥后的教者何处爆收了要害的效率.对付社会现真问题的钻研是舒茨早年的一项具备启拓性的处事,它体现了欧洲思维保守战好国真用主义保守的对付话,形而上教战社会教的对付话.死计天下的层里舒茨精确指出,死计天下不然而包罗凡是是现真,还包罗许多其余的天下,如幻念天下、梦的天下,果此死计天下是具备多重现真的天下.那些分歧天下正在认识战感受风格是好别很大.舒茨将那些所谓现真的“亚天下”称为“有限意思域”,要从一个意思域过度到另一个意思域,便需要借帮“跃迁”.虽然那些意思域的职位不尽相共,其中凡是是死计的现真具备至下无上的职位,它是死计天下的核心,其余现真天区相对付于它去道,皆不过准现真,皆不妨瞅做是那个基础的现真的变样.现真感战超验感的爆收舒茨通过对付凡是是死计那个“至尊现真”的空间结媾战时间结构的分解,掀穿了咱们凡是是死计中的“现真感”战“超验感”皆是何如爆收的.舒茨指出,凡是是死计的现真感体当前他不妨直交战及那部分死计天区.而正在那部分不妨触及天区中,又有一部分是我不妨通过间接止径去效率、改变的天区,舒茨称为“收配天区”,它形成了局部现真的核心.从那个核心背中推便是为不妨潜正在触及的天区战不可触及的天区,然而不妨通过间接的止径效率的天区.那些天区加正在所有便形成了我的处事天下.果此,从空间上瞅凡是是死计具备分歧的层,它的现真感便是通过我的社会关系战社会止径形成的.舒茨对付死计天下的时间结构的分解掀穿了超验感的爆收.本量上咱们不妨触及的天区中,有一部分是我往常触及的,不过姑且不再触及它了,咱们所有时间不妨回过头去加进那个天下.天下的许多部分本去不果为咱们不正在场,不咱们的介进便不存留了.死计天下的那种时间结构正是一般人超验感的现真前提.凡是是死计中的现真感战超验感是稀切通联的.二者体现了死计天下的二里性:一圆里,死计天下是咱们死计、经历大概者道启受的现真;而另一圆里,它又是咱们借帮止径去统制、掌控大概者已能统制的现真.舒茨的局里教社会教中,知识问题是一个至关要害的问题,是探讨死计天下的结构的关键.他将对付知识的社会形成战社会调配的分解与死计天下的结构搁正在所有思量,从而使知识社会教成为局里教社会教的核心组成部分.脚头库存知识舒茨认为,动做社会科教分解对付象的一般人,当他们里对付中表天下、明白天下时,本去不然而仅正在举止感知的活动.他们战科教家一般,也是使用了一套极为搀杂的抽象构制去明白那些对付象,舒茨称那些构制物为“脚头库存知识”.他认为那些知识是一般人正在主体间性的天下中渐渐产死的,正是那些往常的主瞅体味形成了一个一般人里对付情境时不妨利用的“脚头知识”.舒茨还通过对付“陌死人”的分解指出,库存知识的一些特性是凡是是死计的自然做风的前提.库存知识往往是不连贯的、朦胧的,然而对付于一般人去道那便脚够了.果为他们本去不需要象科教家那样,要修坐具备逻辑完备性、普遍性的无冲突体系.当库存知识那些特性里临挑拨时,一般人的那些知识不克不迭再收挥效率时,便会爆收“紧急”,那便动摇了所有死计天下的现真感.果此,库存知识是一般人修坐死计天下的社会现真的前提.典型化战联系性库存知识是怎么样收挥效率的呢?舒茨主要从典型化战联系性二个角度去明白库存知识的.典型化有几个含意:最先,典型化强调库存知识不是科教知识那样的体捆绑构,而是由一些处理分歧典型的情境的办法组成的.其次,舒茨强调正在凡是是死计中,典型化的程度与决于咱们所里对付的人与情境的某种局里社会教的本量.那种典型化知识是正在充谦陌死人的天下中修坐认识性的关键.终尾,典型化的知识是战库存知识的习惯性通联正在所有的.里对付典型化的情境,咱们经常不妨用习惯的办法去处理.舒茨探讨知识的另一个角度便是联系性的问题.正在死计天下中,情境的形成,获与战使用知识,库存知识与简直情境之间的通联皆受到联系性的节制.正在凡是是死计中,联系结构主要波及三个圆里,舒茨称之为三个关通联统,即中心联系、效果联系妥协释联系.舒茨认为,事变的新颖性与决于止径者的中心关通联统;另一圆里,事变的新颖性也与决于止径者自己的阐明关通联统对付那一事变的处理.而止径者之所以会对付某些新问题感兴趣,对付它举止特殊的阐明,又往往与决于他的效果关通联统.正在舒茨瞅去,人们之所以对付某些问题感兴趣,而对付另一些问题漠不体贴,皆是由效果关通联统爆收的.而一朝止径者对付事变的新颖性进一步关注、阐明,它便会成为止径者新的中心联系,进一步改变本去的效果关通联统妥协释关通联统.4.正在知识与科教之间:舒茨的社会教要收论舒茨认为,通过对付死计天下的结构分解,不然而为阐明社会教提供了更为脆真的前提,而且也为社会教的要收论注进了新的洞察力.根据舒茨对付多重现真的叙述,科教天下也是死计天下中的一个“有限意思域”.到底上,正在凡是是死计中咱们也会采与一些表里做风去瞅待一些问题,然而那种凡是是死计中的表里重思战科教天下中的重思活动本去纷歧样,果为它要受到试验目目标收配,而科教表里处事则不妨真足不为所有试验目标服务.果此,科教天下动做一个“准现真”,死计正在其。
意向、行动与情境——阿弗菜德·舒茨的社会现象世界
从 事 具体 的微 观 社 会 现 象 分 析 .而 是 建 立 了一 种 现 象学 的社 会 学 本 体 论 。在 他 的 《 会 世 界 的 现 象 学 》一 书 中 ,舒 茨 细 致 入 微地 社 从 韦 伯 的 “ 动 ”概 念 出发 ,对 行 动 与 行 为 、意 向与 意 义 、动 机 与 理 解 、情 境 与 自我 等 做 了鞭 辟 人 里 的 分 析 。他 所 提 出 的 目的 动 行 机 与 原 因 动 机 、 面 对 面 关 系 、 同 时 代 人 世 界 、 汝 取 向 、他 人 取 向 、 隐 匿化 等 概 念都 给 我们 带 来 了 深 刻 的 启 发 。 关键 词 :阿 弗 莱 德 ・舒 茨 ;现 象 学 ;客 观 化 ;行 动 ;情 境
J OURNAL OF JANGS P YTE I U OL CHNI C UNI RS TY VE I
意 向 、行 动 与 情 境
阿 弗菜德 ・ 茨 的社 会 现 象世 界 舒
张 中
( 旦 大 学 中文 系 ,上 海 2 0 3 复 04 3)
摘
要 : 于 对 马 克 斯 ・ 伯 的社 会 行 动 理 论有 许 多 不 满 意 ,阿 弗 莱德 ・ 茨 开 始 用 现 象学 的 方 法 进 行 社 会 学 的 研 究 。 他 不 是 基 韦 舒 但
学 必须 远离 价值 判 断 ) 他 认 为 , 过此 观念社会 科 。 通 学研 究将 会 是客 观 的 ,对 于客 观意 义 的取得将会 是 如探 囊取 物 。但 韦伯 又认 为人 是 主观 的 ,社会世 界 诸多 复杂 现象 都有 其 各 自的意义 ,而 这意 义就来 自 于人 —— 社会世 界 的行 动 者之 意 义 的赋 予 —— 这 就 造 成 了矛盾 。但总 的说 来 ,韦 伯虽 然并 没有拒 斥 主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是以德国社会学家舒茨(Alfred Schütz)为代表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舒茨通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行为的观察,试图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包括:1. 意义构建:舒茨认为,社会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应该从人们的意义构建过程开始。
他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会赋予事物以特定的意义。
人们的意义构建过程是基于他们的经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因此,理解社会行为需要考虑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
2. 社会行动:舒茨将社会行动看作是人们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社会行动包括个体的行为和他人对该行为的反应。
他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基于他们的意义构建,同时也受到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行动的理解需要考虑到个体的意义构建和社会互动的因素。
3. 类型与意义结构:舒茨提出了“类型”和“意义结构”的概念,用于描述社会行动和意义构建的模式。
类型是指人们根据经验和背景知识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用于理解和解释特定的社会行为。
意义结构则是指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和其相互关系。
舒茨认为,通过研究类型和意义结构,可以揭示社会行动和意义构建的规律。
4. 社会互动:舒茨认为,社会行为和意义构建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获得和分享关于社会行为和意义的信息。
社会互动是社会行为和意义构建的基础,它可以通过符号、语言和行为等方式进行。
舒茨强调社会互动的重要性,认为它对于社会行为和意义构建的理解至关重要。
5. 主观意义和客观社会:舒茨认为,社会行为和意义构建是主观意义和客观社会的相互作用结果。
主观意义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和意义的主观理解和解释,而客观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等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
舒茨强调主观意义和客观社会的相互作用,认为二者相互影响和塑造社会行为和意义构建。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强调了意义构建、社会行动、类型与意义结构、社会互动以及主观意义和客观社会的相互作用。
社会学理论内容提要
社会学理论内容提要经典时期人物:孔德: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社会事实韦伯:理解社会学马克思: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齐美尔:形式社会学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帕累托:精英循环现代时期: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默顿:中层理论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权力精英符号互动论:米德,戈夫曼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社会冲突论:科塞,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后现代时期: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现代性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布迪厄:实践社会学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福柯:话语分析,无所不在的权力布希亚:消费社会理论鲍曼:现代性,后现代性贝克:风险社会理论2. 2 部分人物与作品孔德: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作为社会学创始人,他指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他对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区分和研究对象的概括:既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的观点,至今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实证哲学教程》:孔德著。
该书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斯宾塞:西方社会学史上著名的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从而成为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
他用增长,分化等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他强调结构的功能,并以功能为分析的出发点。
他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考察,这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群学肄言》:斯宾塞著《社会学研究》,严复将其翻译为中文。
这本书的引入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严复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
涂尔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他明确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论ppt课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一、舒茨的行动理论
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是建立在对韦伯理
论的深挖和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它既是舒茨
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起点,同时也是
4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第一节、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多重来源
舒茨构建理论的出发点:
1、韦伯和胡塞尔的基本出发点都是社 会个体的主观意识——在韦伯是由个体赋予 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在胡塞尔则是个体发
库存知识发挥作用的形式
A、类型化
类型化有几个含义:首先,类型化强
调库存知识不是科学知识那样的体系结构,
而是由一些处理不同类型的情境的办法组成
的;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类型化的程度取
决于我们所面对的人与情境的某种现象社会 学性质。
2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18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舒茨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将社会世界 的结构分为四个领域:
一、直接经验的世界 二、同时代人的世界 三、前人的世界 四、后人的世界 这是他日后现象学社会学分析的基石和起点。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Aaccounting 说明过程人们提供说明以理解世界的过程。
(俗民方法论)accounting practices 说明过程的实践某人提出说明而其他人接受或拒绝该说明的方式。
(俗民方法论)accounts 说明行动者解释(描述、批评及理想化)特定情境的方式。
(俗民方法论)act 行动米德理论的基本元素,包含冲动、知觉刺激、对知觉感到的客体采取行动,并利用该客体满足原先的冲动。
action 行动人们所做之事是意识过程创造的结果。
actual social identity 实际的社会认同人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
(戈夫曼)adaptation 适应帕森斯的四种必要功能之一。
系统必须能适应它的环境,并能调整环境以符合系统所需。
更详细地说就是,系统必须能处理外在情境的危险及突发事件。
affectivity-affective neutrality 情感-情感中立此模式变量系指对某种社会现象要投注多少情绪(或情感)。
(帕森斯)affectual action 情感性行动由情绪引起的非理性行动。
(韦伯)agency 能动力(性)系指行动者所做之行动;亦即,如果不是行动者介入并采取所谈论之行动,所发生之事可能不会以那种方式发生。
agents 行(能)动者有能力为社会世界带来影响的行(能)动者;行(能)动者拥有权力。
alienation 异化人们与其生产活动、所生产的物品、一起共事的同僚及其潜能之间的自然联系崩解了或被分离了。
(马克思)anomie 失序伴随有机连带社会而兴起的一种感觉,亦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人们在社会游荡,并且缺乏清楚、具安全感的寄托。
(涂尔干)对默顿而言,当社会结构个文化之间发生严重断裂,被结构创造出来的人们依文化规范和目标运作,但当规范和目标发生严重断裂时,就产生失序的情形。
appearance 外表观众眼中的行动者;尤其指那些能暗示出表演者社会地位的项目。
(戈夫曼)ascription-achievement 先赋-成就此模式变量关心的是,当我们判断某一社会现象时,是以它被赋予了什么,还是以它成就了什么来判断的。
15.舒茨——对人类行动的常识解释和科学解释
15.1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人类行动的常识解释和科学解释*一导论:经验内容与思维客体1 常识构想与科学思维构想“如果不背离对经验中实际存在的东西的严格考虑,那么,无论传说还是科学都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A·N·怀特海所作出的这个陈述处于他分析思维组织【1】的基础之中。
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的事物也不单纯是一种感觉呈现【2】,它是一种思维客体,是一种关于高度复杂的自然的构想。
它不仅包含了人们为把它当作一种单一感觉——比如说视觉——的客体来构想所需要的各种时间系列的特殊形式【3】,包含了人们为把它当作几种感觉——比如说视觉和触觉——的感觉客体来构想所需要的各种空间关系特殊形式【4】,而且还包含了人们为了完成它在想象各种假设的感觉呈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5】。
根据怀特海的观点,这里最后提到的因素——对假设的感觉呈现的想象——正是“使整个常识思维结构得以建立起来的基石”【6】,而且正是反思批判的努力“把我们的感觉呈现当作假设的知觉客体的实际实现解释出来。
”【7】换句话说,传说知觉的所谓具体事实并不像它们所表现的那样具体。
它们已经包含了对于高度复杂的自然的抽象,而且我们必须把这种情境考虑在内,以避免承认这种安错了地方的具体所具有的谬误【8】。
根据怀特海的观点,科学总是具有双重目的:首先,成为与经验相一致的理论成果,其次,至少概括地说明了那些有关自然的常识概念,这种说明就在于把这些概念保存在一种有关和谐的思维的科学理论之中【9】。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物理学(它是怀特海在这种语境中所提到的惟一科学)必须发展某些方法手段,使科学的思维客体能够因此而取代那些常识知觉的思维客体【10】。
前者——诸如分子、原子和电子——在我们的意识中已经表现出所有可以直接感觉呈现的属性,它们只有通过那些包含它们于其中的事件系列——的确,这些事件在我们的意识中是通过感觉呈现表现出来的——才能为我们所认识。
运用这种方法手段,就可以感觉那不断流动的模糊状态和对思维的精确界定之间架设一座桥梁【11】。
北大舒茨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 ( 1899-1959)一、生平、思想与著述1、生平舒茨,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
1932 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
1938 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 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
2、思想【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维塞尔、柏姆•巴维克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
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 ,即数量有限。
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韦伯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
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
【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关于意识建构的分析,提供了比韦伯本人所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优越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
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
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抽象过程进行研究。
行动及其理解_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收稿日期: 2006)07)11作者简介: 范会芳(1976-),女,河南省宜阳县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生。
第23卷第1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 23No .12007年2月J ournal of North Ch i na Instit u t e ofW ater Conservan cy and Hydroel ectri c Power(Soci al Sci ence)Feb 12007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范会芳,王文明(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 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崇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
社会心理学大师米德与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都曾对理解的方法做过精辟独到的论述。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从理解的不同方面:理解的对象)))行动、理解的内容)))意义以及理解的方式)))主体间性等对米德与舒茨进行一次简要的比较;也试图就此理清米德的思想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舒茨的。
关键词: G #米德;A #舒茨;理解;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44(2007)01)0038)04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却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它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忽略了社会现象所特有的主观性。
正是针对这种倾向,反实证主义研究倾向(注重理解的方法)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米德和舒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 e rbert #M 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曾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之迟辟智美创作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作为一位兴趣广博的学者,舒茨的思想深受奥天时经济学派、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和美国的实用主义等研究传统的影响.在舒茨的年夜学学习期间,对他影响最年夜的几位老师中就包括那时奥天时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米塞斯和维塞尔.奥天时经济学派的主要价值理论和先验范畴理论,都对舒茨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天时经济学派主张从主观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边缘效用乃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批判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构成了“对人类历史的完全误解”,用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则来分析人的行动,“毫无意义”.这些思想和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舒茨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桥梁之一.可是,奥天时经济学派和对韦伯思想发生很年夜影响的德国历史注意经济学派的观点各走各路.简言之,韦伯为了呵护历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宁愿牺牲理念理性的“纯粹”,而奥天时经济学派则为了捍卫先验范畴的形式性而清洗失落历史的观点,反对极真个历史主义做法,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范畴,而我们正是借助这些“类型”才华理解历史.这样在韦伯著作中占中心位置的比力历史分析和对各种分歧历史社会中的意义取向差另外强调,到了舒茨的解释社会学这里,就骤然转酿成对普遍性“类型”的分析.在舒茨对韦伯思想的这种“去历史化”的“把持”中,奥天时经济学派发挥了不成忽视的作用.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轫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动身点.可是舒茨和韦伯的思想风格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他几乎是沿着根本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后者的观点.韦伯的社会学著述中布满了各种矛盾和抵触,而韦伯在发展自己的学说时,也正是借助了这些思想上的张力,来充沛掌控具体的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舒茨的著作中尽管同样存在矛盾和含糊的处所,但他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所以,舒茨在韦伯著作中发现的那些“问题”,在韦伯看来其实不是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用经验方式分析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总的来说,随着舒茨逐渐解脱超验现象学的羁绊,致力于对生活世界的具体分析,他与韦伯的这种不同也在逐渐的减少.可以说没有对胡塞尔思想的不竭反思和批判,也就不会发生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在检验考试改造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时,最初运用的是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但他发现仅靠伯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但柏格森的哲学对舒茨的时间和意识流分析发生了长远的影响.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份析,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础.不外,尽管舒茨对胡塞尔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他却没有亦步亦趋地跟随胡塞尔的思想.到了美国之后,随着舒茨生活世界问题的深入研究,他开始逐渐解脱胡塞尔哲学中的唯我论思想.在舒茨看来,许多胡塞尔学说中重要的概念,如主体间性、生活世界,不再从超验主体的角度动身,而是被他用来从具体的社会互动动身进行经验的分析和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讲,舒茨之所以对美国社会学界和现象学界发生耐久的影响,正在于他利用自己对“社会科学和社会现实的熟悉”以颇有创见的方式发展了现象学的事业和社会学的研究,为现象学运动和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除胡塞尔以外,詹姆斯年夜概是对舒茨影响对答的哲学家.如果说胡塞尔帮手舒茨找到了对社会行动的意义进行构成份析的工具,促使舒茨关注生活世界中主体间性问题,那么詹姆斯的思想则引发了舒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这个问题是舒茨社会分析中最具耐久价值的部份之一.除詹姆斯以外,米德对舒茨的影响也不成低估.米德对身体行为的分析,无疑是舒茨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体可直接触及部份的重要意义时借助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而且,舒茨通过将这些思想放在主体间性的“我们关系”中来考察,胜利地解脱了米德思想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将身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对舒茨思想发生影响的两位朋友是考夫曼和古尔维奇.正是考夫曼建议舒茨通过研究胡塞尔的思想来廓清韦伯的理论问题.考夫曼依靠舒茨来理解与社会学有关的问题,而在方法论方面,舒茨则主要依靠和考夫曼的对话来发展自己的观点.舒茨到了美国以后,与现象学家古尔维奇建立深厚的友谊和学术联系,可以说舒茨晚期的绝年夜大都思想都曾在与古尔维奇的交流中酝酿、发展、成熟.二、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一书是舒茨全部思想的动身点.舒茨对社会世界的意义问题的理解是以对行动的意义分析为动身点,而对行动的意义问题的探讨则是建立在对韦伯的“细读”和批判的基础上.首先,舒茨肯定韦伯的基本思路准确无误,他相信韦伯已经奠基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动身点.无论是韦伯关于“超越价值判断”的论述,“理念类型”的方法,还是他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舒茨都很赞赏.可是,舒茨认为,由于韦伯“过于偏爱处置具体问题”,因此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去考虑认识论问题,所以韦伯开创的解释社会学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重新细致地考察社会行动的意义等问题,为解释社会学奠基一个坚实的基础.韦伯认为,社会学就是一门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并对其过程及后果说明的科学.意义就是社会学在考察社会行动时的着手点,韦伯进一步将意义区分为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他指出:当观察者试图掌控一个行动的意义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借助直接观察进行理解,一是考察念头进行的说明性理解.韦伯上述关于社会行动、意义、理解的论述视为解释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但舒茨认为这个基础很不牢靠,因为几乎所有的基础概念都含糊不清.(1)舒茨指出,韦伯在考虑“社会行动”概念时,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但韦伯并没有充沛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所发生的复杂影响.(2)舒茨认为,韦伯在考虑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时,似乎只是把它们看作从分歧角度动身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二者之间的真正区别.(3)韦伯有关观察式理解和念头性理解之间的区别,更遭到了舒茨的强烈批判.韦伯认为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理解一个行动的意义的过程中是否涉及到更为广泛的意义联系.而舒茨认为应该扬弃韦伯对“观察式理解”和“念头性理解”的区分,代之以“直接经验世界”和“遥远世界”之间的区别.在前者的情况下,我们和他人之间发生关系,因此也可以对他们的行动进行观察和直接的理解.而念头性理解则不单限于这种情况,还可以适用于那些由同代人、前辈或后代构成的“遥远世界”.(4)舒茨指出,尽管韦伯一再提及念头是行动意义的主要组成部份,但他有关念头的论述却含糊不清.在舒茨看来,韦伯这方面的问题是没有认识到,一般所谓“念头”包括两种意义,舒茨称之为意图念头和原因念头.(5)韦伯有关意义和念头问题的含糊讨论,也使他有关社会行动的概念很不清楚.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使规画.韦伯最关心那些“影响他人”的社会互动,却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们何谓“影响他人”.而在舒茨看来“影响他人”就是一个行动的规画指向他人,也就是说这种规画作为意图念头,在他人那里引发了某种有意义的经验.舒茨进而指出,我们必需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单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因为前者才是社会行动的样板.总之,在舒茨看来,社会世界中的意义问题要比韦伯设想的复杂很多.当人们使用意义或行动这个词时,实际上是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涵盖了高度复杂而又布满歧义的领域.因此,又需要对意义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舒茨看来,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涉及的是两个完全分歧的问题.前者是“我”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而后者则涉及“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问题.前者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而后者主要涉及的是符号和沟通问题.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继续的意识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是已经解冻的、空间化的.相应地说,韦伯所谓“行动”实际上既可指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过程,也可指业已完成的状态.前者舒茨称为“行动”,而后者舒茨称为“行事”.当“我”处于“行动”状态时,“我”就沉溺在绵延的时间流中.而一旦当“我”意识到这一绵延,这种意识自己就使我脱离了这种时间流,使我借助时间的回溯,通过反思的态度总结经验,从而使继续的意识流转化为解冻的、空间化的完成状态,将“行动”构成“行事”,最后从中构成行动的意义.通过反思构成的意义其实不是孤立的工具,这些经验会被进一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种经验构成的综合体实际上是“意义构造”,这些意义构造不竭的积累,就组成了舒茨所谓的“手头的库存知识”.借助这些库存知识普通人就将过去的经验获得了有序的排列,而这些排序的基础就是各种意义构造形成的秩序模式.舒茨称这些模式为经验图式.普通人正是借助这些经验图式赋予行动以意义,所以舒茨又称经验图式为解释图式.舒茨认为韦伯没有正确地认识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分歧,也没有恰当的区分观察式理解和念头性理解.而这些失误的关键在于韦伯没有认识到每个人的主观意想的意义,在实质上是他人无法进入的.可是舒茨其实不认为,这就意味着他人的体验对我来说是完全封闭的,也不意味着他人的行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不成理解.这只是说明“我赋予你的经验意义,不成能与你在解释这些经验时所赋予的意义完全一样”.那么分歧的人之间又是怎样沟通的呢?舒茨认为,当注意他人行动时,只有我们发现他人的意图时,才算真正的理解.在这种真正的理解里,在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我们还触及到语言所体现出来的言说者自己的主观经验,正是这种经验赋予语言以“概况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真正的主体间性的理解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沟通意图,另一种具有沟通意图,使用符号的理解.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所掌控的意义都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一方面,我们既不成能达到他人意想的主观意义,因为我们不成能完全重现他人的意义构成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成能停留在客观意义的概况上,因为不触及他人主体经验的意义理解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理解.舒茨认为,意义问题涉及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理解一个人的主观意义时,我们尽可能地追随其行动所涉及的各种经验的构成行为;而当我们理解客观意义时,面对的实际上只是一个观念对象,是一种类型.因此,在理解主观意义时,我们往往是和他人处在一个直接的世界中;而在理解客观意义时,我们则处在一个匿名的世界中.舒茨正是以这种区分为基础,将社会世界描绘成一个具有分歧条理结构的世界.直接经验的社会世界的核心是面对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空间和时间实质上都是直接的.介入互动的人会有意识地考虑他面对的人,这种针对他人的态度,舒茨称为“你们取向”,而这种取向所形成的关系则被称为“你们关系”.而如果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个介入者都彼此相互觉察,并抱有同情的态度介入他人的生活,那么就被称为“纯粹的我们关系”.舒茨认为,只有处于“我们关系”的范围内,才华在特定的时刻,以具体的方式获得他人的经验.一旦我们从直接社会经验过度到间接的社会经验,他人的“生动性”就会不竭降低.与“你们关系”中的时空直接性相对,在这种情况下时空都是间接的,舒茨称这种关系为“他们关系”.在间接社会经验中,实际上是借助各种理念类型来理解他人,把他们的行动看成是匿名的过程,这种类型化的解释图式,构成了我的库存知识的重要内容.舒茨根据匿名性水平和理念类型的具体性能水平,将间接关系构成的同时代人的社会世界划分成份歧的条理.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角度上与我们处于间接关系的前辈和后人的世界,分别称为前辈世界和后人世界.后来舒茨更明确地将这方面的问题称为,“社会世界的层化”.三、生活世界的结构舒茨对美国实用主义的思考,对美国社会学文献的研读,以及对现象学的继续反思,逐渐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人们生活世界基本构成的社会学分析.生活世界是舒茨晚期思想的主要着眼点.韦伯分析的社会世界是一种具体现实,但舒茨分析的则更多是这种现实的纯粹形式.随着他对胡塞尔超验哲学存在的问题认识加深,他开始关注胡塞尔晚年探讨的“生活世界”的问题,希望借助对生活世界的分析,解决超验性、他我、主体间性等现象学范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自然态度和主体间性舒茨在使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时,仍然认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文化世界,是日凡人们所作所为的基础,但放弃了生活世界的超验性这一观念,而且试图通过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生活世界的结构,以揭示超验性自己的生活世界基础.在舒茨的分析中,生活世界是与自然态度和主体间性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其基本特点就是自然态度.它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而明的现实,普通人的任何社会行动,对世俗“问题”的任何考虑,却都是以这一不言而明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超验性、客观性等观念正是在这种自然态度中发生的.自然态度的内容普通人的社会行动之所以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是因为社会行动就意味着和他人打交道,而生活世界正是我与他人的任何社会交往的前提.生活世界使我们相信,我们的视角是可以转换的,因为在社会世界中,根本的公理对他人和我是一样的.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舒茨提出,生活世界的“结构性”就体现在具有分歧视角的人能够相互理解,行动的意义通过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联系,使每个人的社会行动成为可以理解的.每个正凡人城市根据一些日常生活原则来理解他人的存在,而这些被普通人接受的自然态度包括:(1)他人是具有肉体的存在;(2)他人的身体具有和我自身在实质上一致的意识;(3)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是同质的,意义也基秘闻同;(4)我可以与他们打交道,并相互采用行动;(5)我可以使自己为他人所理解;(6)一个已经层化的社会文化世界是作为一个参照框架被预先给予的,这种给予方式使普通人想固然地将其视为“自然世界”;(7)由于(6),我发现自己置身其中的情境只有一小部份是个人缔造了.正是由于这些结构性的原则,在生活世界中,我于他人的社会交往才可能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舒茨的这种社会结构观在凡人方法学等后来的学者那里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是舒茨晚年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它体现了欧洲思想传统和美国实用主义传统的对话,哲学和社会学的对话.生活世界的层面舒茨明确指出,生活世界不单包括日常现实,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世界,如幻想世界、梦的世界,因今生活世界是具有多重现实的世界.这些分歧世界在认识和体验风格是不同很年夜.舒茨将这些所谓现实的“亚世界”称为“有限意义域”,要从一个意义域过渡到另一个意义域,就需要借助“跃迁”.虽然这些意义域的位置不尽相同,其中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它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其他现实区域相对它来说,都只是准现实,都可以看作是这个基本的现实的变样.现实感和超验感的发生舒茨通过对日常生活这个“至尊现实”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感”和“超验感”都是怎样发生的.舒茨指出,日常生活的现实感体现在他可以直接触及那部份生活区域.而在这部份可以触及区域中,又有一部份是我可以通过直接行动来影响、改变的区域,舒茨称为“把持区域”,它构成了全部现实的核心.从这个核心向外推就是为可以潜在触及的区域和不成触及的区域,但可以通过间接的行动影响的区域.这些区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的工作世界.因此,从空间上看日常生活具有分歧的层,它的现实感就是通过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构成的.舒茨对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超验感的发生.实际上我们可以触及的区域中,有一部份是我以往触及的,只是暂时不再触及它了,我们任何时候可以回过头来进入这个世界.世界的许多部份其实不因为我们不在场,没有我们的介入就不存在了.生活世界的这种时间结构正是普通人超验感的现实基础.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感和超验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体现了生活世界的两面性:一方面,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经历或者说接受的现实;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我们借助行动来控制、掌控或者未能控制的现实.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中,知识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探讨生活世界的结构的关键.他将对知识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分配的分析与生活世界的结构放在一起考虑,从而使知识社会学成为现象学社会学的核心组成部份.手头库存知识舒茨认为,作为社会科学分析对象的普通人,当他们面对外在世界、理解世界时,其实不单仅在进行感知的活动.他们和科学家一样,也是运用了一套极为复杂的笼统构造来理解这些对象,舒茨称这些构造物为“手头库存知识”.他认为这些知识是普通人在主体间性的世界中逐渐形成的,正是这些以往的主观经验构成了一个普通人面对情境时可以利用的“手头知识”.舒茨还通过对“陌生人”的分析指出,库存知识的一些特点是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的基础.库存知识往往是不连贯的、模糊的,但对普通人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其实不需要象科学家那样,要建立具有逻辑完备性、一致性的无矛盾体系.当库存知识这些特点面临挑战时,普通人的这些知识不能再发挥作用时,就会发生“危机”,这就摆荡了整个生活世界的现实感.因此,库存知识是普通人建立生活世界的社会现实的基础.类型化和关联性库存知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舒茨主要从类型化和关联性两个角度来理解库存知识的.类型化有几个含义:首先,类型化强调库存知识不是科学知识那样的体系结构,而是由一些处置分歧类型的情境的法子组成的.其次,舒茨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类型化的水平取决于我们所面对的人与情境的某种现象社会学的性质.这种类型化知识是在布满陌生人的世界中建立熟悉性的关键.最后,类型化的知识是和库存知识的习惯性联系在一起的.面对类型化的情境,我们总是可以用习惯的方式来处置.舒茨探讨知识的另一个角度就是关联性的问题.在生活世界中,情境的构成,获取和运用知识,库存知识与具体情境之间的联系都受到关联性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关联结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舒茨称之为三个关联系统,即主题关联、念头关联和解释关联.舒茨认为,事件的新颖性取决于行动者的主题关联系统;另一方面,事件的新颖性也取决于行动者自己的解释关联系统对这一事件的处置.而行动者之所以会对某些新问题感兴趣,对它进行共同的解释,又往往取决于他的念头关联系统.在舒茨看来,人们之所以对某些问题感兴趣,而对另一些问题无动于衷,都是由念头关联系统发生的.而一旦行动者对事件的新颖性进一步关注、解释,它就会成为行动者新的主题关联,进一步改变原来的念头关联系统和解释关联系统.4.在知识与科学之间:舒茨的社会学方法论舒茨认为,通过对生活世界的结构分析,不单为解释社会学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社会学的方法论注入了新的洞察力.根据舒茨对多重现实的论述,科学世界也是生活世界中的一个“有限意义域”.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采用一些理论态度来看待一些问题,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理论深思和科学世界中的深思活动其实纷歧样,因为它要受到实践目标的支配,而科学理论工作则可以完全不为任何实践目标服务.因此,科学世界作为一个“准现实”,生活在其中的科学家就要采用与日常生活中分歧的风格,成为“超然的观察者”.舒茨进一步指出,普通人对事实和事件的知识构造是一阶构造,而社会学家的构造则是对社会行动者的构造的构造,属于是二阶构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难题就是,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科学的特点,在一阶构造的基础上建立二阶构造;另一方面又要遵循科学世界这个“准现实”的共同认知风格,使二阶构造不受一阶构造中的实践目标干扰.舒茨认为要解决这。
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范会芳;王文明
【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卷),期】2007(023)001
【摘要】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崇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
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社会心理学大师米德与
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都曾对理解的方法做过精辟独到的论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是要从理解的不同方面:理解的对象--行动、理解的内容--意义以及理解的方式--主体间性等对米德与舒茨进行一次简要的比较;也试图就此理清米德的思想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舒茨的.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范会芳;王文明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继承与拓展:对舒茨和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的比较 [J], 田贵平
2.戈夫曼与舒茨的社会情景中个人及个人行动理论分析--现代社会学思想流派中的主观主义倾向 [J], 吴中宇;胡仕勇
3.赋予行动以意义:韦伯与舒茨行动理论的比较研究 [J], 李南海
4.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梳理 [J], 禹红梅
5.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J], 谷雨;谢东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6)07)11作者简介: 范会芳(1976-),女,河南省宜阳县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生。
第23卷第1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 23No .12007年2月J ournal of North Ch i na Instit u t e ofW ater Conservan cy and Hydroel ectri c Power(Soci al Sci ence)Feb 12007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范会芳,王文明(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 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崇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
社会心理学大师米德与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都曾对理解的方法做过精辟独到的论述。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从理解的不同方面:理解的对象)))行动、理解的内容)))意义以及理解的方式)))主体间性等对米德与舒茨进行一次简要的比较;也试图就此理清米德的思想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舒茨的。
关键词: G #米德;A #舒茨;理解;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44(2007)01)0038)04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却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它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忽略了社会现象所特有的主观性。
正是针对这种倾向,反实证主义研究倾向(注重理解的方法)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米德和舒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 e rbert #M 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曾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蕴含着许多深刻见解。
他关于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论述,是对社会心理学乃至一般哲学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使他成为在有社会学背景的社会心理学家的传统中被引证的核心人物,被奉为著名的/符号互动学派0的创始人。
也有人对此评论说,/米德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首要理论家之一0。
[1]这一学派的主要理论假设有:人类以事物对他们所具有的意义为基础对这一事物发生行动;意义产生在人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解释过程这些意义不断得到修正。
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注重对社会中由以构成的行动者主观世界的分析。
阿尔弗雷德#舒茨(A lfred #Schu tz ,1889-1959),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
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学,并把它与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回到生活世界,开辟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个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新方向。
1939年舒茨移居美国,与其他许多水土不服的欧洲知识分子不同,舒茨到美国后,并没有像其他许多流亡思想家那样深受文化震撼之苦,而是迅速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商务生涯使他更容易接触到美国的主流社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没有固守自己的欧洲思想传统,而是和美国本土的思潮和观念展开了创造性的对话。
0[2]这其中,米德的互动论思想成了舒茨打开社会学大门的钥匙之一。
米德站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台上和蔼地对他的学生说:要关注个人与他周围人的切实可感的互动事件。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了舒茨理论的中心概念:/生活世界0和/主体间性0,而其他的理论和概念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概念而形成的。
这其中我们可以敏锐地察觉到米德的思想对舒茨的巨大影响。
在舒茨写给那坦森的一封信中,他就高度评价了米德,并指出米德独立地发现了/理想类型、社会角色和舍勒对社会化的意识的解释0这些思想。
/而米德对身体行为的分析,无疑是舒茨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体可直接触及部分的重要意义时借助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
而且,舒茨通过将这些思想放在主体间性的-我们关系.中来考察,成功地摆脱了米德思想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将身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
0[3]下面,我们就从理解的不同方面来简要地比较两人的基本思想,从中也可以窥探一下米德的思想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舒茨的。
一、有关理解的对象)))行动的比较我们之所以先从行动这个概念来进行比较,是因为他们俩的学术活动都是从行动概念开始的。
从5心灵、自我与社会6这本书中米德对心灵、自我与社会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米德的行动概念:其一,在对心灵的分析中,米德强调/行动(actio n)是一个冲动。
这冲动是以选择它需要的某种刺激去维持生命过程。
因此,生物创造了它的环境,刺激是冲动表达的需要。
,,理智是刺激的选择)))有关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帮助再建立自由的选择。
0[4]与生理心理学不同,社会心理学只研究人的那些可被外在化的、由冲动和理智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行动。
惟有研究这种行动,人的反应性的理智才可把握。
其二,在对自我的分析中,他认为如同冲动与理智的互动产生心灵一样,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
而自我的本质又是通过主我与客我的互动结果)))现实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这些行动包括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对话、谈判等方式。
主我提出要求、愿望,客我对这些要求、愿望加以裁定,哪些可行,哪些应中止。
其三,在对社会的分析中,他认为作为社会内容的主体是由个人与集体互动构成的;这种互动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比如语言、社会组织等。
因此,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人创造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
而舒茨对行动的分析是通过与行为的比较来进行的。
舒茨认为,从现象学角度来讲,行为是/通过自发的行动0赋予意义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的发生或者进行过程中,这种自发活动不过是发挥(定义)构造作用的客观性得以给定的意向性方式。
从这种意义上说,行动不过是行为的一个子集而已。
舒茨指出,行动指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行动者根据一个预先设计的方案所进行的,取向未来某一目标的人类行为。
它来源于个体的意识经验,最突出的特征是其计划性与目的性。
它不同于个体单纯的幻想过程,因为前者包含了一种把行动作为有意图的东西确立起来的自愿选择。
我们可以把意图的幻想过程称作/实行0,但却不能称为一种行动。
行动既可以是隐蔽的(如科学家苦思冥想科学问题),也可以是公开的,即实施于外部世界。
它既可以是个体行动者努力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也可以是放弃某个目标的行为。
因此,公开的行动只不过是整个行动综合体的一个部分,隐蔽的行动则包含了多种否定性的决定方式,行动者通过这些决定形式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制止某种公开行为。
但是,无论是公开还是隐蔽,肯定还是否定,行动的决定性特色就是它的有意图性及设计特色。
行动的源泉存在于行动者的意识之中。
由此可见,尽管两位思想家都曾经关注过行动,但在他们那里,行动的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
作为社会行为主义代表的米德,尽管他的思想与早期行为主义者,如华生等人的思想已经有所不同,但从他的理论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
对于行动概念的强调更多地是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隐含概念而出现的。
另外,对于米德而言,/行动0和/行为0是未加区别的。
而继承了韦伯关于/社会行动0的主要成果的舒茨,他对于社会行动的强调甚至超过了韦伯。
在某种意义上,舒茨正是从对于社会行动理论的补充和完善的立场上进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的。
他对于/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意义0的过程进行了现象学的追问,为行动意义的获得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现象学的基础,同时也对于社会学的行动理论做出了他自己的独特贡献。
二、有关理解的内容)))意义的比较比较过行动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关于意义的见解。
之所以关注意义,是因为就像上面所说的,行动的决定性特色之一就是它的有意图性。
米德关于意义的理解是跟符号或姿态联系在一起的。
米德认为达到理解目的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符号或姿态必须成为表意的符号或姿态。
个体必须知道他要做什么;知道他自己,而不是只知道那些对他做出反应的人,必须能够解释他自己的姿态的意义。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这就是说,生物个体必须能够在他自身唤起他的姿态在他人身上唤起的反应,然后利用这一他人的反应来控制他自己下一步行动。
这样的姿态是表意的符号,通过使用这些符号,个体在调整他自己行动的过程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0。
人在本质上是扮演角色的动物。
在自我和他人身上唤起同一反应,为意义交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内容。
心灵是表意的符号在行为中的所在,它是使意义得以出现的社会交流过程在个体身上的内在化。
它是向人的自我表明他的姿态所引起的他人的反应(以及涉及的对象)、并根据这些来控制反应本身的能力。
表意的姿态,本身是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那些在姿态交流的早期非表意阶段出现的意义内在化,并使组成该过程的生物个体获得这些意义。
而在舒茨看来,意义包括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两个部分。
而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所涉及的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我0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而后者则涉及/我0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0的意义问题。
前者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而后者主要涉及的是符号和沟通问题。
而舒茨对意义构造是这样论述的:/当-我.处于-行动.的状态时, -我.就沉浸在绵延的时间流中,是不可能发现任何清晰的、可相互分辨的经验的。
而一旦当-我.意识到这一绵延,这种意识本身就使我脱离了这种时间流,使我借助时间的回溯,通过反思的态度,关注-我.的体验,区辨、挑选、勾画经验,从而使持续的意识流转化为冻结的、空间化的完成状态,将-行动.构成-行事.,最后从中构成行动的意义。
0[5]而他在对理解的研究中发现,/我赋予你的经验的意义,不可能与你在解释这些经验时所赋予的意义完全一样0。
[6]也就是说,自我的意义确立过程和对他人经验的理解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即基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平情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经验图式和解释图式。
那么,不同的人之间又是如何进行沟通的呢?舒茨又发现,当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行动(比如说言39第23卷第1期范会芳等: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语)时,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情况,我们关注的焦点可能会是言说者的身体运动、声音、特定的声音类型、他的言语的字面意义以及言说者的意图。
舒茨认为,只有当我们发现了他人的意图时,才算是真正的理解。
在这种真正的理解里,在言语的字面意义之外,我们还触及到言语所体现出来的言说者本人的主观经验,正是这种经验赋予言语(或行动)以/表面意义0之外的附加意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对意义的关注是两位思想家思想中最为接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