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4.1【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 (人教)
《世界的物质性》
蚌埠二中 陈建
“世界的物质性”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节的内容,本框题内容从世界的物质性入手,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的物质性三个方面。
因此,本框题在学习物质含义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人的意识的物质性。
从而得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目的让学生明白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明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探究法、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解法,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教学重点】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教学难点】
理解物质的概念。
1、教师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积累视频和图片:③设计学案
2、学生准备
①课前预习;②课前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的知识。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5篇)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5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即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完整版)4.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完美版
世界的物质性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
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
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
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
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
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
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
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
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
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
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
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章世界的物质性和⼈的实践活动 ⼀、单项选择题 1.“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泛的概念”,这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主义观点 C.多元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的】本题是通过对信息的理解考查对世界本原的把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随着科学的发展,产⽣了信息概念。
什么是信息,哲学家、⾃然科学家们都从不同的⾓度进⾏解释。
有的解释说,信息是“⾮物质的精神实体的特性”,即信息是精神;有的解释说,“信息是物质与意识之外的第三个⼴泛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信息是⼀种反映,它是物质的⼀种属性,所以信息不能离开物质⽽独⽴存在。
将信息作为与物质和意识并列存在的概念,等于否认世界有⼀个物质本原,主张世界有多个本原,属于多元论的观点。
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
考⽣回答本题有⼀定难度。
如果根本没有理解命题的⽬的,不清楚考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再加上⼜不知道什么叫信息,根本没有思路,是⽆法做出正确选择的。
这种题型所采⽤的命题⽅法叫作间接命题法,有⼀定的迷惑性。
形式上很难,⽽实际上很简单。
聪明的考⽣假如题⼲没有弄懂,那就应该从所给的选项⼊⼿,采⽤排除法选择。
从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看:A项认为世界有⼀个本原是物质,显然不符合题意;B项认为世界有⼀个本原是精神,也不是题中所犯的错误;D项是否认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和题⼲所犯的错误⽆关。
这样将ABD三项排除,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举⼀反三】本题题⼲本⾝就可命制分析题。
2.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互不相容的 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者 D.两者是完全统⼀没有区别的 【命题⽬的】本题考查对意识本质的确认和理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关于意识的本质是重要考点之⼀,考⽣在复习中是必须要把握的。
关于意识的本质必须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中来理解和把握。
因为意识、观念的东西不是⼈脑凭空产⽣的,是从客观世界中来的,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A项,这是⾮常确定的基本原理。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个性)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共性),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其基本思想包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列宁的这个物质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规定物质,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选择题
B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D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
识等同于物质
12.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庸 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B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D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
识等同于物质
13.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 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16.意识能动性的含义是指:
A人的意识是万能的
B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能力 C人具有感觉的能力 D人具有改造规律的能力
1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哲 学寓意:
A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要尊重
客观规律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
C物质存在的形式 D“绝对精神”发展的产物
2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 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
A无限性的原理
B绝对性的原理
C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统一的原理
2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 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 的实践活动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所有事物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构成物质体的最小单位 D有形的可被感触到的实体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所有事物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构成物质体的最小单位 D有形的可被感触到的实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物质概念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简答题:让学生回答一些简答题,如“请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哲学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探讨世界的物质性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难以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难以做到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我们身边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概念和作用。
2.实物展示: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手机、书本、水杯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物质的概念。
3.设计一份关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物质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围绕“如何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一份小组讨论报告。报告应包括讨论过程、主要观点、结论等内容。
5.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1世界的物质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几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个人发展中的体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世界的物质性”等。通过讨论,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世界的物质性,自觉抵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人性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我将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2.采用分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世界的物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计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物质现象,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5.教学策略的运用:我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这些策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考研政治(哲学)鲁生:第二章_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鲁生:全国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主讲哲学、政经两门最重要、最难懂课程。
鲁老师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
上课旁征博引,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
最擅长讲懂难点,辨清易混淆点,哲学、政经的晦涩、繁琐经鲁老师讲解后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学生信服地称鲁老师为“难点一点通”。
鲁老师2003年度全国10几个重点城市的巡回授课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有激情,最有责任心,讲课效果最好,课堂收获最大的好老师。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不科学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则是指原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①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就有力地反击和批判了唯心主义。
同时,由于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也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二,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其三,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乃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对包括自然物质和社会物质在内的所有物质形态之共性的最高概括。
这样,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局限性。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形态(既包括自然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也包括社会领域里的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进步任务,而要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探讨自然、社会、人类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这是哲学世界观的基础。
与唯心主义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精神性不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唯物主义的进步前提是承认物质在我们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而且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看法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基础,而且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物质活动,构成了一种直接而现实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学说,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前提,是正确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辩证地统一起来了。
这是哲学世界观的深刻变革。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
准确的理解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式,对我们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非常重要。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依据对“物质”的不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了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及其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
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
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
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
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
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意识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与物质。
时间。
空间。
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2021/3/10
授课:XXX
25
运动的主体:物质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 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动
化学运 动
原子、离子、原子团
生物运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动
社会运 2021/3/10
物授质课:资XXX料的生产方式
26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状
2021/3/10
授课:XXX
12
① (特性)概括了一切物质的共
性即客观实在性。(与旧唯物主义 不同)
② (本体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则,对世界的本原问题作 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与唯心主义 不同)
③ (认识论)肯定认识可以反映
客观实在,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 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不同)
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有朴素性、直观性和猜测 性。
2021/3/10
授课:XXX
8
2、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哲学物质观 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2021/3/10
授课:XXX
9
把原子(质量不变、不可分割) 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 物质的共同本质,把当时认为的原子 的属性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
缺陷: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不彻底性、把个别当成一般.
2021/3/10
授课:XXX
10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 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即客观实在 性.(辨析题)
(恩格斯)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地唯物主义。
他从世界的物质性原则出发,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而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人及其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人与世界之间的此种特殊关系表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物。
但是人的意识和智能并非主观自生的,其本质乃是物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坚持一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无限多样,那么,这样一个无限多样、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没有统一本质和共同的基础呢?如果说:有;那么,它是什么呢?这是自哲学的童年时代起,就被无数哲学家反复追问的问题。
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肯定世界的同一性,坚持一元论;但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即所谓物质本体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即所谓精神本体论。
唯心主义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各种现象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创造和体现。
例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根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主观唯心主义则更是直截了当地把人的主观意识看作世界的本质。
例如古代中国哲学家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则宣称“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在于都把物质世界视作精神的产物。
此外,哲学史上还有少数哲学家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主张世界是多元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认为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平行本质的二元论,例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就持此观点;不可知论则认为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不可解释的;现代西方哲学中颇有影响力的分析哲学认为本体论问题是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否定哲学的旨趣在于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三)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和功能。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2)具有创造性; (3)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2、正确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1)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恰当的估计。不能过分夸大(唯心 主义),也不能过分缩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任何物质运动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灭亡、向他事物转化的过程,
即都要经历时间;任何物质运动只要其存在,就具有一定的体积、规 模、形状、空间排列、方位等,即都要占居空间。 2、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
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如人们对时间单位年、 月、日的测量,就离不开物质天体在宇宙空间的运动。空间同样也是 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测量的。如现代天文学依据光在一年中的行 程——光年,测定宇宙天体间的空间距离。
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 基本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依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把世界的本 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这种朴素唯物主 义物质观,把世界的物质性与物质的特殊形态混为一谈, 把特殊当成一般,并不能真正反映世界无限多样的统一性。
(2)必须明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关键是遵循客观规律。 (4)要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
段。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 有放射性现象,在放射 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 化为另一种元素,例如 镭,经过放射之后,就 生成了另外两种新的物 质:隋性气体氮和氡。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第二,是电子的发现, 就是说,发现原子当中 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 粒,而且电子的质量可 以随着自身速度的变化 而变化。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体现了自然观 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 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客 观实在性,并把它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 解之中,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 领域,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 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 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地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 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内容: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 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 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 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 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评价
合理性: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以近代自 然科学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 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
缺陷:
第一,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 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
第三,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 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 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 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早在19世纪八十年代,恩 格斯就澄清了物质概念和 它所概括的种种具体物质 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 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 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 来的。”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doc
名师导读(一)本章内容概要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首先要回答世界的物质性问题;而哲学要从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就要探讨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为此,本章先后阐明了三个问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物质存在形式——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阐明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的基本环节以及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要真正阐明这一原理,又必须进一步阐明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性。
最后说明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本章重点、难点和需要注意划清的理论界限本章重点、难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难点,要真正弄懂。
本章需要划清的理论界限: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界限;在运动观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论、形而上学唯物论、相对主义诡辩论的界限;在实践观上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哲学的界限;在世界物质统一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同二元论、唯心论、旧唯物论的界限;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论、旧唯物论的界限。
命题特点及趋势本章中心是阐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绝大部分命题围绕这个中心,而且同一知识点反复出题。
本章一般出选择题,没有出过分析题,但不排除出分析题的可能。
比如,在物质观问题上,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同旧哲学的物质观、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区别。
综合这些方面的材料,是可以出分析题的。
又比如,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区别,以及在这个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折中主义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 要条件 •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标尺 • (测量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 • 5、物质运动的5种形式: •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和社会的运动形式 • 它们的关系: • (1)相互区别。都有特殊的物质基 础和运动规律
• (2)又相互联系,低级是高级的基 础,高级包含低级。 •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摩擦生热,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 热引起燃烧,又转为化学运动 • 三、物质运动的时空存在方式: • 1、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不可逆性 • 过去-现在-未来 方向流动
• 首先,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 造性过程 • 其次,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 • 再次,还表现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控 制上 超人 • 最后,突出的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上 • 2、怎样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第一,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第二,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 第三,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 段 • 3、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首先,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认 识人的主体性作用 • 其次,客观规律的运用和发现,要充分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在实践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 • 三、人在物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人处于主导地位,大自然出现了人 类不想看见的“反主体性效应”。例: • 沙尘暴 地面沉降 • 2、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两层涵义: 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未进入人类 活动范围的自然。 总是存在自在世界。 • 哥伦布 新发现地下大溶洞
• 三种: • (1)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2)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例如:社会更替 起义 革命等 • (3)科学试验 新事物新方法层出 不穷 • 心理学实验:从众实验 • 风险分担实验 • 6、实践系统:
• • • • • • •
组成: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1)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人 人的特性: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 成为实践主体的条件: 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无劳动能力 老人小孩精神失常者不在此列) • (2)实践客体 指进入主体对象性活 动领域、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 人类世界:人类实践形成的“人化”自 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所创造和 居住的世界。
•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1、发展四阶段: • (1)无机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 的反应特性;(潮涨潮落、磷自燃)
• 也就是当物体以光速运动时,不能用 经典力学解释。 • 5、时空也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 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 有限性:具体事物在时空上是有限的。 • 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的时空存在于无 数有限的具体事物的时空之中。
•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 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 实践作为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不仅造成世界的分化,也是其统一的现 实基础,因此,实践既反映人的社会本 质,又是人与与外部世界现实关系的表 征和证明. • 三种实践观: • 1、唯心主义实践观:实践就是某种精 神活动。
• 二、实践的功能: • (一)实践有三种功能: • 1、首先,实践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 分化出来的决定性条件 • 2、其次,实践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 辨证统一了起来,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结合. • 3、再次,从人和自然两者关系来看, 实践的功能在于:一是变革客体,二 是提升主体素质
• 变革客体: • 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对客体的改变力 度越来越大:例如:转基因物种 • 搞笑转基因图片 • 提升主体素质: • 包括两个方面: • (1)主体的认识能力: • 认识能力有三个表现: • A、感知-思维能力: • 依赖于人的自然机体、科学技术和实 践水平
• 另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离 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不存在。 • 例:年: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 月: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 • 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 光年:测量天体的距离 • 古人用“铜壶滴漏”作为计时器
• 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时空的绝对性: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 存在方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 无条件的。 • 康德:人感知事物然后赋予事物时空 • 董仲舒:时间是天喜怒哀乐的表现 • 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具体形式随物 质运动是可变的、有条件的。 •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时空观也发展:
• 光子:光由光子组成 • 夸克: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 基本粒子组成的,而基本粒子则是由 比基本粒子更基本的亚粒子组成的。 亚粒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克”或 “层子”。基本粒子的最小单位。如: • +2/3,-2/3个电量,但是至今还没有在 试验室里发现它。
• 太阳系:9大行星、66颗行星的卫星、 大量的彗星、小行星和星际介质构成 • 结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不可穷尽 的,不管人是否发现它的存在,它都 存在,这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这种 物质观可以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我们 相信现有的发现仍然只是物质世界真 面目的一小部分。
手术戒毒法 第一信号系统:实物刺激或“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语言 生物电 第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另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错误的意识也来源客观世界,只不过是 歪曲反映罢了。
• 电脑的思维模拟与人的意识的区别: • 首先,电脑无意识的模拟,是种物 理装置;人脑是生命的能动的复杂 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其次,电脑没有创造性 • 人脑有想象、直觉、顿悟、幻想等 不能被符号化 •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 1、表现在四个方面: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尺缩钟慢”现象: • 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运动的钟比静止 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 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 停止了。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 • 相对论证明,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 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 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这就是所 谓的尺缩效应。
• B、经验-知识能力:过去的人们没 有多少科技知识,凭经验也有辉煌 的成果:赵州桥 四川都江堰 • C、主体的思维方式:早期是模糊性 和整体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现在 是分析、实证等复杂的抽象思维方 式:例如:一张厚度为0.083cm的纸 对折30次,有多高? • (2)主体的实践能力:体现在实践 技能的提高和实践阅历的积累上
• 正电子:居里夫妇 :从钋加铍源中发 出的硬γ 射线,通过物质化产生了正 负电子对 ,也 记录到了单个正电子。 • 它是一种宇宙射线 • 介子:介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自旋 为h的整数倍粒子的总称,期质量通 常在电子质量与核子质量之间,故称 为介子;但也有质量大于核子质量的, 都统称为介子。周期:2亿分之2.5秒。
• 第四,产生了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 到此,意识产生了。 • 离开了人类社会和劳动就不可能产生意 识,例如:狼孩 猪孩 • 二、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 主观映象 • 1、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皮 层分工严密又密切合作,人脑受损,一 般意识会受损。
• • • • • • • •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 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认为:世界万物由某一种或者几种具体 物质构成:“五行说” 优点:从物质世界的本身出发去解释它 的本质和变化。
• 缺点:自发的、猜测的,缺乏科学的 论证。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原子 • 优点: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 据 • 缺点:缺乏辨证思维,把人类某一时 期的认识绝对化,混淆特殊和一般, 个性和共性。
• 其次,它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的反 映论和可知论。 • 再次,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态的共性和惟一特性。
•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出以来,自然 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 1、原子的认识:电子、质子、中子、 中微子、正电子、介子、光子等300多 种基本粒子。 • 中微子:120亿伏质子加速器可发现它, 证明99.99%的有质量,能自由穿越地 球。
• 2、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 指人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个人 的修身养性。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涵义: • (1)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 (2)这种活动可引起相关对象实际 性的改变和变化
• 4、实践的基本特点: • (1)客观物质性 人运用一定的物 质手段,产生一定的客观结果 • (2)自觉能动性 人在一定的思想 理论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 造中增长见识 • (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对象、范围、 规模、方式受历史阶段限制 • 5、实践的分类:
•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树木向 阳、水、肥,变形虫) • (3)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海啸中没 有野生动物死亡、动物临死时哀叫凄惨) • (4)人的意识 • 人的意识的产生过程: • 第一,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器官和活 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人学会了直立行走。 • 第二,食物种类丰富 火 熟食 • 第三,感觉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提高
• 虚拟世界:指高速信息网络系统,是 电子场,也是物质的。它和现实世界 一样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存在方式。 • 不要虚拟世界现实化:例如网婚,网 上的随便结婚、离婚、三夫四妻对现 实的婚姻造成了冲击。倡导健康上网、 文明上网。 •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1、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 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 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 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如: •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社会进步 •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