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颈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改”,改变。写出了女子担心别离时日长,自己容颜老去,表现出 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寒”,寒冷。一语双关。既指月光清冷,还指诗人孤独的心境, 表现出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关怀之深。 。
早起照镜,愁思难遣,连如云的鬓发也变了颜色;夜来 吟诗,心情愁苦,连月光也变得冰冷凄寒。
尾联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 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 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 殷勤为探看。
情谊恳切深厚。
此去蓬莱仙山的路程并不太远,却无路可通,希望有青 鸟一样的使者为我们互通音讯。
尾联为何要以神话故事结尾?请简要分析。
用典,借用神话传说中仙山和“青鸟传信”的典故。表现 出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关切,也流露出只能靠书信传情 的无奈。
颔联:
这里与“思”字谐音。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比喻、对偶、双关的修辞方法。用“春蚕”“蜡炬”自比, 用“丝”和“思”谐音双关,写出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以及对爱 情的至死不渝。
我的思念如同春蚕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我的泪水像 蜡烛泪直至烧成灰烬时才会流干。
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请分析我们学过的爱情是《关雎》《蒹葭》和李商隐 的《无题》,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不同:《关雎》对心上人的追求大胆热烈, 《蒹葭》对心上人的追求执着含蓄。 《无题》表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观
虽然《无题》和《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和朝代都不同,但“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都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内容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和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和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必背诗词01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鉴赏练习】1.请概述本首诗词主题。

2.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3.《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默写练习】1.诗中通过“”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2.诗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3.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0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概述本首诗词主题。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

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默写练习】1.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句子是:2.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03 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练习】1.请概述本首诗词主题。

2.“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3.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

梳理作者的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巩固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巩固训练(含答案)

巩固训练一、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1.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9.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 温庭筠《商山早行》 )10.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诗人以景物来寓写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3.《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4.《月夜忆舍弟》中,诗人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句子是“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5.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出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的句子是“三年谪官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古代诗歌阅读( 一 )阅读《月夜忆舍弟》,回答问题。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渴望社会安定。

( 二 )阅读《长沙过贾谊宅》,回答问题。

1.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知识点整理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知识点整理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商山早行》知识点整理及阅读训练一、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01-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

唐代诗人。

二、问题探究1.体会首联晨起情境,“悲”字的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因思故乡而悲,悲“身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颔联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意象叠加)5.诗人为什么要写热闹、生机而温馨的家乡图?将眼前的凄凉、萧条、冷寂的异乡图和生机、热闹、温馨的家乡图形成鲜明的对比。

把梦境中的故乡写得越美好,越能反衬出羁旅在外的艰辛和思乡的浓烈。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三、诗歌主旨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四、迁移拓展羁旅诗的常见特点: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测评提升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测评提升练习及答案

《课时测评提升练》及答案(45分钟 50分)一、基础巩固练(1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还在qiǎ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3)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 )之人。

答案:贮蓄襁褓吹毛求疵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瑟缩秉烛粘轻怕重无剂于事 B.丰腴发窘虎视眈眈截然不同C.诽谤震摄世外桃园惨绝人寰 D.矜持璀灿安分守己不可明状答案:【解析】A选项“剂”改为济;B选项“摄”改为慑;D选项“明”改为名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

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家喻户晓虽然但是B.艳羡举世瞩目虽然但是C.艳羡家喻户晓因为所以D.神往举世瞩目因为所以答案:B 【解析】“神往”指心中向往,“艳羡”十分羡慕,联系“孤高”一词,第一空应选“艳羡”;“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后者程度更深,结合“伟绩”一词,第二空应选“举世瞩目”;“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与“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关联词“虽然……但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翟天临论文造假牵扯出的这条灰色利益链,让大学的立身之本——学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B.凭借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映,电影《绿皮书》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中荣获最佳影片奖。

C.我们从实验报告中了解到,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一是生物体缺氧引起的结果;二是宇宙带电粒子变化造成地球生物的不良反应。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13.①刘宣自己读书勤奋刻苦;②卫使善待人才;③刘文恭有伯乐识人之明(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合集【详细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合集【详细解析】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与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相同;B项,古体诗;C项歌行体诗;D项,宋词。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首联虚实结合,“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中,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颔联“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以乐景写哀情,属于反衬手法。颈联“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寓情于景,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抓住一种手法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根据题意,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托物言志、以动写静、借景抒情、侧面烘托、忽然宕开、对比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是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二是抒发情感含蓄,委婉,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C.颈联描绘出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的景象,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哲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尾联与首联呼应,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据此,“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的理解是错误的。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蜜蜂飞出了蜡质的蜂房/去征收田野的贡奉”的句式结构。内容要与例句构成并列,且要注意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富有诗意,饶有诗味。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2)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五、《咸阳城东楼》 许浑
1.直接默写。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七、《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1.直接默写。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2.理解默Leabharlann 。(1)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2)表现词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词句:!
附:参考答案
2.理解默写。
(1)《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的是:,。
(2)《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3)《咸阳城东楼》中极目远眺,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三、《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1.直接默写。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中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统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统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咸阳城东楼/许浑二、无题/李商隐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咸阳城东楼》许浑【原诗】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二、简答题: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答:愁,思乡,怀古。

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答: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答:“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

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

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

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

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

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首联写登临城楼,眼前的兼葭杨柳似长江中的汀洲,让诗人想起万里之外的江南故乡,触景生情,一股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诗的领联勾勒出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周作业(写作-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周作业(写作-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第七周作业(写作-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断人行”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

B.颔联所写全是客观实景,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是作者感物伤怀,表达对故乡的感怀、对亲人的思念。

C.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既传达了诗人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遭遇。

D.尾联含蓄蕴藉,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

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何况此时战事频仍,生死更加难料。

2.下面对《长沙过贾谊宅》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A.首联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B.颔联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刘长卿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D.尾联“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3.下面对《月夜忆舍弟》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看似写景,其实都是为了引出思情,景物的描写烘托了思情。

B.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其目的是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C.本诗只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D.从诗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和“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几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带答案姓名:班级: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四、月夜忆舍弟/杜甫五、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七、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八、咸阳城东楼/许浑九、无题/李商隐十、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十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二、选择题:1、以下对诗歌《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基础达标(26分)1.文学常识。

(10分)(1)《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填朝代)诗人,字________,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________”。

(4分)(2)《长沙过贾谊宅》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2分)(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2分)(4)《商山早行》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2分)2.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咸阳城东楼/许浑二、无题/李商隐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咸阳城东楼》许浑【原诗】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主旨】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二、简答题: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2、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二、简答题: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答:愁,思乡,怀古。

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答: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二)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二)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 /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 /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咸阳:今届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兼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兼,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磕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磕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 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白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主题思想】《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乂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乂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无题【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已传《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已传《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含答案)

基础训练一、《月夜忆舍弟》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3、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首联描绘了一副边塞秋天的途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

“断人行”写所见,点明 ;“戍鼓”“雁声”写,写出。

这两句渲染了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死是生。

5.“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请问:故乡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总是格外的明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亲人们的悠悠深情。

6.这首诗里,除了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外,你还体会到什么?关注国家和平,希望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7.古代文人咏月的诗数不胜数,你能写几句吗?(4句以上,多写加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长沙过贾谊宅》1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

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_____、_____、_______是押韵的。

迟、时、知2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D)(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诵读》知识梳理及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诵读》知识梳理及练习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积累:(一)《咸阳城东楼》1.作者简介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著有《丁卯集》。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

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他。

2.写作背景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夕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3.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诗人登上高楼,为何愁绪满怀?这“愁”里包含了哪些情思?示例一:首联写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登上高楼,看到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思乡的愁绪漫上心头。

“愁”字里首先有思乡情。

示例二:颔联描写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看似写自然中的风雨,其实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勾画,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是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发愁。

示例三:颈联描绘“鸟下绿芜”和“蝉鸣黄叶”,给人一种萧条、冷落、凄凉之感。

诗人目睹这残败之景,不禁感慨横生: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让诗人产生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

示例四:尾联“莫问”二字,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思索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所以,诗人的“愁”里也有痛惜和无奈之意。

(二)《无题》1.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很多作品表现了当时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2.写作背景这首《无题》诗,旧注家多说有政治寓意,有的认为是作者政治失意,向令狐绹求助哀告之作;有的认为是因宰相李德裕被贬崖州(今海南岛),诗人作诗向他表示敬慕与同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课外古诗词诵读》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课外古诗词诵读》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②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③况乃:何况,况且。

(1)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________句(只填写序号)。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3)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2. 古诗词鉴赏。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证陷被贬为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做简析。

(2)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部编版九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期中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杜甫二、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四、商山早行/温庭筠一、《月夜忆舍弟》杜甫【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主旨】本诗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3、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二、简答题: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2、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5、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简答题: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答: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课外古诗词练习(一)月夜忆舍弟杜甫1.默写——————————,——————————。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3分)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默写:——————————,——————————。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

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

(1分)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

(4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韩愈默写:‘——————————,——————————。

—————————,——————————【注释】①左迁:贬官。

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

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②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

③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

④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

⑤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10 ⑴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⑵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11. 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

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4分)诗歌鉴赏:(8分)(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韩愈【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和。

(4分)13.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4分)(四)商山早行温庭筠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默写:——————————,—————————。

—————————,——————————(1)请解释“凫”和“回塘”的意思。

(2分)凫:回塘:(2)请从下列三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3分)①“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②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③“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抒发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分)答:(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五)《咸阳城东楼》许浑默写:——————————,—————————。

—————————,—————————一、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属于()A、政治讽谕诗B、咏史怀古诗C、山水诗D、田园诗二、根据《咸阳城东楼》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三、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五、《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六、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六)无题李商隐默写——————————,——————————.——————————,——————————1、解词:东风:残:丝:蜡炬:泪:镜:但:云鬓:夜吟:青鸟:殷勤:看:2、主题:3、赏析:(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颔联通过哪些意象的创设,表达了什么情感现在人们赋予它怎样的新意(七)《行香子> 秦观默写——————————,——————————。

—————————,——————————1、《行香子树绕村庄》随作者的___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___、___的特点。

2、请简要概括《行香子树绕村庄》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词人在《行香子树绕村庄》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请对《行香子树绕村庄》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5、《行香子树绕村庄》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6、请对《行香子树绕村庄》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

7、《行香子树绕村庄》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八)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少年”“爱上层楼”的原因是,结果是。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理解是:2、《丑奴儿》中词人以“”为线索,运用和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的报国之仇。

3、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案:(一)2.(3分)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3.(3分)“月是故乡明”思乡(1分);“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1分);“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1分)(二)答案:14.迟、时、知16.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18.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19.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三)答案:10.(6分)(1)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1分)。

(2)“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2分),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2分)。

11.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

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

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

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参考答案:12.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

(4分)13.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4分)(注:选自2010年贵州毕节中考试卷)(四).(1)凫,野鸭;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2)①“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答案: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②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③“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案:“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3)鸡鸣之声从朦胧的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4)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1分)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1分)(共2分)(5)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2分)(五)答案:(1)B(2)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3)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4) 愁,思乡,怀古。

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5)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

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

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

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

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

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

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

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6) 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六)答案:1.东风:春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