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侵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在经 济学 理论 中 , 权行 为是 有成 本 的。其 成 本包 侵 括 实施行 为过程所作 出的物质 耗费 、实施 违 法行 为造 成 的社 会后果 , 以及违 法行 为所承担 的社 会制 裁 , 个成本 这 既有 必然成 本 , 又有法 定成 本。 前者是 指基于侵 权 行为本 身而 产生 的资源耗 费 ,是 侵权 人 实施这 一行 为所作 出 的
能 是合 法收 益 , 而是 实施侵 权 行 为所 获 得 的必然 收益 , 在 “ 出” 于“ 放” 产 多 投 的情 况 下 , 项 行 为 才被 视 为 有 “ 该 效
益” 。因此 , 只要 存在侵 权 行为成 本过 低 的诸 多因素 , 侵犯 他人 知识 产权 的行 为就 可能发 生。 可 以 说 , 一 定 范 围 内 , 本 越 低 ,收 益 ” 在 成 “ 则越 多 , 侵 权 行 为发生 的概率 也就 越高 。 知识产 权保 护 的策略 思考 知识 产 权 侵 权 行 为直 接 发 生 于 社 会精 神 产 品 的生
非常重 要 。
3 化 产 权 执 法 . 低 侵 权 收 益 预 期 强 降
诺 斯 对 制 度 的理 解 非 常 宽 泛 , 认 为 , 度 的 构成 他 制 除 了以法律 为代表 的正 式制 度和 以社 会 意识 为代表 的非 正 式制度 外 , 应 当包括 制度 的实施机 制 。 还 因为正 式制度 和 非正 式制度 只是 给定 了人 们行 为 的标; 隹,如 果 不执行 这 个标; 从现 实 的效 果看 等于没 有制 度。 一定程 度上 隹, 在 讲 , 制度 不执行 比没 有制度 更糟 糕 。 有
定成 本 与非法 利益 之间 的关 系 ,即注 意保 持侵 权行 为 的
成 本总 和 大于 该行 为所取 得 的“ 益 ” 这 是 法定成 本 的 利 , 最低 限度 : 三是 对某 些特 别严 重 的侵 权 行 为 , 设定 较 高 的 法定成 本 , 以法 律 的形式加 重 对该 类违 法行 为 的惩罚 , 即 不让其 有利 可 图。科 学设定 法 定成 本对 于 防范侵 权行 为
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
知识产权对数字经济的保护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保护创新者的权益,还能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发明,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的定义、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的形式以及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无形财产的一种形式,通常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设计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可以保护创意和创新者的利益。
知识产权对数字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数字化创新和合理竞争方面。
二、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的形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也开创了全新的知识产权形式。
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大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商业运营和创新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形式之一。
通过获取和分析海量数据,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洞察和客户洞察,从而提高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虚拟资产随着数字化经济的迅速发展,虚拟资产(如虚拟货币、虚拟商品等)逐渐成为了经济的一部分。
虚拟资产的价值可能会随着时光而增长,而对其价值的保护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三)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
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三、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增加,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也有所增多。
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成功是保护数字经济繁荣的关键。
(一)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在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并不理想。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往往更为常见,尤其是在知识产权跨国界的情况下,难以确定责任和维权途径,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知识产权保护挑战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多重挑战。
知识产权有限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制度 的运 行会给 当事人带来 收益和 成本 , 法 律就是通过 产权 的界 度 的设立主 要是通过 法律将知识 产权 界定为私权 属性 , 达到保护
定、 变 更和 安排 , 来解 决利益 冲突 , 改 善资源 配置 , 实现 效益最 大 创 造者 的合法 权益 、 提 高其创作 积极性 的 目的; 同时又要规 制产
化。
权 交易 , 促 进信 息的广 泛传播 与使用 如 前所述 , 知识产权 的私
激 发其创 造热 情 , 丰富 人类 的精 知 识产权 制度的首 要任务是 界定知 识产权 的归属 , 即知 识产 权 保护 能够 为所有 者带来 利益 , 权 归私人拥 有 还是 归公共 所有 更有 效率 。知识 产 品具有公 共产 神 文化 产 品; 但 如果让 私权绝 对化 , 权 利人 在让渡 私有 权利 时会 品和私 人产 品的双 重属 性 , 根据现 代产 权理 论 , 所谓 的私人 产 品 索 取高 价或 附带 不合理 条件 ,增加 社会 公众 使用 知识产 品 的成
文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知识产权制度 内在的经济理性进行分析, 阐述了对知识产权进行有限制保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 词 知识 产权 产权 归属 经济分 析 知 识产 权保 护
作者简介: 贾明珍, 河北经贸大学 2 0 1 l 级民商法硕士研 究生。 中图分 类号 : D9 2 3 .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0 1 - l 0 6 - 0 2
关于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及对策
关于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及对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却屡见不鲜,给各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表现形式1、商标侵权在国际贸易中,商标侵权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一些不法商家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标,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这不仅损害了商标所有者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也欺骗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
2、专利侵权专利侵权主要包括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等。
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如电子、制药等,专利侵权问题尤为突出。
3、著作权侵权著作权侵权常见于软件、音乐、影视作品等领域。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传播其作品,或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翻译等,都构成著作权侵权。
4、商业秘密侵权商业秘密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1、经济利益驱动侵权者往往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冒险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成本低,而售价却能与正品相媲美,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趋之若鹜。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也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发生。
3、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和商业习惯存在差异,这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跨国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侵权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4、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传播和复制变得更加容易。
知识产权管理的经济学探析
知识产权管理的经济学探析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运用和保护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它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创新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管理这一领域进行探析。
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
通过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可以确保创新者获得合理的回报,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创新活动。
这样一来,创新者投入更多的研发投资,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秩序。
在有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创新者可以更加自信地将自己的创新成果投入市场,而不用担心被侵权。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将更加努力地进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知识产权管理也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交易可以促进技术的跨界转移,加快创新的传导和应用。
通过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创新者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并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这样一来,技术创新的效率和速度将得到提升,全社会将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管理也存在一些经济学上的挑战和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范围需要把握好平衡点。
如果知识产权保护过度,可能会导致创新成本过高,抑制市场竞争和技术转移。
相反,如果知识产权保护过弱,可能会导致创新回报不足,降低创新者的积极性。
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也要考虑到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知识产权管理还需要面对跨国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与时俱进,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国际合作,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测和执法力度。
知识产权管理在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浅析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基础
、
知识产权趋 向于成本 特别高昂的保 护 。知识 产品没有空间界 限, 不可能像一片土地那样得 到精确描绘 , 可以建立篱笆等防护措 施 。而且 , 知识产品具有 的公共产 品的特征 , 就使得在 没有法律特 别保护 的情况下 , 难 以阻止他人 的不法使用 , 难以排除搭便 车 的行 为 。同时,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 行为并 未剥夺权 利人 对其财 产的使 用, 使 得权利人发现未经许可 的使用方面难度更大 。 对知识财产来讲 , 增加使 用人并 不会 给权 利人 带来成 本 。当 使用一 项资源 的边际成本 为零时 , 通过对其使 用收取一个 正价格 而排除他人使用该资源 , 就在 以篱笆 、 保安 、 警察 、 律师 与产 权契据 登记机 关而强制 执行该排 他性所导致 的现款支付成 本之外 , 还产 生 了一个 无谓损 失 , 因为该价格使 一些使用者 转 向那些具 有正边 际 成 本 的替 代 品 。在 物 质 财 产 的 情 形 中 , 该 损 失 几 乎 不 具 有 显 著 水平 , 相反, 它所带来 的是 一种 成本 : 资源 的拥 堵 。从更 广泛 的意 义上讲 , 它把稀 缺的资源配置到更高价值的用途上 , 资源 的稀 缺性 决 定 了资 源 配 置 机 制 存 在 的必 要 , 而最有效率的就是价格制度 。 三、 成 本 一 收 益 的 交 换 从本文 已经论述 的方 面来看 , 知识产 权趋 向于 比物 质财产 的 权利有更大的成 本 , 这一 事实 具有 若干 含义 , 这 也正 是本 文 的核
浅 析 知 识 产 权 的 经 济 学 基 础
郭 秀峰 ( 兰州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由 于知 识 财产 通常 能够被 竞争 对 手 所 复制 , 而毋 需承 担 创 造 该 产 品的任 何 成本 , 所 以就存 在这 样 的担心 , 即如 果 没有 法律保 护 以防 止 复制 , 则创造 知识 财产 的激 励就会 遭 到破 坏 。事 实上 , 远 早 于现代 的 法与 经济 学运 动之 前 , 知 识财 产 的 经济 学 问题 就 已经被 学者 关 注 。本 文意在 基 于经 济 学的基 础理论 厘 清物 质财 产与 知识 财产在 法律 上和 经 济上 的连 贯性 , 从 而使知 识 产权 的问题 简单 化 , 以提 升人 们 的理 解 。 【 关 键词 】 成本; 收益; “ 成 本一 收 益” 交换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知识产权是指对知识和创造性成果的法律保护。
它的存在和运作能够在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包括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一、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创新与知识流动的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的市场失效。
在经济学中,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为创新提供保护,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此外,它还可以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分享,推动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的融合。
然而,知识产权的市场失效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知识产权的存在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垄断,限制竞争与创新。
因此,经济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确保合理的竞争,并避免不必要的市场失灵。
二、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激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能够获得对其创新成果的独家使用权,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助于改善技术的传播和转移。
由于知识产权的存在,企业和研究机构更愿意分享和交流他们的技术成果,以获取更多的授权和合作机会。
这种知识的流动可以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可能导致技术转移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获取和利用技术创新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造成知识产权不平等的局面。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面临着侵权和盗版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变得更加普遍和难以控制。
这不仅对创新者的利益构成威胁,也会对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些是由于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
知识产权侵权法律规制分析
知识产权侵权法律规制分析摘要: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产权侵权则直接影响了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本文主要探讨知识产权侵权法律规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和案例,并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法律规制,案例分析,加强保护正文:一、知识产权侵权概念和形式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中所取得的专有权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等。
知识产权侵权指侵犯其他人的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主要包括盗版、仿冒、抄袭、假冒等。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出现,不仅对原所有人造成经济损失,还阻碍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国家的发展。
二、国内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规制在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制裁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法律体系,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各国培育出的本土机构。
其中,欧盟知识产权法、美国知识产权法、中国知识产权法都是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内则主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制裁。
三、案例分析1.盗版问题盗版是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形式之一,无疑是音乐、电影、电子书等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国内,淘宝等平台盗版现象屡见不鲜;在国外,Torrent被认为是一个基于P2P文件共享的“盗版大本营”,经常出现侵权现象。
2.商标侵权问题商标侵权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的行为。
例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产品上非法使用了特定品牌的标识,从而让消费者误认为其产品与正品有关联。
3.专利侵权问题专利侵权是指在未经专利所有人许可的前提下,对涉及该专利保护范围的技术或产品进行制造、销售或使用等行为。
例如,工业制造过程中使用他人专利而未经许可的行为,就属于专利侵权。
四、问题和对策1.法制不完善尽管国内外都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制裁体系,但在实际执行层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和漏洞。
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的经济分析
二 、 济 分 析知 识 产 权 法 律 问题 的 正 当性 经
2 0世纪 6 0年代 , 以科 斯 、 波斯 纳为 首 的美 国学 者将 经 济分析 引人 法律领 域 ,给法律 花 园带来 了一缕清新 隽永 的 风 。但是 , 当我们 面对 日渐汹涌 的法律 经济分 析热潮 , 当这
一
象 的基 本单元是有 理性 的个 人 ,并 由此假 定集体 行为是 其 中个人 选择 的结果 。公共选 择理论 的创始 人布坎 南反 对从 集体 的角度 出发考察政治 、 法律等社会行 为的分析方法 。因 为这 种方 法很容 易导 致将 国家 不仅 看成 一个 超人 的单 位 , 而且将 国家利益或 公共利益 看作是完 全独立 于个人 利益 而 存在 的东西 , 而“ 国家看 成是代 表整个社 会 的唯一决 策 进 将 单位 ” 。布坎南 指 出, 人们并 不是 为了追求 真善美 而是 为 了 去实现 各 自的利益 而参 与政 治活 动的 。每一 个参 加公共 选 择 的人 都有其不 同的动机 和愿望 。他们依 据 自己的偏 好和
这还仅仅是从成本和收益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如果从心理学社会学的维度评判因违法的低成本高收益而导致的知识产权法制失灵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后果即公众的投机心理盛行反正物美价廉的侵权产品迟早会出现搭便车当然最划算好逸恶劳的心态严重创新和不创新一个样诚实信用的缺失盗版侵权这类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不需要付出应有的代价道德标准的沦陷??所有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法制失灵产生的社会成本包括市场成本和非市场成本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
对于 同一个 问题 , 需要从 多个角度 进行 考察 , 以便探 索 出这
研究 对象 的法 律现象 也是包括 经济学 在 内的诸 多社 会科学 是 . 为法学研究 对象 的法 律现象 , 是其他社 会科 学 的关 作 也 护 这一法律 问题 。以期 对 国人 知识产 权保 护法律意 识 的变
专利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专利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专利保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它除了可以激励发明创造外,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保护竞争秩序。
由于专利技术涉及到了企业的利润、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因此也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对专利保护的经济学分析也越来越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1.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对产品、价格和渠道等方面的竞争,更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
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提供了确切的武器,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优势。
专利权可以有效的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并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2. 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专利保护对发明创造提供了激励,这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企业投入研发的成本得到了保护,因此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企业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投入到研发领域中来。
3. 知识产权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绝大部分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技术转移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在这一过程中,专利技术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专利技术的权利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使技术流向需要技术者,防止技术的流失,从而促进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转移。
4. 知识产权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社会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知识产权恰恰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学术繁荣和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产出率,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总体而言,专利保护的经济分析具有十分复杂性,它会涉及到企业的利润、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竞争秩序、社会福利等方面,因此分析的角度也非常广泛,从单个企业到整个产业,都可能涉及到专利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如果想要深刻理解专利保护的经济学分析,不仅需要对经济学有较深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实际应用的经验。
侵权法的经济分析(二)经济学概念
侵权法的经济分析(二):经济学概念关于侵权的法律理论中充满了规范性。
而经济分析是一种实证分析。
对侵权这种非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一直可以追溯到边沁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不过斯密分析的是苏格兰法上的delictual liability)。
霍姆斯《普通法》一书中也有把严格责任视为一种事故保险的洞见。
一、问题的相互性与因果关系1.科斯的思路科斯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和卡拉布雷西1961“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若干思考”开创了现代侵权法的经济分析。
尤其是科斯的文章,比较了对侵权(侵害、侵入)问题法官和经济学家可能有的不同思路。
“对经济学家来说,法院在决定合法权利时陈述的理由常常似乎很陌生,因为判决中许多因素对经济学家而言是毫不相干的。
”“法院面临的迫切问题不是由谁做什么,而是谁有权做什么”比如在“Bass v. Gregory”中,被告堵住了自己庭院里的井,而该井是原告地下室的通气孔,原告在那里酿酒。
法院的思路是先确定原告是否有空气流通权。
有证据表明,该井用于原告地下室的通风已经持续了40余年,被告应该知道这一点,因为从原告的地下室排出的空气中应该有酿酒的气味(被告之所以封井,可能正是由于酿酒的气味很难闻)。
法院根据的是所谓“丧失授权的理论”(doctrine of lost grant),如果原告行使通风权已经多年,被告一直没有提出异议,法律就假定该权利有合法的起源,被告就应该一直忍受下去。
但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不同。
“在所有涉及有害影响的案例中,经济问题是如何使产值最大化。
在‘Bass v. Gregory’中,通过水井得到的新鲜空气有利于啤酒生产,但排出的混浊空气影响了邻居的舒适。
经济问题是要决定在二者之间选择哪一个:是啤酒的低成本和毗邻房屋的主人的不适感,还是啤酒的高成本和增加舒适感。
”换句话说,科斯认为,法院在该案关心的通风权谁属的问题,只是问题的一半。
如果市场交易的成本很低,通过市场交易修改权利最初的合法限定通常是有可能的。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论文资料)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邹 薇3 内容提要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和经济中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却局限于法学领域,以致不仅难以揭示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估计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实际效应,而且难以就技术后进的发展中国家所应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及相关制度结构提出可行建议。
本文将对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结构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R &D 活动与专利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者与技术跟随者的博弈模型,研究不同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就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研究与开发(R &D ) 专利制度 3邹薇: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2。
一、引言研究与开发(R &D )活动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是目前经济学界的一个共识。
然而,如何认识企业和经济中的技术创新行为?对此一直缺乏十分有效的理论模型和有说服力的经验研究。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及作为其基础的科学知识积累具有突出的公共品性质。
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都不仅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策,而且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尤其是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法律背景下展开的。
因此如果不把这些制度因素内生化,就很难把握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其一,在科学研究和基础知识积累的开放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利润动机之间是有冲突的,而特定的法律结构对于均衡的技术存量具有重要影响。
其二,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都仅限于法学范围,经济学讨论很薄弱,这样不仅很难估计知识产权的实际效应,而且更难基于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改进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
其三,随着国际竞争的深化和全球化进程,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T rade 2R elated In tellectual P rop erties ,TR IP s )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市场上技术领先和技术后进企业的分析,一定意义上可以为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竞争和贸易问题提供理论框架。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开发与创新的智力成果而获得的权利。
它包括了版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各种形式。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是指在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对于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合理保护与合法运用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本文将从法律原则、社会伦理与经济效益三个角度分析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一、法律原则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
在法律制度下,知识产权的存在与保护是得到明确规定的。
例如,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均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的取得方式、范围与权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也要求拥有者在运用自己的知识产权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与约束,不得侵害他人的权益。
从法律原则上看,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是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来确保的。
法律的存在为知识产权提供了法律的保护,使拥有者得以合法享有其创新成果的利益。
同时,法律也对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进行了限制,以保护公众的权益。
因此,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是在法律的保护与限制之间达到平衡的。
二、社会伦理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还涉及到社会伦理的层面。
知识产权的存在与保护,旨在鼓励与推动创新与发展。
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看,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在于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与创造中来。
同时,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也要求拥有者在运用其知识产权时,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
知识产权的滥用可能导致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从而阻碍其他人的创新与发展。
因此,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要求拥有者在运用其权益时要遵守公平与诚信的原则,不得挤压其他人的权益。
三、经济效益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与经济效益是紧密相关的。
正当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鼓励创新,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其能够通过创新获得经济回报。
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产业的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转型。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经济学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选择——一个微观经济模型的构造、分析与运用
经济学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选择——一个微
观经济模型的构造、分析与运用
李春顶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6)1
【摘要】随着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凸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正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和法律界关注的焦点。
文章以经济分析法学为指导,将经济学的模型引入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之中,开创性地用经济激励模型和委托-代理模型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深入探析我国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选择怎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安排及对策。
【总页数】4页(P67-70)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经济模型
【作者】李春顶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404
【相关文献】
1.从中、微观层面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战略运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战略运用——中、微观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评介 [J], 江世银
2.试论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完善——以知识产权权利人与保护客体为视角[J], 周阳
3.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J], 张淑范
4.一个简明的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模型──96年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组的协调性论证和96年我国经济发展情景分析 [J], 王潼
5.经济增长视角中我国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评析 [J], 张雷声;宋晓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犯罪经济学视野中的知识产权犯罪
浅谈犯罪经济学视野中的知识产权犯罪[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缺陷。
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有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树立,更是保护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犯罪经济学;知识产权犯罪;防控知识产权犯罪是经济犯罪中的一种类型,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区域特征、行为主体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特征,在实施知识产权犯罪防控措施时,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本文对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现状和知识产权犯罪防控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防控措施。
一、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模式不断更新,知识产权犯罪率也在不断地攀升,本文从知识产权犯罪的几个方面来概括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特点。
(一)从案件数量来看案件数量是能够反映知识产权犯罪基本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从2000年至2006年期间,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万多例,占全部案件数量的百分比从2000年的0.9%逐渐升至2006年的3.2%,这与全国一审案件数量的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从案件类型来看根据受理的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分析,目前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犯罪的特征十分明显:其一,有将近49%是侵犯著作权;其二,发案率最高的是侵犯商标权,达到了82.9%;其三,关于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快速上升。
(三)从案件发生地来看特定的地区条件决定了案件的分布特点。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犯罪一般都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并且出现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集中的趋势。
有数据显示,在2005年,经济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犯罪占据了全国类似案件总量的65.38%,这为知识产权犯罪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依据。
(四)从案件的实施者来看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主要倾向于单位犯罪,犯罪率高达89%,就其单位性质来说以私营企业为主,占到49%,大多数私营企业会选择假冒他人产品,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意义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各种智力成果,包括发明、文学作品、艺术品、商标、专利等。
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知识产权的意义。
一、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就是对发明创造的保护。
而想要激励人们进行发明创造,需要有相应的利益回报。
这就是知识产权所提供的。
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让知识产权持有者在一定时间内独享其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并且有权劝阻他人对这些成果的抄袭和剽窃。
这样一来,发明创造者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动力和积极性。
这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二、知识产权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当知识产权得到妥善的保护后,就能够使知识产权持有者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产。
只有得到保护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流通和交易。
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让发明创造者得到了应有的利益,还能够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知识产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能够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护公平竞争。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那么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不公平。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另一个企业的技术或产品来快速发展,这样对于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研发的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让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知识产权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为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往往处于被侵犯的靶子上。
对于那些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难吸引到一流企业投资建厂。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吸引外资,促进投资增长和劳动力的流动,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苏泽儒前沿聚焦摘要:知识产权以促进社会创新为其价值目标,但知识产权审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制约了其创新功能。
惩罚性赔偿制度所具有的惩罚与预防功能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利武器,且二者皆具私权保护本质并能逻辑自洽,互相结合亦符合经济学原理而能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领域已正式引入惩罚性赔偿,与对该制度过度适用的担忧有所不同,在现实审判中惩罚性赔偿呈现出适应不足、法律规定不明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应注意对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和责任要素予以细化。
其中主观要素应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客观要素应构建以数额为认定要素,以其他要素为赔偿要素的评价体系;责任要素的关键在于确定计算基数和计算规则,以避免赔偿数额过高而导致的制度失控。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侵权;私权保护;制度构建基金项目:兰州大学横向科研项目“裁判与仲裁中的法律解释方法”(20190167)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4-0049-11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正在推进的重要战略。
从国内环境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其核心为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欲达致该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以创造新增长点和实现结构转型为根本之策。
但是,当前国内肆意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依旧司空见惯,无法给创新者提供充分激励之宏观环境。
对此,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2021年2月1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解读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解读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然而,与创新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创新能够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创新并非易事,它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风险承担。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了关键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通过法律制度来保护创新者和知识产权所有者对于其创造的知识、技术或产品的独占权。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这些法律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保护他们的成果免受侵权和盗版的侵害。
当创新者知道他们的创新成果受到保护,他们就会更愿意投入时间、资金和努力来进行创新活动。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创新成果得到保护的情况下,他们才能从中获得回报,否则创新行为将受到侵权的风险。
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刺激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助于技术的传播和流动。
当企业或个人拥有知识产权时,他们可以选择将技术转让或许可给其他组织,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
这样的转让和许可可以促进技术的快速传播,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
而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没有动力将他们的技术分享给其他人,技术流动将受到限制,从而阻碍了创新和进步。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保护知识产权也会对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其他企业和个人使用和改进已有技术,从而限制了创新活动。
此外,过度保护还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滥用,促使企业采取垄断行为,抬高产品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因此,一个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应该取得平衡。
它需要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保护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权衡创新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兼顾激励创新和促进竞争的需要。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也应该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考虑到技术转让和技术普及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资产,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探讨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独特的产权形式,在经济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首先,知识产权可以创造经济价值。
通过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次,知识产权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激励创新活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后,知识产权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以有效调动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潜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管理学理论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和运用自身的知识产权,以实现长期竞争优势。
其次,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管理知识产权,企业可以激励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面对知识产权侵权和法律风险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降低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知识产权,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推动知识产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范式和方法:1. 民法学角度: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是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从民法学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深入探讨其基本概念、特征、分类、保护范围、权利的取得与丧失等问题。
2. 经济学角度:知识产权制度具有经济学上的价值,涉及到市场交易、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博弈论等方法,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与收益、知识产权市场的供需关系、知识产权贸易和技术转移等问题。
3. 宪法学角度: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制度,其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从宪法学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探讨知识产权的宪法基础、宪法权利的保障、宪法义务的履行等问题。
4. 法史学角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也是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从法史学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深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和特点。
5. 比较法角度: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存在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国制度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问题。
从比较法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探讨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异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等问题。
6. 跨学科研究角度:知识产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包括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
从跨学科研究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知识产权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总之,知识产权法学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范式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探讨知识产权问题。
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研究视角和方法,以适应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笔者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多年,对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作用多少有一些认识,以下对一些企业经营者及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对知识产权之于企业作用的困惑进行一些梳理。
企业者,以逐利为其存在之根本,无利不起早,可谓企业之本性。
企业之利,有近利、远利之分,与生产、销售相比,知识产权更可归于企业远利之列。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应有“百年树人”的心态。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应有经营之心态,经营不好,知识产权对企业可有可无;经营的好,知识产权可为企业带来十倍、百倍之经营效益。
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的时候,政府才有必要通过法律或政策的手段来干预市场,因此才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创新市场失灵,创新市场失灵主要在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创新后被模仿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台湾地区翻译为智慧财产权。
不同于天赋人权,知识产权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赋予市场主体的一种法律权利。
知识本来是公共消费品,一旦为其加上产权的后缀,便形成了独占性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类别是专利、商标及版权。
案例一:
2012年厦门乙企业申请了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于2014年发明厦门甲企业侵权,乙企业请求厦门市知识产权进行处理,厦门市知识产权进行现场取证后发现被诉侵权产品完全落入乙企业的某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迫于压力,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如下和解协议:
案例剖析:
在该案调查处理及调解过程中,笔者得知:
1、甲企业和乙企业相互熟知,所诉专利技术在行业内在乙企业专利申请之前可能大家都是如此做,但因该行业企业大都较少知识产权意识,因此乙企业申请专利后导致甲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得不赔偿了事;
2、该行业在2014年之前市场较好,2014年因大环境所致,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但乙企业依靠专利许可及维权获取了一定的收益,相对甲企业来说,在市场上更好过一些,得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通过此案件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启示:
1、专利是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授予权利人的独占权,企业要获取专利权,不管是委托代理机构还是自己申请,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从本案中可知,乙企业2012年就申请了专利,在2014年才真正让其专利发挥效用,这期间企业要申请、获取、维护其专利权,均需要一定的成本。
因此,对企业来说,不管有没有政府补贴、扶持,企业均应先期投入才能获得、维护专利权。
2、对甲企业来说,应时刻关注市场及竞争对手专利情况,在本案中,如果甲企业能够提前关注到乙企业的专利情况,完全可以提早准备,不管是提前搜集证据无效乙企业专利还是提前进行规避设计,避免落入乙企业专利保护范围,都可避免自己陷入被动。
而且,笔者从实际情况分析也发现,如果甲企业进行规避设计,很容易跳脱乙企业的专利保护范围。
案例二:
泉州丙企业于2014年申请某工艺品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于2015年授权,2016年初丙企业发现同位于泉州地区的丁企业接到国外一客商数千万大单,该客商原来是打算找丙企业下单的,于是丙企业向泉州中院起诉丁企业专利侵权,笔者同法官去丁企业取证发现,丁企业的产品属于对丙企业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并不落入丙企业的专利保护范围,且丁企业于2016年也申请了自己的专利。
在该案中,笔者了解到,丁企业的改进型专利实际上丙企业在2015年已研发出来,但丙企业认为其已经有了2014年申请的专利,所以不需要再申请后续改进专利,经笔者给丙企业解释了改进型专利与丙企业专利的不同后,丙企业懊恼不已。
案例剖析:专利申请要有持续性,并不可以一劳永逸,企业在发展,研发在持续,专利申请也要持续进行,要想持续开拓市场一样持续的进行专利申请,并在需要的时候让不同的专利发挥不同的效用,否则将像本案中的丙企业一样追悔莫及。
案例三:
泉州戊企业对其生产、销售的多个实用艺术品于2012年进行了版权登记,从2013年开始,陆续在展会及互联网上发现浙江戌企业的侵权行为,于是从2013年开始在浙江起诉了戌企业多次,每次均胜诉,但因地方保护等各种原因均未能执行,为此戊企业很是懊恼。
笔者与戊企业沟通后发现,虽然戊企业为维权花去了不少资金及时间成本,也未获得法院执行,但戊企业并未后悔进行版权登记及维权,这是因为,虽然花了不少成本,但也有效净化了市场,戊企业登记的版权还是为其带来了很大的间接经济效益的。
案例分析:也许大的法律环境并非十分完美,单纯靠知识产权本身的维权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完美的收益,但拥有知识产权可有效净化市场,未市场铺路,为企业经营带来更大更重要的收益。
本质上来说,知识产权还是要为市场、为企业经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