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8
9 10 __11__ _1_2__
电子数
结论:第ⅢB~ⅦB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与族序数相同,第ⅠB族、ⅡB族
元素的价层电子数与族序数不同,第Ⅷ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与族序数有的
相同、有的不同。
返回导航
02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期表的分区 (1)按核外电子排布划分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__能__级__的__符__号_ 可将元素周期表分为s、p、d、f 4个区, 第ⅠB、ⅡB族这2列的元素的核外电子可 理解为先填满了__(n_-__1_)_d__能级而后再填 充__n_s_能级,因而得名ds区。5个区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01
知识点一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表述为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__核__电__荷__数__递 增发生周期性递变。 元素周期系是元素按其原子__核__电__荷__数__递增排列的序列。 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ⅤA
ⅥA
ⅦA
价层电子 __n_s_1 _ __n_s_2_ _n_s_2_n_p_1_ __n_s_2_n_p_2_ __n_s_2_n_p_3_ __n_s_2n_p__4 _ __n_s_2n__p_5_
排布式
价层电子数 _1__ __2_ _3__
_4__
_5__
__6_
__7_
结论:对于主族元素,价层电子数与族序数相同。
返回导航
(2)副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数(以第四周期为例)
列数
3
4
5
6
7
8
9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栏目导航
(3)与H2O反应 ①X2+H2O===HX+HXO(X=Cl、Br、I); ②2F2+2H2O===4HF+O2。 (4)与NaOH溶液反应 X2+2NaOH===NaX+NaXO+H2O(X=Cl、Br、I)。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 易 失去电子,具有 金属性。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 容易 得到电子,具有 非金属性。
栏目导航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名 元素符 核电荷
称
号
数
原子结 构示意
图
最外层 电子层 原子半 电子数 数 径/nm
碱金属 锂 元素 钠
_L_i__ _3__ _N_a__ _1_1_
_1_
_2_ 0.152
_1_
_3_ 0.186
栏目导航
钾 碱金属
铷 元素
铯
_K_ _1_9_ _R_b_ _3_7_ _C_s_ _5_5_
_1_
_4_ 0.227
_1_
_5_ 0.248
栏目导航
B [A 中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 中还原性, K>Na>Li,但 K 不能置换出 NaCl 溶液中的 Na,而是先与 H2O 反 应;C 中碱金属元素从 Li 到 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 Li>Na> K>Rb>Cs;D 中从 Li 到 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 KOH<RbOH<CsOH。]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用来分类和组织元素的一种工具。
它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展示了所有已知元素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的特性。
本文将从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并深入探讨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和用途。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绕着核心以轨道运动。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无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原子的化学性质则由电子的分布和排列决定。
二、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以周期为单位排列元素。
每个周期中,原子序数递增,原子结构和元素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到行(周期)和列(族)中。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性质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间部分,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它们通常呈现出不良的导电性和脆性。
类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间位置,它们的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周期表中的每一横行被称为一个周期,每一纵列被称为一个族。
周期数表示元素的主量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电子层排布。
族数表示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和化学性质。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对应的原子符号和原子序数,例如氢的原子符号是H,原子序数为1。
三、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和理解元素特性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元素的性质,并找到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规律。
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些常见用途:1. 预测元素的性质: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推测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例如,位于同一族的元素通常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2.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展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
根据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比如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是化学研究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原子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化学知识。
一、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在一个中性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
以下是原子结构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 质子: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心,其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质量单位。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
例如,氢原子拥有一个质子,氧原子则有八个质子。
2. 中子:中子与质子一样位于原子核中心,但其质量稍大,约为1.008个质子质量单位。
中子的数量可以与质子数量不同,不同数量的中子可以形成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
3. 电子: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外部,呈云状分布。
它们的质量极小,约为1/1836个质子质量单位。
电子的数量与质子数量相等,决定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原子数、电子配置和周期性特征来组织元素的表格。
它是化学家们研究元素及其化学性质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了118种元素。
1. 周期: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有7个周期。
每个周期的长度表示了该元素电子层的能力。
2. 主族:周期表的垂直列称为族。
前两个周期表没有列名,从第3到第12个周期之后是主族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原子序数:周期表中每个元素的位置由其原子序数决定。
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例如,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4.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展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变小,电负性逐渐增加。
在主族元素中,元素的化合价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5. 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三大类。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非金属则相对较差。
总结:本文介绍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

问题与思考3:
1 2 3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为哪 些区?各区包含哪些元素?
s
d
ⅢB--ⅦB、Ⅷ
p
ds
ⅠB ⅡB
4 ⅠA 5
ⅡA
ⅢA--ⅦA、
6 7
0族
f
镧系、锕系
问题与思考4:
1 2 3
各区元素的价电子构型如何?
s
p
4 ns1-2 5
6
d
(n-1)d1-8ns1-2 (个别例外)
ds
(n-1)d10ns1-2
ns2np1-6
7
f
(n-2)f0-14(n-1)d0-2ns2
问题与思考5:
如何根据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 位置? 价电子 4s1 3d3 4s2 4d55s1 5d76s2 4s24p5 构型 第四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四周期 ⅦA族 ⅤB族 Ⅷ族 ⅥB族 位置 ⅠA族 位置 第五 第四 第七周 周期 周期 期 ⅡA 族 ⅥA 族 ⅣB 族 5s2 4s2 4p4 6d2 7s2 第六周 第五周 期 期 ⅡB族 ⅠB族 5d10 6s2 4d10 5s1
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自左至右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性减弱,即失电子能力减弱,如: Zn>Cu。 •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至 比较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 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 强。如:Na>Mg>Al ,Na<K。 置
• (3)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 氢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反应越易发生的 单质与水(酸)反应 元素金属性越强。如钾与水比钠与水反应 剧烈,则K>Na(金属性)。 • (4)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判断。碱性越强,元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素的金属性越强。如: NaOH>Mg(OH)2>Al(OH) 碱性 3(碱性),则 Na>Mg>Al(金属性)。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组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子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绕核运动。
1.1 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它们共同维持原子的稳定性和核的性质。
1.2 电子云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周围的分布区域,它根据不同的能级和轨道分布。
电子的数量与原子的核中质子的数量相等,保持了原子的电中性。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反映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每个元素的方格中通常包含元素的化学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2.2 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性质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分组,主要包括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两大类。
2.3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性质和特征在周期表中呈现出周期性的重复性。
这是由于元素的结构和电子排布导致的。
三、原子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密切相关,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反映了原子的核电荷以及电子排布的规律。
3.1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每个周期包含了一个新能级的填充。
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也增加。
3.2 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元素周期表中的垂直列称为族,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它们外层电子的数目相同。
3.3 电子排布规则根据电子排布规则,每个原子的最内层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能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能容纳18个电子,以此类推。
电子填充原则为"2, 8, 18, 32"。
3.4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例如,原子的电子层数和电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原子的尺寸、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物理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分区讲解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周期表分区讲解
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周期性的体现,每个元素的周期表位置是由其原子结构中电子排布的规律所决定的。
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1. 原子序数1至2的元素,即第1周期,是两个元素氢和氦。
这两个元素只有一个和两个电子,电子互相靠近地包围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中。
这个周期把元素分类为金属氢和惰性氦两类,但实质上惰性氦虽然不进行化学反应,但它并不是惰性元素。
2. 第2周期包括8个元素: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这些元素的电子结构表明它们是一些具有多种化学反应能力的元素。
此周期中,大多数元素都有更多的电子能级和封闭的构造,它们可以进行化学反应。
3. 第4周期包括18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
这
个周期中的元素将逐渐地变为金属,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在变化。
这些元素一般是基于电子结构中的四个完整的能级来分类的。
4. 第5和第6周期的元素由于电子结构的缘故而更加相似。
它们都有一个未填充的d电子壳层,被称为“过渡元素”,具有比
第4周期的元素更多的化合价和氧化态。
5. 第7周期中的元素被称为“稀土元素”或“内过渡元素”,电子
结构中存在一系列未填充的f电子壳层。
这些元素往往具有特
殊的性质,在铀以后的元素被认为是放射性元素。
总之,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元素间关系和周期性规律的重要工具。
按照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将元素分为若干区域,方便我们进行分类和研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解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解析原子结构是描述原子内部组成的理论模型,而元素周期表则是对所有已知元素进行系统分类和整理的表格。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解析。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基本粒子。
质子具有正电荷,质量接近于1个原子质量单位(amu),位于原子核中心;中子无电荷,质量与质子相近,也位于原子核中心;电子具有负电荷,质量极轻,约为1/1836 amu,以环绕在原子核外部的轨道上。
二、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同一列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每个元素都由一个原子核和相应数量的电子构成。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周期数、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三、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1. 原子序数与周期表:原子序数即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它反映了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递增,与周期表的周期数对应。
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一般为惰性气体,即具有稳定的电子配置,不易参与化学反应。
2. 原子质量与周期表:原子质量是指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质量。
原子质量与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应。
一般来说,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元素的原子质量也越大。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顺序排列。
3. 电子结构与周期表: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代表了主量子数的变化,而每个组则代表了元素的价电子层数目。
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倾向性。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物理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1. 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元素的分类与整理提供了基本框架,有助于系统地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2. 元素周期表为了预测和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合成新的化合物以及开发材料科学的领域。
3. 元素周期表通过列出元素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学习工具。
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 元素的性质
知识回顾: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周期
与族构成)
第1周期(H--He):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Li--Ne):8 种元素
第3周期(Na--Ar):8 种元素
周期
(横行)
第4周期(K--Kr):18 种元素
长周期 第5周期(Rb--Xe):18 种元素
1、影响因素:
原子半径 的大小
取决于
1、电子的能层数 2、核电荷数 3、核外电子数
2、规律:
(1)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2)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电子层、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原子半 径越大。
(二)电离能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解答: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2O、MgO, 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H3BO3、H2SiO3都是弱 酸。这些都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 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
性的递变,称为元素的周期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表中的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 到右,原子半径的变 化趋势如何?应如何 理解这种趋势?周期 表中的同主族元素从 上到下,原子半径的 变化趋势如何?应如 何理解这种趋势?
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 角三角区内(如图)?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 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解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解析在化学领域中,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解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而电子呈负电荷并围绕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而核中的中子数量可以不同,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就是由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构成。
电子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因此可以忽略。
二、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它主要分为横排(周期)和竖排(族)。
周期数代表原子核外电子轨道的最高占用能级数,族数代表原子中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还根据原子序数、原子量等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得相似性质的元素可以排在一起。
元素周期表可以方便地查找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电子亲和能等。
三、原子结构对元素周期表的影响1. 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不同的原子序数代表着不同的元素,因此原子结构直接关系到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2. 原子结构中的电子排布对元素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电子的位置和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反应活性、化合价和离子形成能力等。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反映了电子外层能级的数量,竖排则代表了主要外层能级的电子配置。
3. 原子结构也和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趋势和族内变化相关。
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特性都与原子的电子结构有关。
这些特性在周期表中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如原子半径在周期内逐渐减小,在族内逐渐增大。
四、元素周期表对原子结构的影响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反映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相邻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归因于它们的电子外层结构的相似性。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1.3 氢原子的结构
4dxy 等值线图
1.3 氢原子的结构
5. 原子轨道的轮廓图
将等值线图围绕对称轴 转动,即可得到原子轨 道的轮廓图。 把波函数的等值面和正负 粗略地在直角坐标系中表 达出来,称原子轨道等值 轮廓图或简称原子轨道图
1s
1.3 氢原子的结构
5. 原子轨道的轮廓图
2px
2pz
1.3 氢原子的结构
a)Pauli原理:一个原子轨迹只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波函 数反对称要求); b)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Pauli原理的前提下,电子优先占据低 能量轨道;(体系总能量最低) c)Hund规则:能量相同的轨道,电子尽可能自旋平行地分占; (总自旋S最大) d)Hund规则的补充规则:对能量相同的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时 比较稳定。(电子云呈球形)
称为原子质量单位,记为1u。
原子量为X,实际质量为多少?
1.1 原子和元素
元素的原子量:设元素A有n种同位素,第i(i=1,2,…,n)个同位素的原子 量和丰度分别为 wi 和 f i ,则元素A原子量为
wA wi f i
n i 1
丰度:第i种同位素在该元素中所占的原子数百分比 例:氧元素的原子量:15.9994 同位素 丰度 质子量
1.3.2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亚能级 角动量 M l (l 1)
l 0,1,2,3,...,n 1
s, p, d , f , g , h,...,
1.3 氢原子的结构
1.3.2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3.磁量子数m:伸展方向 角动量在z方向的分量
M z m m 0,1,2,...,l
轨道全充满或半充满体系能量 最低,最外层(n-1)dx-1ns1或(n1)dxns0 Cr原子Z=24,Cr:[Ar](3d)5(4s)1 Cu原子Z=29, Cu:[Ar](3d)10(4s)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科学探究(教材p14)
1. 横行 七个周期;2,8,8,18,18,32种;每一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的最外层的排布通式为ns1,结尾元素的
电子排布式为ns2np6;第一周期只有一个1s能级,其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跟其他周期的结尾 元素的原子电子排布式不同。
2.纵列 ➢18个纵列; ➢除零族元素中He(2s2)与其它稀有气体ns2np6不同外,其余相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交流讨论: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 (2)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 (3)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期 2 3 4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ⅠA
ⅦA
Li [He] 2s1
F [He] 2s22p5
Na [Ne]3s1
Cl [Ne]3s [Ar]4s24p5
▪ds区元素:d能级填满并且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s能级上的元素。结构特点:(n-1)d10ns1-2,包括 ⅠB族和ⅡB族。
▪f区元素: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f能级上的元素。 包括镧系和锕系。d区、ds区和f区元素称过渡元素。
再见
4. 族
元素周期表可分为7主族,7副族,0族和一个第Ⅷ族;副族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 p区(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金属向非金属过渡的区域,因此,把副族元素又称为过 渡元素
5
• 这是由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决定的。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 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结果使元素周期表右上方三角区内的元素主要呈现出非 金属性。
(1)1s2 2s2 2p6 3s2 3p5 (2)[Ar]3d10 4s1 2.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化学元素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

化学元素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化学元素原子结构是指原子内部的组成和排列方式,以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周期性规律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原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负电荷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能级:电子在原子核外部的不同区域,能级越高,电子距离原子核越远。
–轨道:电子在能级上的具体位置,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周围的分布情况,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元素表格,分为横行(周期)和纵列(族)。
–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周期。
–族: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排列在同一族。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1A到8A族元素,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等。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3B到12B族元素,包括副族和第Ⅷ族元素。
–稀土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3.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原子的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具有周期性规律。
–离子半径:离子的大小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具有周期性规律。
–电负性: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具有周期性规律。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具有周期性规律。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具有周期性规律。
–电子亲和能和电子亲和能力:元素接受电子的能力,具有周期性规律。
以上是关于化学元素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根据元素周期表,比较锂(Li)和钠(Na)的原子半径。
•查找元素周期表中锂(Li)和钠(Na)的位置。
•观察它们所在的周期,锂位于第二周期,钠位于第三周期。
•根据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钠的原子半径大于锂的原子半径。
答案:钠的原子半径大于锂的原子半径。
2.习题:请根据元素周期表,解释为什么氯(Cl)的电负性大于溴(Br)。
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一、引言在化学领域中,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原子是化学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探讨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于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和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于原子核中,形成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核心运动,形成电子云。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原子的电性质则由电子决定。
三、质子数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列的。
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即为原子的质子数。
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和周期性规律反映了原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四、电子结构与化学性质1. 电子层和能级结构电子结构是指原子中电子的排布方式。
电子以能级为单位分布在电子层中。
最内层的电子层能级最低,外层电子层能级逐渐升高。
能级越高的电子越容易与其他原子进行化学反应。
2. 电子构型和元素性质电子构型是描述电子在各能级上的分布方式。
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例如,具有完全填满能级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跃,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层已经填满。
相反,具有不完全填满或未填满电子层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五、化学键与化合物性质化学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或转移而形成的,它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1.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它的强度取决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层中的电子来达到稳定状态。
共价键决定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形状和化学性质。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接受电子成为负离子。
离子键通常使化合物具有高熔点、高沸点和良好的溶解性,也决定了离子化合物的电导率和溶解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解析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解析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的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元素周期表是综合总结了众多元素的性质,并将其有序排列的表格,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以深入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是负电荷带电粒子,质子是正电荷带电粒子,中子则不带电荷。
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是以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
二、电子的能级和轨道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分布是通过能级和轨道来描述的。
能级即电子的能量状态,轨道则为电子在该能级状态下的运动路径。
能级和轨道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的能级分为不同的壳层,分别用数字1、2、3等表示,数字越大表示能级越高。
每个能级又分为不同的轨道,如s、p、d、f等轨道。
s轨道为球形,最接近原子核;p轨道为双圆柱形,比s轨道远离原子核;d轨道为四叶草形,比p轨道再远离原子核;f轨道为八叶草形,比d轨道再远离原子核。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可以分为横行和竖列。
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周期表中每一个元素的位置由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即原子序数)决定。
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质子数越多。
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氢,具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原子序数为2的元素是氦,具有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
以此类推。
周期表中的竖列是由元素的外层电子数来划分的。
具有相同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外层电子决定着元素的化学反应。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的能级和轨道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
能级较低的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能级较高的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2. 原子的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表中的元素在同一族中具有相似的外层电子数,从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讲义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2.元素周期系: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
这个序列中的元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重复。
3.元素周期表: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
【注】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1)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本质联系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中每个周期的元素数。
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
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 s能级开始,以n p结束,而从n s能级开始以n 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
(2)规律: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本周期包含的元素种数=对应能级组所含原子轨道数的2倍=对应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1)划分依据:取决于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和价层电子排布。
(2)特点:同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目和价层电子排布相同。
(3)规律①对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完全相同,价层电子全部排布在n s 或n s 、n p 轨道上(见下表)。
价层电子数 = 族序数。
③稀有气体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 s2n p6(He除外)。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中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4个区:s区、p区、d区和f区(除ΙB、ⅡB族外。
)(2)根据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为沿B、Si、As、Te、At与Al、Ge、Sb、Po之间所画的一条连线,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位置,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位置。
②处于d区、ds区和f区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s区的元素除氢外,也全部是金属元素。
【注】p区元素价电子不都是n s2n p1~6,如He元素的价电子为2s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原子”和“元素周期表”这些词汇,它们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着核心的轨道运动。
原子的核心中的质子数量称为原子核电荷数,记作Z。
原子核电荷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而核心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原子的质量数,记作A。
原子的质量数取决于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
一个基本的原子结构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Z,其中A为质量数,Z 为原子核电荷数。
例如,氢(H)原子的符号为1-1,即质量数为1,原子核电荷数为1。
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一种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类表。
它按照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将元素进行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原子序数、元素原子质量三个要素。
1.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代表元素的独特标记。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符号通常由拉丁文的元素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组成。
2. 元素原子序数:元素原子序数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主要顺序标识,也被称为元素的序号。
原子序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
3. 元素原子质量:元素原子质量是元素原子的质量数。
它代表了元素原子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
元素原子质量通常以A标记。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是根据元素原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的。
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由于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会被排列在同一列中。
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中,只有两个元素氢和氦。
这是因为氢和氦的原子结构类似,都只有一个电子在最外层轨道。
由于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Rn
七 87Fr [Rn]7s1
118X
1s2 1s22s22p6
1s22s22p63s23p6 [Ar]3d104s24p6
[Kr] 4d105s25p6 [Xe] 4f145d106s26p6 [Rn] 5f146d107s27p6
外围电子排布,价电子层
周期表上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 “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 子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这些电子称为 价电子,仔细观察周期表,看看每个族序数 与价电子数是否相等?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ⅠA
0
一
ⅡA
ⅢAⅣAⅤA ⅥA ⅦA
二
三
ⅢBⅣBⅤB ⅥBⅦB Ⅷ ⅠB ⅡB
四
五 六
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ⅠA
0
表中位置
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元素性质
相似性 同主族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 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结构决定性质
三.原子结构示意图
碱金属ⅠA
+3 2 1 +11 2 8 1 +19 2 8 8 1 +37 2 818 8 1 +55 2 8 18188 1
构型 第四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位置 ⅠA族 ⅤB族
ⅥB族
5d76s2
第六周期 Ⅷ族
4s24p5
第四周期 ⅦA族
位置
价电子 构型
第五 第四 第七周 第六周 第五周
周期 周期 期
期
期
ⅡA族 ⅥA族 ⅣB族 ⅡB族 ⅠB族
5s2 4s2 4p4 6d2 7s2 5d10 6s2 4d10 5s1
环节三: 回忆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碱金属和卤素为例
f
镧系、锕系
问题与思考4:
各区元素的价电子构型如何?
1
2
3s
4 ns1- (个别例外)
p
ds
ns2np1-6
(n-1)d10ns1-2
f (n-2)f0-14(n-1)d0-2ns2
问题与思考5:
如何根据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 位置?
价电子 4s1 3d3 4s2 4d55s1
环节二:关注价电子排布式及分区
周 期
第一 种元
素
基态原子电 子排布式
最后 一种 元素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 式
一 1H 1s1
2He
二 3Li 1s22s1
10Ne
三 11Na 1s22s22p63s118Ar
四 19K [Ar]4s1
36Kr
五 37Rb [Kr]5s1
54Xe
六 55Cs [Xe]6s1
Mn 3d54s2
元素 Fe Co Ni Cu
Zn
价电 子排 3d64s2 3d74s2 3d84s2 3d104s1 3d104s2 布式
问题与思考3: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为哪 些区?各区包含哪些元素?
1
2
3s
4 ⅠA 5 ⅡA
6
7
d
ⅢB--ⅦB、Ⅷ
p
ds ⅢA--ⅦA、
ⅠB
ⅡB
0族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
环节一:DIY元素周期表
名符 称号
第一步:写出周期数和族序数
外围电子排布
第二步:分族写出主族元素名称及符号
第三步:写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第四步:请按原子序数递增的规律,写出外围
电子的排布式 ,体会其中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Cs Ba
Tl Pb Bi Po At Rn
7 Fr Ra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57
71
89
103
问题与思考1:
(1)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
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可能是x+1或x+11或x+25
(2)填写ⅡA的原子序数,观察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
Li
Na
K
Rb
Cs
相似性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电子层数递增,原 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 性逐渐增强。
碱金属ⅠA
相似性
递变性
名称
最外 层电 子数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电子 层数
密度
熔点
沸点
元素 性质
锂Li 钠Na
钾K 1
铷Rb
软 白
单质具 有强还 原性,
逐
轻 低 导
与大多 数非金 属、水 反应
渐 增 多
呈逐
增渐
大降 趋低 势
逐 渐 降 低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铯Cs
结构决定性质
卤素ⅦA
相似性
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 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
1 H ⅡA
ⅢAⅣAⅤA ⅥA ⅦA He
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MgⅢBⅣBⅤB ⅥBⅦB Ⅷ ⅠB ⅡB Al Si P S Cl Ar 4 K Ca Sc Ti V Cr MnFe Co Ni Cu ZnGaGe As Se Br Kr
5 Rb Sr
In Sn Sb Te I Xe
环节四: 小结 一、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二、外围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性质。 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周期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元素金属性、 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性强弱
(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8 = 最低负价
问题与思考2:
写出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价电 子排
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布
问题与思考2:
写出下列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
元素
价电 子排 布式
Sc Ti
V
Cr
3d14s2 3d24s2 3d34s2 3d54s1
的特点。
上面那一周期的元素种类
填写ⅢA的原子序数,观察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
的特点。
下面那一周期的元素种类
(3)填写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利用数据判断某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举例,41、117
(4)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5)根据外围电子排布的特点将周期表进行分区。
s区,p区,d区,ds区
(6)与课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对比,检查
相似性
卤素ⅦA
递变性
名称
最外 层电
化学 性质
电子 层数
颜色
密度
熔、 沸点
氢化 物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