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课有效性探讨.docx
关于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docx
关于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而历史复习课,这一着重在巩固学生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能力的课堂类型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对于高三学生一方面:新课已经授完,历史教科书的需要重新复习。
如果一味的简单复习、照本宣科,无异于汤剩饭,学生反感,教师无味,教学肯定不理想。
因此,上好高中历史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握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对比初中与高中历史教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高中教材是很枯燥的,缺乏故事性。
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待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比如,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增加内容的连贯性。
其次,与时事相联系。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比如,香港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K 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來的瓜分狂潮联系起來;我们还可以把口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台湾问题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二、在思维上,要充分认清学科本质,务求实效复习课很容易上成是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是把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或者干脆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变成了知识训练课。
这种方法教学效率肯定不会很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
温故重在查缺补漏,凡是学生自学能够常握的知识不再补,补的是那些学生容易遗忘和易于出错的知识。
做到了“温故知新”,只是完成了复习课一半的教学任务,“提高能力”才是复习课的落脚点和归宿。
能力的提高需要适当的训练,但不是以练代讲,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做题,而是联系社会生活,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题,让学生运用上阶段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以举一反三,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96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费玉荣(湖南省祁阳县第一中学 湖南 祁阳 426100)【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96-01面对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双重压力,怎样更好的发挥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成了高三历史老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只有复习策略有效,才能改善复习效益。
复习教学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关键时期,它对深化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大作用,怎样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就成立每位高三历史老师必须面临的课题。
对此,老师必须整合实践要求,在深化教学革新的同时,深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1 关注高考命题精神,正视教材与课标之间的联系近年来,高考历史卷的立意与结构越来越新颖,开放类题型越来越多。
试题拥有更多的综合性,其选择难度提高。
高考试题不仅贯穿着科研成果,还有很多新情境与材料,它要求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能力。
它减少了图片资料,对内容呈现方式进行了更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速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从整体来看:高考试卷是主干与基础知识的整合,即使认为很多题目和考试范畴无关,但是通过隐含信息、擦边球,命题依然满足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
对此,在制定复习策略时,必须结合本省理念考试说明和课本知识,把握好课标知识,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复习高效性。
课程目标是指结合课程安排,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更好的展现过程方法。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教材与课标安排,有创造、选择的完成目标。
在这期间,老师必须把握好课程难点与重点,整合学情,确立科学高效的计划与安排,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 讲练兼容,优化教学2.1 精讲面对最后的冲刺时期,讲解不能保留在高二、高一的水平上,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延伸、拓展,通过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健全知识结构。
提高初三历史复习课的实效性
成完整的认识 ,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 的整理归纳能
力。
三、 建立错 题 档案 , 加 强对学 生 学法 的指 导
我们经常发现 , 尽管一些题 目 讲过多遍 , 有的学
6 0・ 《 福建教育研究》 A 2 0 1 4 . 2
生还是做错 , 有些题 目每届 学生都会出错 。因此建
时, 要结合 第二 次 世 界 大 战这 一 历 史 大 环境 。反 之 介绍 二 战的著 名 战役时 , 不要 只谈 到诺曼 底登 陆 、 斯 大林 格勒 战役 、 攻 克柏林 , 还 要结 合 中国抗 日战争 的 百 团大 战 、 血 战 台儿庄 等 。
、
认 真备 好复 习课 , 做 到 有计 划性 、 有针 对性
年 的十一届 三 中全会 等 。 二、 注重 对 知 识 的 梳 理 。 帮 助 学 生 构 建 知 识 体
系。 形成 知识 网络
美、 日、 英、 法、 俄国等资本主义 国家的发展史专题 ;
世 界格 局变 化专题 ; 古 今 中外 的历史 改革专 题 ; 中西 方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专题 等 。这 一个个 的专 题犹如新 的知识 链条 给学 生 新 的思 维 冲击 , 把 一 个个 分 散 在 各册课 本 的相关 知识 联 系起来 , 化零 为整 , 对 问题 形
三历史一周只有 2节课却要复习6本书内容外加福 州乡土历史 , 时间紧、 内容多。而高效率的复习课对 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以及成绩有着极重要 的作用 , 因
此成 为本人 小课题 研究 的 主攻方 向。
一
历史的大环境中, 而不是就事论事 , 正如司马迁所说 的“ 究 天人之 际, 通古今 之变 ” 。如讲到抗 日战争
认 真研 读课标 和考 试 说 明 , 准 确 把 握 各 知识 点 的要 求层 次 。如 有 些 知识 属 于识 记 层 次 , 有 些知 识 属 于理解 层次 , 有些 知识 要 求 更 高 , 达 到 运 用层 次 。 对 不 同层 次 的知识 要 求 不 同 , 着力不同 , 用 时 不 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探究摘要: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是高三历史教学的热议话题。
本文从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备考策略两个大的方面,针对高三历史复习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性复习策略,以达到提升复习效益。
关键词:高考规律科学备考有效性近年来我省历史高考出现“40分高原现象”,高考题到底“难”在哪里?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工作,是中学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
高考复习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老师的精研高考、科学备考、务求实效,也需要同学们的密切配合和持久努力。
一句话,高考复习备考是个“技术活”,需要“策略”。
一、分析高考试题,探究高考规律研究近两年的考纲和考题,我们会发现一些信息。
如:11年海南卷第21题由08年海南卷第24题的“毕加索两幅作品图”替换为“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示意图”而来,尽管考查内容有变,但呈现形式相同,均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4题中“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与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的主要体现”类似,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强调人文意识的培养,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学科素养。
总体来看,高考命题呈现以下特点:1.选材范围扩大,形式多样。
如:12年25题中“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12年33题的“下海潮”、28题“清朝内阁官员处理公务的做法”、34题“《十二铜表法》形式主义的特征”。
2.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
如:(2010年上海33题)[曹墓之争](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3.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2011年全国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科学备考,提升复习的有效性1.梳理线索,构建体系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是时间性强、阶段特征明显、知识的纵横联系密切。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历史复习,老师要注重文明史观、现代 史观以及全球史观的树立,从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出发, 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将历史事件放在背景知识当中,提高学 生的分析能力,完成对于知识的整合 。丰富在高中历史复习当 中的史观,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问题解决角度,并 且将历史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 深其复习的深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比如 在复习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时,老师首先可以从时间的发展 顺序出发,绘制时间轴,从而基于文明史观来对其中重大的事 件进行完整的展现 。而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出发,思考在同一时 期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比,在相 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经济模式的发展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老师可以结合这一时间轴来进行 提问,比如在 1929年到 1933年,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 措施来应对当时的经济危机? 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 20世纪 30 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制定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模式在 20世纪有了怎样的变动? 通过这种模式来围 绕复习的内容,借由不同的史观来完成学生学习的拓展,从而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 对于新课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将其应用于 课堂教学当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就目前的高中历史教 学状况来看,基于新课程理念指导所开展的高中历史复习教学 研究成果比较有限,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 的影响,其教学的核心仍然停留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上,这 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 。所以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 对高中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展开探究,以期提高高中历史复习 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提高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习和复习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而中考历史的学习和复习尤为重要。
高效的复习应该强调的是有效的学习和复习,以便在中考考试时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
如何提高中考历史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在复习历史时,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
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时间,根据复习重点安排复习内容,将复习时间合理安排,每天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复习应该从知识点入手,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把握要点,不断的巩固掌握,重点复习重难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薄弱知识点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考纲的知识。
再次,要多练习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练习,查漏补缺。
特别是要经常练习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以便检测自身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质量,及时掌握考点技巧,加强考试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
最后,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
复习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多吃蔬菜和水果,充足的休息,有量的运动,每天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复习,以坚持实现梦想。
总之,提高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一定要有计划,重视知识点,多练习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在中考考试科目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2021年3月·第9期(总第673期)作者简介:叶顺德(1975-),男,浙江永康人,一级教师,从事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
九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升学考试,对教师来说则是责任与升学压力并存。
在这紧张又充实的复习过程中,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课毕业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九年级最后阶段上好复习课,多用心,多思考,多动手,多做事,胜过口干舌燥讲课、生怕学生不懂的做法。
一、更新观念,相信学生能行一些社会课教师往往讲得太多,生怕学生漏掉知识点,一不小心把一节课变成了“满堂灌”。
笔者通过观察、询问、反馈和对比,发现学生很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所以,社会课教师要更新观念,相信学生在适当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能够掌握更多的考点知识。
1.相信学生,潜能无限十六岁左右是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而历史与社会课主要在于让学生背诵、记忆有关知识,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构建知识体系,解决规律性问题。
学生的潜能空间很大,只要合理开发,效率非凡。
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时刻挖掘学生的潜能。
例如,笔者任教的班级有几名学生语、数、英的成绩都不错,但历史与社会的成绩较差。
为此,笔者对他们个别布置学习任务要求,也就是今天必须完成哪几个问题,明天要读记背什么章节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成绩提高得很快。
2.多多表扬,相信学生埃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终极秘密在于平等地尊重学生。
”作为社会课教师,要教书出成绩、育人量品德,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随时观察其弱点和短处,并随时放大其优点和长处。
如本班有一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对班集体的事特别关心,一丁点儿的小事他都顾及并知会他人。
有一天笔者很认真地对他说:“你是个特别聪明、记忆力超群的孩子,学习历史与社会时只要你用心,一定会比其他同学学得快乐轻松,并赶超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这名学生的学习和纪律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提升自我,与时俱进身为教师,不仅要兴趣广泛,专业知识丰富,而且要注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容纳他们与成年人对人对事的不同价值认同,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新奇思维,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品质。
【推荐下载】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探析
[键入文字]
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探析
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
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
这是一篇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历史知识太多、太细,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合具体史实形成一个系统。
但是就目前学生学情而言,其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只能是专题内容的整合。
我一提到其他必修的教材,学生就在下面傻眼了。
2、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认知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
高一属于发展要求的知识点教师肯定要细细上,学生不熟悉的也要细细讲到。
可是似乎大部分学生对很多知识只停留在识记的程度,很多概念根本不理解,于是导致本届高二复习速度实在太慢。
3、新课改以来一直倡导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不知是因为复习中实在是太多的需要解释和补充,还是我不够放心与大胆,结果导致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动行不够。
1。
提高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有效性初探
历史·应考策略113E -m a i l :z x j x c k y y@163.c o m 提高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有效性初探江苏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11) 冯 光近年来,南通市历史中考试题的专题性较强,在考前的复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专题意识,进行专题复习,将复习落到实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初三历史教师的热门话题。
在2013年南通市港闸区初三历史复习研讨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堂专题复习课《美国史》,现结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来谈上好初三历史专题复习课的想法。
一、恰当取舍,保留主干即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专题复习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恰当取舍,保留主干知识。
历史专题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历史或是同一类型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现象的立体认识,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专题复习课《美国史》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围绕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美国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
1.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多角度构建专题史的知识体系。
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中,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大致总结出《美国史》的复习可以分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科技革命”、“世界格局的演变与发展”等若干个专题,每一专题下又包含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主要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等,从而帮助学生强化专题意识,尤其要注意大专题下的小专题。
其次,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归纳美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
例如: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19世纪的南北战争、第二次科技革命,二战前后(20世纪)的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策略谈
探索篇•课改论坛摘要:要讲好历史复习课很难,不论是复习一个单元还是一册书都需要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总结出一条主线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经过整理和归纳的知识点,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但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系统和全面的复习是打基础阶段,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全体学生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不可忽视。
关键词:历史复习;知识;能力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策略谈康静(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河北石家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复习是阶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深化对所学问题的理解,以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觉得历史难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不得法;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是碎片化地在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以及构建知识体系,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尽管是在学习中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往往让人失望,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最为明显。
这实际上与复习方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是非常讲究体系性的,历史知识有着横向或者纵向的密切联系,要想做好对历史的准确把握,需要构建历史框架,进而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然后把所学的细节知识与主干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理解了知识实际上就增长了能力,也就是历史学科素养。
为了弄清历史基础的大体框架,掌握详细具体的知识,首先要结合教材内容,一般是按照时序构建宏观的知识网络,也就是建立属于学生的思维导图,以阶段性特征为核心,以主要的时间为主线,梳理教材中的每一目内容,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总结,例如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这样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如从列强的侵略史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这两个角度来梳理;也可以把近代中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总结;也可以按照现行的人民版教材,按照近代政治、近代经济、近代思想文化和科技三个大的角度来进行梳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也能够使学生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历史问题。
浅析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有效性教学
浅析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有效性教学摘要:初中历史的教学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时间少等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复习变得具有针对性,并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下面,我就九年级历史复习如何运用策略谈几点看法:关键词:九年级、历史复习、有效性九年级的复习工作是一年中最紧张的工作,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夯实双基,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九年级历史课堂复习的关键。
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力求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提高历史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的。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学生只有熟悉课本,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各种变化。
离开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是空谈。
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在课上要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的阅读,从中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概念,按照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如对于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可根据目录整理成相关的线索,在每个章节串线的基础上,再把整本书串成一条线索,让学生明白:世界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实践证明,抓点理线,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和条理化。
因此,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主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从而做到“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知识点。
需注意的是复习课不是上新课,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
我的做法主要是印发考试说明给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详略得当。
二、加深学生学习感知,注重复习的有效方法教学初中时期由于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对较多,学习压力相对较大。
【优质文档】浅析初三历史复习课有效性教学
实践证明:抓点理线,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和条理化。因此,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 抓住了主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从而做到 “顺藤摸瓜 ”,记住各个部分的知识点。
需注意的是复习课不是上新课 , 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 , 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宽 , 深化。 我的做法主要是印发考试说明给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详略得当。
二、专题复习 , 关注热点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一个过程 ,学生从中掌握了大量信息 , 但一时难以消化、吸收。为使学 生真正掌握好基础知识 ,迫切需要将其系统化、专题化整理 , 即将书本由厚变薄。方法是在复习时重新组合 教材 , 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 , 以线索为网络 , 教师进行 “纵横 ”联系 , 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 及时把同类型历史 知识归并起来形成专题 ,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①首先发生在英国
1 、 18 世纪 60 年代 — 19 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 ②各行业相互促进
(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③机器生产取代手工
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 、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共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②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社会主义 ④巴黎公社的成立 — 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45 分钟内,夯实双基,
培养能力,愉悦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三历史课堂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特别对临近中考
的毕业生来说 , 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 , 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
说明》 , 找准方向 ,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克服盲目性 , 避免做无用功 , 力求减轻学生负担 , 如做题的多少,尽量不 要订其它县市的模拟卷,让学生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复习备考效率。重点把握好一纲(以考试说明为
浅谈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浅谈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策略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有着较强的趣味性、综合性、过去性等,学科特色是非常鲜明的。
但要想更好地展现学科的价值和作用,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复习课的效率。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不断地内化和巩固,让学生化为己用,真正地带动学生历史思维和素养的生成,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能够获取到更多。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效性;提升策略前言:在历史课程当中,复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但在以往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却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教师在复习课中都非常辛苦,学生也非常痛苦,但是最终的复习效率却是收效甚微的。
所以,在当前,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积极的改善这样的现状。
应该真正的做到多措并举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历史复习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复习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1.提升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价值分析在历史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所谓的课程复习一般情况下就是指,针对于过去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来开展系统和完整的整合与记忆[1]。
在复习课当中所有内容都是在之前课程教学当中已经学习过的,每个章节当中的重点都可以视作一个复习点,让学生的知识框架得到构建。
但在原本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就只是带领学生机械式地进行复习,致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当中面临着非常多的知识点和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苦不堪言,很难真正的达到理想当中的复习效果。
所以,在当前,教师在复习课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真正的加强方法的有效引入,让学生可以巧妙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
带动学生复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强化。
1.提升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对策研究1.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复习效率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复习的过程当中都是要依赖一定的规律的[2]。
关于初三历史复习有效性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专题复习课有效性探讨
专题复习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扩展知识视野,从而深化理解、发展能力。
因此,初三年级在新授课结束后,通常会有专题复习课的环节。
然而,由于专题复习课受限于缺少相关教学参考、涉及知识量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等因素,从有效性角度而言,往往比新授课更难实施。
为此,笔者积极参阅专家名师的相关研究,并在教学中加以尝试、及时反思。
以下就“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这一传统专题,谈谈关于如何提高初三历史专题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浅见。
一、创新性与科学性并举
专题复习课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若只是以传统的时序来串联原有知识,学生的认知依然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框架内,算不上是真正的专题复习。
只有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揭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深化理解、扩展视野的目的。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一课中,笔者打破时序,以丝绸之路(包括陆路和海路)为主线,让学生改换思路,重新编排相关知识点。
为了产生更直观的感受,笔者设计让学生在坐标内绘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变化趋势图。
丝绸之路的兴盛期,即是通过丝绸之路的中外交往比较频繁的时期,“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天竺”、“马可•波罗来华”便是陆路繁盛的佐证,而“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日本”、“市舶司设置”、“郑和下西洋”则为海路繁盛的表现。
然后,再将两幅曲线图合并。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由陆路为主逐渐发展为海路为主的总体趋势,又能发现不同时代的阶段特征:如汉朝时交往初始且侧重陆
路,隋唐时交往频繁且海陆并举,宋元时交往频繁且侧重海路,明清时期交往受阻而由盛转衰等等。
全新的角度不仅让学生巩固旧知,更牵引出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课堂上的曲线图不可能像数学一样有非常精确的数据,如何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呢?自然是史料!笔者查阅相关的研究,综合学者的理论,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变化以文字方式呈现给学生。
如“西汉、隋唐和元代属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畅通时期;东汉和魏晋南北朝、五代及两宋、明清为陆上丝绸之路相对荒芜沉寂的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代,唐朝时蓬勃发展,宋元空前繁荣,明初达到鼎盛,明朝中叶之后逐渐萧条。
”这样,学生既能较快地画出曲线图,也能确信自己所画的曲线是符合史实的,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究。
这里,如果只是教师凭自身经验画给学生趋势图,那么整个课的科学性必会大打折扣,也容易影响到学生对后面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性与能力性并重
专题复习课是对新授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若完全脱离基础知识而讲专题是无法起到应有效果的。
因此,要提高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把知识复习做到位。
当然,如果只将新授课的内容再次重复,不仅学生会感厌烦,深化理解也无从谈起。
因而,知识的回顾需要尽量变换角度。
如“马可•波罗来华”的相关内容,新授课主要涉及其来华时间(元世祖时期)及《马可•波罗行纪》所描绘的大都的繁华。
笔者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一课设计这一环节时,选择以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图来引导学生回顾。
图中既能看出
其出发地、来华时间和所涉地点(包括大都),又能看到他东来时主要走陆上丝绸之路,西返时则经由海上丝绸之路等信息。
也算新瓶装旧酒,同时契合丝绸之路的主线。
专题复习课更需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此,笔者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一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讲故事)以及材料分析能力等等。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学生“学会与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于是笔者在“郑和下西洋”一处的设计中,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中的话“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
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冲击,发现问题,进而引发其探究的欲望,究竟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才是客观全面的。
可见,践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使其学会学习,也是提高专题复习课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三、整体性与细节性并立
如笔者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一课,于分析明清中外交往受阻的原因之时,引导学生进行中西对比:清朝加强皇权、闭关锁国,欧美各国却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逐渐步入近代。
这样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明显感知中国的渐趋落后,由此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也不难理解。
这样的对比,既简单回顾了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体悟,并进一步培养其全球史观。
当然,相比于整体性,专题复习课的细节性更容易被忽略。
一堂没有细节的历史课却失去了灵动,学生也容易失去兴趣。
因此,笔者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