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新教材)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生动的花篮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结构方整,旋律优美,富有弹性,节奏明快,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对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感受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音乐软件。
2.乐谱、歌词。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篮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音准、节奏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演唱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歌曲的民族特色。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要求。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编花篮
编花篮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明亮的声音,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编花篮》。
2、在音乐活动中唱好前倚音、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及长时值音、下滑音。
3、在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改编歌曲的活动中,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以及河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赞美。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倚音、下滑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课件出示各种鲜花图片,同时伴有《编花篮》伴奏曲,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生:答师:老师也特别喜欢鲜花,我最喜欢的花是河南洛阳的牡丹,大家有没有兴趣随老师一起去河南看一看?(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导入的环节,有意无意识地熟悉歌曲旋律。
)(二)走进河南,开展新课1、欣赏河南风景,导入新课教学。
(课件出示河南风景,同时解说。
)师:因为牡丹花非常美丽、高贵,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还在《赏牡丹》中写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把牡丹推崇为尊贵的国花呢。
说到河南,那里风景迷人,除了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很多风景名胜让人们留连忘返,壮观的龙门石窟,气势磅礴的云台山瀑布,还有我们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少林寺。
2、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师:河南的音乐文化也非常有名,有著名的地方戏曲——豫剧。
当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奶奶演唱的《花木兰》享誉中外,咱们今天来欣赏一下常香玉奶奶的孙女小香玉为我们表演的《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吧。
(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师:听完了是不是觉得另有一番风味啊?那是因为这段豫剧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生:河南。
师:对,大家一猜就猜到了,其实除了戏曲,民歌也是由方言演变而来的一种音乐体裁,河南民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吐字清晰、通俗易懂。
今天我就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
(放音乐)3、好了,如此欢乐的场面,咱们也去凑凑热闹,老师带领幸福村和快乐村的小朋友一起《编花篮》摘牡丹去吧!幸福村的小朋友们一起去邀请快乐村的小朋友去吧。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掌握合唱技巧,进行合唱训练。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准问题。
2. 合唱时的音准协调和节奏统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乐谱和教学内容。
2.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 合唱用具,如合唱谱架、乐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歌曲学唱(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反复示范和指导。
三、合唱训练(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声部,分别进行合唱训练。
2.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如音准协调、节奏统一等。
四、歌曲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和合唱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详细解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七、合唱演练(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练,注意调整音准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合唱效果的和谐。
八、音乐活动(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与歌曲《编花篮》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接龙唱、分组唱等。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伴奏《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伴奏《编花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我国传统的“编花篮”游戏为创作题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表现了人们编花篮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共八个乐句,结构方整,易于学生学唱。
通过对本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控不够准确,特别是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编花篮》,并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民族风格,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3.学会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4.能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4.音乐欣赏法:欣赏相关民族音乐,感受音乐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欣赏。
3.教学用具:如花篮、装饰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编花篮》,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随后,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重点讲解装饰音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在我国广泛流传的民歌,它以编花篮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编花篮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在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的教材中,选择这首歌曲作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编花篮》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的识谱能力、音符和节奏的认知。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对民间音乐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用普通话准确地唱出《编花篮》,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及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把握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编花篮》,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准确地唱出《编花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情感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音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介绍《编花篮》的背景、结构及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全面的了解。
3.学唱:引导学生用普通话准确地唱出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4.演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5.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取长补短。
6.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间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编花篮》的曲名、结构、节奏、情感等关键词,便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河边编花篮的美好场景,歌词简洁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风格的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2.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3.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分析、评价民族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编花篮》的相关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旋律图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编花篮》的音频文件。
3.乐谱:准备歌曲《编花篮》的乐谱,方便学生跟随演唱。
4.花篮道具:准备一些花篮道具,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编花篮》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民族风格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编花篮》的乐谱,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6课百花园-《编花篮》教学设计
五年级音乐《编花篮》设计导学目标:1、能够独立、自信地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编花篮》,同时表现这首歌的质朴情感,感受其河南独特的地方韵味。
2、学唱民歌,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重难点: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有表情演唱、表演。
课堂准备:课件、电子琴、双响筒、沙锤、碰铃一、激情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2、学生欣赏老师用啖呐表演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演唱的湖南民歌《浏阳河》,听后猜出这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生答出是四川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湖南的《浏阳河》,并给以他们表扬鼓励。
师语:通过听了刚才的两首歌曲,无论是四川的还是湖南的民歌都各具有特点,那我们河南的民歌又是怎样的,他们又是以怎样的特点呢?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去进入我们音乐的课堂一一河南民歌《编花篮》,一起去感受、去体会。
板书:编花篮河南民歌二、民主导学:任务呈现: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并注意思考这首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2、放歌曲,学生初听,同时体会音乐的旋律;学生听后找出哪些部分的句子是最具有特点的?学生说出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并做出分析。
(1)前倚音。
如倚音记号,教师弹奏加倚音和不加倚音的旋律效果,学生对比,选出哪个更加渲染音乐气氛。
歌词中结合倚音引出说河南方言,让学生试着说说,从而引出地方方言运用对增加歌曲演唱表现具有良好的效果。
(2)衬句。
更加渲染音乐气氛。
3、教唱。
(1)用“啦”来教唱旋律。
(2)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词语接龙游戏,你一句我一句。
再把手上节奏动作加进去。
(3)教唱每一句。
(4)请分别找出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两句和旋律相同歌词不同的两句。
(5)试唱整首歌曲。
(注意之前容易搅混的地方)(6)游戏:①师生接龙每一句。
②左右分组接龙每一句。
4、创编活动:⑴抽生加入双响筒、沙锤和碰铃配乐,其余孩子们在台下唱和打节奏。
⑵小结。
加了这些器乐和孩子们的合唱过后感觉歌曲变得更。
(孩子们自由发挥)5、总结师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河南民歌《编花篮》是属于比较活泼的,在我国还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民歌,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多去了解我们的民歌,多去了解我们的民歌文化。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编花篮》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旋律和歌词,培养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编花篮》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1.3 教学准备音乐教室、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谱。
1.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步骤二: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步骤三: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2. 学生探讨歌曲的表现手法,如音色、节奏等。
步骤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 各组展示伴奏,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编花篮》的歌曲演唱,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了深入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展现了较高的音乐素养。
2.2 教学亮点1. 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注重对学生音准、节奏的培养,使学生在歌唱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2.3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歌曲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2.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关注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
3.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6.1 歌曲背景介绍《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起源于我国河南省。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乐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
6.2 歌曲风格与特点《编花篮》歌曲风格欢快、热烈,旋律简洁、朴实。
歌曲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具有一定的音乐难度。
六、教学方法6.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编花篮》教案与反思素材
《编花篮》教案与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编花篮》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编花篮》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歌词及音乐特点分析。
3. 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教学。
4. 学唱歌曲,进行团队协作表演。
5. 音乐活动与反思素材的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编花篮》的学唱,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分析: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等。
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音乐活动:进行相关音乐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6. 反思素材分享:分享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素材,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表演中的表现。
3. 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歌曲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模仿。
3. 运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采用反思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编花篮》的背景、歌词、旋律等信息。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更好地学唱和欣赏。
3. 乐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 分组标志:用于分组合作表演。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歌曲《编花篮》,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歌曲《编花篮》背后的文化背景,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教学内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3. 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教学难点:1. 歌曲《编花篮》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编花篮》,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编花篮》,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分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高音部分,直到熟练掌握。
三、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跟拍子唱歌曲《编花篮》,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节奏,直到熟练掌握。
四、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歌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情感的把握。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情感表达,直到熟练掌握。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教师提出课后练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旋律、歌词、节奏和情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中的积极参与度。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独唱《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独唱《编花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形象生动,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结构紧凑,富有变化。
歌词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也学习了一些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编花篮》,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
2.歌曲的音准和音色需要学生准确掌握。
3.歌曲的文化内涵需要学生了解和领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文化内涵和技巧要点。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乐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以及打击乐器。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课件所需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然后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旋律优美、抒情,歌词生动、形象。
歌曲通过对花篮的编织,展现了编花篮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节课通过学习《编花篮》,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谱,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还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旋律,并能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能力。
3.通过学习《编花篮》,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
2.歌曲中旋律的演唱,特别是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或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五线谱、旋律、节奏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互相纠正、交流。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情感。
5.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编花篮》的五线谱、简谱,及相关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4.教学素材:其他版本的《编花篮》歌曲、相关民族音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编花篮》的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方法。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一、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人音版音乐五下的一首音乐作品,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伴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活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编花篮》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
3.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掌握歌曲的发声方法和表演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编花篮》的音乐录音,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分析歌曲:3.学习歌词和曲谱:教师将歌词和曲谱分发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然后,教师讲解歌曲的曲谱,指导学生认识音符和节拍。
4.练习唱歌: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5.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并分工合作,用表演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
6.集体表演:每个小组轮流在班级面前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评价他们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7.总结和延伸:通过观看和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唱歌和表演情况,评价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他们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主要围绕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集体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编花篮》教案与反思素材
一、教案设计1.1 课程名称:音乐课1.2 课程内容:《编花篮》歌曲教学1.3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编花篮》歌曲的曲调和歌词;(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通过歌曲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编花篮》的曲调和歌词;(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1.5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编花篮》的乐谱、教学PPT;(2)学生准备:歌词本、文具。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1.6.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2)分句教学,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3)分组练习,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1.6.3 实践环节:(1)学生自主编创花篮,培养创新意识;(2)学生展示编创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1.6.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并进行自我反思。
二、教学反思素材2.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编花篮》歌曲的曲调和歌词;(2)学生是否能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3)学生是否能通过歌曲教学,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2.2 教学方法:(1)教师是否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歌曲;(2)教师是否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3 教学改进:(1)针对教学难点,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2)是否需要增加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成果;(3)是否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1)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掌握程度;(2)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和参与度。
3.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的评价;(2)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改进意见;(3)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篮编扎的过程,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结构紧凑,旋律重复性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但部分学生音准、节奏感尚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编花篮》的音乐魅力。
2.学会《编花篮》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创作和表现音乐的热情。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旋律部分。
2.重点:歌曲的歌词记忆、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编花篮的场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采用示范法、模仿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歌曲的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编花篮的视频引入,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题材。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4.情景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编花篮的活动,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演唱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编花篮》、歌曲结构、教学重难点等内容。
《编花篮》教案(通用12篇)
《编花篮》教案(通用12篇)《编花篮》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用活泼的心情精确演唱《编花篮》2、学习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学习重点难点用活泼的心情学唱《编花篮》。
精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学具预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说方言2、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今日,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歌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3、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精确加入歌曲一起演唱。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河南人,中》,他奇妙的方言融入其中,很有河南的地方特色。
二、学唱《编花篮》1、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2、(播放范唱)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3、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那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4、学唱最终一句。
(1)了解衬词(2)听老师范唱。
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
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河南梆子中的甩腔。
演唱时要留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
(加上手势,男女亮相手势不同,女生花男生芮)5、情境学唱前两句。
(1)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殊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
(师生合作,情境模唱)(眉毛眼睛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留意倚音)(2)模唱歌谱,体会歌曲的旋律与方言的关系。
这首歌曲有许多的倚音,很有河南特色。
(3)回声嬉戏。
进一步熟识歌曲。
6、学习中间部分。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2)河南盛产牡丹,洛阳的牡丹甲天下,我们一起观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独唱《编花篮》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独唱《编花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独唱曲目,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
歌曲以花篮为载体,表达了编花篮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歌曲《编花篮》的主题和内涵,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讲解: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主题:向往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节奏:XX X XX X音准: Sol Re Do Sol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唱法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感知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了解《编花篮》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创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花篮的创意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音乐欣赏:欣赏与《编花篮》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审美:通过学唱《编花篮》,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学唱歌曲《编花篮》: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简谱知识:复习简谱中的音高、音长、休止符等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歌曲《编花篮》的演唱中。
2.增强音乐表现力:在学唱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音色、情感等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创新思维:创编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编排,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编花篮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5.增进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编花篮》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文化素养。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程度较高,这说明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情感表达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情感融入歌声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河南民歌的(怎样的)特色,有进一步了解
河南地区独特音乐风格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对比、表演、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并能积极地
学唱。
3、知识与技能:在充分的聆听过程中分析乐谱,并能唱出河南民歌的韵味;在学唱过程中
掌握甩腔、装饰音和滑音的唱法。
(怎样的音色——比较准确地,怎样的情绪)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编花篮》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引出河南。
师:老师觉得你们很中!唉?有些同学皱着眉头,知道我在用哪里的方言在向你们问好吗?
我用的是河南方言(用河南话),意思是说你们很棒!
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河南。
2、介绍河南的三大特色。
师:同学都知道河南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那里可是咱中国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河南的方言就特别讲究“字正腔圆”。
而且哪里人们的性格也十分的豪爽、热情!那么想了解河
南就必须了解河南的三大特产。
(为下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1)了解河南豫剧。
师:第一大特产河南豫剧,你们听过河南豫剧吗?
生:或有或无。
师:如果你没听过可是太可惜了,它可是我国的名戏之一啊!那么既然今天来了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师演唱河南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知道老师唱得是谁吗?哪位女英雄?
生:花木兰
师:老师带了的就是河南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了解河南牡丹。
师: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戏剧,河南的洛阳还被誉为牡丹之乡。
你们可知牡丹
被喻为我国的什么吗?
生:国花。
师: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
而河南洛阳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艳而不俗、娇而不
媚,相当的漂亮。
这光说啊太虚了,正所谓眼见为实。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PPT:边听《编花篮》伴奏,边欣赏牡丹花】
师:牡丹花美不美?漂不漂亮?
师:唉?正是因为牡丹花如此的美丽、漂亮。
所以河南人们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去摘牡丹。
为了表达他们喜悦、开心的心情,他们嘴里还哼着小曲。
这小曲也就是河南的第
三大特产——河南民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编花篮》。
师:他们哼的这首河南民歌,老师也会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俺的机会露一手或展示一下?师:那么老师唱完,请你们来评价一下,觉得我唱的中还是不中,好吗?
【师表演唱《编花篮》的第一段】
师:俺唱得还中不?
师:那给俺点掌声吧?
师:听了你们的鼓励老师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2、了解河南民歌的分类,并了解《编花篮》属于河南小调。
师:其实,这河南民歌还可以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
那么刚才老师所唱的这个《编
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请同学们静静思考一下!知道了吗?或下面同学们仔细得看看这三
类的定义,想一想这首《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如果你有答案了请举手!
生:山歌。
师:唉?他们是在辛勤的劳动吗?编花篮是为了什么吖?
生:摘牡丹
3、学说河南方言——歌曲的前三乐句。
师:了解了这两个窍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说几句,先听老师来说一遍,同学们也练练自己的牙关、咬字。
【师用河南方言说前三乐句】
师:下面同学们来小声试试看生说河南话
师:看来没什么问题,来!拿出你们的自信,背挺直!准备:牙关打开,嘴巴里咬字起,生
说河南话。
4、学唱前三个乐句。
1)听范唱前三乐句,发现河南方言与河南曲调的联系。
2)听伴奏默唱。
师:首先我们先来跟着伴奏来默唱一遍,知道什么是默唱吗?但是老师还要加一点,就是练习咬字,明白了吗?
3)小声唱旋律。
4)学唱倚音。
四、总结
流行就像流星璀璨但很短暂,而民歌长存天际、永放光芒。
让我们主动走进民族音乐,共同品味民族音乐的魅力。
好吗?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