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血液、心脏与血液循环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一课时血管和心脏)教案苏教版

第一课时血管和心脏一、教学内容分析: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
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下个课时的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学生学情分析:根据《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由于心脏的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因此本课除利用视频资源突破难点外,同时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心脏的结构简图。
三、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五、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六、教学策略及整合点:(一)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观察ppt区别三种血管,了解心脏结构图,利用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实验探究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学习方法1、指导观察ppt心脏结构图,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教案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紧学习血管的类型与特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这部分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是对上节课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说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出心脏的位置、心输出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解剖观看哺乳动物心脏观看其心脏结构。
【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
哺乳动物的新奇心脏、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预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1课时
一、血管
1.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二、心脏
1.心脏的结构心房左心房
右心房相通
心室左心室相通
右心室
2.血液流淌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活动较多,有实验、演示实验、学生游戏等,课前应做好充分预备,否则,可能会显现忙中出错。
2.教学中,学生活动积极主动,表达了学生的主体性。
3.教学中,真正表达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4.在学习方式上,培养了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适应。
苏教版七下《血液循环》PPT课件

本节目标: ● ● ●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本课时不作讲述)
血管的种类
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 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 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
动脉 血管分为三种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
概念:把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厚 小
运输血液 全身 心脏
运输血液
静脉 较薄 大
慢
全身
心脏
毛细 非常薄 极小 极小 最慢 血管
血管与组织细胞 间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 方在两肺之间 心脏像倒置的梨,与各人拳 头大小相似。
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房与 左心室相通
右心房与 右心室相通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分布:大部分分布在身体较 深的部位。
静脉血管
概念:把血液从身体各部 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分布:有的静脉分布位置较深, 有的则较浅。
毛细血管
概念:连通于最小的动 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 管 分布:数量多,分布广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
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比较三种血管
种 类 动脉
管 壁 管 腔 弹 性 大 小 血流 速度 快 功 能
心脏的结构
上腔静脉
动脉瓣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整合提升(一)
如何区分三种血管?
种类 动脉 静脉
管壁
较厚
管腔 弹性
血流 速度
功
能
小
大
大 小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经典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血管和心脏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学习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
本节教材通过插图、实验观察等活动使学生对血管和心脏有较深刻的认识!(二)、心率和脉搏通过实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心率和脉搏之间的关系,并知道测脉搏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对于心脏和血管,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但初中学生在此内容之前已对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如结果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互协调的关系等有了逐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学、模型观察、探究实验等形式,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重难点在血管和心脏。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入血管是人体的“交通命脉”从而简单介绍血管功能及分类。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较简单抽象,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角色扮演三种血管,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使枯燥的内容变的比较生动,最后通过表格比较,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心脏结构较难理解,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样通过组织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与此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过程中,了解脉搏和心率的有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 血液循环课件 苏教版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3、在正常状态下,哪种人的心率最快( A)
A、婴幼儿 B、青年人 C、中年人 D、老年人
4、与对应的动脉相比,静脉的主要特征( B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较小
心脏的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每 博输出量大,心率比一般人慢,工作潜力大。
课堂小结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 在 心脏 和全身血管 中进行 的循环流动,其中 心脏 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动脉: 将血液输出心脏的血管
血管 静脉: 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连通远端动、静脉的血管
• 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 输出的血量。正常人安静时约为70mL。
• 每分输出量(又称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 输出的血量。心率按75次/分钟算,每分输 出量约为5250mL。
每搏输出量 X 心率 = 每分输出量 = 心输出量
70 X75=5270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和 心室交替。若心率为75次/分钟,一个心动周期历 时0.8秒。
压至主动脉和肺动脉
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
上下腔静脉 3、全心舒张
肺静脉
全心舒张,血液经 静脉被吸进心房
血液流动的方向 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对比
人员
运动员 普通人
心肌收 缩力
较强
较弱
心率(次 /min)
50
75
每搏输出 量(ml)
105
七下生物心脏及血液循环

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特殊组织,负 责将窦房结的电信号传递到心室,控 制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窦房结
心脏的起搏点,控制心脏的节律性跳 动,位于右心房上部的窦房结。
心肌细胞
心脏肌肉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 和收缩性,是心脏泵血的动力来源。
心室收缩和舒张
心室收缩
心室内肌肉的收缩,将血液泵入大动脉,推动血液流向全身 。
可承受较高的血压。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返 回到心脏,通常含有瓣
膜,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使血 液能够与组织进行物质
交换。
微血管
是毛细血管的组成部分, 分布在各种组织和器官 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和
功能。
血液循环路径
大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泵出,通过主动脉和各级分支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各部位,然后通过各级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调节血压
心脏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和 血管阻力来调节血压,保 持血压稳定。
免疫功能
心脏能够产生一些免疫细 胞和分子,参与免疫调节, 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炎症 的侵害。
02
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率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成年人 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和身体对运动的适应程度。
小循环
血液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04
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心脏对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泵血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 将血液泵向全身各部位, 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
维持血压
心脏的节律性搏动有助于 维持血液循环中的血压, 确保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难点(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教师指点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学生自己探究,互相交流合作获取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心脏和血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的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
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为后续的课堂观察、解剖、实验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活动:请同学讨论后列举生活中的3中不同的流血情况教师:出示课件展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要求:(1)指出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结构;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2)你如何解释上面所提出的差别?(3)对3中出血情况加以解释。
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分布及功能,避免死记。
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
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直观。
师生共同得出:(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B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B 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3、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种类不同,人的血液可以分为:A、
B、AB和O型四种。
在给病人输血是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4、血管包括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5、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即动脉脉搏。
血液在心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
的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过程就是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血液中含氧气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叫做动脉血;当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叫做静脉血。
6、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出入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末端形成肺泡)。
肺活量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使得细胞可以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将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维持正常的体温。
苏教版七下生物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材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时。
在上一节学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思维能力相对高年级学生较弱,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满堂灌方式教学,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本节教学目标设定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第一课时:认识血管和心脏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10.1节血液和血型内容,由生病输液体引出血管知识。
(出示三种血管图片)出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学生说出三种血管的概念既功能。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静脉:把血管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讨论: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实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的尾鳍血液流动。
教师强调操作要点,根据(“红细胞单行通过”找到毛细血管,实验结束后将鱼放回水中,不要损伤鱼)。
第二节《血液循环》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第二节《血液循环》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第二节血液循环〔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区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重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重点〕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重点〕
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看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二、教学难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讲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预备:
1.学生预备:尾鳍颜色浅的小金鱼。
2.教师预备:观看实验〝心脏的结构〞、〝鱼尾鳍的血液流淌〞的材料用具。
3.FLASH:〔1〕区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心脏的结构;
〔3〕血液循环的过程。
4.视频文件:〔1〕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人的心脏及血液运输;〔4〕血液的流淌及循环。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10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复习重点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3、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4、心脏的结构和功能5、血液循环的过程6、呼吸系统的组成7、呼吸运动的过程8、肺活量的概念9、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人体内能量的供给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
(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
如下: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的血红蛋白,使血液为红色。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血细胞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功能。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导致贫血.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4、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
其中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若一次失血不超过10% (约400 ml)对人体没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30%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生命。
5、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总结如下:血管名称结构功能管壁特点管内血流速度动脉较厚快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静脉较薄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毛细血管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很慢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
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毛细血管很细,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 第十章第二节血液循环(第二课时)

毛细血管
静脉
静脉
补充知识点一
瓣膜
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 种类:
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特点: 瓣膜都是单向开放
作用:阀门作用,保证血 液沿一定方向流动 而不会倒流。
动脉瓣 房室瓣
心脏内部的血流规律: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
二、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
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左、右心房心室不相通
C.左心房→右心房 D.左心房→右心室
退出
上腔静脉
三、四个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四个腔 中左心室壁最厚
四、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补 充 知 识 点 五
动脉血—— 血液含氧较多, 颜色鲜红。
静脉血—— 血液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思考
1.动脉血管一定流动脉血吗? 不是,肺动脉流静脉血
C.主动脉
D.肺动脉
5. 血液通过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
是( B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6、在血液循环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的原因是(B)
A.血液的惯性作用 B.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C.血管壁的弹性作用 D.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温故而知新(三)
种类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速
功能
动脉 较厚 小 大
运输血液 快 心脏 全身
静脉 较薄 大
小
运输血液 慢 全身 心脏
毛细 血管 最薄
最小 最小
最慢
血液和组织细胞进 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20张):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心率 (次 /min)
50
75
每搏输 出量 (ml)
心输出 量(ml)
心脏工 作的潜
力
105
较大
5250
70
较小
03 整合提升
如何区分三种血管?
种类 管壁 管腔 弹性 动脉 较厚 小 大 静脉 较薄 大 小 毛细 血管 非常薄 极小 极小
血速 快 慢 最慢
功能 运输血液 心脏 全身
运输血液
全身
心脏
C.左心房→右心房 D.左心房→右心室
退出
2.在你生命的每一秒钟,心脏都让你的血液不停地循环流
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主要由__肌__肉__组织构成。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
是___左__心__室__,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
向是( A )
A.左心房→左心室 B.左心室→左心房
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知识点一
小组活动一:
管壁 动脉 较厚
弹性 血液流 速
最大 最快 心脏
功能 全身各处
静脉 较薄 较小 较慢 全身各处 心脏
毛细血 最薄 管
最小 最慢 小动脉
小静脉
区分三种血管,总结它们的结构与功能
(1)动脉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 流速度快
桡动脉
(2)静脉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薄 弹性小 管腔大
管内血流速度慢 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径小, 几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 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 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 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苏教版七下生物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活动二: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师提问:血液为什么会在体内循环流动呢?它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明确: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 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教师:通过展示心脏以及心脏在人体内的位置的图片,让学生明确心脏的形状、
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因创伤引起出血的情况,如擦破了皮肤,渗出 少量血或是严重点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出会有些严重事故则会导致伤口喷 射出鲜红的血液,你能根椐所学的知识解释它们都是哪些血管的出血现象? 合作交流,协作探究 小组讨论: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关系? 明确: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数量多, 分布广。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得出“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充分地进 行物质交换。”这一结论。 教师小结: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有的位置较深,有的位置较浅; 毛细血管分布最广。血液在这些血管中不停地流动,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 废物。 展示点拨,解难释疑。
新课导入:通过“即兴提问:我们平时上体育课或是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的感受 以及课件出示老人突发心脏病的新闻视频。”导入本节内容。 教师:不管是突发心脏病的老人还是同学们的亲身的体验,我们都不难发现,心 脏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心脏和血液循环 系统。 新课教学:
1/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因创伤引起出血的情况如擦破了皮肤渗出少量血或是严重点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出会有些严重事故则会导致伤口喷射出鲜红的血液你能根椐所学的知识解释它们都是哪些血管的出血现象
10.2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个腔? 3.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大致路径? 4.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意义?
一、血液循环的定义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 在 心脏、 动脉、 静脉、 血管中循毛环细流动。
臀部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脚背动脉 脚背毛细血管
(经过心脏2次)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注射的药物, 很快就会作用于全身每一处组织细胞。
二、血压
血压: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 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②
静脉出血
③
动脉出血
二、心脏 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形似桃子 拳头大小
1.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由心肌组成。
有四个腔: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上房下室 ”
观察:
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之间是否相通?
左右心房不相通, 左右心室不相通。
“左右房室不相通”
上腔静脉 肺动脉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依次是静脉血和动脉D血 D.依次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3.体循环的途径是( A.左心室 主动脉
A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B.右心室 上下腔静脉 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右心房
C.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左心房
D.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左心房
4.你探究过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吗?你由运动状态进入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血液循环教案1

第4单元第10章人体内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二节血液循环(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重点)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重点)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重点)技能目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二、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尾鳍颜色浅的小金鱼。
2.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心脏的结构”、“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3.FLASH:(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心脏的结构;(3)血液循环的过程。
4.视频文件:(1)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人的心脏及血液运输;(4)血液的流动及循环。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心率和脉搏探究实验: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知道什么是心率吗?: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跳动一次。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可以用手在皮肤外按摸到这种搏动,即动脉脉搏。
:切脉的方法。
出示切脉的照片,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排按摸左手腕部外侧桡动脉处感受桡动脉的搏动。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运动形式可选择原地踏步、下蹲等。
姓名安静状态脉搏次数123平均值运动状态脉搏次数123平均值: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各组的曲线图。
:你们发现心率与脉搏有什么关系?:一般情况下,人的心一般都能回答出:心率是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尝试切脉,感受脉搏。
有的同学按摸颈动脉,也可以感受到脉搏。
以《实验与评侧手册》P27的实验探究报告为主线,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证实: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人体的血液循环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4.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5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 结缔组织,是人体
内重要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
动,把 氧气和
送养至料全身各处,
把 产生细的胞
等二废氧物化运碳走。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1课时 血管和心脏
探究新知
一、血管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与功能比较表:
结构
血管 名称
管壁特点
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
受伤血管
血液喷射而出,颜色鲜红 血液缓慢不断流出,颜色暗红
动脉 静脉
血液慢慢从伤口渗出, 不久自行凝固
毛细血管
感受:
心跳
把手放在胸前பைடு நூலகம்受
准确的说出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 的中部偏左下方( 心尖向左),在两 肺之间,形状像倒 置的梨。
大小和本人的拳头 差不多大。
观察:心脏的结构
本节课你学 到了什么?
1.心脏的作用就像一台 水。泵
2.右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关系的示意图。由图中可
知:
(1)全身血管分布最广的是 毛细血。管
(2)这些布满全身的血管只由 一层上细皮胞构成,
是
血液和组织的细胞场间所进。行物质交换
(3)动脉是把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
身的体各血部管分;
静脉是把血液
从 身体送各回部分
a
心脏
b
1、请判断a、b血管分别属于哪种血管( A)( C)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2、a血管可能是__主_动脉___和肺_动_脉 ____。
3、b血管可能是_肺_静_脉___上和下_腔_静_脉___。
谢谢
难忘的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动脉瓣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 心壁: 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 心 脏 四个腔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与肺静脉连通 相通 与主动脉连通 与上下腔静脉连通 相通 与肺动脉连通
保证血液
瓣膜
房室瓣 只能朝向心室开
血流方向 从_____送到 心脏 身体各部分 从身体各部分 运回_____ 心脏 从最小_____ 到最小_____ 动脉
非常薄,只由 毛细 一层扁平_____ 血管 _____构成 上皮 细胞
静脉
二、心脏
1、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部的中部偏左下
心脏的内部结构
2.心脏: (1)心脏的结构:
动脉瓣
只能朝向动脉开
按一定的
方向流动。
上腔静脉 6 肺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8 主动脉
9
2
5 肺静脉
1 左心房 3 左心室
4
7
思考: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
8
肺泡
7 2
6 5 1
4
3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
左 心 室
动脉血
动脉血
主 动 脉
各 级 动 脉
变成
静脉血
全身 毛细 血管
(物质交换) 静脉血
右 心 房
上下腔 静脉
各级 静脉
肺循环:
静脉血
变成
动脉血
右 心 室
静脉 血
肺 动 脉
肺毛细 血管
动脉 血
肺 静 脉
左 心 房
(物质交换)
外界空气 CO2 肺动脉 O2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循环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血
体循环
各级静脉
静脉血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O2 CO2 组织细胞
一、血管: 动脉
与心室相通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静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心房相通,运送血液回心脏的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是体内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
血管 动脉 静脉
管壁、弹性 _____,弹性___ 较厚 大 较薄,弹性小
管径 较大 ___ 大 最小, _______ 单行通过 红细胞
血流 速度 ___ 快 ___ 慢 _____ 最慢
各级动脉
三、下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 示意 图,据图分析作答: (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血管A 的名称是 肺静脉 ,血管C的名是 主动脉 。 (2)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当心室舒 张时, 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的结构是 动脉瓣 , 它位于图中字母 C 所示血管的近心端。 (3)如果血管A 、 C分别连通左心房和右心室, 则图中字母B所示结构是位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