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16张PPT)
高山流水致家国.ppt
不同部分分别表示左右手的音和指法。
拓展探究
《流水》一曲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
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 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达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003年11月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宣
高
《山 深 谷
滴 水
汇 流 成
溪 流
注
流 水 》
之 声
溪
过 滩
江 河
入 平 川
流 水 的 回
归 于
汹
忆平 静
涌
段落 速度 力度 音区
节奏 音型
演奏 手法
表现的水态
引子 慢 mf 中音区 宽松 散音、按音 静,远
一慢
P 高音区 宽松
泛音 清泉从峡谷中淙淙而出
二 渐快 mf 中音区 密集
汇成江河 一泻千里之势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琴) 阳春白雪(琴)
广陵散 (琴) 平沙落雁(琴) 梅花三弄(琴)
胡笳十八拍(琴) 汉宫秋月(琵琶) 十面埋伏(琵琶) 渔樵问答(琴) 夕阳箫鼓(琵琶)
古琴
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已有三千多年的 历史 。
传说远古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 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琴器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 思想感情,增进同学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之情。
——白居易《废琴》
古琴的形制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
古琴,周身饰以生漆,以黑为主。 琴长 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
《高山流水志家国》
【使用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理念】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由此,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凝神静听,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材分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节,选择了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为学习内容。
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谱源于《神奇秘谱》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
第三部分这就是由四川演奏家张孔山增加的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表现流水悠然自得的在太阳光下旋转缓缓流淌。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
【学情分析】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时间段上来讲有较大的距离,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见过古琴,怎样让今天的高中生也能熟悉进而喜爱我国的古代歌曲是这节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我在这节课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开相对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手段上,我把离学生相对较远的知识尽量拉近,在共同探讨中再往远处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深层次的知识,达到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终目的。
通过电影、故事、欣赏等有效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始终以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为基础,深入浅出的进行课堂教学。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2916.
古琴曲《流水》曲式结构
起
承
转
合
散起:深沉、 入 侵: 复 起:跌 散 出:清
浑厚
如歌的旋 荡的旋律, 越的泛音,
入 调:清澈、 律,其韵 使人目眩神 使人沉浸于
透亮
扬扬悠 移,惊心动 古调希声
虚虚实实、若 悠...... 魄......
中......
隐若现
聆听《笑傲江湖》,回答问题: 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与古琴相
❖ 徽: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12个月和四年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色
音色:泛音(天音)、散弦(地音)、按音 (人音); 泛音:音色清越、透明、玲珑剔透; 散音:深沉、悠长、浑厚; 按音:好像人在吟唱。
主要指法介绍
右手:劈、拖、抹、挑、勾、剔、打、 摘、滚、拂等
左手:绰,注、进、 退、吟、揉等
古琴曲《流水》
课后作业
请以“古代音 乐带给我的思考” 为题写篇短文。
古琴曲《流水》
授课人:程倩
古筝、古琴等; 打击乐器组:鼓、锣、钹、碰铃、木鱼、梆子
等。
高山流水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 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 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 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 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 俩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请同学们在聆听 这首古曲时,边听边 思考:你听到了几种 不同的流水形象?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四种流水
流水 速 度 力 度 节 奏
音区
山泉 中 速 较 弱 宽 松
高音区
小溪 渐 快 中 强 较密集 中高音区
《高山流水志家国》PPT课件
•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
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
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
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熊旺的炉火和刚
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
虚虚实实、 其韵 眩神移, 于古调
若隐若现 扬扬 惊心动 希声
悠
魄...... 中......
悠...
...
古琴
• 乐器介绍
•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 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 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在中国 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 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 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 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 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 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 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 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 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 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时至今日, 古琴音乐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铸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 船的镀金唱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 音”。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
文化传承
• 文化传承: 是指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各种方式将前人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后人 ,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传统文化的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制度、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等。
• 文化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可以通 过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引入新的表现形式等方式实现,使传统文化更加符合现 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高山流水志家国》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高山流水:自然之美 • 志家国:人文之韵 • 音乐与家国情怀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概括
本课件的主题为《高山流水志家 国》,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 高山流水与家国情怀的关联。
主题重要性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 典曲目,它所蕴含的意境深远, 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家园和国 家的思考。
传统音乐中的家国情怀常常通过古筝、琵琶、笛子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来表达,这些 乐器所演奏的曲目大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传统音乐中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歌词中,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经典曲 目,歌词中充满了对祖国和家园的热爱与眷恋。
现代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现代音乐中的家国情怀通常表现为对 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
背景介绍
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高山流水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反映了古代人 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家园的热爱。
社会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国的情感逐渐淡薄。本课件希望通过探讨高 山流水与家国情怀的关联,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家国的情感。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3011.
• ※总体音调欢快、流畅。
2、第二部分
• 乐曲在第二部分进行展开,音乐情绪跌宕 起伏,总体欢快、跳跃,十六分音符运用 较多,曲势灵活多变,令人对流水的自然 风光浮想联翩。
•
3、第三部分
• ※第六、七两段为整个乐曲的高潮部分,曲 调欢乐且旋律性强,大气而和谐。
但信息化教学生动、“可观”性强》背景介绍
• 1、《流水》为我国古代古琴曲目之一。其谱本最早见于 朱权的《神奇秘谱》。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 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现在大家 最流行弹奏的版本是清代琴家张孔山留下来的版本,刊于 《天闻阁琴谱》。
流水
教师:徐梁刚
一、教学目标
1、《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代表曲目,通过对 该曲的听赏,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老琴曲《流水 》的音乐表达情绪,领略古代音乐意境魅力, 引发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2、古琴为我国独有传统乐器,但因弹奏难度大, 曲谱少,致该形式音乐传播度不高。聆听古琴 曲《流水》,以此为契机借以让学生对古琴的 琴调、演奏形式等作进一步了解,普及古代乐 器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古代琴曲的艺 术表现。
• (二)聆听《流水》
• 要求:
•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其中所 • 表达出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 ★能初步分辨古琴这一乐器所具有的独特 • 音色及演奏技法。 • ★师生在欣赏中“互动”。
• 1、应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琴曲《流水》。 • 2、先试听两遍,保持课堂安静气氛。 • 3、熟悉《流水》主旋律,着重二、三段。 • 4、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重点感受、体验 • 古琴音色和古曲的韵味、情感。 • 5、第三遍试听时可让学生随机哼唱。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高山流水志家园》这一音乐课程的学习主题围绕着中国古琴曲与音乐美学展开,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琴曲的魅力与内涵,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将重点学习《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背景、演奏技巧及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音乐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掌握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初步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于音乐美学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评价:在课后的分组练习中,通过互相观察、互评和教师指导,评估学生的古琴演奏技能提升情况。
3.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评价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感受古琴曲的魅力。
2. 背景介绍:讲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作者生平,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3. 乐理知识:介绍古琴的基本构造、音律及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
4. 乐曲分析:分析《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初步掌握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5. 演奏示范:教师进行《高山流水》的演奏示范,让学生感受古琴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6. 学生练习:学生尝试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练习,互相观察、互评,提高演奏技能。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千 古 名 曲 《 流 水 》
乐曲分为起、承、转、合 四部分
乐曲通过对山泉—溪流—江河—湖海 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 隐喻百折不回的精神和宽广的胸襟。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一,形状不同 二,音色不同 三,演奏者的指法不同(教师示范演奏古筝曲) 四,曲谱不同 简介《红楼梦》片段,引出古琴谱。
古琴位列古代文人所必修的“四艺”之首。
古琴形状
古琴从形制上体现了古人对外 部世界的认知,弹琴不仅是借音乐抒 发情感的方式,也是一个人与天地万 物对话的过程,一个回归自然,返璞 归真的过程。
古琴音色
古琴可以发出几种不同的音色?
泛音:清脆高远,宛若天籁,故泛音象征天 。
散音:深沉浑厚如同大地般坚实,故散音象征地。 按音:富于变化,婉转抒情,故按音象征人。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思考:
为何古琴谱不标明精确的节奏、 力度、速度等演奏要求呢?
古琴谱不标明精确的演奏要求不是 不会,而是不想、不肯,生怕束缚了演 奏者的想象力和独特感受, “有规而无 格”是古人倡导的艺术精神之一,古人开 放的艺术态度令人钦佩。
பைடு நூலகம்
古人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古人视弹琴为修身养性、完善人格 的途径,所谓“琴以载道”。 音乐中有人间真情、有理想诉求、 也有家国情怀。
古琴谱不标明精确的演奏要求不是不会而是不想不肯生怕束缚了演奏者的想象力和独特感受有规而无格是古人倡导的艺术精神之一古人开放的艺术态度令人钦佩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文人乐器—琴
古琴在我国古代称为“琴”,又叫七弦琴、瑶琴、 玉琴、丝桐等,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 今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被视为“圣人之器”、“ 八音之首”,古琴音乐被称为“太古遗音”。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
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琴、了解古琴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聆听《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熟悉《流水》主题,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区别古琴和古筝的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寻琴学在古琴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宝藏,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我国传统音乐古琴曲的欣赏,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流行、快节奏的音乐,
古琴音乐对于他们而言会感到枯燥,
所以这节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使这节课上的轻松活泼,丰富一些,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
3重点难点
1、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课前视频导入(播放影片中的古琴片段)。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31张PPT)
广陵散
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 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 的故事。乐曲曲调优 美,变化丰富,是具 有叙述性的大型琴曲。 全曲共四十五段,表 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 慨的情感变化过程, 深刻地刻画出他不畏 强暴、宁死不屈的复 仇意志。
八音分类:
古代乐种根据制作材料分为:
金、土、石、木、革、竹、匏、丝
缶
埙
编磬
文人情致
---高山流水志家国
❖古琴 被列为 中国传统文化四艺 “琴棋书画”之首
古琴的文化内涵 博大精深
琴
亦称瑶琴、丝桐、 玉琴、七弦琴,为 中国最古老的弹拨 乐器之一至今依然 鸣响在书斋、舞台 上的古老乐器。
琴的形制
❖ 唐代之前已定型,杉木或桐木面 板和梓木底板胶合而成,外表涂 以大漆。琴面系弦七根,琴侧有 十三徽。
木鱼
❖ 柷是中国古代打击乐 器,方形,以木棒击 奏,用于宫廷雅乐, 表示乐曲开始。是中 国汉代乐器,曾流通 于全国各大城市。柷 ,相传是夏启所作, 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 历史,传世清代柷, 通高约50、每边长65 厘米。柷属古代八音 乐器分类法的木之属
❖ 敔是中国古代的一 种打击乐器,常在 乐队中使用。形如 伏虎,以竹条刮奏 ,用于历代宫廷雅 乐,表示乐曲的终 结。
琴道、琴德
❖ 五不弹之原则: ❖ 其一,疾风甚雨不弹。
❖ 其二,于尘市不弹。
❖ 其三,对俗子不弹。
❖ 其四,不坐不弹。
❖ 其五,衣冠不整不弹。
琴谱——文字谱
❖ 《碣石调·幽兰》是 今天唯一所见的保存 于文字谱上的乐谱。
❖ 十九世纪末,杨守敬 先生在日本访求古书 的时候,发现了这首 琴曲该曲琴谱。
工尺谱
❖ 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 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 ,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 器乐中应用广泛。
高山流水志家国PPT课件
起部:由第二、三乐段构成。速度72—76(32小节)
主题旋律深沉、浑厚、流畅,大量使用清澈的泛音。
表现了幽涧滴泉汇成山野小溪穿林而来的美景。
第10页/共25页
承部:由四、五乐段构成。速度80
主要用按音演奏,旋律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
犹如幽泉出山,汇成潺潺小河。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 有蛟龙怒吼之象。
第17页/共25页
知识拓展: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诗经》
第18页/共25页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 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唱片上 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 《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 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第11页/共25页
转部:由六、七乐段构成,速度80(56小节)
大量的滑音伴以滚、拂手法,使旋律上下起伏,虚实交错。 如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河,在群山中奔赴、万壑间 争流全曲走向高潮。
第12页/共2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3页/共25页
合部:由八、九乐段构成。速度104渐慢至44
运用承、转的部分音调,造成呼应与回归的效果。
泛音:左手轻轻点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其音清脆高远,若隐若现,如天
外散之音声:右。手泠弹泠出七的丝空弦上音,,静其听音松深沉风浑寒厚。,古如调同虽大地自般爱坚,实。今人多不弹。
按音:左手按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其音婉转舒情,圆润细腻,如人婉婉 倾诉衷情。
第6页/共25页
乐曲简介
《流水》是中国古代十大琴曲之一,原和 《高山》为一曲,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至 唐代分为两曲。
第23页/共25页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说课标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国,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的古琴,根据课标要求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种独具特色的瑰宝。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节课我将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二、说教材本节课主要通过两首古琴曲来了解中国古琴的相关知识点。
其中两首古琴曲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曲,这两首古琴曲中,可将《流水》作为欣赏的重点。
《流水》只要是通过古琴的各种技巧来生动的表现各种流水的形态。
三、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了解、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点(这两个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流水》,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1、情景创设法: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
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
乐曲《流水》顾名思义,乐曲表现的是各种流水的情景,如果让学生只是去聆听,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
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2、故事引导法:通过作品相关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预设法:在欣赏时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五、教学过程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音乐。
引入:欣赏古琴片段的表演,采用问题预设法设置了两个问题1、片中的乐器叫什么?2、其音色有何特点?引出古琴。
人音版高一全一册必修1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治家国课件(共21张ppt)
第十四单元 高山流水治家国
乐 yuè Music 乐 lè Happy
“夫乐(yuè)者, 乐 (lè)也 是故人不能无乐。”
——《乐记》
丝
出 美 妙
丝 弦
的张
声在
音木
。上
——
,
拨 片
构 成 “
乐 ” 字 。
用 拨 片 拨 动 , 发
中 国 琴 文 化
琴 源
四艺:琴、棋、书、画 八雅: 琴、棋、书、画、诗、酒、
古琴,自古有“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 古难”之说,它更多的是文人的一种自娱自乐 的雅好和修身之道。
“淡”与“雅”,令古琴曲高和寡。古今多少 琴家感慨:两三千年来,他们一直在为古琴缺少 知音而困惑。发展至今, 古琴已成为一个濒临灭 绝的艺术,很少被世人所知。Biblioteka 甄嬛琴路
课后思考:
1、课下收集整理中国十大古曲,找出其中七 首古琴曲。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乐曲既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 的江河和湖海,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 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琴与筝:
类别
古琴 古筝
音色
内涵
意义
音小内敛 乐以载道 心境自然
雅俗共赏 技巧感人
琴 谱
文 字 谱
减 字 谱
琴鸣
琴路
花、茶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琴形
大
九
圣
宵
遗
环
音
佩
琴 曲
流 水
( 音 乐 故 事 )
琴之音色
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深幽,极具沧桑感。
泛音 天声 幽雅、飘逸、空灵 散音 地声 深远、雄浑、厚重 按音 人声 或虚或实、或清越、或沉浑、细腻、
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PPT课件(1)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古琴音色
古琴音色: 泛音(天音)、散弦(地音) 按音(人音)
泛音: 音色清越、透明、玲珑剔透
散音:深沉、悠长、浑厚。 按音: 好像人在吟唱
四种流水
流水 速 度 渐快 中速 力 度 中强 较弱 节 奏 较密集 宽松 音 区 中高音区 高音区
1 2
小溪 山泉 湖海 江河Fra bibliotek34
渐慢
越来越快
减弱
强
宽 松
非常密集
中高音区
音区内滚动
作品:《广陵散》
《广陵散》又叫《聂政刺韩王》、《广陵止 息》。原为东汉末年流传于广陵地区(今 扬州)的民间乐曲故名。描写的是战国时 期工匠之子聂政为报父仇刺杀韩王的故事, 乐曲优美,变化丰富,是具有叙事性的大 型琴曲。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绪 变化过程,深刻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 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高山流水志家国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吴光永
视 频
古琴的形制
• 琴长 3尺6寸5分,代 表一年有365天。 • 琴面 弧形,代表“天 ” • 琴底 为平,象征 “地 ”,为“天圆地方” 之说。 • 13个徽 代表着一年有 12个月及闰月。
古
•
琴
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已有四千年的历 史 。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 内合五行,金、木、水、 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又有 君、臣、民、事、物之说,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 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 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 文武七弦琴"。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古琴) 2、阳春白雪(古琴) 3、广 陵 散 (古琴) 4、十面埋伏(琵琶) 5、梅花三弄(古琴) 6、胡笳十八拍(古琴) 7、汉宫秋月(琵琶、筝) 8、平沙落雁: (古琴) 9、渔樵问答: (古琴) 10、夕阳萧鼓:(琵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对《流水》的赏析来聆听
拓展与探 究
拓展与探究
❖ 琵琶:明亮,富有颗粒性。用白居易《琵琶 行》语言来说叫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
课题小节
❖ 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 得大家一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请 同学们回家后搜集有关其它编钟、编磬、埙 等方面古乐曲的资料吧。
开 。 | 陌 上 、 花落 。-忘记 你
问题1:请问这首曲子叫什么?是用哪种乐器弹奏的?
问题2:你能简单地说说有关这个典故的故事吗?
高山流水志家国
初听《流水》
问题1:请同学们在聆听时,边听变思考 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题2:请你谈谈初次聆听你听到了什么? 问题3:有关《流水》在1977年8月21日 发生了一件事情,请同学们说说当时的情 况是怎样的?
谢谢大家!
鉴赏古琴曲《流水》
问题: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四种流水形象的? 问题:整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结构的? 问题:这首古琴乐曲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曲风风格
特征?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大家来唱一段
《流水》
❖ 《流水》这首琴曲充满着惹怒自然的和谐之 音,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 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流水》 也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隐喻了开阔 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在古琴音乐传承 中,对同一首乐曲琴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略 微的同,我们听者也有自己个性的理解。
说说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筝高音区音色明亮、清脆,中音 区圆润、柔美,低音区浑厚、结实, 优雅婉转,古琴听起来古朴,淡雅, 灵透。 泛音(天音)、散音(地 音)、 按音(人音)
古琴的文化
古琴的文化
❖ 古琴的形制与寓意(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 《尚书》等文献。古琴是我国最崇高的乐器,已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古琴最初为五弦,周朝时期加入了文武两弦,称为 文武七弦。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 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在古代古琴 还和贵族,文人、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陶渊明,孔子等 善于弹琴。古琴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特点,古代人以 不知乐为耻,并且琴棋书画,琴是占有首要的位置,所以古 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
﹎ 你 是 我 的 无解函 数 | ﹎ 你是我 的无限 小数平 平淡淡 永不争 吵# | 安 安静静 从未分 离 #╭ァ 到 迟暮 | 我 寻 你 千 百 度又一 岁荣枯 mm° 谁都知 道你在 做戏▍ | mm° 谁 都了 解我在 配合彼 岸 流 年 、 谁 感动了 谁。 | 染 指流 年、谁 繁华了 谁。、 眼角那 清澈的眼泪 | 、唇角那 惑 人 的 微 笑 ╰恋我 半世的 流离 | ╰给 你倾 城的温 柔没你 照样笑 得天真 烂漫// | 没 你依 旧 活 得 潇 洒 自在//放 肆的依 赖只为 沵存在 ζ | 肆 意的贪 婪只因 沵宠爱 ζ﹏、青 春染指 流 年 ヾ | ﹏ 、 流年 染指悲 伤ヾ青 春是我 唯一挥 霍的资 本 | 流年 是我无法挽回的骄傲 我 要 的 并 不 多、 | 我 只想 你好好 的、你 很美但 我不爱 你、 | 我 很美但我很自卑、我 们 会 好 的 | 他 们会 知道的 你用仅 剩的火 柴 | 点燃 了我的 烟火卖 火柴的 小女孩 | 放烟 花 的 小 男 孩 宝、你 是俄的 坚持 | 亲 、你 是俄的 执着潮 起潮落 、终会平 | 花开花落、 终 变枯似 你姗姗 来 |如 你款款 去我对 你的思 念丶 |就 像数不 尽的岁 月丶爱 就在一 起、 本 地 连 接 。 | 爱就 宅一起 、宽带 连接。 她躲在 幸福里 、 | 他站 在悲伤外、陌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