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优质课教案(附教学意图及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
“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生活数学的观念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
积极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来充实和丰富数学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从活动中感受到数学,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形的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辨认几种图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受形与形、形与体之间的联系。
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设计画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录音,钉子板。
学生:各种形状的积木,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盖新房的小猪胖胖还记得吗?你会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活动: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明确相同的形状可以分为一类,再交流。
2.师:小朋友们,请在小组里拿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体,动手摸摸,像老师这样(教师示范摸圆柱的面)。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摸摸物体的面。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形状特征。
2.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识别并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能够正确地用手指、直尺或圆规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面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形状特征。
–通过观察和比较,识别并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用手指、直尺或圆规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面积。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手指、直尺或圆规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面积的方法。
–能够正确地通过观察和比较,识别并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图形,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针对前面的导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三个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再次展示这三个图形,在白板上画出它们的边界线,并让学生观察,回答以上问题。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形状特征(10分钟)1.让学生再次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并通过手摸、眼睛看、脑子想的方式,了解它们的形状特征。
2.教师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特征:长方形的四条边两两相等,圆形的边是一个平面上到一个点的距离相等的线段,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
3.指出特征的差别。
3. 识别、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5分钟)1.在白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再画出两个不同的形状,并让学生挑选出它们所属的图形。
2.让学生自我练习。
–针对一个不同的形状,让学生分辨它属于哪一类;–让学生在纸张上练习画出不同图形。
3.选择几个学生来展示他们画的图形,让其他学生做出判断。
4. 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25分钟)1.教师展示直尺或卷尺,并告诉学生如何使用;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它们的周长。
3.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课堂里的其他物品的周长。
5. 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25分钟)1.教师展示直尺或卷尺,并告诉学生如何使用;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它们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并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今天图形王国可热闹了,因为他们正要举办一场舞会,你们想去看看吗?师:好。
(出示课件)现在我们已经来到舞会的门口,(出示牌子)请看看入场有什么要求。
(谁来读一读)对,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才可以参加。
师:可是很多图形朋友都想参加,瞧他们已经来了,如果符合要求就说请进,如果不符合就说对不起。
(此时,六个同学带着头饰站好)师:有请迎宾准备好。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1号图形(长方形)(稍等20秒),现在走来的是2号图形(梯形),很遗憾请下次再来,现在走来的是3号图形(长方形),现在走来的是4号图形(平行四边形),很遗憾请下次再来,现在走来的是5号图形(正方形),现在走来的是6号图形(菱形),很遗憾,请下次再来。
(依次出示:长方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学生判断。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介绍名字师:现在我们来看进入舞会的三个图形,它们分别是——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世界。
(板书课题)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那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想师:同学们说了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那么我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两个长方形,看一看,想一想,猜测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会有哪些特点呢?指名答,生1: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师:像上边和下边,左边和右边,(指着黑板上的长方形)这样面对面的边,在数学上我们成为对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人教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人教版(2012)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节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数学课。
这是一节三年级上册的课,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2012)。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会探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点,以及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它们。
我还希望他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则是让他们能够将这些特征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图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例如教室的门和桌子的形状。
然后,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在学生们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我会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特征与图形的其他属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会探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与它的周长计算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我会画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并标注出它们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特点。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
例如,让他们观察一些图形,并判断它们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或者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这就是我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通过游戏学习图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通过游戏学习图形2通过游戏学习图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这三种基本图形。
2、通过游戏学习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如边长、面积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游戏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形状和特点。
2、学会如何理解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流程
1、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知。
2、学生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玩具,让学生选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玩具。
然后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玩具的尺寸(如边长、直径等),让学生感性认识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3、教师介绍
教师可以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如边长、面积等。
可以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这些特点。
4、巩固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家具、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物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5、拓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教学效果
通过游戏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学生能够感性认识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理解这些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找出教室里的长方形、正方形
和圆形的物品。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评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评课稿引言本文是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一教材的评课稿。
我们将对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应用。
内容分析教材结构该教材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每一部分都以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展示了几何形状的外观和特征。
教材注重通过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目标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形状、特征和应用场景,并能够正确使用相应的术语描述。
教材通过举例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几何形状辨识能力和应用能力。
内容展示每个几何形状的介绍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首先展示形状的外观和特征,然后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展示相关应用场景,最后给出几个简单的练习题。
这种结构清晰简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和条件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观察和游戏活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体验不同几何形状。
教室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具,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三角形的标识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区别;可以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几何形状辨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个形状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几何形状的外观和特征。
2.内容讲解:教师可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每个几何形状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并辅以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3.练习演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在提示和引导下,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正确识别和区分几何形状,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应用。
4.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形状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基于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的,主要涉及在学习形状相关知识时,重点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概念、特点及认识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这些形状概念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需要通过多种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加深对这些形状的认识,同时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与课后的巩固及提高。
二、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不同形状的应用场景;3.提高孩子对形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4.练习使用尺子测量边长和直径,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认识长方形的概念及特点;2.认识正方形的概念及特点;3.认识圆的概念及特点;4.比较不同形状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1.观看教学视频,理解形状的概念。
2.课堂上设置情景化的教学情境,例如指导孩子通过玩具积木拼图学习不同形状等。
3.引导孩子对不同形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4.练习使用尺子测量边长和直径,加深孩子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与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1.观看教学视频,理解长方形的概念。
2.通过玩具积木拼图练习认识长方形。
3.要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长方形的应用场景。
第二课时:认识正方形1.观看教学视频,理解正方形的概念。
2.通过玩具积木拼图练习认识正方形。
3.与长方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认识圆1.观看教学视频,理解圆形的概念。
2.通过玩具糖球练习认识圆形。
3.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第四课时:复习与检测1.综合以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2.利用教学海报和学生小报等形式检测孩子是否掌握了形状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了形状的概念及特点;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不同形状的应用场景;3.学生是否掌握了使用尺子测量边长和直径的方法;4.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引起孩子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难点: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见过哪些图形呢?(2)生:三角形、圆形、正方形……(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种新的图形,它们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长方形(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仔细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3)师:很好,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长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长方形的长边比短边长。
(5)生2:长方形的对边平行。
3.认识正方形(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师:很好,这就是正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正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它很对称。
4.认识圆(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形的物品,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圆没有角,它的边界是一条曲线。
(3)师:很好,这就是圆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圆的其他特点。
(4)生1:圆的边界是连续的,没有起点和终点。
(5)生2:圆的边界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5.分类游戏(1)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图形进行分类,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2)生1:我把长方形放在一起。
(3)生2:我把正方形放在一起。
(4)生3:我把圆形放在一起。
(2)生1: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生2: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一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及自我评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课方案及自我评析一年级数学教课方案教课内容:教科书 40~42 页正方形、长方形、圆的认识。
教课目的:1、让学生经过察看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绘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点。
2、让学生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辨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累积对数学的兴趣,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课准备: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样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教课要点;是指引学生从物体中分别出来的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教课过程:教课方案教课拾零一、描一描1、(出示课件)师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
2、师:对,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形体,小朋友老师给你准备了这样的形体,你能在自己的桌上找到这些形体吗?(学生自己谈谈各形体的名称)小朋友们请你选一个形体,用笔沿着这个形体的一个面描一描,看看能描出什么图形。
生操作。
师巡视指导。
让上边 3 个同学描出不一样图形的学生疏别介绍一下:(先让学生自己在下边说一说,或许相互充足沟通后再让学生来板演)你是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描的?描的是物体的哪个面呢?(学生摸一摸)描出了什么图形呢?(这里老师不要修业生一定说出描出的是什么图形)谁愿意把你描的图形拿到黑板上来给大家看一下(选几个圆,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的学生任意摆放自己的图形。
) 4.同桌沟通对所出示图形的分类。
再请同学板演分类。
在此可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原因,有可能学生是经过已有经验来分的,如:我把圆分红一类把正方形分红一类长方形分红一类。
不清除有的学生是有必定知识基础的,那老师可沿着学生思路出示各图形的名称。
5、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并揭题:今日我们就一同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6、那小朋友请你认真察看一下这些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组里先说一说,再报告)这里老师不用担忧学生不会表达,我试试试看学生很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图形的基本特点是可以众说纷纭说出来的,这里老师不必总结归纳出图形的特点,毕竟这节课我们不过更为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而已。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5篇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5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p105、106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下面图里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出示小黑板)2.比一比,下面图里哪些是直角。
(出示小黑板)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
提问: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教师指一指。
(2)出示:长方形纸片。
提问:这张纸片的面是什么形状?提问:长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板书: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3)提问:平时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状?(板书:正方形)你能举出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纸片。
提问:正方形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板书:四条边四个角)(2)引导学生对折。
先说明“对边”,并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哪些边是对边?学生对折,得出:对边相等。
(板书:对边相等)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片上4个角都是什么角?提问后板书:都是直角。
(3)你能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4)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
让学生指一指。
3、认识正方形(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跟着了老师折一折。
(2)观察一下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16—18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围一围等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3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了解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体验面合体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瞧,数学王国里下雪了。
王国里有几个小画家忍不住跑到雪地里玩了,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师:我们来看看小画家们都在画些什么呢?(出示小画家们画的三幅图画)2、师:猜猜看分别是谁画的?师:小朋友们猜的对不对呢?恩,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别急,等我们跟着花仙子姐姐去玩一玩,我们就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了!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1、搭一搭师:我们美丽的花仙子姐姐啊,今天我们每人都带来了一个魔术袋,拎起魔术袋来,看看,花仙子姐姐有没有少给了谁?(师也举起大魔袋)师:恩,都有了!有朋友说老师的怎么那么大啊,我们赶快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看到这些东西啊,老师很想搭积木,可是啊,今天我们的花仙子姐姐要教我们玩一种新的玩法,想玩吗?师:好,我们跟着花仙子姐姐走!2、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师:听听,花仙子姐姐会教我们怎么玩呢?(1)摸一摸出示:挑一个你最喜欢的礼物,摸一摸它的面。
师:请你说说,你拿的是什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谁跟他拿的是一样的,你又有什么感觉呢?长方体、正方体:平平的,滑滑的圆柱:上面下面平平的,中间弯弯的(2)画一画师:接下来啊,花仙子姐姐请小朋友把喜欢的这个物体的一个面正对自己,仔细观察这个面的样子,然后把它的样子用手比划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师:好了吗?好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引言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负责教授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知识。
通过多次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对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我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形状特点,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我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然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我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形状特点的介绍,但没有对这些图形的属性进行深入的讲解。
学生只能对图形的外观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对于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缺乏深入理解。
其次,我没有充分利用实物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触摸感受。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教师的讲解,缺乏实际操作的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应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进行进一步改进。
我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实物模型和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同时,我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形状特点和属性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上,我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料,并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我还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探索。
然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上,我还有一些待提升的地方。
首先,我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料,没有利用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说课稿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说课稿说课教师:李庆芳一、教学内容:我这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在上学期时,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已有了一定基础,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在动手操作方面,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等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形与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安排了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建立模型的过程,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说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让学直观的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1、师:小朋友们桌上都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三种积木吗?那就请小朋友们拿出这三种积木像老师这样(师示范摸)摸一摸、看一看吧。
(学生活动)2、师:谁来说说你拿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指名说)让学生拿着积木,边摸边说。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与评析(精选2篇)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与评析(精选2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与评析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形的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初步体会“体”与“面”的联系。
2.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些物体。
请拿出一个你认识的、最喜欢的物体,向大家介绍介绍它的名称,好吗?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提问: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学生口答后,把图形贴在黑板上)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板书课题:认图形)[评析:低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是一种直观的认识,是基于已有生活经验基础的感知并形成初步表象的过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学生而言,正确地区分“体”与“面”是有难度的。
因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一些物体的形状,既唤醒已有的认知经验,又为学生感受“体”与“面”的联系提供素材。
]二、操作感悟,探索新知1. 摸一摸。
谈话:其实,这些图形就藏在小朋友手中的物体上呢!不信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看谁先找到它们。
学生在几何体上找图形,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摸这些物体面的感觉。
2. 描一描。
谈话:刚才我们分别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面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如果它们能从物体上走下来跟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小朋友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学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① 把这些图形从纸盒上剪下来;② 把这些图形描下来(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描,再示范)……谈话: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下面就请小朋友像老师那样把这些图形描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听课记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激活已有经验。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书本、魔方玩具,直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习材料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而让学生自己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更是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动手发现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
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
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更为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及自我评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及自我评析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和属性;•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各自的定义;•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长方形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讨论交流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示范演示法:教师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展示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情境:教师向学生描述三个不同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步骤二:介绍长方形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长方形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一些长方形的图形,并解释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教师可以演示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步骤三:介绍正方形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正方形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一些正方形的图形,并解释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教师可以演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步骤四:介绍圆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一些圆的图形,并解释圆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教师可以演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步骤五: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给定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如何确定其面积?或者给定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其边长?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结果。
在操作中探究,在分享中“生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实录与评析
An li yu xu shi在操作中探究,在分享中“生长"----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实录与评析♦青神县实验小学校魏晓燕艾永红教材分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大致了解了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在二年级上册对直角有了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在简单辨认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它是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以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过程,积累发现、猜想、验证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师:孩子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吗?生:长方形和正方形师:是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书桌的面是长方形,黑板的面是长方形,天花板的面是正方形……师:礁,电视屏幕的面是?(生:长方形)师:相框的面是?(长方形)方巾的面是?(正方形)插座盒的面?(正方形)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电视屏幕的面,相框的面,方巾的面,插座盒的面慢慢隐去,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并闪烁过程。
师: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评析】教师基于学生已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基础,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利用课件把生活中物体的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形象直观,引入新课自然,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动手操作,发现新知(-)围长方形,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师:请孩子们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信封,从信封中拿出小棒,用小棒围成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法:演示法、归纳法、启发法。
学法:操作法、总结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教具: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方格纸、直尺、三角板、小棒、彩笔。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思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师唱前一句,引导学生拍手跟唱后三句。
目的在于创设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智慧树”栏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智慧树”栏目吗?生齐答:喜欢!师: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长方形。
头、手、脚是正方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1:桌子、凳子、黑板是长方形。
生2:地板砖、手帕是正方形。
生3:铅笔盒的面。
生4: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表面。
……师重点强调某一物体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
有些学生找的物体的面是近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应强调“有些”,例如有些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等。
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或接近正确就应给以不同方式的鼓励。
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眼力真准,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前边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要求操作:(课件出示)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生: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课堂实录 /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实录资料适用于小学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第一课时P40~42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朱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图形王国。
(屏幕显示动画片)你们在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生:看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师点击课件)
师: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图形,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你们每个小组的篮子里也有多种形状的物体,请你们按形状分一分类。
(学生先小组合作,然后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各分成了一类。
二、动手操作,感受特点
1.摸物体的面,说感觉。
师:请你们摸一摸这三类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
生1:平平的,滑滑的。
生2:长方体的各个面有大有小,正方体的各个面是一样大的。
生3: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一样大,圆圆的,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不一样。
2.找小脚印,猜名称。
师(出示课件):图形王国里的图形娃娃真调皮,一路上蹦呀、跳呀,留下了快乐的小脚印。
你们能说出这些脚印的形状和名称吗?
生1:第一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长方形。
师:对呀,它叫长方形(板书),跟我读。
生:长方形。
师:第二个呢?
生2:第二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圆。
(师板书:圆)
师:最后一个呢?
生3:最后一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正方形。
(师板书:正方形)
师:这些图形的名称没有学过,你们怎么都说出来了呢?
生4:在数学学具盒里有这些图形,老师要我们摆学具时不是经常说吗?
师: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
3.分析比较,深化认识。
师(指着屏幕上的图形):圆,我们都知道它是圆圆的,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方方正正的。
你们怎么认出这是长方形,那是正方形呢?
生1:长方形的两边长一点,还有两边短一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
三、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1.制作门票。
师:图形王国的国王说,小朋友要有这3种形状的小脚印作为门票,才能进入图形王国。
你有什么方法取脚印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把物体放到沙子上印一印,小脚印就出来了。
生2:把物体放到纸上,沿着边画一画。
生3:把物体放到橡皮泥上压一压。
生4:把物体的一个面涂上颜料,再印在纸上。
生5:把物体压在纸上,再把多余的部分撕掉。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的办法真多。
你们按自己的方法,取一种物体的小脚印。
(学生在音乐声中画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帮小脚印找主人(对儿歌)。
师:小脚印画出来了,我们来做一个“帮小脚印找主人”的游戏。
(1)师与生示范。
师(举起画有长方形的纸):我是长方形,我是谁的小脚印?
生:我是长方体,你是我的小脚印。
(2)同桌练习。
(3)同桌比赛。
3.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师:生活中,你们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见到过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生1:电脑屏幕的面是正方形。
生2:冰箱门的面是长方形。
生3:我家饭桌的面是圆。
……
师:在这个教室里也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4: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5:时钟的面是圆。
生6: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
生7:教室里地砖的面是正方形。
……
师(小结):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上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4.闯关游戏,动态生成。
师:进入图形王国以后,一个个关卡又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生:有!
(1)第一关:围一围。
师:你们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围好之后同桌互相检查)
师:对!虽然这两个图形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形。
请你们试一试,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吗?(生操作失败)
师:你们为什么围不出圆呢?
生5:两个钉子之间连起来的线是直的,而圆的线是弯弯的。
(2)第二关: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对错) 师:朱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画对了,你们有什么巧方法?
生1:沿着线的边画。
生2:上下左右对直。
如画正方形,横着画几格,竖着也画几格。
(3)第
三关:找一找。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你们能找到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用手指一指。
生1:我找到了6个长方形。
生2:我找到了4个不同的长方形。
生3:我找到了3个不同的长方形。
因为上下两个长方形是一样大小的,而前后、左右的两个长方形也是一样大小的。
师:对!请同桌的小朋友把这3个不同的长方形相互指一指。
四、课外拓展,体验价值
1.参观图形王国。
(屏幕显示:书包、手表、地球仪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以及古今中外闻名的建筑物)
师:你们在这些建筑物上,看见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新认识的图形?(生答略)
2.课外观察。
师:请同学们课后观察一下,在家庭、学校、商店等哪些地方用上了正方形、长方形和
圆?并与爸爸、妈妈、同学进行交流。
[总评]
本节课,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数学知识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学生喜爱的卡通童话的形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参与践探索、感受体验,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数学思维,又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课前设计了有声有色、可动可停的课件。
课堂上以参观图形王国为线索,组织学生参与“找小脚印”、“取小脚印”、“帮小脚印找主人”和“闯关游戏”等活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同时,教师结合学习的进程,引导学生在教室、家庭、商店等地方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使之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的生活情境。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由抽象走向清晰,而且感悟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积极性。
二、经历过程,数学思考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的认识与空间观念的培养,固然需要丰富的现实情境,
因为这样可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原型增强感官体验。
但教师在运用情境的过程中能注重数学味,没有让学生看动画片而冲淡了对所学空间图形的认识,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强化了图形特征的认识,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让学生在实物分类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体与面的联系及平面图形的特点;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方格纸上画图形中,渗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在反馈比较中,渗透了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活动中,渗透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总之,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在数学层面上的有效引领与提升,既使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较好地感知了图形的特征,又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