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配制件质量管理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配制件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配制件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质量安全、质量可靠,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配制件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 原材料管理1.1 原材料采购(1)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供应商具有相关资质和生产许可证。
(2)建立原材料采购登记台账,记录采购日期、供应商信息、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检报告等信息。
(3)对于涉及食品、药品等安全相关的原材料,应当加强检验和把关。
1.2 原材料存储(1)建立原材料存储管理规范,确保原材料存放在干燥、通风、干净、无异味的环境中。
(2)对易受污染的原材料,应当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清洁消毒。
1.3 原材料检验(1)建立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每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抽样检验。
(2)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及时通知供应商退换,并进行记录。
2. 半成品管理2.1 半成品生产(1)半成品生产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关生产工艺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2)加强生产现场管控,确保半成品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交叉污染。
2.2 半成品质量检验(1)建立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对半成品进行全程跟踪检验。
(2)对不合格的半成品,应当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处理,并进行记录。
3. 加工配制件管理3.1 加工配制件生产(1)加工配制件生产过程中应当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2)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3.2 加工配制件质量检验(1)建立加工配制件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验。
(2)对不合格产品,应当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处理,并进行记录。
四、责任分工1.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供应部门负责筛选合格供应商,监督原材料采购工作。
3. 生产部门负责半成品和加工配制件的生产工作。
4. 质检部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配制件的质量检验工作。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产品、半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子和生产产品、半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查和验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项目和部门,并要求全部相关人员严格遵守。
2. 术语解释•原材料子:指用于生产产品的未经加工或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的料子。
•产品:指经过生产加工或处于最终产品形态的产品。
•半产品:指经过部分生产加工但尚未实现最终产品形态的产品。
3. 原材料子的检查、验收流程3.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之前,公司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供应商的信用情形和信誉度;—供应商的生产本领和资质证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设备;—供应商的价格和交货本领;—供应商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3.2. 原材料子的检查工作•公司应设立特地的原材料子检验部门,负责原材料子的质量检查工作;•在原材料子到达公司之前,采购部门应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证明文件,如原材料子的质量合格证明等;•原材料子检验部门应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对原材料子进行抽检;•抽检的原则是:按抽检比例和频次进行,抽检样本代表原材料子的整体质量;•若原材料子不合格,公司应立刻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或退回原材料子;•检验部门应对原材料子的抽检结果进行记录和上报。
3.3. 原材料子的验收工作•到达公司的原材料子应与合同中所商定的规格和数量进行比对;•原材料子接收人员应对原材料子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标志齐全性检查;•若发现原材料子有质量问题,接收人员应立刻通知检验部门,并将原材料子短时间隔离起来;•检验部门对受到质量问题影响的原材料子进行进一步检验,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策;•检验部门应对原材料子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上报。
4. 产品、半产品的检查、验收流程4.1. 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掌控•公司应依据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产品的生产掌控;•在各个生产环节,工艺操作人员应依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过程的严格掌控;•工艺操作人员应对产品进行质量把控,包含但不限于尺寸、外观、结构等方面;•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刻停工,并通知质量部门进行处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原材、成品、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说明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通过建立和遵守这些制度,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最终成品的出厂前验收等环节。
2. 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制度2.1 采购前的准备在进行原材料采购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制定采购计划,并明确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等要求;•确定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的资质评估;•制定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接收标准。
2.2 采购验收过程在采购到原材料后,需要进行以下验收过程:•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损坏等;•检查原材料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读,并与采购订单一致;•进行物理性能的检测,例如强度、密度等;•进行化学性能的检测,例如含量、溶解度等;•进行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卫生要求。
2.3 验收标准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可以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外观要求:例如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损坏等;•标识要求:要求清晰可读,并与采购订单一致;•物理性能要求:例如强度、密度等;•化学性能要求:例如含量、溶解度等;•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例如微生物限度、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等。
3. 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过程中的检查制度3.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在生产半成品和成品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制定生产计划,并明确半成品和成品的种类、规格、数量等要求;•制定生产工艺和工序,并明确检查点和检查内容;•为生产过程中的检查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仪器。
3.2 生产过程中的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工艺流程和检查计划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检查原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符合要求;•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作;•检查工艺参数的控制情况,例如温度、压力等;•对半成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符合要求;•进行必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例如强度、含量等。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二)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采购、生产和质检环节。
二、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简介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测试和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质量标准,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检查、验收流程原材料检查、验收原材料检查、验收的流程如下:1.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样品。
2.采购部门将原材料交给检验部门。
3.检验部门进行标准测试,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4.如果原材料通过检验,采购部门接受原材料,并记录相关数据。
5.如果原材料未通过检验,则拒绝接受原材料,并将结果通知供应商。
成品检查、验收成品检查、验收的流程如下:1.生产部门完成产品制造后,将产品交给检验部门。
2.检验部门进行标准测试,检查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3.如果产品通过检验,则将产品交给销售部门,并记录相关数据。
4.如果产品未通过检验,则将产品退回生产部门,并将结果通知生产部门负责人。
生产部门将产品进行检查和修改,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半成品检查、验收半成品检查、验收的流程如下:1.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半成品,将半成品交给仓库进行储存。
2.检验部门定期对仓库中的半成品进行抽样测试,检查半成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3.如果半成品通过检验,则继续储存,并记录相关数据。
4.如果半成品未通过检验,则将半成品退回生产部门,并将结果通知生产部门负责人。
生产部门将半成品进行检查和修改,确保半成品符合要求。
检查、验收标准检查、验收标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根据产品类型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
原材料检查、验收标准原材料检查、验收标准是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质量要求制定的,包括以下方面:1.外观检查。
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缺陷等。
2.尺寸检查。
检查原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包装检查。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整、干燥、无异味等。
4.化学检查。
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评估是否符合行业和产品标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引言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紧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查、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成品质量和半成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牢靠性。
本文将认真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原材料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检查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生产厂家供给的合格证书等;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2. 检查、验收内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内容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无裂纹、污渍等; - 尺寸和重量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厚度等; - 材质检查:检查原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如材质成分、硬度等; - 包装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受潮、变形等; - 相关检测:依据需要,进行原材料的相关检测,如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3. 检查、验收方法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可以实行以下几种方法: - 目视检查:通过目视察看,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尺寸等; - 仪器检测: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对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 抽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
4. 检查、验收记录企业应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原材料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 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 检查和验收的结果; - 检查和验收的日期和人员。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生产成品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成品的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货物质量检查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质量检验的管理,结合公司产品检验规程,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不断巩固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检验工作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专职检查人员的检验为主,在共同搞好质量的前提下,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首检、巡检、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结合起来。
3.质量检查工作,应贯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生产小组认真作好三检;车间作好所属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专职机构作好原材料入公司。
成品出公司和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协作。
在质保部的统一领导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
4.质量检查总的依据是:公司制定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1)原材料以金属原材料验收要求为检验标准。
(2)各类成品的零部件性能以及外观检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3)产品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半制品质量按公司制订工艺规程检查。
二、原材料检验1.凡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应由供销科专人填写“原材料送验通知单”,详细注明原材料名称,数量、产地、单位编号,存放点连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一起交质保部进行检查抽样。
若遇货源紧张急迫待试需马上投产的,必须在送验通知单上写明“急”字样。
2.质保部接到“原材料送验通知单”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应由专人前往存放地点按国家或公司订技术条件的规定数量抽样送到并交给技术开发部。
3.技术开发部接到质保部原材料样品后按“急”或“一般”程序规定时间内拿出实验报告单如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由该部门主任签署意见,说明该项不合格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意见,然后交质保部检验。
4.不合格的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需重新检验加工项目,经质保部审查确实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应由质保部发给合格证,并盖上合格证章,供销科方可发给车间部门使用并严格按先进先出发用,否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5.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必须按照规定的保管要求,按批分别堆放,不得将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杂堆放,否则作不合格品处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四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实施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1. 检验要求1.1 原材料检验要求1.1.1 对于每批原材料,应进行外观、尺寸、重量、成分以及其他特殊性能的检验。
1.1.2 对于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相关原材料的,还应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1.1.3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1.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要求1.2.1 对于每批半成品和成品,应进行外观、尺寸、重量、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1.2.2 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相关产品,还应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1.2.3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2. 检验责任2.1 原材料检验责任2.1.1 采购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选取和采购,并组织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2.1.2 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2.1.3 生产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特殊性能检验。
2.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责任2.2.1 生产部门负责对半成品和成品的外观、尺寸、重量、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2.2.2 质量部门负责对半成品和成品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3. 检验流程3.1 原材料检验流程3.1.1 采购部门收到原材料样品后,将样品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3.1.2 质量部门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1.3 质量部门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给采购部门。
3.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流程3.2.1 生产部门制定检验计划,并将样品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3.2.2 质量部门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2.3 质量部门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给生产部门。
4. 验收标准4.1 原材料验收标准4.1.1 外观、尺寸、重量、成分等方面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工程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检验制度
工程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检验制度第一篇:工程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检验制度工程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审验制度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其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为了做好工程主要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进场质量审验,特制定本制度。
1.主要原材料包括砖、砂、石子、水泥、防水材料、装饰材料、钢材、塔材、导地线、光缆、金具、瓷瓶、电缆等。
2.构配件包括混凝土电杆、混凝土预制件、钢构件等。
3.设备指变电安装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通讯、远动、载波及消防设备等。
4.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审验1)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填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并将供应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保书、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报送项目监理部审查;2)材料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对批量供应的材料应按规定抽样检验。
外观检查或抽样检验不合格不准进入工地,进入工地的要及时运走。
对进入现场的材料应及时标识,避免规格、品种混淆;3)工程中所用的构配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构配件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几何尺寸校核,批量进货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4)外观检查应按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执行;抽样检验的抽样按有关要求进行,送往有质资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检验。
外观检查和抽样检验均需有监理人员见证并签字认可。
5.设备开箱检验主要程序1)设备开箱检验首先应成立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必要时商检、保险部门)的技术、物质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开箱检验小组;2)对于进口设备,项目监理部应会同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编写《进口设备开箱检验大纲》;3)项目监理部应协调各有关单位或部门编制书面开箱检验整体计划;4)开箱前应准备好开箱检验记录用的各种图表,并督促施工单位准备好必要的开箱工器具和场地;5)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安装需要,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报项目监理部;6)项目监理部接到《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后,会同建设单位召集开箱检验小组进行开箱检验,并对开箱检验结果在《设备开箱检查记录》上签署意见;7)开箱检验小组必须依据供方提供的装箱单、运单、提货单等核对商品数量、型号、规格,并与订货的合同核对,实施检验大纲,检查各必检项目,以防遗漏、误发和其它不正常情况发生。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一、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承包人和监理人产品质量检验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水泥、粉煤灰、水、砂石骨料、外加剂、钢筋、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复合土工膜、保温板、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胶等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砂浆、泥浆等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三、承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建立、完善试验室或委托由资格的试验室,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仪器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认证。
试验室须经监理认可后方能投入运行。
四、承包人按合同规定采购材料,在材料进场前24小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
对进场材料承包人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标准、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供监理审查。
五、进场材料有关证明和资料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承包人按合同(或现行规范)规定的数量、试验方法、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在监理人见证下进行取样检验。
六、对承包人无法承担的某些特殊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委托社会上具有相应资格并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但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七、承包人应无偿地为监理人员抽查试验提供条件和方便,并保证监理人员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出试验室。
八、承包人须按试验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重新检验,并且监理人员可免费使用承包人试验室的设施和材料重新检验。
必要时监理人员也可委托第三方重新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与合同不符,则重新检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九、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合同文件规定的材料,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提前14天提出使用代用材料申请,报监理部批准。
采用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材料的材质技术指标和试验报告。
十、承包人应对提供的材料负全部责任。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引言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查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标准,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包括目的、流程和要求。
2.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2.1 目的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率、产品质量问题和生产线停机的风险。
2.2 检查验收流程• 2.2.1 原材料采购前的准备工作– 2.2.1.1 制定采购标准和要求– 2.2.1.2 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2.2.1.3 确定供应商的交付要求和质量保证• 2.2.2 原材料的进货检查– 2.2.2.1 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 2.2.2.2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2.2.3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2.2.3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 2.2.3.1 制定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 2.2.3.2 确定判定原则和控制限值2.3 验收要求• 2.3.1 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2 验收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2.3.3 验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 2.3.4 验收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处理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3.1 目的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生产的成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3.2 检查验收流程• 3.2.1 成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2.1.1 制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3.2.1.2 定期进行生产环境的检查和维护– 3.2.1.3 严格执行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3.2.2 成品检查验收– 3.2.2.1 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 3.2.2.2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 3.2.2.3 进行可靠性测试3.3 验收要求• 3.3.1 验收标准的制定和调整• 3.3.2 验证方法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3 验收过程的记录和归档• 3.3.4 验收结果的分析和处理4.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4.1 目的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生产风险。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合格率,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1.原材料采购:依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并落实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2.原材料检验:进货时,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采用抽样检验和全检的方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原材料质保:对于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材料质保档案,记录原材料的供应商、入库日期、检验报告及质量保证书等相关信息。
二、构配件检验制度1.构配件的采购: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选择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应落实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2.构配件的入库检验:对于每批进货的构配件,采用全检或抽样检验的方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装配性能等。
3.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于符合要求的构配件,采购部门应建立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档案,并对其进行标识,以保证构配件的可追溯性。
1.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功能性能、可靠性等。
2.抽样检验:对于大批量的半成品和成品,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检验样本数量和检验标准应符合统计学原理。
3.检测设备和人员:检验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检测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断。
四、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按照相关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包括记录、追溯和归档。
同时要追踪原材料或构配件的相关信息,以便解决质量问题并作出合理的改进。
2.过程控制: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3.不良品分析:对于不良品,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第一篇: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为保障蒙华铁路MHTJ-12标三工区所用主要材料满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成品、半成品、不合格材料进场,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相关部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项目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12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2、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12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3、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
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项目物资部、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
具体作业流程如下:(1)材料厂确定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2)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分部试验通知驻地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审批。
(3)监理见证,材料厂、分部试验共同取样,材料厂向中心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分部填写材料报验单监理审批后投入使用4、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1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1)、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道及配件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在按比例进行抽查(送市质检站)。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对于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3)、若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4)、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立即或限期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料、半成品和预制品检验、复验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和预制品检验、复验制度1.基本要求材料进场前应做好进场材料验收准备工作,清理存放场地、垛位、校验验收计量器具,调配搬运人力及设备,掌握有关验收标准。
材料进场后,先核对进场材料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票据、计划、合同等有关资料;核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是否与所需相符;出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未解决前不应卸车或接收。
重要结构材料(如钢材)在进场后应由发包人、监理单位、施工方三方共同进行外观检查。
目测材料外包装是否完整、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材料是否有损坏等,发现问题三方共同解决,满足要求时,三方签字认可外观检查的结果。
再按照规定取样进行材质复验。
验收前先检验数量及质量。
数量验收按照规定分别采取称重、点件、检尺等方法,以确保进场材料数量准确。
经数量、质量验收合格的材料要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入库登帐,质量复验资料存档备案。
对验收中出现了数量和质量问题应作出记录,上报有关部门处理,未解决前不应办理验收。
因某些非主要因素不能验收或对验收中问题供需双方已有解决意见而工程急需时,可作暂估验收,发放使用,待问题正式解决后再办理正式验收手续。
2.现场见证取样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本工程现场取样应在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验。
3.见证取样送检的程序发包人应向工程受监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
授权书应写明本工程现场委托的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姓名,以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检测单位检查核对。
施工单位取样人员在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块制作时,见证人员必须在旁见证。
见证人员应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施工公司取样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样。
检测单位应检查委托单及试样上的标识、标志,确认无误后方进行检测。
检测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产品、半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制度编号: [填写制度编号]生效日期: [填写制度生效日期]修订日期: [填写制度修订日期]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原材料子、产品和半产品的检查和验收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企业标准。
适用于全体员工和相关部门。
2. 定义•原材料子:指用于产品制造的基本物料,包含但不限于原材料子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子。
•产品:指已完成加工制造并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的产品。
•半产品:指已经进行肯定程度加工,但尚未实现最终产品的物料。
3. 管理标准3.1 原材料子检查和验收3.1.1 原材料子选择•确保选择的原材料子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稳定的原材料子质量供应。
3.1.2 原材料子检查•原材料子进货时,需检查以下内容:–原材料子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与准确。
–原材料子是否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
–原材料子是否有损坏、变质或过期。
–原材料子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味或异常现象。
•检查结果需进行书面记录,并通过相应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归档。
3.1.3 原材料子验收•验收时,应依照以下程序进行:–质检员对原材料子进行抽样或全检,并与供应商供应的样品进行对比。
–依据企业设定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评估,确保原材料子符合要求。
–如发现原材料子质量存在问题,应立刻通知供应商,并依照相关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验收结果需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并通过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3.2 产品和半产品检查和验收3.2.1 产品和半产品检查•完成生产的产品和半产品需进行以下检查:–检查产品外观,确保无损坏、磨损和划伤。
–检查产品尺寸和标识,确保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实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检查结果需进行书面记录,并通过相应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归档。
3.2.2 产品和半产品验收•验收时,应依照以下程序进行:–质检员对产品和半产品进行抽样或全检,并与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对比。
2023年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2023年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1.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包括质量指标、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等。
2.建立供应商合作机制: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求供应商提供可靠的原材料质量和检验报告。
3.安全保障:加强对原材料的来源、生产环境、储存条件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4.质量检验: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和流程,对重要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质量跟踪:建立原材料质量跟踪制度,追溯原材料的生产和流通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质量标准制定:制定成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指标。
2.全面检验:对重要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抽样检验:对大批量的成品进行抽样检验,提高检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售后服务:加强对成品的售后服务监管,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过程控制:建立半成品的过程控制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稳定。
2.标准设定:制定半成品的质量标准,明确各项指标要求。
3.中间检验:对半成品进行中间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质量记录:建立半成品的质量记录制度,做好质量档案的管理,为质量溯源提供支持。
5.验收流程:建立半成品的验收流程,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总结2023年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应着重强调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通过建立合理的采购标准、供应商合作机制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跟踪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用户的权益。
企业生产原材料、构件、设备的检验制度
企业生产原材料、构件、设备的检验制度
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做好材料的检查、试验和验收工作,对所有进场的材料,首先由现场材料员把第一关,看材料的品种、外观是否合格,是否有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1、用于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文件。
无证明文件或试验部门认为有必要复验的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水泥、砖、焊条等结构用的材料,除应有出厂证明或检验报告外,还要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3、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抽样试验。
5、新材料、新产品、新构件,要在对其做出技术鉴定,制定出质量标准操作规格后,才能在工程上使用。
6、在现场配制的建筑材料,如防水材料、防腐蚀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润滑材料等,均应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和操作方法进行施工。
7、加强对设备和施工机械的检查,试验和试运转工作。
设备运到现场后,安装前必须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一、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承包人和监理人产品质量检验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水泥、粉煤灰、水、砂石骨料、外加剂、钢筋、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复合土工膜、保温板、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胶等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砂浆、泥浆等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三、承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建立、完善试验室或委托由资格的试验室,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仪器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认证。
试验室须经监理认可后方能投入运行。
四、承包人按合同规定采购材料,在材料进场前24小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
对进场材料承包人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标准、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供监理审查。
五、进场材料有关证明和资料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承包人按合同(或现行规范)规定的数量、试验方法、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在监理人见证下进行取样检验。
六、对承包人无法承担的某些特殊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委托社会上具有相应资格并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但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七、承包人应无偿地为监理人员抽查试验提供条件和方便,并保证监理人员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出试验室。
八、承包人须按试验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重新检验,并且监理人员可免费使用承包人试验室的设施和材料重新检验。
必要时监理人员也可委托第三方重新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与合同不符,则重新检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九、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合同文件规定的材料,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提前14天提出使用代用材料申请,报监理部批准。
采用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材料的材质技术指标和试验报告。
十、承包人应对提供的材料负全部责任。
一旦发现在本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承包人必须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立即予以更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和合同责任。
十一、承包人未能按规定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和办理质量合格认证,造成工程项目施工延误,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十二、申报签证程序
1、每批原材料进场,承包人应按合同规定进行进场材料检验。
2、工程开工前及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按月或按批量不定期的对建筑材料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确认。
3、监理接到承包人申报后12~36h内进行检查核实,并签证确认。
十四、质量检验
1、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技术性能、指标等均应符合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或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各种原材料应有出厂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3、水泥品质应符合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现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
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日期和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
承包人试验室必须在监理人见证下进行复检。
必要时还应按试验监理工程师指示依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化学分析。
4、外加剂应有产品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及使用说明。
当贮存时间超过产品有效存放期,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必须重新进行质量检验鉴定。
5、橡胶止水带、保温板、聚硫密封胶、复合土工膜必须进行抽检。
十五、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石料、止水材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及控制标准等均应按合同技术规范、设计技术要求、有关规程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规定执行。
十六、试验监理工程师为进行材料检验所进行的批准、审核、检查、认证等,并不能减免承包人所应承担的合同责任。
十七、本制度未明确之处按相应现行规程、规范、技术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