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简评《中国历史通论》

简评《中国历史通论》

简评《中国历史通论》摘要:《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应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通论》改变了传统的论述方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分析历史、思考历史,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关键词:王家范;封建;通论;中国【中图分类号】g65《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应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

全书分为三个大部分:绪言、前编、后编。

前编梳理了上古至近世的中国历史,以”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作结,后编回顾了对历史进行评判的百年过程,以”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结尾。

在绪言中,作者对中国通史进行思考,尤其着眼于”通论”。

在绪言中对通史旨归、究天人之际、”纵通”与”横通”、”今修通史,旨在独裁”进行探讨。

作者比较赞同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为司马迁的这三句话是通史的旨归,具有永恒的意义。

在释”今修通史,旨在独裁”一节中,通过对百年来比较有影响的各种通史教材进行调研,以及对中国通史的理解和把握,认为中国史研究当下最需要正视的是史学家没有思想。

在前编中,主要对专题进行通论研究。

首先作者点明自己认为中国并不曾有过”奴隶制社会”,而作者认为的”封建”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制(即欧洲中世纪领主庄园制形态)”,而是”天下共主”名分下的”封(邦)建(国)”。

在专题选择上,作者主张用”大历史”的观念、中外比较的方法、逆向考察的方法来考察历史。

作者所认为的”大历史”观念就是要把视野放宽到世界历史走过的全过程,宏观地由前后(时)、中西(空)的往复观照,去考量审视中国历史。

无论是宏观的视野还是微观的考察,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和整体特征,都是不可或缺的。

与此同时,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框架内,作者采取了三段分法: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

在部族时代中,作者对战争所引起的影响的见解非常独特。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训练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训练

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这表明,秦朝的统一 (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秦朝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为人民从事生产提供了安定的环境【解析】选D。

根据材料“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可知,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社会生产环境,故选D。

2.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称为朕。

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解析】选A。

“朕”由原先民间男子的称呼,变为秦始皇专用的称呼,不许百姓使用,体现了皇帝的权威性,其地位不可逾越,故选A。

3.(2020·潍坊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解析】选C。

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故答案为C;“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

4.(2021·北京模拟)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高二下学期历史校本作业:1 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校本作业:1 含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完成时间35分钟班级姓名座号课时作业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天津模拟)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唱了600多年的民谣代表了洪洞古槐后裔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这种现象深受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回顾历史,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嫡长子的大宗地位是绝对的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2016·郑州调研)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5.(2016·南昌模拟)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历史通论与历史教学——读(中国历史通论)

历史通论与历史教学——读(中国历史通论)
——《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
究天人之际
灭商之前,周族居住地区正遭遇饥荒,估 计这与周族加速东进不无关系(张荫麟《东汉 前中国史纲》)为什么许多人从未注意到灭商 诸因素中,还有这么一个生态危机的因素参与 其间?从秦汉直到明代,北部游牧民族迁徙不 定,分合无常,部族名称亦变幻多端,但其南 下骚扰,总与大漠地区枯草期,特别是灾害性 干旱的生态活动周期相关。
——《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
产权概念,按起源于罗马法的西方经济 学概念,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只关注“生产 资料归谁所有”,而应该包含有三个不同意 义的层次:(1)使用权(或可称经营权); (2)占有权(罗马法称“收益权”);(3) 所有权(罗马法称“处置权”)。......在 考察产权的历史形态时,必须高度关注三种 权利分割与组合的方式,以求作出不同的历 史辨析。
——《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
成一家之言
王家范教授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 认识归纳为下述八点: (1)中国文明的早熟特性。 (2)农业产权的模糊和富有弹性。 (3)人际关系主要有三种连结方式:血缘、地缘和业缘(业缘 当作泛义解,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同业”关系),以家长制 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是最具原生性的人际 互动模板。 (4)个人崇拜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 (5)社会三大系统: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又是居高临下, 包容并支配着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所谓“政治一体化”的特殊 结构类型。 (6)知识精英始终是社会的主流力量。 (7)如果深入观察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整合体制,“大一统” 的成功常常被看作历史的奇迹。 (8)变与不变,是构成历史生命的阴阳两极,负阴而抱阳才是
成一家之言
(2)农业产权的模糊和富有弹性。 (5)社会三大系统:政治、经济和文 化,政治又是居高临下,包容并支配 着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所谓“政治一 体化”的特殊结构类型。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西周时期的政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西周时期的政

第1讲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引文中“‘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君主制 D.郡县制2.《战国策·东周策》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

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

’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

及王病,使卜之。

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

赵乃还之’”。

据材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C.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D.神权取代王权管理国家3.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

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

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

周人的这一制度( )A.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D.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4.《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

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5.《左传》记载:“史佚之(西周初年太史)《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宗法制度由此确立C.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D.“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6.《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7.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_中国历史通论_读书札记

_中国历史通论_读书札记

礼 。

种种恶行,无不体现着流氓阶层的行为与处事原则。

然而刘邦之所以能够留名青史,更在于他作为一个帝王所体现出的杰出的治国策略,而他能从一个流氓 变为一个天子 ,与他自身将毕生的梦想与追求定义为帝王的威严与荣光这一生命内驱力有密切关系。

刘邦并非完人,他既贪财好色,又自私倨傲,更好逸恶劳,与乡野无赖、市井泼皮无异。

但作为一个不甘平庸、心怀大志的非常之人 ,这些人之为人 的劣根性又都在难能可贵的从谏如流 的明智抉择中被一一否定。

比如恭谦对倨傲的否定:狂生郦食其求见沛公,沛公方距床,使两女子洗足 ,郦生直言指责,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

此举自是人心大得,郦生也终为刘邦所用;还有明智对昏庸的否定:刘邦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

可见,一旦流氓本性与成就霸业发生冲突,刘邦宁愿否定自己原有的行为方式,而选择一种为正统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方式,这已经初显他从流氓文化向正统文化回归的端倪。

中国传统的伦理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以伦理制度和宗法制度为工具,宗法成员发自内心的对宗法共同体的眷恋皈依之情(亲亲),作为不断维系共同体内亲和力的动力源泉。

这样的话,王者之制 就得以成为正文化 ,而对一切游离于宗法网络之外的文化因子给予限制。

流氓文化正是被限制的文化因子之一。

中国古代社会总是不断出现土地兼并、流民迁徙、政治动荡等情况,由此带来宗法网络的裂痕和破碎,这总会经常使一些游离与这个网络之外的人成为游民 游士 ,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和王朝末期,由于宗法结构约束力的削弱,游民的数量和能量就会大增,而一般来说,流氓就是游民阶层中对制度最具破坏性和腐朽性最大的一部分人群。

刘邦生活于秦末,那是封建制度刚刚建立的朝代,宗法结构也就不那么严密,他能从流氓 一跃成为天子 ,这与中国当时的文化制度并不具有西方同时代那样的身份等级限制有关,借助于时世的机遇和个人的能力,他也就成了正统文化的代言人。

在打江山时,刘邦以仁 获得了民心。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以往介绍中央官制变化的目的在于说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不断分割宰相的权力,这未免偏颇。唐代的三省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制则是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概念。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三省之间的分工不是中书决策、门下监督、尚书执行,而是在国家政务裁决和执行的不同环节上的分工。三省都是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的中央行政机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因此,有些外国学者以为政事堂像内阁会议的雏形。看中央机构变化的着眼点应在决策机制。宋代也是如此。我们非常熟悉唐太宗的一些话,如:“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是,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其实宋仁宗也说过类似的语录:“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如果从“二府”“三司”的设置,就得出便于皇帝总揽大权的结论,那既无法解释宋王朝为什么也存在了那么长时间。凡是君主理智地处理国家事务,都需要臣僚的参与。尤其是重大事务的决策,皇帝与宰执近臣核心圈子里反复讨论,集体商议是经常的事。中学教科书不能太简单化了。
讲清官僚制度也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现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官场”“官僚”“官本位”等字眼。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结尾说:“……官僚政治既然是当作一个社会制度,当作一个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而又极有包容性、贯彻性的社会制度客观地存在着,我们要改革它,要铲除它,就不能单凭一时的高兴,也不能单凭外面有力的推动,甚至也不能完全信赖任何伟大人物的大仁大智大勇或其决心与作为,而最先、最重要的是要依据正确的社会科学来诊断它的病源,并参证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根绝那种病源所施行的最有效的内外科方术。”此书写于1948年。时隔近60年,官僚制度的病垢亦非疑难杂症,外国的临床经验也不少见,历史教育能否让我们的后代有一种更清醒的认识呢?

6月20日返回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口A帝王出御

6月20日返回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口A帝王出御

6月20日返回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口A帝王出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②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A. 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B. 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C. 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D.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3.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纠纷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深入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4.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A. 创办轮船招商局B. 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C.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 设翻译馆翻译刊行西方书籍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有关这段历史的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南京,因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开始接受侵略者提出的领土要求B.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C. 19世纪末,日本人在中国建厂,加大对中国经济掠夺D.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6.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军事和民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1894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A. 西方侵华史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D. 中国人民探索史7.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

主题探究:先秦时期

主题探究:先秦时期

主题探究(一)先秦时期: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基本特点——王权和神权结合、血缘色彩、贵族政治、最高统治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角度(1):从商朝“内外服制”来理解分封制的由来商朝的国家形态上承夏朝、下开西周国家制度的先河。

我国早期国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在商朝时期确立、完善而为后来的周朝所承袭并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服制”。

所谓“内”、“外”,分别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和诸侯国地区。

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又称为“王畿”,由内服百官治理,土地和庶民一部分直接率属王室,另一部分以采邑的名义赐给在朝廷供职的大小官僚;王畿地区以外的外服地区,在商代谈不上分封,大多是原本存在的部落,或称为方国,方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

由商王分封或由他承认的诸侯国管理,他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臣属关系。

商代外服制度还不是宗法分封制。

这种国家结构在西周时演绎成分封体制,从而更加完善。

“内外服”的国家结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独具特色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2.分封制与宗法制:角度(2):从贵族政治的内涵来理解分封宗法制贵族政治,简单而言,就是政治权利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

分封制下,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

封国内的土地,原则上诸侯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或转让。

诸侯自留部分土地归己所用,另一部分则赐给他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分封土地给士,士以下不再分封,士把土地分给庶民耕种。

诸侯在国内行使君权,从周天子到诸侯、大夫、士、,都按照宗法制原则解决接班人和土地的再分配问题,用血缘关系解决继承问题,形成了贵族政治。

非贵族阶层没有获取权位和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

角度(3)西周国家管理体制来理解分封制内容分封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后直接统治的地区只有王畿,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

各诸侯国早自己国内(国意外土地叫“野)可以设置臣僚、拥有军队,自成一方之主,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在西周后期与周王室的衰微形成反比例发展。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选读笔记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选读笔记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选读笔记两年前我读过此书,曾经在微博记录当时的感受如下:[读书]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

意在本科“中国通史”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国史的认识层次。

”作者在大历史观下,针对一系列史学问题的思想之作。

史学为经社科为纬,史叙论通贯融合。

历史上的土地产权,农民社会与现代化间关系,重农抑商、封建与郡县之辫等题目,文献中已有反复耕耘,新意难求。

但作者独具慧眼的开掘,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

听到王家范先生去世消息,让我再次想起他的这本著作。

正巧这段时间在读佩里。

安德森(Perry Anderson)的《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其中提到罗马法在欧洲16世纪转向绝对主义国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罗马民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即其关于绝对、无条件的私有财产权观念。

读到这个说法时回想到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有关中国历史上的产权的精彩讨论。

今天,特意重读“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这个章节(88-134页),以为纪念。

王家范先生在这本书中花费了很大篇幅来讨论、阐述中国历史上的产权意义。

他在“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一节中从比较角度对“产权”概念的讨论尤为精彩。

他提出,与西方从法律和经济学的解释意义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产权”的理解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而是道义上的。

因此,在公与私、国与家之间,有很大的弹性和模糊性。

古代中国不是一个法制国家,即使是“法”(律,令)也是以道德化的语言来规则和表述的。

(p. 92)所以,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的产权概念,而是要放进特定的政治经济学背景中考察。

王家范先生借用史学界有关“国有”与“私有”的争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使自耕农或地主,也可以发问:他们的产权真是“独立”和“自由”的吗?”进而言之,如果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接受了私有制,为什么还会一再发生向占田、均田、限田种种国家强制推行土地国有化的举措?(p. 90)他的基本立论是,在中国大一统帝国时代,“农业产权的模糊和富有弹性,实质都摆脱不了‘国家主权是最高产权’的阴影,恐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历史特征。

读王家范先生《中国历史通论》

读王家范先生《中国历史通论》

读王家范先生《中国历史通论》读王家范先生《中国历史通论》王先生由太史公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起讲,道出了通史、通论的基本特点。

我自己的理解,首先是通史要道出整个宏观生存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天人,阐释天人相生的智慧。

其次,通史道出了整个历史长河的脉络,只有这样才能够看到更渺远的过去,看到无限的未来,看到人世沧桑中礼仪器物“损益几何”。

最后,通史应该出于通史家“独裁”,而不是一味附会他人意思,不能做成零散、实际断裂的资料整理,要由史家个人“三才”去把它缕平,并且阐述出某种智慧。

由这三点我又想到三个结论:第一,写通史的必要性。

这一点应该很明确。

王先生说:“《资治通鉴》,何止是一部迄于五代编年史的书名,更是一部推动全部传统中国政治演进的‘发动机’”。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如果《资治通鉴》只是为政治,那在如今全面发展之中还有更多的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经验和构想需要从人类历史中去找答案。

只有汇通古今中外天地人,真正把握住历史的“通”,才能理性地看待现在和预测未来,并且合理操作。

断代史和专门史固然不可缺少,但通史有它无法替代的功用。

经常听到现在有些学者诟病通史,说通史家肯定是要用他人的成果,不是原创,此说固然有道理,但凡事换个角度权衡利弊,用心体察,破除偏执,也未为不可。

第二,王先生书中经常提到孟夫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卡里斯玛型”人物,也就是政治精英。

我把它附会到史学英才身上。

在上下九千年中国历史上,总人口可能有几十亿,学者可能有千万,但真正能够做出好的通史、通论的人并没有多少,孔夫子、太史公、刘知几、杜佑、司马光、郑樵、马端临、章学诚、明季的四位大师、钱穆、吕思勉、张荫麟等,应该过不了一百位。

王先生多次引到张荫麟《中国史纲自序一》中的一句话:“写中国通史永远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因为这需要独得史学三昧的人,要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

从王先生的讲解中我领略到,通史家的气魄、眼光、才华、感情、嗅觉、毅力、气节、气质、理性都是一般人所不能具备的,一般人也领略不到通史家在工作中的境界。

读中国历史通论的一点感悟

读中国历史通论的一点感悟

读《中国历史通论》的一点感悟吴敏《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该书是王教授的研究生授课讲义,三易其稿后成书。

知道该书还是在一些培训班上,各位温州的名师及专家在建议老师们读一系列好书时,书目中频频提到了王家范教授的《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它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及历史素养的专著。

书是通过同事在网络上买的,借助晚自习的时间(上学期晚自习,几没有学生提问)通读的,其中一些篇幅还读了几次。

原以为该书是一部类似于旧教材体系的通史,但史学观念、史料选择新颖,才受推崇。

书到手后,前后花了近三个月,通读了一遍。

作者立足于现在,带着强烈的对民族命运前途的去回溯和剖析历史,尤其是在学理的探讨上善于吸收前贤及国内外学者的成果,并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加以综合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新见,除文明史外,其他诸如经济史、政治史、学术史等各领域,均新见迭出。

其实,王教授的这部书是就某些问题如王教授所言“把历年苦恼过我的问题”,做专题式的论述,而论述的过程则是“立足在本科“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从通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国史的认识层次”,成为通史教学的延伸。

本书历史通感极强,无论是作教材还是专著,均可以给人以逻辑思维的示范及史识眼光的示范,对中学教师的专业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也许是教历史的缘故,也许是中国人都会想的问题之一:古代中国几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何以现代化的转型如此艰难?或者说,近代的中国何以会落后挨打,历尽苦难屈辱?在“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这个命题中有精彩论述,首先通过对近世的历史概述,提出了这个命题;其次辨识理路,指出“如何走出“中世纪”,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情结。

百年来,所有愿意独立思考的中国人,不管其接受的观念、政治主张如何不同,都为着它魂系梦绕”。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常面临两难命题如“中西之争”|、“物质与精神之辩”等,这与特殊的中国历史情景相关联“首先,数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曾经非常辉煌,留下许多文化瑰宝,值得珍惜。

读《中国历史通论》有感1200字

读《中国历史通论》有感1200字

读《中国历史通论》有感1200字《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该书是在作者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

全书以横纵两个方面对北韩韩国历史进行分析,本书(1)、(2)、(3)、(8)四个以专题时间为顺序对帝制落幕前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纵向作一概述,而其余几个专题是分别从农业、商业等几个横向角度进行论述的。

本书的绪论开始围绕“通史”展开的,最后交待“通论”的基本框架。

作者认为把扬雄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作为通史的旨归仍不具永恒的意义。

并且应做做先生的章太炎先生所说的“静以臧往,动以知来”。

附以通史历来是历史研究中最中艰难的课题,每个人做通史的字面上不同,但总会有所欠缺,不能兼顾全局。

而翻译者对于通史的论述,让我们对以往通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接下来作者从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线型纵向分析。

作者对于历史的分期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认知,我们以前学习的是把中国历史同欧洲历史进行对照前用欧洲的分期方法划分的。

作者反对强硬地把中国历史分期责难同欧洲历史分期作出对照。

他说:“历史学的魅力在于它独有的含意功用,不在给出共性,而恰恰在于揭示个性。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比较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方法,但如果在中过分地把寻找共性的话,历史就会变得千篇一律而失去它本该有的价值。

作者将中国历史进行如此分期,是在中国历史的个性中进行充分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我们知道当代作家的原始社会被作者成为“部落时代”,是由聚落组成的部族,而这种部族利用血系将人们凝聚,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部族时代结束氏族后我们的历史进入到封建时代,这里说的封建不同于欧洲的中世纪,我们的封建应是“封邦建国”,而在商代实行的分封制周代前夏、商都是由方国组成的方邦联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时代,从此中国将以一个统一的政权出现。

作者说:“大一统与封建制最鲜明的区别在于流动的官僚制代替世袭贵族制,封国尽变为由中央任命的郡县官职来运营管理。

史通读书笔记

史通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第一章史的意义及其范围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

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

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世后世所用。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通过这章,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就会有整体的印象。

诗歌、《易》、《诗经》是史的最初体裁。

中国的各种学问中,史学最发达,这和史官建置沿革之早与职责之崇是分不开。

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做《史记》开创纪传体。

“《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

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

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陆贾之《楚汉春秋》、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

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

政书有《通鉴》、《通典》。

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千年以为目录。

梁公说:“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

”梁公认为史籍可分为两类: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者,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者。

注释有二: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注《史记》;二曰注事实,如裴松之注《三国志》。

史通读书笔记

史通读书笔记

史通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第一集到第四十集的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历史通论》的研究综述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

1957入华东师大历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

80年代起,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明清江南为中心课题,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也多有兴趣。

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等论文。

其《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覆盖了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

我这里主要是对第五六讲做一简单介绍以及观点,我个人更侧重于与对农业的起源及对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三、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国向称以农立国,没有人会对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

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定以多锄多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

不同学者对农业起源有不同的概括;1、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狩猎采集群体为脱离日益不利于狩猎的生态,开始走出山林寻找山麓地带谋生,初步形成高级采集经济乃至刀耕火种的农业;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由山前走向河谷阶段;三,循着气候,地形的规律走向江河平原,顺着水流流向,向适合农耕的更优良的地区发展。

随着农业的进步给游牧民族的形成奠定的基础,各个部落的地区位置,气候,土壤的不同,收获不尽相同,慢慢人类差距就被拉开了,各个部落开始争夺生存空间二展开战争。

2、农史专家认为中国不仅是农业起源的最早中心地之一,至少在六七年前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人们懂得因地制宜,形成北方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水作农业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格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起步早、扩展快的特征。

王家范先生提出以前学者过分偏重自然适应一面,而对挑战与迎战一面有所忽视,由于南方较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因此北方争地局面较严重,更显示出顽强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前期文明的中心
和华夏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我国之所以领先于世界除了必要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还与广大中国人的伟大智慧是分不开的,中国人自古就善于观察、发现、总结和发明。

对于农业发展的分期我比较赞同吴枫学者的观点,他依据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的
发展做了规划【(1)原始农业的产生极其简陋生产技术;(2)上周奴隶社会的从方农
业技术;(3)封建社会前期(战国起)耕作制度的改革与耕作方法的改进;(4)南
北朝以来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5)封建社会后期(唐中叶起)农业生产的发
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6)明清时期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

这里这想提一下的是,
为什么明清之前的发展一直都是积极地,进步的,而明清之后就一直停滞不前,我
认为有三大原因;1、农业技术已经成熟,人们安于现状不去做太大的改进;2、统
治者的过分压制导致小农积极性不高,着眼于养家糊口而并非寻找新捷径。

就耕地
的拓展来讲,耕地的总亩数相差不大,因为统治者及其狭隘的心里,就像猴子吃桃
子,吃一个,丢一个,过分开采北方土地资源并不进行维护工作,使得黄河流域农
业出现衰退老化现象,加速农业中心南移的进程,整体来看,北退南进相互抵消,
导致耕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王家范先生针对小农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是什么阻碍经济的变革提出自己的
观点,他认为中国式特有的小农经济一直以来都被批判,但与西方相比,这一批判
貌似没有依据性,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包括英国在内,都先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
展的历史背景——脱离农业之称的现代化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但我们中国有着更
发达的小农经济,但却没有走向现代化恐怕不能说是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变革。

比较中欧的统治制度,中国专制统治着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
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难以
变革。

而欧洲是以自耕农为主体,各个势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最典型的是
国王纳税必须要经过纳税人的同意,这促进了民主与独立思想的产生。

我认为导致
这一现象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儒家的等级尊卑就确定了中国人特有的
奴性服从思想,没有人会疑问为什么要被苛捐杂税所折磨。

(二)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要地位,然而不管是资本主义因素
还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也不管是在战国西汉还是在两宋、明清商品经济出现过繁荣
的气象,甚至近代以前中国城市的发达状态曾使西方世界一度瞠目己视,但到头来
终究是过眼云烟。

究其原因概括为四个;1、针对这一问题胡如雷先生率先提出;中
国封建社会中寄存在商品生产,也有很多商品并非商品生产的产品”。

这里就说的是
中国政府充当了一个特殊的长期被忽略的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也就是说官方
消费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模式。

2、赋税货币化以及苛刻性,迫使小农低价以粮易币纳
税,形成一种多种经营、商品化比例较高的农业经营的新路子,但只着眼于解决温饱问题。

3、官僚和富贾对财富的堆积心里,即使他们有很多财富,仅限于攀比奢侈消费,从不把财富投资到其他产业。

4、官府对手工业、生活副产品的强控制,前者是不计价这成本生产专供贵族消费的奢侈品,后者则对百姓实行强买强卖(比如食盐,铁)。

最后我想谈一下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在我的印象中,富甲一方一直是商人的标签,其实不然,纵观帝国时期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商人,他们苦于与政治的关联,不得不在敌国超经济干预干预环境下讨生计,屈从权势,匍匐前进。

他们的花销大致四类;1、官场消费。

为了得到官府庇护,必须贿赂官场关卡,广交政界,社会风气恶性循环。

2、科举消费。

中国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人处于很低的地位,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希望后代能考入仕途,光宗耀祖。

3社会公益消费。

社会贱商人,处于自卑心理和营销环境的考虑,会在家乡救灾恤贫,修桥铺路,筑建书院寺院,以改善自身形象。

4、转向投资;购置田产。

试想若在封建专制的中国富过了头,会有多少麻烦,所以徽商多数陷于克己。

知足退居田园的心境。

多数学者仅仅考虑到他们如何经营,却没有深入体恤他们的复杂心理,总之,封建统治下所有阶级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帝国主义展开的,也正因为这种畸形的统治和发展,让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延续下来的国家。

四、难点;
1、小农经济到底是否该批判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样是农业的质变趋势科技革命的西方,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2、同样的我们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或者商品经济在市场上的活跃流通,为什么最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
五、链接;
程念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几个问题》,《史林》1998年第四期。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成就》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三辑。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版。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松涧黄处士转》,载《明清徽商资料选辑》第95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