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华对联》第四章 对联的句式和对仗☆☆☆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首发2023-12-1806:19・论诗词格律一、平仄相对1、了解平仄: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曲赋中字的声调。
古代韵书中有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平称为平声(粗分、用平或一、。
表示),其余上、去、入声调都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用仄或X、黑点表示)。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阴平和阳平统称平声(粗分),去声和上声统称仄声。
2、平仄一致:平仄在对联的上、下联中是要一致的,上是平、下对仄,上是仄、下对平。
3、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仄收,为仄声字。
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为平声字。
上联出句禁止用三尾仄(上联最后三个字为仄声),对句禁止用三尾平(下联最后三个字为平声)。
4、平起、仄起:平起是指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的声调为平声,那么上联就按照平起: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青山不墨千秋画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绿水无弦万古琴如果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上联就按照仄起: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对联的平仄规律,一副好的对联基本上要遵守平仄规律。
5、一般来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改动,改动后,请你在隔一个字的位置上换成相反的声调字,比如:平平仄仄,你把第一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变成了仄平仄仄,那么就要隔一个字(第三个字)改为平声,成为仄平平仄。
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中间可拗救,不可犯孤平。
第一句是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改动。
第二句是说:上联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许动!这第三句是说你改动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那就把隔一个字的位置上的字平仄改过来,和你用的平或仄相反就成,这就是拗救。
第四句是说:不论你怎么改动平仄,一句中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6、对联平仄规律(仅供参考)一字联:仄,平二字联:平仄,仄平三字联:平平仄,仄仄平四字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字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字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词性相当1、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性,要求词性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
中国对联知识点总结高中
中国对联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对联的演变与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文学艺术形式。
在多种文体叠加的文学环境中与相应的音乐文学环境中,还跟明清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对峙与糅合有关。
关于对联起源的传说有许多种,有“先秦对子”的说法,有“唐宋对联”的说法,但是最常见的说法是宋代时期对联的相对独立地出现,是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技巧,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特点与形式对联通常由两句诗构成,分为上联和下联。
上下联语义相关,但表现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形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
对联的句子一般都是七言或五言,句式要对仗,意义要对偶,语言要整齐简练。
对联在形式上具有对称性,上下联的字数要对称,词语要对称,句式要对称,要形成整体上的对称美感。
对联的美感可以体现在韵律、声调、对仗、意境等方面,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
三、对联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联是一种含蓄而丰富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在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上有独特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首先,对联在形式结构上有对称性,这种对称美在视觉上给人以愉悦感,有平衡和和谐的美感,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中和之道。
其次,对联在表现方式上善于对比和对偶,通过对比表达相对的观点和情感,营造出活跃的文学氛围,塑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意境。
再次,对联在语言表达上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利用反衬、对偶、排比等手法,加深语义的表达和情感的渲染,使作品充满了生动的艺术张力。
最后,对联在意境营造上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文学意义和情感内涵,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描绘出富有韵味的文学图景,令人回味无穷。
四、对联的分类和特点对联按照其内容特点和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平仄对联、意合对联、音合对联、形象对联以及隐喻对联等多种类型。
平仄对联是指上下联的平仄音节相对对应,形成韵味和声调的对比,是对联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
意合对联是指上下联的意义相关,但表现相反或相对的观点和情感,形成对比和对偶的效果,多用于对立的话题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附解读)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附解读)《联律通则》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中华对联》第四章 对联的句式和对仗☆☆☆
第四章對聯的句式和對仗對聯同其他文藝一樣,也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文心雕龍·麗辭》所謂“句句相銜”,“字字相麗”,《史通·敘事篇》所謂“編字不只,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雖然都是就詩文的對偶說的,由於對聯主要是由詩的對仗句發展而來的,因而實際上也道出了對聯的特點。
§3—1字數與句式一、字數對聯的第一個特點是上下兩聯字數相等。
如果不是故意空出某個位置以取得某種修辭效果,概莫能外。
有人把一句話分寫在大門兩邊,字數相差兩三個,這當然不是不可以,但這只是口號而不能算對聯。
二、句式對聯在句式上也有一些特色。
其一、對聯的句式一般是長短句,這一點頗類似於詞。
每聯兩句或兩句以上而每句又字數相等的對聯並不多。
稍微常見一點的只是像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開闢荊榛,千秋功業;驅除荷虜,一代英雄”這樣的四字句聯。
有的對聯,同一聯中雖然每句字數相等,但節奏並不一樣。
看峨眉山九老洞的一副: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兩聯的第一句是按三——四的節奏念,第二句卻按四——三的節奏念。
兩副對聯字數相等,中間斷句的地方並不一致的情形也很普遍。
下麵兩副每邊都是十七個字,斷句的差別就很大。
四川灌縣離堆公園聯:兩千年好事,車同軌,書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數萬頃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華一大有洲。
這副對聯是按五——三——三——六斷句的。
百流,指都江堰。
四川樂山烏尤寺讀書樓聯:江上此樓高,問坡穎而還,千載讀書人幾個?蜀中游遍跡,看嘉峨並秀,扁舟載酒我重來。
這副對聯又是按五——五——七字斷句的。
坡,東坡蘇軾。
穎,穎濱遺老蘇轍。
嘉,樂山。
峨,峨眉。
字數相等的對聯尚且如此,不相等的,聯中句子長短紛紜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
其二、喜歡用倒裝。
這種倒裝,主要是為了合某一特定句式或平仄:二十年前此讀書,記古寺夕陽,常看青楓紅葉臨絕頂;一千裏外更窮目,數今朝風物,只有月色灘聲似舊時。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对应、形式相对称的句子组成。
对仗口诀则是指对联中句子的字数、字形、韵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仗关系。
下面是一些对联对仗口诀的大全,供大家参考和欣赏。
1. 句分三句七字韵,字相对仗意相对。
这句对联的句子分为三句,每句七字,句子之间形成明显的对仗关系,字形相对称,意义相对应。
2. 一仄一平句平仄,两仄一平句平平。
这句对联的韵律是一仄一平、两仄一平,句子之间的平仄关系呈现出对称的结构。
3. 简单明了两仄平,五言绝句典范成。
这句对联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句子中有两个仄声与一个平声,体现了平仄关系的对称性。
并且使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达到了典范的效果。
4. 七言绝句高山水,句句平仄字字对。
这句对联使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高山水的景色。
每句的平仄关系形成了对称,每个字之间呈现出对仗的关系。
5. 十字口诀字字对,平仄相生仄平生。
这句对联的口诀表达了对联的特点,每个字都呈现出对仗的关系,平仄关系相生,形成了平仄对称的结构。
6. 一对对联双倍美,平仄对仗字字清。
这句对联表达了对联的美感,两个句子相互呼应,平仄对仗的关系清晰明了,给人以双倍的美感。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中的这些例子展示了对联的形式美和艺术韵味。
每个字、每个句子之间的对仗关系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
通过欣赏和学习对联对仗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对联格式——精选推荐
对联格式 ⼜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对⼦、桃符等,是⼀种对偶⽂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是利⽤汉字特征撰写的⼀种民族⽂体。
⼀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对联⼤致可分诗对联,以及对联。
对联格式严格,分⼤⼩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的格式,概括起来,有六⼤要素,⼜叫“六相”,分叙如下:⼀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 【⼀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讽袁世凯⼀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的修辞⼿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锡东林书院联:风声⾬声读书声,声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个字在上下联同⼀个位置相对。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种⽐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先⽣联:: ⼀⼈千古;千古⼀⼈。
⼆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 【⼆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对联的语法结构和用字技巧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对联的平仄对仗规则
对联的平仄对仗规则对联是中国古老表意文字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那么,平仄又是对联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要出好联和对好联, 就必须掌握平仄, 没有平仄, 也就没有对联一说了:不懂平仄, 对联也无从谈起; 不讲平仄, 决不是对联. 说到掌握平仄, 还是有规律, 有方法的.一, 要了解平仄, 就要先学习基本功. 主要掌握 <声律启蒙>, 这是很有必要的.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训蒙骈文>中, "天转北, 日升东. 东风淡淡, 小日蒙蒙. 野桥霜正滑, 江路雪初融......" 这些是学习对联者应该掌握的, 从中可以得到语音, 词汇, 修辞的训练. 特别是 <训蒙骈句> 词语平仄, 对仗工整, 对于对联修辞组句有很大的帮助. 可能有的文友认为, 对联只要有文字功底, 历史知识, 文学知识就可以了. 其实这仅仅是学好对联的必然条件, 但还必须真正了解平仄的基础知识, 没有了平仄制作对联就无从谈起.二,必须运用平仄, 就必须掌控平仄的框架. 秃笔在年<对联和楹联优劣的深入探讨>一文中, 曾谈及对联的平仄来源于律诗, 而又区别于律诗, 因为律诗只有五言, 七言, 而对联在长期的发展中稀释了词曲的长短句耍等格律. 律诗沦为格式化了, 而对联的句式,音节则比较活, 比律诗平仄的运用更加活跃.一、句中平仄规则(以上联为例)一言句:仄二言句:仄仄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四言句:平平仄仄五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平仄仄)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七言句: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仄差强人意平仄仄)八言及八言以上的的平仄视节奏而定。
受到唐代以来律诗的影响,五言、七言句更多采用括号中的平仄格式。
二、句脚平仄规则(正格,以上联为例)(最后两句句脚平仄不相同为时态变化)每边一句:仄每边两句:平仄每边三句:平平仄每边四句:仄平平仄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每边八句: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我们在对联时长用到的格式基本框架还有:四字联及:平平仄仄仄仄差强人意五字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或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差强人意六字联:仄仄差强人意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七字联: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变格: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八字联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或者: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九字联及: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仄差强人意或者:差强人意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差强人意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十字联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平句式: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三三四句式: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差强人意十一字联:仄仄差强人意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五六句式: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十二字联及: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差强人意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或者:差强人意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短一点的对联, 虽并无紧固的格式, 但必须就是平仄交叠, 互相协同, 要不然就无法算是对联. 其实对于平仄掌控娴熟的人来说, 就是可以冲破平仄格式的束缚的.但是音节部分必须严苛.启功先生曾用一个分节"竹竿"对对联平仄基本框架的形容,即: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各种句式都可以从竿上截出来, 这是对联创作最简单的框架.对联就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观赏与文学创作对联,必须介绍其基本的格律建议。
对联的基本对仗格律要求
对联的基本对仗格律要求对联的基本对仗格律要求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那么对联的基本对仗格律要求是什么?希望是下面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词有格律,骈文有规矩。
对联是从骈文、诗词衍变而来,所以对联也有格律。
对联的格律,就是要对仗。
所谓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
对联对仗的格律要求有如下六项:1.字数相等对联可短可长。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是多少字,下联也应当是多少字。
如果字数不相等,除极特殊情况,便不成为对联。
这是对联最起码的一条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条要求。
2.句式一致这里所说句式,指句子指句子节奏形式。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在对联中,可以表示为音义的停顿。
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如五言联的节奏形式就不只一种:“二三”式: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二一二”式:挥毫|列|锦绣;落纸|若|云烟。
“二一一一”式: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一四”式: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3.词性相当词性,或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
在现代汉语中,词可分为十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属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以上属虚词。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传统对仗习惯,有更严格的要求,又有宽松的地方。
更严格的要求是,名词还分若干小类:天文、地理、宫室、器物、草木、鸟兽、形体、人+事、人伦等等,一般要求小类相同或相近的词相对。
古代划分的“实字”、“虚字”,跟现在的实词、虚词不尽相同。
如古代把某些动词和某些形容词归入虚字,所以某些动词与某些形容词相对也是可以的。
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
工对,原则上相对的词要词性和词的小类相同,宽对,原则上也要词性相同。
4.结构相应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
中华 对联
中华对联一、对联的概念和历史1.1 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以对仗、对称为特点的文学艺术形式,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句意相对照映,形式上对称美观。
1.2 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游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效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对联的应用对联广泛应用于节庆、喜庆、寿庆、婚庆等场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中华对联的特点2.1 体现对仗和对称美中华对联注重双句之间的呼应和对仗,句式结构和字数上要求对称美观。
这种对仗和对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同时也使句子更加韵律优美。
2.2 充满哲理和意境中华对联在传达意思的同时,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意境。
通过简洁的语言,对联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2.3 突出中国文化特色中华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妙的构思,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华对联的分类3.1 依照格式分类根据对联的格式,中华对联可以分为对扇、对牌、对联和对兔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格式和结构赋予了对联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3.2 依照内容分类中华对联还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祝福对联、哲理对联、春联、对仗歌词等。
不同的内容类型体现了对联在不同场合和领域中的应用。
四、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4.1 文字选择和搭配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离不开文字的选择和搭配。
优秀的对联常常选用有意义的词汇,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形成韵律优美、意义深远的句子。
4.2 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中华对联在创作时需要注意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
充分发挥对仗和对称的美感,同时注意句子的平衡和节奏感,使对联更加优雅和协调。
4.3 创作风格的特点中华对联的创作风格各具特点,有的讲究朴素自然,有的偏重典雅内敛,还有的注重寓意和象征。
创作风格的选择要与主题和场合相契合,使对联更具艺术魅力。
五、中华对联的传承和发展5.1 对联的传承中华对联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承。
对联的形式和要求
对联的形式和要求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一)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下联又可称为上比、下比,出句、对句,对头、对尾等等。
在写作上,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所用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
下面先看一副对联: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此联,以“万”对“四”属于数词对数词,“家”对“海”属于名词对名词,“腾”与“庆”两个动词相对,“笑”、“新”是形容词相对,“语、春”又是名词相对。
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
而下面这副对联在用词和结构上都存在问题:春艳百花开满地时祥万事喜盈门问题主要出在后三字上,单看“开”、“喜”两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此处转化为名词,“喜气”的意思),词性不类;从整个结构看,“开满地”是动宾结构,“喜盈门”属于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其实,作对联只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牢记同类词相对,结构相同这一要领就不会出毛病了。
在古代,词性分类没有现在这么细致,作对联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
所谓“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词性名称对照表就会明白。
实字(名词)天、地、人、树、鱼、花……活虚字(动词)打、吹、腾、升、进、出……死虚字(形容词)高、矮、长、短、大、美……助字(动词)乎、耶、哉、也、焉、兮……以助词相对的联句如一名士自挽联: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联尾“矣”、“之”两个助词相对,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
古人作联,将实字即现代之名词分成十几个小类,如“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植物类”、“人事类”等等,要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人事对人事”……,现代人作联可以放宽一些,只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就可以了。
(二)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如果说,对联要求做到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是为了达到整齐的建筑美,那么要求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则是追求有节奏的音乐美。
对联知识讲座:楹联中的对仗
对联知识讲座:楹联中的对仗第一节对仗要素就楹联的语言形式特点而言,楹联就是对联,就是对偶句。
古时对偶称联,诗文的两句为一联。
律诗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
对联的第一句也叫出幅、出边,第二句也叫对幅、对边。
通俗的说法就叫上联、下联。
旧时人们往往在殿堂门楣左右书联之外,还要在上边题匾,或于撰联之时同时题写数字于其上,称作横额、横联或横披、横批。
近代除生活用联外,一般联家撰联以不撰横联为常。
因此,我们讲楹联,实际上只讲上下联,并不包括横额。
我们讲楹联的对仗,也是指上下联的对仗要求。
楹联对仗,归纳起来是四个方面的要素: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平仄问题我们在上章已论述,这里不赘述,只谈前面三个问题。
一、字数相等诗词曲的字数有严格的规定,但对联究竟要写多长,却无定规。
从八字联、十字联、十二字联……到数百字联不等,也就是说出幅和对幅各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直到数百字。
多字少字可以不问,但上下联的字数总是相等的,两联的字数之和总是一个偶数。
字数少的可以作一句读,字数多了就得断句,分作若干个分句。
每联分做多少个分句可以不问,但上下联分句的句数也必须相等;每个分句各有多少个字可以不问,但是相对应位置的分句,字数也必须相等。
王闿运挽张之洞联每联各为十五字: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愿初了满目苍生,潸然出涕,凄凉山馆我何如上下联都是三个分句,对应位置上各分句的字数依次为四四七。
同样是上下联各有十五字,郑板桥撰挽李联的句逗数,各分句字数与王联却又不同:遗爱遍山东,一字一画一诗,人间堕泪宏才感天阙,赐果赐茶赐饭,地下衔恩每联点断成三个分句,对应位置上各分句的字数依次为五六四。
属对撰联,要遵守字数相等这条规定,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两句话的字数不相等,就不能叫作对联了。
然而,也有以反常手法出奇制胜者。
据传,袁世凯死后,有一位学者替他撰了一副别致的楹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五字、下联六字,初看起来颇为不解。
对联的资料
对联的资料
对联,又称对子、对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通过两句对仗的句子形式来表达意境或寓意。
对联的特点:
1. 对仗:对联的两句句子在字数、音韵、平仄等方面形成对仗关系,形成韵味。
2. 左右称谓:对联的两句句子在意义上互相呼应、对应,形成左右称谓。
3. 字数规范:对联的每句通常为四个字或者八个字,如“春风得意”、“马到成功”等。
对联的分类:
1. 长短对仗:根据对联句子的长度可以分为长对和短对。
长对一般是每句八个字,短对一般是每句四个字。
2. 偶对和奇对:根据对联的字数奇偶性来分类,偶对是每句句子字数都是偶数,奇对是每句句子字数都是奇数。
3. 韵对和平对:根据对联的音韵特征来分类,韵对是每句句子的韵脚相同,平对是每句句子的韵脚不同。
4. 对仗方式:根据对联的对仗方式来分类,有声对、形对、意对、谐对等不同的对仗方式。
对联的来源: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对联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在中国的传统节庆、婚庆、寿诞等重要场合,对联常常被用于装饰和表达祝福。
对联的作用:
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装饰、烘托氛围、表达情感、传递寓意等作用。
同时,对联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对联的创作和传播,可以传承和延续中华文化的精髓。
总的来说,对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联的分类对仗句型结构对应的运用常识
对联的分类对仗句型结构对应的运用常识一、对联按对仗来分,共分为三类:工对、宽对、自对。
1、工对:句式一致,词性(字类)相当,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
词性相当,不仅是上下联对应的词要词性相同相近,最好是同属一个门类。
词能同属一个门类,又能全面达到对仗要求的,当然是最工。
在一副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2、宽对:对仗上稍微放宽,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
它打破名词各类的界限,不仅同类不同门的名词可以相对,就是两类相距甚远的名词也可以相对。
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
如常见的学校开学联:春回大地暖==人归学校勤。
3、自对:又称当句对,在上下联中分别自行对仗,又在全联中相互两两对仗。
自对,可以一至多字。
一联内的自对,可以一至多次。
如民国初年有嘲骂袁世凯的一副挽联:总桶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拥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上联和下联各自自对,两联关联性较强,上下联对仗不强,这是自对的典型方式。
二、对联按语意分,也可分为三类:正对、反对、流水对。
1、正对:又称同类对,是上下联内容相类似的对仗,它们互相关联,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正对,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个事物,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
正对与合掌有严格的区别。
如陕西潼关城楼联: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
此联并未直接描述城楼本身,却通过华山的险峻,黄河的汹涌来烘托。
2、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也是群友们平时使用最多的一种。
3、流水对:又名串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出句对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流水对像一道水流,不能中断,不可颠倒,联语通常较短。
从语法结构上看,流水对上下联往往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表示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种种关系。
对联的平仄基本格式
对联的平仄基本格式2021-02-22对联又名春联、楹联。
是一种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结构相同的文体。
其广泛用于纸书、木刻、石刻等,粘贴雕刻在显要的位置,简明易懂地表达了思想或介绍了事物的始末与走向。
第1节、常用对联的平仄基础格式这里我们主要列出最常用的五言对联和七言对联的格式1、五言对联的两种正格式1、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七言对联的两种正格式(就是在五言对联的每句前加两个与原句平仄相反的字)1、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意观察有两个特点。
1、每联的上下两句相对应的位置的字的平仄是相反的;2、每联的上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下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关于平仄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相同于格律诗平仄的推导方法,以前我在《如何推出格律诗16种基本格式,记住16种变格式,解除死记硬背之苦》一文中讲过。
第2节、五言、七言对联的平仄格式的变化在第一节里说的对联的正格式也是格律诗里的对仗格式,要求相对于对联比较严格。
现实中,对联相对于格律诗里的对仗略为宽泛一些,对联在非正格式情况下,奇数位置的字的平仄要求并不很严格(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不能改变)。
偶数位置上的平仄不可以改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对联的结构是二二一,例如:“绿水_青山_翠”。
偶数位置的词的后一个字都在词的节奏点上。
当然,也有二一二结构的句式,例如:“微风_吹_弱树“的结构就是“二一二(二三)”。
为什么要说句子的结构呢?因为有人提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提法不够严谨,应该说词的节奏点“应该分明”(因为节奏点不一定都在偶数位置上)。
我感觉这一提法也是有道理的。
五言的第三个字和七言的第五个字也要视句型决定改变与否,因为有可能出现三连尾。
还有人讲,三连尾要放宽,必要时也可以使用。
理由是特定词组的要求,如地名祁连山,俄罗斯等将会永远被排除楹联之外;又有人说,三连尾在对联里是不允许的(句子的后三个字同为平声字或同为仄声字就称之为三连尾)。
对联的对仗形式
对联的对仗形式对仗,是对联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对联的对仗,不仅包括字、词的对仗,也包括词组结构的对仗;不仅包括词性对仗,也包括句式的对仗即整个句⼦结构的对仗;从⼴义上讲,上下联平仄的对⽴交替,也是⼀种对仗,所以,我们说对联说到底,就是对仗的技巧。
学会了对仗的技巧,就学会了对联,对联创作⽔平的⾼低,也取决于你对对仗技巧的掌握和灵活运⽤程度。
对仗的产⽣历史久远,中古时诗歌格律就出现对仗形式。
其基本含义就是把同类或对⽴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
对仗的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不同的分类。
⽇本空海⼤師即弘法⼤师,⼜称遍照⾦刚,曾从⽇本国⼊⼤唐学习,由唐归国,作《⽂镜秘府论》,在这本书中,把对仗归纳为29种,对《⽂镜秘府论●⼆⼗九种对》作进⼀步综合归纳,⼤致可分为四类。
这四类即:第⼀类是基本对仗;第⼆类是技巧对仗,含双声叠韵对和重字对;第三类是⾮典型对仗,含交络对、⾃对、借对、偏对、意对;第四类是隔句对。
对仗种类太多,不可能⼀⼀讲解,以下我把其中主要的⼏种分类介绍给⼤家。
⼀、以上下联之间的承接关系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两句,⾓度不同,意思互相补充,相互衬托,也就是说上下联从不同⾓度描述同⼀个对象,共同完成对⼀个中⼼思想的刻画。
上下联之结构,必须是并列关系。
词性要相对,但不应同义,同义则变合掌。
〈⼆〉反对——上下两联,⼀正⼀反,从完全相反的⾓度去阐述⼀个主题,通过鲜明的正反对照,使主题得以深化,更加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丰满。
刘勰说:“反对者,理殊趣合者。
”举例略反对,必须从正反两⾯阐述同⼀个主旨,没有做到正反两个⽅⾯阐述,不是反对;没有把正反统⼀于⼀个主题,也不是反对。
〈三〉串对——也叫连对,流⽔对。
将⼀个主题思想分成上下联两句来表达,上联和下联各表达⼀半,上下联内容是连贯的,语⽓是互相衔接的,状若⾏云流⽔,所以才叫流⽔对。
对仗口诀及注解
对仗口诀及注解总算找到了一篇较好的对仗解释,对一些不明白的对仗用法有了一个了解,比如:玉镜台为什么对仗金花报等等,找到了出处。
个人认为有些对仗不应该是死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词的意思范围变宽,更加广义,是否也可以改用别的对仗,比如:玉镜台必须对仗金花报吗?对仗锦(金)衣柜,是否也可啊。
正如漆园丁按“可知而不可用”,正可谓:通古晓今,知道对仗的意思和意义就行了,活学活用。
以下皆为转载:漆园丁按:对联属于国学的范畴,写作对联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运用,学习文史专业尤其不可忽视。
写作或品评对联,须立足于寄托、意境、情感、气势等,绝不可以辞害意。
但对联有一定的形式要求,否则就不是对联。
对联的格律比较宽松,不必要求押韵,但须讲究平仄,最重要的是对偶。
宽泛的平仄以词组为单位,严格的平仄以音节为单位,即以每个词组或音节的末字为准,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对,上下联的末字仄起平落。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感。
对偶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对,有工对、宽对、流水对。
这里的例释材料从一位博友的博客中引过来,例释只是对偶的型例,并不是说非如此对偶不可。
有些型例显得死板,工而不巧,然多有工整灵巧者,可资观玩,亦可训练对偶用语习惯。
分韵排列只是一种排序形式,无关紧要。
且音律与时俱进,古韵可知而不可用。
文中用典奇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裨于增长知识。
引载于此,提供参考。
01、ong\eng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牛女:牛郎、织女二星。
河,银河。
参商:二星名。
《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
兄弟不睦,日寻戈矛。
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河对汉,绿对红。
对联对仗总结
对联对仗总结对联对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优美的文学素养。
对联对仗广泛应用于庆祝节日、喜庆婚礼和各种场合的装饰之中。
本文将对对联对仗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对联对仗的定义对联对仗,又称“对子”,是指由两个相对而立的对偶句组成,在意义、语法和韵律上互相呼应、补充和对应。
它要求虚实、长短、音调等方面达到和谐的效果。
对联对仗通常包括“上联”和“下联”,上联又称“对联的线索”,下联又称“对联的照应”。
上联通常是第一个被写出来的,对联的韵律与之保持一致,而下联则是对上联的回应和补充。
二、对联对仗的形式对联对仗有很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平仄对仗和平平对仗。
1. 平仄对仗平仄对仗是根据汉字的声韵和平仄来进行对仗。
声韵对联根据字的声音和韵脚来呼应,平仄对联则是根据字的平仄声调进行呼应。
平仄对仗在韵律上更为准确,能够给人以流畅而有韵律感的感受。
2. 平平对仗平平对仗是根据汉字的平仄声调和平仄字数进行对仗。
平平对仗注重韵律的平衡,在平仄声调相同的情况下,要求字数相等或相差不大。
这种形式的对仗更加灵活,使得对联更易于记忆和传颂。
三、对联对仗的特点对联对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准确性和精练性对联对仗要求两个句子既能呼应彼此,又能独立成句。
它要求言简意赅,准确表达与点题,给人以简洁、明了的感觉。
2. 朗朗上口对联对仗要求句子的韵律和音调和谐,使得对联在口头传说和记忆中容易被人接受和传颂。
只有朗朗上口的对联才能在民间广泛流传。
3. 情景交融对联对仗要求对文化、环境、时事等因素进行敏感的把握,使得对联在特定的场合和时代背景下具有更多的创意和艺术性。
四、对联对仗的应用场合对联对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应用广泛,它常见于以下场合:1. 节日庆祝对联对仗在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庆典活动中被广泛使用,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和寓意。
2. 婚礼喜庆对联对仗在婚礼仪式和布置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以表达祝福新人、祝愿婚姻美满幸福的美好心愿。
联、对、句的基本概念
联、对、句的基本概念印象与神话今天讲讲“联、对、句”,这是个基本概念。
大家都知道,对联是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具有高度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对称文学载体。
我发现,朋友们在对联实践中往往会混淆“联、对、句”的概念,因此有必要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使大家分清“联和对”乃至“句”之间的关系。
习惯上,我们常常会说“玩联”。
对于我们这些对联爱好者来说,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为了调节心情,解除烦恼或工作压力,我们就会上QQ或登陆网站,去欣赏对联,有情绪自己也会出句和对句,这就是所谓的“玩联”。
但实际上你也许并没有仔细推敲,你的出句、对句或写好的成联是不是真正意义的对联,你写的东西究竟是“联”是“对”或者仅仅是“句”?这就很值得商榷和探讨了。
我们常说:对联对联,即对又联,这是对联这种独特文体的必然形式。
如果做不到即对又联,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它是典型意义的对联。
由此可以看出“对联”这个词的定义也是非常准确的。
我们通常理解“对联”这个词的意义比较简单,大家都会认为:有出句有对句就是对联了,甚至认为目前已知的,所见的所有对称的文体中的所有形式都是对联。
我不能说这样的认识完全错误,但最起码理解是片面的。
“对联”是个特定的词组。
我再强调一下:凡能称其为“对联”的,一定是要符合对联的六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对联的六大要素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联律通则》(修订稿),其中第一章基本规则中规定了对联的六大要素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以上是对联最权威,最科学的定义。
也就是说,这六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凡能称其为对联的,一定是要符合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
我们已经对这六要素进行过详解,今天就不赘述了。
那么,我们现在把“对联”这个词组拆开成“对”和“联”,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会发现,在《联律通则》中实实在在隐含着“对”和“联”的概念,而且“对”和“联”在对联这种独特的文体中是并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对联的句式和对仗对联同其他文艺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文心雕龙·丽辞》所谓“句句相衔”,“字字相丽”,《史通·叙事篇》所谓“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虽然都是就诗文的对偶说的,由于对联主要是由诗的对仗句发展而来的,因而实际上也道出了对联的特点。
§3—1字数与句式一、字数对联的第一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
如果不是故意空出某个位置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概莫能外。
有人把一句话分写在大门两边,字数相差两三个,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这只是口号而不能算对联。
二、句式对联在句式上也有一些特色。
其一、对联的句式一般是长短句,这一点颇类似于词。
每联两句或两句以上而每句又字数相等的对联并不多。
稍微常见一点的只是像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这样的四字句联。
有的对联,同一联中虽然每句字数相等,但节奏并不一样。
看峨眉山九老洞的一副: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两联的第一句是按三——四的节奏念,第二句却按四——三的节奏念。
两副对联字数相等,中间断句的地方并不一致的情形也很普遍。
下面两副每边都是十七个字,断句的差别就很大。
四川灌县离堆公园联: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这副对联是按五——三——三——六断句的。
百流,指都江堰。
四川乐山乌尤寺读书楼联:江上此楼高,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遍迹,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这副对联又是按五——五——七字断句的。
坡,东坡苏轼。
颖,颖滨遗老苏辙。
嘉,乐山。
峨,峨眉。
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不相等的,联中句子长短纷纭的程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二、喜欢用倒装。
这种倒装,主要是为了合某一特定句式或平仄: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
这副对联题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宫。
“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是“常临绝顶看青枫红叶”的倒装。
之所以这么倒装,是为了与下联“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的句式相合。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感时应溅血,庙侧花神。
这副对联题于杭州岳庙。
桧,本指分尸桧树,此指秦桧。
上联是“阶前桧贼,旧事总惊心”的倒装;下联是“庙侧花神,感时应溅血”的倒装。
这么倒装,是因为按内容,上下两联不能交换。
若不倒装,末句句脚就成了上平(心)下仄(血),读起来不铿锵。
倒装的结果,句子显得变化多样。
其三、常将若干结构相同的词语联合起来作一个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这副对联题于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红藕花中”和“绿杨阴里”都是偏正结构,联合起来作介词“在”的宾语;“长天一色”与“朗月当空”都是主谓结构,联合起来作动词“看”的宾语。
宝枋阅千载常新,楼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胜境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驰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苔斑。
这副对联题于杭州灵隐寺。
驰岘,状似奔跑的小而高的山岭。
龙泓,龙泓洞,在飞来峰下。
猿洞,呼猿洞,在飞来峰上。
“依旧(是)”和“试看”后面均带四个结构相同的词语,这样,不仅列述的事物较多,读起来也有均匀而强烈的节拍感。
§3—2对仗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彼此对仗。
一、工对与宽对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词类必须相当。
要做到词类相当,首先就要弄清古人对词的分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按照诗的对仗”,词可分九类,这就是名词、形容词、数词(数目字)、颜色字、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连词、助字之类)和代词。
古人则称为虚字、实字、助字和半虚半实。
其定义为:“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
”虚字分“死”、“活”(生)两种,“死”者为形容词,“活”者为动词。
实字指普通名词。
助字指副词、代词和其他虚词。
半虚指方位词,半实指抽象名词。
再补上数词和颜色词,两种说法便可一一对应。
《文镜秘府论·论对》之所谓“一二三四,数之类也;东南西北,方之类也;青赤玄黄,色之类也;风雪霜露,气之类也;鸟兽草木,物之类也;……”比虚字、实字、助字这种分法,又更具体一些。
至于怎样就叫词类相当,《缥缃对类》提出“实对实,虚对虚”这个原则,强调分辨“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是不错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
不过,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诗词中数目、颜色、方位各自成一类,“孤”、“半”等也算数目,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而连绵字当中又分为名词性的(如鸳鸯、鹦鹉)、形容词性的(如逶迤、磅礴)和动词性的(如踌躇、叮咛),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一般也不能相对;专名只能跟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这一些于诗适用,于对联也是适用的。
此外,古代还将名词分作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
所谓“词类相当”,也包括不将这些小类的一类去对另一类。
由于古今属对的原理基本一致,所以按今天的说法去分析古人写的对联,也是大致吻合和可行的。
下面以解缙写的“墙上”联为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墙”对“山”,“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根”对“腹”,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浅”对“空”,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上”对“间”,“底”对“中”,是方位词对方位词。
不管是按古人的要求还是从今天的标准来看,都对上了,而且对得非常好。
二是结构必须相应。
所谓结构相应,就是两联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
拿“墙上”联来说,上联是个主谓结构,下联也是个主谓结构。
上联的主语部分是个偏正结构,下联的主语部分也是个偏正结构。
上联的谓语部分是个联合结构,下联的谓语部分也是个联合结构。
这两联的结构就是相应的。
现按层次分析法作图如下。
由于两联结构相同,只合作一图: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方位联合主谓主谓方位│└────┘││└──┘偏正││主谓└┬┘└───┴─────┘│联合└───────────┘主谓词类必须相同,结构必须相应,这两条一般都是应该遵守的。
但有些对联,有时在联内自对,上下联虽然词类不完全相当,语法结构也不一致,只要自对工整,也是允许的。
这个问题本书还会叙述。
三是节奏必须相同。
就是说两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看下面两副对联: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一城灯火下,浑映十里湖天。
这两副对联都题于杭州西湖湖心亭,也都是十个字。
从大的停顿来说,前一副的节奏是四——七,后一副的节奏是五——六。
从小的停顿来说,前一副的节奏是二——二——二——二——三,后一副的节奏是二——三——二——四。
如果把这两副对联的下联彼此交换一下,先不说内容合不合,只说节奏,一联要读成二——二——二——二——三,另一联要读成二——三——二——四,那就无论如何合不上拍,自然也无法对仗了。
节奏必须相同这一点,比较短的对联应是如此,比较长的对联也应如此。
看福州涌泉寺弥勒佛殿的一副: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盐,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这副对联,从大的停顿来说,节奏是六——四——七——五——八,从小的停顿来说,节奏是二——四——二——二——三——四——二——三——三——一——四,也是两联都如此,没有一处例外。
一副对联,如果做到了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再加上平仄协调,那就是工对了。
工对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
如果不能完全做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和平仄协调,就是宽对。
古人把词性相同而词类不同的对联,都放在宽对之列。
例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副题于杭州西湖岳墓的对联中,“山”、“铁”、“骨”、“臣”都是名词。
但“山”属地理类,“铁”属器用类,是地理对器用;“骨”属形体类,“臣”属人伦类,是形体对人伦。
这就是一副宽对。
但这样的宽对,在古对联中就很普遍,而今都应视为工对。
又如,“墙上”联中的“芦苇”和“竹笋”,都是名词,而且都是植物,主要之点是相同的;但“芦苇”两字意义无所侧重,而“竹笋”意义则侧重于“笋”,这样一来,尽管“芦苇”与“竹笋”在构思上都是联合式,但看起来就好像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同中又有异了。
不过这种差异仅在一词之内,范围很小,一般也很难感觉出来,因此,不能说对得不工。
更何况这两个词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用别的词来替换。
“春在江山上,人入画图中”里的“春”属时令类,“人”属人物类,物类不同,但都是名词,也应作工对看。
古今都视为宽对的,即半对半不对这一种。
这类对联很多,一般为联艺不高者所为,无须举例。
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对联也不例外。
若拘泥于对仗平仄,就会损害内容,那也不妨放宽一点。
对工厂农村平时所用的一般对联,尤其不应苛求。
但是,若为名园胜地,由于好的对联可给环境增色,使人流连欣赏,触引情思,在题写新作时,就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力求达到上乘。
二、自对与借对工对也有一些权变。
一是可以进行联内自对。
自对就是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
这种对法起源甚早。
《容斋续笔》三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
盖起于《楚辞》‘蕙蒸’、‘兰藉’,‘桂酒’、‘椒浆’,‘桂棹’、‘兰枻’,‘斫冰’、‘积雪’。
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
如王勃《宴滕王阁序》一篇皆然。
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青霜’之辞是也。
杜诗‘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之类.不可胜举。
”(词语下的横线与浪线皆为笔者所加,下同)。
自唐代以降,自对在对联中也逐渐使用开来。
使用方式首先可分为两类:有单字自对者。
这种自对容易被人忽视。
看岳阳楼如下一联:杜老乾坤今曰眼,范公忧乐古人心。
上联“干”(名词),与“坤”自对,下联“忧”(动词转名词)与“乐”自对。
非单字(即两字或多字为一项)自对者,此较常见。
如柳州柳侯祠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佑民。
联中的“黄蕉”与“丹荔”是自对,“福我”与“佑民”也是自对。
“黄蕉”与“丹荔”是偏正结构,“福我”与“佑民”是动宾结构。
结构不相应,上下自然不对仗。
但因自对的词语彼此之间却是词类相同、结构相应的,因此也就工整了。
有的对联,联内自对以后,还可以上下联彼此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