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负荷计算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设计—空调负荷计算ppt课件

暖通空调设计—空调负荷计算ppt课件
❖ 系统补水量与制冷设备的容量、系统的大小、管网 的长短、设备的多少和安装质量等有很大关系。
❖ 空气调节工程中主要补充水的三个地方:一是冷却 塔、二是锅炉、三是冷冻水(热水)系统。
1 冷却塔:冷却塔的补充水量约为循环水量的1%~ 1.5%。
2 锅炉:蒸汽锅炉的补水量,除补充蒸汽量的消耗外, 按其日蒸发量的2%补水;热水锅炉可按总循环水量的 1%补水。
❖ 注:①当建筑物内只有部分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系 统时,机房面积指标,可按比例适当减少。
❖ ②上述机房面积指标中已包括热力入口、热交 换器间的面积在内。
❖ ③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锅炉所占面积。
❖ ④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高层建筑所需的管道层面 积。
❖管道层的设置:
❖ 高层建筑中有时需要设管道层,管道层的位置与数 量与建筑物的高度及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管道层的 层高一般为2.2m,以15~20层设一管道层为宜。这种 管道层内不宜安装空气调节机及其他需要经常维修的 空气调节通风设备。
二.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主要指空气温度、湿 度、风速等,包括冬季采暖计算参数,冬、 夏季通风计算参数,冬、夏季空调计算参 数等。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获取
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 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第二版) 及其它有关资料选用
第三章 设计计算参数.设计负荷
第三章.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设计负荷
一.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包括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冬、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 相对湿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室外计算相 对湿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湿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 时温度,冬、夏季室外最多风向、频率及其平均 风速,冬、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冬季日照百分率, 采暖期天数,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大气透明度等调节设备的耐压大小及风道 设备尺寸所占用的空间,必要时可设中间设备层。设 备层的层高一般高于标准层(常为标准层的1.6倍)。有 设备层时也可做为管道层用。设备层的位置应依据空 气调节、制冷等设备的耐压大小及建筑物的分区确定.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暖通设计师培训(负荷计算、冷媒机系统、风系统、水系统、热水设计).

暖通设计师培训(负荷计算、冷媒机系统、风系统、水系统、热水设计).
气次数为2-5次/小时。
负荷计算
新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推荐值
负荷计算
新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推荐值
பைடு நூலகம் 负荷计算
新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推荐值
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
项中的较大值:
(1)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 (2)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
暖通空调工程
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
1 2 3 4 5
负荷计算 制冷剂系统设计
风系统设计
水系统设计 热水设计
负荷计算
• 房间负荷计算
1、逐时计算法:为冷负荷详细计算法,它根据房间地理位置、围护结构、
人体、设备、照明散热,逐项逐时计算房间负荷,除方案设计或初步
设计阶段可使用冷负荷指标进行必要的估算外,应对空调区进行逐时 逐项冷负荷计算。
220~280
首层280~350,二层以上200~300(应根据各层使用情况合理调整) 北向:顶层200,中间层150;西向:顶层250,中间层180 180~220 250~350 300~400 250~600 200~400 60~80(全楼)
同时使用系数:大型0.6~0.7,中型0.7~0.85,小型0.85~1.0
室内机的总名义能力必须在其对应的室外机名义能力的50%-135%
范围内,否则会因回油问题导致压缩机的寿命减低和故障。
各室外机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 室外机安装位置。(散热、噪声等因素)
制冷剂系统
配管设计:
室内外机制冷剂允许配管长度和落差 最远室内机至第一分歧管间的允许配管长度 分歧管之间的配管尺寸
Φ15.9
Φ19.05 Φ22.2 Φ25.4 Φ28.6 Φ28.6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总热量:Unit:kcal/h1RT=3.5kw1P=2.324kw1kw=860kcal/h1k=4.27J1、QT=QS+QL空气冷却:QT=0.24*&*L*(h1-h2)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 &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L -----室内总送风量M3/H 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2、显热量: Unit:kcal/hQS=Cp*&*L*(T1-T2)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3、潜热量: Unit:kcal/hQL=600*&*L*(W1-W2)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4、冷冻水量: Unit:L/SV1=Q1/4.187*(T1-T2)Q 1-----主机制冷量(KW), 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5、冷却水量: Unit:L/SV2=Q2/4.187*(T1-T2)Q2=Q1+NQ2-----冷却热量KW 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 Unit:AFAL=N/1.732*U*COS@7、新风量: Unit:M3/HL0 =n*Vn -----房间换气次数 V -----房间体积8、送风量: Unit:M3/H空气冷却:L= QS/ Cp*&*(T1-T2)QS -----显热量kcal/h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 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9、风机功率: Unit:KWN1=L1*H1/102*n1*n2L1 -----风机风量(L/S) H1 -----风机风压(mH2O)n1 -----风机效率 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10、水泵功率: Unit:KWN2=L2*H2*r/102*n3*n4L2 -----水流速(L/S) H2 -----水泵压头(mH2O)n3 -----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11、水管管径: Unit:mmD=35.68*根号L2/ v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12、空气加湿量: Unit:gR=LX*1.3*(h1-h2)LX -----新风量(m3/h) h1 -----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h2 -----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设备风量设计:(概算)[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Q(送风量)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Q2-----建筑所须风量照度软件计算如:300LUX高度:2.5M、2.7M、3.0M、4.0M、6.0M瓦特数(W/M2) 11.6、11.7、12.2、13.6、16.51kw=860kcal/h换气消耗量在室内的人需要每小时 30 CMH(m3/h)/人的新鲜空气.市内场所别所需的换气次数/小时住宅(客厅) : 1-3次, 住宅(寝室) : 1-2次学校(教室) : 6次, 学校(图书室) : 8次剧场: 5-8次, 办公室 : 6-10次, 医院 : 2次商场(店铺) : 6-10次, 餐厅(食堂) : 6-10次, 歌舞厅(夜总会) : 7-20次饭店(礼堂) : 6-12次, 饭店(厨房) : 20-60次, 饭店(房间) : 1-2次饭店(洗手间) : 5次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 .电动机和驱动设备均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η2 .电动机在房间内,驱动设备不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1- η)/η3 .电动机不在房间内,驱动设备在房间内CLm =1000 ·n1·n2·n3· NM· CcL.MNm--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n2--安装系数,一般 0.7~0.9;n3--电动机负荷系数,一般 0.4~0.5 ;CcL.M--电动设备和用具的冷负荷系数,查表;空调供冷系统不连续运行,取1.0;食物的散热量和散湿量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8.7w/人;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11.5g/h人。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步骤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步骤

由于计算暖通负荷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相关计算方法和理论也不尽相同,现结合公司员工现有知识结构总结如下:1、精确负荷计算专业负荷计算软件计算,一般计算结果都要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K,K可取1.2。

2、负荷估算舒适性空调房间可按附件中的指标估算;工艺性空调房间按实际情况计算。

本公司经常遇到的项目为工艺性空调,一般实验室按面积估算:q=280w/m^2;(适用约顿机组,其他机组可取250w/m^2)即:Q=q*A;此时房间净高在2.6m左右,常规实验室为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50%~65%RH;房间面积包括机组送回风经过的区域,可理解为恒温恒湿区,缓冲间(尤其是大面积的缓冲间),机组间(回风用风管连接至机组,且机组保温良好的除外),其他功能区。

几种特殊情况的负荷估算:高大空间:若要求整个房间都要满足要求;q值不变,A值可按现有面积取一定系数Ka,Ka=h1/2.6;h1 高大房间高度m;高温房间:A不变,q值变小,Kq=(tw-tn)/15;取整;Tw 室外温度tn 室内温度若Tw高于当地夏季暖通计算干球温度,则制冷可选很小,制热量较大;若温度无精度要求可以去掉制冷。

低温房间:A不变,q值变大,Kq=(tw-tn)/15;取整;tn低于15℃时改变机组,必要时询问空调厂家。

此时空调选型和空调内部配置根据目标温湿度选取。

---拓展设计部2009-8-6附表:暖通行业常用估算资料一、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二、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三、冷负荷种类估算四、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五、人体新陈代谢速度表六、人体衣著的热阻Clo值UK九、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总热量:Unit:kcal/h1RT=3.5kw1P=2.324kw1kw=860kcal/h1k=4.27J1、QT=QS+QL空气冷却:QT=0.24*&*L*(h1-h2)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 &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L -----室内总送风量M3/H 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2、显热量: Unit:kcal/hQS=Cp*&*L*(T1-T2)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3、潜热量: Unit:kcal/hQL=600*&*L*(W1-W2)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4、冷冻水量: Unit:L/SV1=Q1/4.187*(T1-T2)Q 1-----主机制冷量(KW), 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5、冷却水量: Unit:L/SV2=Q2/4.187*(T1-T2)Q2=Q1+NQ2-----冷却热量KW 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 Unit:AFAL=N/1.732*U*COS@7、新风量: Unit:M3/HL0 =n*Vn -----房间换气次数 V -----房间体积8、送风量: Unit:M3/H空气冷却:L= QS/ Cp*&*(T1-T2)QS -----显热量kcal/h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 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9、风机功率: Unit:KWN1=L1*H1/102*n1*n2L1 -----风机风量(L/S) H1 -----风机风压(mH2O)n1 -----风机效率 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10、水泵功率: Unit:KWN2=L2*H2*r/102*n3*n4L2 -----水流速(L/S) H2 -----水泵压头(mH2O)n3 -----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11、水管管径: Unit:mmD=35.68*根号L2/ v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12、空气加湿量: Unit:gR=LX*1.3*(h1-h2)LX -----新风量(m3/h) h1 -----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h2 -----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设备风量设计:(概算)[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Q(送风量)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Q2-----建筑所须风量照度软件计算如:300LUX高度:2.5M、2.7M、3.0M、4.0M、6.0M瓦特数(W/M2) 11.6、11.7、12.2、13.6、16.51kw=860kcal/h换气消耗量在室内的人需要每小时 30 CMH(m3/h)/人的新鲜空气.市内场所别所需的换气次数/小时住宅(客厅) : 1-3次, 住宅(寝室) : 1-2次学校(教室) : 6次, 学校(图书室) : 8次剧场: 5-8次, 办公室 : 6-10次, 医院 : 2次商场(店铺) : 6-10次, 餐厅(食堂) : 6-10次, 歌舞厅(夜总会) : 7-20次饭店(礼堂) : 6-12次, 饭店(厨房) : 20-60次, 饭店(房间) : 1-2次饭店(洗手间) : 5次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 .电动机和驱动设备均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η2 .电动机在房间内,驱动设备不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1- η)/η3 .电动机不在房间内,驱动设备在房间内CLm =1000 ·n1·n2·n3· NM· CcL.MNm--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n2--安装系数,一般 0.7~0.9;n3--电动机负荷系数,一般 0.4~0.5 ;CcL.M--电动设备和用具的冷负荷系数,查表;空调供冷系统不连续运行,取1.0;食物的散热量和散湿量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8.7w/人;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11.5g/h人。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屋盖的冷负荷;内墙的冷负荷;空气渗透的冷负荷;设备、照明、人体的负荷计算;室内冷负荷;根据卫生要求确定新风量,计算新风负荷,建筑总冷负荷;(2)空调系统确定:根据建筑物功能和实际条件,选择空调系统形式。

气流组织设计:室内空气状态点的确定;送风系统设计;选取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散流器与回风口等;(3)风系统的设计:a •风管尺寸计算;b•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c •风管水力计算;(包括干管和支管)d •风管水力平衡;(对各并联管段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系统总阻力)e •风机选型:(根据系统总风量和计算阻力选用风机型号)(4)水系统的设计:a. 管径计算;b•直线管段的阻力计算;c. 局部阻力计算;d. 总阻力计算;(5)绘制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图、流程图。

a. 空调平面图。

b. 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

c. 水系统图。

2、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应保证设备计算分析的条件充分性、过程的层次分明性及结果的数据准确性。

所采用的主要公式应给出出处。

对所选用设备、确定的方案给出简要的分析。

2、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用统一的信纸,依次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并装订成册。

3、图纸:规格按国家规定标准,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

图例、文字按专业制图标准要求<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至少3张A2或以上图纸,必须包括空调系统平面图、设备、管件编号。

设计图纸要求:(1)空调系统平面图:设计建筑某一层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图,包括管道尺寸、数量与形式、必要的阀门等。

(2)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包括各种设备的型号、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情况,水管道的坡度、坡向、标高、定位尺寸和管径的标注情况。

机房适当位置剖面。

(3)水系统原理图:绘制整个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表示出水系统定压、空调系统等的连接原理及相应设备。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
10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的应用场合
冬季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热负荷。
4、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设计温度 《规范》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
温度。 《规范》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可节能3%~5%,系统的造价也相应降低。
6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1 、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确定原则:
全年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外温湿 度标准原则。
➢ 选取的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中的规定。
室外空气计算基本参数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 《规范》第2.2.7条、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o),应采用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 ∆td-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C),可查表或按下式确定:
9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气温日较差的定义: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气温日较差的 大小随纬度、季节而变化,并与地表性质、天气情况有关。
tdto.0 s. 5to.m 2
(22)
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8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及逐时温度
《规范》第2.2.10条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逐时温度(tτ)按下式计算:
t to .m td
(2 1 )
式中 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 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C);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设计温度的应用场合

空调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设计负荷计算

夏季冷负荷计算围护结构冷负荷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Q=KA(t-1)(1)c(t)c(t)R式中Q t——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K——该面围护物的传热系数,W/(而・℃),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A——外墙和屋面的计算面积,近;t——室内设计温度,℃;Rt——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c(t)类型分别在《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Q=K x A x(t-1)(2)t wwc(t)R式中K——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2・℃),可由《暖通空调》附录w2-7和2-8查得;A——外玻璃窗的计算面积,m2;wt——外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

c(t)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 x A x C x C x D x C(3)c(t)awsij max LG式中A——窗口面积,m2;wC——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sC——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4查得;iC——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C——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

LG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qn①C(4)c(t)SLQ式中Q——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t)中一一群集系数,见《暖通空调》表2—12;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见《暖通空调》表2S —13;C——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

LQ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1000x n x n x N x C(5)t12LQ式中Q^——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n——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n=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0;11n——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2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取为0.6〜0.8;C——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暖通空调》附录2—22查得。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可可讲解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可可讲解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50201《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年级:2012级指导老师:李艳琼职称:高级工程师《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空调负荷计算1.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Rc c t t AK Q -=ττ)(& (1-1) 式中()τc 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 /(m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 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 tR — 室内计算温度,℃;()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必须指出:a. 附录2-4和附录2-5中给出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于不同设计地点,应对()τc t 值进行修正,即应为()τc t十td 。

其地点修正值td 可由附录2-6查得。

b . 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于18.6W /(m2·℃)时,应将(()τc t+td)乘以表1中的修正值。

c. 当内表面放热系数变化时,可不加修正。

d. 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一律采用ρ=0.90,即对表中()τc t不加修正。

但如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则可将表中数值乘以表2所列的吸收系数修正值k ρ。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负荷计算
该表中的时刻是什么含义?作用时刻OR计算时刻?
28
3.3 夏季空调冷负荷
3.3.3外窗、玻璃外门日射得热冷负荷
CLc =CclCCzDjmaxFc (W)
暖通规范 式(7.2.7-4)
Djmax—夏季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查暖通规范附录H表H.0.4
CclC— 透过无遮阳标准玻璃太阳辐射冷负荷系数,可查暖通规范附录H表 H.0.3中上海市的数据。
38
②照明功率P的确定 按“节能标准”附录B表B.0.5-1计算
表2.14 照明功率统计表
房间编 房间名称 面 积 照 明 指 标 照 明 功 备注

m2 W/m2
率W
…… …… ……
…… 11 18
2720 ……
39
③照明冷负荷系数Cclzm 查暖通规范附录H
与连续开灯总时数、开灯后小时数有关。 计算时刻距开灯时刻的时间长度。 灯具使用时间的确定(参考):
16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⑵传热系数的计算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分季节,保持常数。 原因:室内空气流速基本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导致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不变。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不分季节,αn=8.7W/(m2℃)
内围护结构两侧都在室内,从热工学角度而言,两侧都视为内表面。
17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⑵传热系数的计算
20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4 热负荷概算 1)面积热指标的取值: ⑴教材附录7; ⑵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上)表5.1-18; ⑶教材式2.12。 可根据土建资料所给的不同朝向窗墙比,计算出多个热指标,分别应用于
不同房间。 面积热指标是对完整建筑的平均值,具体到不同房间需要调整。 上述方法可对照使用,将前面所指定房间的详算结果整理成面积热指标,

天正暖通空调负荷计算(精)

天正暖通空调负荷计算(精)
通过选择对话框左下角的[修改材料]、[删除材 料]和[添加材料]按钮用户可以方便的构造和修 改墙体的材料参数,然后通过对话框右边的 [添加墙体]、[删除墙体]、[修改墙体]保留和 删除操作。
编者: 宋娇花
11
普通材料 普通材料对话框列出了各种材料的制图颜色、剖面表示样式、导热系数、材料厚度等参数,用户可以根
编者: 宋娇花
7
1.4搜索房间
菜单位置: 【计 算】→【搜索房间】
功 能:
自行指定内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房间起始编号<1001>:

进行负荷计算前,需要进行房间搜索,用于识别房间及房间编号。
点击[搜索房间],命令区会提示用户输入起始房间编号,输入房间的起始号, 然后回车,框选要搜索房间的楼层。
编者: 宋娇花
14
一、菜单介绍
[1]、新建 用于新建空调冷负荷计算工程 [2]、打开 用于打开已有的空调冷负荷计算工程 [3]、保存 保存对当前空调冷负荷计算工程的修改 [4]、项目 显示当前空调冷负荷计算工程的项目界面 该界面中列出了项目名称,地理位置,地区气象资料等参数。 [5]、房间 用于显示和修改某一确定的房间的各个传热面参数 [6]、曲线 显示房间、楼层或者整个建筑的逐时空调冷负荷分布曲线 [7]、气象 用于围护各个地区的气象资料库 [8]、添加 用于添加楼层、房间 [9]、删除 用于删除楼层、房间 [10]、复制 用于房间或者楼层的复制 [11]、模板 显示当前保存的房间模板 [12]、预览 预览和输出计算结果
编者: 宋娇花
15
2.1房间复制 “房间复制”对

暖通负荷计算.

暖通负荷计算.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本工程位于广州。

夏季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如表2-1 所示表2-1 夏季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参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确定各房间的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值,见附表A。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确定各房间的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值,见表2-2 。

表2-2 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如表3-3 所示。

表3-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单位:·℃一、冷负荷计算参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宣贯辅导教材》计算负荷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宜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采用简化计算方法时,按非稳态方法计算的各项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列方法计算。

CL wq =KF(t wlq t n)(7.2.7-1)CL wc =KF(t wlc t n)(7.2.7-2)式中CL wq ——外墙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CL wc ——外窗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2K ——外墙、外窗传热系数[W/(m2?K) ]2F ——外墙、外窗传热面积(m2)t wlq——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C ),可按本规范附录H 确定t wlc ——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C),可按本规范附录H 确定t n ——夏季空调区设计温度(°C)十二层、标准间(北面)北外墙北外窗2. 标间客房北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分为两部分,即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和窗玻璃吸收太阳辐射后传入室内的热量。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式( 7.2.7-4 )计算:CLc C cl cC z D Jmax Fc ( 7.2.7-4 )C z C w C n C s ( 7.2.7-5 )式中:CLw c ——外窗传热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W);CLc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W);C cl c ——透过无遮阳标准玻璃太阳辐射冷负荷系数,可按规范附录H 确定;C z ——外窗综合遮挡系数,取值按式( 7.2.7-5 )计算;C w ——外遮阳修正系数;C n ——内遮阳修正系数;C s ——玻璃修正系数;D Jmax ——夏季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可按规范附录H确定;Fc ——窗玻璃净面积(㎡)。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空调负荷计算。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2.掌握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步骤;3.理解空调负荷计算的重要性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空调负荷计算公式进行简单工程的空调负荷计算;2.能够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空调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能够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改进空调系统设计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空调负荷计算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能够认真对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够与同学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2.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步骤;3.空调负荷计算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具体安排如下:1.教学导入:简要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空调负荷计算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空调负荷计算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调负荷计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讲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步骤;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空调负荷计算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3.讨论法:分组讨论空调负荷计算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调课程设计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负荷计算的相关公式;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负荷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空调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负荷计算公式及应用。

首先,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其次,讲解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过程;然后,介绍负荷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负荷计算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负荷计算方法;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负荷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负荷计算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空调工程》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空调系统设计与应用》等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和负荷计算公式的PPT讲解;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空调实验台,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还可通过互联网资源,如学术期刊、专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知识拓展阅读。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考试则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占总分的50%,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浩辰暖通软件负荷计算依据1.1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1.1.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Q j K F t n t w( 5.1-1 )Q j——温差传热耗热量,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F ——外围护结构面积,m2t n——室内设计温度,℃t w——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Q1Q j1ch f lang1fg1janQ1——附加耗热量,Wch ——朝向修正系数f ——风力修正系数lang ——两面外墙修正fg——房高附加,fg0.02 (h 4) ,最大值不超过15%jan ——间歇附加1.1.2冷负荷a)冷负荷Q K F t t n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 (m2·℃)F ——外围护结构面积,m2(5.1-3 )(20.3-1 )T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 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t——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t n——室内设计温度,℃1.2外窗1.2.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Q j K F t n t w( 5.1-1 )Q j——基本耗热量,WK ——外窗传热系数,W/ ( m2·℃)2F ——外窗面积,mt n——室内设计温度,℃t w——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Q1Qj1ch f lang m1fg1jan1gc(5.1-3)Q1——附加耗热量,Wch ——朝向修正系数f——风力修正系数lang ——两面外墙修正m——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 1:1 时,取m =10% gc ——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fg——房高附加,fg0.02 (h 4) ,最大值不超过15%jan ——间歇附加c)冷风渗透耗热量Q20.278 C p V w t n t w( 5.1-4 )Q2——冷风渗透耗热量,WC 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0056 kJ/( kg ·℃)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V ——渗透冷空气量,m3/h.1.2.2冷负荷a)温差传热冷负荷Q K F t t n( 20.4-1 )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2·℃)——窗框修正系数t——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 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 X g X d J w( 20.5-1 )ii.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 X g X d X z J n( 20.5-2 )iii.外窗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1J w F F1J w0X g X d(20.5-3)iv.外窗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Q F1 J n F F1 J n0X g X d X z( 20.5-4 )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X g——窗的构造修正系数X d——地点修正系数J w——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X z——内遮阳系数J n——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F1——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2J w W/mJ n0——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 1.3外门1.3.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Q j K F t n t w( 5.1-1 ).Q j——基本耗热量,WK ——外门传热系数,W/ ( m2·℃)F ——外门面积,m2t n——室内设计温度,℃t w——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Q1Q j1ch f lang1fg1janQ1——附加耗热量,Wch ——朝向修正系数f——风力修正系数lang ——两面外墙修正fg ——房高附加jan ——间歇附加c)冷风渗透耗热量Q20.278 C p V w t n t wQ2——冷风渗透耗热量,WC 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0056 kJ/( kg ·℃)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V ——渗透冷空气量,m3/hd)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Q j参考表对应值,“外门基本耗热量附加”时Q3Q3,“冲入冷风量”时Q3 ' 1000 M o c p t R t o( 参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 )1.3.2冷负荷a)玻璃外门温差传热冷负荷Q K F t t n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2·℃)——窗框修正系数(5.1-3 )(5.1-4 )(表 5.1-14 )(20.4-1 ).t——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玻璃外门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 外门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 X g X d J w( 20.5-1 )ii.外门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 X g X d X z J n( 20.5-2 )iii.外门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Q F1J w F F1J w0X g X d(20.5-3)iv.外门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Q F1 J n F F1 J n0X g X d X z( 20.5-4 )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X g——门的构造修正系数X d——地点修正系数J w——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X z——内遮阳系数J n——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2 W/mF1——门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J w0——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J n0——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c)非玻璃外门冷负荷Q K F t t n(20.3-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t——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1.4内墙、内窗、内门或中间楼板1.4.1热负荷a)温差计算法Q K F tb)温差修正法.Q K F t n t wK ——内围护的传热系数,W/m 2·℃F ——内围护面积,m2t——邻室温差,℃t n——室内设计温度,℃t w——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c)热负荷输出值分两种情况:i.“邻间不等温”时, Qii.“户间传热”时, Q 温差传热概率1.4.2冷负荷a)邻室通风良好时内窗冷负荷Q K F t t nQ ——计算时刻冷负荷,W——窗框修正系数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F ——面积,m2t n——室内设计温度,℃t——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邻室通风良好时内墙、内门或中间楼板冷负荷Q K F t wp t nQ ——计算时刻冷负荷,Wt 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c)邻室有发热量时冷负荷Q K F t wp t ls t nt 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 ls——邻室温升,℃(5.1-1 )(20.4-1 )(20.6-1 )(20.6-2 ).1.5地面1.5.1热负荷a)地带法QQ1Q2Q3Q4第一地带热负荷Q1K 1F1t n t w第二地带热负荷Q2K 2F2t n t w第三地带热负荷 Q3K 3F3t n t w第四地带热负荷 Q4K 4F4t n t wQ1、 Q2、 Q3、 Q4——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热负荷,WK1、 K 2、 K 3、 K 4——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传热系数,W/m2·℃F1、 F2、 F3、 F4——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面积,m2b) 平均传热系数法Q K pj F t n t w( 5.1-2 )K pj——地面平均传热系数,W/m2·℃1.6人体1.6.1冷负荷冷负荷 = (显热冷负荷+ 潜热冷负荷)×人员在室率a)显热冷负荷Q n q1 X T( 20.7-1 )Q ——计算时刻显热冷负荷,W——群集系数n——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q1——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计算时刻 ,hT ——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间,hX T ——T 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b)潜热冷负荷Q n q2(20.12-2)Q ——潜热冷负荷,Wn——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1.6.2湿负荷湿负荷 = 人体散湿量×人员在室率a)人体散湿量D0.001n g(20.12-1 )D ——人体散湿量,kg/hg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g/h1.7新风1.7.1热负荷Q h .o1000 M o c p t R t oQ h .o——空调新风热负荷,WM o——新风量,kg/sc p——空气的定压比热,取 1.005 kJ/kg ℃·t R——冬季空调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t o——冬季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1.7.2冷负荷冷负荷 = Q c.o新风逐时使用率Q c.o1000 M o h o h RQ c .o——空调新风冷负荷,WM o——新风量,kg/sh o——夏季空调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h R——夏季空调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1.7.3湿负荷湿负荷 = W sh新风逐时使用率W sh0.001 G d w d n《全国技术措施W sh——新风湿负荷,kg/hG ——新风量,kg/h《暖通空调》(2-26 )《暖通空调》(2-25 )暖通空调·动力》( 3.2.15-3)d w——室外空气含湿量,g/kgd n——室内空气含湿量,g/kg1.8照明1.8.1冷负荷冷负荷 = 各种类型照明灯具冷负荷之和×照明使用率a)白炽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 n1N X Tb)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外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 n1N X Tc)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 1.2 n1N X Td)安装在空调房间吊顶玻璃罩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 n1n0N X TQ ——灯具形成的冷负荷,Wn1——同时使用系数N ——灯具的安装功率,W——计算时刻 ,hT ——开灯时刻,hX T ——T 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n0——考虑玻璃反射及罩内通风情况的系数1.9设备1.9.1冷负荷冷负荷 = 设备显热形成冷负荷×设备使用率a)电热设备的散热量q s n1n2n3n4Nq s——电热设备散热量,Wn1——同时使用系数n2——安装系数n3——负荷系数(20.8-1 )(20.8-1 )(20.8-2 )(20.8-3 )(20.9-1 )n4——通风保温系数N ——电热设备总安装功率,Wb)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n1n2n3Nq sN ——电动设备总安装功率,W——电动机效率c)只有电动机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n1n2n3N1q sd)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q s n1n2n3Ne)办公设备类型数量可以确定时的散热量P q s siqa .ii1P ——设备的种类数s i——第i类设备的台数q a .i——第i类设备的单台散热量,Wf)设备显热形成的冷负荷Q q s X Tq s——所有设备的显热散热量之和,WX T ——T 时刻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1.10渗透空气1.10.1冷负荷a)渗透空气形成的全热冷负荷Q q0.28 G h w h nQ q——全热冷负荷,W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h w——室外空气焓值,kJ/kg(20.9-2 )(20.9-3 )(20.9-4 )(20.9-5 )(20.9-7 )(20.12-4 ).h n——室内空气焓值,kJ/kg1.10.2湿负荷a)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D 0.001 G d w d nD ——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kg/h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d w——室外空气含湿量,g/kgd n——室内空气含湿量,g/kg1.11食物1.11.1冷负荷冷负荷 =Q Q逐时就餐率a)显热冷负荷Q9 nb)潜热冷负荷Q700 D1.11.2湿负荷湿负荷 = D逐时就餐率D0.012nn——计算时刻就餐总人数——群集系数n——计算时刻的就餐总人数1.12水面蒸发1.12.1冷负荷冷负荷 = Q水面蒸发发生率a)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0.28 r D (20.12-3 )( 20.11 )(20.12-6 )(20.12-5 )(20.12-8 )1.12.2湿负荷湿负荷 = D水面蒸发发生率a)水面蒸发散湿量D F g( 20.12-7 )F——计算时刻的蒸发表面积,2 mg ——水面的单位蒸发量,kg/ ( m2·h)r ——冷凝热,kJ/kg1.13水流1.13.1湿负荷湿负荷 G水流发生率a)水分蒸发量G1 c t1t2《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3.2.22 )GG1——流动的水量,kg/hc ——水的比热, 4.1868 kJ/kg K·t1——水的初温,℃t2——水的终温,℃——水的汽化潜热,平均取2450kJ/kg1.14化学1.14.1冷负荷冷负荷 = Q化学反应发生率a)化学反应全热散热量n1n2G q暖通空调·动力》( 3.2.23-1 )Q 3.6《全国技术措施Q ——化学反应的全热散热量,Wn1——考虑不完全燃烧的系数,可取0.95n2——负荷系数,实际燃料消耗量与最大燃料消耗量之比G ——每小时燃料最大消耗量,m3/h3q ——燃料的热值,kJ/m1.14.2湿负荷湿负荷 =W化学反应发生率a)散湿量W n1n2 G w《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3.2.23-1 )W ——化学反应的散湿量,kg/hw ——燃料的单位散湿量,kg/m 31.15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1.15.1缝隙长度法计算a)详见外窗、外门1.15.2换气次数法a)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Q 0.278 c L N t n t w《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21 )c ——空气比热,1kj/kg ℃·3N ——换气次数,次/h——室外空气密度,kg/m 3t n——室内空气温度,℃t w——室外空气温度,℃1.15.3百分率法a) 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Q n Q f《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3.3 )n ——百分率,%Q f——外围护结构总热负荷,W注:未标注文献名称的公式均选自《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16参考文献[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4]李岱森主编.简明供热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清内外;
确定非空调区的温度(冬、夏季方法
不一样)。
15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⑵传热系数的计算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冬、夏季不同。 原因:不同季节室外风速不同,导致 外表面对流1 换热系数不一样。 K外 1n表 面 对1w 流换热系数: 冬季αw=23.26W/(m2℃) 夏季 αw=18.56W/(m2℃)
教材式(
冬季热负荷计算步骤:
1)确定计算对象及传热面积
2)确定传热系数
3)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13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⑴确定计算对象及传热面积
14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⑴确定计算对象及传热面积
外围护结构注意朝向:
内围护结构注意温差:
两侧温差大于3 ℃,需进行传热计算 。
18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⑶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冬季非空调区域的室内温度不确定时 ,按室外计算温度计算,误差需要修正。 见教材附录5。
对于因运行时间不同而形成的相邻非 空调区域,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蓄热性能, 其相邻区域在非空调时间的室内温度与室 外温度的差异较大,故19 其温差系数可适当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4 热负荷概算
1)面积热指标的取值:
⑴教材附录7;
⑵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上) 表5.1-18;
⑶教材式2.12。
可根据土建资料所给的不同朝向窗墙
比,计算出多个热指标,分别应用于不同
房间。
21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4 热负荷计算汇总 把所指定详算房间的结果与同楼层其 他概算房间汇总在一张表内,汇总范围为 所设计楼层的全部空调房间。
22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3.3 夏季空调冷负荷 3.3.1 计算项目 1)围护结构冷负荷 ⑴外墙、屋面、外窗(门)温差传热 冷负荷 ⑵外窗(门)日射得热冷负荷 ⑶内墙、顶棚、楼板传热冷负荷 2)内热源产生的冷负荷
24
3.3 夏季空调冷负荷
3.3.2 外墙、屋面、外窗和玻璃外门传热 逐时冷负荷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代表城市选上表海中,第2查列编表号
H.0.1-3,
是对应于表 H.0.1-5、6中墙

体、屋面的类型
号;
表头第一行的
1~24代表的是计
算时刻,即温度
波传递到室内表
面时的时刻,直
接代入计算,不
2)室内设计参数 ⑴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 确定依据: 暖通规范表3.0.2,热舒适度等级可按I
级考虑。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05(以下简称“节能标准05版”)表 3.0.1-2。
8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2)室内设计参数 ⑵新风指标 确定参考:节能标准05版表3.0.2 建议:客房40 m3/h·p,办公室、会议
3.2.3 详细计算表 将所指定房间的计算内容按教材表 2.10的形式,整理出来。其中,风力修正 、高度修正和冷风渗透、侵入耗热量栏可 删掉,不计算的原因分析要在计算说明中 加以说明。 表中原风向附加,可改为间歇附加: 当所计算房间空调系统不是连续运行 时(如白天运行,夜间20 关机),需再增加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50736-2012(以下简称“暖通规范” )附录A

台站位置: 市 北纬 东经

海拔高度: m

hPa
大气压力:冬季 hPa,夏季
4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1)室外计算参数
暖通规范附录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CLwq =kF(twlq- tn) (W)
范 式(7.2.7-1)

CLwm =kF(twlm- tn) (W)
式(7.2.7-2)

CLwc =kF(twlc- tn) (W)
式(7.2.7-3)
暖通规 暖通规范 暖通规范
25
3.3 夏季空调冷负荷
⑴外墙、屋面逐时冷负荷室外计算温
度twlq、twlm(以重庆为例) 说明: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I)
——负荷计算
1 负荷计算的目的
确定房间所需要的空气处理设备型号 确定冷热源机组型号 计算冷热媒量、管道尺寸和输配设备型

2
2 负荷计算内容
⑴冬季房间热负荷 ⑵夏季房间冷负荷 ⑶湿负荷 ⑷新风负荷
3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3.1 计算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
室30 m3/h·p。
9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2)室内设计参数 ⑶噪声标准 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取值:“教材”表11.2 建议:客房35dB,办公室、会议室
40dB。
10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2)室内设计参数
列表汇总:
设计温度 相对湿度
编 号
房间名称
表℃ 1 室内%设计新参风数指标表 噪声
夏 季
冬季
夏 季
冬季
m3/h·p
dB(A)
备注
11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1 计算项目
1)围护结构传热:基本耗热量

修正耗热量
2)冷风渗透
3)冷风侵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调房间正压
12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3.2.2 基本耗热量
– 由 Q1 =ΣkF(tn-tw)a (W) 2.6)

16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⑵传热系数的计算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分季节,保持 常数。 原因:室内空气流速基本稳定,不受 季节影响,导致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不变 。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不分季节,αn=8.7W/(m2℃)
17
3.2 冬季空调热负荷
⑵传热系数的计算 地面传热系数: 冬季热负荷计算,地面按地带划分取 相应的传热系数。 教材表2.4为非保温地面值,本工程地 面为保温地面(含有导热系数小于 1.16W/(m℃)的材料),按教材P19页的内 容计算。

5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1)室外计算参数
暖通规范附录A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

6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1)室外计算参数
暖通规范附录A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室外平均风速:冬季 m/s,夏
季 m/s
7
3 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