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一.切开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是指使用某种器械(通常为各种手术刀)在组织或器官上造成切口的外科操作过程,是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1.切口及选择切口的原则:切口:正确的切口是做好手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外科专家们对很多外科疾患创造了许多典型的定型切口,这对手术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以腹部切口为例,典型的切口如图1所示。
图1 腹部常用切口示意图选择切口的原则:切开首先是选择切口,切口的选择是手术显露的重要步骤,对各部手术的切口选择应根据各种手术的特殊性以及手术野显露的需要全面分析而定,在切口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点:① 切口应选择于病变部位附近,通过最短途径以最佳视野显露病变;② 切口应对组织损伤小,不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如血管神经等,不影响该部位的生理功能;③ 力求快速而牢固的愈合,并尽量照顾美观,不遗留难看的疤痕,如颜面部手术切口应与皮纹一致,并尽可能选取较隐蔽的切口;④ 切口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使能容纳手术的操作和放进必要的器械,切口宁可稍大而勿太小,并且需要时应易于延长。
应根据病人的体型、病变深浅、手术的难度及麻醉条件等因素来计划切口的大小。
2.切开方法及要点:将选定的切口线用1%龙胆紫划上标记,外涂2.5%或3%碘酊,然后消毒皮肤及铺巾,较大的切口由手术者与助手用手在切口两旁或上下将皮肤固定(如图2),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及食指在切口两旁固定,术者拿手术刀,将刀腹刃部与组织垂直,防止斜切,刀尖先垂直剌入皮肤,然后再转至与皮面成45度斜角,用刀均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预定切口的长度,再将刀转成90度与皮面垂直方向,将刀提出切口(如图3)。
切开时要掌握用刀力度,力求一次切开全层皮肤,使切口呈线状,切口边缘平滑,避免多次切割导致切口边缘参差不齐影响愈合。
切开时也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误伤深部重要组织。
皮下组织宜与皮肤同时切开,并须保持同一长度,若皮下组织切开长度较皮肤切口为短,则可用剪刀剪开。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列问题:
(1)切口需要接近病变部位,最好能直接到达手术区; (2)切口在体侧、颈侧以垂直地面或斜行切口为好,体 背、颈背和腹下以靠近正中线的矢状切口比较合理; (3)切口应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和腺体的输出管,以
免影响术部组织或器官机能;
一、组织切开分离
6.注意事项 (4)切口的大小必须适当;
(5)手术刀应与皮肤、肌肉垂直,防止斜切或多次在
一、组织切开分离
2.皮下组织和筋膜的分离 ( 3 )组织分离根据操作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锐性分离(切开)和钝性分离。
①锐性分离(切开)是用手术刀或剪在直视下将组织切 开或剪开。分离时,动作要准确,精细,一次切剪组织不应 过多,不要损伤邻近器官和组织。其用于分离重要神经血管 ,切除肿瘤或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鞘、粘连组织和疤痕 等的分离,对组织损伤较小。
留下线尾,在一侧打结。常用于具有弹性、无太大张力的较
长创口。用于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血管、胃肠道的缝合。
简单连续缝合
三、组织缝合
2.连续缝合法 ( 2 )表皮下缝合法 缝合在切口一端开始,缝针
刺入真皮下,再翻转缝针刺入另一侧真皮,在组织深处打
结。应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切口。最后缝针翻转刺向对 侧真皮下打结,埋置在深部组织内。一般选择可吸收性缝
第二针平行第一针从一侧到另一 侧穿过切口,缝线的两端在切口
上交叉形成“×”字型,拉紧打
结。用于张力较大的皮肤缝合。 十字缝合法
三、组织缝合
1.结节缝合法 (5)压挤缝合法 缝针刺入浆膜、肌层、黏膜下层
和黏膜层进入肠腔。在越过切口前,从肠腔再刺入黏膜到黏
膜下层。越过切口,转向对侧,从黏膜下层刺入黏膜层进入 肠腔。在同侧从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到浆膜刺出肠表面。
临床专业外科总论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培训

临床专业外科总论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培训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培训2.1 无菌术的重要性无菌术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手术切口和伤口的感染。
无菌术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无菌物品,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
在现代医学中,无菌术已经成为手术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2.2 无菌术的要求(1)手术室环境要求高,要保持清洁、整洁和无尘辐射。
(2)手术过程中所有直接接触伤口的物品都必须是无菌的,包括手套、器械、敷料等。
(3)手术者和助手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手术准备,确保无菌操作。
(4)手术区域要进行彻底的局部消毒和无菌遮盖。
2.3 无菌术的基本操作培训(1)手术区域的准备手术区域的准备是无菌术的第一步,包括将手术台擦拭清洁、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台,并在手术台上铺上无菌巾。
此外,手术区域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也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所有手术者和助手要在手术前进行彻底的洗手,并穿戴无菌手术衣。
(2)手术物品的准备所有直接接触伤口的物品都必须是无菌的,如手术器械、敷料、缝线等。
手术器械要预先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并用无菌包装。
敷料要保持密封和干燥,以免受到污染。
在手术前,手术者和助手要对手术物品进行校对,确认无菌。
(3)手术者和助手的无菌操作手术者和助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正确的穿戴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等。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者和助手要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和接触,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4)手术区域的无菌遮盖在手术前,要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局部消毒,以清除表面的细菌和病原体。
消毒后,要用无菌巾将手术区域进行遮盖,避免手术过程中的任何污染。
2.4 无菌术的错误和对策(1)手术区域没有彻底消毒:手术区域的彻底消毒是无菌术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彻底消毒,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对策是在手术前,手术者和助手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消毒操作技巧。
(2)无菌物品已过期或受到污染:如果使用的无菌物品已过期或受到了污染,会导致无菌术失败。
外科教学查房教案

外科教学查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了解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术后护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学会进行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和术后护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职业责任感。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外科疾病概述外科疾病的概念、分类和病因。
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第二章: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外科手术的准备和基本操作技术。
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示教法:教师进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示范,学生进行观摩和学习。
3. 案例分析法:提供实际病例,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讨论。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观察学生在手术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疾病概述、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等教材。
2. 示教材料:实际病例、手术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手术模拟器等。
六、教学内容3. 第三章:常见外科疾病介绍常见外科疾病的病例,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分析病例,培养学生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4. 第四章:外科手术技术深入学习各种外科手术技术,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通过手术视频和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手术步骤和技巧。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提供实际病例,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讨论。
2. 模拟操作法:使用手术模拟器,让学生进行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反馈与反思: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二、手术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因组织被切开、分离、切除等操作,手 术创口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手术术野积存的血液不 仅妨碍术野的清晰,使组织分辨不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 手术困难,而且容易发生二次损伤。大量出血未及时制止, 可导致患病动物失血量增加,引起血压下降,导致休克,严 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术中应迅速而彻底的止血。
二、手术止血
1.物理止血法 (1)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毛细血管渗血和小血管出 血;用纱布压迫出血的部位,如机体凝血机能正常,压迫片 刻,出血即可自行停止。为了提高压迫止血的效果,可选用 温生理盐水、1%~2%麻黄素、0.1%肾上腺素、2%氯化溶液 浸湿后扭干的纱布块做压迫止血。
二、手术止血
1.物理止血法 (2)钳夹止血法 用止血钳最前端夹住血管的断端, 钳夹方向应尽量与血管垂直,如机体凝血机能正常,压迫片 刻,出血即可自行停止。如果效果不理想,还可以将止血钳 扭转1~2圈,轻轻去钳即可。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一、组织切开分离 二、手术止血 三、组织缝合 四、打结 五、剪线 六、拆线
外科手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打开手术通路、 进行主手术和闭合创口。打开手术通路,充分暴露术野, 是保证后续主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些深部手 术尤为重要。
一、组织切开分离
1.皮肤的切开 (1)紧张切开法 由术者与助手用手在切口两旁或 上、下将皮肤展开固定,或者用拇指及食指在切口两旁将皮 肤撑紧并固定,刀刃与皮肤垂直,用力均匀地一刀切开所需 长度和深度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必要时也可补充运刀, 但要避免多次切割,重复刀痕,以免切口边缘参差不齐,出 现锯齿状的切口,影响创缘对合和愈合。
一、组织切开分离
2.皮下组织和筋膜的分离 (1)皮下结缔组织分离时先将组织刺破,再用手术刀 柄、止血钳或手指进行剥离。 (2)筋膜和腱膜的分离时,用刀在其中央做一小切口 ,然后用弯止血钳在此切口上、下将筋膜下组织与筋膜分开 ,沿分开线剪开筋膜。筋膜的切口应与皮肤切口等长。若筋 膜下有神经、血管,则用手术镊将筋膜提起,用反挑式执刀 法做一小孔,插入有沟探针,沿针沟外向切开。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第一节组织切开(一)皮肤切开的基本原则:充分显露,减少损伤,适宜切口,利于重建1、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2、尽量与该部位血管和神经路径平行,组织损伤少3、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4、经过的组织层次尽量少,有利于缝合(二)皮肤切开的要求1、切口大小以方便手术为原则2、切开时要用力适当,方向要精确3、力求一次完成4、遵循解剖学层次第二节组织分离技术(一)锐性分离:用锐利的刀或剪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
常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膜、鞘膜和瘢痕组织等的剥离。
对组织损伤较少,宜在直视下进行,动作应精细准确。
用刀分离法:刀刃宜锋利,刀刃应与所需切开的组织或组织间隙垂直,每次只切开一短距离.有时在两层组织间进行平面的解剖,刀刃与组织平面成一钝角。
用剪分离法:将剪刀闭合伸入组织间隙,然后张开分离,仔细观察确无重要组织及血管后,再剪断.最好不直接剪,而用推剪的方法,即将剪刀尖微张,轻轻向前推进。
操作要较细致、准确。
一般不致损伤重要组织,解剖也较迅速。
(二)钝性分离用血管钳、闭合的解剖剪、刀柄、剥离子、海绵钳夹纱布团、手指及各种特殊用途的剥离器如膜衣剥离器、脑膜剥离器等分离疏松组织的方法。
如分离正常解剖间隙、较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或囊肿包膜外间隙等.(三)分离的注意事项1.必须清楚被分离器官或病灶的周围关系,在未辨清组织以前,不要轻易剪、割或钳夹,以免损伤重要组织或器官。
2.操作要轻柔细致准确,使某些疏松的粘连自然分离,显出解剖间隙。
对于因炎症等原因使正常解剖界限不清楚的病例,更要细心与耐心地轻柔细致准确地解剖分离.3。
分离技术是多种操作的结合,为了分离不同病灶及周围组织器官,必须多种技术结合使用。
第三节手术野的显露(一)选择合适的麻醉肌肉松弛,才能获得良好的显露,特别是深部手术,手术野狭窄,操作困难,手术很难顺利完成,造成不应发生的损伤.(二)理想的切口选择1.距病灶要近;切口长短适中,既能保证术野的充分显露,又要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 七步洗手法,这是进行外科手术前的基本手部清洁步骤。
2. 戴帽子和口罩,这是为了保护医生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3. 戴手套,这一步骤是为了进一步保护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4. 穿手术隔离衣,这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服不会污染手术区域。
5.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这是为了消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预防术后感染。
6. 铺手术无菌巾,这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保护手术区域,防止外界的细菌和病毒进入。
7. 在手术部位做切口,这是手术的核心步骤,需要由专业医生按照手术需求进行。
8. 止血,这是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医生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
9. 缝合,这是手术结束前的最后一步,通过缝合伤口,确保伤口能够顺利愈合。
请注意,这些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操作可能会因手术类型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止血
• 压迫止血:毛细血管渗血。 • 止血带止血:四肢手术侧,减少术中出血。 • 电凝止血:较多较小的出血。 • 止血剂止血 • 结扎止血
结扎
• 纱布压迫出Biblioteka 点血管钳尖端夹住出血 点助手把血管钳竖 起以便竖着将线 绕过
将血管钳尖 端翘起
待第一个结打好后, 在助手松开移去血 管钳的同时将结继 续扎紧
外翻缝合
• 常用于血管的吻合和较松弛皮肤的吻合。 • 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 •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器械吻合法
手术基本操作 (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和)
分离
• 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开 • 锐性分离(刀、剪):对致密组织如鞘膜、
腱膜、瘢痕组织,较大的肿瘤组织和粘连 较牢固的组织。
• 钝性分离(刀柄、血管钳、分离子、手指 等):分离疏松组织,正常解剖间隙疏松 的粘连、良性肿瘤等。(手指分离用于非 直视下深部组织的分离)
打第二个结
缝合
• 单纯对和缝合 • 内翻缝合 • 外翻缝合
单纯对和缝合
• 单纯间断缝合: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 腱的缝合。
• 单纯连续缝合:多用于腹膜的关闭。 • “8”字缝合:用于肌腱缝合及较大血管的止
血。 • 皮内缝合 •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 常用于胃肠道的吻合及胃肠道小穿孔的修 补
• 单纯间断内翻缝合 •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 •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 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 荷包缝合
第二课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习题一一、填空题1、手术分类,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三类。
2、手术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五个因素而有所不同即①手术范围大小、②手术时间长短、③手术中的刺激多少、④手术方式方法、⑤病人耐受力。
3、手术切口分为无菌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三类,分别用I 、II 、III 字母来表示;手术切口愈合的分级是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
4、选择手术切口应注意满足以下6个要求即①显露好、②损伤小、③愈合牢、④不影响功能、⑤操作简便、⑥注意美观。
二、判断题1、手术既能治疗疾病也能诊断疾病(√)2、组织切开的原则是由浅入深,多层组织一次性切开,以减少损伤的程度(×)3、组织前可以用来钳夹、牵引软组织,也可用来钳夹纱布垫(√)4、三角针可以用来缝合韧带、皮肤、皮下(×)5、结扎皮下出血点用4号或7号丝线(×)6、组织钳也叫鼠齿钳和Kocher’s钳(×)三、名词解释1、围手术期:以治疗为中心,包含术前、术中、术后的一段时间。
2、姑息手术:指不能完全或直接切除病变。
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治疗,而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3、二期缝合:伤口的组织缺损较多,创缘间的距离较宽,而难以缝合或严重污染甚至感染不能缝合。
4、减张缝合:属单纯对合类,用于一般情况较差,切口张力较大,为保证愈合良好和预防切口裂开。
四、选择题A型题1、有齿血管钳又称:(D)A. Allis clampB. Pary’s clampC. Kelly clampD. Kocher’s clampE.. Mosquito clamp2、正确的持镊方法应该是:(A)A.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B. 左手拇指对食指C. 左手拇指对中指D. 右手拇指对中指和无名指E. 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B型题问题(1—6)A. 指压式B. 持弓式C.执笔式D. 反挑式E. 握拳式1、切开皮肤、皮下(A)2、腮腺脓舯切开引流(D)3、截肢术,切断大腿肌肉(E)4、精细手术或整形手术(C)5、大片筋膜切开(B)6、气管切开(D)C 型题问题(1—5)A.缝合时注意边距和针距B. 缝合时组织等量、对称和整齐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缝合皮肤(C)2、胃肠吻合(D)3、缝合腹膜(D)4、缝合皮下(B)5、缝合肌腱(D)X型题(1—2)1、间断缝合常用于:(ABE )A. 皮肤缝合B. 前鞘缝合C. 胸膜缝合D. 腹膜缝合E.肌肉缝合2、荷包缝合常用于:(BCD )A. 肠端吻合B. 膀胱造瘘术C. 结肠造瘘术D. 阑尾切除术E. 静脉切开术五、问答题1、深部手术理想的手术切口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答:(1)切口应做在病变附近;(2)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3)愈合牢固。
外科知识点章节总结归纳

外科知识点章节总结归纳第一章:外科基础知识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外科知识点章节总结主要包括外科基础知识、外科手术常规操作、外科手术材料使用、外科手术并发症及外科手术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外科手术是一种对病人身体进行创伤性操作的医疗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治疗、缓解或改善疾病。
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技术,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较高的外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耐心。
第二章:外科手术常规操作外科手术常规操作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程序。
外科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手术常规操作主要包括手术准备、手术定位、手术切口、手术止血、手术缝合和手术器械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外科手术的成功与否,往往在于手术的细致、严谨和专业。
外科医生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操作的具体流程。
同时,外科医生还需要保持专业的操作技能,并认真执行手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外科手术材料使用外科手术材料的使用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
外科手术需要用到各种手术器械、缝合线、缝合针、止血药品等材料。
外科手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同时还需要注重材料的卫生和消毒。
外科手术材料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手术器械和材料进行清点,并保证手术器械和材料的完整和清洁。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和材料,并保证其卫生和质量。
第四章:外科手术并发症外科手术并发症是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意外情况。
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可能影响手术的效果。
外科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应急处理和紧急抢救的方法。
外科手术并发症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手术创面感染、出血、术后疼痛、伤口裂开、术后呼吸道梗阻、术后恶心呕吐等。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pdf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pdf外科手术是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它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帮助。
然而,外科手术如果不遵循基本操作规范,就可能带来很多危险和风险。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以便医护人员能够规范化操作。
第一步:准备工作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首先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室的准备、手术器材的准备、人员的准备等。
手术室需要进行消毒,手术灯光、床位、器械和麻醉药品等必要的器材要保证在手术中可随时使用。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洗手、戴手套、穿上手术服等。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二步:局麻或全麻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
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
在这一步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前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和麻醉。
第三步:切口切口是外科手术的核心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操作之一。
在进行切口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操作的位置、深度和大小,以确保手术器械能够顺利进入到人体内部。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注意消毒和防止手术区域污染。
第四步:器械操作在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操作各种手术器械,如手术刀、钳子、镊子、缝合针等。
在操作这些器械时,要确保器械的质量和清洁度,并注意操作的技巧,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第五步:止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做好止血工作,包括使用手术器械或药物来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一步骤的操作需要高度的技术要求和严谨的认真态度。
第六步:缝合在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把手术伤口进行缝合处理,以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在缝合时,要注意线的品质和缝合的技巧,以保证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和效果。
以上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这些步骤的操作要求高度专业,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严格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率。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以真正实现对患者的负责和救助。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腹部 外科常用切口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 三、操作步骤:
1、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2、正确的传递方法 3、正确的执刀方法 4、正确的运刀方式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四、正确的执刀法: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 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 鞘的切开等。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皮内间断缝合
皮内连续缝合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 器械打结法:用血管钳或持针器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 手术野的结扎或缝线过短用手打结有困难时。优点是可节 省缝线,节约穿线时间及不妨碍视线。其缺点是,当有张 力缝合时,第一结易松滑,需助手辅助才能扎紧。防止松 滑的办法是改变结的方向或者助手给予辅助。
缝合、缝合止血等。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 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 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 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一针一线一结一剪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1.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翻缝合、内翻缝 合三类;
●2.缝合时缝线的连续与否:间断和连续缝合; ●3.按缝线与缝合时组织间的位置关系:水平缝合、垂直缝
合; ●4.按缝合时的形态:荷包缝合、半荷包缝合、U字缝合、8
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手术基本操作(外科学课件)

⑴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 合法:如松驰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 ⑵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 合法:如皮肤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 ⑶ 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 合法 :多用于血管壁吻 合。
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
㈠切开 • 理想的切口:①接近病变部位,显露充分,有利于
手术操作,便于延长切口。②减少组织创伤,尽可 能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有利于组织愈合。③适 合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 • 手术刀的执法:①执弓式;②抓持式;③执笔式; ④反挑式。 • 切开皮肤前固定皮肤,刀腹与皮肤垂直,用力均匀 的一次性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打结方法
,
㈥缝合
• 缝合的基本原则 ⑴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 ⑵注意缝合处的张力。
⑶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
⑴ 单纯间断缝合:操作 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 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 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 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 的创口缝合
• ⑵ 连续缝合法:在第一 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 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 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 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 线尾打结。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 法:又称伦孛特 (Lembert)缝合法,常用 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 层。
• 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法:又称何尔斯得 (Halsted)缝合法,多用 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 ⑶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 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 ( Cushing )缝合法, 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缝合法
•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 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 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 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 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七、缝合针与手术用线
七、缝合针与手术用线
(二)手术用线
• 1.可吸收缝线 (absorbable suture) 主要有肠线(catgut)及 合成纤维线。
• 肠线的粗细通过编号来表示, 正号数越大的线越粗,“0”数越 多 的线越细。一般多用4/0~2 号肠线,直径 0.02~0.6mm, 相邻的编号之间直径 多相差 0.08mm。肠线可用以缝合不 适宜有异物长期存留的组织, 以免形成硬结、结石等;也用 于感染的深部创口的缝合。临 床上肠线主要用于内脏如胃、 肠、 膀胱、输尿管、胆道等 粘膜层缝合
压迫止血
• 毛细血管渗血时刻用纱布直接按压渗血部位以 达到止血的目的。用热盐水纱布按压有促进血 凝作用,可增强止血效果。亦可用可吸收行明 胶海绵、止血纱布、止血粉、骨蜡填塞止血。
• 用纱布按压止血在手术结束时要将纱布取出, 切不可遗留。若出血较多,如较大血管破裂出 血时,亦可用纱布填塞,留一布角于切口外, 待出血停止以后再次手术取出。例如,在有些 肝外伤严重出血的患者可采用这种方法止血。
结扎止血
• 是手术进行过程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失 血,而且还能保持手术野的清晰。 • 此法的优点是经济,止血可靠。止血应该分层次进行。 皮下组织完全切开后即可进行止血,首先用纱布压迫出 血点,用血管钳尖端斜着夹住出血点,应尽量少夹住出 血点周围的组织,然后用单纯结扎或缝合结扎的方法止 血。
(二)手术用线
• 合成纤维线
• 粗细从6/0到2号,抗 张力强度高,不易拉 断;柔软平顺,易打 结,操作手感好;水 解后产生的羟基乙 酸 有抑菌作用
(二)手术用线
• 不吸收缝线(nonabsorbable suture)
• 有桑蚕丝线、棉线、 不锈钢丝、尼龙线、 钽丝、银丝、亚麻线 等数十种。 • 根据缝线张力强度及 粗细的不同亦分为不 同型号。正号数越大 表示缝线越粗,张力 强度越 大。“0”数越 多的线越细,最细显 微外科无损伤缝线编 号为12个“0”。以3/0、 0、4和7号较常用。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
时,常用于腱膜等的缝合。
二.内翻缝合法
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 持平滑,常用于胃肠道吻合和膀 胱的缝合。
内翻缝合法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 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内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 内翻包埋。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 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三.外翻缝合法
缝合后切口外翻,内面光滑常 用于血管、腹膜、、松弛皮肤等 的缝合。
外翻缝合法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常用于皮肤的缝合。
缝合变得简单易行。但是,进口的吻合器价格昂贵,
使较多患者因经济原因而不能得到使用;国产吻合
器又因去吻合可靠性有限而使医生不能放心大胆的
使用。因此,手工缝合技术仍是目前外科必要的基
本操作缝线剪除, 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 正确的剪线方法是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 双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 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线结的上缘,剪刀 倾斜30~60度左右 ,然后将线剪断。 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可单手或双手完成 剪线动作。
止血剂止血
• (一)纤维蛋白粘合剂 有粘合蛋白和凝血酶组成,它含有适当比例的纤 维蛋白原,凝血酶,第VIII因子,钙离子等成分, 有效发挥止血作用。此外,它还有封闭缺损组织, 促进创伤愈和,防止组织粘连等功效。 • (二)细微纤维胶原 由哺乳动物体内提取的变性胶原纤维制成的薄 膜和绒片。 • (三)合成粘合剂 a-氰基丙烯酸,正辛脂,PW雾胶等。
外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常用于皮肤
的缝合。
外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常用于
血管壁的吻合。
器械吻合法(instrument anastomosis)
近年来,吻合器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手术操作,
节省了手术时间,使过去手工操作较困难的部位的
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 肠道浆肌层缝合。
内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又称库兴氏( Cushing )缝合法,如胃肠道 浆肌层缝合。
内翻缝合法
4.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康乃尔( 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 层缝合。
内翻缝合法
5.荷包缝合法:
钝性分离(bluntdecollement)
• 常用器械:刀柄,血管钳,剥离子,手指等。 • 钝性分离,多用于分离疏松的组织,正常解剖间隙疏松 的粘连、良性肿瘤等。钝性分离时,动作要轻柔,不要 粗暴。硬性勉强的分离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撕裂和损伤。 • 手指分离,可用于在非直视情况下深部组织的分离。借 助于手指的“感觉”,分离病变周围的组织,动作不宜 过大,否则可导致器官严重损伤或大出血。
切口选择原则
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 要够大,便于显露和通过最短途径达到病 变部位而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还要考虑手术中必要时延伸切口。
皮肤切开的方法
切皮时术者右手持刀,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切口上下端 (或由助手固定切开上端),使切口两侧的皮肤绷紧,执刀与皮肤呈垂 直切开,适当用力一刀切开皮肤全层,避免多次切割,不可使皮肤 随刀移动。
2.连续缝合法(continous suture):在第一
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 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 与重线尾打结。
单纯缝合方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lock suture ):缝合过
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 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单纯缝合方法
• 使创缘相对合,消灭死腔,促进早期愈合。 • 皮肤缝合应避免创缘内翻。 • 缝合线可分为不吸收缝线两大类,每一类又根 据制线材料和线的粗细不同分为若干种不同的 型号。
• 缝合方法很多,但基本缝合方法是单纯对合缝合,内 翻缝合和外翻缝合,其中每一类又有连续和间断缝合 两种形式。 • 缝合法仍然是外科必要的一种基本功。
常见缝合方法
根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 内翻缝合、外翻缝合和器械吻合法四种。 一.单纯缝合法:
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 一类缝合方法。
单纯缝合方法
1.单纯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
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
单纯缝合方法
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 器械介绍
【器材】 手术刀、手术剪、血管钳、手术 镊、持针钳、拉钩、缝合针和缝合线等。
一、手术刀
• 执刀方式
(二)手术刀的传递
二、手术剪
手术剪
正确
错误
手术剪的传递
三、血管钳
血管钳的传递
手术镊的传递
五、持针钳
持针
(二)持针钳的执握方法
把抓式 指扣式
掌指法 掌拇法
电刀、激光分离
• 优点:分离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手术野 显露清楚。 • 缺点:电刀分离易发生意外损伤;激光分 离器械体积大,价格贵,需要严格防护措 施。
止血(hemostasia)
•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是一个重要步骤,出血 多可威胁病人生命,手术野出血,使术野 组织界限模糊不清,造成手术困难和术后 出现血肿,影响组织愈合,造成切口感染。 本章节主要介绍手术时出血的止血。
八、牵开器
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
切开、分离、止血、 打结、缝合
切开(dissection)
• 切开是外科手术的重要步骤,正确选择切 口是做好手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 组织切开应逐层进行,切开皮肤时,应尽 量与该部血管、神经径路相平行,在切开 各种组织时,应顺着其本身纤维方向,以 便术后使局部组织功能得到充分恢复。
结扎(ligation)
• 结扎的目的是封闭管腔或异常开口,防止其内容物 的继续移动。 • 以出血点的结扎为例:出血点夹住后即可开始结扎。 助手先把血管钳竖起以便术者将线绕过,随即放低 血管钳使尖端翘起。待第一个结打好后,在助手松 开移去血管钳的同时,将结继续扎紧,再大第二个 结,打成方结,剪线。
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 头,丝线留1-2mm,肠线及尼龙线留3- 4mm,细线可留短些,粗线留长些,浅部留 短些,深部留长些,结扣次数多的可留短, 次数少可留长些,重要部位应留长。 留下线头的长短,剪刀与缝线的倾斜角 度越大,留的线头越长。
拆线
拆线是指皮肤切口缝线的剪除,一切皮 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 均需拆线。拆线的步骤如下: 用镊子夹起线头轻轻提起,用剪刀插进 线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 分将线剪断。向拆线的对侧将缝线拉出。
外科打结法
(一)打结递线
手递线法和器械递线法
(二)结扣的分类
(三)打结方法
1.单手打结法 2.双手打结法
3.持钳打结法
打结注意事项
• 相邻两个结的方向必须相反 • 打结前用盐水浸湿 • 打结时,两手用力点和结扎点应在一条直 线上 • 深部打结 • 结扎的目的是封闭管腔和导管异常开口
缝合
• 缝合的目
外科拆线
• • • • • 头、面、颈部切口:4-5日 下腹、会阴部:6-7日 胸、上腹、背、臀部:7-9日 四肢:10-12日 近关节处还可适当放长一些,减张缝合1 4日
(1)剪线 (2)正确抽线法 (3)(4)错误抽线法
止血带止血
• 用于四肢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分为驱血 和加压两步进行。 • 首先用驱血带将手术肢体侧的血液经挤压 包扎,使血液回流到手术部位的近端,然 后加压包扎近端肢体,暂时阻断手术肢体 的血供。注意用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否 则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