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50-70年代的小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柳青的生平与创作。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 抗战时期开始文学生涯,主要作品有短 ~ 柳青 ,原名刘蕴华, 抗战时期开始文学生涯, 篇小说集《 牺牲者》 长篇小说《种谷记》 铜墙铁壁》 篇小说集《地 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 创业史》 第一 二部),中篇小说《狠透铁》 散文特写集《 第一、 、《创业史》(第一、二部 ,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 柳青小说散文集》 年》和《柳青小说散文集》等。
结尾: 结尾: 梁三老汉提了一斤灯油,庄严地走过庄稼人群。一辈子生活 梁三老汉提了一斤灯油, 庄严地走过庄稼人群。 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 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他知道蛤蟆滩以后的 事儿不会少的,但最替儿子担心骇怕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事儿不会少的,但最替儿子担心骇怕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60年代关于《创》的争论: 60年代关于《 的争论: 年代关于 主要是关于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美学评价的争论。 主要是关于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美学评价的争论。 60年代初期 , 劭荃麟与严家炎从中国农民的精神传统考虑, 60 年代初期, 劭荃麟与严家炎从中国农民的精神传统考虑 , 年代初期 认为作品真实的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豫、 认为作品真实的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豫、彷徨 甚至自发反对变革的历史现状。 甚至自发反对变革的历史现状。 梁三老汉在人物精神心理上的丰满程度和他与中国传统农民 在精神上的联系, 创业史》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在精神上的联系,是《创业史》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李双双的性格特点
• • • • 干活积极 急性如火 举止粗鲁 刚正不阿 强与弱 反抗与妥协 民主与独裁 无私与投机
疑问:这些是女性的特质吗? 疑问:这些是女性的特质吗?
是“解放”,还是“异 化”?
“解放了,男女都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时尚话语。 解放了,男女都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时尚话语。 解放了 那时代的女性似乎急于摆脱就是男尊女卑带给她们的不 公与“耻辱”,提到“解放她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与男人 一样”。 这是她们自愿的结果,也是一种必须的选择。“泯灭性 别以后的所谓‘男女平等’,对妇女而言,便是无视其生理 和心理特点,在主观控制上片面强调妇女要跟男人们完全一 样,在思想和体力行为模式上,消除了妇女选择的自主权, 实则是在传统的尊卑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妇女所承受不起的负 担。” 而说到底,李双双进入历史的方式却是泯灭性别,什么 都要达到和男人一样,无论智力还是体力上的。自然,李双 双改变了孙喜旺的看法:“女人家,懂什么!”男女间智能的差 异遭到了彻底否定,但在各种建筑工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 雄性化的“铁女人”。试问我们该如何理解“男女平等”?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有具体历史内涵的观 念,是带着西方无政府主义和中国古代井田制度 理想的混合物。 ——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ຫໍສະໝຸດ Baidu国 ‘ —— 革命话语考论》 ,上海古籍2000
二、农村题材小说代表性作家作品: 柳青:《创业史》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 任茹文

第四章 50-70年代的小说创作 年代的小说创作 参见课本第六、 十章) (参见课本第六、八、十章)
第五章 转换时期的戏剧
第三节 革命样板戏
本章目录: 本章目录:
• • • • 一、关于50-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基本问题 关于50-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基本问题 50 二、农村题材小说代表性作家作品 三、关于“革命历史小说” 关于“革命历史小说” 四、在主流之外的小说
1964年 1964年,《文艺报》:《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 文艺报》 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 《十五年来资产阶级是怎样反对创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 十五年来资产阶级是怎样反对创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
文章认为解放以来, 文章认为解放以来 ,我们和资产阶级文艺家在人物创作问题上一直进行着 长期的、反复的、激烈的斗争。是表现、歌颂工农兵, 长期的、反复的、激烈的斗争。是表现、歌颂工农兵,努力塑造革命的英雄人 物形象,还是表现、歌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而丑化劳动人民, 物形象,还是表现、歌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而丑化劳动人民,这就是斗争 焦点。 焦点。 自此,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 自此,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开始成为文学创作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美学标 准。
历史地位与评价论争: (2)、 历史地位与评价论争: ԁ ԁ 反映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 创作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 创作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
从阿Q 朱老忠、 梁生宝身上, 【 从阿 Q 、 朱老忠 、 梁生宝身上 , 看到中国农民的人生道路和历 史变迁】 史变迁】
姚文元: 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 姚文元:《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 国农民的历史道路》 国农民的历史道路》 严家炎: 创业史> 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严家炎 :《 谈 < 创业史 > 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 文学评 论》 作品里思想上最先进的人物,并不一定就是最成功的 作品里思想上最先进的人物, 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形象, 创业史》 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形象,《创业史》里最成功的是梁三 老汉。这样说,我以为并不是降低了《创业史》的成就, 老汉。这样说,我以为并不是降低了《创业史》的成就, 而正是为了正确地肯定它的成就。 而正是为了正确地肯定它的成就。梁三老汉虽然不属于正 面英雄形象之列, 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 价值。 价值。作品对土改后农村阶级斗争和生活面貌揭示的广度 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形象的完成。 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形象的完成。
所有上述的问题,如果离开了作家的思想、个性、才能和气 作家的思想、个性、 作家的思想 质, 无论怎样也不能从根本上说清楚。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者 不承认天生的作家:作家的思想、个性、才能和气质,是在社会 生活和艺术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就不能不归结成一个作 家的生活道路问题了。 ——《二十年的信仰和体会》
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的给病患者一个刺激, 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啊!”使患者为之一惊,出 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
◆B、 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变革重要性的强调。 我国农村人口有五亿多,而十年来从土地改革, 我国农村人口有五亿多 , 而十年来从土地改革 , 经过劳动互 合作化高潮而发展到了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 助,合作化高潮而发展到了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从个体经济占绝 对优势到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态势, 对优势到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态势,从消灭剥削阶级残余到消灭 资产阶级残余的斗争,几乎是几个世纪的变化,在我国是短短十年 资产阶级残余的斗争,几乎是几个世纪的变化, 间就实现了。这种迅速急遽的变化, 间就实现了。这种迅速急遽的变化,必然突出地要求在文学上得到 反映。 反映。 ————邵荃麟在《文学十年历程》1958 邵荃麟在《文学十年历程》 邵荃麟在
以一种突破语言束缚的方式,准确地勾画人物心理、 传达时代气氛方面是一种勇敢的探索。
2、李准
《不能走那条路》:
传统的父子冲突主题在新社会形态的新模式。
《李双双小传》:
采取了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二人”对戏模式,即一个 心直口快、活泼大胆、纯洁乐观的旦角和一个自私胆小、 好心善良、趣味横生的丑角展开性格冲突的轻喜剧。
2、周立波〈山乡巨变〉
2、周立波〈山乡巨变〉
这是一种特别厉害的感情,你不要控制,它会淹没你, 跟你的一切,你的志向、事业、精力,甚至于生命。不过, 要是控制得宜,把它放在一定的适当的地方,把它围在牢 牢合适的圈子里,好象洞庭湖里的滔天的水浪一样,我用 土堤把它围了起来,就会不至于泛滥,就会从它的身上, 得到灌溉的好处,得到天长地远的、年年岁岁的丰收。 -------- 周立波:《山乡巨变》
“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 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在这部小说里,是因为有了党的正 确领导,不是因为有了梁生宝,村里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浪潮.是梁 生宝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受教育和成长着.小说的字里行间徘徊着一 个巨大的形象---党,批评者为什么始终没有看见它?”
------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1963《延河》8月号
3、农村小说兴盛的原因:
◆A、“讲话”之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直接传承; “讲话”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雄辩地颠倒了鲁迅一代“弃 医从文”故事中的医生与病人、精神洁者与精神污者、启 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角色分配。
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 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 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都干净。
这个主题上还蕴涵着更加重大的东西,那就是这一对普通农 民夫妻中的关系变化,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从写人 出发、从写性格冲突出发,把这两人人换到什么地方都可以。
——李准《向新人物精神世界学习探索——〈李双双〉创作上的一些感想》, 《人民日报》1962年12月
电影《李双双》 电影《李双双》(1962年)鲁韧作品 年
• 一、关于50-7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 1、乡土文学的深厚传统 鲁迅式启蒙主义的忧患与批评:《闰土》《祝福》 《阿Q正传》 • 沈从文式的诗意想象背后的沉忧隐痛:《贵生》 《丈夫》《边城》 •
2、 农村题材小说的特征与中心作家群的文化性格
立场、视野、情感、方法的转变 描写对象、作品主题、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等多方面的转变。
无意识的男性中心视角
互为因果、互相渗透的双重意图
一篇小说的两面: 一篇小说的两面: A面:女性群体借用政治话语完成自身性别身份的改造 面 B面:政治话语借用女性身份改造的需要完成对民众的 面 政治话语借用女性身份改造的需要完成对民众的 改造
且为女儿身,怀藏男儿情。 情夜燃忧思,孤灯映蝉鸣。 露晨入社去,迟暮归家来。 不合淑女妆,且留豪情心。 ——金子轶
(3)、作家的创作自觉与艺术追求 、
柳青的三篇创作谈:《二十年的信仰和体会》《美学笔记》《延 柳青的三篇创作谈: 二十年的信仰和体会》 美学笔记》 安精神》 安精神》
(4)、 艺术局限性
作者对农民的历史境遇和心理情感的熟悉、弥补了这种观念论 证式的构思和展开方式可能出现的弊端,但反过来这种写作方式 还是极大的限制了作者生活体验敞开的程度。
开头: 开头:
天黑定了。汤河丸石和沙子混合着的河滩上, 天黑定了。汤河丸石和沙子混合着的河滩上,挺神秘地出现了一粒豆大的 灯火光。五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冷得簌簌发抖,在那里聚齐了。 灯火光。五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冷得簌簌发抖,在那里聚齐了。 梁三树根一般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早晨从镇上买来的一尺红标布。 梁三树根一般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早晨从镇上买来的一尺红标布。 他感激地说: 他感激地说: 众位乡亲,为俺们的事,受冷受冻……” “众位乡亲,为俺们的事,受冷受冻 “甭说了,甭说了。俺们冷一刻有啥呢?” 甭说了,甭说了。俺们冷一刻有啥呢? 甭说了 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也顺心…… “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也顺心 “就是这话。对,说得对!” 就是这话。 就是这话 说得对! 天星全了,快动手吧! “天星全了,快动手吧!”
三、关于“革命历史小说”
1、概念 1960年 1960年 80年代 80年代 茅盾使用了“革命历史题材” 这一概念。 茅盾使用了“革命历史题材” 这一概念。 黄子平提出“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 黄子平提出“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 【《革命.历史.小说》 牛津大学出版社】 【《革命.历史.小说》 牛津大学出版社】 革命
(见《柳青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创作主旨 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和这次革命的必然历史趋势。 和这次革命的必然历史趋势。通过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 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这个主题思想。 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这个主题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