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完整版)初中数学方程及方程的解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 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乒。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ax=b(a丰0)不定方程:一个代数方程,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时,叫做不定方程,不定方程一般有无穷多解。
代数方程:代数方程通常指整式方程。
有时也泛指方程两边都是代数式的情形,因而也包括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等式: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性质:两边同加同减一个数或等式仍为等式;两边同乘同除一个数或等式(除数不能是0)仍为等式。
方程的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4.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丰0)的形式;5. 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矛盾方程:一个方程,如果不存在使其左边与右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样的方程叫矛盾方程.知识点2: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相同的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1)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①把方程组里的任何一个未知数化成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②把这个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里,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④把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是原方程组的解.2)加减消兀法,简称加减法.①把一个方程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②把所得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④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是原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情况:知识点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号有〉、A、<、V或乒等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如ax<b 或ax>b(a 丰 0)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成1(如果乘数和除数是负数,要把不等号改变方向)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所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2)在数轴上表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3 )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知识点4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任意).一次项系数为5 (任意),二次项是 3 (任意不为0)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方程as' -F bs 4- c = M&W 0)2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则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己知方程(HLX十Q)'二k(DQ尹(Xk〉。
(完整版)初中数学分式章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
分式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分析1、分式的定义:例:下列式子中,y x +15、8a 2b 、-239a 、y x b a --25、4322b a -、2—a 2、m 1、65xy x 1、21、212+x 、πxy 3、y x +3、ma 1+中分式的个数为( ) (A ) 2 (B ) 3 (C ) 4 (D) 5 练习题:(1)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有 .⑴275x x -+; ⑵ 123x -;⑶25a a -;⑷22x x π--;⑸22b b -;⑹222xy x y +。
(2)下列式子,哪些是分式?5a -; 234x +;3y y ; 78x π+;2x xy x y +-;145b-+。
2、分式有,无意义,总有意义:(1)使分式有意义:令分母≠0按解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2)使分式无意义:令分母=0按解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注意:(12+x ≠0)例1:当x 时,分式51-x 有意义; 例2:分式xx -+212中,当____=x 时,分式没有意义 例3:当x 时,分式112-x 有意义. 例4:当x 时,分式12+x x有意义例5: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x y-+无意义; 例6:无论x 取什么数时,总是有意义的分式是( )A .122+x x B 。
12+x x C 。
133+x x D 。
25xx - 例7:使分式2+x x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为( )A .2≠x B .2-≠x C .2->x D .2<x例8:要是分式)3)(1(2-+-x x x 没有意义,则x 的值为( )A. 2 B 。
—1或—3 C 。
-1 D 。
3同步练习题:3、分式的值为零:使分式值为零:令分子=0且分母≠0,注意:当分子等于0使,看看是否使分母=0了,如果使分母=0了,那么要舍去.例1:当x 时,分式121+-a a的值为0 例2:当x 时,分式112+-x x 的值为0例3:如果分式22+-a a 的值为为零,则a 的值为( ) A. 2± B 。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1一、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未知数的公因式要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是去分母,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的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意义。
初中数学之分式方程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之分式方程知识点汇总
分式方程的概念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
(1)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的解法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
在去分母这一步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注意: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找出最简公分母);
(2)解这个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
(3)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等于0,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适合打印)
1.一般性质(角)⑴内角和:360°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⑶外角和:360°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
1.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2.溶液=溶质+溶剂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二、实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6.三角形的面积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总结(中考必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初二数学分式知识点
初二数学分式知识点一、引言分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代数运算、方程求解以及后续的高中数学学习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旨在总结初二数学中分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运算规则以及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式相关知识点。
二、分式的定义1. 分式:形如 \(\frac{a}{b}\) 的代数式,其中 \(a\) 称为分子,\(b\) 称为分母,\(b \neq 0\)。
2. 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因为除以零没有定义。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1. 等值变换: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值不变。
2. 符号规则:分式的符号由分子和分母的符号决定,分子分母同号结果为正,异号结果为负。
3. 约分:通过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并约去,简化分式。
4. 通分:将多个分式转化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式,便于进行加减运算。
四、分式的运算规则1. 加减法:-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式进行加减。
2. 乘法:- 分式的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 除法:- 分式的除法:将除数的分式取倒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4. 乘方:- 分式的乘方:分子和分母分别取方。
五、分式的解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移项和化简分式,求解未知数。
2. 一元二次方程: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注意分式的化简和检验根。
六、分式的应用题1. 比例问题:利用分式表示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工作问题:通过分式方程解决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问题。
3. 浓度问题:使用分式计算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七、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1. 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化简方法,准确求出分式的值。
2. 分式方程:注意检验解的有效性,避免出现除以零的情况。
3. 应用题: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建立分式方程求解。
八、总结分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掌握分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可以加深对分式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笔记整理大全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笔记整理大全初中数学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初二阶段,我们需要掌握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第一章分式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第二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图像:双曲线表达式:y=k/某(k不为0)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四章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1)矩形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初中数学各年级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第11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52.三角形的边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53.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54.三角形的稳定性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55.三角形的内角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56.三角形的外角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5.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低频
选择题
填空题
26.垂线
低频
选择题
填空题
27.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低频
选择题
填空题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28.平行线的距离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9.平行线的判定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5.3 平行线的性质
30.平行线的性质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31.命题、定理、证明
中频
高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第13章轴来自称13.1 轴对称63.轴对称概念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6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高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13.2 画轴对称图形
65.轴对称的性质和画法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13.3 等腰三角形
66.等腰三角形概念、性质、判定
中频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67.等边三角形概念、性质、判定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基本知识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教师
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教师
一、数与式
1. 集合
2. 有理数
3. 无理数
4. 整式
5. 分式
二、方程与不等式
1.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不等式
3. 一元二次方程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5. 分式方程
三、函数与图像
1. 函数的概念
2. 一次函数
3. 二次函数
4. 函数图像
5. 反比例函数
6. 绝对值函数
四、几何初步
1. 相交线及其性质
2. 三角形
3. 全等三角形
4. 相似三角形
5. 勾股定理
五、三角形初步
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 角的度量
3. 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性质
5.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六、四边形初步
1. 四边形的分类
2. 平行四边形
3. 梯形
4. 菱形和正方形
5. 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七、数列初步
1. 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式
2. 等差数列
3. 等比数列
4. 数列的前n项和
八、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点的坐标
3. 中点公式
4. 距离公式
5. 斜率公式
九、统计学初步
1. 统计及统计图
2. 频数分布表
3. 平均数
4. 中位数和众数
5. 样本调查及抽样
十、概率初步
1. 随机事件
2. 事件的概率
3. 概率的性质
4. 利用概率统计问题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一、理解定义1、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1)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带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4)写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检验四总结”3、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增根是最简公分母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4、分式方程的解法:(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注: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步骤: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时要注意从方程本身和实际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二、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1、轴对称: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2、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
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2)联系。
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与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垂直。
(3)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分式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分式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分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整式一起构成了代数式的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式的相关知识,下面将对分式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与总结。
一、分式的定义如果 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 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B 就叫做分式。
其中 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需要注意的是,分式的分母不能为 0,因为除数不能为 0。
如果分母 B 的值为 0,那么分式 A/B 就没有意义。
例如,x/(x + 1) 是一个分式,因为分母 x + 1 中含有字母 x;而2/3 不是分式,因为分母 3 是一个常数,不含有字母。
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 0 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 0。
即当B ≠ 0 时,分式 A/B 有意义。
例如,对于分式 1/(x 2),要使其有意义,必须满足x 2 ≠ 0,即 x ≠ 2。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为 0。
即当 B = 0 时,分式 A/B 无意义。
例如,对于分式 3/(x + 3),当 x + 3 = 0,即 x =-3 时,分式无意义。
3、分式值为 0 的条件:分子为 0 且分母不为 0。
即当 A = 0 且B ≠ 0 时,分式 A/B 的值为 0。
例如,对于分式(x 1)/(x + 2),要使其值为 0,必须满足 x 1= 0 且 x +2 ≠ 0,解得 x = 1。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 = A×C/B×C,A/B = A÷C/B÷C(C 为不等于 0 的整式)例如,对于分式2x/(3y),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4x/(6y),分式的值不变。
这个性质是分式化简和计算的重要依据。
四、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公因式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因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
2.工程(效)问题:
3. 增长率问题:(增长率与负增长率)
8.分配与方案问题:
1.线段图示法:
常用方法2.列表法:
3.直观模型法:
解法:(借助数轴)
4.最佳方案问题
5.最后一个分配问题
第三部分《函数与图象》知识点
3平行于x轴,y轴的线段长度的求法(大坐标减小坐标)
4不共线的几点围成的多边形的面积求法(割补法)
完全平方公式:(a b)2a22ab b2
乘法运算
混合运算:
单项式
多项式
多项式;多项式多项式
单项式
括号优先
分式的定义:分母中含可变字母
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 分式的性质:a冬卫;a2(通分与约分的根据)
b b m b b m
通分、约分,加、减、乘、除
分式的运算和“+治先化简再求值(整式与分式的通分、符号变化) 简求 整体代换求值
x
1区域性: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
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增减性
反比例函数 性质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恒值性:(图形面积与k值有关)
4 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求交点:(联立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求交点坐标,还可由图像比较函数的大小)
定义与解:
元一次方程 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应用:确定类型、找出关键量、数量关系
定义与解:
解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知识点总结
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相关概念: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无理方程: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无理方程又叫根式方程)
3.有理方程: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统称。
二.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法:
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必须舍去。
在上述步骤中,去分母是关键,验根只需代入最简公分母。
2.换元法: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②换元:换元的目的就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要注意整体代换的思想;
③三解:解这个分式方程,将得出来的解代入换的元中再求解;
④四验:把求出来的解代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检验,若结果是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
解无理方程也大多利用换元法,换元的目的是将无理方程转化成有理方程。
三.增根问题:
1.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增根。
2.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3.增根的特点:增根是原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根,增根必定使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0。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就是转化,即把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常见考法
(1)考查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解和增根的机会比较少,通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命题,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2)分式方程的解法,是段考、中考考查的重点。
误区提醒
(1)去分母时漏乘整数项;(2)去分母时弄错符号;(3)换元出错;
(4)忘记验根。
【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