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教案...教材

合集下载

法律常识教案

法律常识教案

法律常识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法二、依法治国三、做守法公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

教学难点: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2、什么是法律?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课时:9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法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

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

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认识基本法律常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认识基本法律常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认识基本法律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包括法律的分类、法律的来源以及法律的具体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探究法律的分类。

3. 知道法律的来源。

4. 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一位小女孩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而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故事。

引出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

Step 2 讨论与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法律有什么作用?2. 你们觉得为什么需要法律?Step 3 探究组织学生分小组,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来探究法律的分类和来源。

每个小组讨论完后,由代表向全班汇报。

Step 4 学习法律常识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包括以下内容:1. 什么是公德法?2.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3. 什么是合同?合同的作用是什么?Step 5 案例分析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Step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法律常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留下简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拓展延伸可以邀请一位法律专家或者政法干警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故事、小组合作探究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法制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原则,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律素养,为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法律的定义、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3. 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如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

3. 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法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系统讲解法律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校园欺凌、网络侵权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模拟法庭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法律程序。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法律知识。

五、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文。

2.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校园法制环境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法律知识。

总结:。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年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方案。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分析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法律故事”的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3. 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法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法律有哪些作用和意义?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a.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b.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c. 法律具有制裁作用,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 法律具有教育作用,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素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案例1:某男子盗窃他人财物,被警方抓获并依法处理。

案例2:某企业违法排放废水,被环保部门查获并依法处罚。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依法处理?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在这些案例中起到了规范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依法处理是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提高法治素养。

初中优秀法制课教案大全

初中优秀法制课教案大全

初中优秀法制课教案大全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法律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4. 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2. 教师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举例说明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3. 教师讲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强调遵守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4. 教师讲解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提出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遵纪守法,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

3. 学生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和体会。

以上是一份初中法制教育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法律常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让学生知晓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2.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能够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法律概述1.认识法律:法律的定义、功能、形式、内容等;2.法律的分类及层次: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2. 违法与惩罚1.违法的后果:认识违法的后果,区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2.惩罚的类型:行政处罚、刑罚、民事赔偿等;3.如何避免违法及处理违法行为。

3. 法律日用与安全1.消费安全:认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保护自身权益;2.交通安全:认识交通规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3.网络安全:认识网络安全相关法规,了解如何避免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剖析等,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其中重点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要求1.认真备课,做好课件,准备案例或应用实例;2.加强课堂控制,注重互动,主动引导学生思考;3.严密思路,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4.在教学效果中,注重培养法律接受和发自内心的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法律。

六、教学评价1.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认知与学习风格;2.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统计学生的各类表现指标;3.及时修改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教学效果1.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学生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一年级法制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法制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法制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法制教案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五、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一年级法制教案2活动目标: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2、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

3、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主要内容: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形式: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

2. 通过趣味案例,提高学生对法律常识的兴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法律条文3. 趣味案例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引入话题。

2. 简要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二、基本法律概念讲解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 法律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

3.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三、趣味案例一:小明的财产权1. 案例介绍:小明在街头捡到一部手机,他不知道手机的主人是谁,于是把手机带回家。

2. 讨论问题:小明应该怎么做?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财产权的归属问题。

4. 结论:小明应该把手机交给警察或者寻找失主,不能私自占有。

四、趣味案例二:小红的借书风波1. 案例介绍:小红借了图书馆的一本书,但她忘记归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求小红赔偿损失。

2. 讨论问题:小红是否应该赔偿?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借书合同的相关规定。

4. 结论:小红应该按照借书合同的规定,赔偿图书馆的损失。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法律常识。

2. 强调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规范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法律常识。

2. 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二、趣味案例三:小刚的交通安全1. 案例介绍:小刚骑自行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与一辆轿车发生碰撞。

2. 讨论问题:小刚是否应该承担责任?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交通安全法规。

4. 结论:小刚违反了交通规则,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趣味案例四:小张的网络侵权1. 案例介绍:小张在网络上未经他人同意,上传了别人的照片和文字,被侵权人要求小张删除。

2. 讨论问题:小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

初中法律常识教案

初中法律常识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法律常识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及其后果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操作。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合法。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纪守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三、情景剧表演1. 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展示遵纪守法的行为。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 基本法律常识:宪法、刑法、民法等。

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讲解基本法律常识: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概念,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讨论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纪守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教育教材。

2. 案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人生法律常识教案高中数学

人生法律常识教案高中数学

人生法律常识教案高中数学教案名称:人生法律常识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辨别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观念,使其能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1. 法律概念和原则2. 法律与人生3. 个人权利与义务4. 家庭法律常识5. 犯罪与刑法知识6. 保护自己的法律常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法律概念和原则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公平原则等;3. 讨论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第二课:法律与人生1. 分析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 探讨法律与道德、公德的关系,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良好习惯;3.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第三课:个人权利与义务1. 讨论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介绍基本的人权和公民权利;2.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维护自身权益;3. 分析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课:家庭法律常识1. 介绍家庭法律常识,如婚姻法、继承法等;2. 讨论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中的法律规定;3. 引导学生在家庭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第五课:犯罪与刑法知识1. 介绍犯罪和刑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的危害性;2. 讨论犯罪预防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犯罪意识;3. 分析犯罪与刑法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的影响。

第六课:保护自己的法律常识1. 介绍常见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如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网络诈骗等;2. 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引导学生养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对法律概念和原则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法律教案 初中

法律教案 初中

法律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5.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讲解:(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2)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讲解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部门,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判断案例中的违法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5. 总结:强调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表现,检验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法律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相关教材或读物。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案例。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初中法制安全教案

初中法制安全教案

初中法制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二、教学内容1.法律基础知识2.交通安全3.防火安全4.防溺水安全5.防范校园暴力6.预防犯罪行为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新课内容:教师分别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防范校园暴力、预防犯罪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和防范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法律知识、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3.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教学资源1.教材:法律知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防范校园暴力、预防犯罪行为等方面的教材。

2.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家庭教育与法律常识教案

家庭教育与法律常识教案

家庭教育与法律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常识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法律常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4.掌握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其实施方法。

二、教学准备1.准备PPT教学课件。

2.备具备丰富的案例和实例资料。

3.手册或印刷材料,使学生能够记住课堂所学。

三、教学过程1.引入学生现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听到“法律”这个名词?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你曾经或者现在是否也因为不了解一些法律常识,而导致自己或者家人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呢?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是“家庭教育与法律常识”。

2.正题第一部分:家庭教育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在社会中珍贵的青春期,家庭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支点,更需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亲子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一环。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受益更多的能力。

们总结了几种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1)传统的小学教育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收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阶段。

家庭在这个阶段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在家中学习最基础的知识,如语言、数学、科学、编程等。

(2)传统的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是孩子们接收教育的高峰阶段。

家庭在这个阶段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允许孩子们进行更多的课外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3)传统的大学教育在大学中,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自由学习,并且通过选修课程、实习等方式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体验。

但是,在家庭的教育中,也要允许孩子尝试各种潜在的职业和探索潜在的兴趣爱好。

第二部分:法律常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法律名词,例如:身份证、驾照、合同、银行卡等。

但是,你是否清楚这些名词恰当的使用方法和意义?在没有遇到任何不幸事件时,你是否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准备呢?理解法律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1)身份证学生们在法律方面的素养要求是掌握自己的身份证件。

我们必须熟知身份证的常识,了解它的使用、挂失等方方面面。

法律常识授课教案范例分享

法律常识授课教案范例分享

近年来,法律常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条款的适用和了解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习法律常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点。

今天我们分享一下法律常识授课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法律条款的基础知识;2.法律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组成;4.我国法律制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5.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纠纷及其解决方式。

二、教学内容1.法律条款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法律条款的概念,其构成要素和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条款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条款的具体内容。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法律条款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2.法律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讲解法律常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合同的签订、工伤的处理、交通事故的定责等。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并了解法律的保护措施。

3.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组成主要讲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如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并介绍各级法院的职责和权利。

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组织架构和协作模式,包括诉讼方式和各级法院的层次结构。

4.我国法律制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讲解我国法律制度的概述,包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近代法律制度以及现行法律体系。

同时,让学生理解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最新的法律进展。

5.一些常见的法律纠纷及其解决方式主要以就业劳动纠纷、财产纠纷为例,讲解这些法律纠纷的基本情况、解决方式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款。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常识的应用。

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逐步掌握法律常识,并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析。

2.讲授法以PPT为主要教学工具,讲解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具体内容。

初中法律常识授课教案

初中法律常识授课教案

初中法律常识授课教案法律常识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理解法律常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初中法律常识授课教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针对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了解法律常识,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更加规范。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教案的基本内容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如扒窃、伤害等;教育初中生应该遵守的法律和规定,如不参与非法活动、不借口搭话等;教育初中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案的目标主要应该是:让初中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条文、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取得并使用这些知识。

基础上,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法律权益,认识到自己的权益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保障自己的权益。

二、教案的实施方法1、交通安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法律常识的第一项应该是交通安全教育。

这部分教育可以通过海报宣传、微型演出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来完成。

学生可以通过如何在道路上行走以及如何骑自行车或者滑板车等方式来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并进一步了解法律规定。

2、扒窃和伤害行为在这部分教育中,可以提供扒窃和伤害行为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并且帮助他们了解保障自身权益的方式。

同时,以纪律执行的调查和判决为背景教育他们如何依法行动。

3、实际案例分析针对学生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直接分析个案,实际引导他们了解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解决的方式。

学生们的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与教师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互动游戏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切地体验到法律常识的应用。

让他们动起来,参与其中,通过游戏来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法律应用的效果。

三、分析教案开展前的问题和对策教育只有实施了才有意义。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法律知识介绍法律和法律常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法律知识介绍法律和法律常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法律知识》——介绍法律和法律常识一、教学价值: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学,可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规则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常识。

2.区分法律和道德的不同,明确法律的约束力。

3.认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了解交通规则、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教学区域:教师应选择安全、宽敞、通风、采光充足的教室或户外场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或图表等。

2.教材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的法律常识读物和故事书。

3.教案准备: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活动。

五、教学介绍: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简单介绍法律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法律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六、教学重点:1.法律的定义和约束力。

2.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3.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七、教学方法:1.讲解法律常识:通过讲解法律常识的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法律的约束力和作用。

2.游戏体验:通过小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深入体验生活中法律常识的运用和意义。

3.故事阅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幼儿联想“法律”这个词汇,通过让幼儿说一说“法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幼儿认识法律。

2.讲解法律常识:让幼儿认识交通规则、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法律常识,并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进行讲解。

3.游戏体验: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让幼儿体验交通规则、消防安全等实际应用场景,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故事阅读:选择有关法律常识、安全保护方面的故事书进行阅读,让幼儿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其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常识教案三年级下册学校:班级:姓名: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法二、依法治国三、做守法公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

教学难点: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2、什么是法律?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法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

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

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

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

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

2、知道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学内容: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生活的如此安定。

例如: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税收等有关的是:经济法;与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关的是:环境法;与结婚、抚养、赡养、家庭暴力有关的是:婚姻法……除此以外,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年的3月1日,正巧也是我爸爸40岁的生日。

正因为这是一个大生日,所以,妈妈、爷爷、奶奶便决定给爸爸办得隆重一点,宴请了许多的亲戚朋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同学们。

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家中有车的,但那一天却为了防止酒后驾车而没有开车来。

而开车来的有八位左右,他们都自觉地在自己的杯中倒满了饮料,没有一个人倒酒,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喝过酒的人是不能开车的。

根据交通法规定:酒后驾车最轻被处以罚款200元,重则被扣分甚至处以刑事拘留。

虽然有些司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内心存在着侥幸心理。

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因此,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们都坚决不喝,一个劲的和劝他喝酒的人打圆场,最终真的是滴酒未沾,我也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这是对自己、对家人、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可见这些叔叔们肯定是无论做啥事都会很认真很负责的!我为爸爸有这样的亲戚、朋友而感到自豪!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们是不是也认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定是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同样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全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奥体中心打羽毛球。

尽管去奥体中心的路上人、车都很少,但是红灯挺多,并且时间也挺长的。

有的司机一看没人,就闯红灯、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有的行人在指示灯为红灯的时候,不顾自身的安危,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街而过,好像马路上只有他一人,更或是他不是肉身,而是金刚不坏之身,每每有这样的行人过街时,常令一些正常行驶的司机猛踩刹车,那尖锐刺耳的磨擦声听起来真的很恐怖。

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再三地教育我:“千万不要乱闯红灯,你看,多危险啊!出了交通事故最受伤的还不是你自己!”由于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红灯停,绿灯行”他都做不到,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各种交通事故,中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上死伤几十万人,这些血淋淋的数字难道不可减少甚至避免吗?我想,随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逐渐加深,由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遵守,全民素质提高以后,应该是可以的吧!在21世纪,全社会都提倡要和谐发展。

我认为,和谐发展除了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下功夫,还应当在提高全民的素质方面多下功夫。

当然,要想提高人们的素质,则必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立志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第三节形形色色的犯罪1、煽动国家分裂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故意杀人罪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

5、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6、强奸罪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与其性交的行为。

7、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8、抢劫罪指以非法为占有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9、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0、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11、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1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四节做守法公民一、守法与违法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

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

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

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第五节外出不要怕安全巧筹划教学目标:1、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的方面。

2、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教学内容:1998年10月18日,人们被狮子星座的流星雨闹得沸沸扬扬。

不少家庭、不少孩子站在凛冽的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去欣赏神奇太空的壮景。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14岁的女孩马旻和堂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观赏流星雨的人群。

为了能看得清楚,他们跑向附近的一个大操场。

凌晨3时40分,两个人都有了冷意,便想回家去穿衣服。

走在半路,忽听后边有人大喝一声:“站住!”只见一男人手提黑色橡胶警棍,出现在姐弟面前。

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要查看他们的学生证。

姐弟俩以为此人是夜巡人员,放松了警惕。

姐姐拿出了学生证,弟弟没有。

“夜巡人”陪他们往家走。

在离家还有300米的地方,“夜巡人”对堂弟说:“你回去取学生证,我和你姐在这等。

”当堂弟和家长从家跑出来时,前后仅15分钟的时间,姐姐和“夜巡人”都不见了。

几天后,在一小树林中发现了马旻的尸体。

(此案已告破,凶手已被处决)。

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1.先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静的马路上,面对车流行走,不背对车流,以免有人停车袭击。

5.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哨子、报警器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7.乘地铁时,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尽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车厢,坐靠近车门的位置。

8.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马路一边,以防坏人抢掠。

10.家门钥匙放在身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兜内、脖子上、衣服内),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抢,你仍可进家门。

11.走夜路时,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擞精神,要让企图袭击你的人望而却步。

12.如怀疑有人跟踪,应试着横过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着你。

若该人紧跟不舍,你应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报警求救。

13.横穿地下过街道时,谨防抢劫者在地道两头围截,要结伴行走或跟随大人一起走。

14.要尽量避免在无人的汽车站等车,这样,你容易成为坏人袭击的目标。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

第六节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小妙招教学目标:1、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2、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该怎么办?教学内容: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