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凿登魔犍现代犍理论逮"反思性"(reflexivity)在社会学中并非一个全新概念,自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初创以来,它就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派社会学理论中.然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激烈争论的背景下,吉登斯等人的反思性概念与以往社会学所涉及的"反思性"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吉氏关于反思性现代性(reflexivemodernity)的理论将反思性看作晚期现代性的一个内在特征,以及试图用"反思性现代性"来化解现代与后现代之争,都为我们理解当下社会生活的性质提供了诸多新的启示.一般意义上的"反思性"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其反思性现代性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这一理论中,他用"反思性"来描述行动与思想之间的交互关系.作为对所有人类活动的一种界定,反思性指"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征"(吉登斯,1998:62).关于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反思性有如下要点:1.这种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大多发生在实践意识层面,即行动者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行动,而只在有限的程度上体现于话语层面;但不论体现在哪个层面,反思性监控都以行动的理性化为基础.2.尽管这种反思性监控是例行性的,但它却具有典型的意义,即行动者可以借由对自己身体姿态, 律的教育,检查和监督;(4)调解处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5)促进社会工作者之间的经验交流等等.(四)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不懈努力.专业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投身到社会研究,尤其是一线实务中,加强专业自律,有效满足社区和公众的需求,提高对公众服务的专业水准,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专业实践, 从而推动社会工作注册制度和执业制度的建立,为专业的发展和成熟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口编辑/李聆(上海)张钰张襄誉衣着装饰,用语,表情和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有意控制和警觉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能动作用(agency) 和资格能力(competency)的正常行动者.3.这种反思性监控并非仅仅指自我意识,即它不仅指向行动者自身,还包含着对他人行动的期待以及对共同在场的互动情景的监控,二者融合在同一个过程中.4.这种反思性与实践的连续性互为前提:没有行动者对自己,他人和互动情境的从不松懈的反思性监控,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就不可能维系和延续;没有在时空向度上连续(不断重复)的社会实践及其产物——结构和制度,反思性监控就会失去中介而无所凭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氏说:"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同上)反思性的概念在吉氏的结构化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被不断再生产出来的规则和资源的结构,既是反思性监控的中介,又是这种连续反思性行动的结果.如果抽掉了反思性概念,那么着名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因为正如上文所言,没有了反思性监控,连续的社会行动将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结构也就无从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反思性概念视为结构二重性原理的一种动态表述,它展示了行动(实践)将能动者与结构,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过程.参考文献:①李芹,《略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角色》,山东省社会学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②孙莹,2001,《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建设的政策考虑》,(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社会出版社.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200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通讯》第14期.④民政部网址www.Ⅱ40?社会2002?1O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反思性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之一,与现代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却构成了现代性的反思性的必要基础.现代性的反思性在吉氏的理论中,"反思性"的第二种涵义与现代性相联,被用来解释现代社会的制度逻辑.现代性条件下的反思性是指定期地把关于社会实践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反过来应用于基于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衍生的实践,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社会实践的特征,并由此使得知识成为制度组成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如果我们把作为反思中介的规则和资源视为由某种知识构成的话,那么不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 还是现代性的反思,都可以在"利用知识对社会活动进行监控"的意义上来理解.所不同的是,现代性的反思性是制度化了的反思性,它发生在跨越时空的抽象系统再生产的层面,而不仅仅是个体行动者对共同在场的互动情境的监控.在传统社会中,对行动的反思监控与社区的时一空组织融为一体.在这种社会中,时.空伸延(time-spacedistanciation)的范围极为有限,作为反思中介的所谓知识大多局限于行动者个人及其所属共同体的经验,习俗,惯例等,这些本地知识只能在特殊的情境中产生,发展和获得其有效性.尽管文字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时一空伸延的范围,使知识的跨时空传播成为可能,但反思在这时候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来解释传统,而非创造未来.在现代性条件下,反思性由于抽象系统的发展而得以制度化.社会功能分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伴随着时.空延伸和脱域(disembedding)——社会关系日益脱离共同在场的情境而跨越时空进行重组——程度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专家系统逐渐分割了原本完整的生活世界.由这些专家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专门知识——新的理论,概念和发现,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外行大众,成为对行动进行反思性监控的中介.换言之,个体行动者或集体行动者不再以本地的经验和传统为中介,而以来自不在场的专家系统的知识为中介对社会活动进行反思性监控.与传统相比,这些专业知识具有如下特点:1.它们是脱域性的,从根本上说是非本地和去中心的(deeentered),"因为它是建立在可以脱离情境而制定和发展的客观原则之上的"(贝克,吉登斯, 拉什,2001:107).2.它们依靠程序理性和以知识的可修正性为前提的科学理性而获得其合法性,而不是依靠仪式性的语言.3.它们本身的发展和积累依赖于专家系统内部的反思性过程,因此各子系统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有点类似于卢曼(NicolasI山mann)所描述的系统的自我塑成(autopoietic)和自我参照(serf-referentia1).4.它们对任何有时间,有条件,有才能去把握它们的人都是"开放"的,而并非被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所垄断.由于不存在所谓全面的专家,所以任何专家相对于其他专家系统又都是外行,因此不仅个体行动者,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再生产在现代社会都必须以外来的专门知识的再嵌入(reernb~ding)为前提.在现代性中,几乎找不到哪一个实践领域不是由专家系统的知识参与建构的.所以我们说现代性的反思性主要体现在抽象系统层面,并且,专门知识在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嵌入还是系统有机整合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吉氏把制度性的反思性(institutionalreflexivity)看作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现代性,是在人们反思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并通过这一过程)被建构起来的,……"(吉登斯. 2000:34).社会科学与反思性在现代性的反思性中.吉登斯特别强调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社会科学是对这种反思性的形式化(专业知识的一种特殊类型),而这种反思对作为整体的现代性的反思性来说,又具有根本的意义"(同上,p35).他甚至认为: "现代性,就其深刻和内在特性而言,本身就具有社会学的性质"(同上,p38).在这个问题上,吉氏引入了一个关键概念——"双重阐释"(doublehemleneu- tic),以此来说明社会生活世界与关于它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一方面,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依赖于外行行动者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论"和"概念";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生产出来的高度抽象和专业化的理论和概念又持续不断地介入,脱离,再介入它们所由此得来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生活世界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既重构着其自身的知识,又重构着作为该过程一个部分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里,吉氏实际上是想要强调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知识的一种特殊类型,作为反思性中关键的一个专家系统,在参与现代性反思的过程中,对现代性建构的深刻作用,即他所谓的社会科学的实践意涵.他曾举例说:以l7世纪欧洲思想家提出的主权理论为例.这些理论来自对社会趋势的反思与研究,又反过来卷社会2OO2?10?4l?入这些社会趋势.不借助以话语形式阐述的现代主权国家理论,就不可能产生现代主权国家.西方现代性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国家政权在政治上"自我监督"方面明显的扩张趋势.这种趋势孕育出的社会气候与知识氛围,正是产生社会科学"专业化,职业化"话语的源泉,而后者在表述前者的同时,又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吉登斯,1998:55).同样的,如果不是所有的外行行动者都在实践意识层面掌握了诸如"资本","市场","投资","工业"等经济学概念及相关理论,并以此为中介反思性地积极建构经济活动,现代经济生活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普通大众对有关家庭,婚姻,财产,两性关系,性知识等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及经验研究结果一无所知的话,现代家庭生活也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这些话语,概念,理论和发现以此反思性地重新建构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自身也学会了用社会学方式思考"(吉登斯,2000:38).反思性现代性的后果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一个内在特征,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第一,去传统化(de~aditionalization)和全球化.在结构层面,得益于时空分离和脱域的制度化反思成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它促使传统全面而快速地从现代生活中撤离.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毁灭传统"(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116).尽管任何人类活动由于其固有的反思性特征都具有潜在的变迁可能性,但只有当以可修正性为前提的科学知识成为反思中介的时候, 习俗和日常实践才能受到如此严重的改变,以至于日益快速地远离其地方性情境,而由不在场的抽象系统主导行动.这并不是说,在现代生活中任何意义上的传统都已经了无踪影,而是指即使现代社会生活出于合法化的目的,还在各方面依靠传统甚至不断创造出新的传统,但这时候"传统"的意义已经远异于前现代文明中的"传统".现代性中"传统"是可以并且必须不断接受质疑和推论式(discursive)证明的"传统",其权威受到民主对话的限制.如果不是'以前如此'正好与(人们根据新获知识发现的)'本当如此'在原则上相吻合.则日常生活的周而复始与过去就不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仅仅因为一种实践具有传统的性质就认可它是不够的. 传统,只有用并非以传统证明知识来说明的时候,才能够被证明是合理的.……所谓已被证明为合理的传统.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具有虚假外表的传统,它只有从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才能得到认同(吉登斯, 2000:33—34).人类学像社会学一样直接卷入了现代性的制度化反思——即使是世界上最不开化的土着文明,其传统也由于人类学家的工作而得到重新证明,表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如今的夸丘特尔人以博厄斯的专论为指南,忙于重建它们的传统文化,而澳洲的土着以及世界上其他的一些群落则正在根据人类学平行研究的成果争夺土地权"(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125).传统的撤离和全球化是发生在反思性现代性阶段的一个双重过程,二者依靠抽象系统的脱域而得以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全球化就是对'距离的行动';缺席主导在场,其中原因不是因为时问的积淀,而是因为空问的重构"(同上,p121).而传统则总是与"在场"和"本地"相联系.因此,现代反思性的制度化——即社会关系抽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导致一个全球社会(迈克卢汉称之为"地球村")的出现;而跨越全球的知识传播也必须导致行动日益从其地方性传统的限制下脱离出来.具体来说:(1)抽象系统的发展随着晚期现代性的到来而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2)人类学家的工作促进了知识的跨文化传播;(3)现代电子媒介技术迅猛发展.这一切共同导致了全球性知识对本地行动情境的再嵌入——对行动和系统再产生的反思性监控在现代性条件下再也不能脱离全球背景,全球化成为内在于任何现代社会实践的显着特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决策,其缘由和后果都可能因跨越遥远的时空范围而难以预料和控制.第二,一个难以预料的未来.尽管现代性的反思意味着动用越来越完备的知识,对行动进行越来越严密的监控和规划,但它本身发展的逻辑却必然导向一个难以预期的未来.虽然权力,价值和未预期后果等因素在其中也起着注1.吉登斯认为,尽管全球化使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单一"的.但却被不平等的权力严重地撕裂开了;尽管知识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知识却不能自然而然地使我们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作出选择;由于社会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人们借以行动的知识总是不可能尽善尽美,于是便导致预期之外的结果发生.见《现代性的后果》, 第38—39页,第135页.42?社会2002?lO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反思性本身却是导致社会发展不可预测和控制的根本原因.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新知识总是不断地被嵌入到它所由以得来的社会领域中去,因此而不断地改变着社会世界的性质,使之转向新的方向,远离我ffJ的预期.这里的重点不是今天的生活变得比从前更不可预测,而是这种不可预测性的根源变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人类知识的增长创造出来的"(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235).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因为启蒙理性曾经告诉我们,确定的知识的积累能够增加行动的合理化程度,从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命运.然而,这早已被证明是一个假命题.因为不仅社会知识大量地嵌入社会生活会改变原先预期所赖以实现的条件,并且即便是社会化的自然界,也可能由于社会知识的循环通过技术构成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例如,关于地球变暖的危险是否将成为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究竟有多少人相信全球变暖这一前提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未来',在现在依据知识对其赖以发展的环境的缓慢动员中被反思性地组织起来.而就是这同样的过程,以明显悖论的方式经常挫败这种知识所昭示的期望"(吉登斯,1998:31).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知识的这种反作用.首先,知识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一种行动资源,它往往成为行动者作出决策的基础.新增加的知识往往使个体行动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行动计划,以求得利益最大化,但行动者们集体的行为转向又可能使新知识的可能增效丧失其实现的条件,导致他们的期待集体落空,这便是所谓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似乎永远难以消除的矛盾.另一方面,行动者总是依据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和对他人对自己的预期的预期来作出行为决策的.知识的增加使行动者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对彼此的行为预期和对预期的预期增加落空的可能性.第三,"现代专家知识的专业化本质直接导致现代性的无规律的失控品质"(同上,p33).因为知识的高度专业化很有可能使它们之间彼此矛盾,行动者只好求助于知识之外的资源——比如信念,批评进行选择. 这时就没什么确定性可言了.第三,自我的反思性规划.现代性的制度化反思不仅遍布整个社会的结构层面,而且已经延伸到自我的核心部位."在后传统秩序的场景中,自我成为反思性投射(reflexivepro- ject,本文笔者认为以译为"反思性规则"为妥)."【同上,p35)在现代性的情境下,自我认同的形成越来越成为行动主体的一种积极建构过程,他们依据大量来自抽象系统的知识以规划理想中的自我及其发展."变化的自我作为连接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被探索和建构"(同上).现代社会中自我的反思性一方面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有越来越大的责任,自我愈益成为个人关注的焦点,接近一个自我参照的系统而导致个人经验和情感的封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反思性在自我层面的渗透又可以理解为日益加剧的个人化趋势.另一方面它也显示出抽象系统对生活世界入侵的分割."抽象系统主要的不仅包含在现代性的制度秩序中,而且包含在自我的形塑和连续体中"(同上,p36)."即便在最隐秘的私人领域,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模式都受到专家知识的指导和干涉; 吉氏甚至还把公共领域的政治模式移植进来.指出有所谓"情感民主化"的可能性.心理学在这里同样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现代人对"潜意识",焦虑" "自我"等心理学专业术语及其相关理沦的掌握,为他们的建构自我认同提供了参照系.吉氏甚至指出:"(心理)治疗不仅仅是应付新焦虑的手段,它也是自我反思性的表达"(同上).批评与讨论吉登斯的"反思性现代性"现论以结构和行动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核心,经验地描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他自己称为"晚期时代性")的现实特征.以广泛的政治支点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处理了当代社会的诸多重大问题【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150),同时义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是现代西方社会理论界中不容忽视的一家之言.更为可贵的是,它出现在现代与后现代之争正炽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为化解争论提供了颇富教益的启示.现代主义者与后现代主义者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对"理性"的阐释之争."在现代社会理论中,理性倾向于被概念化为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并作为一个超越文化的现代化工程的框架.在后现代社会理论中,理性被看作是文化的等价物,它得到权力的支持,因而它不是理论家理解世界意义的基础.而是对它的一个歪曲"(尼?多德,2002:5).而吉登斯认为,理性既不是不断增加的必然性的驱动力量,也不是完全依赖权力支持的偶然的东西,而是"一个讲究方社会2002?10?43?式方法的怀疑源"(同』二,p232).任何事物都得接受怀疑——这是一开始就包含在启蒙理性中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性条件下的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没有什么知识能够建立在毫无疑义的基础之上;任何确定的科学知识都必须以怀疑为前提,否则它们将倒退为教义,并且恰恰与理性本身相分离."从其自身的前提出发,科学可以而且必须被视为是有问题的.'任何东西都不是神圣的'这个原则本身是具有普遍性的,科学权威也不能例外"(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ll1).吉登斯称之为"理性的自我循环",它成为吉氏现代反思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基于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吉氏那里既非服从于普遍必然律的现代阶段,也非一个充斥着虚无,结构和纯粹游戏的所谓后现代,而是现代性自身的激进化,是现代性试图理解其自身,是对整个反思性的认定以及对反思性自身的反思.然而,也有不少人指出了吉氏理论的缺点:1.在拉什(ScottLash)看来,吉氏的反思性是以概念为中介的所谓"认知反思性"(cognitive flexivity),表现为自我监控;而拉什认为,随着产品越来越与形象(inmg~)联系在一起,而符号的象征意义更多地采取设计(design)而非认知的形式,因此反思除了控制以获得利益最大化这一实用主义维度之外,还增加了一个自我表现和阐释的维度,他称之为以"模拟"(allegory)为中介的美学反思性(aestheticreflexivity).2.在某些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吉氏的抽象系统和专门知识等同于具有权力效应的话语.从反思性的客体方面来说,尽管吉氏的反思现代性理论显示出个人的能动作用日益脱离社会结构的限制,行动者拥有越来越多的决策权,但这种增长了的自主权严重地依赖抽象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用福柯的话来说,就是权力通过主宰人的心灵来控制人的肉体.从反思性的主体方面来说,抽象系统对人的心灵的占据不仅窒息了自由,而且通过瓦解生活世界中的共同体而抽空了存在的意义.3.吉氏关于有意识的反思性监控和知识在控制中的反作用的论述,模糊了他自己关于"反思性"的定义.而在这一点上,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曾经做过清晰的区分.他严格区分了反省(reflection)和反思性(reflexive)注2.在他看来,反省是注2.对于reflexive一词的翻译.目前国内学术界尚不统一,在<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的后果》等书中译成"反思性",而在(自反性现代化》中译成"自反性",而把reflection译成"反思".在本文,笔者将前者译成"反思性",将后者译成"反省".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监控,表现为知识和科学化的增加,吉登斯的反思性(reflexive)主要是这层含义上;而反思性首先是指一种"自我对抗(self-confrontation),即"工业现代化的自我应用,自我消解和自我危害"(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

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

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

从“第三条道路”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一种平衡。既要 追求科技进步和全球发展,又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创新思 维,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条道 路上,我们要人类的福祉,同时也要弱势群体的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在解决现代性问 题时,我们要善于借鉴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同时也要人类 的未来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寻找一条既能满足人 类需求,又能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未来的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 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矛盾的时代,现代性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探讨现代性 的问题和探讨方向,以期为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参考。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带来了诸多变革,如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全球化等。然而,这些变革 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现代化的弊端不可忽视。环境污染、资源短 缺、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其次,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冲击, 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此外,科技发展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人 们的担忧,如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信息泛滥带来的隐私泄露等。
然而,“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主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随 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放缓,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其次,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和个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压 力。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主张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 未来,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公共部门的作用,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此外,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公正和机会平等,建 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后现代性除魅—阐释吉登斯现代性理论

后现代性除魅—阐释吉登斯现代性理论

后现代性的妖魔化——解释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摘要]现代性理论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之外的又一重要社会理论。

在当代关于现代性的争论中,吉登斯反对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性,而是认为我们仍然处于现代性时期,只是目前一些现代性问题已经被高度热炒。

为此,吉登斯也用“高度现代性”一词来描述我们目前所处的激烈而充满风险的“生活世界”。

这对于当下的“后现代”理论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气。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吉登斯将现代性定义为17世纪出现在西欧并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社会生活模式或组织模式。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理解是局限于*一时期的独特的生活模式,从而抛弃了“宏大叙事”的论述。

他批判了所谓的“宏大叙事”,即历史可以借助一条贯穿始末的“故事主线”,将我们置于一个过去确定、未来可预见的历史之中,这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所倡导的路线。

他分析说,我们之所以被“宏大叙事”所迷惑,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纠结于大量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事件,这些事件基本上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而且,这些事件让我们怀疑自己,也就是说,不可能获得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知识。

然而,吉登斯认为,为了解释这种情况,发明一些新的术语如后现代性和其他是不够的。

相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本身的特征。

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是如此肤浅,以至于有人认为现代性已经消失或者应该被后现代性所取代。

但是,吉登斯以其对现代性的独特理解,有力地驳斥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我们并没有进入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一个现代性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普遍的阶段。

这种全新的“后现代性”秩序轮廓,与目前很多人所说的“后现代性”截然不同,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

现代性特征1,现代性的断裂。

“断裂理论”无疑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对“断裂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断裂”,是指现代社会制度在*些方面是独特的,在形式上不同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作者:杨梅来源:《知与行》2017年第07期[摘要]现代性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定义现代性的范畴,而是从社会组织模式这个较为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并使用“现代性”这个概念。

现代性具有断裂性、双重性和反思性三个特征。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在不断扩大,因而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性的时空分离、脱域机制以及反思性知识等三个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吉登斯不仅阐释了现代性的特征和动力机制,还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部分。

在《现代性的后果》这本著作中,吉登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这四种现代性的维度,认为这四种维度之间相互联系。

他通过阐述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明确指出现代性的后果是全球化。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一方面改造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灾难,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

但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最终是指向未来的,尽管蕴含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特征[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7-0157-04现代性这个术语在当代学术界被广泛使用,引起很多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学者们涌现出不同的争论,提出不同的理解。

英国的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阐释了其的现代性理论,表达了他对于现代性的见解。

现代性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定义现代性的范畴,而是从较为宏观的维度来解读并使用“现代性”这个范畴。

因而,笔者试图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现代性的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以及现代性的可能的后果和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的论述。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尽管吉登斯没有给过“现代性”明确的定义,但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的第一部分导言中他却指出将遵循对认识论和文化的研究,立足于制度,对现代性一词进行解读。

关于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几点思考

关于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几点思考


个体透过 反 思了解 自己。吉登斯认 为 . 现代性 的反 思性 的, 当机械 钟表 被发 明和广 泛使 用后 , 世 界共 同拥 有 了标 准 化 的 时间 , 第二 , 社 会 制度 的抽 离化 , 简单 来说 , 就 是 生活从 已延 伸到 自我 的核 心部位 。他 将现代 性 的反 思性 定义为 : 多 个人 经验 中抽 离, 成为各专 家 系统的专 门技 术 。第三 , 现代性 数 社 会 活 动 以及 人 与 自 然 的 现 实 关 系依 据 新 的 知 识 信 息 而
难、 人 口爆 炸、 全球 经 济的崩溃 、 食 品药品安 全等 一 系列 问题 工具 。外貌是 自我反思规 划的核心 。 个体透过反 思 了解 自己与他人 的关 系 吉登斯 关于亲 密 使人 类产生 了一 种无助 与焦虑 。举 个例 子 , 当母 亲崇 尚让 儿 童 玩 绿 色健 康 的 玩 具 , 而 自己又不会 制造玩 具 时 , 就 需 要 购 关 系建立 方面 的论 述是很 生动 的 , 他认 为 . “ 今 天所有 的亲 密 买一 些权威 大品牌厂 家生产 的玩 具 . 这 时母 亲就将 信任给 了 关 系的反 思调 节都会 纳入 更广 泛的现代 性的反 思性 中。” 一 权威 大品牌厂 家 , 而权威 大品牌厂 家制造 的玩具从 理论上 来 个关 系, 越是 亲 密, 这种反 思疑 问越 容 易成 为核 心 , 产 生一 定 说 应 该是 合格 的 。 但 也有 生产 出不合 格产 品并流入 市场 的可 的焦虑 . 个体在 其 中不断反 思 自己。 反思 亲密关 系的现状 . 我 能, 有 危 害儿童健康 的风 险 , 这是 存在 着的风 险。所 以 , 当把 还好 吗?我们 的关 系足 够牢 固吗 ?吉登 斯 同样 阐释 了“ 承诺 ” 信任 交出去的时候 , 同时 也 要 承 担 风 险 在 纯粹 关 系 中扮 演的 重要 角 色 , 承 诺 赢得 了时 间 承诺提 供 二、 利用本体 安全抵御存在 性焦虑 了情感 支援 , 避免 亲密关 系遇 到烦扰 时个体 产生 焦虑 。 在 吉登 斯看 来 , 本体 安全 感是 “ 不 受伤 害” 的信 心 , 仿佛 参考文献 : 个人 将要 穿越 生命 的旅程 , 其 中必定布 满荆 棘 , 本 体安 全 [ 1 l 『 英1 安 东尼 ・ 吉登斯, 克里斯 多弗 ・ 皮 尔森. 现代 性 : 吉登

自我的解放与背谬——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深层解读.doc

自我的解放与背谬——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深层解读.doc

自我的解放与背谬——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深层解读郭忠华原文出处:《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提要:本文旨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深层解读。

在吉登斯看来,自我心理系统由本体性安全、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所组成。

本体性安全是个体日常生活的基础,它以个体的生存环境具有确定性为条件。

在这一理论前提下,他认为,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类追求确定性的表现,它旨在以一种人为设计的方式在未来建立起确定性的社会。

但是,20 世纪晚期反思现代性社会现实表明,这种确定性追求反而导致了其背谬性后果,人类的解放追求不仅没有能够建立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社会,反而导致高风险社会的出现。

在反思现代性的社会条件下,自我经受着一系列张力和磨难。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自我本体安全作者:郭忠华,男,政治学博士,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讲师。

(广州510275)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思想的剖析已不乏论及,对其现代性思想的研究也新论迭出,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显得寥寥。

吉登斯的思想发展是连贯的,现代性思想是其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延伸和深化,对前者的研究必须以后者为基础,方能深入。

本文在分析其社会心理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考察现代性发展的深层动力和结果,以便把对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研究推向深入。

一、“自我”的解析:现代性研究的起点吉登斯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建立起著名的结构化理论。

作为主体的表征, “自我”成为这一理论的核心范畴。

要深入理解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就必须首先理解他对“自我”看法。

“自我”是连通其社会学思想和现代性思想的基本纽带,是深入理解其现代性思想的基本视角。

从总体来说,吉登斯对“自我”概念的解析以他对弗洛伊德、埃里克松和戈夫曼等人“自我”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为基础。

在弗洛伊德的著名人格理论中,个体的心理组织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等三部分组成。

“本我”代表人格中的本能部分,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自我”则是本我联通现实世界的部分,既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考虑现实状况;而超我则代表了良心或道德,使个体具有羞耻感和进取心。

论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启示

论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启示

论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启示作者:周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1期摘要:《现代性的后果》是吉登斯在现代性领域的代表著作,整本书集中探讨了围绕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既建立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又具有独树一帜的吉登斯式风格。

全书分为六大部分,这几部分的划分大体上勾勒出了整本书的框架:第一部分,吉登斯站在先前学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现代性的“断裂”特征和其三个动力机制;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和全球化维度;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是围绕着信任、安全、风险这几个核心概念展开的讨论;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则是吉登斯自己的关于现代性社会的构想。

关键词:现代性;动力机制;制定性维度;全球性维度《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解构还是非常透彻的。

本书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首先,吉登斯给出了自己对现代性的定义,强调了现代社会的“断裂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现代社会与历史产生断裂了呢?由此,又引出了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三大动力机制成为可能,离不开现代社会的“信任”,而“信任”又与“风险”并存。

最后,吉登斯又站在较为宏观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和全球化维度,将前文的分析放入了更大的背景之中。

一、何谓现代性在本书的导言部分,吉登斯就先给出了自己对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1 在另一本书中,吉登斯给出了类似的描述:“我是在很寬泛的意义上使用‘现代性’这个术语的。

它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

‘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只要我们认识到工业主义并非仅仅是在其制度维度上。

”2; 与利奥塔等颇具特色的“后现代”视角不同,吉登斯认为,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入所谓的后现代性,而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现代性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的时期。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摘要】:文章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进行了阅读分析,”现代性”是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话题。

吉登斯分析现代性是多维度的,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暴力四个方面,并且指出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解,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吉登斯; 现代性; 维度作为当前理论界重要的话题之一,”现代性”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思想派别争论的许多重大问题,实际上都直接地或间接地与现代性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社会学作为研究现代社会及其变迁的一门学科,就是对现代社会特征的一种反思性分析与回应,其关注的核心主题就是”现代性”的形成和命运。

[1]对于”现代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指出:”现代性时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2]从中可以理解,现代性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

现代性产生于后封建社会的17世纪的西欧,此后随着欧洲实力的扩张不是只在欧洲而是向世界各地渗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已演变成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置身于现代性之外。

吉登斯在分析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三大思想家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基础上,指出三大思想家分别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等不同角度对现代性问题做了分析。

他认为大多数社会理论都寻求对现代社会作某种单一因素主导的制度性阐释,”社会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传统,包括那些从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的著作引申出来的观点,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奴社会巨变的动力。

”[3]但是,现代性是多维的。

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制度的四维度理论,即认为现代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暴力等四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指出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是相互关联的,从更广阔的层面的来对现代性进行了分析。

首先,吉登斯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解读《现代性的后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解读《现代性的后果》
This text includes four chapters altogether.Chapter one explains the era background that Giddens’modernity theory produces and his thought course bfiefly. Particularly his modernity theory is under the big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第二,吉登斯深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因此他的现代性理论,大量吸收了马 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很多重要成果。当然吉登斯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 理论进行了诸多反思。这对于我们实现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当代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第三,当前,面对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这一复杂的时代背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步 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都是令人始料未及和措手不及的。中国的 现代化包含着一定的风险,而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对现代性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因此, 他的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很多问题,并寻找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Chapter four expound Giddens’modernity theory to the theor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practice meaning mainly. Keywords: Anthony Giddens; Modemity;Post-modernity; institutional dimensionality;Utopia realism

第十一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反思

第十一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反思

• 3、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 吉登斯批判大多数社会学理论用“一元论” 解释现代社会变迁的做法。 • (1)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 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军事力量四 个制度性维度,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资本主义是一个商品生产体系,中心是对 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无产者的雇佣劳动之间 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 工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在商品生产过程 中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的利用。(人 与自然的关系)
• (3)结构化(结构二重性) • 行动所体现的,是行动者改变既成事实或 事态的能力,也就是行动者对权力的实施。 他们在实施权力(改变事物)的行动过程 中创造出规则和资源(结构),后者又反 过来成了他们进一步行动(实施权力)的 中介条件。行动主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再生 产出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的同时,也再 生产出使得这类行动成为可能的条件。
• (2)脱域机制 • 由于时间空间的分离,“脱域”现象便产 生了。所谓脱域,指的是社会关系从相互 作用的地域性的关联中 “脱离出来”。 • 两种脱域机制:一是象征符号,二是专家 系统。 • A.象征符号:相互交流的媒介,是一套抽象 的中介系统。例如:货币、权力、语言。 • B.专家系统:是技术职能或职业性的专家评 判体系,它组成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物质 和社会环境的博大范围。
• 监督涉及政治领域中对被管辖人口的行为 的指导,但监督决不只限于政治领域。 • 军事力量与工业主义存在着特殊的关联, 战争的工业化急剧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 (2)现代性制度维度的全球扩张 • 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向全球扩展,构成了 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劳动分 工、民族国家体系和世界军事秩序四个维 度,并且它们相互关联。
• (3)现代性的反思性 • 反思性是对所有人类活动特征的界定。用 “反思性”来描述行动与思想之间的交互 关系。 • 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反思被引入系统的再 生产,致使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 地彼此相互反映的过程之中。 • 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 践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 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 • 现代性的反思性带给我们不确定性。

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_李琴

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_李琴

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_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李琴1(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内容摘要: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都是当代学术界的热点,现代性乃是在后现代的兴趣产生之后追根究底的一个议题。

现代性问题长期以来就是西方学者十分关注和激烈争论的主要理论话题之一。

在西方学者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中,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很有代表性。

在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吉登斯首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制度维度有全面了解基础,并以民族国家的兴起为中轴,集中探讨了西欧现代性的形成。

吉登斯主要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性的内涵及诸多后果从制度上作出了分析。

本文将着重以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这本书为依据,对其现代性理论作尝试性的述评。

关键词:述评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一、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很多都是在对经典思想的系统清理以及对当代诸多思潮的广泛整理、批判,因而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理论是带有极大的反思性,这对于一般的学者特别是对初涉社会学的人来说要完全读透他的思想是极为困难,那么首先一定要先了解他关于现代性思想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现代性”是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个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频繁的关注和研究,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相对剧烈的变革过程,并产生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后果,这导致学者们不得不对现代性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在这些西方学者当中,吉登斯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可以说,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并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和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大肆批判的情形下产生的。

正如黄瑞琪所说,现代性乃是在后现代兴趣产生之后追根究底的一个议题,而全球化则是根源于现代性,进而延伸到后现代性的一个议题2。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吉登斯陆续完成他的现代性的三部曲:《现代性的诸般后果》(1990)、《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及《亲密关系的转变》。

透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透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透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几点思考在社会学领域中,结构化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

它主张社会结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不仅决定着社会的运作方式,也能影响着个体的日常生活。

《现代性的后果》一书的作者,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此理论,并在之后的数十年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进行透析,同时探讨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结构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在个人行为和意识形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制度、规则、价值观等。

而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则是通过结构的内化和反映而形成的。

结构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吉登斯认为,结构既是资源,也是制约因素。

它可以为个体提供优势、机会等,也可以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限制和压力。

比如,一个人的背景、家庭以及社会地位等都会影响其经济状况、职业发展、文化追求等。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个体层面看待社会现象,也不能仅仅从结构层面看待个体行为。

二、结构的复杂性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中强调了结构的复杂性,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而是由各种不同的结构组成的复杂网络。

这些结构可以相互交叉、重叠,同时也可以产生竞争和冲突。

因此,我们理解一个社会现象时,需要考虑多种结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独立思考。

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能力和素质,还有性别、种族、年龄等多种结构因素。

这些因素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让解决方案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三、个体的行为和能动性结构化理论并没有将个体看作是被结构完全支配和束缚的对象。

相反,它认为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动性,可以通过自我实现和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处境。

在结构化理论中,个体是通过对结构的解读、理解和实践来认识和把握现实的。

例如,一个人的经济情况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要做某个他不想做的职业。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总结阅读了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一文后对于现代性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它让我认识到现代化对社会的发展在具有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其两面性,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其风险的一面,下面是在看完现代性的后果一文后,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自己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断裂;现代性有三个动力机制:时空的延伸和分离、脱域机制、对知识的反思性;现代性有四个基本的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和监督体系,由此所导致的全球化也有四个维度: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名族国家体系、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军事秩序。

结果,现代性与全球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有着不确定的风险。

但是吉登斯认为,同时卷入到现代性进程中的四种运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和平运动、生态运动)可以化解这些风险,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

1.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动力机制(1)基本特征:断裂究竟什么是现代性呢?吉登斯认为要理解现代性就要先弄明白提出该论点的“出发点”,即“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解释”,吉登斯分析现代性的一个特点是他不像很多社会理论家所认为的现代性的出现是随着某一既定的发展线索内部自身演进的结果,他认为现代性在历史发展中有其特殊的阶段,也就是说,非延续性或者说是断裂时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断裂是指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

吉登斯认为这是诊断今天现代性对我们产生的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

(2)动力机制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与前现代的传统是断裂的,而使它与先前其他时代区别开来的最为明显的性质就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这一动力机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而是脱域机制的发展;三是知识的反思运用。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的所谓的秩序的问题,实际上是“时空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分离的过程中形成现代性的整体特征的。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2 .尽管 这种 反思 性监 控是 例行 性 的 , 它却 具 但 有典 型 的意义 , 即行 动 者可 以借 由对 自己身体 姿态 、 律 的教 育 、 检查和监督 ; 4 调解 处理社会工作从业 人 () 员执业 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5 促进 社会工作者之 间的 ()
经验交流 等等。
种 动态 表述 , 它 主体 与客 体联结 起 来 的过程 。
参 考文 献 :


李 芹 , 略 论社 区工作 者 的专业 角色 》 《 ,山东 省社 会学
学会 20 0 2年 年 会 论 文 。
( 专业社会工作 者 自身的不懈努力 。专业社会 四)
般意 义上的“ 思性” 反
吉 登 斯 的 结 构 化 理 论 是 其 反 思 性 现 代 性 理 论 的 方 法论 基础 。在 这一理 论 中 , 用 “ 思性 ” 描述 他 反 来 行 动 与 思 想 之 间 的 交 互 关 系 。作 为 对 所 有 人 类 活 动 的 一 种 界 定 , 思 性 指 “ 续 发 生 的 社 会 生 活 流 受 到 反 持 监 控 的 特 征 ” 吉 登 斯 ,9 86 ) 关 于 这 种 一 般 意 义 ( 19 :2 。 上 的反思 性有 如下 要点 : 1 这 种 对 行 动 的反 思 性 监 控 大 多 发 生在 实 践 .
意识层 面 ,即行动 者在 生活 的具 体情境 中无需 明 言 就知 道如 何行 动 ,而 只在有 限 的程度 上体 现于话 语 层 面 ; 不论 体 现在 哪个层 面 , 思性监 控 都 以行动 但 反
的理性 化 为基 础 。
所 言 , 有 了反思 性监 控 , 没 连续 的社 会行 动将 是不 可 想象 的 ,这样结 构也 就无 从产 生 。从这 个 意义上 来 说 ,我 们 可 以把 反思 性概 念视 为结 构二 重性 原理 的

最新-刍议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精品

最新-刍议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精品

刍议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在研究现代性的诸多理论流派中,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述评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及全球化、现代性的风险、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性。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风险全球化后现代性女东尼·吉斯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在现代性力一而他否定了‘,而现代性社会’的来临认定当今社会处于一种‘高度现代,}""},期现代性叮内状态并把现代性视为当今社会学研究的个基本问题他深刻闻述了现代性的本质追溯了现代性产生的动力机制并考察了现代性的四个重要的制度性维度从某种意义讲吉斯的现代性理论让我们重新发现和认识了现代性在研究现代性的诸多理论流派中‘吉斑斯的现代性理论司谓是独树一帜的。

一、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与那些从"}}!}}"自山理性’来解释现代性的学者小同作为社会学家吉斑斯主要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囚此他总体上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在}}}代性与自我认同》中他是这样定义现代性的已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起来的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向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而后他在一次访谈中进-步将这个现代性的概念细化。

他是这样回答自己关于现代性的理解这个问题"}+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与工业文明的缩略语。

比较详细的描述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世界向人类十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二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

’既然吉"斯把现代性大体看作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与传统有什么小同呢?现代性与传统区别币」在?毫小夸张地说这个问题是任币」致力于现代性研究的学者必须回答和而对的问题吉"斯的回答是现代性是一种‘反思性"内制度在传统社会中‘反思’因受到时问地域的限制小得小与社卜_的时空组织融为一体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山于信息传播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这种反思能够从传统中分离出来对社会行为与实践进行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建构整个社会系统。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权威资料]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权威资料]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权威资料] 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吉登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现代性的反思性、动力机制、制度性维度,并对现代社会信任的产生和信任风险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提出现代性后果的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乌托邦现实主义的道路。

笔者通过对书中脱域机制,尤其是专家系统的理解,结合当代中国凸显的专家体系问题进行反思,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代性;专家体系;思考C911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3)25-0138-02放下《现代性的后果》,理智和情感都备受触动。

吉登斯在书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现代性进行了制度性分析的解释。

在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性时,深入了解“现代性以及可能会出现在本时代彼岸的后现代秩序的性质”[1]3,更易产生共鸣,抑或发现问题。

安东尼?吉登斯是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他的学术一直处于当代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前沿。

《现代性的后果》是其社会思想脉络的第二阶段[2],即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现代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系统阐述其“现代性思想”过程中的一部代表作。

吉登斯认为,在20世纪终结之时,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它与传统社会发生了“断裂”,全球化的特点使得“新的”风险纷纷出现,或者隐藏在现代性的浓雾下。

在书中,他对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制度性维度,以及相关的信任、风险、危险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提出现代性后果(严重后果)的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乌托邦现实主义的道路,防范不适应反应,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但是,在思考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过程中,笔者对现代生活中出现的“砖家叫兽”?的争议进行了反思,并设想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有所助益。

一、现代性思想的产生的基础:反思性吉登斯反对诸如“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等一系列在21世纪即将到来时(此书首版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时代转变出现的新的术语;他采用学者们对利奥塔等人提出的后现代性观点的典型回应——“一种首尾一致的认识论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人们能够获得关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普遍性知识”[1]21——的不同路径: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解释。

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

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

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福州白癜风医院/ 整理分享作为当今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是独树一帜的。

首先,他认为现代性是一种行为制度与模式,是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并且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4个维度对现代性内涵进行制度性的阐释。

其次,吉登斯描绘了现代性特征的大致轮廓,即外延性与意向性的交互关联性、断裂性、全球性和双重性。

最后,吉登斯既反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全面否定,也反对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固守,走的是“第三条道路”。

一、安东尼·吉登斯其人其说吉登斯简介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年1月1 8日出生于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0 1 95 6年进入赫尔大学(Hull University)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

195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1964年硕士毕业后,任莱斯特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66 ~1969年间,先后访问和任教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969年,受聘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197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1986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

1987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祉会学会会长。

1996年,他成为BBC莱思讲座主讲人,1997~2003年,出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

2004年,被授予“终身贵族”称号,现为英国上议院议员。

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近40部,其中许多其有世界性的影响,代表作有《资本主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的构成》、《民族一国家与暴力》、《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的后果》等。

他的著作已被译成22种语言,其主要著作大都已译成中文并在我国出版。

此外,他还是著名的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的创立者之一。

吉登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现任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院长,是英国新工党最重要的智囊,曾任英国布莱尔首相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顾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1-01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年生于英国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是战后时期英国主要的社会学家之一。

其研究遍及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出版学术著作近40部,他将“现代性”、“全球化”推向了全球学术研究的中心。

他提倡的“第三条道路”深刻影响了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发展的方向,被誉为“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

本文将围绕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几点浅显思考和初步论述。

一、安全与风险并存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具有三大动力机制,分别是:时空的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化、现代性的内在反思性。

第一,时空的分离,前现代社会,时间和空间是通过地点而联系在一起的,当机械钟表被发明和广泛使用后,世界共同拥有了标准化的时间,第二,社会制度的抽离化,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从个人经验中抽离,成为各专家系统的专门技术。

第三,现代性的反思性,“指的是多数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依据新的知识信息而对之做出的阶段性修正的那种敏感性。


现代性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现代性带来一种与过去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信任与风险、安全与危机并存。

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人口爆炸、全
球经济的崩溃、食品药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产生了一种无助与焦虑。

举个例子,当母亲崇尚让儿童玩绿色健康的玩具,而自己又不会制造玩具时,就需要购买一些权威大品牌厂家生产的玩具,这时母亲就将信任给了权威大品牌厂家,而权威大品牌厂家制造的玩具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合格的,但也有生产出不合格产品并流入市场的可能,有危害儿童健康的风险,这是存在着的风险。

所以,当把信任交出去的时候,同时也要承担风险。

二、利用本体安全抵御存在性焦虑
在吉登斯看来,本体安全感是“不受伤害”的信心,仿佛一个人将要穿越生命的旅程,其中必定布满荆棘,本体安全感可以让人在即便遇到最艰难的阻抗时也不放弃前行,本体安全感是这样一种力量。

吉登斯认为,本体安全感在婴儿早期经验中可以获得。

“在潜在空间中的婴儿和看护者之间关系的锤炼过程中,习惯和惯例扮演着基本的角色。

在个体的后期活动中,惯例、协调性的习俗与本体安全感之间的核心联结得以建立。

”婴儿将基本信任投射到看护者身上,即便看护者短暂离开一会儿,婴儿也会通过已经建立的本体安全来抵御由看护者离开而产生的焦虑。

所以吉登斯强调对婴儿情感上的爱护。

如果婴儿与看护者之间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基本信任,婴儿对外界事物的信任程度将会降低。

没有人能掌握所有领域的专业技术,在考虑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做决策时,非专业人士倾向于请教专家体系,非专业人士在对专家体系的信任中获得安全感。

吉登斯
同样表述了这样的观点:没有任何一种专家系统能够称为全能的专家。

每个人都会在这种体系所提供的几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

三、透过现代性的反思性了解自我
个体透过反思了解自己。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反思性已延伸到自我的核心部位。

他将现代性的反思性定义为:多数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依据新的知识信息而对之作出的阶段性修正的那种敏感性。

当个体做了一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情之后,会通过反思来改变和调整日后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新的自我感”。

个体还透过反思了解自己的身体,吉登斯这样描述:“身体直接参与到建构自我的原则之中。

”伴随现代性的出现,个体的外表和举止有了特殊的重要地位。

个体的穿着是性别、文化程度、阶级和职业身份的符号工具。

外貌是自我反思规划的核心。

个体透过反思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吉登斯关于亲密关系建立方面的论述是很生动的,他认为,“今天所有的亲密关系的反思调节都会纳入更广泛的现代性的反思性中。

”一个关系,越是亲密,这种反思疑问越容易成为核心,产生一定的焦虑,个体在其中不断反思自己,反思亲密关系的现状,我还好吗?我们的关系足够牢固吗?吉登斯同样阐释了“承诺”在纯粹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承诺赢得了时间,承诺提供了情感支援,避免亲密关系遇到烦扰时个体产生焦虑。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
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