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合集下载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二〇一二年一月前言《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自1997年发布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输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原有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为此卫生部组织专家重新编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997年)同时废止。

目录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2 全血采集 (2)3 血液成分制备 (7)4 血液检测 (13)5 血液隔离与放行 (22)6 质量控制 (24)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35)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38)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核酸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54)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55)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60)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62)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68)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目的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护士血站考核试题及答案

护士血站考核试题及答案

护士血站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血液采集后,应将血液标本存放于:A. 冰箱冷冻层B. 室温下C. 4°C冰箱内D. 常温下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献血者的基本条件?A. 年龄在18-55周岁B. 体重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C. 无经血液传播的疾病D. 每次献血量不超过800毫升答案:D3. 血液成分分离的主要目的是:A. 便于运输B. 便于储存C. 便于临床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C5. 血液保存的温度通常是多少?A. 2-6°CB. 4-8°CC. 0-4°CD. -18°C以下答案:A6. 血液采集后,应尽快进行以下哪项操作?A. 离心B. 冷藏C. 加热D. 混合答案:A7.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献血者必须排除的?A. 乙肝B. 丙肝C. 艾滋病D. 普通感冒答案:D8. 血液成分输注前,护士需要确认以下哪项信息?A. 血液成分的有效期B. 血液成分的血型C. 受血者的姓名和病历号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血液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确保无菌操作B. 避免空气进入采血管C. 采集过程中与献血者交谈D. 采集后立即封闭采血管答案:C10. 血液成分输注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缓慢输注B. 监测受血者的反应C. 输注前不进行血型交叉配对D. 输注过程中保持血液成分的温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血液的储存?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2. 献血后,献血者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 休息片刻B. 补充营养C. 避免剧烈运动D. 立即洗澡答案:A、B、C3.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液成分的交叉配对?A. 红细胞输注B. 血浆输注C. 血小板输注D. 所有血液成分输注答案:A、C4. 以下哪些是血液采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要求?A. 使用无菌手套B. 使用无菌采血针C. 采血区域消毒D. 采血后立即封闭采血管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血液成分输注的注意事项?A. 确认受血者身份B. 确认血液成分的有效期C. 监测输血过程中的反应D. 输血速度过快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 献血者在献血前可以饮酒。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自()起施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19年9月1日)2、献血前核对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上照片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件)3、采血前开启并检查采血秤()证实处于正常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校准)4、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既往()、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 60 周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周岁-55周岁、无献血反应、多次) 5、()指导献血者回答献血健康征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献血前)6、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项目包括()、()、脉搏等,必要时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体重、血压、体温)7、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检测,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献血者身份)8、梅毒血清学检测双试剂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屏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永久性)9、血液采集包括()、()和单采粒细胞等血液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血、单采血小板)10、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放在()温度下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8℃)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献血前应通过文字资料告知献血者有关血液安全知识。

()对(正确答案)错2、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可以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或根据献血者填写《献血登记表》的内容录入。

2012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2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目的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在《献血登记表》手写登记,随后手工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

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

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要求》)。

1.6 健康征询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要求》),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1.8 一般检查按照《要求》规定,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必要时测量体温。

具体检查方法见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记录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9 献血前血液检测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血液检测。

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

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血红蛋白检测可采用目测法,如硫酸铜目测法(见附录A)或试纸条比色法,必要时进一步用仪器检测。

ALT采用干化学法/速率法记录检测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10 健康检查结论1.10.1 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血液检测的结果与《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断并签名。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考试题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考试题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考核试题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

2、对献血者的健康检查是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的。

3、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4、单采程序建立,Begin Collection(开始采集)键变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针头初始化、离心机全速运转和界面探测系统工作正常。

5、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6、应拒收标本的情形有:检测申请关键信息缺失或不符;标本管上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正确;标本管选用错误;标本量不足或被稀释;不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情形。

(三空,答对其中三种即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采血人员的手卫生具体执行以下哪个规范?(A )A、《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B、《血站技术操作规程》C、《血站基本标准》D、《消毒技术规范》2、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小于(B )。

A、8cm×6 cmB、6 cm×8 cmC、8cm×10cmD、10 cm×10 cm3、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C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4、应当在采血后(C )(采血次日为第1天)完成白细胞过滤。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2天内D、3天内5、血浆病毒灭活使用的方法是(D )A、光照法B、辐照法C、亚甲蓝灭活法D、亚甲蓝光化学法6、《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中规定献血前检测项目包括(B )A、Hb、ALT和HBV检测B、Hb和ALT检测C、Hb、ALT、HBV和TP检测D、Hb、ALT和TP检测7、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是(B )的依据。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全文)国家卫生部通知,卫医政发【2012】1号,2011年12月31日印发,2012年6月1日起施行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目的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在《献血登记表》手写登记,随后手工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

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

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要求》)。

1.6 健康征询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要求》),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1.8 一般检查按照《要求》规定,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必要时测量体温。

具体检查方法见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记录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9 献血前血液检测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血液检测。

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

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血红蛋白检测可采用目测法,如硫酸铜目测法(见附录A)或试纸条比色法,必要时进一步用仪器检测。

献血服务科标准操作规程修改笔试试题

献血服务科标准操作规程修改笔试试题

献血服务科标准操作规程修改笔试试题一、判断题1、献血核查时需根据献血者出示的有效证件,核对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证件是否一致,核查献血者是否满足献血条件。

对核查通过的,方可进行预登记。

对(正确答案)错2、两次或以上献血者个人重要信息与电脑档案信息不符,填写《献血者个人重要信息修改申请》,无需经科主任批准同意就可以修正系统相关信息。

对错(正确答案)3、Trima自动血液成分收集系统及百特AmiCUS血细胞分离机若发生漏液,按照《消毒管理制度》有关规定进行清洁消毒,需在《消毒液配制记录》、《献血服务科环境、器具清洁消毒记录》中进行记录。

对(正确答案)错4、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废液瓶中的废液最多达到瓶子容量的2/3时,按比例把废液配制成含有效氯IoOOmg/L的浓度,浸泡消毒30min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在《废液处理移交记录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中进行记录。

对5、关于交接单管理,每天采血前均需先建立交接单工作表。

交接单中确定献血类型、采血地点、采血模式、血液搬运单、标本交接单等。

待该组织单位献血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后,锁定交接表,各环节信息可以再删改。

对错(正确答案)6、如因献血反应导致献血量不足0.5治疗量,需要按《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处理;在《顺德区中心血站献血登记表》上填写采血及献血反应等相关情况并对献血者跟踪随访。

对(正确答案)错7、采血称长时间(3个月或以上)不用时,将电池卸下,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对(正确答案)错8、京立LDZ4-1.2离心机需每月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清洁离心机表面和里面。

对错9、储血冰箱当出现温度异常或停电时,冰箱报警,应及时查看报警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即启动《血站关键设备应急预案》,及时填写《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报告科主任审核后上报相关负责人等进行审批、检修,并按照《设备管理程序》、《确认程序》跟踪处理。

血站考试题及答案

血站考试题及答案

血站考试题及答案1. 血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 献血者在献血前需要进行哪些基本健康检查?3. 描述一下血液的储存条件和期限。

4. 血液检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5. 血液制品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6. 描述一下血液的分发流程。

7. 血站如何处理不合格的血液?8. 什么是血液制品的追溯系统?9. 血站工作人员在处理血液时需要遵循哪些安全操作规程?10. 血站如何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答案1. 血站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血液的安全供应,包括血液的采集、检测、储存和分发。

2. 献血者在献血前需要进行体温测量、血压检测、血液初步筛查(如血型、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健康咨询。

3. 血液的储存条件通常为2-6°C,全血的储存期限一般为35天,血小板为5天,血浆为1年。

4. 血液检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HIV、乙肝、丙肝等。

5. 血液制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血浆等,用途包括补充血容量、治疗贫血、凝血障碍等。

6. 血液的分发流程包括血液的接收、检测、储存、记录和最终的分发给需要的医疗机构或患者。

7. 不合格的血液将被隔离并按照规定程序销毁,以防止任何潜在的风险。

8. 血液制品的追溯系统是一套记录和追踪血液制品从采集到使用的全过程的系统,以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9. 血站工作人员在处理血液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10. 血站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的设备校准和维护、员工培训以及持续的质量监控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示例,实际血站考试题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参考相关血站或医疗机构的官方资料。

血站操作规程试题库试题库

血站操作规程试题库试题库

血站操作规程试题库试题库1. 在血站操作中,为什么要采取严格的洗手措施?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

血站操作中,医务人员接触到大量的血液和体液,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洗手措施,可能会将病原体带入自己的身体或传播给其他人。

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的确认?ABO血型和Rh血型是决定输血相容性的重要指标。

在输血前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的确认,可以确保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之间没有不相容性。

如果输血时出现血型不相容,可能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受血者的生命。

3. 非接触式体温计是如何使用的?非接触式体温计使用红外线技术测量人体表面的温度。

使用时,需要将体温计对准被测物体(例如人体额头)的距离约5-10厘米,并触发测量按钮,待测量完成后,体温计会显示测得的体温数值。

4. 输血过程中,如何确保输血的安全性?为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认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相容性;- 打开血袋前,对血袋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无异常现象;- 在输血前进行身份核对,确认受血者的身份和所需输血的信息;-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器械、袋宜和输血管道的无菌;- 注射血液时,根据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的程度,及时调整输血速度;- 持续监测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5. 血浆的冷冻保存条件是什么?血浆的冷冻保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温度:冷冻温度应低于-18摄氏度;- 保存容器:血浆应该保存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冷冻容器中,如特制冷冻袋或冷冻试管;- 防止再次冻融:血浆被冻结后,应避免再次冻融,因为这会降低血浆的质量和有效期限。

6. 如何处理血浆的过期样品?处理血浆的过期样品应遵循以下步骤:- 标识过期血浆:将过期日期标识在血浆容器上,确保不会被误用;- 隔离:将过期血浆与未过期血浆区分开来,放在专门的存放区域中;- 报废:过期血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通常是由专门的回收机构回收和处理。

血站上岗证考试卷试题库内附包括答案.doc

血站上岗证考试卷试题库内附包括答案.doc

血站上岗证考试卷试题库内附包括答案.doc......(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什么?A 输血目的,经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同种免疫反应及不可预测的过敏反应B输血支持疗法C输血治疗同意书的鉴定D不同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2.患者到什么单位做自身储血的采集和贮藏?A 采供血机构B 医院输血科或血库C 病房医护人员D 手术室3.卫生部何年何月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A 2001年2月B 2000 年 6 月C 2002 年 8 月D 2003年6月4.手术室对患者实施自身输血,可能采取几种方法?A 血液等容稀释,术中自身血回输,术中控制性低血压B控制出血,用止血药及红细胞生成素C术前采血,术后输血D晶体盐或胶体液维持5. 患者亲属献血,应到哪单位体检、化验、采血,亲属的血液能直接输给患者吗?A 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采血和初复检,亲属所献血液由血站随机调配合格血液输注B 去所在医疗机构采血,血型配合后可直接输给病人C 由分管医生采血,血型配合后由护士输给病人D 分管医生提出输血申请,采血后由医护人员输注6.分管医生如何办理输血申请A 分管医生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上级医师核准,采受血者血样预定输血日期,送交输血科或血库B医生下医嘱,护士办理输血申请C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病房工人送输血科D医生让病人家属办理7. 决定输血前分管医生应该向病人或家属说明什么?A 不输血可能发生的危险B 输异体血还是自体血C应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D输血根据病人的失血量而定输注量8.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订需医患双方,如果无家属,病人又无自主意识的急性失血怎么办?A 先输血抢救,后上报院领导B 用晶体胶体盐维持C立即上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录病历D等待领导批准9.临床输血应沿用一百多年的输血习惯,还是其它方法?A应沿用百年经验输血B应科学的、合理的、安全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成分输血C百年经验和实际相结合D以安全输血为主10. 病人需要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或血浆置换,病人到血站还是就诊医院输血科治疗?A由分管医生申请,输血科或血库参加,制定医疗方案,由输血科和分管医生负责治疗和监护B由分管医生申请,血站制定方案来完成治疗C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共同完成D由分管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下医嘱由护士完成11.RH(D) 阴性或其他稀有血型,择期手术时,如何输血最好?A 应动员患者自身输血B 选择同型血C 选择配合血输注 C 选晶体或胶体液12.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应如何办理实施手续?A 分管医生申请,上级医师批准,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由医院输血科和血站工作人员共同实施B 分管医生申请,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C 医生向输血科申请,下医嘱由护士完成D 医生写输血申请后,由病人家属同意后直接联系治疗13.病人输血前,医护人员将做哪些工作?A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血样标签,共同核对患者性命、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序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送输血科或血库B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C病房工人持输血申请和血样送输血科D无须核对,只要医生写好输血申请,即可送输血科......14. 交叉配血的血样标本必须是输血前几天内的?A 2 天内B 3 天内C 5 天内D 1 周内15. 输血病人血样除检查ABO 血型正反定型外,RH(D)血型是否要检查?A 常规检查B 无须检查C 必要时检查D 常规检查急症抢救除外16.成分血输注时 ABO 血型是否同型输注A 是B 不是17.交叉配血不合时,哪些情况下可做抗体筛选?A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输血者B只要配血不合就做抗体筛选C常规筛选D必要时18.ACD 、CPD、 CPD-A 抗凝血液,4±2℃条件下各保存几天?A ACD 保存 21 天、 CPD 保存 28 天、CPD-A 保存 35 天B ACD -B、CPD 保存 28 天、 CPD-A 保存 35 天C ACD- B 保存 21 天、 CPD、CPD-A 保存 35 天D全部 28 天19.洗涤红细胞与解冻红细胞制备后,多长时间内输注?A 4hB 6hC 8h D24h20. 机采血小板( pc-2 )采集后需在什么条件下保存?A 22 ±2℃振荡保存B 4-6 ℃保存C 常温保存D 8-10 ℃保存21.机采浓缩白细胞采集后,多长时间内输注?A 4hB 8hC 16h D24h22.冷沉淀应在什么温度下保存,保存期多长时间?A -20 ℃以下保存一年B 同新鲜冰冻血浆C -18 ℃以下保持一年D -30 ℃以下保存2 年23.贮血冰箱多长时间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几次?A 7 天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B消毒和空气培养每半月一次C消毒和空气培养一月一次D不定期消毒培养24.冰箱细菌培养,允许霉菌生长吗?A 不允许B无霉菌生长C少量霉菌生长 D 霉菌生长25. 全血、悬浮红细胞贮存中红细胞界面不清,红细胞呈紫红色时能发向临床吗?A 不能B能26.血液发出,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应在什么条件下保存几天?A 应在 2-6 ℃下保存 7 天B常温下保存10 天C 零下保存一个月D 22℃保存一周27.取血后可以再贮存吗?A 不能B 能C只要不破封可再贮存 D 破封后可再普通冰箱保存28.输血时只能用什么液体?A 只能用注射用生理盐水B 葡萄糖盐水C 可以用其他晶体液D 代血浆29.输血时患者同时输其他含钙药品时,能用同一付输液耗材吗?A 可以B 用输血盐水冲洗后应用C 应换输血器D 不冲洗也可以用30.患者多袋输血时,不同供血者的血液,能直接连续输注吗?A前一袋输尽后用输血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下一袋B只要血型相合可连续(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A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B沿用传统输血、病人失多少血,补多少的输血原则C随时与血站联系,急用急取的原则D根据临床需要,随用随取的原则2.医院临床输血委员会,应负责哪些工作?A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B负责临床输血会诊C负责突发事件的抢救D负责业务讲座3.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科业务范围:A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B贮血发血C常规临床配血D参与输血会诊4.收领、发放血液核查内容A血站名称、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B外观色泽、有无溶血、脂血C收、发工作人员分别签名5.输血协议,有谁来签署?A 医、患双方B院方与患者C病人亲属代替D病人或亲属6.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那些内容?A配血单和血袋标签中的各项内容B血型C配血单有无空项D血袋包装7.病人需要输血时,分管医生需履行什么手续?A输血申报手续B 下医嘱8.患者亲属身体健康为自己的亲人输血是否还要查体化验?A 需要B不需要9.亲属为患者输血时,病房医护人员能直接提供采血输血工作吗?A 由正规采供血机构完成B由治疗医院完成C 病人亲属自己找医院完成D找熟人完成10. 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直接输血吗?A 不可以B可以11. 医疗机构所需全血及其血液成分,需要那级政府批准的血站负责提供?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B由各医院批准C医疗机构自采自用D血站12.科研用血也需要审批吗?A 需要B 不需要C 自找血源D 收集病人血样13.突发事件时,边远地区,无正式血站或中心血库,当地医疗机构应急采血抢救后几日内报告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A 当时B 3 日内C 7 日内D 10 日内14. 违反用血管理办法的医疗机构应负什么责任?A 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血站培训考核复习题库

血站培训考核复习题库

血站培训考核复习题库血站考核试题库一、单选题1、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血液检测的结果与《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A )条件的判断并签名A献血 B抽血 C采血 D储血2、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制点和近期( B )的操作步骤A变化 B变更 C修改 D调整3、血液采集前应( A )献血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处于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状态。

A观察 B查看 C察看 D检查4、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痕的皮肤区域为穿刺( A )A部位 B地方 C组织 D区域5、全血采集穿刺部位消毒:用无菌棉拭蘸取适量使用浓度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A ),作用1~3 min 。

A 6 cm×8 cmB 6㎝×6㎝C 8㎝×8㎝D 8㎝×10㎝6、穿刺路径为自皮肤穿刺点进入,皮下组织前行约( A ),进入静脉腔,前行约0.5~1.0 cm.A 0.5~1.0 cmB 0.5~0.5㎝C 1.0~1.0㎝D 1.5~1.5㎝7、血流不畅时,及时( B )针头位臵。

当不易观察血流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

A调节 B调整 C拔掉 D摆动8、与献血者进行交流,观察献血者面容、(D ),及时发现并处臵献血反应。

A表现 B情况 C容貌 D表情9、一次只能对来源于同一献血者的一份血袋、标本管和献血记录进行( A )。

A标识 B标志 C鉴定 D标定10、对不合格物料应进行标识、( C ),防止误用。

A隔开 B隔断 C隔离 D分开11、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 B )血液应符合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要求。

A起初 B起始 C初期 D源头12、制备其他血液成分(血小板、粒细胞以外的血液成分)的离心温度为( A )A 4±2℃B 6±2℃C 8±2℃D 10±2℃13、每批血液制备的离心( D )应包括离心操作者签名和所采用的离心程序A经历 B结论 C剂量 D记录14、应当对血液制备过程中(C )的疑似不符合品进行标识和隔离,以进一步调查和判断。

血站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血站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血站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血站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快速采血B. 安全采血C. 随意采血D. 无原则采血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常规操作?A. 询问献血者健康状况B. 检查献血者身份C. 直接进行采血D. 记录献血者信息答案:C3. 血站对血液制品进行检测时,主要检测哪些项目?A. 血型B. 血红蛋白含量C. 传染病筛查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1. 血站工作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A. 佩戴一次性手套B. 使用无菌采血工具C. 定期对采血工具进行消毒D. 忽略献血者的身体反应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况是献血者需要暂时或永久禁止献血的?A. 近期有传染病接触史B.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C.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D. 体重低于正常范围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血站工作人员在采血前不需要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咨询。

(错误)2. 血站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血液安全知识培训。

(正确)3. 所有血液制品在发放前都不需要进行检测。

(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血站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案:血站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采血环境的清洁卫生,使用一次性无菌采血工具,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咨询和身份验证,记录献血者信息,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身体反应,采血后对采血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2. 血站如何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答案:血站确保血液制品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筛查,使用标准化的采血流程,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传染病筛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测,对血液制品进行适当的储存和运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血液安全操作规程。

结束语:通过本次血站安全培训考试,我们希望每位血站工作人员都能深刻理解血液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程,确保献血者和接受血液制品的患者的安全。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姓名:科室:得分:一、填空题(共8题,每题5分)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血液制备记录主要有:血液交接、制备,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备环境控制,医疗废物处理等。

3、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4、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22±2℃。

5、制备其他血液成分的离心温度为4±2℃。

6、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7、曾与易感经血传播疾病高危风险者发生性行为未满一年者不能献血。

8、曾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检疫传染病疫区或监测传染病疫区旅行史,入境时间未满疾病最长潜伏期者不能献血。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5分)1、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对2、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

对3、为及时保存血液,在血液还未贴好标签之前可以入库。

错4、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min,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

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对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

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15cm。

错6、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

对7、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不必要测量体温。

错8、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

对三、简答题(共1题,20分)1、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对献血间隔期做了哪些调整?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但不大于24次每年,特殊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不得少于1周;将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6个月调整为不少于3个月;对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仍沿用《献血法》第九条的规定,为不得少于6个月。

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第一部分:血站工作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细胞组成的,其中血浆主要由水、电解质和蛋白质组成。

血浆通过血管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荷尔蒙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和肾脏排出体外。

2. 在血站采集血液时,为什么要事先做好采血者和献血者的身份核对?身份核对是为了确保采血者和献血者的身份信息相符,避免错误采集或者交叉采集,保证血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误采引起的医疗纠纷。

3. 请列举一些可能会导致采血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血栓形成、出血、感染、静脉炎症、晕厥、血管损伤等。

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步骤,及时处理并发症。

第二部分:血型与血型鉴定1. 人体血液按其抗原特性可分为几种血型?请分别介绍并说明其配型原则。

人体血液按其抗原特性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配型原则如下:- A型血:富含A抗原,只能与O型和A型血混合。

即可以接受A型和O型的血液,不能接受B型和AB型的血液。

- B型血:富含B抗原,只能与O型和B型血混合。

即可以接受B型和O型的血液,不能接受A型和AB型的血液。

- AB型血:既富含A抗原又富含B抗原,可以与所有血型混合。

即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和O型的血液。

- O型血:不含A抗原和B抗原,被认为是"通用供者"。

即可以向所有血型捐献血液,但只能接受O型的血液。

2. 描述Rh血型系统的特点,并说明Rh阴性人群的抗体情况。

Rh血型系统是通过Rh抗原来进行分类的,正常人体内含有Rh抗原,称为Rh阳性;如果不含有Rh抗原,称为Rh阴性。

Rh阴性人群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通常不产生与Rh抗原相关的抗体。

然而,如果Rh阴性个体接受了Rh阳性血液的输血或妊娠期间胎儿是Rh阳性的,Rh阴性个体会产生抗Rh抗体,这可能导致产生免疫反应,引起溶血性疾病。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2014年度体采室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前培训考试题科室: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3、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22?2?。

4、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二(多选题1.采血条码核对系统核对时应扫描那些条码( )A.献血者采血登记表B.血袋C.留样管D.血袋辨管57、献血员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 )A 是造成输血事故的隐患B 如果是同型血则无关紧要C 导致化验报告错误D 如果是O型血则无关紧要58、导致献血员化验结果错误的原因A 血液标本贴错标签B 血液标本严重溶血C 实验中加错试剂D 不正确地配制试验用试剂59、保证献血员血液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是:A 采血时仔细核对献血员及献血标签B 采血时仔细核询问献血员的病史C严格执行各项试验操作规程D使用国家批批检合格的试剂、对于临床配血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0A 只要ABO血型相同,可以不进行配血试验B 尽管ABO血型相同,仍有必要进行配血试验C 应规范配血试验方法,尽可能避免弱抗体的漏检D 配血试验漏检弱抗体,对受血者不会带来危险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5分)1、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对2、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

对 3、为及时保存血液,在血液还未贴好标签之前可以入库。

错4、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min,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

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答案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答案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试题(血供、体采、献服、成分及行政科室)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自2016年3月1日施行。

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

3、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献血前血液检测的结果与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断并签名。

4、对献血者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必要时测量体温。

5、献血前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6、检测献血者血红蛋白时,50ml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检测 25 人次7、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8、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痕的皮肤区域为穿刺部位。

9、血液采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

10、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开放系统,制备室环境应达到10000 级、操作台局部应达到100 级(或在超净台中进行)。

11、物料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12、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Ⅷ的关键加工步骤,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2个关键参数。

13、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起始血液应符合国家有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14、进出血液隔离区域的血液应做好交接和记录,记录至少包括血型、品名、数量、时间、交接人及签名等。

15、将检测报告中尚未最终判定结果的血液继续隔离并做好标识。

16、一次只对一袋血液贴签。

17、合格血液标签的内容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标签的底色应为白色,字体建议采用实体黑色字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献血前血液检测强制规定的检测项目是( A )A、HbB、ALTC、ABO血型D、RH血型2、核酸标本采集后应在( B )内离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体采室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前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3、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22±2℃。

4、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二.多选题
1.采血条码核对系统核对时应扫描那些条码()
A.献血者采血登记表
B.血袋
C.留样管
D.血袋辨管
57、献血员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
A 是造成输血事故的隐患
B 如果是同型血则无关紧要
C 导致化验报告错误
D 如果是O型血则无关紧要
58、导致献血员化验结果错误的原因
A 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B 血液标本严重溶血
C 实验中加错试剂
D 不正确地配制试验用试剂
59、保证献血员血液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是:
A 采血时仔细核对献血员及献血标签
B 采血时仔细核询问献血员的病史
C严格执行各项试验操作规程
D使用国家批批检合格的试剂
60、对于临床配血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ABO血型相同,可以不进行配血试验
B 尽管ABO血型相同,仍有必要进行配血试验
C 应规范配血试验方法,尽可能避免弱抗体的漏检
D 配血试验漏检弱抗体,对受血者不会带来危险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5分)
1、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2、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


3、为及时保存血液,在血液还未贴好标签之前可以入库。


4、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min,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

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

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15cm。


6、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


7、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不必要测量体温。


8、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


三、简答题(共1题,20分)
1、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对献血间隔期做了哪些调整?
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但不大于24次每年,特殊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不得少于1周;将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6个月调整为不少于3个月;对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仍沿用《献血法》第九条的规定,为不得少于6个月。

2014年度体采室标准操作规程改版后实施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从年月日起施行。

2、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

3、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

4、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天。

5、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范围为
二.判断题
1、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
2、为及时保存血液,在血液还未贴好标签之前可以入库。

()
4、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min,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

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
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

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15cm。

()
6、工作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

()
7、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不必要测量体温。

()
8、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

()
三.多选题
1.采血条码核对系统核对时应扫描那些条码()
A.献血者采血登记表
B.血袋
C.留样管
D.血袋辨管
2、献血员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
A 是造成输血事故的隐患
B 如果是同型血则无关紧要
C 导致化验报告错误
D 如果是O型血则无关紧要
3、导致献血员化验结果错误的原因()
A 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B 血液标本严重溶血
C 实验中加错试剂
D 不正确地配制试验用试剂
4、保证献血员血液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是:()
A 采血时仔细核对献血员及献血标签
B 采血时仔细核询问献血员的病史
C严格执行各项试验操作规程
D使用国家批批检合格的试剂
5、对于临床配血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ABO血型相同,可以不进行配血试验
B 尽管ABO血型相同,仍有必要进行配血试验
C 应规范配血试验方法,尽可能避免弱抗体的漏检
D 配血试验漏检弱抗体,对受血者不会带来危险
四.简答题
1.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2)对献血间隔期做了哪些调整?
2.献血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