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的湖北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接产业转移的“湖北策略”

进入21世纪,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转移,从而在转出国(或地区)与承接国(或地区)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制造业的1/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5年也将步入产业大规模转移时期

融入全球或区域分工体系,是地区发展避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前提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近30年发展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依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嵌入进全球价值链中。

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浪潮中,湖北既要认真研究掌握当代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也要制定实施针对自身发展实际的个性化、差别化的承接策略。

“湖北策略”必须与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相适应

与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日本、西欧;60—80年代日本、西欧对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不同,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转移路线:既有梯度转移,也有跨梯度、多梯度转移。新一轮产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梯度转移的路线推进,而是呈现出跨梯度、多梯度性转移。表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大规模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不是等承接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成熟后才进行,而是只

要具有工业加工能力就开始推进。

转移重心: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转移的主导产业,并且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主流。从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看,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主流,现代服务业正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西方发达国家对国外服务业的投资已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已从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为主,服务业外包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引擎,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外包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将有20万亿美元的规模。

转移模式:产业链分拆外包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集群整体转移。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环节的全球化愈来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仅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为不同的工序、区段和环节,而且研究、开发、采购、分销、财务、融资,以及对外公关、人力资源管理等所有价值增值环节都可以被拆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产业链分拆环节日益增多,使原来单一企业、单个项目的转移越来越不可能成行,直接带来了产业集群的整体转移,由此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出现,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新型的规模经济。

转移动力:既有成本导向的生产转移,也有市场导向的战略性转移,后者正逐步上升为主要因素。一项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80%左右的跨国公司认为市场因素是其对华投资的首要动力,单纯的

廉价劳动力因素下降至相对次要的地位。因此,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国,成本并非决定性因素。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诱致性因素。

“湖北策略”必须突破承接产业转移的传统思维和观念

首先,突破传统招商引资思维的局限。在传统招商引资思维和方法中,政府是绝对主导力量,市场主体在招商引资中反而居于从属地位。一些地方甚至把招商引资任务作为硬指标,逐级分解到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一些地方在政策优惠上不设底线,甚至提出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所谓“零地价”、“零干扰”等地方性“土政策”。这里面看似有着很大的政策优势,实则隐藏着政府失信、甚至违法行政的巨大风险。

应该说,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定阶段,政府扮演主导角色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政府作为不是取代市场主体的作为,政府的作用在于营造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文化和体制机制。李鸿忠省长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指出:“外商到湖北来,最看重的、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文化,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和遵循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规律,形成有利于企业、项目落地生根的“绿色通道”和成长机制。

其次,避免重复东部沿海地区引资线路隐藏的产业升级难题。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背景、特点与发展趋势,已经不同于沿海地区当初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期。在当时,沿海地区只能承接到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加工贸易这类低端产业,并且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种引资线路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就导致沿海地区长期被锁定在国

际产业价值链分工的底部。如今,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跨梯度、多梯度的特征和趋势,承接地不仅可以迎接低端产业落户,而且有可能承接到中、高端结构的产业。在这一新趋势下,如果仍然盲目重复东部沿海地区的引资线路,可能会丧失掉承接较高结构产业的机遇。此外,国外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大量流入到东部,加剧了其资源、环境的约束,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落地生根,这是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三,避免与中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展开资源和成本的同质化竞争。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是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比较优势,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主要是冲着这一优势来的。但必须看到,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湖北在资源和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许多甚至处于比较劣势。如能源、原材料不仅不如很多西部省份,就是在中部地区也处于劣势。湖北严重“缺煤、少油、乏气”,已是全国第四大能源输入省。从劳动力资源看,湖北劳动力成本与中部其他省差别不大,但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比较优势处于流失状态。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目前湖北省外出务工的劳力超过800万人,其中到省外务工的达69。9%,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同为中部的河南等省。

“湖北策略”必须体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个性化选择上

把招商引资提升到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实施。单纯的招商引资工作,仅是“资本导向”而不是“产业导向”,其关注点往往仅在短期的资本引进数量上,因而引进的“只见企业,不见产业”,对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度有限。将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至区域发展战略

的高度实施,就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业”,在产业配套、产业整合、产业培植方面做文章,推动本土优势产业的形成;就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制”,借鉴发达地区市场机制形成和完善的机理,培育本土市场经济文化和体制机制。

既注重扬比较优势之长承接产业转移,又要注重以承接产业转移来补比较劣势之短。目前湖北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优势。湖北的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而且这些产业本身有着延伸拉长链条的内在需求,对于承接拉伸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集群吸引力较强。二是区位优势。湖北地处中国经济腹心,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城市,有较强辐射力,既有承接加工贸易和服务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也能够为国内外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良好平台。三是政策优势。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效应,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新特区”效应,等等,运用好这些政策,就有可能把湖北打造成“最佳承接产业转移区”。“补短”,就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解决湖北发展中的“软肋”。湖北有大工业,但产业配套延伸不够;湖北是农产品大省,但加工转化力弱;湖北科教实力位列全国前茅,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湖北发展服务业的潜力较大,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都是湖北发展中存在的突出“软肋”。正是这些“软肋”的存在,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

实施适度的反梯度推进策略,承接较高结构层次的产业转移。李鸿忠省长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要“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实施适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