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产业转移是指将原本集中在某个地区的产业要素(包括企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业转移已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产业转移的情况和趋势,我单位承接了一项产业转移调研工作。

下面就该项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该项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形势和趋势,分析产业转移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并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转移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焦点小组讨论:首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研小组,由经济学家、行业专家和地方政府官员组成。

小组通过召开焦点小组讨论会,就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探讨。

2. 参观调研:通过参观一些已经发生产业转移的地区或企业,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产业转移的效果和影响。

我们前往了广东、浙江等地,参观了一些成功的产业转移案例,与当地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进行座谈交流。

3. 调查问卷:我们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我们编制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地区进行了调查。

通过问卷,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和反馈意见,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1. 产业转移的动力和原因: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是成本的推动。

厂房租金、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的上升,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考虑将产业转移到具有更低成本的地区。

此外,政策因素、市场要素、资源要素等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 产业转移的影响和效果:调研发现,产业转移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是复杂的。

一方面,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新的投资、新的就业机会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流失、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给当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挑战:根据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未来产业转移的趋势是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产业转移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东部地区已经趋于饱和的产业和资源,必须转移到其他地区,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发展需求、政策引导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东部产业转移进行思考。

首先,东部地区需要产业转移来满足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和资源,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产业已经趋于饱和,无法再继续承载更多的发展要求。

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充裕,人口较少,空间广阔,正符合产业转移的发展需求。

通过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策引导是推进东部产业转移的关键。

政府在实施产业转移政策时,应制定一系列措施,包括优惠税收、土地出让、贷款贴息等,鼓励企业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吸引力,使得产业转移更有利可图。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产业转移。

最后,东部产业转移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东部地区由于资源有限,存在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转移部分产业可以释放出资源供其他地区利用,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其次,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

此外,产业转移还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

然而,东部产业转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技能匹配度低、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保护环境资源,确保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

峡江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峡江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峡江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同月产业转移,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和过程。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和地区将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产业转移经济浪潮。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受土地紧张、能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制约,产业结构进入调整与升级阶段,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将向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转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并逐渐呈现出大规模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局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外商将资金逐步投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这就为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峡江地处中西结合部的三峡腹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抓住机遇,积极有效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通过吸纳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高新技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一、客观分析峡江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同周边和三峡库区其他县市相比,峡江在区位、资源、政策、成本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

峡江位于湖北省西部,东连宜昌、西邻重庆,处于中西部的结合部,是恩施自治州的北大门、唯一的通海港口,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

历来为经济和军事要冲。

长江、清江横贯东西,318、209国道、在建的宜万(宜昌—万县)铁路、沪蓉(上海—成都)和即将修建沪渝(上海—重庆)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水陆相接,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县城距三峡大坝仅64公里。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

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区位优势。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2024年,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成为了重要的任务之一。

面对全球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的需求日益增加。

具体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的总结如下: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产业转移调研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工作重点1. 市场调研:开展对目标产业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前景、竞争状况等。

通过与企业、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为产业转移提供科学的依据。

2. 产业分析:对目标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产业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创新需求。

通过产业分析,找出目标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 基础设施评估:考察目标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

评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适应产业转移的能力,为产业转移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持。

4. 政策分析:研究目标地区的政策环境,包括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

分析政策的利弊,评估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5. 人才储备:调研目标地区的人才资源,包括科研人员、技术工人等方面。

评估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为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三、工作难点及解决方案1. 数据获取难:在进行市场调研和产业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的不完备和获取困难,对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途径,如与企业合作、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信息交流难:在与企业、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沟通问题,影响了工作进展。

因此,我们加强了与各方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3. 政策短板难:针对目标地区政策环境的分析和评估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政策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产业转移。

因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强政策补齐和政策协同,推动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

产业转移问题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转移问题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转移问题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基本情况中西部地区对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借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的力量,实现中西部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效实现趋利避害的问题,重视程度还显不足。

因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

如果忽略了这些隐患问题和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业,中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可能会恶化发展环境,延缓中西部的发展。

对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当前我国产业转移实践的客观要求。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当前面临的问题(一)产业配套不完美。

中西部对比沿海地区工业圈最大的劣势就是产业配套不完美(已完整但不完美),有些地方虽建有小微企业孵化园,但实际利用率不高,一是运作成本高,二是不符合小微企业生产要求。

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公共设施影响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小微企业入驻,如廉租房、子女入园、入学等问题。

(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需要增强。

沿海与内地行政部门存在意识差异,政策落实上沿海要优于内地。

内地相比沿海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优惠吸引政策的优势,但劣势是政策经公布后具体在地方各职能部门的落实不理想,这个落实不是政府不愿意,也不是政府职员不主动,这是内地主导政策的执行机构或办事人员意识未能同步,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如我县一小微企业,2022年急需200万元贷款,担保公司个别工作人员反复折腾,最终贷款却没有办成。

2022年我县10余户企业申请2万元/户项目技改补助,历时三年才兑现。

三、解决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的建议(一)继续改善“软环境”。

中小企业孵化园区及配套住房的规划和建设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剧,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的承接地区之一,其产业转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部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优势,吸引着大量东部地区的企业纷纷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

这种产业转移不仅能够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产业过剩和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是中部地区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如何有效推动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对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找到解决方案,推动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和规律。

这对于指导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反映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探讨中部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通过对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找出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东部产业转移是指将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

这一转移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减少东部地区的过度集聚和资源环境压力,同时提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推动东部产业转移,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举措。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态,并探讨相关政策和举措,为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1.产业转移现状:根据数据统计,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初步展开,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部分产业转移进度较慢,原因主要有产业基础薄弱、用工和市场环境不稳定等。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对产业转移培育支持不够的问题。

2.转移思路:为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可采取以下思路:a.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产业转移提供条件。

b.建设产业集聚区: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经济和人口的集聚效应。

c.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加吸引东部企业转移的竞争力。

d.加大政府支持:适度增加财政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

3.相关举措:a.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产业转移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职责,为产业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b.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提升营商环境,吸引东部企业到该地区发展。

c.引导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融资支持,降低转移企业的融资成本。

d.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择部分典型地区进行试点,探索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三、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财政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力。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承接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范本2024年产业转移调研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转移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快速崛起的国家,也面临着产业转移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有效应对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组织了2024年的产业转移调研工作。

本文将对此次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研目标和方法本次调研工作的目标是深入了解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和地方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 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发现,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

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2. 地方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产业转移给地方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产业转移加速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技术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地方的支持力度,提升地方的综合竞争力。

3. 政策建议针对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和地方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和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建议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们建议加大对老旧产业的淘汰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3)优化产业布局。

我们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

产业转移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建议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我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_熊耀献

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_熊耀献

2008年第23期(总第2151期)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联合课题组 一、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一)近年来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4年以来,广西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

广西承接转移的产业主要有:水泥、陶瓷、林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皮革制造、水电、石材开采、针织服装、家具、机械加工配套、电子、食品等,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桥头堡的桂东四市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根据各地实际,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以来,梧州市累计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881个,投资总额226.9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4.32亿元;贺州市累计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745个,投资总额136.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5.03亿元;玉林市累计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645个,总投资额为154.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贵港市累计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62个,总投资额为129.6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6亿元。

(二)当前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1.东部产业“腾笼换鸟”,寻找新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必然要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将现有部分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深圳、东莞两市,列入政府引导外迁名录的企业多达5万家。

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东部产业转移是指将东部地区的产业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深入了解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举措,本次调研报告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一、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1.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转移相关补贴、优惠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优化。

2.加强产业配套和协同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转移和布局,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技术研发,提高东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注重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水平,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为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转移,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互利共赢。

二、东部产业转移的举措1.政策引导: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政策,明确各地区的产业方向和优势,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产业转移套餐,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各方面的支持。

2.建设产业园区:鼓励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平台。

3.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引导: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引导,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和资金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4.推动企业转移: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转移,将东部地区的产业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5.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为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转移和布局,促进产业交流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出 产 业 转 移 的“ 阻 ” 应 []另 一 方 面 在 于 中西 部 地 区 承 接 产 业 滞 效 2,
转 移 的 能 力 有 限 与 争 夺 产 业 转 移 的 盲 目竞 争 进 而 规 模 偏 小 、 散 分 转 移 等 问题 。 [ 3 ] 1东 部 地 区 产 业 转 移 滞 阻及 其 原 因分 析 、
状 态 的 时 刻 。计 永 超 等 人 据 此 以 统 计 数 据 进 一 步 研 究 , 为 19 认 93 年 可 以看 作 是 东 部 地 区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出 现 拐 点 的 时 间 但 实 际
中, 东部 地 区 产业 并 没 有 象 理 论 分 析 那 样 , 19 在 9 3年 前 后 遵 循 梯
中西部地 区承接东 部地区产业转移的 问题 与对策研究
贺 曲夫 刘 友 金
( 南科 技 大 学 商 学 院 湖 南 省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研 究 基 地 湖 南 湘 潭 湖
【 摘 要】 国 中西部地 区在 承接 东部地 区 产 业转 移 过程 中 , 没 有按 我 并
理 论 分 析 那 样 如 期 出现 大 规 模 转 移 现 象 , 是 出现 的 东部 地 区 的 产 业 而 移。
产业 产 生 “ 留恋 吸引 ” 应 。 效
1 . 达 地 区有 意 识 地 执 行 产 业 省 内 转 移 而导 致 向 中西 部 地 4发
区 转 移 滞 阻
潘 理 权 等 人 研 究 了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后 产 业 转 移 出 现 的 拐 点 时 间 分 析 , 将 地 区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的 拐 点 定 义 为 : 第 二 产 业 产 值 占 并 当 G DP 比重 达 到 最 大 值 并 且 在 以 后 出 现 持 续 下 跌 或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

关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考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东部产业梯度西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起飞的必然选择。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率先开放和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东部11个省区市经济总量占了全国60%的份额,仅广东就贡献了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15%左右的财政收入,1/3的外贸总额。

随着东部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资源和能源供给趋紧,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矛盾突出,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自身能力差,需要借助国内外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起飞。

而大规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则有助于扩大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使西部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贸易工业。

而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商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

所以“腾笼换鸟”成为必然。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显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大。

据有关媒体报道,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地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东部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东部产业转移调研报告**的优势在区位,**的出路在开放,**的发展在合作。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些产业已经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自治区已经明确把包括**市在内的桂东四市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我市正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靠经济、经济靠工业、工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环境靠作风的“六靠”工作思路,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六靠”思路上来,立足自身优势,搞好软硬环境建设,积极有效地应对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招商靠环境。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首先要认清发展的形势和现实条件。

目前,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比较优势1、区位交通优越。

我市处于广西的东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水陆交通发达,是广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大西南物资出口通道,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黎湛铁路复线、南广快速铁路,324国道、209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坐拥国家级内河港口—**港,西江流经市内五个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千吨级船舶常年可直通粤港澳,具有明显水运交通和临江区位优势,据了解,水路运输价格相当便宜,水路每吨公里运价仅为0.05元,比铁路运价低0.07元,比公路运价低0.25元。

2、投资成本低廉。

我市工业用水每立方米价格比东部发达地区低0.5元左右,工业用电价格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1/3,地价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1/4,劳动力成本也低于东部发达地区,每人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差250元左右,一个5000人的工厂每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1500万元。

据测算,有些企业在沿海发达城市只能获取3%的利润,而到**却有10%的以上的利润。

3、自然资源丰富。

莲藕、茶叶、荔枝、龙眼、中药材、白鸽等名优特农产品享誉区内外;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16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主要矿产资源有全国储量第一的三水铝和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白云石等60多种;土地资源丰富,市江南工业园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工业发展条件比较完备,这对于各类资源性的生产企业具有较强吸引力。

有关石嘴山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样本

有关石嘴山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样本

搭乘产业转移东风力促经济转型大业——相关石嘴山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调研汇报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也是西部地域加紧本身发展关键契机。

中央制订出台《相关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意见》, 为西部地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交来了东风。

为深入探讨本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 市XX局专门成立调研小组, 组织开展了题为“相关石嘴山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专题调研。

调研小组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企业、开展座谈等方法, 经过两个多月调查研究, 较为全方面地掌握了相关情况, 并在深入分析、研讨基础上, 就本市加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提出了含有较强针对性意见、提议。

一、本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础情况至9月30日, 本市共引进东部产业转移投资项目466个, 实际到位资金累计251.28亿元, 分别占同期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51.2%和56.2%, -到位资金年均增加32.9%。

经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引进了中粮集团、中盐集团、浙江正泰、江苏阳光、无锡尚德、江苏雨润等很多著名企业落户, 建成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好、技术水平高投资项目, 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统计数据看, 多年本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含有出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快速扩大。

, 本市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40.35亿元, 为55.17亿元, 大幅增加至94.81亿元, 三年间年均增加32.9%, 今年前9个月则达成60.94亿元。

和此同时, 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其占全市招商项目到位资金比重也逐年提升, 从48.0%、49.9%提升至62.0%(详见表1)。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模快速扩大, 显示出其在本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关键地位。

表1: 多年东部转移来石项目数量和到位投资金额情况(截至9月30日)二是产业领域关键集中在“三大产业”。

近四年来, 本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中, 能源化工、新材料和机械装备制造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30.9%、8.8%、7.5%, 累计占47.2%;到位资金比重则分别为43.2%、16.4%和6.6%, 累计占66.2%(详见表2)。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目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处在初期,还是由政府在唱主角。要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信息服务。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因为市场驱动才是产业转移和企业区位选择的内在动力。作为欠发达地区不能片面追求资本的引进对GDP的贡献,而忽略了承接产业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企业转移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的转移意愿和要求,帮助已转移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通过“亲商、营商、安商”,形成吸纳产业转移的磁力。
6、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促进就业的原则。国际金融危机使西部许多农民工因失业从东南沿海地区大批返乡,在我国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失业加剧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快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积极承接那些能够发挥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务工、创业,实现由输出劳务向输出产品转化,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化,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5、坚持产业承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全面效益观,要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走上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良性循环的发展途径。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有所抬头,西部地区对此要有高度警惕,要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项目,坚决拒绝承接那些产能落后、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避免成为发达地区的“污染避难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不断创造经济奇迹。

如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5个城市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20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快速上涨,部分传统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加快。

20__年上海、广州两地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分别为782元、55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21。

另一方面,随着东部沿海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转移的动力也不断增强。

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弥补我市建设资金不足。

在争取国债资金难度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吸引东部企业投资正成为解决我市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仅福建、广东两省知名企业投资我市的重大项目就有11个,合同金额160多亿元。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助推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东部沿海投资我市的不少企业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有利于加快我市产业升级。

如格力空调重庆生产基地等制造业项目相继实施,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工业布局,提高我市产业积聚能力。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我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山东如意、浙江奥康、雅戈尔等一大批纺织、服装、皮鞋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相继落地重庆,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据有关部门测算,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在万州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00人就业。

三、影响重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一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调研报告》我市紧紧围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创新招商模式,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管理机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一)引进项目的基本情况202x年至202x年6月份,全市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1543个。

其中:10亿元以上2个、5-10亿元25个、1-5亿元167个、5000万-1亿元194个、5000万元以下1155个。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709个、食品饮料业102个、新能源产业42个、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各32个、其它产业618个。

在签约的项目中,大型项目256个,受金融危机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已正式落户我市的大型项目178个,合同资金7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7个。

截止目前,已建成项目41个,在建项目84个,准备开工项目53个,到位资金总额253.62亿元。

在正式落户的178个大型项目中,工业项目124个,农业项目25个,旅游项目21个,房地产项目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其他产业项目7个,涉及各行各业。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成效1、提升了区域发展经济总量。

202x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34.65亿元,202x底增加到418.45亿元,净增了183.8亿元,增长78%,增幅由全省排名第3位上升到第1位,大幅度提升了我市的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早日建成鄂南经济强市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202x年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2.8:42.8:34.4调整为21.5:43.2:35.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27.3%,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8亿元,增长15.7%。

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今年上半年,产业结构又进一步得到改善,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的十七大指出。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目前,国家加工贸易新政策,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加工贸易的经营成本,给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政策的出台对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和泛珠三角腹地的XX县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XX县区必须按照的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深化,扩大开放,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借势“突围”,努力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分析XX县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运优势。

平南有珠江水系黄金水道西江横贯县境,常年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下航可至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上行直达南宁、柳州、百色。

长洲水利枢纽建成后,西江可通行3000吨级的船舶,实现江海直达,水路运输优势更加凸显。

2、交通区位优势。

平南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便捷通道。

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贯穿县境;平南至XX县区二级公路(平南段)基本建成,平南至武宣二级公路(平南段)年底将竣工,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平南段)今年已动工建设;列入广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平果—梧州、柳州—北海高速公路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3、资源优势。

全县现有森林面积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30%,野生动物200多种,有桂花鱼、娃娃鱼、中华鲟。

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各类树木30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

县境内有浔江、大同江、白沙江、乌江、大鹏江、思旺河、秦川河等河流,地表水拥有量65.9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53万千瓦。

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石、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共19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含钙率高达56%;红砂石储量20亿吨;花岗岩储量30亿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拉开了序幕。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呈加快发展之势;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加快曲靖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内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建设。

由于曲靖是能源保障基地和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因此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县必须进一步加快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滇东北开放重地。

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县情出发,剖析现状、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的专题调研报告如下:一、**县承接产业转移基础现状及特征**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空虚。

冲破思想藩篱,树立开放意识,“借鸡生蛋、借力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县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统筹城乡改革等重大机遇,着力建设基础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投资5亿元的众诚爨玉石材有限公司、投资亿元的丰瑞油脂公司、投资亿元的原乡酒业、投资亿元的**县磷化工公司、投资亿元的**县南磷电冶公司、投资亿元的新海丰渔业公司等大型企业招商引资企业成功落户**特色工业园区,稳步健康发展,近期已签订协议项目有福建省莆田市湄艺实业公司的旅游工艺品加工项目,计划投资亿元;秸杆发电项目。

(一)**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1、政策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区位优势**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东沿黄泥河与贵州兴义市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隔南盘江相望,是云南进出沿海地区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的东大门。

交通便利,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2016年9月建成通车,距离出海口广西防城港公里,昆明至**高等级公路提质改造2016年开工。

南昆铁路、国道324、省道曲西公路横穿境内。

距昆明机场220公里,距兴义机场90公里。

县内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弹石)路率和自然村通路率分别达100%。

3、资源优势:(1)、水资源:全县水能资源隐藏量丰富,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总量为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8%。

(2)、电力资源:**水能资源为滇东之冠,有“电力之乡”的美誉,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蕴藏量为10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97万千瓦,相继建成鲁布革电站、腊庄电站等14个水电站;地方政府年均可支配电量,网外电价元/千瓦/小时;风力发电和生物资源质能发电正在研发阶段,前景广阔。

(3)、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铅锌、硫铁、铜、铁、金、大理石、石膏等,煤炭资源总量亿吨,质优易于开采;硫铁矿储量5000万吨;铅锌储量万吨;铁矿储量20万吨,大理石储量1000万立方米;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农业资源:**县境内气候条件优良,生物资源门类齐全,是著名的粮食、烤烟、油菜籽、生姜、林果基地,曾先后被国家列为“烤烟生产基地县”、“油菜生产基地”。

“金菜花”、“十里香”等品牌菜籽油获“全国绿色食品”称号,生猪产业发展壮大,被确定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农业产业品牌培育及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黄姜”正式启用;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小黄姜、优质“双低”油菜、优质烤烟、高赖氨酸饲料玉米、生3 / 13物链循环养殖示范园、罗非鱼养殖等六个知名品牌得到巩固提升。

(5)、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魅力。

在这里有中国最美的瀑布——国家AAAA级旅游区九龙瀑布群;有中国最美的喀斯特峰林——金鸡峰林、有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60万亩油菜花海,还有美绝人间的多依河、雄险奇幽的鲁布革三峡、碧波万顷的万峰湖等,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使游客由衷地发出了“滇东揽胜景,只有到**”的感叹。

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000万元。

**被评为中国节庆50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

(6)、劳动力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可为投资者提供劳动力保障;目前,全县富余劳动力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0600余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 12500余人,初中文化程度的55300余人;县内就业人均工资800-1500元/月。

2016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9万余人,转移就业收入达亿元,培训农民工万人,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为工业发展创造了用工条件。

4、工业基础优势:**现在已经初步建成以阿岗、长家湾煤、磷、电、化工等工业群为主的两个重工业园区和以青草唐生产绿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园区。

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五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5、信息优势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9320户,移动手机用户72000户,宽带网络用户11293户,有线电视用户27000户,电视接收点42400座(面),电视节目130余套。

(二)**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情况**特色工业园区从2016年初开始提出,2016年12月16日,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了省评审小组的审查,园区工作投入正常运行。

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环保、规模、效益上提升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力争把**县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吸引项目较多、产业支撑力强、科技水平含量较高、人力资源开发较好和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型工业园区。

通过近几年开发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正在加快,南轻北重的工业发展布局雏形初现。

形成地跨罗雄镇、九龙镇和阿岗镇,包括县城东郊青草塘生物资源片区、县城北郊长家湾冶金工业片区、阿岗重化工片区,统称为“一园三片”。

2016年,园区入园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完成工业产值5 / 13亿元,增加值亿元,利税1亿元,就业人数4534人。

从近几年发展状况来看:一是机制体制不断健全;二是引进资金逐年递增;三是产业体系逐步健全。

(三)**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特征——从产业看,前期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种养殖、房地产和商贸流通及旅游服务业;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工业立县战略的推进,全县把引资重点放在工业上,工业项目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二产业比重将大幅度提升,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继续提升,而第一产业稳健上升。

——从来源地看,外资项目较少;内资项目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近年来承接省、市内主城区产业转移的比重逐步提高。

——从区域分布看,县城及重点乡镇承接份额较大,约占80%。

随着**县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将使产业更聚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县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量少质差,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一是总量不大;二是结构不优;三是质量不高;四是运行不好。

(二)要素不全,承接产业转移受到“硬制约”。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滞后。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差。

(三)环境不优,承接产业转移面临“软障碍”。

一是政策方面: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与沿海及周边部分区县相比,还缺乏优势。

二是政务方面: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存在主动不够,被动有余的情况。

(四)观念陈旧,承接产业转移缺乏“原动力”。

三、**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进入了一个大的调整阶段,必将带来世界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的新转换,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但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要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建设滇东北开放重地必须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性研究,发挥优势,创造条件,采取超常措施抢占发展先机。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开发促大发展,把握国内省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以引资、引智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政策制度等软硬投资发展环境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小区等各类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大7 / 13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努力建设滇东北开放重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原则1.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兼顾的原则;3.分类指导与合理布局原则。

(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努力培育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区域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建设新兴能源基地。

抓好硫电一体化项目;加大煤炭资源、铅锌资源向锌电公司和股份公司集中整合力度,提高资源自给率;进一步巩固提升冶金、化工产业,打造区域铅锌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轻工业。

(四)重点区域以“一园三片”为重点,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一园”即**县特色工业园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引进投资较大、效益较好的项目,提高单位地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三片:县城东郊青草塘生物资源加工片区、县城北郊长家湾冶金工业片区、阿岗重化工片区。

**县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选择有生物资源加工产业(粮食、烤烟、生姜、油菜、水产品、蜂产品、畜牧、中药材、薯类、林果品等)、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冶金产业、磷、硫化工产业、建材产业、观光农业及工业旅游业。

(五)发展途径1、利用现有基础承接产业转移。

利用已有的基础工业,通过“引进来”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已有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强化招商引资效果。

2、利用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利用煤、铅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承接发展特色矿产加工业;利用小黄姜、罗非鱼、油菜籽等优势农产品,承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利用政策、抓住关键环节承接产业转移。

针对国家和省市对产业政策,承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科技开发等。

对冶金、煤化工业等一些体系庞大的产业,应主要争取战略投资者和关键生产环节的进入,然后逐渐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全部转移。

4、创新投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

推行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承接产业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