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翻译艺术特色句式特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葭(jian jia):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盛的样子。
(6)曦(xi);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
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
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诗经蒹葭翻译原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翻译原文及赏析学过这一课,你对《蒹葭》有了哪些了解?一起再来学习一下,更多的加深自己的印象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蒹葭翻译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翻译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蒹葭》赏析《蒹葭》描写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之中,拂晓之际,露浓霜重,芦叶摇曳,情中人伫立凝望烟水迷茫中的“伊人”,似在眼前,又似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表现了满腹的憧憬、追求、失望和惆怅。
诗写得情景交融,迷离恍忽,正像那间中人不可捉摸,给人咫尺天涯之感。
然而,无论多久,也无论是路的崎岖、漫长,更有险阻,也无论白露、凝霜,终日照晒,追求的忠贞不二,真是感人至深,而这全在诗人的情景描写透露出来,含蓄慰藉,无限生情。
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
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
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蒹葭》原文翻译及分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分析一、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翻译1、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2、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上。
3、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上。
三、分析11 诗歌意境《蒹葭》营造了一种朦胧、凄清而又优美的意境。
通过描绘蒹葭、白露、秋水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111 蒹葭与白露蒹葭的苍苍、萋萋、采采,不仅展现了芦苇的繁茂与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更是细致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和时间感。
112 秋水的象征意义秋水的浩渺、迷茫,象征着追求爱情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阻隔,也象征着爱情的遥不可及和虚幻。
12 人物形象诗中的“伊人”形象是模糊而神秘的,她始终在水的那一边,可望而不可即。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历去塑造“伊人”的形象,可能是爱人、理想、或者是某种难以达到的境界。
121 追求者的执着诗歌中的追求者不顾道路的艰难险阻,不断地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这种执着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不懈努力。
13 艺术手法131 重章叠句全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各章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在某些词语上有所变化。
《蒹葭》原文、译文及注释
《蒹葭》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
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原文:蒹葭先秦-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对照翻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jiānjiā)〕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sù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
溯洄,逆流而上。
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蒹葭作者: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①蒹葭(jianjia):芦苇。
苍苍:茂盛样子。
②伊人:那个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④溯游:顺流而下。
⑤凄凄:茂盛样子。
(6)晞(XT);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小沙洲。
(10)采采:茂盛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小沙洲。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为了自己心爱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坚贞和追求精神。
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境界,一种指向理想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小说。
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境界。
为了练习飞翔,他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
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是对凡夫俗子超越,是向尽善尽美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
初中语文文言文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
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
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诗经《蒹葭》注释及翻译
诗经《蒹葭》注释及翻译蒹葭作者: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词句注释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深青色,形容茂盛的样子。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指对岸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
从,就,此处是接近之意。
阻:险阻,难走。
溯游:顺流而涉。
游,通“流”,指直流。
(是逆流而涉的意思,溯,本意就是逆流的意思。
)宛:仿佛。
好像萋萋(qī qī):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
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众多。
已:止。
涘(sì):水边。
右:弯曲。
《康熙字典》:”又叶羽轨切,音以。
……溯徊从之,道阻且右。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白话译文版本一: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版本二: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蒹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蒹葭原⽂、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译⽂: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上⼈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漫长。
顺流⽽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芦苇凄清⼀⼤⽚,清晨露⽔尚未晒⼲。
我那魂牵梦绕的⼈啊,她(他)就在河⽔对岸。
逆流⽽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艰难。
顺流⽽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中⼩洲。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
我那苦苦追求的⼈啊,她(他)就在河岸⼀边。
逆流⽽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艰险。
顺流⽽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中的沙滩。
注释: 蒹(jiān)葭(jiā)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的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
下⽂“萋萋”“采采”义同。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指所怀念的。
伊⼈:那个⼈。
在⽔⼀⽅:在河的另⼀边。
溯洄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上。
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
溯游:顺流⽽涉。
游,通“流”,指直流。
宛:仿佛。
蒹葭萋萋,⽩露未晞(xī)。
所谓伊⼈,在⽔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chí)。
2023年最新的《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7篇
2023年最新的《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7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我认为重点是透过诗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的主题,从而增加内涵量。
我们知道,诗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诗歌所包蕴的极为丰富有成效的内容,往往依靠精炼和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蒹葭》可以说是此类典范。
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这首诗每节的头一句都是经秋景作为发端,给人以凄清之感,“在水一方”写“伊人”可望而不可及。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写出了“伊人”难求,“伊人”宛在,觅之无踪,在主人公长时间的反复追寻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出了主人公执著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欢会倾诉的怅惘情怀。
作者在描写秋景的时候,语言凝炼,精妙,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写出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因而它才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令人神思遐想,叹赏不己。
这首诗的意境是优美的,细品诗文,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痴情恋者,踯躅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人,而伊人似在水一方,但一水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恋者心醉神迷,内心痛苦,难以名状,而伊人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隐时现,此情此景又使这位恋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全诗读来只觉景色凄清,烟波万状,境界幽邃,意境朦胧,意蕴无穷,其艺术意境的创造非常独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人追寻恋人如梦似幻,如痴如醉,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一体,仿佛这烟波万状的景致就是此时诗人痴迷的梦幻幻化而成,情景交融。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蒹葭①蒹葭苍苍②,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在水一方④。
溯洄从之⑤,道阻⑥且⑦长。
溯游⑧从之,宛在水中央⑨。
蒹葭萋萋⑩,白露未晞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⑫。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⑬。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⑭。
蒹葭采采⑮,白露未已⑯。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⑰。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⑱。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⑲。
【注释】①蒹葭:芦苇。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具有朦胧美的爱情诗。
②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④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⑤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
溯洄,逆流而上。
洄,逆流。
从,跟随、追寻。
之,代词,指代“伊人”。
⑥阻:艰险。
⑦且:而且。
⑧溯游:顺流而下。
⑨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宛,好像,仿佛。
⑩萋萋:茂盛的样子。
⑪晞:干。
⑫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⑬道阻且跻:路又险又高。
跻,高。
⑭坻:水中的高地。
⑮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⑯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⑰涘:水边。
⑱右:向右迂曲。
⑲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结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在河水的另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在水的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没有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高地。
河边芦苇密稠稠,清晨露水还未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采用反复咏唱之法,逐层深入。
《蒹葭》三章结构相同,采用反复咏叹之法,层层深入地抒写“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从“苍苍”到“萋萋”“采采”,写出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景物也在发生变化,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蒹葭》全文与注释
《蒹葭》全文与注释《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优美而深情的诗歌。
全诗如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的字词进行逐一注释。
“蒹葭”:指芦荻,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
这里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凄迷的氛围。
“所谓伊人”:那个人,指心中所思念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
“道阻且长”:道路艰险又漫长。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
“宛在水中央”: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宛”:仿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露水还没有干。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陡峻。
“坻”:水中的高地。
“采采”:众多的样子。
“白露未已”:露水还没有完全消散。
“已”:止,完。
“涘”: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这首诗以蒹葭起兴,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烘托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
诗中的主人公为了追寻心中的“伊人”,不管道路如何艰难险阻,都不断地上下求索。
然而,“伊人”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给人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
整首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
它所表达的情感,既可以理解为对爱情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追求的过程中,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同时又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蒹葭》运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不仅描绘了芦苇的不同形态,也在回环往复中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同时,通过“溯洄”“溯游”的动作描写,以及“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地点变化,展现了主人公追寻的艰难与执着。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翻译艺术特色句式特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翻译艺术特色句式特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葭(jian jia):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盛的样子。
(6)曦(xi);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
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
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
《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导读:《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诗经·蒹葭》赏析《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
《诗经·蒹葭》注释及赏析
《诗经·蒹葭》注释及赏析《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蒹葭》注释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音尖jiān):草本植物,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
葭(音加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貌。
《传疏》:“蒹葭,即萑(环huán)苇之未秀者。
” 《毛传》:“苍苍,盛也。
”为:此处指凝结成。
2、所谓:所念。
伊:是、这人、那个彼。
方:边。
在水一方:就是说在水的另一边。
3、溯(音素sù):逆水而行。
洄(音回hui):水流回旋,此处指弯曲的河道。
从:就。
阻:难。
4、游:水游。
宛:可见貌,犹言“仿佛是”。
5、萋萋:犹“苍苍”。
晞(西xī):干。
6、湄(梅méi):水草相接之处,即岸边。
7、跻(音积jī):上升,指道路陡起。
8、坻(音迟chí):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9、采采:茂盛的样子。
一说鲜明的样子。
10、涘(似sì):水边。
11、右:古读为“已”,迂回弯曲。
12、沚(音址zhǐ):水中小块沙洲。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蒹葭·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蒹葭·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蒹葭》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
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本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
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秦风;蒹葭》译注题解:追求意中人而不能如愿。
原文译文注释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4。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5。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6。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7。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8。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9。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0。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程俊英译)1.蒹(jiān兼):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家):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2.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3.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
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
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讲解、注释解释及赏析
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讲解、注释解释及赏析《蒹葭》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中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蒹葭先秦·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注释解释】1.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2.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3.葭:初生的芦苇。
4.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5.为:凝结成6.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7.伊人:那个人。
8.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9.溯洄(sù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
10.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11.阻:险阻,难走。
12.溯游:顺流而涉。
游,通“流”,指直流。
13.宛:仿佛。
14.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
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15.晞(xī):晒干。
16.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17.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18.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诗经·秦风·蒹葭》原诗+翻译
..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翻译】
芦苇长得青又青,白色的露水结成霜。
想念我的心上人,在水的另一方。
逆流而上寻找她,河道崎岖且漫长;顺流而下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央。
芦苇长得真茂盛,白色的露水未晒干。
想念我的心上人,在河流的岸边。
逆流而上寻找她,河道崎岖且坡又陡;顺流而下寻找她,她好像在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长得多鲜艳,白色露水一片片。
想念我的心上人,在水的岸边。
逆流而上寻找她,河道崎岖、弯弯曲曲;顺流而下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上。
..
这首诗意境朦胧,幻想
迷离,引人遐想。
以赋的形
式反复咏唱,渲染一种渺远
迷茫的境界气氛。
“宛”字,
更给人以迷迷茫茫、难以琢
磨的感觉。
当代诗歌有朦胧诗这种
流派,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
渊源。
这首诗可以是朦胧诗
的鼻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导读:《蒹葭》(选自《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水中的沙滩
15.涘(s):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
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1.诗经蒹葭原文及翻译
2.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
3.诗经蒹葭原文
4.蒹葭原文翻译
5.《诗经》原文及注释
6.《蒹葭》原文与翻译
7.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8.诗经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文是关于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