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治疗,肌肉注射疼,静脉点滴穿刺困难小儿不配合,口服给药月龄越大越不好喝。小儿罐肠疗法,简单方便安全无痛苦。具体方法,操作如下:. c/ s2 l! {$ V6 ], ^ 1.用具准备:20毫升或者50毫升,100毫升【根据注射液的多少选择注射器的大小】注射器1个,不要针头,输液器前面的细管,剪去针头/ U- p4 s; _4 R, \ 2.操作方法;将注射器与细管连接,吸入注射液,插入小儿肛门3--5厘米,推入药物,拔出注射器,捏肛门3--5分钟【防止药物流出】。 3.发热感冒的用药 安痛定注射液2毫升+柴胡注射液2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利巴韦林注射液0.1+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小诺注射液30毫克 。
注:A。药物的量根据小儿的体重调节
B。抗生素可以选择其他的
C。根据体温选择安痛定,体温正常不加安痛定1 o7 ?/ ?! h: p, e5 U$ Q
D。高热的小儿可以加氯化钠注射液50--100毫升 E。发热,腹泄,咳嗽等等常见病都可以用以上方法操作,肛肠给药 :黄连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利多因;灌肠;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饮食调整,口服药止泻,口服或静脉补液,控制感染,微生态疗法、对症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研成粉剂的黄连素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及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灌肠。黄连素10~15 mg/kg溶于10~15 ml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地塞米松0.3 mg/kg、山莨菪碱0.2 mg/kg及2%盐酸利多卡因2~3 mg/kg配成灌肠混合液。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用20 ml空针吸入,灌肠前先排便,将肛管(用静脉输液针剪去针的软管代替)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后从肛门轻轻插入10~15 cm,缓慢注入灌肠混合液后捏住肛管口回抽10 ml空气注入,使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肛管缓慢拔出,使药液保留至少30 min,每日2次。 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治疗感染性腹泻,对分泌性腹泻有良好效果,对渗出性炎症性腹泻也有效[4],但黄连素因其味苦易诱发呕吐,使其在小儿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黄连素制成粉剂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充分发挥抑菌作用,大大提高疗效。山莨菪碱能明显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和解除微血管痉挛,还有抑制腺体分泌和镇痛作用,起到了止泻,并减少了患儿哭闹不安的发生率,增加了肠壁血循环,从而间接地抑制病毒、细菌的繁殖。地塞米松具有较强抗炎作用,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渗出。盐酸利多卡因能稳定肠黏膜的跨膜电位,可阻断炎症时肠道植物神经的紊乱状态,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腹痛。从理论上讲,保留灌肠治疗组的药物配方是合理的,没有

配伍禁忌,经肠道给药可减少不良反应。从治疗结果分析,黄连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及利多卡因保留灌肠佐治小儿腹泻的总疗效及显效率均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对迁延、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也有提高。另外治疗中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黄连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及利多卡因联合保留灌肠佐治小儿腹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其副作用少,花费低,操作简单,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小儿灌肠疗法
2010-12-14 14:01 来源 39博客

分享到: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 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 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 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经过全国各地的学员信息反馈:直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无痛苦(尤其适合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投资小、回报快,非常适合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和使用。 药物难喝不用愁 直肠滴入显身手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 1.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10—30ml)拔去针头, 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注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2.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便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直肠内,(推入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

)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2岁--15ml/次 2岁-3岁--20ml/次 3岁-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特别注意: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 (处方用量均为5岁内儿童剂量)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肺炎 2011-07-26 15:20: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有1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0) 内蒙古宁城县大城子镇中心卫生院 (024200) 欧国文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发症多,危害较大,治疗过程中,传统的口服、肌注、静点等给药途径往往有一定困难或弊端,而中药灌肠疗法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并有独到优势。 自2004年11月至今,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患儿387例(年龄在8个月—6岁)。结果显效296例,占76%,有效60例,占16%,无效31例,占8%,总有效率占92%,具体做法如下: 1、药物选择:中药汤剂以麻杏石甘汤等方剂为主,辩证加减,将选配的中药煎两次所得药液混合,加热浓缩到100ml左右,用纱布过滤后备用。 2、具体操作:利用静脉输液设备,把输液管下端的针头换成消毒过的导尿管,然后将中药煎剂倒入滴瓶,在导尿管下端涂以凡士林,插入肛门12—17cm,即可滴注,滴注完毕,患儿平卧半小时以上,以利吸收,每日1—3次,液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每次40—80ml,滴速一般以30—40滴/分为宜,药温以28—30℃为宜。 讨论:小儿肺炎病位在肺,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①。所以通过直肠给药,
达到治疗肺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表明:本方法将中药药液自肛门灌入,滞留在直肠内的药物的溶质经细胞膜吸收,其有效成份吸收快。根据药理学研究②,本疗法所用的药液有50%—75%可直达病所,故而药效增强,见效迅速。 本疗法操作简单,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凡不能口服或静脉给药者皆可应用,且无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患儿易于接收,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达到治疗肺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表明:本方

法将中药药液自肛门灌入,滞留在直肠内的药物的溶质经细胞膜吸收,其有效成份吸收快。根据药理学研究②,本疗法所用的药液有50%—75%可直达病所,故而药效增强,见效迅速。 本疗法操作简单,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凡不能口服或静脉给药者皆可应用,且无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患儿易于接收,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