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赏析题
《杜甫诗三首》古诗赏析
《望岳》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①远望泰山. ②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并且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绵延不绝、参天耸地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①“钟”:聚集的意思。
拟人的修辞。
生动地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
借虚写大自然对泰山偏爱,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虚写)②“割”: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
山南向阳,故明亮;山北背阴,故昏暗。
同一时刻,却分割为两个世界。
“割”突出泰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特点。
(实写)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心主旨句)①如何理解这句话?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思想感情)②品词:“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像硕大无比的刀将阳光切割,同一时刻,山北山南,一明一暗,两个世界,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表现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春望》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到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杜甫诗三首整理题
《望岳》1、全诗赏析: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仰望,尾联俯望(书写望后所感)。
2、在描写手法上,本诗运用了渲染、衬托和虚实相映的写法:首联是渲染、衬托;颔联的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颈联是实写。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
(①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内容)②“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
(语言))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极顶,而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小”字用的好,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6.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春望》1、全诗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2、首联写春望所见,最能表现国都残破、满目凄凉景象的两个词语是“破”、“深”。
3、颔联写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的感情。
4、颈联用夸张手法,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5、末联写诗人45岁已是“白头”,是实写,诗人苍老得这么快,是由于忧国思家、感时伤世所致。
杜甫诗三首练习+赏析
⏹杜甫是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他字_____,号_____。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因此后世称他的诗为_________。
后人称他为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著名的“三吏”、“三别”包括:⏹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D⏹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杜甫诗三首赏析]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篇一: 杜甫《秋雨叹三首》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杜甫《秋雨叹三首》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秋雨叹三首①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
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
”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
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0.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11.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0.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答: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
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11.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颈联和尾联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①“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②“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译文在连绵的秋雨中,百草都已烂死,只有台阶下的决明草却颜色正鲜。
学优网http:/// 长满枝叶的决明草好像翠鸟的羽毛饰就的帷盖,无数的黄花好似金色的铜钱。
萧萧的秋风迅疾地吹着你,恐怕你日后难以自立。
堂上一介书生的我徒然满头白发,面对秋风再三闻到决明花的芳香不禁感伤哭泣。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练习题:1. 请解释“国破山河在”中的“国破”和“山河在”分别代表什么含义?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的?3. 描述“烽火连三月”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并解释“家书抵万金”的意义。
讲解:《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
诗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虽然国家遭遇战乱,但自然山河依旧存在,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投射到自然界的花鸟之中。
“烽火连三月”指的是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在战乱中家书的珍贵和对家人的牵挂。
#### 二、《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练习题:1. “风急天高猿啸哀”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2. “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它们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3. 诗人在“艰难苦恨繁霜鬓”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讲解:《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通过急风和猿猴的哀鸣,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哀伤。
“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分别描绘了秋天落叶和长江的壮阔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艰难苦恨繁霜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困顿和无奈。
#### 三、《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练习题:1. “戍鼓断人行”中“戍鼓”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有何作用?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3. 描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解释“寄书长不达”的意义。
杜甫诗三首提示性默写,赏析,题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望岳》1、抒发人生誓言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6、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望岳》中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空阔的两句诗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春望》1、用拟人手法写作者感时伤世感情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7、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将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 、诗人感时伤怀、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诗三首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含答案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1)岱宗夫如何(岱宗:泰山如何:怎么样青:山色未了:不尽)(2)造化钟神秀(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丽)(3)荡胸生曾云(荡胸:心胸摇荡曾:通“层”)(4)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乘绝顶:极顶,顶峰)(5)家书抵万金(抵万金:极言其难得、可贵抵:值得)(6)浑玉不省簪(浑:简直胜:能够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7)老翁逾墙走(逾:越过走:逃跑)(8)吏呼一何怒(一何:多么)(9)有孙母未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10)犹得备晨炊(犹得:还能够)(11)城春草木深(城:长安城草木深:草木丛生)(12)白头搔更短(白头:白发搔:用指甲挠短:稀疏短少)(13)烽火连三月(烽火:“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虚数,指时间长)《望岳》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大雄伟的特点;3.“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特点。
(2分)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参天耸立。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分)“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6.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杜甫诗三首》专题赏析2014
《杜甫诗三首》专题赏析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答:一个“钟“字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句诗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答: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泰山的高,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⒌赏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
答: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看远飞的鸟时努力睁大双眼的细节,展示了泰山的无限广阔。
疾飞的鸟儿也为诗增添了动感和生气。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感情。
2. 本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答:以乐境衬哀情。
“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3.试品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溅”“惊”二字的艺术效果。
作者触景生情,借“花溅泪”“鸟惊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理解与赏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理解与赏析诗歌鉴赏答题需要认真审题,依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这样才能提高诗歌鉴赏的分数。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杜甫诗三首的理解与赏析,盼望对你有所关怀!杜甫诗三首的理解与赏析1】望岳1.本诗的是唐代宏大的"诗圣' 杜甫。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泰山的奇异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以及XX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理想。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
①"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奇异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奇异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喜爱。
②"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喜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雄心壮志。
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奇异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光明,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2】春望1.本诗的是唐代宏大的"诗圣' 杜甫。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XX城沦落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怀。
3.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国都沦落,城池残废,虽山河照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了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中考赏析选择题《杜甫诗三首》
中考赏析选择题《杜甫诗三首》1、下面对《望岳》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对《望岳》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3、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4、下面是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阴阳割昏晓”中“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下列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望”如题,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
B.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doc
杜甫诗三首阅读鉴赏题《望岳》中考题集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对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4、 " 钟 "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文中"割 " 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5、全诗没有一个" 望" 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6、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 __。
7、本诗的主旨是什么8、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二)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4分)“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答(三)(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①齐鲁青未了未了:②会当凌绝顶会当: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2分)题。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四)(山东省枣庄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 题。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 分)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一、秋兴八首(其一)
这组诗歌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
二、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传。
《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
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
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
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第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含解析3
第5课杜甫诗三首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①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学问大家,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梁培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战功赫赫的老将军逝世了无人问津....,一个二线的女歌手死了,网络上的消息却铺天盖地,这个社会已经畸形到这种地步!③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这恐怕是女师范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④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来带火球市,长此以往....中国足球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⑤他心中恶念越积越重,终有一日堤防溃决,一发而不可.....收.,只有盼他善念滋长,恶念渐消,方能逐步归于正道.⑥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赢得人民的口碑,受到人民的拥戴。
A.①②⑤ B.①③④C.④⑤⑥ D.②③⑥解析:①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使用对象错误。
②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③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④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不合语境.⑤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
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
⑥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决心。
B.近年来,我国在国际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日前更是成功发射了“墨子号”成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了。
杜甫诗三首赏析
1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其愁苦之心。
2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
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
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C.“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有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烟火。
这里喻“战争”。
D.“家书抵万金”是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而并非家书价值万金。
3.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登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家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已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
进一步突出主题,表现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4.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杜甫诗三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忧思艰难国运的结果。
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4.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杜甫诗三首》赏析--有答案
《杜甫诗三首》赏析一、望岳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望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高大雄伟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06徐州市)②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B )('12泰安市)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③写出本诗的韵脚字:__了__,__晓__,__鸟__,__小__。
('03邵阳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巍峨(高大)__的特点。
('03河南省)②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03河南省)“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11湛江市)高大巍峨④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高大雄伟”)的形象。
(2分)('09襄樊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12泰安市)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整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整理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D )('12泰安市)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分)('09襄樊市)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整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
《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明确: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
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
全诗八句皆对。
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
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
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阅读鉴赏题
《望岳》中考题集锦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4、"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5、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
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6、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 __。
7、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8、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二)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
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4分)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2分)
答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
①齐鲁青未了未了:②会当凌绝顶会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
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四)(山东省枣庄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
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
(五)(海南省)望岳
17.“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的景色。
(2分)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豪情(3分)
(一)(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6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4分)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2分)
8.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2分)
(二)【2013年河南省】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赏析《春望》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___ _,____;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___ __,。
7、《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 __;
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9、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
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
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
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二)1、用原文填空:
①、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③、描写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
④、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对这首诗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B.诗歌表现诗人支持朝廷进行的平叛战争。
C.诗歌反应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D.诗歌鲜明地揭露了对统治者的残暴。
4、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
C、全诗塑造了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饱受欺凌的老媪形象。
其中,老妇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
D、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5、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个“一何”都是“多么”、“那么”的意思。
B、“存者且偷生”中的“偷生”就是“偷活”的意思。
C、“一男附书至”中的“书”即信,家信。
D、“夜久语声绝”中的“夜久”意为“整夜”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有吏夜捉人”是全诗的起因,寄寓了诗人的批判之意。
B.“请从吏夜归”意为“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家去”
C.“如闻泣幽咽” 不仅写出老妇被捉,媳妇哭泣,也写出诗人夜未能入眠。
D.“老翁逾墙走”表现了老头害怕地闻风而逃之情。
7.本诗中的诗人“暮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亲耳听到了老太太的诉苦,可是他一言不发;第二天“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感慨议论。
全诗几乎是纯客观地记叙了一夜的见闻。
诗人何以如此沉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