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及翻译

杜甫诗及翻译杜甫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是诗坛的泰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杜甫诗三首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国:指京城长安。

②感时:感叹时事。

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⑤烽火:这里指战争。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浑:简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的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

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

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

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现今的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③青:山色。

未了:不尽。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④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⑤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

割:划分。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⑥荡胸:心胸摇荡。

⑦决眦:决:裂开。

眦: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⑧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羌村三首》的翻译和赏析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①。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②。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③。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④。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欷⑤。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⑥。

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⑦。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⑧。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⑨。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⑩。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11)。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13)。

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13)。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14)。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15)。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16)。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17)。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注释】①峥嵘:山高峻的样子,这里形容云峰。

赤云:即火烧云。

日脚:古人不知地球在转,以为太阳在走,故谓日有“脚”。

②归客:诗人自谓。

千里:极言其远,其实羌村距凤翔不足千里。

③妻孥:即妻子。

怪:惊讶。

在:活着。

④飘荡:颠沛流离。

遂:如愿。

⑤嘘欷(xu xi虚希):哽咽,抽泣。

⑥夜阑:夜深。

更:再。

秉烛:持烛,指掌灯。

梦寐:睡梦之中。

⑦晚岁:晚年,时杜甫四十六岁。

少欢趣:杜甫此次奉诏回家,实系肃宗对他有意疏远,故情怀不佳。

⑧却去:离去。

⑨忆昔:回忆往昔。

好(hao 浩):喜欢。

追凉:乘凉。

⑩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抚事:思忖家国之事。

煎百虑:为许多忧虑所煎熬。

(11)赖知:幸知。

槽床:造酒的器具。

注:(有酒)流出。

(12)斟酌:筛酒。

迟暮:晚年生活。

(13)上树木:古时鸡栖于树上。

柴荆:柴门。

(14)问:慰劳。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

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

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

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

【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⑴。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⑵。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⑶。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⑷!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⑸。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⑹。

【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⑼。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⑽。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⑾。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⑿。

【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⒀。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⒁。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⒂。

莫辞酒味薄⒃,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⒄,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⒅:艰难愧深情⒆!歌罢仰天叹⒇,四座泪纵横。

注释:⑴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

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

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

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⑵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

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

“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⑶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

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

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

⑷遂,是如愿以偿。

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

“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羌村》全诗翻译赏析杜甫《羌村三首》全诗翻译赏析《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

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

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

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羌村》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⑴。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⑵。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⑶。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⑷!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⑸。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⑹。

【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⑼。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⑽。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⑾。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⑿。

【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⒀。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⒁。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⒂。

莫辞酒味薄⒃,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⒄,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⒅:艰难愧深情⒆!歌罢仰天叹⒇,四座泪纵横。

注释:⑴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

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

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

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⑵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

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

“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⑶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

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

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

⑷遂,是如愿以偿。

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导语:(杜甫)是唐代的大,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连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旧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有。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其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排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雄伟的泰山,究竟如何宏伟?走出齐鲁,依旧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奇妙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早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篇一 :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作家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称杜工部。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年代,他的诗歌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和当时的社会面貌,故被称为“诗史”。

诗人有“诗圣”之称。

有《杜工部集》。

三首诗的背景:? ?《望岳》是其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

? ?《春望》写于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

是年诗人被叛军所俘,春城败象尽收眼底,念亲之情充溢而出。

? ?《石壕吏》写于759年,朝廷军队全线崩溃,只好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根据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

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叫得多么愤怒,老妇啼哭得多么凄苦。

写故事的展开。

在差役怒呼、老妇哭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邺城之战。

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

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人了,只有个吃奶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第5课《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zhēn】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赏析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 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 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 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层层云气升腾,摇荡心胸,飞鸟归 山,映入眼帘。 •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 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 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 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 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战火连绵不断,家书珍贵,足抵得上 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 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 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 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 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 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 从您连夜回去。 赶紧去河阳服役, 现在还赶得上做早饭。”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 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 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言辞恳切, 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永远 逝去。
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 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 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人了,只有个吃奶小孙 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 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
• • • • • • •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吉祥语文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吉祥语文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望岳 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原 文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译 文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其一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

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

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其二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

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

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

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

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

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其三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这三首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

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

杜甫诗三首译文

杜甫诗三首译文

望岳五岳之首的泰山啊,你到底怎么样呢?那苍翠的山色横跨在齐鲁两地,无尽无了。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心胸摇荡,看归鸟入山,使人眼眶欲裂。

有朝一日,我终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答案1.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春望【注释】春望:在春天远望。

破:破败、破碎。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

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参考译文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眼前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信,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面对沦陷的山河,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史》: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分析“钟”“割”字的好处。

钟:聚集,有拟人意味,写出了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分,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原文与解析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情等方面,以其深刻的思想、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备受赞赏。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都是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其中几篇的原文与解析。

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的《登高》。

全诗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不满,诗句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和“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疲惫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杜甫的《春望》。

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的痛心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离散,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3.《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中描绘了边塞上的孤寂和战乱带来的离散,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离散的无奈。

最后两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的痛苦和对于和平的期盼。

以上是几首杜甫的诗作原文与解析,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广泛情感表达。

杜甫以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人情之感打动人心,他的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欣赏。

杜甫诗三首文言文翻译

杜甫诗三首文言文翻译

一、《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城中的春天,草木茂盛。

感叹时光流逝,泪水洒落花瓣;离别时,惊动了鸟儿,心中充满悲伤。

战火连绵三个月,家书如同万金;白发越来越少,梳理时几乎无法插簪。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和对亲人的思念。

首联描绘了国家破败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描绘了战火连绵的惨状,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边防的鼓声中断了人们的行走,边塞的秋天传来一声雁鸣。

露水从今夜开始变白,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

弟弟们都离散了,没有家可归,生死未卜。

寄出的书信久久未能送达,更不用说战争还未停止。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联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担忧,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

三、《登高》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无尽的树叶萧萧飘落,长江滚滚向前流淌。

万里悲秋,常年客居他乡,百年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困苦,痛苦使白发增多,潦倒之余,新停的酒杯。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凄凉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颈联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

以上三首诗均反映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他作为“诗史”的巨大价值。

杜甫的诗句的古诗文及赏析 关于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杜甫的诗句的古诗文及赏析 关于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杜甫的诗句的古诗文及赏析关于杜甫的诗句有哪些杜甫最有名的17首诗,读来才知什么是忧国忧民,家国情怀!一起来感悟伟大诗人的心灵世界和济世心胸。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经典十五首诗赏析

杜甫经典十五首诗赏析

杜甫经典十五首诗赏析1. 《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成黄昏与白昼。

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为之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尽收眼底。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青年时期,那时他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尽显朝气与壮志,初次见到泰山时,被其雄伟壮丽震撼,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赏析:首联以设问开篇,“岱宗夫如何”,一个“夫”字,增添了语气的磅礴感,“齐鲁青未了”写出泰山横跨齐鲁,地域之广、山色之翠,尽显其雄伟壮阔的气势。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其钟情于泰山的情感,“割”字精准描绘出山南向阳如白昼、山北背阴似黄昏的景致,凸显泰山遮天蔽日之态。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由景及人,从视觉写云气使人心胸激荡,极目望鸟展现诗人专注与沉醉。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高潮与升华,不仅写登山之愿,更表达诗人青年时胸怀壮志、昂扬向上,欲攀登人生巅峰、俯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豪迈气魄,成为千古名句激励后人勇攀高峰。

2. 《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城中却杂草丛生。

感伤时局,看到花开也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也惊心。

战火已连续多个月不停,一封家书价值万两黄金。

忧愁烦闷不断搔抓头发,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创作背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杜甫被困于沦陷的长安,彼时安禄山叛军肆虐,长安昔日繁华不再,一片破败荒芜,杜甫目睹国破家亡惨景,念及亲人离散、国家飘摇,痛心疾首写下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这篇课文的具体翻译时怎样的呢?这三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却是中肯的评价。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
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春望》赏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此诗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诗人当时为安史之乱叛军所俘,身陷长安,看着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诗人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的忧
国情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

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

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

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杜甫石壕吏简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
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