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优秀教案
《灯泡亮了》优秀教案
灯泡亮了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1课。
教学目标1.能用导线、灯泡等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对电能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教学重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电动灯笼或电动玩具,教学课件。
分组材料:电池盒、电池、灯座、小灯泡、每组3根导线;5个有小故障的手电筒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调查:在上课之前我先做个小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有电玩具的请举手。
看来在我们的身边,用电的玩具可真不少。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瞧,这是什么?(教师出示电灯笼)(灯笼)【设计意图】课前调查学生的用电玩具体现了教师备学生的理念,做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谈话:你会玩吗?(会)谁来打开它?学生到前边操作的同时,教师提出要求: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呀!【预设】生1:我看见灯笼亮了。
生2:是灯笼里面的灯泡亮了。
生3:灯笼里面有电池,它提供电,里面有线连着,灯泡就亮起来了。
提示:关于灯泡亮了,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生1: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生2:灯泡为什么亮了?引入: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为什么会亮起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灯泡亮了。
板书课题:灯泡亮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这也是我们科学课强调的从问题入手,重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手电筒猜想灯泡发亮的秘密;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能通过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对“灯泡亮了”做假设性的解释;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2.能对电的知识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愿意与人交流电路连接的方法。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会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知道开关的功能;懂得节约用电。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记录卡的使用材料的准备实验中的安全防护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活动思路:一是从生活经验入手,学会思考、学会提出探究问题;二是给了我们一个本课探究的重要指向“小电珠是怎样亮起来的?”启发学生课堂探究要借助手电筒这一简单的电器;三是让我们准备好客探究必备的材料:手电筒、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座。
本课包括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由一个问题“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和两幅图提示了活动的目的,即要研究小电珠是怎样亮起来的,提示学生可以“把手电筒拆开看一看”,了解手电筒的部件特点;卸开后的手电筒部件:电池、小灯泡、手电筒外壳、底盖等,启发学生思考手电筒发光的秘密。
第二项活动是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让学生借助对手电筒研究所获得经验,小组合作借助材料想办法,连接一个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并把电路图画下来;三是以文字的形式概括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自由活动部分提示了电的不同形式: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来源。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电的不同形式,知道电与我们的关系,学会节约用电。
拓展活动提示学生进行课下探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探究十字路口红黄绿等交替发亮的秘密。
”让学生把课堂探究兴趣持续下去。
青岛小学科学三下《11灯光亮了》word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灯泡亮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组合一个简单电路。
2、通过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能够初步掌握用符号表示一个简单的电路。
4、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5、通过活动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组合一个简单电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1、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进行探究。
2、手电筒中小灯泡亮了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小灯座及灯泡,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1、实物导入(1)、出示手电筒,打开开关,灯泡亮了。
(2)、提问: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导入新课。
2、探究过程(1)、手电筒为什么会亮(2)、提出问题:手电筒里面的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3)、学生根据课前对手电筒的研究经验进行汇报。
(4)、小结:有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等元件,还需要把这些元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3、让小灯泡变亮(1)、介绍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电池盒,小灯座。
同时介绍各自的使用方法,电池的正负极。
(由于学生都是初次接触,不知道如何使用,通过教师的介绍,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同时也节约了时间。
)(2)、提出问题:你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3)、学生分组设计连接方案。
(4)、学生分组实验。
(5)、请一个小组展示连接的电路,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4、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我这里有几把手电筒都不亮了,你能帮我修理一下吗?(2)、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
五、拓展延伸同学们,电池的使用在生活中很普遍,用完的废旧电池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回去以后查阅一下有关废旧电池如何处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交流。
最新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手电筒猜想灯泡发亮的秘密;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能通过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对“灯泡亮了”做假设性的解释;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2.能对电的知识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愿意与人交流电路连接的方法。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会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知道开关的功能;懂得节约用电。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记录卡的使用材料的准备实验中的安全防护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活动思路:一是从生活经验入手,学会思考、学会提出探究问题;二是给了我们一个本课探究的重要指向“小电珠是怎样亮起来的?”启发学生课堂探究要借助手电筒这一简单的电器;三是让我们准备好客探究必备的材料:手电筒、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座。
本课包括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由一个问题“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和两幅图提示了活动的目的,即要研究小电珠是怎样亮起来的,提示学生可以“把手电筒拆开看一看”,了解手电筒的部件特点;卸开后的手电筒部件:电池、小灯泡、手电筒外壳、底盖等,启发学生思考手电筒发光的秘密。
第二项活动是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让学生借助对手电筒研究所获得经验,小组合作借助材料想办法,连接一个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并把电路图画下来;三是以文字的形式概括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自由活动部分提示了电的不同形式: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来源。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电的不同形式,知道电与我们的关系,学会节约用电。
拓展活动提示学生进行课下探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探究十字路口红黄绿等交替发亮的秘密。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第一篇: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灯泡亮了》教材分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像灯泡亮了这种现象更是学生司空见惯的。
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通过“解暗箱”的方式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简单电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声、光、电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强烈,学生探究的欲望很高,需要科学的引导。
希望通过本课的科学探究经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探究目标:能用导线、灯泡等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情感目标:对电能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识目标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教具学具:学生用:手电筒8个,电池、灯泡、开关、电池夹、导线、灯座各5套,灯泡5个。
教师用:自制PPT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人有两件宝”,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双手和大脑。
师:大家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教师演示)。
今天老师非常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我们猜几个脑筋急转弯,好吗?生:好。
师:一片大草地?生:生:师:又一片大草地?师:熊猫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师:假如你有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生:飞。
生:想飞。
生:到蓝天上看一看。
生:想把它拔下来。
生:飞到白云上。
师:同学们的想像非常丰富。
假如你们真的有一双翅膀,同学们一定会放飞自己的想像,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创设情景,发现暗箱【4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夜幕下的滕州的图片,想不想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图片)师:谁来说一下,当你看到如此美丽夜景,你想到了什么?生1:滕州夜晚的景色。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优秀教案
青岛版⼩学科学《灯泡亮了》优秀教案11、灯泡亮了教学内容:青岛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
教学⽬标:1、借助学⽣已有的⽣活经验,⾛进电的世界,通过对灯泡亮了这⼀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般过程,培养学⽣科学探究的情趣,提⾼学⽣的科学素养。
2、⽤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应⽤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体验与⼈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善于⽤学到的知识改善⽣活。
3、了解⼀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电器四部分组成。
学会⽤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个简单电路,了解开关的功能,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实际操作,让⼩灯泡亮起来。
2.⼀个完整电路由⼏部分组成,各部分⽤什么符号表⽰;完整电路的连接⽅式。
教学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正确认识电路。
教具、学具:学⽣准备:搜集⼀些关于电的应⽤的图⽚、资料。
教师准备:电池、电池夹、⼩灯泡、⼩灯座、开关、导线等材料,图⽚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三幅城市夜景图,你们想欣赏吗?(出⽰图⽚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城市美丽的夜景)?想到了什么(这些灯是怎样亮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出⽰课题并板书:11、灯泡亮了)⼆、⼩组学习,⾃主探究。
(出⽰⼩灯泡)1、你认识这是什么吗?(⼩灯泡)想⼀想这种⼩灯泡常⽤在哪⾥?(⼿电筒⾥)2、同学们的桌⼦上就有⼀把⼿电筒,试⼀试你能让它亮起来吗?你是怎样让它亮起来的?为什么把开关⼀推⼿电筒就亮起来了呢?⼿电筒⾥有什么秘密呢?要想研究⼿电筒是怎样使⼩灯泡发光,你可以⽤我们所学过的研究物体内部构造的⽅法——解暗箱法来研究⼀下。
你还记得什么是解暗箱法?(把物体拆开来研究他的内部构造)3、那好,我们就把⼿电筒拆开看⼀看。
活动中,⼩组合作探究要注意⼏个问题。
《灯泡亮了》教案
《灯泡亮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第11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探索有关电的奥秘。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拆开手电筒了解其亮起来的原因,二是据此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纪录;能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三、教学重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源、开关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四、教学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五、教学准备:教师—电流实验盒、手电筒;制作教学用以辅助教学。
学生—预习有关知识、上网搜集有关资料。
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伴随着音乐,欣赏一组美丽的夜景图片)这组图片我们欣赏完了,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生:图片非常美丽!师:那你觉得是什么让这些图片如此美丽?生:是灯光。
师:对啊,是灯光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美丽!新授课、师:你觉得是谁发出来的这些美丽的光?生:灯泡。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纸质的灯泡,它现在亮不亮呢?(不亮)老师要遍魔术了,(把纸反过来),现在灯泡怎么样了?(亮起来了)现在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老师把纸上的纸质灯泡变成了我手中的这个小小的灯泡,你能不能帮老师出个主意让小灯泡亮起来?生:我们需要一个电池。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到电池呢?电池有什么作用吗?生:电池可以提供电量。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11《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11《灯泡亮了》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1《灯泡亮了》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内容要求:本课指向2022版新课标当中的第1个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为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内容要求是通过学习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学业要求:能说明某些材料的导电性,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等特征及其主要用途。
围绕本学科核心概念,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并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通过多次动手实验,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证实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发现灯泡亮起来更多的奥秘。
二、教材分析《灯泡亮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电的本领》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指向2022版新课标当中的第1个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为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本课主要是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走进电的世界。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并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通过多次动手实验,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证实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发现灯泡亮起来更多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
灯泡发光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除了必要的夜间灯光照明,课前让学生对电灯的用途进行了扩展调查。
学生们对灯泡产生的光亮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激烈的探究欲望。
教师紧抓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做小实验、爱探究,喜欢在做中学的特性,层层递进开展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调查生活中灯泡亮了的各种用途,观察灯泡知道其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精品教学案例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能用导线、灯泡等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具。
2、对电能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 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 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知道开关的功能。
二、教材分析:《灯泡亮了》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电的本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电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能量来源。
学生在生活中虽经常使用,但学生对电却存在着许多的神奇和奥秘,因此《电的本领》这一单元,目的就是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通过探究认识科技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灯泡亮了》一课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分四大环节:准备活动、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
三、活动准备:手电筒(内装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座。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临沂的夜景吗?现在想不想再看看?好,老师满足你这个愿望?欣赏完后有什么感觉?是什么把夜晚的临沂妆扮的这么美丽?(灯)夜晚中的华灯把我们的临沂妆扮的更加漂亮了,看到这种景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点评: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迷人的夜景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提问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灯泡是怎样亮的?板书:灯泡亮了(点评: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小学科学2. 年级:四年级3. 教材版本:青岛版4. 课题:《灯泡亮了》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2. 电池、灯泡、导线的连接方法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4. 灯泡亮灭的原因5. 生活中的电路应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路的组成、连接方法及灯泡亮灭的原因。
2. 难点: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路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灯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泡的亮灭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电路的兴趣。
2. 探究电路:介绍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现象。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灯泡亮灭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组成和灯泡亮灭的原因。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拓展探究:介绍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的闭合与断开对灯泡亮灭的影响。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电路闭合与断开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生活中的电路应用: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闭合与断开以及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通用9篇)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灯泡亮了》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灯泡亮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P30~32页。
【教材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灯泡发光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节重点在于利用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走进电的世界,满足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能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2、能对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参与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3、知道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局部组成;知道开关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完整电路的组成局部【教学难点】完整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表示符号【教学过程】〔一〕玩手电筒,初探电路1、导入谈话: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大家都用过手电筒吧,谁给大家说一下你是怎样用的?合上开关后有什么现象发生?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灯泡亮了2、拆装手电筒,研究手电筒发亮的秘密谈话:要想知道手电筒发亮的秘密,最好的方法是把它拆开,仔细研究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怎样发亮的。
动手实验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手电筒,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手电筒拆开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几局部组成,仔细观察你拆下来的每一局部,想一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手电筒发亮的秘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灯泡的工作原理,知道灯泡发光的原因。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灯泡的工作原理2. 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灯泡的工作原理,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灯泡亮度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灯泡、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灯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灯泡是如何发光的。
2. 新课导入:介绍灯泡的工作原理,讲解灯泡发光的原因。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在不同电流下的亮度变化。
4. 数据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灯泡在其他因素影响下的亮度变化。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灯泡的工作原理和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九、课后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灯泡的亮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温度、电压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小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灯泡的原理和特性。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灯泡的种类和用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灯泡的亮度和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灯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见解。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如何提高灯泡的亮度和寿命,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建议。
八、实践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灯泡亮度与电压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最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灯泡亮了》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灯泡亮了》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以及形成电路的条件;能够解释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方法。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设计并连接简单的电路。
3、能对电的相关知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4、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以及形成电路的条件;能够解释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设计并连接简单的电路。
课前准备创设了情景“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提出了问题“它们是怎么亮起来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打开教室的灯)我按了开关,灯就亮了,让灯泡发光的是什么呢?生:是电,电让灯泡发光。
师:对,是电让灯泡发光。
大家想不想了解电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呢?生:想师:那我们这节一起来学习“灯泡亮了”。
二、活动过程1.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猜一猜。
让灯泡亮起来,我们需要哪些器材呢?生:首先,我们要有灯泡。
师:很好。
灯泡在电路中是消耗电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的物品?生: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师:像这些使用电的器材我们称为用电器。
今天,我们就以灯泡为用电器来进行探究。
我们让灯泡亮起来,还需要什么器材呢?生1:我们还需要导线。
生2:电池。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谁知道电池的作用是什么?生:电池是提供电的。
师:那导线的作是什么?生:导线是用来导电的。
师:灯泡能发光,你们知道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吗?(学生察手中的灯泡,说出灯泡的结构。
)生1::有灯丝、玻璃泡。
生2:有金属螺纹、连接点、全属架。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我们怎样用这些器材让灯泡亮起来呢?大家动手试一试吧。
师:探究时一定注意,不要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学生按照分组动手操作,让灯泡发光。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精品教案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导线、灯泡、开关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开关的作用。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电池的作用、开关的作用、手电筒和电池的使用。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供了一幅生活情境图;二是给出了本课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向:“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三是利用实物图片展示了探究使用的分组材料:手电筒、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电池盒、灯座等各种材料。
活动一“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展示了“把手电筒拆开看一看”和手电筒的各个部分图。
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手电筒的构造的同时思考它发光的秘密。
活动二学生动手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
“怎么办呢?”提示学生一边对材料进行观察,一边进行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选择合适的材料连成一个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自由活动部分了解电的两种来源;电池、发电站,并初步认识电的特点以及伏特电池。
拓展活动是在了解伏特电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做一个柠檬水果电池。
(由于本课探究活动量大,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把自由活动并于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描述:一、实物导入,引出课题出示手电筒实物。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物品,认识吗?(手电筒)想不想玩一玩?(想)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小组长上台来领。
不过在玩之前,老师有几点建议:1、各小组同学要遵守课堂纪律,讨论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其他小组。
2、在拆的时候,要按顺序把拆下来的器件摆放好。
3、观察完之后,再按顺序组装好。
4、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灯泡亮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学会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了解开关的功能,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实际操作,让小灯泡亮起来。
2.一个完整电路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用什么符号表示;完整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正确认识电路。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关于电的应用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小灯座、开关、导线等材料,图片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三幅城市夜景图,你们想欣赏吗?(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
从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城市美丽的夜景)?想到了什么(这些灯是怎样亮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出示课题并板书:11、灯泡亮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出示小灯泡)
1、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小灯泡)想一想这种小灯泡常用在哪里?(手电筒里)
2、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把手电筒,试一试你能让它亮起来吗?你是怎样让它亮起来的?为什么把开关一推手电筒就亮起来了呢?手电筒里有什么秘密呢?要想研究手电筒是怎样使小灯泡发光,你可以用我们所学过的研究物体内部构造的方法——解暗箱法来研究一下。
你还记得什么是解暗箱法?(把物体拆开来研究他的内部构造)
3、那好,我们就把手电筒拆开看一看。
活动中,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手电筒大体可分为哪几部分?
(2)、这几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3)、研究结束后,应将拆开的手电筒重新组装起来!
4、生分组拆开手电筒观察、汇报;投影出示
5、通过观察,你发现来什么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6、交流汇报:手电筒大体可分为四部分:能发光的灯泡;供电的电池;控制灯泡亮、灭的开关和导电的外壳与底盖。
【意图:在学生拆装手电筒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提出问题。
重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手电筒灯泡会亮起来,是因为手电筒内有电池、灯泡、开关、导线(铜片、弹簧)等,组成了一个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2、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小灯泡,老师想让它亮起来,我们应该需要什么材料呢?
小组交流,汇报。
板书:电源(电池)、导线、灯泡、开关。
3、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桌子上的实验袋,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如何利用这些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出你们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小组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意图:在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和交流思考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动手之前先动脑,学会思考比动
手操作更重要
】
4、同学们设计的实验都非常棒,但是在实验中老师还有一点要求,请同学们一定要遵守。
出示温馨提示:
(1)、实验中千万不要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那样会使电池电量很快耗尽;
(2)、在装电池之前,先把开关断开;
(3)、灯泡亮了以后,要及时断开开关,节约用电;
(4)、认真填写实验观察报告;
(5)、注意安全,实验操作完毕后,把材料分类放回材料袋。
5、学生合作探究,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观察报告单
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与方法实验现象或结果
6、实验后,展示、交流成果。
【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使灯泡亮起来了。
实验时,刚开始灯泡不亮,后来通过检查发现了原因,最终取得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7、小结:一个最简单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灯泡)四个部分组成。
电总是从电池的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动,进入小灯泡以后,通过开关、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当这条路是畅通的,小灯泡就亮起来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其中,电池盒和灯座这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操作方便,用它们来固定电池和灯泡的。
起辅
助作用。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已经学会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亮了,你能把你连接的简单电路画出来吗?
2、分组试着画出电路图。
学生画实物电路图
3、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更简便的画法,想看吗?
简单电路图
板书画出:
灯泡开关电池导线
4、谈话:电源(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小灯泡)可以用符号表示,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符号表示电路图不但简单而且节省时间。
5、学生练习使用符号绘制简单电路,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电池是电的一种来源,人们把它叫做电源。
同学们知道是谁发明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吗?
(出示课本32页资料卡:伏特和他发明的电池、指生读。
)
2、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谁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电的来源主要用两种,一是源自电池(直流电)。
主要有干电池.,蓄电池,银锌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
(出示课件)
干电池蓄电池
银锌电池太阳能电池
二是源自发电站(交流电)。
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还有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等。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所以,我们不仅认识电,使用电,更要学会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4、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互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揭开了灯泡亮了的秘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
5、概括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怎样让一个灯泡亮起来,还学会了很多的电学知识,课下同学们在研究一下如何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可以画电路图说明,也可以实际动手做一做,并把发现和问题记录下来,下节课继续走入电的世界,来探寻电的更多奥秘。
【意图:课外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板书设计:
11、灯泡亮了
一个完整的电路由:
电源(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灯泡)四个部分组成。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手电筒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2)、课堂探究活动中,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观察探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实验记录等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合作、交流,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又对电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2、使用建议。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3、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是否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放手于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猜想、假设中验证猜想。
教师在教学之中应仅仅起到引导作用,切忌不要以自己的教学思路牵着学生探究,应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