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1-3章 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传播学课程 第一章 绪论 课件

教育传播学课程 第一章 绪论 课件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子媒体虽然具有很多优越性,但也不能代 替非电子媒体,如教科书等。各种媒体都有 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又有其局限性。在教育 传播中,应该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适 应未来社会对教学、教育多种选择的需要。
教育传播学的概念
❖概念: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
和方法,研究和解释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 过程和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第一章 绪论
传播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学
第一节 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三、传播的功能
学习目标
1.解释名词:传播、人际传播、组织 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教育 传播学。
2.说出传播的类型、解释传播的功能。 3.通过区分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
同,概括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4.了解教育传播的起源和主要发展阶 段。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既是个体又是团体,传播个体大多受 过一定的专门传播训练; (2)传播对象面广量大,分布广泛; (3)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松散 的; (4)传播媒体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具有大量生 产信息和复制信息的能力; (5)对受传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行为、文化 素养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 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传播方式除口耳 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传播 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并用。
具体传播形式
❖ 口语传播(2.5万年前) ❖ 手写传播(3.4千年前) ❖ 印刷传播(1.4千年前) ❖ 电讯传播(70年前) ❖ 图像传播(60年前) ❖ 太空传播(30年前) ❖ 网络传播(20年前)
传播的功能
❖拉斯威尔的三功能学说:

教育传播学(全套课件337P)

教育传播学(全套课件337P)

主我(I)和客我(me):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接收装臵:感官 传递装臵:神经 处理装臵:记忆、思维 输出装臵: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
3、传播的功能
拉斯韦尔,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应
付环境、传递遗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 与功能》;
一般: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4、传播学能做什么?
一般是在两个以上人中进行; 是一种过程,一种互动; 必带有信息,传者、受传者、信息、通道是基本
条件;
以符号和信号为中介;
2、传播的类型

一般:自然传播、动物传播、人的传播、机器传播; 人的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 传播;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对人的传播;

五段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九段教学策略(加涅) 引起注意→告知学生目标→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 呈现侧记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正 确性的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

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

组织者:使用引导性材料,来帮助对学习内容建立定向 与引导,以便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发生在先,称:‚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 上位组织者:渐进分化策略 下位组织者:逐级归纳策略 并列组织者:整合协调策略
4、网络时代的教育传播变革

时空关系变化,打破原有传播结构; 传播要素变化: 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 教育信息由模拟信息变成数字信息 教育媒体由单向媒体变成双向多向媒体 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 方式变革:一对一、一对多变成多对多

三、教育传播学

性质 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是教育学与传播学相互 渗透的产物;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去研究和提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

教育传播理论学课件ppt

教育传播理论学课件ppt

面对面传播
如教师授课、讲座等,具 有直接、互动性强的特点 ,但传播范围有限。
现代教育传播技术
数字媒介
在线教育
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递 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能够 实现个性化教育。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打破地 域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装备进行多媒 体展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 趣。
总结词
传统课堂的教学特点与挑战
详细描写
传统课堂具有教师主导、面对面交流等教学特点,但也 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评估困难等方面的挑战 。
总结词
传统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详细描写
为了提高传统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 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期发 展的需求。
案例三:家庭教育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探讨
教育传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环境
教育传播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各 种媒介和手段,如PPT演示、视频资料、实物展示等,向 学生传递知识信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互动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教育传播的重要环节,教师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和吸取。
总结词
家庭教育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探讨
详细描写
家庭教育中的信息传播具有亲情性、个性化、私密性等特 点,但也面临着沟通障碍、教育资源有限等方面的挑战。
详细描写
家庭教育是教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家庭教育中 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可以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 和规律。
总结词
家庭教育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挑战
信息准确度
评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学习 者接收到的信息无误。

《教育传播学》PPT课件

《教育传播学》PPT课件

完整版ppt
10
如何正确理解传播
❖ 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
❖ 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
不算传播
❖ 传播是一种互动,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
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反之也一样
❖ 传播者、受播者、信息和通道是传播的基本条件
❖ 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甚至人的行为都
三、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功能概括
施拉姆1982年出版《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专著, 认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种:政治功能、经济功 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施拉姆的贡献: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认为大 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完整版ppt
18
第三节 传播的功能
一个有机体对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史蒂文斯,1966)
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理 兹,1974)
完整版ppt
7
“互 动”说
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 就无法产生。(米德,1963)
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格伯纳,1967)
在互动的情景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传播。(瓦茨
教育传播学
完整版ppt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教育传播系统Leabharlann 第三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四章 教育传播信息
第五章 教育传播符号
第六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第七章 教育传播中的教师
第八章 教育传播中的学生
第九章 教育传播环境
第十章 教育传播效果
完整版ppt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11拉斯韦尔19021980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全面分析了一次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三功能五要素形成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学概论
.
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米德(1863-1931) 芝加哥学派的二号领袖人物,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的创
始人之一。 主要影响在课堂教学。 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以及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和
社会自我理论。 后人整理出版《精神、社会与自我》
19
Hale Waihona Puke ●李普曼(1889-1962) 美国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自由与新闻》、《舆论》 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 作),马恩把 交往作为与生产力与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看待。
物质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
精神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恩的传播观。
与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以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
的开始。 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技术。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威纳出版《控制论》,几乎同时,贝尔实验
室的香农提出他的《信息论》。 1、香农(1916-)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美国传播学家坎贝尔指出,信息论是 一位工程师的发明。这位工程师就是香农。 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 系统提出信息论观点。 香农认为何谓信息: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 性和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型式表现出来 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 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264)

教育传播学课件(前四章)

教育传播学课件(前四章)

教育传播学课件(前四章)教育传播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左明章教材:南国农,李运林. 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参考书:1.高蕴琦,林克诚等.教育传播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魏奇,钟志贤.教育传播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讨论中国的教育近些年有了些什么变化?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学效果?关于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课的重要性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多听、多读、多思考、多讨论、多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对于传播的认识有多种观点:分享说;劝服、影响说;刺激反应说传播是籍着语言、文字和形象来传送或交换观念与知识。

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主要通过符号向其他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或情感。

传播是对一系列传递消息的记号所含取向的分享。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共享信息,建立共同意识以及协调行动的关系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

传播的简明定义:传播是传播者利用传播媒介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社会行为。

对这一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传播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体。

2、传播的基本内容是信息,信息与媒体不可分。

3、传播的基本性质是一种社会行为,并通过这一行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二、传播的类型人对人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三、传播的功能拉斯威尔认为传播有三大功能:(一)监视环境(二)应付环境(三)传递遗产(一)沟通(二)协调(三)教育(四)娱乐第二节教育传播一、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育传播学》课件

《教育传播学》课件
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一种抽象描述,用于解释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相 互关系。常见的传播模式包括直线模式、循环模式、互动模式等。
传播媒介与技术
传统媒介
传统的教育传播媒介包括教科书、黑 板、幻灯片等,这些媒介在教育传播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 些局限性,如信息呈现方式单一、更 新速度慢等。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教育传播学面临着新的 机遇和挑战。未来,教育传播学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 、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科学、 高效的支持和服务。
02
教育传播学的基本原理
传播过程与模式
传播过程
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发送、传递和接收。在教育传播中,教师作 为信息的发送者,通过特定的媒介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 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内化。
授者。
教育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
随着教育传播学的发展,将有更 多学科与之交叉融合,形成更广
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跨学科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教 育传播的本质和规律,推动教育
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借鉴其他 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教育传 播学的应用领域,为解决实际问
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
03
教育传播学的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与开发
01
02
03
课程目标设定
明确课程目的,确定学生 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内容选择与组织
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 内容,并合理安排课程结 构。
课程评价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收 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课 程设计。
教学方法与技巧
传统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 。

教育传播理论 ppt课件

教育传播理论 ppt课件
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能增强教 育传播效果。
信息来源原理:
有信誉的可靠的传播来源对人们有较佳的传播 效果;
当传者是受者乐于接受的对象时,能取得较好 的传播效果。
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 权威,同时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 心朋友。教师选用的教材、资料的内容的来源 应正确、真实、可靠。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抽象层次原理 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 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 下移动; 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 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 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
重复作用原理:
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新呈现,能取得较 好的传播效果;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 共识律 ❖ 谐振律 ❖ 选择律 ❖ 匹配律
网上表情符号
❖:-)
:-D
:-0
❖ :-()
:-o
❖8-)
;-)
初一学生的作文:
❖ 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200。我的GG带着他 的“恐龙”GF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 PMP ,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 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去了……7456!大 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
4. 教育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划分为:
自学传播 个别传播 课堂传播 远程传播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 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 “7W”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Why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育传播学第一章

教育传播学第一章

教育传播学讲义课程名称:教育传播学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必修课2.课程说明(1)是基于教育学和传播学而建立起来的学科(2)是研究传播学和教育学理论、原理、方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3)既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

(4)《教育传播学》利用传播学与教育科学的理论、运力、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的传播活动过程与规律,从而达到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掌握传播、教育传播等相关的概念、原理、理论以及在教学中应用;2.理解教育传播的过程与模式;3.理解教育传播的信息和符号;4.掌握教育传播的通道和媒体的基本含义和选择;5.理解教育传播的环境和效果,并能进行适切的运用和提高传播效果。

四、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0%+期末成绩*70%五、教材说明《教育传播学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传播学概述教学目标:1.理解传播、教育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2.掌握传播的类型、发展阶段;3.阐述教育传播的起源、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教育传播构成的要素。

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传播概述推荐书目:《生活中的传播》:这是一本精彩的传播学入门教材,是传播领域的大学生和从业人员理解传播理论、人类传播行为,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钥匙。

《生活中的传播(第4版)》第一部分介绍了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分支、社会价值,并且分析和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第二部分对各类传播活动的规律和技巧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作者简介编辑朱莉娅·伍德(Julia T.Wood),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人类学特聘教授和传播学教授。

她一直致力于传播学研究,撰写了大量有关人际交往中的传播以及性别、沟通和文化方面的文章。

《教育传播学》课件

《教育传播学》课件
育传播的重要发展方向。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 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如何适 应这一变化,发挥教师在教育传 播中的新作用,是教育传播面临
的重要挑战。
06 教育传播学案例 分析
案例一:在线教育平台的传播策略
总结词
在线教育平台的传播策略是教育传播学中的重要案例,它涉及到如何通过互联 网和数字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
详细描述
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Udemy和edX等,通过精心设计的传播策略,吸引 了大量学习者。这些策略包括制作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利用社交媒体和论坛进 行互动交流、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课程和提升学习效果。
案例二
总结词
MOOCs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传播模式,它通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方式,打破了传统 教育的门槛,使得更多人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如何针对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少数民族等提供 适合他们的教育传播内容,实现教育公平,是教 育传播的重要挑战。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教育的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 育已成为趋势,如何将教育与技 术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效果是教
育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要求 教育传播更加精准、定制化,如 何利用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是教
评估方法
评估传播效果的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 通过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优化教育传播过程,提高教育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03 教育传播学的应 用领域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评估与反馈
教育传播学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 略,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动作性符号
非语言符号分类
音响符号 图像符号 目视符号
(一)动作性符号 1、身体动作 (1)象征性动作 (2)解说性动作 (3)情绪性动作 (4)调节性动作 (5)适应性动作
2、物件 3、时间与控件
(二)音响符号
1、拟似语言 2、事物音响 3、音乐
符号的外延意义是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 性关系,是客观性的,它也就是在字典上所 标明出来的,能为大家所共同承认的,它是 大家能利用符号来进行传播的基础。
符号的内涵意义,是指符号与概念之间 的评价性关系,它常常有情感上的爱憎 与评价上高低等因素,它是主观的。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符号系 统,是人们用来进行传播和思维活动的有效 工具。
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的特征、产生和形态; 掌握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掌握传 播符号的意义;掌握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 和特性
教学重点: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 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和特性
教学难点: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 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和特性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事实是
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事实却是具体的
(二)语言运用的障碍
1、两级化的影响
2、个人经验的影响
3、语言内涵的影响
4、事实推论的混淆
(三)语言运用
3、重复性
4、增强性
5、调整性
6、整体性
四、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
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三)图像符号
1、活动图像
2、静态图像
3、图画
(四)目视符号

教育传播学获奖课件

教育传播学获奖课件
第2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 模式
思索
1、为何要经过传播过程去考察教育传播 现象?
2、为何要用模式旳措施来研究教育传播 旳过程?
一、教育传播过程
• 传播过程? • 教育传播过程?
1、传播过程
• 传播过程(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 传播是一种动态旳(dynamic)过程,既无始无终又无界线; – 传播过程是一种具有复杂构造(complicated structure) 旳系统; – 运动(movement)是传播过程中旳本质,传播构造是多 种关系相互变化旳成果。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译码者 释码者 编码者
讯息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错性,已 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旳特点。
传播过程旳循环和互动模式
媒介组织
大量同一旳 讯息 可能旳反馈 来自多种信源旳信息输入
大量旳受众
每个接受者都扮演着 译码、释码和编码旳 角色
你去求救。由此可见,聆听非常主要。 – 2、根据学生旳体现评价:好旳体现/坏旳体现。
2-2 教育传播模式
为何要用模式旳措施来研究教育传播旳过程?
2-2-1 教育传播模式旳概念
一、模式旳定义 一般旳定义:模式是再现现实旳一种理论
化旳简化形式。
2-2-1 教育传播模式旳概念
模式旳分类: 按其性质 构造性模式 例如 功能性模式 例如
1.1 教育传播过程
• 教育传播过程是传播过程旳特例:
– 教育传播过程是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 传递与互换教育信息旳过程。
• 教育传播过程是教育传播系统旳动态过程:
– 当经过信息控制各要素进行相互作用时,则产生 动态旳过程。

教育传播学课件PPT课件

教育传播学课件PPT课件
问题导入
第1页/共84页
问题导入
第2页/共84页
问题导入
第3页/共84页
3-1-1 信息概述
• 一、信息的含义 • 二、信息的本质 • 三、信息的特征 • 四、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 五、信息社会
第4页/共84页
一、信息的含义
• “信息” (information)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词汇。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 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 日本气象厅召开发布会,向全国人民道歉,因为他们预测错了今年樱花的开花季节,耽 误了日本群众赏花。据说,按照惯例,日本气象厅会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对当年的开花 季节做出预测,以便外国旅行者和日本国民能够更好地安排行程,赏花踏青。可是今年, 气象厅原本断定樱花最早会在静冈市盛开,开花时间是3月13日,但是预测时间过后,仍 未见任何动静,气象厅这才不得已站出来,向全国的赏花爱好者道歉。
第31页/共84页
二、教育信息的特点
• 多源性:课堂不是教育信息的唯 一来源
• 模糊性:教育系统是包括人在内 的复杂系统。
• 易得性:因为多源,所以易得
• 易变性:多源易得,信息重新组
合。
第32页/共84页
三、教育信息的来源
•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 直接与事物接触获取信息:实验、实践、 参观等;
第38页/共84页
•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 • 从行为向认知变换:注意产生行为的认知过
程。 • 从集团向个体变换:注重个性发展。 • 从数量化向结构化变换:重视数量化程度较
低的信息处理。
第39页/共84页
第三章课后作业
• 3.1信息概述 • 信息的含义 • 信息的本质与特征 • 3.3教育信息 • 教育信息的含义 • 教育信息的特点和来源 • 教育信息的处理内容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难于直接传达声音和形象
(四)电子传播阶段
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媒体 多样化、多媒化;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 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传播中使用 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
它的优越性 :表达能力强 ;传输效率高;适 应面广。
(五)网络传播阶段
网络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海量,并实现了数字化; 传播媒体网络化; 传播方式交互性; 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触觉并用。
教育传播的演进
Internet 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20世纪90年代后期,Internet 进入教育领域, 引发了教育传播的巨大变革。
1、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从主要满足教育者 需要走向主要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传播价值 观。
2、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教育者由把关人变 成引导者;信息的新鲜性与趣味性有所提升而 其真实性与可信度则有所降低;由单向交流媒 体变成双向、多向交流媒体;受教育者(学习 者)由被动变成主动。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三)施拉姆(宣韦伯)的三功能说
(四)对传播功能的概括
1。沟通 2。协调 3。教育 4。娱乐 5。经济
第二节 教育传播
一、 教育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 息交流活动。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 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 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 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 动。
感受刺激 神经传导 大脑活动
机体反应
人的内在传播
2.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人的内在传播过 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感觉、知觉、 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3.从社会心理学讲 ,人的内在传播是主 我(I)与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 活动。
人的内在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
从哲学上看,人的内在传播就是人的思想矛盾 斗争的过程。
观念与知识”。(英国牛津大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主要通过符号向其他个人 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或情感。” (S.A.西奥多森)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共享信息,建立共同 意识以及协调行动的关系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 动。(《教育大词典》)
注意: 1。人的内在传播虽然是人体内信息处理过程,
但它与外界环境有联系。 2。它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具有
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的内在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的基础。
三、传播的功能
(一)拉斯威尔(sswell)的三功能说 1.监视环境 2.应付环境(社会协调) 3.传递遗产(文化传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教育传播的特点
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内容有严格的规定性 传者与受者的特定性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对传播的效果要及时反馈与评价
二、教育传播的演进
(一)口语传播阶段
口语传播阶段是传播的初级阶段,主要特征是:信息较少,且零散、 无序;传播媒体原始简单;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使用的感官主要是 听觉。
大众传播的目的,是从多方面影响受众, 使之接受和认同传播者的意向。
4.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 息交流活动。
它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二)人的内在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 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1.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内在传播由 以下环节构成:
传播的含义:
美国学者皮尔士在1919年出版的《思想 的法则》 :“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 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 观念也必须使用像。 ”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 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 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一、传播的涵义与系统构成(一)
关于传播的概念定义有多种: “传播是借助语言、文字和形象来传送或交换
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
(二)文字传播阶段(5000年前)
首先,克服了声音语言转瞬即逝的局限性
第二,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
(三) 印刷传播阶段
施拉姆指出:“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 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利分配感到 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 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二、 传播的类型(一)
二、传播的类型(二)
(一)人对人的传播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 流活动。
人际传播的目的是: 1。相互沟通;2。认 识自己。
(一)人对人的传播
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目的: (1)外部沟通 ;(2)内部协调;
教育传播学1-3章 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传 播 一、传播的含义与系统构成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含有:通讯、
交通、沟通、交流、传意、会话、参与等 .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 :“传播指的是人与
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 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 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 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 何最新成果。”
(3)指挥管理; (4)业化的媒介组织用专门编制的内 容,通过媒体,对社会上一般受众进行信息交 流的活动。 特点(1)传播者:专业化媒介组织;(2)内 容:专业人员设计的,非常丰富;(3)媒体: 多样化;(4)受众:一般人;(5)反馈:比 较慢;(6)大众传播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 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
一、传播的涵义与系统构成(二)
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 是什么引起的社会互动?究竟是意义引
起的还是符号引起的? 是两者的统一:信息。
一、传播的含义与系统构成(三)
传播是人们通过信息的传递、接收与反馈,达 到信息共享的互动活动。正确理解传播概念需把握 以下几点: 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 传播是一种互动行为。 3. 传受双方拥有共同的符号系统。或者叫拥有共 通的意义空间,这是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 4. 传播是一个系统。传播者、受传者、信息、通 道(媒体)是构成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